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關于天津各景點英文導游詞簡短一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天津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天津寶成奇石園位于津南區雙橋河鎮寶成新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靈壁石人造石林,擁有奇石、名石數十種共4000余塊,主要以素有“天下第一石”之美稱的靈壁石、山石中的珍寶——木化石和太湖石為主,此園收集的奇石本著來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宗旨,并依其天然造型進行整體布局,具有很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如“佛祖悟禪”,此石高l0.07米,重達73噸,號稱“亞洲第一巨石”。奇石園分為江南園、植物園、動物園等觀賞區,特色節目有斗雞、斗狗、垂釣比賽。
天津寶成奇石園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靈壁石人造石林,擁有奇石、名石數十種共4000余塊,主要以素有“天下第一石”之美稱的靈壁石、山石中的珍寶——木化石和太湖石為主,此園收集的奇石本著來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宗旨,并依其天然造型進行整體布局,具有很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
天津寶成奇石園位于津南區雙橋河鎮寶成新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靈壁石人造石林,特色為"古石、古樹、古建筑"三古合一。中最引人注目的如“佛祖悟禪”,此石高l0.07米,重達73噸,號稱“亞洲第一巨石”。奇石園分為江南園、植物園、動物園等觀賞區。這個占地120畝的“東方寶成奇石園”入選了《吉尼斯世界大全》,成為20xx年世界之最,為天津市、為全中國爭來一個“世界第一”。北園的主要景點是“五百羅漢鬧仙山”,它由500塊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石頭堆建而成。
寶成奇石園的特色為"古石、古樹、古建筑"三古合一是體味奇石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的藝術殿堂。
九和塔
九和塔乃鎮園寶塔高24.8米,九層,每層供有全佛,是座佛塔,經過密封。塔內藏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韋陀菩薩等金身寶佛。
天王殿
天王殿,寺院中的重要殿堂,正中端坐的為慈顏悅色、袒胸露乳的大肚彌勒佛。又稱為未來佛,兩側為四大金剛,掌管“風調雨順”,護國安民。彌勒佛身后,手持金剛寶杵的韋馱將軍。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寺院中最雄偉莊嚴的正殿,“大雄”是說佛祖釋迦牟尼乏法力無邊,降伏眾魔。供奉橫三世佛:左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中為婆娑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右為西方極樂世界的彌勒佛;兩旁為十八羅漢。
觀音閣
觀音閣供奉觀音菩薩,觀世音是梵文的意音。“觀世音”三字,在唐朝時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簡化成“觀音”。觀音以慈悲之心著稱,在菩薩旁邊的護法分別是善財童子和龍女。
鐘樓
