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23年觀看天宮課堂第三次課堂心得體會一
一、正確對待權力,樹立正確的權力觀
首先要明白權力是誰給的,要明白為誰用權的問題。有的認為權力是靠個人努力得來的;有的認為權力是靠競爭上崗爭來的;有的認為是某個領導個人的恩賜。這些認識都是極端錯誤的。一個人走上領導崗位,獲得了必須的權力,盡管和個人努力和領導關心分不開,但歸根結底是廣大職工和組織的信任。個人德、才的提高,離不開組織和廣大職工的長期培養和教育。其次要時刻飲水思源,想到權力來源于廣大職工的重托,來源于組織的信任。在掌權后,要不辱使命,不負重托,真正做到仰不負黨,俯不愧x同時,要明白權力是一種職責,權力意味著為廣大職工服務這一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職責。
二、加強學習,堅定信念
作為企業領導人員要以自身作則,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端正思想作風,提升思想境界,模范遵守國家和企業有關廉潔從業的各項規定。一個人如果平時不學習,放松自我教育,久而久之就會忘記了自我的職責,思想上就會慢慢放松警惕,貪欲的思想可能就會逐漸滋長。學習對一個領導人員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透過政治理論學習可不斷提高個人的思想境界,陶冶個人的情操,但有的人平時常以工作忙、沒空等理由而不參加群眾政治理論學習,這樣不利于提高自我的思想覺悟。一個人經常不學習頭腦很容易產生麻木,逐漸喪失警惕性,從而可能向犯罪邁出第一步。所以政治理論學習只能加強不能放松,作為一個領導人員更要擠出時間自覺參加政治學習,這樣才能在思想上筑好防腐第一道防線。
三、端正職業道德思想,增強道德觀念
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就不會去干好本職工作,心思也不會放在企業發展上,而是會想方設法如何為自我撈好處,見利就圖,有樂就享,這種人最終不但害了自我,也害了企業。我們作為企業一名干部,能干到領導崗位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不要為一時的貪欲而毀了自我。所以必須要端正好從業道德思想,要有道德廉恥觀念,嚴守職業道德底線,在人生上要淡泊名利,淡定從容應對一切;在工作上要向上對得起領導向下對得起員工,盡心盡力為企業發展干好本職工作。
四、要知足常樂,持續平衡心態
作為企業的一名領導干部,要正確看待個人的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樂,不能一味的去攀比虛榮、奢華,x沒有止境的,不能老是把報酬看得很重。人活著如果一向x錢、一味的追求虛榮和奢華,這樣會為了一時貪欲而斷送前程,連累家庭。因此要做到知足常樂,俗話說:為人不貪一身簡單。別人開車我騎車,沒什么不好意思。
五、要管住小節,守住自我的情操和品質
有的人認為這個年代吃吃喝喝不算啥,收點小禮沒什么,生活作風隨便一點沒關系。這些人正是平時在小事小節上放松了自我約束,忘記了自我的職責,從很多反腐教育、反面教育片和教材來看,許多領導人員走上犯罪道路,正是從理解“小恩小惠”、不拘小節開始,慢慢放松警惕,最后淪為階下囚。正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2023年觀看天宮課堂第三次課堂心得體會二
肩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的黨從艱難中誕生,在艱難中生存發展。
白色恐怖中,凡共產黨員和追求共產主義的進步人士,都有掉頭的危險。
一次次武裝起義,一次次反圍剿,我們的黨和軍隊,都是在付出了巨大犧牲后才生存下來的,當走完兩萬五千里長征,數萬人的紅軍僅僅剩下了兩萬多人,有名的、無名的,躺在雪山草地里的無數紅軍戰士,用血肉之軀托起了民族的希望,換來了我們今天的中國夢。
《筑夢路上》,上演著一場場共產黨人的感動。
陳鐵軍、周文雍一對革命情侶,在刑場上宣布正式結為夫妻,將反動派的槍聲做為他們結婚的禮炮,陳鐵軍發表了最后的演說:為了革命,為了救國救民,為了共產主義的偉大事業而犧牲,我們一點也沒有感到遺憾!夏明翰就義前寫下了“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的英雄詩章,__在獄中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江竹筠在共和國的黎明前含淚繡紅旗、毅然走上敵人的刑場……
為了新中國,無數共產黨人和革命者視死如歸,流盡了自己的最后一滴鮮血。毛澤東、李大釗、周恩來、朱德、陳獨秀、蔡和森、董必武等等,這些共產黨的創造者、領導者和革命者,他們或清貧,或富貴,但為了砸爛舊世界,建立新中國,拯救災難的人民,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選擇了艱苦奮斗,不惜犧牲自我。
在革命戰爭年代,在新中國的各個建設時期,都離不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共產黨人的艱苦奮斗,他們是民族的旗幟、先鋒隊和脊梁,他們是實現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的筑路者,他們用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和英雄無畏的犧牲付出,挽救了中國,建設著新中國,富強了人民,讓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
