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怎樣寫報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報告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車間實踐報告內容篇一
通過在汽車修理廠相關認識的實習,使我對有關汽車破損修復方面有了很好的認識,同時,結合所學專業知識,觀察和了解了汽車的構造和配件,為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打下了基矗
xx年月日
汽車修理廠
簡單車輛破損修復方法:
1、 先清潔受損部位,利用修補漆進行填補。為增強附著效果,可以先用高目砂紙打磨一下。
2、 如果砸痕處金屬外露,噴漆前還要涂抹防銹效果好的氧化中和劑,待中和劑徹底干透后再噴涂底油,并重復噴漆。
3、 補漆最忌諱一次噴漆較厚的漆層,既費工費時又難以控制補漆效果,容易出現氣泡、流掛。
4、 如果暫時沒有時間去維修站修車,可以先在受損部位涂一層指甲油,防止氧化生銹。一些專業汽車裝飾店漆料可以在兩三個小時內完成。
1、 團對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每個人對每件事的看法不會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處理起事情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隨著大家的相互了解,分歧會漫漫減少,工作開展也會越來越順利。只有大家思想統一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才能順利出色的完成。那我們應該在讀書時更要養成團對的精神,團結集體。
2、 時時準備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都被人說爛了,可只有經歷后才體會到他真正的含義。你要展開一項活動,如果宣傳工作做的不到位,沒有人來參加,活動怎么能開展下去呢?即使你準備再充分也白搭,給誰看呢?如果你前期準備的不充分,觀眾或者說參與者一多,你準備的不夠充分,你肯定會手忙腳亂,更別提發揮水平了。從這次活動中我充分認識到,準備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有可能出色的.完成任務。也如修車,車主如趕時間,你就迅速開工,也就是有先前的準備工作。
3、 做一件事只要你努力了,用心去做了,不管結果怎樣,都是成功的!這次的社會實踐,我的收獲很大,感受也很多,以上只是一部分,相信通過以后的工作實踐,我一定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一方面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方面,我們為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在實踐過程中,我也表現了經驗的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踐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我會到學校后會更加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并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鍛煉自己的能力,為今后更好的服務于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矗短期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才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里,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激烈的競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希望以后有更多這樣的機會,讓我們從實踐中得到了鍛煉。
