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寫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小手爬范本一
期末考試
組長 (講課):胡杰
組員:董蕊、馬芮、高楊、李奕涵、侯洋洋、孫迎新、韓茹、徐珊、張紫薔、張昕
奧爾夫音樂教案 小班《粉刷匠》
1、熱身音樂律動讓小朋友愉快高興的進入音樂氛圍
2、聲勢、樂器感受《粉刷匠》語詞節奏
3、培養幼兒親自參與音樂表演,感受音樂的愉悅情緒
1.聲勢、樂器感受《粉刷匠》語詞節奏
教具準備:
:《蛙蛙快樂頌》、《粉刷匠》、《律律動音樂》
2、樂器:節奏棒
3、舊報紙做的刷子、畫好的粉刷圖片、彩色貼紙
a.音樂熱身律動:《蛙蛙快樂頌》(5分)
1、主班老師請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貼好的標記)
2、配班老師放音樂,主班老師帶領小朋友隨音樂一起做音樂律動
3、做完音樂律動后,主班老師請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樂提示:剛開始,小朋友只要跟著音樂動起來就可以
b.音樂聆聽游戲(10分)
1、唱名字
老師依次用強弱不同的聲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請小朋友用動作或聲音作出回
應
例如:(老師)× × × ×│× × ×(幼兒)做動作:站起來、舉手;
貝貝 貝貝 在哪里?
或者說“哎”“到”“這兒”等話回應
2、音樂問候
老師和小朋友拍手互相進行音樂問候
例如:(老師)唱:12 3 4︱ 5-︱ 54 32︱ 1-‖
小朋友們 好 小朋友們 好
(小朋友)唱:12 34︱ 5-︱ 54 32︱ 1-‖
老師好老師好
3、聽《粉刷匠》伴奏音樂
①師:老師的手真靈巧,喜歡跟著音樂跳。小朋友認真聽,認真看,老師的手跟
著音樂怎么跳舞的?一會兒老師請你們的小手跟著音樂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師放音樂,主班老師手有節奏的做動作
③老師請小朋友一起跟音樂模仿做手的動作
④老師鼓勵、表揚小朋友們的表現
附手的律動:
第一個樂句:胸前拍手
第二個樂句:前平舉左右晃手
第三個樂句:前平舉雙手交替上下做刷墻動作
第四個樂句:伸出食指,雙手分別交替點自己的鼻子
c.音樂語言游戲(10分)
1、猜謎語:
①師:喜歡猜謎嗎?我說你們猜一猜,仔細聽好了“兩棵樹,十個叉,不長葉,
不開花,吃飯勞動全靠它”。(手)
②師:說說你們的小手能干什么?
2、能干的小手:
①師:下面看看老師的手能干什么?
(拍手、掃地、洗衣服、刷牙、洗臉、粉刷)
②師:小朋友真聰明,一看就知道老師的手在做什么?我們一起來做一做,看誰
的小手最能干?
3、音樂語詞節奏
①師:小朋友,老師把剛才粉刷墻壁的動作編成了一首動聽的兒歌,你們仔細聽 (邊念邊拍語詞節奏)
我是一個粉刷匠,粉刷本領強。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頂又刷墻,刷子飛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變呀變了樣。 (語詞節奏型)×× ××│×× ×│×× ××│×-‖
②老師說一句,小朋友模仿說一句(邊念邊拍語詞節奏)
③播放音樂,老師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樂語詞
d.音樂節奏快車(20分)
1、聲音配合動作節奏
(教師用舊報紙折成刷子在墻壁上做粉刷的動作)
①師:小朋友,看看老師粉刷房子時的動作請你們給我的刷子配上聲音,先瞧瞧ⅹ老師(配班)是怎么給我的刷子配聲音的?(刷的長,配上唰-的節奏;刷的短,配上唰的;總的節奏型: ×× ××│×× ×│×× ××│×-‖)
唰唰唰唰 唰唰 唰 唰唰 唰唰唰
②請小朋友一起給我的刷子配上更好聽的聲音(還可以用嚓、沙沙替換)
③老師給粉刷時配上好聽的音樂,請小朋友和老師邊手做粉刷地面動作邊跟唱歌詞(雙跪坐,雙手隨音樂節拍前后刷動)
2、老師介紹樂器節奏棒,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項
3、播放音樂,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用節奏棒為音樂配上好聽的伴奏(重復2遍)
e.音樂小舞曲(10分)
利用幼兒平時下課前常用的音樂作為結束。
f.愛的叮嚀(4分):老師表揚每位小朋友的表現,并親手為小朋友貼上代表榮譽的彩色貼紙
g.再見歌(1分):
1、音樂中老師和大家一起唱再見歌。
2、。送園環節:兩位老師面帶微笑向每位家長和小朋友說再見
1、音樂語言游戲環節老師要求小朋友一定要有節奏的朗誦兒歌
