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00字篇一
20xx年9月原本晴空萬里的天突然一道閃電,劈開了原本平靜的天空,發出了巨大的轟鳴,劈痛了我們家所有人的心——白血病。那是一個非常陌生的詞語,可是卻又真真切切的發生在我們家中。雨聲連成一片轟鳴,天像裂開了無數道口子,暴雨傾瀉而下,那樣大的雨,整整三年不曾斷過。
沒有辦法,爸爸辭去了工作,積極的配合治療,樂觀向上。但是現實無比的殘酷,長期化療的反應越來越明顯,家庭的狀況越來越難以支撐治療的費用。家里用著四處借來的錢和媽媽在照顧爸爸之余打工賺來的錢艱難支撐。被請來照顧我的奶奶看著她兒子難受的模樣和日益消瘦的面龐,原以斑白的頭發更是短時之間白了大半,顯得消瘦而憔悴,臉上的皺紋越來越深,像是拿刀刻上去的一樣,子女的病痛凌遲的是父母的心啊!幸而爸爸的病情慢慢的好轉,醫生建議用免疫療法,可以節省治療的費用。大概經過半年的治療竟然復發了,這個消息,意味著之前的治療都前功盡棄,更是在拮據的家庭里雪上加霜。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盡快進行骨髓移植手術。禍不單行,骨髓庫里并沒有找到匹配的骨髓。緊鎖的眉頭,泛紅的眼眶,是全家人常有的模樣,叫人心痛。怎么會這樣呢?本來好好的家,怎么就這樣了呢……
經過再三的思考,父母決定用我的骨髓給爸爸進行骨髓移植。知道這個消息后,我并沒有太多的想法,在當時唯一的想法就是爸爸一定要好好的,我一定要讓爸爸康復起來。
手術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移植骨髓前要打半個月的增白針:在半個月內每天早上5點鐘就會有護士來抽血,檢查我細胞的狀況:提前一個星期分次抽800毫升的自體血,因為在手術中大量的失血會造成昏迷,休克的癥狀,所以必須在手術過程中輸血。手術的當天,我被推進手術室,當看到巨大的機械和手術用具,聽醫生說我要用80多個針筒和幾十個注射器,心中還是有許多忐忑。沒有想到有一天我會看著一個長達十幾厘米的針沒入我的脊椎,并聽見我的骨頭咯咯作響的聲音。
手術完畢后我被醫生和護士推出了手術室,我看見等在外面三個多小時的媽媽,她的眼眶里噙滿了淚水。
媽媽是個很要強的人,自從爸爸生病以來就沒有掉過一滴的淚水。那是爸爸生病這么長時間以來,我第一次看見媽媽掉眼淚。而我的眼淚也在那一刻傾瀉而出。醫生說手術后要躺在床上6個小時不能動也不能吃飯或飲水。(當時我已經空腹將近20多個小時了)對于天生好動的我而言,那6個小時實在是難熬的。但是想到如此不易的事情爸爸一個月就要做一次,我就頓時停止了哀聲哀道。
堅持,堅持!
第二天就要抽取600多毫升的細胞。當這一切都準備有序的時候。爸爸已經做好了清髓(把體內所有的細胞都用藥打成0)的準備,等待我——他的親生女兒的骨髓植入身體……
一個星期后,我來到移植倉透過玻璃看到因為藥水而變得全身碳黑的爸爸,在微笑著和我招手。我的鼻頭猛地一酸,眼淚奪眶而出,喉嚨像是被哽住了,說不出話來。后來,我回到了家里又看到明顯蒼老了一圈的奶奶,眼淚又再一次的落了下來。
開學后,我和奶奶都焦急地等待著爸爸的消息,后來我們得知骨髓和造血干細胞在爸爸的身體里長得非常的好,但是移植后相應的會出現一系列急性或慢性的排異,這才是骨髓移植的“生死大關”,因為醫生說60%的患者將命喪于此。果然在移植后出倉的兩三天后,爸爸就出現了膀胱炎,天天都要忍受尿血和便血的疼痛。與此同時,在家里的我們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焦急地等待,等待希望的出現,祈禱爸爸的健康。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事情一點一點的好轉,對于我們而言“明天”是真的可怕的,無助的,因為我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些什么,我們也無法去改變、創造些什么,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堅強的、勇敢的去面對明天。
我們始終相信風雨之后終會出現彩虹。
現在,雖然一切依然不是那么順利,但是我們依然會對明天抱有美好的希望,家里的生活依然不容易,媽媽每天要非常辛苦的出門工作還要回來照顧依舊虛弱的爸爸;爸爸依然要堅持后續治療,飲食起居依然需要非常謹慎,吃飯的時候碗和筷需要進過高溫消毒,飯菜超過兩個小時就不可以再吃了,空心菜,羊肉等很多東西都不能吃……家里的每個人都很辛苦但又很堅強。
而我隨著學習壓力越來越大,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也越來越多,還要幫著家里做家務。生病的人最重要的不是藥物上的治療而是心態上的簡單和放松,所以作為女兒,我有這個責任和義務去讓他寬心和欣慰。每天放學,我都會跟他講學校和班級里發生的開心和有趣的事情,幫他按摩,削水果,爸爸的笑容是我一天中收獲的最大的欣慰。我希望他可以一直快樂健康下去。
“家”是一個溫暖的字眼,我們要用心去守候和珍惜這份感情?!坝H,德之始也”、“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們應該去孝敬我們的父母,當他們依然年輕健康的時候,當他們還能享受我們給予他們的愛的時候,我們要力所能及地去做些讓他們寬慰的事情。這是做人的根本,是每個人都要去做的事情——親親,仁也。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00字篇二
姓名:趙遠清<
性別:女
所屬地區:莽山民族學校