《筑夢路上》,再現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史、前進足跡,對全黨、全國人民都是一堂最生動的黨史教育課。只要用心觀看,用心理解,我們就不難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高亢贊歌、這句人民肺腑之言的深刻涵義。吃水不忘挖井人,觀《筑夢路上》,今天,無論黨員干部、還是廣大人民群眾,唯有感謝黨恩,堅定跟黨走的信念,才能更筑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
2023年觀看天宮課堂第三次課堂心得體會三
以前對焦裕祿同志的事跡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在最近通過觀看電影《焦裕祿》,對焦裕祿同志有了更深的了解,焦裕祿同志的偉大革命精神,深深打動了我,一幕幕感人的畫面,一行一行滾燙的文字,撞擊著我的靈魂,升華著我的思想,凈化著我的心靈。
我們今天重溫焦裕祿精神,深情緬懷焦裕祿同志,就是在呼喚這樣一種崇高而不朽的精神:牢記宗旨、心系群眾,“心里裝著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公仆精神;勤儉節約、艱苦創業,“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奮斗精神;實事求是調查研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求實精神;不怕困難、不畏風險,“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呈英雄”的大無畏精神;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為黨和人民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奉獻精神。
這也是在向每一個黨員干部發出忠告:永遠要做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公仆,絕不能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作為領導干部,要時刻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把實現好、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做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一個“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的焦裕祿式的好干部。
要學習焦裕祿精神,我覺得,關鍵是要學習以下幾點:
一是學習他熱愛本職的思想。在蘭考一年多的時間里,焦裕祿拖著虛弱而多病的身體,在風沙迷漫的沙漠上植樹澆水,在漆黑的暴雨之夜的田地間視察洪情,蘭考全縣149個生產大隊,他走了120多個大隊,多少農家的門檻,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跡。
二是學習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獻的精神。當組織上安排焦裕祿同志到環境、條件較差的蘭考縣任縣委書記時,他沒有任何抱怨,沒有任何要求條件,而是積極主動地投入了工作,很快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
在工作中,焦裕祿用自己的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么是鞠躬盡瘁。焦裕祿常年穿的是打著補丁的衣服,一件舊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嚴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窩窩頭,小咸菜。在下鄉救災治澇的數月艱苦奔波中,總是自備干糧,手拿雨傘,和群眾一起戰洪水,探流沙,查風口。他堅持生活在群眾之中,和群眾同甘共苦,哪里最艱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為公,一心為民,他的心里裝著蘭考縣36萬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
三是學習他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的崇高精神。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焦裕祿同志對人民群眾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時刻裝著老百姓,在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我們要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能向焦裕祿同志那樣成為一個在平時能看得出來,在困難時期能沖得出去,在危難時刻能豁得出去的黨的先鋒戰士,我們的黨就能永葆青春,我們的事業就前途無量。
我們正應對著各種挑戰,我們要將焦裕祿同志的精神內化為理念,外化行動,堅定信心,振奮精神,立足本職,真抓實干,化危為機,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焦裕祿同志為榜樣,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以良好的黨性和作風凝聚人、吸引人、感召人,就能使各項工作突飛猛進。總的來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牢記黨的宗旨,立足本職崗位,扎扎扎實實工作,為群眾搞好服務。