2、節奏棒敲奏時注意節奏棒的演奏方法,避免傷害幼兒
教學反思
09教育專二班
組長:胡杰 學號:09130711079
優點:1、準備材料豐富,音樂很吸引幼兒。
2、老師教態很好,能夠使幼兒集中注意力。
3、整堂課的內容很豐富,能夠很好的調動起幼兒的積極性。
缺點:1、教學重點不夠突出。
2、備課不是很充分,導致因為緊張而說謎語時不夠連貫。
3、與配班老師之前溝通不夠,所以開始時音樂沒有完全準備好。
建議:本節課更適合親子班教學。
組員:董蕊學號:09130711080
優點:1、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材料準備的十分豐富。
2、教學內容很有吸引力,能讓幼兒融入到教學中。
3、在提問環節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內容,啟發幼兒的思考,并且還能吸引幼兒對老師的注意力。
4、能夠在課前帶領幼兒做準備活動。
5、在課上以問好的形式進行幼兒的發聲練習。
6、課后以同樣形式向老師告別。
7、語言生動,語速也較適當。
不足及建議:1、可以多放松,語句可以更流暢。
2、建議可以多使用幾樣樂器進行重復練習,讓幼兒能感受更多樂器的演奏。
如何寫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小手爬范本二
藝術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發展和提高幼兒藝術能力應使幼兒在感受與欣賞的基礎上進行表現和創造。中班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較小班幼兒有了明顯提高,他們喜歡傾聽各種好聽的聲音,樂于通過歌唱、律動、舞蹈、表演等活動來表現內心情感,能感受到聲音強弱、速度快慢,但由于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對節奏和節拍的控制能力不足,往往造成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節奏不穩定、速度不統一等情況,因此我設計本節課旨在引導幼兒感受和表現基本節奏型、通過參與音樂游戲,用體態律動、敲敲打打常見物品來表現音樂基本元素,鼓勵幼兒自發膽的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同時也啟發幼兒利用身邊物品抒發內心情感。
1.感受固定節奏型x x x x x,聽辨節奏型和樂句。
2.能用拍手、踏腳等身體動作表現基本節奏型,嘗試用自制樂器敲擊基本節奏型。
3.喜歡參與打節奏的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感受和聽辨基本節奏型x x x x x,用身體動作表現基本節奏型。
用身體律動和自制樂器表現基本節奏型為音樂旋律伴奏。
cd播放器,礦泉水瓶若干,玩具筐l一2個。
1.節奏模仿游戲,引發幼兒對節奏的關注和興趣。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李老師來和小朋友們一起做游戲。首先我們要來玩一個“我來做,你來學”的游戲。老師做動作,你們來模仿。小朋友們要認真看呦。
①x x x x
②xx x xx x
③x x xx x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真棒,觀察的很認真。剛才我們用手拍出的是不同的節奏型。
2.節奏型x x xx x的感受和體驗。
(1)播放音樂,幼兒發現并感受節奏型x x xx x。
師:今天李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段音樂,請小朋友們認真聽,找一找音樂中的節奏是怎樣的。
(2)再次播放音樂,師生共同感受和體驗節奏型x x xx x。
師:小朋友們都很認真的聽音樂,已經發現了音樂中的節奏,下面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跟著音樂拍出節奏,李老師看看哪位小朋友聽音樂最認真,拍節奏最準確。
(3)教師總結:小朋友們找的真準,這段音樂的節奏是什么樣的啊
我們一起來拍,x x xx x。
3.通過身體動作表現音樂中的節奏型x x xx x。
(1)啟發幼兒通過身體動作表現音樂中的節奏型x x xx x。
師:小朋友們節奏拍的又準確又整齊,老師真喜歡你們。剛才我們用拍手的方式表現了音樂中的節奏型,李老師想請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可不可以用身體的其他部位做動作或者發出聲音來表現x x xx x這個節奏型呢