鐘樓是佛教“發號施令”的場所,可召集僧眾進行佛事活動。每日早晚擊鐘108下,以醒世人。佛教認為人有108種煩惱,擊鐘可以解除。大家也可以去擊鐘,求吉獲福,擊鐘愈多獲福愈多。鼓樓:寺院中與鐘樓對稱的建筑,擊鼓除了報時的功效外,也可召集僧眾進行佛事活動,還可醒世明人,解脫迷惘,振奮精神,召喚進取之意。法鼓擂響,威震八方,令妖魔鬼怪聞風喪膽,退避三舍。財神廟:財神是受到廣大人民喜歡的,有文武之分,這里供奉的文財神是比干,武財神為關羽。寶成賓館集住宿、餐飲、娛樂、休閑于一體的服務綜合性賓館。寶成賓館將中國傳統的石文化、建筑文化、飲食文化、造園藝術相結合,是企事業單位、個人、家庭開會、休閑、度假的理想場所。
江南園
只應天上有的蘇杭美景,如今也隨著奇石落戶在海河畔,五千五百噸的太湖石,堆砌成壯麗的佛峰,好似那五百羅漢奇聚仙山,欣賞著北方的江南園林。八卦亭似海邊的燈塔,點綴著碧綠的蓮池。風吹荷葉搖曳,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各色鯉魚聞聲而舞,歡迎著四面八方而來的客人。
走進江南園,眼前豁然開朗,這里"高山峻嶺",喬木偉岸、灌木叢生,苔蘚茸茸,松林似海,垂柳似錦,濤聲陣陣,綠草幽幽,牡丹"國色天香"。它是華北地區罕見的人造闊葉林生態系統,被譽為津門的綠色王國。在這個綠色王國里,生長著50多種喬木,近40種灌木,20余種藤木,植物品種100有余。
與皇家園林相媲美,引得許多專家、學者前來參觀考察。天津市著名畫家杜明芩在觀賞后,揮筆寫下"山秀不多怪,林深路轉奇,園中無限意,幽靜少人知"的佳句。天津市著名詩人柴德森在游覽此園后,也飲然寫下"萬株松影千峰石,一度經過半世思"這一發自內心的感嘆。
寶成博物苑
寶成博物苑為殿堂結構,是寶成奇石園中仿古建筑群的主體,代表中國古典建筑技術與藝術。博物苑的特色是苑里有館,館里有廳,包括一個大的靈壁展館,一個獨具特色的鐘乳石展廳,珍貴的生物化石展廳,精美的巨型根雕及模仿故宮養心殿的紫檀木家具展廳、景泰蘭工具展廳、另外還有名人字畫走廊,行走于奇石、古畫之間,讓人賞心悅目。
甲申季夏間,津南海河畔,仿古之華樓,雄峙于奇石園;石藝之珍品,薈萃于博物苑,企業文治,再譜華彩樂章;園林勝景,更寫絢麗詩篇。百噸巨巖,鑄就神州版圖;九龍彩壁,雕成炎黃心愿。靈璧石譜,熠熠生輝;精粹文玩,幽幽添歡。生物化石,凝固了滄海桑田;華夏美石,濃縮了錦水繡山。皇宮寶物,瞻圣上儒雅,洞穴鐘乳,閱時光變遷;木化古石,焦曉崢嶸、峨峨壯觀、其身軀之長、外徑之秀、年代之久、瑪瑙之艷……皆可謂世界之最;靈璧奇石,琳瑯瑰偉、珞珞挺堅、其規模之宏、數量之巨、品味之高,形態之奇……均堪稱中華之冠。
奇石園之最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一:規模最大的天然靈璧石人造石林。該石林擁有造型各異的天然靈璧石,4000多塊。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二:最長的漢白玉浮雕——“中國石文化圖頌”。該浮雕長廊全長101米,記錄了盤古開天辟地到現代賞石,關于奇石和中國歷史上名人結緣的故事和典故。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三:收藏靈璧石最多的展廳。該展廳建筑面積2234平方米,為無梁仿古式建筑,收藏了中國最精品靈璧石于一身,共300多塊。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四:世界上最長的木化石。該木化石整體已經玉化,全長21米,直徑0.8米。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五:鐫刻名人簽名手跡和印章最多的一塊靈璧石。該靈璧石上面有中國歷史上五百多個名人的簽名手跡和印章,上至帝王將相下至文人雅士。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六:收藏數量最多的木化石石林。該石林林化石數量388座,最高一棵高11米,最粗一棵周長11.8米,來自于新疆、遼寧、內蒙三個地方。
