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什么樣的總結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銀行個人工作總結存在問題與規劃 銀行工作總結問題和不足篇一
最近這一年,我作為一名銀行員工,親身感受了銀行股改給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帶來各方面的巨大變化——如經濟增加值、關鍵績效考核指標等概念的引入,使經營部門的經營理念真正從過去只注重量的擴張轉變為注重質的提升,以及由此帶來的崗位分工和收入分配的顯著變化。各種規章制度的出臺,對于我們銀行“規范經營”提出了許多更為明確和細化的要求,工作中注重細節管理、精細化管理,針對違法違規行為,也有了更多的預防和懲戒措施,特別是行內開展的“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活動”向我們再一次地敲響了警鐘——工作不僅要做得“好”、“快”還要“合法”、“合規”,不僅要懂得“亡羊補牢”,重要的還在于“未雨綢繆”。
末,我報名并經行內的擇優選聘有幸被調動至地審批組擔任合規性審查崗工作。從南區支行理財中心的個貸綜合崗轉到原先從未接觸過的以公司類信貸和個人大額信貸業務為主的審批組合規性審查崗,這個跨度不可謂不大。但領導的教育關心、同事的幫助指導和我個人的自學努力下,通過閱讀相關書籍、解讀文件規章,我很快渡過了起初的不適應,迅速地融入到現在的崗位角色中。
從初至7月末,我總計完成了109筆公司類貸款、3筆公司類授信業務的合規性審查工作,合計金額47435.2624萬元;完成了67筆公司類信用等級評定的合規性審查,其中aa級29筆、a級34筆、bbb級4筆;完成332筆個人類貸款的接收、送審、下發決策意見工作,合計金額6463.475萬元。較好地完成了本崗位的工作任務要求。地審批組屬于行內審批部門,面對的都是行內的經營部門,受理審批銀行信貸經營部門報送的各類信貸業務。
因此,樹立內部客戶理念,把經營部門作為我們所服務的客戶,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規范的服務,是我作為一名審批組合規性審查人員最基本的要求。在日常業務中,我總是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幫助經營部門工作,耐心解答他們對于審批中存在的各種疑問,并時常通過各種合規、有效的渠道與他們進行溝通,了解經營部門的現實情況和問題,及時向領導、專審進行匯報,盡可能幫助解決審批與經營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矛盾,為行領導與專審的有效決策提供依據,實現銀行利益的最大化。地審批組是行內一個日常工作量較大、工作較為繁忙的.一個部門。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工作要求,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我在工作中發現,大量工作時間都是消耗在一些相對機械的簡單重復勞動中,如在合規性審查工作中對申報單位一些財務指標的驗算,計算比較簡單,但要檢查多個單位的多個財務指標也要花費合規性審查人員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
我通過自學,運用我們常用的電子表格軟件中的公式與函數編制了一張表格,只需要將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中的有關數據填入表格,相應的各年度財務指標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速動比、利潤率、本息保障倍數、抵押率、擔保率等數據就能自動計算生成,極大地方便了工作、提高了效率。我還把這張表格與周圍的同事、經營部門的同事共享,力求大家都能更高效的工作。我還將部門內部許多相關的報表進行了關聯共享,相互取得所需數據,消除了很多重復勞動,也使許多數據更為精確;把一些常用表單進行了優化,本著簡單、易用的設計,在規定的位置錄入數據,電腦就能自動生成相應的規范頁面供使用了。
此外,我在許多工作流程的細節上想點子、找方法,在符合有關規章制度的前提下簡化流程、提高效率,更好地完成工作要求。審批組的工作,是一項全面而細致的工作,需要對全行的各項業務都有深入的了解。加強對各類文件和制度的學習,是我履崗最基本的要求;積極參加行內、部門內組織的各種定期不定期的專題培訓和例會、學習會,則是對我業務素質的全面提高。