(2)幼兒嘗試,教師指導。啟發幼兒按自己的意愿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型。(肌肉群動作)
師:你想用身體的哪個部位表現節奏請你來試一試。(個別指導)
師:我們可不可以用手拍拍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表現節奏呢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的身體除了手還有哪些部位呢用腳可以怎樣表現節奏
(3)播放音樂,幼兒用動作表現節奏。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能夠用身體的不同部位來表現音樂的節奏,接下來我們跟著音樂用身體動作來表現節奏吧。
觀察幼兒,請幼兒示范。教師隨機指導。
師:我們班這位小朋友做的非常棒,他的動作很有創意,表現節奏也很準確,李老師想請他來給家做個示范。
(4)再次播放音樂,幼兒用動作表現節奏。
若第一遍效果好,師:小朋友們都用身體動作很準確的表現了音樂的節奏,你們真捧!我們剛剛想到了那么多的動作來表現節奏,請小朋友們換一種動作再來一遍,跟著音樂表現節奏好嗎
若第一遍效果不好,師:李老師發現,有的小朋友在音樂開始的時候還沒有想好做什么動作,所以沒有跟上音樂的節奏,那我們再來一遍,請你一定要認真仔細的聽音樂,用動作準確的表現音樂的節奏。
(5)進一步啟發幼兒利用小肌肉群的動作來表現節奏型。(手指、嘴巴、鼻子等等)
師:這一次小朋友們表現的可真好(更棒了),都能用身體動作準確的表現出音樂的節奏,李老師想請小朋友們再想一想,除了我們之前的動作,我們還可以用哪些身體部位來表現節奏啊
我們可不可以用手指來表現這個節奏可不可以用嘴巴來表現這個節奏
(6)再次播放音樂,引導幼兒隨音樂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表現節奏型x x xx x。
師:小朋友們可真有創意,想到了這么多表現音樂節奏的動作,你們最喜歡用身體的哪個部位來表現節奏呢下面我們跟著音樂,用自己最喜歡的動作來表現節奏好不好
(7)教師總結。小朋友們,剛才我們用不同的身體部位表現出了音樂的節奏,其實我們還可以利用身邊的很多物品來表現音樂節奏。比如說敲擊小盤子、小杯子、小瓶子都能表現出音樂的節奏。
4.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表現固定節奏型。
(1)出示塑料瓶。師:你們看,今天李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什么(塑料瓶)李老師給每位小朋友帶來了2個塑料瓶,一會兒我們就把塑料瓶當做小樂器來演奏。
(2)請小朋友們取塑料瓶。
(3)鼓勵幼兒嘗試用塑料瓶敲擊節奏型x x xx x。
師:現在小朋友們都拿到塑料瓶了,請你用塑料瓶敲出我們今天學習的節奏型吧。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找幼兒做示范。
(4)播放音樂,幼兒用塑料瓶敲擊x x xx x為音樂伴奏。
師:看來小朋友們都能用塑料瓶敲出這個節奏型了,下面我們就敲擊塑料瓶給音樂伴奏吧。
5.教師總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真快樂啊,不僅發現了音樂里面的節奏,還學會了用身體表現這個節奏型,也能用塑料瓶敲出這個節奏型,李老師希望小朋友們以后聽音樂的時候都能認真仔細的聽,發現音樂中的節奏,我們可以用身體做動作來表現節奏,也可以敲擊身邊常見的物品來表現節奏,表達我們內心的快樂。最后,我們一起跟著音樂節奏敲擊塑料瓶,走出教室吧。”(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敲擊塑料瓶,邊打節奏邊走出活動室。)
如何寫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小手爬范本三
我班正在開展“多彩的春天”主題,“雨天”為“多彩的春天”的子主題。為了幫助幼兒更多的了解春天多變的天氣,于是我設計了《大雨和小雨》這節音樂活動。這首歌曲描述了下雨的情境,歌詞模仿了大雨嘩啦啦和小雨淅瀝瀝的聲音。
1、能用強烈不同的力度演唱《大雨小雨》。
2、大膽嘗試用聲音、動作來表現大雨和小雨。
課件《大雨小雨》,音樂。
學唱歌曲,能唱出大雨、小雨的強弱力度。
用動作表現大雨、小雨的不同。
一、活動導入
●意圖:產生興趣。
主要提問:
1、(播放兩種下雨的聲音)你聽到了集中下雨聲?下雨發出了怎樣的`聲音?
2、嘩啦啦的聲音下的是什么雨?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示,淅瀝瀝的聲音下的事什么雨?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示?