關于天津各景點英文導游詞簡短二
我們的車現在行事在津圍公路上,經武清,寶坻到薊縣,車程大約需要3個小時。
今天我們將游覽的是有著京東第一山之稱的盤山。
古曰:連太行,拱神京,放碣石,距滄溟,走薊野,枕長城,謂之盤山。
盤山古時候稱為盤龍山、四正山、無終山。盤龍山市因為它蜿蜒盤薄,形無定向勢如龍,故名。四正山是因為一峰突起,四峰侍立四面,故名。無終山是以國命名,薊縣春秋時為無終子國。魏時,曹操北征烏桓,為其當向導的志士田疇曾在此隱居,后人為紀念田疇,就把無終山寫名為田盤山,意即田疇曾在這里盤桓,后簡稱盤山。相信它的綺麗風光以及眾多的名勝古跡會令您留戀忘返的。
古人把盤山分為上、中、下三盤,稱為三盤勝境。自來峰一帶為上盤,勁松蒼翠,蟠曲翳天,是為松勝;古中盤一帶為中盤,嶙峋嵯峨,千奇百怪,是為石勝;晾甲石一帶為下盤,萬泉響澗,瀉玉噴珠,是為水勝,真可謂松風水韻,潭影嵐光。
好,再過一會兒,我們就要到盤山,在此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的財財務,下車時請帶好我們社的標志,以便大家相互辨認。咱們的車是6號車,車牌是津a1234,車前有明顯的盤山游標志。下午3:00整我們準時在車上集合。好,現在請大家帶好隨身物品,尤其是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我們一同下車。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盤山的山門,大家請看這座造型奇特、宏偉高大的三孔牌坊,正面題額京東第一山出自愛新覺羅浦儀手書,請您注意腳下,讓我們一同步入這黃瓦紅墻的三孔山門,映入大家眼簾的是三盤暮雨四個大字,這雅稱的來歷就是剛剛我介紹過的盤山三盤的情況。
我們現在蹬小路向北走,大家請看,迎面這巨石矗立在這東西浮青嶺間,上有入勝二字遒勁有力,出自清末軍機大臣榮祿之手,走過這意味著我們從此就進入勝境。
請您注意腳下,隨我上游,請大家看這西峭壁上,有兩行摩崖刻字。一行是四正門徑,盤山一名四正山,意為此乃通向盤山的大門。另一行是鳴騶入谷,鳴騶指豪門車馬聲。古時帝王,達官貴人,為表示對佛門虔誠,進山禮佛,常鑾輿隨從傳呼喝道,前呼后擁地進入山谷,所以稱鳴騶入谷。
我們一會兒將會看到一塊形似元寶的巨石,瞧,就是這塊,上邊刻著幾個正楷文字:此地有崇山峻嶺怪石奇松。
目向北望,一幅幽美的畫面呈現眼前,玉帛澗上,橫著石橋一座,盤山素有步步有景,景景有典的盛譽,流傳乾隆也多次游歷盤山,還曾與紀昀互作一對于此石橋上,傳為佳話。
乾隆上聯為:八方橋橋八方站在八方橋上觀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
記昀下聯為:萬歲爺爺萬歲跪到萬歲爺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再往前走我們就進入天成寺景區,天成寺原名福善寺,有稱天成法界始建于唐代,被乾隆稱為奧穴主要建筑有臥云樓、江山一覽閣、大殿和舍利塔等等。臥云樓是乾隆皇帝休息賞景,看戲體察民情之處,江山一覽閣原為乾隆高僧空海修建,大殿是天成寺的主秒殿,內供釋迦牟尼和十八羅漢佛,古佛舍利塔建于唐代,相傳內藏神龍親奉舍利3萬余顆,為盤山至今保存最寶貴的一座古塔,塔前有一香柏與塔同齡與御碑、涓涓泉并稱天成寺三寶。
這塊就是乾隆皇帝的御碑,上面有乾隆皇帝親自撰題的《游盤山記》,此文較具體地描述盤山的地理位置和他多次游盤山的盛況。
天成寺佳景美不勝收,無論的自然的還是人文的,都需要您去細細地欣賞和品位,下面我們就把時間交給您自己,別忘我們的集合時間是下午3:00,地點是我們的山門廣場剛剛停車的地方,請您務必準時。
好,剛剛我清點人數,大家都安全的回來,不知道今天各位的收獲如何,也不清楚各位是否對我們的服務滿意,在此非常感謝大家這一天來與我和司機師傅的配合,希望如果下一次您有出游想法的時候,依然會選擇我們天津中國青旅。希望將來能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再次見到大家。謝謝!