簡介:她品學兼優、團結友善、樂觀向上、勤于實踐、樂于奉獻。作為班干部,她是老師的得力助手,能出色的完成老師布置的工作;對待同學她樂于伸出援助之手,奉獻自己的愛心。在家里,她經常幫助她古稀之年的奶奶做家務活、農活;對待所有人她總是彬彬有禮。每學期她都被評為“三好學生”,期末考試她的總成績總能名列前茅。
趙遠清,女,20xx年11月出生在一戶普通、貧窮的農村家庭。后來被遺棄在宜章縣莽山瑤族鄉塘坊村。當她正在養父懷抱中感受人間暖意之時,她的養父卻得病離開了小趙遠清。留下的是爺爺奶奶和她清貧的生活。就這樣她在爺爺奶奶的懷抱當中慢慢地、堅強地如小花般長在大山里。而在她讀小學的時候,她的爺爺又離開了她,只剩她和奶奶二人相依為命。在短短的小學六年學習中,她面臨了兩次輟學。在學校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共同關懷之下,她才得以完成小學六年的學習。初中的兩年,她靠暑假和奶奶去深山砍竹子才掙來學費,生活費也是她求學路上的難題,為此學校為她申請了“貧困住宿生生活補助”,并為她墊付不足部分解除了她的后顧之憂,讓她有一顆安定的心在學校學習。
由于養父的早逝,小小的趙遠清很早就懂事了。她和古稀之年的奶奶相依為命,由于奶奶年事已高,趙遠清在家里承擔了大部分的家務活,照顧奶奶的飲食起居。暑假在家她除了熱愛看書之外,做家務活就是她的文娛活動了。每天她早早起床把家里打掃的一塵不染,要去菜園里給菜施肥澆水。忙上一大早后她便匆匆忙忙回家做好早餐和奶奶一起吃。早餐過后,家里的小豬還在等待著她去喂。對于家里的每件事情,都能像大人一樣完美地完成。每學期開學她最頭痛的就是開學的學費,自從五年級以來,她暑假就學會了上山砍竹子掙學費,緩解開學之急。每次帶她去縣城參加完比賽她會拿出自己的零花錢帶一點香蕉給奶奶吃,坐在回家的車上小心翼翼的捧著它。有她悉心的照顧,奶奶精神抖擻。每次去她家家訪,談論到趙遠清,奶奶的笑容里總是帶著一絲牽掛并夸贊著自己的孫女。
趙遠清是一名優秀的學生,她品學兼優、團結友善、樂觀向上、勤于實踐、樂于奉獻。作為班干部,她是老師的得力助手,能出色的完成老師布置的工作;對待同學她樂于伸出援助之手,奉獻自己的愛心。在家里,她經常幫助她古稀之年的奶奶做家務活、農活;對待所有人她總是彬彬有禮。每學期她都被評為“三好學生”,期末考試她的總成績總能名列前茅。
趙遠清不光成績優異,而且她特別喜愛文藝活動和體育。去年她參加縣運動會時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住在深山里練就了她的金嗓子,近幾年她每年都會參加縣文化藝術節,每次都能把唱歌第一名帶回家。也每次都能合同學一起分享她的喜悅,在學校你總能聽到她的歌聲,當你走過教室時,你也能看到她教學校里的學生唱瑤歌。這也為傳承少數民族的文化作出她小小貢獻。除此之外她還心懷一顆感恩之心,她說:是大山養育了我,是政府關懷了我,是學校讓我茁長成長,是愛心人士向我傳遞愛。我要把這份愛永遠的傳遞下去,長大之后我要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回養育我的大山,扎根在塘坊以此回報政府、學校和愛心人士。
趙遠清這個從小堅強、品學兼優充滿陽光的女孩,一定能像雄鷹般越飛越高。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00字篇三
姓名:馮艷晶
性別:女
所屬地區:雙遼市茂林鎮中心小學校
簡介:20xx年5月21日,馮艷晶出生于雙遼市茂林鎮靠山屯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母親林彩蓮先天智障,生活不能自理,連簡單的數字和錢都不認識,生活起居都靠體弱多病的丈夫料理。雖然家中清貧,可馮爸爸又當爸又當媽,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娘倆。由于母親不知道給孩子吃奶,馮爸爸用奶粉喂小艷晶,這對于貧困家庭來說無疑是又增加了一層困難。
【孝心故事】
迎風傲雪綻紅梅
她叫馮艷晶,一個正值花季的十二歲女孩,本應衣食無憂,憧憬美好的未來,時不時擁在父母懷里撒嬌,過著快樂幸福的童年。然而這一切對她而言,只能是一種奢望。
20xx年5月21日,馮艷晶出生于雙遼市茂林鎮靠山屯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母親林彩蓮先天智障,生活不能自理,連簡單的數字和錢都不認識,生活起居都靠體弱多病的丈夫料理。雖然家中清貧,可馮爸爸又當爸又當媽,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娘倆。由于母親不知道給孩子吃奶,馮爸爸用奶粉喂小艷晶,這對于貧困家庭來說無疑是又增加了一層困難。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心里充滿了希望。
“寒門出孝子”,“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正是應了這些老話,小艷晶懂事特別早,六歲時就幫助爸爸分擔家務,擔起了照顧媽媽的責任。當別的孩子正在香甜地睡早覺時,小艷晶已經起來生爐子、做早飯了;當別的孩子在父母的懷里撒嬌時,小艷晶已經學會了給媽媽洗頭發、洗腳、喂媽媽吃飯;當別的孩子向大人要花衣服、布娃娃、運動鞋時,小艷晶正在自己釘紐扣、縫補書包。每當村里好心人給她點好吃的,小艷晶總是舍不得吃,用那雙稚嫩的小手捧到媽媽的嘴邊看著她吃完。
爸爸起早貪黑,整日勞作??吹桨职秩諠u消瘦的臉龐,小艷晶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總是想為爸爸分擔些家務活。七歲時,還沒有灶臺高的她,踩著小板凳為父母做飯。爸爸從田里回來吃著夾生的飯菜,看著她被熏黑的小臉,燙傷的手指,心里不知什么滋味,含著眼淚,不斷的說:“我女兒真能干,好吃!好吃!”