小結:剛才我們聽到了兩種下雨的聲音,嘩啦啦的大雨聲和淅瀝瀝的小雨聲,真好聽。
過度:現在我們一起去聽一首下雨的歌《大雨和小雨》。
二、學唱歌曲
●意圖:理解歌詞,感受大雨、小雨的強弱力度。
主要提問:
1、欣賞歌曲,說說你在歌曲里聽到了什么?
2、誰也喜歡下雨天,為什么?
3、用兒歌和唱歌兩種方式夸夸大雨和小雨。
4、引導孩子嘗試唱出歌曲中的強弱。
小結:原來唱的時候聲音稍微響一點可以表示下大雨,聲音稍微輕一點又可以表示下小雨,真有趣。
過度:剛才你們唱的真好聽,現在大雨和小雨想和你們一起做游戲,你們愿意嗎?
三、表達表現
●意圖:角色扮演大雨和小雨。
主要提問:
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分別扮演大雨和小雨,并做出大雨和小雨的動作。
選材適宜
《大雨和小雨》符合“雨天”的主題。這首歌曲的歌詞模仿了大雨嘩啦啦和小雨淅瀝瀝的聲音。歌曲旋律優美,深受幼兒喜歡。
不足與調整
1、情境性不夠。
小班幼兒喜歡情境性的故事,整個環節沒有情境導入和貫穿始終,所以活動中,有的幼兒表現的沒有興趣。
2、教具表現形式較單一。
活動開始時老師僅讓幼兒聽音樂感受大雨和小雨兩種不同的聲音,但是由于兩種聲音的區別不明顯,如果利用圖片和音樂相結合的方式邊看邊聽不僅激發了幼兒探索的,而且更能讓幼兒感受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特點。
3、目標沒有達成。
活動的重點目標沒有達到,幼兒一直在表演動作,如果在活動中通過大聲拍手或跺腳,輕聲說話,讓幼兒匹配下雨的聲音的大小,幼兒可能就能較容易的領悟強弱關系了。
如何寫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小手爬范本四
1、教幼兒學唱歌曲,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
2、啟發幼兒創編四種動物走路的不同姿勢。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1、幼兒已經認識小兔、小鴨、小烏龜、小貓四種動物。
2、四種動物的頭飾若干。
3、音樂磁帶。
1、發聲練習。
2、進行語言節奏訓練,熟悉歌詞。
(1)教師:今天,有四個小動物要來我們班做客,小朋友們猜猜看,小兔子是怎么來的呀?小鴨子走路的時候怎么樣?小烏龜走路的速度怎么樣?小花貓走路時有沒有聲音?(提問時教師依次出示小動物的頭飾)
(2)教師:這四種小動物走路的樣子真可愛,老師把它編成了一首兒歌,并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走路》,今天老師就帶著小朋友們學唱這首兒歌。
(3)進行節奏訓練,教師示范念一遍兒歌,然后教幼兒念出歌詞的節奏。
3、學唱歌曲。
(1)教師示范清唱兒歌,并邊唱邊把小動物按順序貼在黑板上,以便幫助幼兒記住歌詞順序。
(2)教師再次彈琴示范唱兒歌,幼兒聽旋律。
(3)教師教唱兒歌:教師范唱時幼兒可以小聲跟唱,提醒幼兒唱準節奏,根據幼兒學習的情況,多跟音樂唱幾遍。
(4)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后,分組唱兒歌比賽。
(5)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后,教師鼓勵幼兒創編四種動物不同的走路姿勢。表現好的小朋友,教師要及時的給以表揚鼓勵。
4、表演。
(1)教師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邊唱歌邊做動物走路的動作。
(2)幼兒聽音樂表演。
1、這次活動根據幼兒對小物們那種特別喜愛,喜歡模仿它們走路的一些動作來設計。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幼兒的發展經驗水平以及學習特點,通過音樂活中的唱與跳,使幼兒語言上的表述與動作協調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也增強了幼兒表演的自信與欲望。特別是最后一個游戲環節,到結束,小朋友還玩得意猶未盡。這樣為后面的延伸環節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2、小班幼兒因為生活經驗少,所以對創編動作有了一定的難度,如果能讓家長配合,提前帶小朋友多觀察一些小動物走、跑的樣子。或者做些有更多小動物走、跑的課件,相信這節課就上得更加豐富生動了。