關于天津各景點英文導游詞簡短三
鼓樓是舊時天津"三宗寶"之一,位于天津老城中心,緊鄰聞名遐邇的廣東會館,周圍與國內外著名的古文化街、天后宮、呂祖堂等景點相輝映,形成了濃郁的地方文化氛圍。已完成主體修復工程的鼓樓時常舉辦各種展覽,如本市危改展覽,天津住宅發展史展覽。展出金、元、明、清、近代、解放前幾個歷史時期本市住宅的發展變遷史,除此還開辟了天津風貌和名人名居展覽。集中展示了70多處典型建筑和名人名居等。
歷史上的天津鼓樓曾是天津衛的“三宗寶”之一,民諺說:“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臺、鈴鐺閣。”
歷史上,天津鼓樓曾兩建兩拆。公元1420xx年(明永樂二年)天津設衛筑城,到明弘治年間(公元1493年左右),山東兵備副使劉福將原來的土城固以磚石,并于城中心十字街處建鼓樓。樓高三層,磚城木樓,樓基是磚砌的方形城墩臺,四面設拱形穿心門洞,分別與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相對應。鼓樓城臺建有木結構重層歇山頂樓閣,上層樓內懸大鐘一口,約兩噸,鐵鑄,為唐宋制式。大鐘初用以報時,以司晨昏,啟畢城門,早晚共敲鐘108響。鼓樓北面有清代天津詩人梅小樹撰寫的一副抱柱聯:“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鐘聲”。
1920xx年,八國聯軍侵津,第二年天津城墻被迫拆除。由于遭兵燹之災,鼓樓日漸頹圮。1920xx年(民國十年),有拆建鼓樓之議,并于年內完成。重建的鼓樓,用舊城四門樓之名,由天津書法家華世奎重書,鐫于鼓樓四門,曰鎮東、安西、定南、拱北。
1952年11月7日,因貫通道路,鼓樓拆除。
改革開放,中華振興,津沽文脈,得以傳承。1994年天津開始了危陋房屋大片改造工程,作為危改重點的老城廂地區也因此使鼓樓有了重建的機會。鼓樓重建工程于20xx年11月25日開工,20xx年9月28日竣工。
新建的鼓樓位于天津老城廂中心。重建后的鼓樓宏偉典雅,青磚墻面,白玉欄桿,飛檐斗拱,碧瓦丹楹,油漆彩繪,雕梁畫棟。鼓樓及周邊的商業街,既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是新的旅游勝地。
重建后的鼓樓體量增大,彌古而不拘古,雅俗共賞。為27米見方,高27米的體量。取“9”的倍數,因為“9”為陽數之極,有吉祥內涵。鼓樓廣場9乘9共81平方米。鼓樓主體為鋼混結構,磚城木樓,須彌基座,木樓外形按明清木作大式,設斗拱和飛檐,做殿式旋子彩畫,重檐歇山屋頂。瓦作大式灰色簡瓦屋面,綠琉璃券邊,漢白玉欄桿,脊上飛檐走獸。磚城四面做明式七券七伏鍋底券拱門,穿心門洞,四拱門上方恢復漢白玉城門石,仍鐫刻鎮東、安西、定南、拱北字樣。新鐘的體量增大,高20xx毫米,寓意為20xx年制作。鐘的材料為響銅,重及三噸。鐘上銘文由馮驥才、張仲先生撰寫,字體為繁體魏碑。
關于天津各景點英文導游詞簡短四
我們今天要參觀的是具有天津小洋樓代名詞的五大道。說起小洋樓,在上海、青島、廈門、武漢都有很多。但比起來,天津的小洋樓卻是現存最多、保存最好、而且是最為集中的。1860年—1920xx年,英法美等西方列強紛紛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自此,天津被九國列強分割,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設立租界,而小洋樓最集中、占地面積最大的莫過于英租界的五大道。據統計,這一地區的名人舊居和風貌建筑有300余處,與其他地區相比,無論從地域面積、文物的數量、近代名人遺跡等都是首屈一指的。
五大道是指座落在天津市和平區城都道以南,馬場道以北,西康路以東,馬場道和南京路以西的長方形地段,共有22條道路,總長17公里,面積1.28平方公里。