轉眼到了入學的年齡,看著別的小朋友快快樂樂去上學,小艷晶羨慕極了,她多么想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去讀書,寫字。但又一想,自己去上學了,誰為爸爸分擔家務,誰來照顧媽媽。
村領導和學校發現這一情況后,及時與馮爸爸溝通并為小艷晶辦理了入學手續。當她背著小書包跨入校門的那一刻起,在她幼小的心靈里便埋下一顆種子,那就是: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讓爸爸媽媽過上好日子。
她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臟活累活總是搶著干。每年的愛心基金捐款,她都和其他同學一樣捐,從沒有因為自己困難而放棄一次獻愛心的機會。她從不買零食吃,別的孩子給她,她從來不要。為了節省,她的本子都是正面用過了再用背面。母親節到了,看到別的孩子用節省下來的零用錢給媽媽買禮物,小艷晶用平時拾礦泉水瓶子的錢給媽媽買了一雙拖鞋作為禮物,自己的鞋卻縫了又縫。這一切不但沒有影響她的學業,反而使她更懂事、更堅強。學習刻苦的她,一、二、三年級都是班級的前三名,面對老師為她頒發的獎狀和激勵的話語,她信心百倍地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就在小艷晶三年級下學期時,本就少言寡語、體弱多病的爸爸由于家庭負擔太重、壓力太大,得了精神分裂癥。不順心時見東西就摔,見人就大罵不絕,時不時還大哭大鬧不止。小艷晶僅存的一點父愛,也被這無情的病魔奪走了。爸爸起居無常,整日東跑西顛,常常守在校門口,不管什么天氣,一呆就是幾個小時,嘴里總是重復著一句話:“不要把我的女兒偷走?!毙∑G晶在課間常常躲著不讓她看見,不然就瘋了一般地抱住她,讓她快回家,誰勸說就罵誰。
一個風雪交加的夜里,小艷晶醒來時,發現爸爸不見了。此時已是夜里兩點多鐘,心急如焚的她平時連夜路都不敢走,可她怕爸爸有什么不測,便二話沒說,拿上手電筒,領著渾然不覺的媽媽深一腳淺一腳地去尋找爸爸。北風卷著大雪嗆得她睜不開眼,她就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她邊挪邊喊,整整一夜,不知道摔了多少個跟頭,不知道敲了多少家的門,不知道喊了多少聲“爸爸”!這情景感動了許多好心人,他們也起來幫忙一起尋找。天亮時,終于在距家八里外的公路邊找到了背著自己書包的爸爸。一次,發病的爸爸非要去龍江縣上任局長,硬要拉著女兒去上一輛出租車。小艷晶哭著,勸著,可在病中的爸爸怎能聽進去。幸好小艷晶的堂哥及時趕到才算解了圍。還有一次,發病的爸爸跑到了鎮派出所報案,說女兒丟失七天了,要派出所馬上給他找孩子,不然就大罵大鬧不止。當派出所與學校溝通后,得知孩子每天都在學校時才知道這是一位精神病人。
更為嚴重的是馮爸爸曾多次怕女兒讓別人偷走,早晨攔著小艷晶不讓上學,每次都是好心的鄰居幫忙她才能來到學校上課。而午休時,別的同學吃完帶來的香甜可口飯菜在操場上玩耍時,她還得急匆匆趕回家,為父母做飯,給媽媽喂飯,哄著爸爸把藥吃下。把一切處理妥當后再回到學校上課。
自從爸爸病喪失了勞動能力后,家里的經濟沒有了來源,生活上基本靠政府的救濟和鄰居的幫助。原來很好的菜園子已經看不到耕種的痕跡,吃菜只能靠鄰居和好心的鄉親們送來,青黃不接時,餐桌上只有一碗飯、一碟咸菜和一大碗水。然而這一切并沒有把小艷晶壓倒,她選擇的是勇敢的面對。每日三餐,柴米油鹽,為爸爸買藥,她都細細地打算安排好。她用幼小柔弱的身軀撐起家這片天空。她從不曠課,學習更加努力,更加刻苦。雖然穿的衣服都是好心人送的或捐贈的,她從來不與別的孩子攀比,每天都能穿著自己洗得干干凈凈的衣服準時來到學校。
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父親發病的次數明顯減少。20xx年暑假,當校長把中心校從團市委申請救助的500元錢送到她手上時,這個一向堅強的女孩再也控制不住內心的感激,眼里噙滿了淚花,哽咽著說:“謝謝校長,謝謝好心的叔叔阿姨。無論怎么難,我都會把爸爸媽媽照顧好而不耽誤上學”。
小艷晶現在已是靠山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了,她的刻苦,她的孝順,她的堅強影響著全校學生,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她的同學在作文中寫到:“當我早晨起來,吃著父母為我精心準備的早飯時,可曾想到我的同學在灶臺前忙碌的身形;當我穿上媽媽為我買的新衣服時,可曾想到我的同學還穿著別人送的舊衣服;當我不認真學習玩游戲時,可曾想到我的同學刻苦認真的學習態度……她是我心中最美的小女孩”!
