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抗擊疫情志愿者報道 疫情志愿者工作簡報篇一
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志愿者無私無畏地傳遞著愛與暖,散發著光與熱……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志愿者以響應集結號的速度行動起來。2月3日,武漢市共青團發布公告,面向全市招募一批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服務崗位包括醫療救護、便民服務、心理援助、交通運輸等,立刻就有超過7000人報名。“作為一名黨員,我必須站在國家和人民的第一線,我申請加入武漢青年志愿者,無條件服從組織分配!”“我參加過1998年抗洪救災,雖然現在退伍了,但一名軍人的心依然渴望回到救災一線!”“作為一名醫學學生,我希望參加這次志愿活動;作為一個中國人,家里人生病了,去照顧他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報名表上一行行滾燙的文字令人動容。
20天后的2月23日,當武漢市在全市范圍內專項招募志愿者,為居民提供食品藥品代購代送等服務時,當天報名人數就突破萬人。
1月28日,上海市志愿者協會通過網絡和社交媒體,向全市各級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發出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倡議書。截至2月10日10時,全市各級志愿服務組織在“上海志愿者網”發布2379個“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項目,招募上崗志愿者64099人,累計服務614469小時。不少志愿者每天在崗時間接近18個小時。疫情防控志愿者不僅為上海這座超大城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了力量,更為千千萬萬市民帶來了溫暖與信心。
在浙江,疫情發生后,志愿者報名極為踴躍,以至于志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不得不勸返要求去武漢地區開展志愿服務的志愿者。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浙江全省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各類志愿者87.12萬人次,累計服務時長1630萬小時。
疫情發生后,安徽全省209萬名志愿者隨即行動起來,到所在社區、村組報到,成為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40多萬名醫衛、疾控、公安、城管、交通等部門志愿者,駐守轄區內跨省界各通道以及高速、國道、省道、縣鄉道路等交通設卡監測點,入網、入格、入家庭,全覆蓋開展疫情防控宣傳、險點排查,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武漢市內公共交通停運以來,一批又一批普通市民自發組織起來,成立愛心車隊,義務接送醫護人員。在一家電信企業工作的楊曉是一名志愿者司機,整個春節期間,他沒有一天停歇,每天隨叫隨到,接送醫護人員、運送物資。楊曉剛加入愛心車隊微信群時,群里只有84人,目前已經有258人了。據不完全統計,武漢市目前有數十個車隊,累計上萬名車隊志愿者。
在武漢部分社區居民吃菜發生困難時,一位90后快遞小哥主動站出來承擔了為社區居民買菜送菜的任務。這位名叫蒼禹威的快遞小哥每天給漢口城市廣場的兩三千名業主買菜、送菜。他每天拉著推車穿梭在小區20多棟樓里。推車一次最多只能拉150斤,一天下來,他要拉1500—2000斤蔬菜。
目前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上門幫扶的隊伍,為孤寡老人、殘疾人、空巢老人送上米、面、蔬菜等生活物資。在安徽,馬鞍山市雨山區平湖街道的志愿者每天拎著紅色菜籃,為不便出行的居民提供上門送菜服務。在浙江,金華市蘭溪各鄉鎮街道“紅色代跑員”隊伍,幫助市民特別是孤寡老人、行動不便者購買生活物資。在貴州,貴陽楓漁社區“跑腿代購”黨員志愿服務小分隊,通過居民點單、社區接單、黨員送單,開展送貨上門服務……