如何寫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小手爬范本五
一、班況分析
本班幼兒共有30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3人,均為本學期剛剛入園的新生。在新生入園前的家訪中我們了解到:在我班共有24個幼兒上過其他幼兒園,對園內生活有了一定的經驗和知識上的準備,所以大部分幼兒入園后能較快的適應新的環境,并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但由于幼兒來自不同的幼兒園,所以在日常生活及學習常規方面差距較大。
另外有部分幼兒在自理能力和社會性發展兩方面存在著不足。據家訪和調查表所知,我班部分幼兒在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較差,這與大多數幼兒是獨生子女不無關系。有些幼兒在家里被受家人長輩們的寵愛,很多事情都由家長或保姆一手包辦,如在幼兒吃飯的時候幫助進餐;幼兒玩具玩好后由家長整理;幫助幼兒穿脫衣褲等等,這不僅使幼兒失去了寶貴的自理能力培養和發展的機會,而且還造成幼兒依賴性強、生活技能差。如……等。
隨著樓層不斷的向高空發展,小朋友的生活、活動區域也不斷的隨之縮小,再加上獨子獨女,平時缺少與外界、與同年齡幼兒之間的交往,從而造成幼兒交往技能的缺乏。如有個別幼兒在與他人進行交往時就會出現膽怯、害羞、躲避的反應,從而形成孤僻、內向、膽小的性格,如……等等。也有的幼兒則是以自我為中心,在與他人交往時出現霸道、自私、自控能力差。如……等。
二、工作重點和任務
由于幼兒在各方面的能力相差甚遠,這給常規的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本學期我班在充分觀察了解幼兒的基礎上,遵循小班幼兒年齡階段身心發展規律,組織開展多姿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在幫助幼兒逐步適應集體生活的同時,初步培養幼兒的基本生活能力和行為學習習慣從而使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三、思想品德
(一)德育
⑴有禮貌
1、能較快地適應集體生活,做到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培養幼兒尊重他人,會使用“你好”、“再見”“請”、“對不起”、“沒關系”、“謝謝”等禮貌用語。
3、能在集體中聽老師同伴講話,叫出同伴的名字,能與同伴友好相處,了解體驗與同伴共享快樂的情感。
4、分清自己和別人的東西,不隨便翻弄或拿別人的東西。
5、知道幼兒園的玩具是大家玩的,圖書是大家看的,能做到正確地玩、看,6、知道要愛護玩具和圖書,并學會按規定要求收拾玩具和放置圖書。
7、了解幼兒園成人的勞動,愛惜勞動成果。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幫助成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⑵友愛同伴
1、在集體中能與較多的同伴一起玩。
2、會發現并能模仿同伴在角色游戲中扮演的角色。
3、學著和老師一起指定簡單的游戲規則,并能按規則進行游戲。
⑶愛的情感
1、習慣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喜歡上幼兒園。
2、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知道要聽大人的話,大人叫喚會答應。
(二)、保育方面:
⑴生活能力:
1、學會自己喝水,獨立進餐,正確使用調羹。進餐時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不講話、不挑食、不浪費糧食,能吃完屬于自己那一份的食物,并盡量“三凈”。餐后能主動的放好餐具,進行安靜的餐后活動。
2、懂得飯前便后要洗手,飯后要漱口、擦嘴;
3、學會自己洗手、洗臉,早晚刷牙,正確使用毛巾。
4、學習自己入廁,養成每天大便的習慣,女孩子學會便后用草紙擦屁股。
5、按次序地穿脫衣服、鞋襪;逐步養成按時入睡、獨立睡眠的習慣。午睡時注意培養幼兒正確的睡姿,并在成人的幫助下學習疊被。
6、在老師提醒下不吃手指,不咬手指甲。
7、在成人提醒下,不隨地扔紙屑。
⑵安全方面:
1、 不遠離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
2、 不觸摸危險物品,不去危險的地方。