好,我們到了,在此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的財物,下車時,請戴好我們旅行社的標志,以方便大家互相辨認。我們的車牌號為津a1234,在大家的右手邊看到的是天津外國語學院,我們的車就停在外院的門口,請您一定要記住我們的停車位置,帶好隨身物品,我們一同下車。
我們現在站的地方就是五大道中最長的一條馬路—馬場道,它全長3216米,因通往英租界的跑馬場而得名,曾是達官顯貴云集、交錯往返的一條繁華道路。在馬場道上唯一的一處法式建筑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天津外國語學院。它始建于1920xx年,它的前身是天津工商大學,也曾是北疆博物院及天津自然博物館的前身。我們看到它的主體建筑正面上的大時鐘充分體現了法國羅曼式建筑風格,在他的旁邊是五大道上第一處小洋樓,也是唯一的一棟西班牙風格的別墅住宅。
好,我們繼續往前走,順著馬場道左拐,我們就來到了重慶道。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五大道上唯一的一座王府—慶王府。所謂王府,就是王爺居住的地方。但是天津并沒有王爺,哪來的王府呢?慶王府的前身原本是清末最后一任總管太監小德張居住的地方。1920xx年,馮玉祥發動政變,把溥儀趕出了紫禁城,清室的第四代和碩親王載振也從北京慶王府舉家移居天津,載振為在天津尋找一處安寧的宅第,相中了小德張的這個院子,便以大量的金錢、土地和房產置換到手。
現在大家隨我進去。
我剛才說過慶王府是清末最后一任總管太監小德張居住的,那為什么小德張輝在這里構建以做豪宅呢?小德張氏既李蓮英之后的老佛爺寵愛的大太監,很多官員都會奉承他,小德張是天津靜海人,在清朝下臺之后,他就攜帶大量的財產,帶著家人回到老家,購置下這塊地,并自行設計建造。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一個中西合璧的磚木結構三層樓,首先,大家看面前的臺階,大家數一下,一共有多少級臺階。大家要知道,北京的皇宮里的任何臺階都是9或9的倍數,而皇上居住的地方都是999階的故宮紫禁城,所謂,天有九重,皇上是天的兒子,
受命于天而統治人間,因此,故宮里的建筑都是和9有關。那么,我們現在看到的臺階是17層半,這就是小德張取得一個巧,如果他取18層,那么它就必死無疑,因為18是9的倍數,而這里他取17層半,意味著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棟房子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目前,為外事辦辦公所用,大家進去之后不要太吵,
因為還有人辦公。
好我們來到里面,大家看上面的玻璃,這里的玻璃全是從比利時進口的,上面的圖案全是刺上去的,做工非常的精細,大家回頭看這道門,這門的木雕也是非常的豪華,現在在慶王府
里面看得的建筑基本都是原來有的,我們繼續往里走,來到大廳,大家站在這里,有沒有感覺像北京的四合院,從整個房子的色彩看,都能放映出主人對紫禁城琉璃色彩的留念。
在我們的正對面,有三道門,但里面卻見到五個房間,這就叫“明三暗五”。現在我們往外走,來到后院,在這里,我們就能看到明三暗五那五個房間了,大家可以數一下,一共五道門,這里是
中國建筑的一個傳統的手法,大家在回頭看這些石頭,都是太湖石,堆積如山,面前有一座橋,是小橋流水,旁邊是兩個獅子,表示子孫昌盛,千秋萬代。
下面的時間留給大家自由活動,大家可以乘坐五大道的觀光馬車,前往常德道愛夢緣文化藝術博物館參觀楹聯和藏頭詩,還有河北路的粵唯鮮海鮮酒樓],是一個能吃的博物館,在那里
不僅能吃到豐富的海鮮,而且還能欣賞到各個朝代的歷史文物,石刻,石像,古代兵器等,請大家保管好自己的財務,注意安全,2個小時后,我們在車上集合。
關于天津各景點英文導游詞簡短五