在最困難的日子里,志愿者用自己的無私奉獻,為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為保證社會秩序的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譜寫了一曲共克時艱的戰疫之歌。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廣大黨員志愿者勇于擔當,挺立在疫情防控“前哨”,演繹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上海盛輝塑料包裝有限公司原日產口罩5萬只,為了支援武漢抗擊疫情,需求一下增至70萬只,但春節期間勞動力緊缺,無法滿足開工需求。針對這種情況,公司所在地上海杭州灣開發區黨組織第一時間在微信工作群發出招募志愿者通知。一聲令下,黨員們積極響應、踴躍報名。大年初四清晨,公司門口迎來了120多名支援生產的黨員志愿者。他們分四組進入口罩包裝車間,投入到防護物資生產供應的緊張戰斗中。
在有“中國醫療耗材之都”之稱的河南長垣市,面對口罩需求激增而工廠人手不足、原材料供應不足、物流供應不暢等困難,長垣市1000多名黨員志愿者站出來主動擔任服務企業生產的志愿者,保證了口罩順利生產。
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西大街道辦事處豫園社區的李文頂今年已經63歲了,但是每天一早他都準時來到小區門口的防控卡點,開始一天的執勤。他在請戰書中寫道:“作為一名老黨員,我積極要求參與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第一線,請求組織分配任務。”安徽省青陽縣喬木鄉塔山村72歲高齡的黨員志愿者王裕貴,主動向黨組織請戰,“算我一個,我想出點力。”
“抗擊疫情算我一個”“我要參加”……一個個電話、一條條信息讓河南省鹿邑縣委組織部公務員一科科長馮海峰應接不暇。鹿邑縣在全縣黨員干部中發起“亮身份,戰一線,防疫情”活動,招募黨員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不到兩個小時,志愿者報名人數就超過1500人。
廣大黨員帶頭做志愿者蔚然成風,他們深入社區、村(組),深入防疫一線,用榜樣的力量引領群眾增強信心、戰勝疫情。抗擊疫情,黨員志愿者讓人們感受到真切的溫暖、澎湃的力量。
抗擊疫情志愿者報道 疫情志愿者工作簡報篇二
疫情發生后,農村須臾不可大意,西郭村廣大基層干部和村民第一時間投入抗疫阻擊戰,下大力氣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不讓農村地區輕易成為病毒的突破口,西郭村全體村干部一直砥礪前行在抗疫之路。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疫情牽動人心,安危事在人為。防疫工作由黨員干部來充當主力軍以筑造一張覆蓋農村各個角落的防疫網絡。農村疫情的防治,關鍵在防:即外防病毒輸入,內防病毒擴散。在這張嚴絲無縫的防疫網上,廣大基層一線干部就是其中的網格員,他們精氣神足、戰斗力強,堅守初心,勇擔使命,把防控的責任扛在肩上,把群眾的安危放在心里,帶頭做好排查,科學有力部署,進村入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把好疫情防控狙擊戰,在這場大考中給基層人民群眾交出滿意的答卷。
組織好戰役一線的“排頭兵”。為了把“內防輸出,外防輸入”落到實處,村干部在西郭村村口設置疫情防控檢查站,并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號召村干部、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大學生志愿者加入抗疫隊伍。嚴格排查外來車輛及行人,及時勸返未戴口罩村民,做好量體溫,登記、消毒等工作。
營造群防群治氛圍,形成防控合力。利用在大喇叭中喊話、在微信群中轉發關于疫情的`科學知識和新聞報道、上門宣傳等多種宣傳方式使得基層對疫情防控認識到位,防護意識和醫療健康知識得到提升,農村疫情防控的警鐘已敲響,抓好特殊時期是防控疫情的重點。西郭村始終堅持宣傳,全面提升村民的防疫意識,暢通上報渠道,村民堅持戴口罩、勤洗手、減少外出活動、減少人員聚集,倡導“紅事”緩辦,“白事”從簡,并提前報村委會報備,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引導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群防群控。
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醫作用。村衛生室人員做好農村地區的篩查,實行日報告制度。發現發熱患者和來自疫情發生地區的疑似感染者會及時上報,分級分類做好防護和信息登記并按時上報,督促村民打好疫苗,實行疫情常態化防控。針對居家健康監測和居家隔離人員村醫定期上門測體溫,并做好對居家監測和隔離人員的關懷。
西郭村疫情防控戰還在繼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西郭村全體干部和志愿者堅持把防控的責任放在肩上,把群眾的安危放在心里,用過硬作風高質量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疫情防控最終勝利!