車間實踐報告內容篇二
在加彈車間的實習馬上就要結束啦,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喜之因即將面臨一個新的挑戰,我信心十足,愁之因前方路就在腳下,我又如何走?在加彈車間渡過了最炎熱的幾天,從剛開始的抱怨慢慢的習慣到最后的喜愛,一切都如此的快。
在這里我接觸了許多新的東西,在這里之間覺得自己也應該懂得很多,開始的時候對這些東西還是比較敢興趣的,覺得這個學的應該比較簡單的,但是到了后面就越來越難啦,不管是操作人員還是其它的師傅們說的一些專有的名詞也不知道啦,自己慢慢的意識到學的東西還有許多啦,現在說到這些專有的名詞就懂啦,也可以自己看懂啦。
以下是我車間的實習流程:
一.加彈車間機器的種類
加彈車間總共有十三臺機器。十二臺機器(1-12)來自于德國,還有一臺(13)是國產的。第一臺到第六臺是v型機,第七到第十二臺是m型機。
二.學習概念的描述
人們經常說的dty,是拉伸變形絲,其品種也有許多的現在做的最多的是輕網,nsw。還有f數就是絲的根數,在物檢室里面我也慢慢會數其根數,一般的f數都是有規律的。我還學會算纖度。1分特=0.9旦dtex=10d/9
三.加彈車間的工作流程
在車間里面學到的是實實在在的技術,這個車間是poy絲轉換成dty絲的過程,它的整個流程分成10個部分,從開始的poy原絲移料到上、接絲,然后生頭,落絲,再在后面的織襪、染判、物檢、外檢和配重包裝到最后的入庫。整個流程一條線的走下來是剛開始的基本工作。慢慢的隨之深入,說說是簡單的十個部分,但是做的時候是如何的辛苦我自己也深深的體會與看在眼里。在車間里面跟著操作工,看著他們斷線接頭,他們如此的順手,我自己也去嘗試的去接過,也去套三羅拉的。平常有機器要換批號自己也會主動幫忙的。
四、絲的規格與批號及其標簽
加彈車間的十三張機器,總共在做八種不同種類的絲,其中主要的是150d/144f。每臺機器都掛有一塊寫字板上面都有寫著,跟操作工學習久了,隨之也記住了。每種絲的筒管的顏色也不一樣的啦,紅燈亮的時候說明要換絲,把落下來的絲按照號碼放在臺車上面,于是貼標簽的事情自己也喜歡干的,根據上面的號碼將其一一貼上,最后把車推到織襪那邊,由他們進入下一步的工作。
五.加彈車間的包裝
不同的規格絲的重量也是不一樣的。包裝的時候分等級的有aa級、a級、b級。根據等級的不同重量也是不同的,今天做的78dtex/72f的時候,一顆aa的絲是5.3-5.6公斤,每只筒管是0.2公斤其他的隨之往上增加的。一包是31斤的,重量不到的就成為a級的。在包裝的時候,也有外檢人員會對絲進行檢查的,有毛絲、繞外、僵絲、油圬的…
作為一個實習生在加彈車間的一個月里,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對于新的東西我仍然在學習之中,比如說cv值之類的,雖然在車間里面的溫度讓人受不了,但是車間大家庭的溫度讓我心情高漲,機不可遇,我會在車間學習更多有用的東西,將自己完善到最好的程度。
車間實踐報告內容篇三
在生產精細部實習一個月里,雖然時間短暫,但是我還是學到了很多知識。我很珍惜這次實習機會,同事們工作熱情認真,對我也很好,工作中,我在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知識。
精細車間目前主要加工各種風機的零部件、由結構車間轉運過來的鉚焊零件和對加工完成的零部件裝配的工作。按工藝設備的不同,精細車間分成車、銑、鉗工段。車工段有數控立車,重型臥車,50車,30車,30數控車,20數控車,20車等設備,另外還有插床。銑工段有數控龍門銑床,數控鏜銑床,立式升降臺銑床,臥式外能升降臺銑床,鏜床,數控外圓磨床,5軸加工中心等設備。鉗工有大型加熱器,液氮冷卻工藝,拔輪器,手動和自動液壓設備,氣動扳手,液壓鉚釘槍,立式鉆床,搖臂鉆床等設備。還有原料的輸入端--下料鋸床。數控外圓磨床,線切割,平面磨床,做動平衡的平衡機等