她,沒有天真無憂的童年,沒有無微不至的母愛,沒有幸福家庭的溫暖。然而,她有一顆金子般的心,有一種同齡人無法相比的品格,有一種超乎新時代少年的堅韌與執著。她的事跡催人淚下,她在用柔弱的身軀,與命運抗爭著;她是頂風冒雪的紅梅,在迎風綻放;她是新時代少年的驕傲,學習的典范。
我要為小艷晶點贊!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00字篇四
德陽市旌陽區孝泉鎮,是二十四孝之涌泉躍鯉的發源地,孝的精神浸潤著一代又一代孝泉兒女。在孝泉民族小學,就有這樣一位孝心少年——楊鉛坤。
每天早晨,在孝泉鎮金雞村通向場鎮的鄉間公路上,總會看見這樣一幕:一輛貨三輪載著一家三口飛馳著。爸爸駕車,男孩扶著媽媽,車廂里放著修鞋的工具,還有一副拐杖。
這個男孩就是楊鉛坤,今年十二歲,是德陽市孝泉民族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家在旌陽區孝泉鎮金雞村,家中有爸媽、奶奶和外公外婆。鉛坤是一個心系集體、尊敬師長、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更是一個懂事聽話、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鉛坤的媽媽雙腳患有先天肌肉萎縮,二級殘疾,行動不便。性格剛強的她身殘志堅,自學了一手精湛的修鞋技術,農閑時夫婦倆就在孝泉鎮街頭擺起了個修鞋攤,靠修鞋來貼補家中的生活。懂事的鉛坤從不向媽媽要錢買玩具、零食,也從不亂花錢。因為他親眼目睹過爸爸媽媽掙錢的辛苦與不易。
每天早晨,鉛坤總會早早起床,爸爸媽媽往車上裝工具,他就掃地、整理房間、熱洗臉水。一切準備就緒,他就與爸爸媽媽一起出發。到了街上,他總會幫爸爸媽媽卸東西、擺攤,常常忙得滿頭大汗。忙完這一切,他會小跑著趕去學校上課。當然,他每天都準時到校,從不遲到。
性格開朗、技術精湛的鉛坤媽媽很受顧客的喜歡,生意也越來越好。楊鉛坤放學后,不會在校和同學玩耍嬉戲,而是小跑著來到爸爸媽媽修鞋攤前,幫爸爸媽媽做事情。夏天,忙著修鞋的爸媽被太陽曬得滿頭大汗,鉛坤就會立刻拿出紙巾給爸爸媽媽擦汗,拿扇子給爸媽扇風,或是移動遮陽傘,讓爸媽享受一點陰涼。爸媽不忙時,他會靜靜的呆在攤子的一角,認真做作業。夕陽西下,該收攤了,這個小男子漢趕緊收拾好書包,幫爸媽搬東西、掃地,忙上忙下。攤子收好了,他會攙扶著媽媽坐上爸爸的車,一家三口幸福的踏上回家的路。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00字篇五
熊花,女,苗族,1999年6月出生,家住羅平縣魯布革鄉多依居委會張口地村,現在魯布革鄉多依完小五年級一班讀書。由于家庭的種種原因,以致于現在才讀到五年級。她,7歲那年,父親患神經疾病,常常打罵母親,母親不堪重負,撇下年幼的姐弟三人,離家出走(那時,最小的弟弟還不滿一歲),至今杳無音信。父親一年到頭不知在什么地方,也不知在干些什么,只是偶爾回家。張口地是一個苗族聚居的自然村落,交通極為不便,可謂是“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全村不過二十來戶人家,由于地少且貧脊,資源十分潰乏,基本沒有任何固定的經濟來源,近年來稍有勞動力的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老弱看家護院,整個村子顯得格外清涼。熊花的家就在半山腰,三間瓦屋面,用石頭支砌起來的墻壁“漏洞百出”,陽光和寒風都可以自由出入,屋頂上隨處可見一個個小小的“天窗”,很難想像他們一家是怎樣渡過這一個個春夏秋冬的。屋里的一些生活用品極其簡單和陳舊,家里能吃的沒有任何儲備。在她生活的這個屋子里,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看一眼,足以百感交集,不寒而栗。她一家四口的生活來源,主要靠政府的救濟,和一些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對她的生活除了佩服之外就是不可思議。
一、生活對她的砥礪
十四歲的小熊花是家里的頂梁柱,她要照顧70多歲而多病的奶奶;還要關照和自己在同一學校讀三年級的大弟弟熊彪及和剛滿8歲的小弟弟熊優;周末和假期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山上找柴,為下周的生活儲備燃料;做飯洗衣對她來說已是家常便飯;甚至還要扛著鋤頭上山鏟玉米等農活。這一切,似乎都是老天安排好的。
她一邊讀書,一邊照料家人,還要處理家里的一些大小事務,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作為一個十五來歲的孩子,就要承擔起一個成人該承擔的責任,她找不到可以撒嬌的地方, 找不到可以推卸責任的借口,更找不到可以哭泣的角落,只有在心里默默地編織著家的前景??此⌒∧昙o,她就學會對生計的計劃和安排,做起事來顯得也很利索,和她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做事總會帶有一些娛樂成分,可她沒有,她對別人捐贈的物品和錢,她總是認真的記錄,分配使用,和周到計劃。自己從不亂花一分錢,對她來說亂花就是意味著全家人餓肚子。放假在家的時候,她總把自己家里的事完成后,去幫助別人家放放羊,帶帶小孩什么的,反正有她做不完的事,鄰居對她很好也很照顧,??渌媸且粋€懂事能干的孩子??倳谒依镒罾щy的時候給予接濟,幫她家出出主意,照顧奶奶。她說這是她最高興,最幸福事了!