抗擊疫情志愿者報道 疫情志愿者工作簡報篇三
接上級指示精神,南高鄉衛生院對轄區全體群眾開展核酸采集工作。
6日上午,我院醫務人員和鄉政府工作人員、派出所警員協作配合、提前部署,明確任務分工,確保按期完成檢測任務。
最近受寒潮影響,最低氣溫在零下16℃左右,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我院醫務人員不僅要日夜奮戰對抗身體的疲勞,還要對抗嚴寒的天氣。許多醫務人員的手已經凍得紅腫,失去知覺,但是嚴寒抵擋不住我們的抗疫決心,大家相互鼓勵,咬牙堅持,誓要保質保量完成核酸采集任務。
“不敢喝水,擔心中途上廁所。”為節省防護服,一位白衣天使這樣說到。她們戴上口罩、帽子、橡膠手套,愛美的`女醫護人員不再在意自己的穿著是否美麗。為避免排隊居民等候太久,她們放棄休息,直到下午三四點才吃上午飯。
勇敢的女醫護人員,在人民需要的時候站在第一線,她們也是女兒、母親、妻子,身臨一線有過恐懼,但始終義無反顧、全力以赴!
有經驗、有能力、有信心,樂觀應對,相信我們能再次挺過去。
霧靄消散,霽云終臨,凜冬散盡,星月長明。
抗擊疫情志愿者報道 疫情志愿者工作簡報篇四
春節臨近,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異常嚴峻。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切實保障轄區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市各鎮、街道快速動員、精心部署,在轄區內有序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
應急廣播及時發聲,防疫宣傳深入人心。在泃陽鎮大閆各莊村,大喇叭不間斷播循環播放著疫情防控政策及相關通知、公告。排隊掃碼、登記信息、核酸檢測……一整套操作行云流水,各個環節有條不紊地銜接著。
醫護人員、物業人員、市直單位干部、教育系統職工、大學生志愿者陸續到崗、到位,共同集結成一支“硬核”隊伍,勠力同心,攜手抗疫,為全員核酸檢測有序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采樣區、緩沖區、待檢區、測溫區、等候區、臨時隔離區,每個檢測點功能區齊全,各區緊密聯系,閉環管理,并設置了1米間隔線,居民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有序排隊掃碼進場,現場秩序井然。各個社區、村街還針對轄區內老年居民、殘疾居民、行動不便居民進行入戶檢測,確保應檢盡檢,不漏一人。
在麗景花園小區,居民在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樓門長的統一安排下,積極響應,全力配合,提前采集信息,打印采集碼,有序排隊,主動接受采樣,嚴格做好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等個人防護措施,使整個采樣過程秩序井然,高效開展。
三河抗疫戰士,展示青年擔當,是不懼,是偏向虎山行的逆行。對他們來說,“舍小家,為大家”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這身“戰袍”的職責與使命,更是無怨無悔的奉獻與堅守。
抗擊疫情志愿者報道 疫情志愿者工作簡報篇五
20xx年初至今,我們被新冠肺炎疫情所籠罩,全國人民、各行各業上下齊心、毫不懈怠的進行疫情防控,看著在疫情防控中付出巨大努力的前輩們、英雄們以及一個個普普通通的人們所做出的看似微小卻又偉大的事,強有力的鼓舞著我,他們那為國為民、全力以赴、不求回報的精神,也深深的感動著我,讓我為我們的國家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沖到前線,保護人民的健康是我們的使命,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更加深知疫情防控的艱辛與不易。偉大而艱難的事要有人去攻克,微小而簡單的事更應該有人去努力,于是我義無反顧,懷著激動的心情加入了醫院疫情防控門診志愿者的隊伍。
在門診志愿者工作開展前,院領導召開了鼓舞動員會,強調了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講解了志愿者工作職責和內容,使我對此次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我被分配的崗位是院外預檢審核,預檢審核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關,我深知把好第一關的重要性。上崗前張娟娟主任與門診辦的老師們對我們進行了細致的崗前培訓,并帶我們到實地崗位進行了現場學習,讓我更加明確預檢審核崗位的工作應該怎么去做。