2023年觀看天宮課堂第三次課堂心得體會四
響應區委組織部《關于開展黨員干部“三個一”讀書季活動的通知》精神,利用工作之余,拜讀了一些推薦的活動重點參考書目,特別是在研讀了《國情備忘錄》以及觀看了同名的電視紀錄片后,我覺得這套書是有很強教育意義的,自己也受到了一些啟發,也引發了一些思考。相對于這些年我們曾經接觸到的其他類似題材的東西,還是稍微客觀些的,傾向性也是不那么明顯的。
再沒有哪個時代的中國像今天這樣受到世界的關注:無論是30年不變的經濟高速增長,還是金融危機中奇跡般地率先回暖,這是個誕生無數奇跡的民族。經濟危機下,在全球經濟每況愈下時,中國卻逆勢而上,因而,中國沒有理由不受關注,西方國家迫切需要了解中國發展的動力,更希望中國成為世界的中流砥柱,帶領世界走出危機,我們中華兒女更需要了解中國,這延續了三十年的經濟高速發展能否在我們手中續寫,我們未來壯大的障礙和優勢到底在哪里?這部紀錄片將給我們解讀了很多的中國之謎。
《國情備忘錄》是一部大型電視紀錄片,一共分為中國之謎,人口大計,農字當頭,蒼茫大地,資源掃描,山水之間,民生縱橫,創新元素,以及中國腳步九集。就當下中國的人口、三農、耕地保護、資源環境、社會保障以及創新能力等我國國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問題,進行了客觀詳盡的表現。這也是一次近距離觀察中國的發展元素。
這是一部主要描寫中國民生和科技創新的大型紀實片,用生動的手筆和詳實的數據記錄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地的全景變化和人民的生活面貌。作為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我在看過此片后,不禁為偉大祖國的可喜變化而感到驕傲,更是從深層次感受到了身上的重任,因為我們在看到祖國綜合國力越來越強的同時,仍有很多問題和矛盾尚未解決,可以說這讓我重新認識了國情的復雜性,它不再離我遙遠,而是讓我有了新的視角理解一些政策和國家的未來發展。
在2007年,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猛增到21737億美元,增長了104倍。經濟總量突破30萬億元人民幣,穩居世界第三位;2008年以來,一場金融風暴從美國華爾街悄然發端,貝爾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證券……這些百年歷史的金融巨頭相繼倒下,風暴進一步席卷整個歐洲大陸,金融危機肆虐下的世界經濟陷入了全面衰退。而在金融風暴影響下的2009年,頑強的中國人用8。7%的gdp增速向全世界提交了一份引人矚目的答卷。
8。7%,這是國家統計局在2010年1月21日公布的2009年中國gdp增長速度。改革開放的30年中,是中國經濟騰飛的黃金時期。30年前的中國,貧困人口有2億5千萬,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06億美元,而經過30年,中國使2億多的人脫離貧困狀態,讓他們解決了溫飽,他們開始走向小康。
從片中我們看到我國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盡管擁有著較大的生產能力,但在企業全球產業鏈的分工中,依舊處在最低端的環節當中,自主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所在,影響著一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next88)核心技術的嚴重匱乏仍舊制約著我國科技創新力的發展。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我國在科學技術的運用上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自主創新水平取得顯著提高。將神州系列送上太空,使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太空出艙技術的國家,中國人用幾年的時間實現了其他國家用幾十年才能實現的目標,這一跨越式的進步令世界矚目。在2008年的奧運會前夕,我國的登山健兒將奧運火種帶到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創造了歷史。從體育角度看,這體現了中國健兒勇攀高峰的勇氣和決心,從另一面,彰顯了中國科技的力量和實力。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30年里,地區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工農業發展不平衡,種種的不平衡所帶來的巨大差異,也像一個個沉重的包袱背負在中國的身上。用《國情備忘錄》里的話描述:這是一個背負著沉重的包袱,但又始終頑強地向上生長的中國。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這是中國對沉重包袱所做的措施。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現實社會的真實寫照,農村人口占據大量比例,農業農村的發展相對落后,這也使溫飽,教育等民生問題逐漸顯現,關注民生,社會公平成為了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熱點。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民生問題再次成為焦點,教育,醫療,房價等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問題成為了大家討論的最熱門話題。