在地分行與地人壽保險公司共同舉辦的“盈向未來”客戶經理培訓班上,我學到了不少營銷的技巧、與人溝通的方式,明白了團隊協作的至關重要;在由地分行組織、省分行有關部門領導與相關業務人員講解的“銀行優勢產品與營銷”培訓班上,我對于銀行的各類信貸業務有了明確而充分的認識,知道了哪些是應該重點向客戶推薦的,哪些是正在開發并著力推廣的,以及如何辦理,有何優勢與不足;在省分行組織的由總行資深貸款審批人講解的全省專職貸款審批人培訓班上,我對于原先工作中一直整理文章由存在的一些難點、盲點都有了一些全新的理解,如對于企業集團應該在哪些地方加強關注,對于一個企業的財務報表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解讀,從一些表面的績優或是績差中發現企業的真實狀況,合理判斷,認識到自己的工作與崗位的重要性與任務的艱巨性——需要通過我們扎實有效的工作來當好“銀行資產的看門人”。
除此之外,每當有新的有關行內發文,我也認真參加部門內的例會和學習會,學習文件精神,在工作中落到實處。特別是有時還請來行內相關部門人員現場講解業務中的疑難點,更是我學習的好時機。學習制度、理解制度、在制度的要求下辦事,掌握全方位的知識,了解政策變化、行業風險,才能在審批組崗位上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人。在做好本職工作之余,我作為地分行系統團委的宣傳委員,參加了團委組織的多項活動。將行內員工特別是廣大青年團員的美文佳作、學習心得推薦給大家,是我與另幾位團刊《青年風采》的小編們共同努力的方向。我組織搜集各類優秀的稿件,對原稿進行合適的排版、美化,套上精美的插畫與底紋,最后上掛網站上與大家一同分享,得到了廣大團員的好評。其中大量佳作被省分行《西湖周刊》選取上掛,為全省的銀行系統所了解。系統團委組織的“規范化陽光服務演示&rdquo。
銀行個人工作總結存在問題與規劃 銀行工作總結問題和不足篇二
20__年已經過去,然而我們的工作還在繼續,并且更加專業的繼續。20__年xx大街支行發生了很多事情——很多加強我的認識,提高我的素質的事情。對我個人而言,有兩件事我特別在意,也因此有豐厚的成長,并且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下一年要拼殺的方向。
一、重大事件處理
這是接手結算員之后所接到的目前為止對我來講,最大的一個單。100+的企業戶,基本戶占80%以上。與商戶和他們的管理人員溝通的時候,我發現了幾個問題。
公關人員以及他們的領導,一開始沒有積極配合我們支行的工作,我先后給與我接洽的工作人員發過三分完整的“開戶所需資料”,他們都沒有有效的傳達給商鋪,以至于一度因信息不對稱導致個別火爆的商鋪對我的埋怨。一開始的時候,協助我的人有市場二部的以及派出來的工作人員。之后可能因為某問題抽不開身而離開,第二天協助人員也離開,只剩我和一臺小型打印機,第三天小型打印機也不在,當我向尋求復印幫助的時候,他們的員工告訴我,沒有紙。
二、處理事情收獲
一直拖了一個半月,工作人員可能迫于上級的壓力,開始重新重視這一塊,并派出了豐富的資源對我進行協助。那時他們的工作人員,包括財務部的x經理深深以此為患,焦頭爛額。對此我得到的收獲之一就是明白了,當遇到可預測性大批量工作的時候,要向前趕進度,不要拖,因為拖到最后,當工作大量堆積的時候,工作者會拿出120%以上的工作效率,而超負荷的工作效率往往也就是導致風險高發、頻發的直接原因。尤其是在銀行這種經營風險的企業,更要以此為戒。
第二個收獲就是業務上的收獲。我發現之前我的學習模式通常都是關注在業務流程的表面。比如開戶要收什么資料,怎么玩核心系統,怎么可以不被下差錯等等,而根本都沒有關注為什么要收這些資料,為什么系統會這樣設置......直接導致的原因就是,一開始我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客戶的問題比如說“為什么分公司要準備總公司的材料?”;“開戶許可證丟失怎么辦”之類。所以為此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比如“支付結算管理辦法”,比如“公司法”,比如“民法”等等。讓我受益頗深,也由此知道了“會做業務”和“懂業務”的根本區別。單純的追求“會做業務”可能對行里沒有任何影響,卻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但是在我看來,如果我對自己都沒有盡到責任的話,我又怎么可能挺胸抬頭的對著鏡子告訴自己說:“你工作的未必很到位,但卻有用心!”