3、 懂得玩大型器械的方法和規則,上下樓梯是不擁擠;
4、 不亂吃東西,不將異物放入口、鼻、耳中;
5、 身體不適時知道主動告訴成人,知道打針、吃藥能治病、防病。
四、各領域的教學目標
(一)語言領域
1、樂意用普通話與人交流,能用簡單的語言回答別人的問題,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2、學習安靜地傾聽他人的講話。能聽清楚老師的簡單指示并照著去做。
3、喜歡聽故事、念兒歌、看表演、看圖書,能初步了解其大致內容,能大膽的回答老師的提問。
(二)社會領域
1、能感知幼兒園環境的美,愛幼兒園,知道幼兒園的名稱。了解自己長大了,是小班的小朋友了。
2、能從性別、外行等外在特征上比較自己與別人的不同。
3、樂意參加幼兒園的各種活動,親近與自己生活密切的人。如老師和炊事員,自己和父母和家庭的其他成員,知道如何去稱呼他們。并且知道要尊重成人。
4、觀察周圍生活環境及變化。喜歡參與各種節日活動,體驗節日快樂的氛圍。知道九月十日是老師的節日——教師節;十月一日是祖國媽媽的節日——國慶節;一月一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旦)。
(三)、藝術領域
⑴音樂方面:
1、觀看大班幼兒的音樂活動,激發幼兒對音樂是興趣和學習音樂的愿望。
2、能用正確的姿勢、自然的聲音,一句一句地歌唱,初步理解和表現歌曲的形象、內容、情感。
3、基本上能隨著音樂節奏做上肢或下肢的簡單的基本動作和模仿動作,學會一些簡單的集體舞、邀請舞和歌表演。學做一些簡單的音樂游戲。
4、能感受性質鮮明單純、結構短小的歌曲和有標題的器樂曲的形象、內容情感,并能在感受的過程中產生較積極的外部反應,初步了解舞曲、勞動音樂的特點。
⑵美術方面:
1、在老師啟發下,引起對周圍美好事物的興趣,喜歡參加美術活動,并愿意向別人講述自己作品的內容。
2、學習用棉簽,紙團,印章,蠟筆,水彩筆,泥,紙,固體膠水等工具和材料,大膽地涂涂畫畫,粘粘折折,搓搓團團。
3、學習正確的握筆方法和作畫姿勢,養成大膽作畫的習慣;學習用點、線來表現熟悉的物體,引導幼兒認識紅、黃、藍、紫、黑、綠、棕、橙瞪6—8種顏色,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興趣,初步學會自由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作畫。
4、學習撕紙的方法,學習用固體膠水粘貼材料。
5、學習用搓、團圓、壓、粘合等方法,組合簡單的圖形。
(四)、科學領域
⑴計算方面:
1、引起幼兒參加數學活動的興趣,能愉快地參加一些有簡單數學內容的游戲和操作活動。
2、能按物體的名稱、顏色、大小進行分類。從而感知同名稱物體、同顏色的物體所組成的集合。能比較物體的大小、兩組物體的多少和一樣多。初步發展幼兒的比較能力。
3、能區別1和許多,能感知1和許多的關系。能區別上下。
⑵常識方面: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產生觀察,擺弄的興趣。
2、充分使用各種感官,看看,摸摸,吸引、嗅嗅,聽聽,嘗嘗,感經常接觸的事物,豐富生活經驗。
4、喜歡自然界,初步了解秋天和冬天的季節特征,感受自然界的變化。
5、認識常見的蔬菜(青菜、蘿卜和胡蘿卜等),知道其名稱和特征及用途。認識常見的水果(橘子、蘋果等)知道其名稱和明顯的外形特征。
6、認識幾種常見的動物(公雞、兔子、豬等)并知道其名稱、明顯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的生活習性。認識一些常見的花和樹木,如:雞冠花、一串紅、懸鈴木等,能叫出它們的名字,知道其明顯的特征,培養幼兒觀察的能力。
8、接觸水、石頭等自然物,感知它們的簡單特性,并知道要節約用水。
(五)健康領域:
⑴基本動作:
1、走:改進自然走步動作,掌握多種走步的方法,提高走步能力。學會幾種簡單的模仿性的作部,習慣排隊走步,做到排隊走時不東張西望,不掉隊。
2、跑:發展跑的動作,是幼兒能邁開步子跑,跑的平穩。能按目標控制跑的方向,四散跑能主動躲閃別人。滿足跑的需要,培養跑的興趣。
3、跳:初步掌握雙腳向上跳、向下跳、向前跳動作,滿足參加跳躍運動的需要,培養幼兒跳躍的興趣。
4、平衡:初步掌握走平衡木(或25厘米內的平行線)的要點,培養幼兒平衡興趣。
5、投擲:初步練習投擲的動作,鍛煉上肢肌肉,培養投擲的興趣。
鉆、爬:熟練掌握基本的爬行動作,正確掌握正面鉆的要點,增強鉆、爬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