正所謂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民生問題時刻牽掛著億萬人民的心,正如溫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所說的那樣,“切實解決好民生問題是政府工作的重點,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這一句飽含深情的話語鼓舞了新一代主人的我們充滿希望的面對未來,努力學習致力于祖國經濟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去。
看過了《國情備忘錄》這部紀念片,可謂受益匪淺,感慨萬分,在未來的航行中,作為世界經濟發展旗艦的她,必會遇見無數淺灘激流。祝福中國,在未來,尋找前行的動力,再次續寫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
2023年觀看天宮課堂第三次課堂心得體會五
最近一段時光,我對警示教育活動的有關材料進行了認真的學習,觀看了任長霞先進事跡和王懷忠走向腐敗道路的記錄片,從正反兩方面受到了深刻教育,感到一批黨的領導干部放松了對自我的要求,喪失了政治信仰,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利當作自我謀取私利的工具,給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的利益、加強黨的自身建設、鞏固黨的執政潛力,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影響。在這個時期開展警示教育活動,的確是十分必要的,貼合人民群眾的醫院和要求。見賢思齊,見不賢而深自醒,我對自身在思想和工作上存在的不足,進行了認真的查擺,并針對存在的不足,明確了自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不足主要有:
一、在思想作風上:
1、理論學習不夠深入。對理論武裝頭腦的緊迫性認識不足,理論學習不夠重視,學習自覺性、用心性和主動性不足,沒有實現理論學習的廣泛深入開展。對理論的鉆研不深入,沒有在把握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上下功夫。缺乏“擠”勁和“鉆”勁,對理論學習淺嘗輒止,不求甚解。理論聯系實際不夠,學用脫節,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意識不強,沒有充分把理論和實踐緊密地聯系起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指導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2、理想信念有所淡化。對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認識不足,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精神實質學習理解不深刻,理想信念相對淡化。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不強,用辯證的觀點分析問題的潛力有待提高。對社會上存在的“共產主義渺茫論”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以及資產階段腐朽思想批判不夠,抵制不力。
二、在工作作風上
1、業務知識不足。這幾年,雖然完成了業務知識的學習,并利用業余時光學習一些相關知識,但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具備的業務水平,還未到達實際工作的要求。
2、對工作有畏難情緒。應對工作壓力,自我有時還感到信心不足,找不出解決問題和困難的突破口,出現了畏難情緒。
3、工作方法跟不上時代要求。一是組織潛力和管理潛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組織開展各項活動時缺乏與人溝通。二是工作協調潛力有待改善,對一些牽涉到其他部門的工作未能主動協調辦理。三是工作的藝術性不夠,做思想工作時的切入點有時把握不準,有時批評人時的方法過于簡單,效果不明顯,有時處理事情不夠冷靜,顯得不夠成熟。
三、在紀律上
1、對工作紀律抓落實不夠。執行制度有時不夠嚴格,由于礙于情面,有時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沒有大膽地進行批評,對各種違規行為處罰不力。
2、在廉潔自律方面略有不足。防微杜漸意識不夠強,自我要求不高,對一些小問題上有所放松。有時因工作聯系,宴請或理解宴請,把同志關系庸俗化。
針對不足,我明確了以下努力方向:
一要勤學習。此刻機關學習機會一向很多,關鍵我們要在真學上下功夫。勤學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運用辯證的方法來認識、分析、解決問題;勤學政治理論知識,加強黨性修養和世界觀的改造,把黨性修養與完美人格培養結合起來;勤學經濟、科技、法律、文化等方面的新知識,做到與時俱進,適應發展迅速、競爭激烈、日新月異新形勢的要求。
二要真抓實干。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不斷拓展工作領域,豐富工作資料,改善工作方式,健全工作機制,不斷研究探索本職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用心針對實際困難出主意,圍繞干部群眾需求想辦法,按照工作要求想點子,努力提高工作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