銀行從業資格考試事件。大概早在9月初的時候,總行下達關于要參加銀行從業資格考試的通知。一開始我沒放在心上,認為時日尚早,我還有大筆的時間可以揮霍,于是自負的報了三門。誰知,九月中旬的時候,我接了單子,海量的工作預期讓我亂了陣腳,卻還是一意孤行地將開始學習的時間推到了十一之后。從10月9號開始學習時,我才發現時間不夠用。以至于不得不忍痛放棄一門,求保兩門平安通過即可。
實際上來講,這次考試對我工作業務知識上,并沒有什么明顯的幫助,不過我卻因此拓寬了視野,一步一步的摸索到了自己關于未來職業生涯的模糊的影子。就是銀行業的細分部門有那么多,我最喜歡、最適合做哪個;哪個部門在可預計的時間段內最有發展,適不適合我做等等。并且,在將個人主觀能動性鼓吹至溢出的時候,我還小關注了一下國內的一些表面的、膚淺的經濟現象,逐步的看一些財經新聞,看看一些專家的評論,再結合之前在大學學到的知識,一方面感覺到受益匪淺,一方面也感覺到自己須要學習、觀察、關注的事物實在是太多太多。那么我的收益之一就是,任何業務流程的背后,都肯定有它內在的含義與作用。相比之下,我現在只是在單純的“照貓畫虎,難畫骨”而已。
收益之二就是,面對任何事情,都要主動,主動行乞,絕對比被動要飯吃得飽、吃的香。
收益之三,前面說到,自己要學習、觀察、關注的事情實在是太多,那這里面就肯定要分個主次,我應該將有限的資源如何分配的問題。平均分配的話,肯定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資源透支和信息超載現象,會大大的降低我對自己的滿意度和認可度。所以還要進一步摸索。這可能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收益之四,就是切身體會到了所謂的“影響偏見”。剛知道要考什么從業資格證的時候,我十分不情愿,直到迫在眉睫的時候,我不但沒有放棄,反而激起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雖然不完美,但是卻過關。這說明了,人們實際上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脆弱,適度的壓力與競爭會帶來翻江倒海般的動力反彈。
三、工作不足
1.開戶的時候,很多商戶情緒波動比較大,造成我一度的不知所措。事后回想,很多家銀行的員工在服務、業務上都是千錘百煉出身,見過的市面比我要多一百倍,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或業務、或投訴上麻煩事件發生,包括新聞媒體報道的各種銀行的各種事情。
經過一系列的事情,我發現,主要有一點就是我平時根本都沒在想的,危機公關。客戶因為一點我眼中不算事兒的事兒投訴我,甚至還可能搞到媒體,肯定是因為我的危機公關沒做好。因此,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危機公關”會成為我學習的小方向之一。
2.對自身崗位性質認識不足。我不會拒絕接受“有關銀行柜臺人員是熟練工”的論斷,但我不會以一個“完美的熟練工”為自己奮斗與發展的目標,在熟練工的同時,我會努力挖掘自身的潛力,對自己負責,對銀行負責。
3.對自身在銀行的存在意義認識不足。今后我會以“為銀行創造價值”為目標,而不是201x年的“減少銀行負擔”,并且大力的提升自己“創造價值,創造附加價值”的能力。
綜上所訴,收益便是收獲,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更是潛在收益。我會挺胸抬頭,斗志昂揚,以完善自身知識體系為目標,以為集體創造價值為方向,以拓展視野為追求,奮力拼搏;希望可以通過努力,縮短希望到來的時間,增長機會來臨的密度,減少風險迸發的概率,阻撓非理性事件的發生,為更遠的未來奠定深厚、夯實的基礎!