上崗后,我們首先對來院患者和陪同人員逐一進行一碼通的查驗,并且詢問是否有發熱、咳嗽,是否有接觸發熱病人以及是否有境外旅居史,是綠色一碼通以及沒有發熱、咳嗽,沒有接觸發熱病人和境外旅居史的患者和陪同人員,才可以走一碼通審核通道測量體溫正常后進入門診大廳;對于沒有一碼通的老人等,走人工審核通道逐一進行實名制登記,詢問情況和測量體溫正常后,才可以進入院內,有些老年人因年紀過大表達不清或行動不便,我們便耐心的去和老人交流,一步一步的引導著老人進入醫院;有些還沒有注冊一碼通的人,我們也會細心的去指導如何注冊一碼通;對于一碼通異常人員,或者有發熱、咳嗽等情況的患者和陪同人員,我們會對其在院外測量體溫,詳細記錄其信息、體征以及流病史等情況,然后根據情況由工作人員帶領至發熱門診或新冠門診進行下一步檢查。在預檢審核第一個關口,我精神高度集中,細心檢查登記,沒有漏掉任何一個環節。
工作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細小的事情,讓我覺得溫暖。比如有些老人知道自己聽力不好和表達不清,他們便會把自己的相關信息提前寫到一個卡片上出示給我們看,還有一些小孩子,看到我們后會向我們微笑打招呼,非常可愛的給我們說聲辛苦了。他們都積極的配合著我們,這一切細小的事讓我非常感動,讓我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工作的這一周,天氣非常炎熱,但是我們依舊要全副武裝,穿上藍色隔離衣、帶上防護物品穩穩的站在醫院門口,汗水浸濕了衣服、帽子以及手套,打濕了眼簾。雖然累,雖然辛苦,但是能夠為疫情防控付出自己的綿薄之力,內心卻是滿滿的充實感和自豪感。
最后,我要感謝各位領導及各位老師的支持、幫助與教導,很榮幸自己不負眾望,完滿的做好了志愿者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同事的一致肯定。
微小的事需要有人去努力,看似簡單而平凡,卻充滿力量!
抗擊疫情志愿者報道 疫情志愿者工作簡報篇六
為了保障社區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阻斷新冠病毒在社區的傳播路徑,提高社區居民安全防護意識,xx街道xx社區聯合仁和社工中心與轄區“紅背心”自組織共同開展“防控疫情一路同行”志愿服務活動。
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仁和社工中心接到xx社區疫情防控需要志愿者需求的第一時間,馬上擬定志愿服務志愿者要求和工作準則,及時發布志愿者招募,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招募方式,當天就招募志愿20名,隨即通知志愿者第二天8:30到社區,進行志愿服務培訓及工作時間安排,將志愿者隊伍按小區分為五個小組,分配小組長,實行一天三班輪崗值守小區門崗疫情防控志愿服務。
臨近春節,12月的天氣也格外寒冷,晚上值守要到晚上10點過鐘,大多數人都不大愿意值夜班,熱心的牟大姐和龍阿姨主動提出她們可以一直值守夜班,協調晚班的問題,還說:既然參與志愿服務,就要盡力的排解自身困難,積極參與到志愿服務工作中,認真站好崗。
培訓中將四問四登記給志愿者劃重點,要求大家牢記崗位職責,有突發事件及時上報。隨后志愿者們穿上紅背心,帶上紅袖套,分點上崗。
十二月的寒冷天氣里,所有志愿者都認真的、耐心、細致的做好外來人員的信息登記,對進出居民溫馨提醒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碼,請過往居民主動配合測量體溫。
當前疫情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同時2021年xx是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主會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更是重點工作,我們要助推大運會順利開展,為居民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希望更多的黨員同志,團員,及居民群眾行動起來,積極志愿服務,同時做好自身防護,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增強信心、凝聚力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