二、學習對她的沉淀
從小熊花的家到學校,要翻過幾座大山,彎多路陡,崎嶇不平,一個成人一般都帶上兩三瓶水翻越兩個多小時,雖然目前已修通了到四箐的水泥路,可是沒有車輛來往,所以上學走山路是她們山里孩子的唯一選擇。每次周末開學的時候,她既興奮,又害怕。興奮是自己和大弟弟能到學校里學到很多的知識,害怕的是擔心家里不懂事的小弟弟和年邁的奶奶。有很多次,都是偷偷的流著淚水來到學校的,到學校后,她自己對家人的全部的愛都傾注在大弟弟身上,課間十分鐘,總是拉著弟弟的手噓寒問暖,千叮嚀萬囑咐要聽好老師的課,好好學習,將來一起把家里的房子修好,一家人過上自立自強的日子。
在學校生活和學習中,她總是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課前認真預習,把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等上課來解決,有不懂的問題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課后,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同學不懂的問題她就像老師一樣耐心幫助,通力合作,同學們都樂意和她一起學習和玩耍,現在她可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得力助手。每天早上,她都起得很早,自己先洗漱完之后,去幫哪些不能自理的低年級學生疊衣被,整理鞋子、毛巾、口缸……。自從接受救助以來,解決了她家的部分困難,使她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學習,上學從未遲到過,也不因一些小感小冒隨意請假。雖然家中貧困,平時哪個同學沒有了學習用品,她就會把自己的東西主動地借給他用,幫助他。在班里得到了同學們的擁護和喜愛,深受師生的一致好評,多次被學校評為“道德標兵”、“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
三、懷揣著夢想
家庭的變故和現實的無奈,使得小熊花背負著與常人不一樣的沉重負擔,也因為如此,才造就了她的堅強、勇敢和樂觀,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的不是因貧窮而懦弱,而是一種勇往直前,堅忍不拔不服輸的精神。她并不愛說話,但從她的眼神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她很孤獨,因為從小到大她幾乎沒有父愛、母愛,在對她了解的過程中,她說很想自己的父親,而對于母親她則說不知道,因為她已經記不起母親的樣子了。她也并不孤單,因為有好心人的幫助,在學校還有老師和小伙伴的陪伴,她也顯得積極樂觀向上。她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樣,有著自己的理想。她說她希望學更多的知識,長大以后還要幫家里干農活、做家務。這樣的理想很簡單,也很樸實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 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跡 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三則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00字篇六
李淑萍,女,20xx年7月出生,延安市黃龍縣白馬灘鎮初級中學學生
在她小的時候爸爸就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就只有媽媽、她和弟弟生活在一起,她從未有過多的要求,不挑吃穿,不亂花零用錢。記得奶奶有一次把手受傷了,連端茶倒水都很困難,是她把飯菜端到她面前,吃完后,還幫著收拾。
上小學時,她每天放學回家就幫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凳、洗碗、提水,做飯等。上了初中后,她只能在節假日幫家人分擔家務。通常到家時,媽媽還在地里干活,或在給別人家幫工。她就先做作業,然后做飯。在家期間,她幫父母劈柴,做飯,照看弟弟,忙個不停,盡力幫助父母分擔家務。
班上有幾個同學成績比較差,產生了厭學的情緒。當她發現后,就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去幫助他們,并耐心、認真的給他們講解,與他們共同探討學習方法,同時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在她的帶動下這些同學的學習有了進步,同時也對學習有了新的興趣,與此同時她們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在家里,她有一份孝心,聽話、懂事,關注親人的冷暖。對待鄰里,文明禮貌、與人為善,休息時間絕不會制造噪音影響鄰里的休息,深得鄰里喜愛。在學校,對于困難同學,她總是樂于伸出援助的手,助人為樂,真誠奉獻,因此同學有了困難總喜歡找她幫忙,她總是樂呵呵地,有求必應。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00字篇七
姓名:吳金棋
性別:男
年齡:9歲
地區:黑龍江
吳金棋剛滿一歲時,父母離異各自出走,從此不再和家里聯系。靠著爺爺奶奶拉扯長大,小金棋從懂事時起,就開始替他們分擔家務。
小金棋的家到學校有七八里路。按照規定應該住校。但因為金棋的奶奶是聾啞人,爺爺的腿有殘疾又患有胃病,他擔心一旦遇到什么事,家里沒有一個能跑腿傳話的人,所以三年來,小金棋每天都堅持回家。這幾年,爺爺養了一些雞和鵝,通過賣雞蛋、鵝蛋貼補家用。整個暑假,小金棋每天最重要的事兒就是幫著喂鵝、養雞。除此之外,每天趁著天剛剛亮,9歲的吳金棋還會到離家不遠的樹林里采蘑菇。小金棋不僅擔起了家務事,更成為家里的主要經濟支柱,同時他還不忘抓緊時間學習。這幾年,他的成績一直保持在全班前三名。
兩位老人并不知道,在9歲孫子的內心,深藏著一個不敢跟他們說的秘密:“就是想爸爸媽媽回來,我再也不想看照片了。等他們回來我要跟他們拍一張新的照片,我要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樣。”因為怕爺爺奶奶傷心,小金棋很少在他們面前提起爸爸媽媽,但每當夜深人靜,或看到同學們和家長在一起時,他就會忍不住地掉眼淚。金棋說,自己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將來即使爸爸媽媽不回來,他也一定會讓相依為命的爺爺奶奶安享晚年。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3
李**,男,13歲,家住武安市南通樂村,目前就讀于武安市第九中學1312班。生活賦予了這位13歲少年堅毅的品質,樸實的性格以及面對挫折的勇氣。和所有的13歲少年一樣,李**陽光、自信。在武安市第九中學評選最美孝心少年的活動中,如果不是同學的舉薦,我們也許就很難讀懂這位樸實少年背后生活的艱辛和對家庭的擔當。