千像寺位於天津市薊縣盤山風景名勝區的盤山園陵東,屬乾隆行宮“靜寄山莊”。為行宮外八景之一,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唐刻千佛像、千像寺遺址、遼代《盤山千像佑唐寺創建講堂碑》等。
千像寺又名叫“佑唐寺”,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唐末毀於兵火。遼初重修,建有佛殿、僧堂、庫廚。佛殿分三層,前殿供彌勒佛;中殿供南海圣佛;後殿為清代所建藏經閣,供玄奘法師像,像兩旁有六個紅木巨箱,內裝經卷。藏經閣兩邊有配殿,西供藥王,東供真武。乾隆十年奉敕重修,正殿懸乾隆書額“雨花福地”。
寺周圍的巨石巖壁上,有線刻佛像三百馀尊,大小不一,高l.5-2米,寬0.4-o.49米,佛座高1.3米,蓮座寬1米。佛像分立式、趺座兩大類,有的三四尊一組,有的一尊獨占一石。佛像面頰豐腴,儀態端莊,頭戴寶冠,褒衣博帶,背托佛光,腳踩仰俯蓮花,淺條流暢,頗具唐代藝術風格。
千像寺院中的《盤山千像佑唐寺創建講堂碑》,系遼圣宗耶律隆緒統和五年(987年)所立。高三米,寬一米。碑額四角雕飾蟠螭,線條流暢,形象生動。碑正面銘文一千六百馀字,系薊州軍事判官李仲宣撰,燕臺愍忠寺僧德麟書。書法剛勁俊秀,是難得的藝術珍品,被譽為“京東第一碑”。
碑文中記述了遼代薊州和盤山的開發情兄,及該寺的創建經過。碑中稱薊門“地方千里,藉冠百城,紅稻青粳,實漁鹽之沃壤,襟河控獄,當旆戟之奧區。”為研究盤山地區的歷史、地理、物產等,提供了史料。又記載了千像寺得名的來由:“自昔相傳有尊者挈杖遠至,求植足之所。僧室東北隅,巖下有澄泉,恍惚之間見千僧洗缽,瞬間而泯,因此構精舍宴坐矣。厥後,於溪谷澗石之面,刻千佛之像,而以顯其殊勝也。”碑的側面為遼重熙十五年(1046年)補刻的一段文字,是千像、妙香兩寺因土地問題發生爭訟後,共同立下的疆界記錄。
此碑西面,有《盤山古剎佑唐寺重銘碑》與之并立,為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孟夏,松溟德庵撰書。在藏經殿前,尚存傾圮的《重修千像寺藏經殿碑》。
干像寺後山崖上,有一巨大的圓石,屹然獨立於另一巖石之上。人們用手推撼,石體微微晃動,名“搖動石”,為盤山八大怪石之一。明劉侗的《帝京景物略》、袁宏道的《游盤山》中均有記載。《游盤山》中寫道:“搖動石者,兩石相載,大於車輪。試單臂徐引,則左右動搖,若多人共牽則不復得試。”清詩人王瑛的《搖動石》寫道:“頑石若有靈,所處亦良險;不必待生公,逢人頭便點。”搖動石上,南有線刻佛像,東有“搖動石”等刻字。
搖動石旁有洞窟一處,名“契真洞”,洞口鐫有篆書“無量壽佛”四個字。洞內有一尊浮雕坐佛,高約二米,為天津市內僅有的石窟佛像。
關于天津各景點英文導游詞簡短六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天津--旅行社歡迎大家參加本次旅游活動。我叫王--,是本車的導游員,大家叫我小--就可以了,這位是經驗豐富的駕駛員--師傅。
俗話說:千年修的同船渡。今天應該是千年修的同車行。我們一定會為大家提供優質的服務,如果大家有什么要求,請盡管提出來,不要客氣,我們一定會盡量滿足你的要求。最后望大家能夠在天津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經過的是天津的解放橋,河下流躺著被天津人民譽為的母親之河的——海河。經市政府斥巨資,海河以成為貫穿市區的一條獨具特色的風光游覽線,沽水流霞、龍潭浮翠。您可以乘坐豪華游輪,領略海河沿岸風光。
各位游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鼓樓步行街。提醒大家的是:要注意安全,管理好您的財務,記住我們的游覽車為白色客車,車號為津234119,您只需記后三位倒過來911即可。四點鐘整我在停車處恭候大家。