車工段主要負責風機等產品上回轉零部件加工制造,例如在立車上車削離心風機葉輪端面外圓面和進風口,軸流風機主體風筒內圓面,軸流風機輪轂外圓球面等大型回轉零件;在50車上車削離心風機輪轂毛坯,軸流風機輪轂部件,離心風機大主軸等;在30車上車削離心風機主軸,主扇主軸,軸流風機葉柄軸。20數控車削表面精度和尺寸精度要求高,余量大的零件,比如 防磨圈,軸套,調節臂等。20車車削軸套,鎖母等。
銑工段主要負責風機等產品上平面,鏜孔,鉆鉸工序。例如在數控龍門銑床上銑削離心風機整體底座,銑削鍵槽。立式升降臺銑床上加工滑塊,銑長孔,銑鍵槽,軸流風機平衡錘等零部件。臥式萬能升降臺銑床銑削調節軸,平鍵。數控落地鏜銑床加工軸流風機輪轂,前導風筒法蘭連接孔等。鏜床加工離心風機軸承座,主軸頂尖孔,打孔攻絲等。
鉗工工段有鉆孔組,裝配維修組。鉆孔組負責劃線打孔,例如 離心風機調節柄,軸流風機底座滑輪,風機法蘭孔,離心風機葉輪與輪轂配合孔,離心風機機殼孔和進風口孔,調節門葉片軸連接孔,軸流風機調節臂滑塊孔等零部件的加工;裝配組負責風機的組裝,舊葉輪的維修裝配任務,協助風機運行測試。所有葉輪要上動平衡機測試不平衡度,使其出廠前符合要求。
合理的加工工藝安排,可以提高零件的加工質量,提高機床的利用率,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最終可以降低加工成本。除了通用夾具外,在大中批量生產中,專用夾具的使用,在保證零件加工質量的同時,可以提高機床使用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勞動強度,降低加工成本。結合上學時候學的知識和工作實習的所見所感,無論什么機床,刀具的性能和選用,對提高零件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非常重要。另外合理使用切削液可以提高刀具使用壽命,減小切削熱的輸入,減小工件熱變形,保證零件尺寸要求也很重要。擬定工件加工工序時候要考慮毛坯材質和熱處理工藝,切削三要素要合理選擇。
基準重合原則,基準統一原則,互為基準原則,自為基準原則,保證工件定位準確、裝夾可靠、操作方便的原則。
重要表面余量均勻原則,工件表面間相互位置關系原則,余量足夠原則,定位可靠原則,粗基準不重復使用原則。
先主后次,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基準先行原則。
1.段件制作,時效處理(外協),檢驗
2.鏜床加工兩端面頂尖孔
3.粗車外圓
首先裝卡一端,另一端使用尾座頂尖頂住,適當車削端面,一段外圓面a,然后掉頭裝卡a面,尾座頂尖頂住,端面尺寸找正,粗車a面除外的外圓臺階面。最后掉頭裝卡,尾座頂尖頂住,粗車a面。
4.熱處理,檢驗
5.精車外圓(一次掉頭),車螺紋,車削端面保證總長(上中心架)
6.外圓磨削
7.銑鍵槽
8.檢驗,入庫
鉆孔過程中,主軸轉速和進給量要匹配好。加工中合理安排工序設備,可以提高加工效率,例如 葉柄軸的加工 首先30車a粗車葉柄軸大頭外圓和端面,然后30車b裝卡大頭外圓,鉆出頂尖孔,使用尾座頂尖頂住,找正長度尺寸車削端面,為30數控車加工出對刀基準,最后上30數控車加工剩余的大部分粗車余量。這樣可以大幅提高加工效率,提高機床利用率,降低勞動強度。
xxx
20xx年11月4日
車間實踐報告內容篇四
我在公司的鉚焊車間實習了3個月,今結合車間的工藝流程,對該車間的管理流程報告如下:
該公司成立于六十年代,迄今已有四十余年歷史。主要生產門機、塔機、啟閉機等起重設備和水庫大壩上用的閘門。公司共有員工300余人,占地150余畝,年產值6000余萬元。有九個科室:行政辦公室、經營科、后勤保衛科、勞資科、供應科、生產科、技術科、質量科、財務科。四個車間:金工車間、鉗工車間、鉚焊車間、鑄工車間,還有一個車隊。名義上實現雙休日,實際上常常加班,職工們過單休日的生活。
三個月前,筆者進入了該公司的鉚焊車間了解管理流程和工藝流程。該車間有82人,分6個班組:下料組、拼點組、焊接組、起重組、后勤組、油漆組。每個組有人數15-20人不等。車間每月完成噸位數在1200噸以上,產值在萬以上。是全廠完成噸位和產值最高的車間。車間設主任一名,全面負責車間生產安全勞動紀律等各個方面的工作,另設書記一名,副主任二名,這四個職位是脫產的。另外設工會主席一名,團支部書記一名,婦女委員一名,都不脫產,與其他員工一樣參加各自所在班組的生產勞動。工會、團支部和婦聯很少搞活動。每個班組設組長一名,安全員一名,每個禮拜一早晨7:30---8:00,以班組為單位開安全會,回顧總結上禮拜的安全生產情況,有沒有出事故或者事故苗頭,為安全生產敲一下警鐘。車間實現主任負責制。