兩年多以前在李**的家中,父親的勤勞,母親的質樸,兄妹間的互愛,給這個不是很富裕的家庭總是帶來歡聲笑語,和諧溫馨。然而當父母拿出所有積蓄修葺新屋的時候,父親病倒了。修房加上父親的治療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積蓄,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父親病倒了,家里失去了頂梁柱,為了生計母親必須外出打工,當時11歲的李**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里的生活重擔。
由于生病,父親四肢無力,走路太久都會摔倒,因此除了要照顧弟妹衣食起居,李**還必須承擔起家里的所有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凳、洗碗、做飯,洗衣服、干農活等。為了不耽誤學習,李**總是白天干活,晚上學習同時還要輔導弟弟妹妹的作業,相比其他孩子來說他失去了太多玩的時間。
今年上初中以后,李**就必須住校了,對他來說能見到媽媽就成為了奢侈。因為媽媽只有在每月開支以后才會帶著微薄的薪水送到家中,然后匆匆離開,用他的話來說,媽媽離他實在太遠了。住校后的另一個不便就是家里的家務活就必須積攢了。周末放假后也許別的孩子都在享受媽媽帶來的美食,在家里上上網或許找同學痛痛快快地玩一場。而李永寬只能利用假期清洗一周甚至兩周家里積攢下來衣物,中午時洗菜、做飯,為家里烹制一頓他們認為不錯的午飯,然后先盛滿一碗飯,雙手送到父親面前。每每提到此事,父親的眼里總有淚水打轉。提到肉食,那就只有姑姑來看望父親時才能實現。
父親喪失了勞動能力,母親又常年在外,家里的農活只能落在小云寬的身上。對他來說鋤地、拔苗、播種、割棒子樣樣是好手。為了不給別人造成負擔,他一個人曾割完地里所有的棒子。如果有機會你能拉起小云寬的手,觸摸手掌上的老繭時,你就會懂得生活過早得給予了這個13歲少年堅毅的品性。
是啊,13歲正是一個天真燦漫,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齡,然而自從父親病倒后,小云寬卻先后利用兩個暑假上山捉蝎子。別的孩子可能為了好玩,或者作為一種生活體驗,而云寬卻是為家里增加收入。他的目的很簡單,“父親每次買藥要花好幾百塊錢,這樣父親就可以多買幾次藥”。捉蝎子難免被蝎子蟄。一個暑假下來,小云寬被蟄20多次,甚至一天被蝎子蟄到過4次。就是這樣也并沒有阻擋云寬為父親買藥的決心,最終兩個暑假小云寬掙到了700多塊錢。當拿著所有的錢交給父親時,知道這件事的所有人被感動了,于是村里人把小云寬當做教育孩子的典范。
幸福也許是心里的感動,幸福也許是內心最簡單的一種需求。當問及捉蝎子這件事時,小云寬總是一臉幸福地說:當賺到18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個西瓜;當賺到27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1斤排骨。對別的孩子來說這是多小的事情,小到也許都沒有記憶,但對云寬來說卻是一種滿足,一種幸福?!鞍职值牟∫惶鞗]有好,我就會一直捉下去!”小云寬一臉嚴肅的告訴我們。
知道生活的不易,懂得掙錢的艱難,小云寬額外珍惜每分錢的支出。每周父親都會給他二十塊錢的生活費,但小云寬卻只拿5塊錢。因為他覺得更多的錢應該留給父親治病,留給弟弟上學。5塊錢,對于班上的任何一個孩子來說,也許維持一天的生活開銷都不夠,更別說一個星期。但是小云寬去總是能擠出兩塊錢給4歲的小妹妹買兩根火腿或者買包糖。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學生病了,小云寬卻毫不猶豫地把身上僅有的2塊6毛錢給了生病的同學,幫他拿藥。那一次,妹妹沒有再吃到糖。
學校放假的時候,也是云寬最想念媽媽的時候??粗鴦e的同學或者座車或者爸媽接送,他多想媽媽此時就出現在自己的身邊,哪怕就是用手輕撫一下自己的頭。但是他又知道媽媽是在為這個家奔波,是為自己將來能夠有出息。最終云寬自己選擇步行,用他的話說這樣就省出了路費,同時也節約了“開支”。
雖然很忙碌,雖然很清貧,小云寬卻從沒有丟下學習。在課任老師的眼中云寬是個聽話、懂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在同學眼中云寬是個熱心、講信用、勤快的人;班主任眼中云寬更是一個自尊、自立的人。國家每年都會有貧困生補助,云寬卻沒有去申請,“我不想得到別人可憐,再說也沒什么好可憐的,有爸爸,有媽媽我其實很幸福!”。
懷揣著一份堅毅,一種感恩,用責任和堅強擔起一個家庭的重擔,一個13歲的少年同樣用行動抒寫著青春最華美的篇章!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00字篇八
連鬧鐘都不需要,每天早晨6點,包頭市昆都侖區包鋼十二小四年二班男孩張超準時醒來。起床第一件事情便是去為媽媽做早飯熬稀粥、熱藥。
等服侍媽媽吃過早飯,吃完藥,他簡單收拾一下碗筷便背上書包、獨自穿過十字路口去包鋼十二小上學。雖然才上四年級,但這樣的早晨他已堅持了兩年。
父母離異,母親患有尿毒癥。這讓張超比同齡的孩子更加懂事,小小年紀就擔起了照顧家庭照顧媽媽的責任與擔子。
四年前,張超和生病的媽媽以及姐姐從外地來到昆都侖區。為了養家,成績優秀的姐姐不得不輟學打工,獨自支撐起這個搖搖欲墜的家。
因為早晚打了兩份工,姐姐每天早出晚歸。照顧生病的母親和家務活就全部落在了弟弟張超稚嫩的肩膀上。
中午放學,別的同學進門就有熱飯吃。張超回家卻是冷鍋冷灶,媽媽生病基本臥床,他開始忙碌著為媽媽做飯。張超很不好意思地說:太復雜的我也不會做,我只會炒雞蛋,蛋炒飯……媽媽在旁邊補充:你炒的芹菜也很好吃?。埑⒖搪冻鲩_心的笑容。
這個背著書包的瘦小身影還常常出現在菜市場,并且學著盡量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菜。大魚、大肉對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已是極為普通的生活,但對于張超家卻依然稀罕。每次吃肉,他都挑著給媽媽吃,希望能對媽媽的身體有所幫助。
每天晚上做完作業后,張超還要給媽媽熱藥,洗腳,按摩。張超說,只要媽媽能舒服點,我就感到特別開心。
媽媽一天要吃三次藥,上午10點那次需要自己努力下地去熱藥端藥。張超在學校上學,因為幫不上媽媽而一直耿耿于懷。有一次,晚上給媽媽洗腳時發現媽媽的腳踝處腫了好大一塊,張超立刻心疼得嚎啕大哭,雖然媽媽怕他擔心一再否認,他還是猜出是媽媽下地熱藥時摔倒了。從那以后,只要張超在家,他更是舍不得讓媽媽干一點點的活。
四年小學,沒有人接送過他,沒有爸爸媽媽來開過家長會,沒有吃過媽媽做的飯……甚至也很少有新衣服穿,但張超說:在學校大家都穿校服,用不著新衣服。
“會不會委屈?有沒有埋怨過媽媽?會不會覺得很累?”張超微微笑著,搖搖頭:媽媽生病,她沒有能力為我做那些。但我有能力為媽媽做一些事情。我一點都不累,我也很開心,我還有很多朋友……”
他想改變這樣的生活,他說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媽媽不再肚子疼,我可以成為足球運動員!”