銀行個人工作總結存在問題與規劃 銀行工作總結問題和不足篇三
20__年已經過去,然而我們的工作還在繼續,并且更加專業的繼續。20__年xx大街支行發生了很多事情——很多加強我的認識,提高我的素質的事情。對我個人而言,有兩件事我特別在意,也因此有豐厚的成長,并且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下一年要拼殺的方向。
一、重大事件處理
這是接手結算員之后所接到的目前為止對我來講,最大的一個單。100+的企業戶,基本戶占80%以上。與商戶和他們的管理人員溝通的時候,我發現了幾個問題。
公關人員以及他們的領導,一開始沒有積極配合我們支行的工作,我先后給與我接洽的工作人員發過三分完整的“開戶所需資料”,他們都沒有有效的傳達給商鋪,以至于一度因信息不對稱導致個別火爆的商鋪對我的埋怨。一開始的時候,協助我的人有市場二部的以及派出來的工作人員。之后可能因為某問題抽不開身而離開,第二天協助人員也離開,只剩我和一臺小型打印機,第三天小型打印機也不在,當我向尋求復印幫助的時候,他們的員工告訴我,沒有紙。
二、處理事情收獲
一直拖了一個半月,工作人員可能迫于上級的壓力,開始重新重視這一塊,并派出了豐富的資源對我進行協助。那時他們的工作人員,包括財務部的x經理深深以此為患,焦頭爛額。對此我得到的收獲之一就是明白了,當遇到可預測性大批量工作的時候,要向前趕進度,不要拖,因為拖到最后,當工作大量堆積的時候,工作者會拿出120%以上的工作效率,而超負荷的工作效率往往也就是導致風險高發、頻發的直接原因。尤其是在銀行這種經營風險的企業,更要以此為戒。
第二個收獲就是業務上的收獲。我發現之前我的學習模式通常都是關注在業務流程的表面。比如開戶要收什么資料,怎么玩核心系統,怎么可以不被下差錯等等,而根本都沒有關注為什么要收這些資料,為什么系統會這樣設置......直接導致的原因就是,一開始我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客戶的問題比如說“為什么分公司要準備總公司的材料?”;“開戶許可證丟失怎么辦”之類。所以為此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比如“支付結算管理辦法”,比如“公司法”,比如“民法”等等。讓我受益頗深,也由此知道了“會做業務”和“懂業務”的根本區別。單純的追求“會做業務”可能對行里沒有任何影響,卻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但是在我看來,如果我對自己都沒有盡到責任的話,我又怎么可能挺胸抬頭的對著鏡子告訴自己說:“你工作的未必很到位,但卻有用心!”
銀行從業資格考試事件。大概早在9月初的時候,總行下達關于要參加銀行從業資格考試的通知。一開始我沒放在心上,認為時日尚早,我還有大筆的時間可以揮霍,于是自負的報了三門。誰知,九月中旬的時候,我接了單子,海量的工作預期讓我亂了陣腳,卻還是一意孤行地將開始學習的時間推到了十一之后。從10月9號開始學習時,我才發現時間不夠用。以至于不得不忍痛放棄一門,求保兩門平安通過即可。
實際上來講,這次考試對我工作業務知識上,并沒有什么明顯的幫助,不過我卻因此拓寬了視野,一步一步的摸索到了自己關于未來職業生涯的模糊的影子。就是銀行業的細分部門有那么多,我最喜歡、最適合做哪個;哪個部門在可預計的時間段內最有發展,適不適合我做等等。并且,在將個人主觀能動性鼓吹至溢出的時候,我還小關注了一下國內的一些表面的、膚淺的經濟現象,逐步的看一些財經新聞,看看一些專家的評論,再結合之前在大學學到的知識,一方面感覺到受益匪淺,一方面也感覺到自己須要學習、觀察、關注的事物實在是太多太多。那么我的收益之一就是,任何業務流程的背后,都肯定有它內在的含義與作用。相比之下,我現在只是在單純的“照貓畫虎,難畫骨”而已。
收益之二就是,面對任何事情,都要主動,主動行乞,絕對比被動要飯吃得飽、吃的香。
收益之三,前面說到,自己要學習、觀察、關注的事情實在是太多,那這里面就肯定要分個主次,我應該將有限的資源如何分配的問題。平均分配的話,肯定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資源透支和信息超載現象,會大大的降低我對自己的滿意度和認可度。所以還要進一步摸索。這可能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收益之四,就是切身體會到了所謂的“影響偏見”。剛知道要考什么從業資格證的時候,我十分不情愿,直到迫在眉睫的時候,我不但沒有放棄,反而激起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雖然不完美,但是卻過關。這說明了,人們實際上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脆弱,適度的壓力與競爭會帶來翻江倒海般的動力反彈。