新工人進廠,先到勞資科報到,填寫勞動合同,到倉庫領取工作服等勞保用品和榔頭扳手等生產工具。然后去車間,服從車間的調度,聽候吩咐。這時候你就成為一名正式的公司員工了。每天上下班都由車間和班組考勤。若有私事須向車間請假。不再可以自由散漫了。在公司實習期間,也必須服從公司的規章制度與出勤制度。每個月公司都會召集生產會議,安排每個車間當月的任務。由生產科管理進度。
現在以生產一只大鐵箱為例看一下這個車間是如何運作的。
技術科給車間下發了一張圖紙,要求用一公分厚的普通鋼板做一只長寬高都是一米的大鐵箱,與圖紙訂在一起下發的還有工藝流程卡。圖紙上標明了這只大鐵箱是做什么用的,是哪個工地上用的,用什么樣的鋼板型號等等,工藝流程卡告訴員工做這只大鐵箱有哪幾道工序、每道工序的先后次序、每道工序的工時數,工時是每個職工最關心的。因為工時越多則獎金越高。比如這只一米見方的鐵箱的工序是從下料組到拼點組到焊接組再到油漆組。工藝卡上會標明下料5小時,拼點10小時,焊接組10小時,油漆5小時,合計需要30小時。
首先由車間把圖紙和工藝卡發到下料組,下料組拿到圖紙后,組長把圖紙交給具體負責制作的工作面,工作面的人員去供應科鋼材倉庫領鋼材,用剪扳機或者乙炔割下6塊1000100010 的鋼板,除去毛刺或者氧化渣,交給質量科的檢驗員驗收合格后,下料組的任務就完成了。圖紙、工藝卡和6塊鐵板由下料組交還車間,車間按照工藝卡上所寫的工時數開給制作人員工時單。到了月底,職工把完成的工時數上報給車間,每個工時若是2元,下料組割了6塊鋼板,就是說,他們那個月月底可以拿到10元獎金了。
然后車間把圖紙、工藝卡和6塊鐵板交給下一道工序------拼點組,拼點組把6塊鐵板拼成一只大鐵箱,這么大的鋼板一般憑手工的力氣是不夠的,這時候需要行車和起重工的配合,行車工和起重工屬于后勤人員,他們不做工時,每月的獎金參照一線工人的平均獎金,再打一個系數。一線工人的平均獎金高了,他們也隨之水漲船高。在起重工的配合下,鉚工和焊工用焊機、榔頭、角尺等工具,把6塊鐵板拼成一只大鐵箱,質量科的檢驗員要來驗收,看各個平面是否垂直。如果驗收不合格,就得返工,返工沒有工時的,還會受到車間扣款處罰。但如果不是由于制作工人的錯誤,而是本身圖紙設計有問題的話,返工是可以追加工時的。等到驗收合格了,又和下料組走一樣的程序。然后轉到焊接組,再轉到油漆組。漆好后,就算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了,鐵板就變成了鐵箱。
從以上的工藝流程我們來分析車間是怎樣進行管理的。在車間與外部其他科室的關系上是這樣的:在生產進度上車間對生產科負責,如果生產任務很繁重,生產科就會要求車間安排加班,生產科只管進度而不管質量,也就是對效率進行管理;在產品質量和安全生產上對質量科負責,每道工序完工之后,質量科都會對半成品進行檢驗,而不是等到產品制作完成后才去檢驗,質量科只管質量而不管效率;而車間必須既抓質量也抓效率。具體的制作過程由技術科給予指導,遇到技術上的難題向一線工人直接向技術科的工程師請教。每月月底,車間按照質量科驗收合格的產品工時數,經生產科確認后,向財務科領取本月的工資獎金。
在車間的內部管理上是這樣的:車間把生產任務安排給班組,班組再安排給工作面,由工作面負責具體的產品制作。產品制作即不是單個的工人,也不是班組去完成的,而是由工作面去完成的。工作面是產品制作的最小單位。每個工作面由2---5人組成,班組成員一般是固定的,而工作面成員是自由組合的,常常變動。常常變動有利于組合成最佳搭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促進同事之間的和睦相處。每個月的獎金高低是按工作面進行分配,如果出勤率相同,每個工作面的員工的獎金基本相同。各個工作面之間的差異可能會很大,體現了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