張超為自己的“愿望”積極努力著,學習刻苦扎實,成績優異。還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的各種活動,班會、演出、運動會,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也如愿進入了學校的足球隊,每天進行一個小時的足球訓練。
當教練夸他“是個很有潛力的孩子”時,得到夸獎和認可的張超再一次開心地笑了起來。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00字篇九
茍朋麗 ,女,聽力一級損傷,今年16歲,共青團員,家住寶雞市陳倉區賈村鎮北灣村三組,就讀于寶雞市特殊教育學校虹語(聽障)六年級。茍朋麗生長于一個六口之家,家里有年邁的爺爺奶奶,聾啞的媽媽,由于長時間工作導致視力受損的爸爸,還有一個上小學二年級的弟弟。家里的開支基本上靠在福利廠打工的媽媽,一家人生活拮據,但是從不抱怨,一如既往積極樂觀地生活,用勤勞的雙手收獲著屬于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這樣融洽的家庭環境造就了茍朋麗活潑開朗,堅強不屈的性格,直到現在我還能清楚地記得我第一次見到她的場景,在寒冬中出現的那張燦爛的笑臉。 20xx年12月16日早上,我在四年級教室里等待還未來報名的學生,猜測著還會不會有人來,這時依稀聽到了腳步聲,我抬頭向外張望,一個笑容燦爛的女孩子向我走來,用那并不清楚且有些沙啞的語調向我說著什么,手里還牽著爸爸的手,當時我并沒有想太多,依照慣例讓家長填寫學生基本信息。這時茍朋麗的爸爸說,他看不見讓孩子自己寫。聽到這句話,我有些觸動,也有些疑惑,女兒聽不到,爸爸看不到,這樣的父女倆平常怎樣溝通交流呢?心里頓時有些心疼這個孩子,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也更加關注她,而她的表現讓我慢慢地認識到這個女孩是如此的與眾不同。
20xx年,原本在工廠上班視力健全的爸爸由于長時間從事精細的工作,致使眼睛受損,視力急劇下降,這給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帶來了更大的困難,茍朋麗的爸爸知道自己的眼睛沒有多大的恢復希望,因此說什么也不愿意花費無謂的資金,讓家里人因此再繼續受罪,任由病情繼續惡化。媽媽先天性聾啞,爸爸后天性失去視力,弟弟年幼,還有年邁的老人,我們都難以想象到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成員之間是怎樣溝通、生活的,但是這個家庭卻做到了,因為家里的粘合劑茍朋麗。
20xx年暑假,茍朋麗的奶奶因病住院,媽媽在上班,爸爸眼睛不好并且還要出去學習按摩,爺爺在醫院照顧生病的奶奶,弟弟還小,家里只剩下茍朋麗,懂事的她在奶奶生病期間,用那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里的重擔。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很快喂家里養的雞,然后去廚房做飯,開始的幾天,不會做飯的她總是在廚房忙活大半天,再加上本就炎熱的天氣,弄得她滿頭大汗。終于勉強做好了飯,時間已不早,囑咐弟弟飯后帶爸爸去學習按摩,她心里惦記著還未吃飯的爺爺奶奶,匆匆吃兩口就提著飯盒跑去醫院送飯。在醫院里,她也沒有閑著,總是貼心地幫爺爺奶奶按摩,捶背,被問到吃飯沒有,總是回答吃的特別好。就這樣來回奔波了十幾天,奶奶終于出院了,但是茍朋麗還是堅持自己做飯,讓年邁的老人多休息??粗鴮O女如此懂事,老人心里又欣慰又心疼,如此年紀,就要承受這樣多舛的家庭,對孫女更加的疼愛。 媽媽在福利廠上班,下了班后總是特別的疲憊,懂事的茍朋麗只要在家總是想著法子逗媽媽開心,牽著爸爸的手去外面散步,即使這樣也不可避免家中的小摩擦。有很多次媽媽想跟爸爸說說話,但是一個聾啞,說不出話,一個視力有問題,看不到手語,這樣的`交流總是把性格有些急的媽媽氣的沒有辦法,爸爸也因此感到特別的愧疚。這個時候茍朋麗總是在安撫完媽媽的情緒之后,拉著爸爸坐在一邊,用手在爸爸的手心上一遍一遍地書寫著媽媽說的話,直到爸爸明白為止。看似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其實很復雜。爸爸文化程度不高,稍微復雜一些的字不認識也感知不到,因此茍朋麗還要在保留媽媽想要傳達的意思的基礎上,想出相近意義且比較簡單的詞。就這樣每次的翻譯工作總會用去很長的時間,但是茍朋麗卻一直樂于此時,非常的有耐心,她特別希望爸爸和媽媽能像其他的父母那樣交流,即使這樣的交流非常的困難,她也想讓它繼續保持下去。由于學校連上十天才可以休息,她心里一直希望父母可以多說說話,因此,每次來學校的時候,她總是囑咐弟弟,盡量幫著父母翻譯,讓爸爸和媽媽多說話。
茍朋麗就是這樣一個懂事,讓人心疼的孩子。16歲,一個女孩已到了愛美的年紀,但是她知道家里情況不好,不允許有多余的錢用來買漂亮的新衣服、好看的飾品什么的,因此從沒有對爸爸媽媽提出過這方面的要求,家里有什么她就穿什么。在學校,基本上沒有見到她穿特別新、漂亮的衣服,但是她總是把穿在身上的衣服洗得干干凈凈,雖然很舊,但是讓人看不出臟和不精神的感覺。校園中的她,總是那么的開朗,臉上時刻露出燦爛且堅定的笑容。很多學生家離學校比較遠,因此基本上都是家長接送,但是茍朋麗害怕爸爸把她送來之后,一個人在路上有危險,堅決不讓爸爸再接送自己,每次都是自己獨自從家里來,放假之后再獨自回去,為了不讓家里人擔心,她從不在路上耽誤時間。擅長舞蹈的她,跳起舞來愈發的吸引人的視線,讓人不禁贊嘆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美麗。