三、工作不足
1.開戶的時候,很多商戶情緒波動比較大,造成我一度的不知所措。事后回想,很多家銀行的員工在服務、業務上都是千錘百煉出身,見過的市面比我要多一百倍,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或業務、或投訴上麻煩事件發生,包括新聞媒體報道的各種銀行的各種事情。
經過一系列的事情,我發現,主要有一點就是我平時根本都沒在想的,危機公關。客戶因為一點我眼中不算事兒的事兒投訴我,甚至還可能搞到媒體,肯定是因為我的危機公關沒做好。因此,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危機公關”會成為我學習的小方向之一。
2.對自身崗位性質認識不足。我不會拒絕接受“有關銀行柜臺人員是熟練工”的論斷,但我不會以一個“完美的熟練工”為自己奮斗與發展的目標,在熟練工的同時,我會努力挖掘自身的潛力,對自己負責,對銀行負責。
3.對自身在銀行的存在意義認識不足。今后我會以“為銀行創造價值”為目標,而不是201x年的“減少銀行負擔”,并且大力的提升自己“創造價值,創造附加價值”的能力。
綜上所訴,收益便是收獲,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更是潛在收益。我會挺胸抬頭,斗志昂揚,以完善自身知識體系為目標,以為集體創造價值為方向,以拓展視野為追求,奮力拼搏;希望可以通過努力,縮短希望到來的時間,增長機會來臨的密度,減少風險迸發的概率,阻撓非理性事件的發生,為更遠的未來奠定深厚、夯實的基礎!
銀行個人工作總結存在問題與規劃 銀行工作總結問題和不足篇四
轉眼間從進入銀行那時算起已經滿了第二年。兩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時間讓我對于銀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讓我通過自身的學習、領導和同事的教育幫助,提升自己的業務技能,更加勝任自己從事過和正在從事的崗位工作。
最近這一年,我作為一名銀行員工,親身感受了銀行股改給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帶來各方面的巨大變化——如經濟增加值、關鍵績效考核指標等概念的引入,使經營部門的經營理念真正從過去只注重量的擴張轉變為注重質的提升,以及由此帶來的崗位分工和收入分配的顯著變化。各種規章制度的出臺,對于我們銀行“規范經營”提出了許多更為明確和細化的要求,工作中注重細節管理、精細化管理,針對違法違規行為,也有了更多的預防和懲戒措施,特別是行內開展的“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活動”向我們再一次地敲響了警鐘——工作不僅要做得“好”、“快”還要“合法”、“合規”,不僅要懂得“亡羊補牢”,重要的還在于“未雨綢繆”。
末,我報名并經行內的擇優選聘有幸被調動至地審批組擔任合規性審查崗工作。從南區支行理財中心的個貸綜合崗轉到原先從未接觸過的以公司類信貸和個人大額信貸業務為主的審批組合規性審查崗,這個跨度不可謂不大。但領導的教育關心、同事的幫助指導和我個人的自學努力下,通過閱讀相關書籍、解讀文件規章,我很快渡過了起初的不適應,迅速地融入到現在的崗位角色中。
從初至7月末,我總計完成了109筆公司類貸款、3筆公司類授信業務的合規性審查工作,合計金額47435.2624萬元;完成了67筆公司類信用等級評定的合規性審查,其中aa級29筆、a級34筆、bbb級4筆;完成332筆個人類貸款的接收、送審、下發決策意見工作,合計金額6463.475萬元。較好地完成了本崗位的工作任務要求。地審批組屬于行內審批部門,面對的都是行內的經營部門,受理審批銀行信貸經營部門報送的各類信貸業務。