它位于天津老城廂繁華商業區,整個截取呈現優雅的明清建筑風格,是集旅游、文化、休閑、娛樂、購物于一體的大型旅游商貿步行街,20__年9月開放,被評為“津門世紀景”。
天津
老城廂就是由西馬路、東馬路、北馬路、南馬路圍合而成的區域,是天津的發源地和歷史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現在的天津城就是由此逐步拓展發展而來的。這座城當時東西長,南北短,形如算盤,所以人稱“算盤城”。它設四個城門,分別以鎮東、安西、定南、供北命名。1901年八國聯軍入侵時,城墻被拆除,在原址修成東南西北馬路,設商店形成商業街道。
鼓樓是商業街的中心,原鼓樓位于舊城的中央。建于明代弘治年間,鼓樓其實沒有鼓,實際是鐘樓。樓高三層,底層是一座方臺,臺上有兩層樓:第一層供奉觀音,天后圣母,關羽和張飛;第二層有一口重三百多斤的大鐵重,每日早晚各敲54下,提醒市民的作息時間,因此鼓樓被稱為天津衛的三宗寶之首(鼓樓 炮臺 鈴鐺閣)。
1950年因街道拓寬而拆除,現在我們看到的鼓樓是20__年市政府巨資重建的。設計為磚墻木樓形式,木樓外形為明清形式,設飛檐及斗拱,重檐歇山屋頂,脊上飛檐走獸。
依托鼓樓有三條步行街,鼓樓北街又稱“古董珠寶街”,歷史上就以經營珠寶著稱,現在北街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融合,加之仿清風格建筑,給人以美麗視覺享受。鼓樓南街又稱“東方不夜城”,他開創了天津商業街新概念,成為市民8小時之外的最佳去處。
鼓樓東街又稱精品購物街,“女人街”為了最大限度滿足人們求新求異的消費心理,在此開設了“精品服飾區”,“休閑服飾區”等。東街還成立了天津市第一家超大規模的“旅游超市”,它可讓市民從有出門的意向開始,到踏上行程,甚至出境游等一系列相關事宜輕松即可辦理。
領略完步行街的風采,我們將前往廣東會館。廣東會館始建于清光緒年間,主要提倡者為天津海關道唐紹儀。明清時期,河海運輸的發展為長途販運提供了良好的商機,廣東福建的商賈開始向內地和海外發展。1903年廣東人創建了廣東會館,他建館以來對促進南北經濟的溝通起了重要作用,如廣東的土產、木材、藥、酒、香料等源源不斷涌入天津。
現在讓我們了解一下廣東會館的建筑特色:廣東會館的主體建筑平面呈長方形,南部為四合院,北部為戲樓,東西為貫通南北的通道。會館正門為一座高大門樓,磚石結構,門前枕石為蹲獅一對,門額鐫刻“廣東會館”四個字。
四合院分為正房和東西配房,現在這里為我國第一座專門以戲劇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和展覽館。正房以北便是戲樓,戲樓是會館的主體建筑,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典式戲樓。整個建筑以青磚墻封護,內部完全為木結構。其建筑特點是:
1.空間跨度大,戲樓采用罩棚頂式結構,使用三根主梁,觀眾席間沒有殿堂社駐,這在我國古代建筑梁柱用材和殿堂空間跨度方面都是罕見的;
2.結構巧妙,舞臺頂部是一個玲瓏剔透的蝶旋狀回音罩,他將舞臺上的聲音吸收,再由不同角度折射到劇場的各個角落,戲樓的伸出是舞臺,三面接觸觀眾,前臺沒有角柱,這在我國古典式戲臺設計中是獨一無二的.這種設計使觀眾的視線不受阻,觀眾與演員達到充分的表達交流.廣東會館戲臺是我國劇場史轉折點上的重要實例,也是伸出是舞臺建筑的絕唱;
3.裝飾精美,廣東會館外圍墻體是北方的磨磚砌縫的建筑風格,內檐裝修是廣東潮州的建筑風格,以木雕為主,輔以磚雕,石雕戲臺木雕為整個建筑精華致所在。
說到這,我們今天的講解就告一段落。轉眼之間我們的旅途就要結束了,首先感謝您對我工作的支持和幫助。和大家深切地道一聲謝謝,如果有什莫不妥請大家見諒并且留下寶貴的意見,以便我們今后更好的完善工作,如果有緣我期待再次與您相會在天津,最后我在這里祝愿大家萬事順意,一路平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