因此,樹立內部客戶理念,把經營部門作為我們所服務的客戶,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規范的服務,是我作為一名審批組合規性審查人員最基本的要求。在日常業務中,我總是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幫助經營部門工作,耐心解答他們對于審批中存在的各種疑問,并時常通過各種合規、有效的渠道與他們進行溝通,了解經營部門的現實情況和問題,及時向領導、專審進行匯報,盡可能幫助解決審批與經營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矛盾,為行領導與專審的有效決策提供依據,實現銀行利益的最大化。地審批組是行內一個日常工作量較大、工作較為繁忙的.一個部門。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工作要求,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我在工作中發現,大量工作時間都是消耗在一些相對機械的簡單重復勞動中,如在合規性審查工作中對申報單位一些財務指標的驗算,計算比較簡單,但要檢查多個單位的多個財務指標也要花費合規性審查人員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
我通過自學,運用我們常用的電子表格軟件中的公式與函數編制了一張表格,只需要將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中的有關數據填入表格,相應的各年度財務指標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速動比、利潤率、本息保障倍數、抵押率、擔保率等數據就能自動計算生成,極大地方便了工作、提高了效率。我還把這張表格與周圍的同事、經營部門的同事共享,力求大家都能更高效的工作。我還將部門內部許多相關的報表進行了關聯共享,相互取得所需數據,消除了很多重復勞動,也使許多數據更為精確;把一些常用表單進行了優化,本著簡單、易用的設計,在規定的位置錄入數據,電腦就能自動生成相應的規范頁面供使用了。
此外,我在許多工作流程的細節上想點子、找方法,在符合有關規章制度的前提下簡化流程、提高效率,更好地完成工作要求。審批組的工作,是一項全面而細致的工作,需要對全行的各項業務都有深入的了解。加強對各類文件和制度的學習,是我履崗最基本的要求;積極參加行內、部門內組織的各種定期不定期的專題培訓和例會、學習會,則是對我業務素質的全面提高。
在地分行與地人壽保險公司共同舉辦的“盈向未來”客戶經理培訓班上,我學到了不少營銷的技巧、與人溝通的方式,明白了團隊協作的至關重要;在由地分行組織、省分行有關部門領導與相關業務人員講解的“銀行優勢產品與營銷”培訓班上,我對于銀行的各類信貸業務有了明確而充分的認識,知道了哪些是應該重點向客戶推薦的,哪些是正在開發并著力推廣的,以及如何辦理,有何優勢與不足;在省分行組織的由總行資深貸款審批人講解的全省專職貸款審批人培訓班上,我對于原先工作中一直整理文章由存在的一些難點、盲點都有了一些全新的理解,如對于企業集團應該在哪些地方加強關注,對于一個企業的財務報表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解讀,從一些表面的績優或是績差中發現企業的真實狀況,合理判斷,認識到自己的工作與崗位的重要性與任務的艱巨性——需要通過我們扎實有效的工作來當好“銀行資產的看門人”。
除此之外,每當有新的有關行內發文,我也認真參加部門內的例會和學習會,學習文件精神,在工作中落到實處。特別是有時還請來行內相關部門人員現場講解業務中的疑難點,更是我學習的好時機。學習制度、理解制度、在制度的要求下辦事,掌握全方位的知識,了解政策變化、行業風險,才能在審批組崗位上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人。在做好本職工作之余,我作為地分行系統團委的宣傳委員,參加了團委組織的多項活動。將行內員工特別是廣大青年團員的美文佳作、學習心得推薦給大家,是我與另幾位團刊《青年風采》的小編們共同努力的方向。我組織搜集各類優秀的稿件,對原稿進行合適的排版、美化,套上精美的插畫與底紋,最后上掛網站上與大家一同分享,得到了廣大團員的好評。其中大量佳作被省分行《西湖周刊》選取上掛,為全省的銀行系統所了解。系統團委組織的“規范化陽光服務演示&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