這就是茍朋麗,一出生就身有殘疾,但是卻堅強,樂觀,富有孝心的小天使。走近她,你會發現她身上的閃光點遠不止這些,她的美好品質,定格在每一個熟知她的人心中。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00字篇十
姓名:楊學興
性別:男
所屬地區:廣元市朝天區曾家初級中學
簡介:楊學興,男,現年14歲,家住廣元市朝天區魚洞鄉東風村三組,現為曾家中學20xx級4班學生。家中有爺爺,爸爸和他三人,母親在他5歲時因病醫治無效去世。爺爺現年71歲,患高血壓,在幾年前的意外中,身體受重傷還有些殘疾,不能正常行動。爸爸因長年勞作患上了嚴重的胃病,但為了一家生計不得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
【孝心故事】
(一)在家勤快懂事,為家分憂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由于母親去世的早,他從小就知道爸爸爺爺的身體不好,家境貧困很懂事,上小學時,他每天放學回家就幫家里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掃地、做飯、洗衣服、喂雞、喂豬等等。上中學以后,由于離學校很遠,是住校生,回家的機會少了,他只能在節假日幫助家里分擔家務,由于他家住的地方離公路很遠,每周放學回去時,通常下車后他還要步行幾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家?;氐郊?,放下書包他就背著背簍上山打豬草,背柴,回來之后還要自己親自去做飯,盡管做的飯菜味道不怎么好,但能讓爺爺吃到熱的飯菜他心里很欣慰。每次放假在家,他劈柴、做飯、打豬草、放牛等等總是忙個不停。除了幫爺爺做家務事外,還要幫爺爺下地干活,挖地、播種、除草、挖土豆、收包谷等等,他還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因為爺爺殘疾,父親常年在外,所以挖、背、挑等重活就只有靠他做了。
(二)在學校勤奮好學,品學兼優
他深知家境貧寒,讀書不易,于是他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在初中兩年中,他將華羅庚的“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勞一分才”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雖然沒有多少天資上的優勢,但他比別人更加努力,更加勤奮,以勤補拙。剛進入中學時,他不怎么適應初中的生活,成績一直起伏不定,他憑借堅強的意志,勤學苦練,不斷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不斷努力,成績終于穩定下來。現在學起來比較輕松了,上課能認真聽講,認真完成各科老師布置的作業,還經常主動找老師講解難題。從進校到現在,一直擔任班上的勞動委員,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經常幫助其他同學打掃衛生。還積極參加各種班級活動,有班級榮譽感,為班級爭光,為老師添彩,做老師的小助手,深受同學和老師的喜愛。
(三)尊敬長輩,孝敬感人
由于爺爺殘疾,行動不便,他非常疼愛爺爺,,每次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望爺爺。晚上,幫爺爺擦身、洗腳,吃飯時幫爺爺盛飯奉菜,他總是將自己的零花錢省下來為爺爺買吃的。上中學的時候,有一次回家,爺爺在努力行走,看到孫子回來,想上前,但是由于腳有殘疾,一不小心摔到了地上,一下子暈倒了,不省人事,這把他嚇壞了,可當時,周圍沒有人,沒辦法求救。本想打電話給村醫生,可醫生去很遠的地方出診了,沒辦法趕回來施救。在萬般無奈之下,他急中生智,背起爺爺,踉踉蹌蹌的向山下走去,用了五六個小時,才將爺爺送到醫院救治,由于他及時將爺爺送到醫院救治,危難時刻挽救了爺爺的生命。
他品學兼優,是一個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好學生。在家里他是個尊敬長輩,孝敬老人,熱愛勞動的好孩子;在學校他是個勤奮學習,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好干部;在社會他是個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愛公益活動的好少年。經學校研究決定,推薦該生為“廣元市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00字篇十一
1個與祖母相依為命的孩子。她,叫徐夢婷,今年9歲。她的家在當陽市壩陵辦事處慈化村,從她記事起,她的身邊就只有祖父、祖母,而父親母親只是電話上那個陌生城市的號碼,和遙遠的聲音。但是,即便是這樣一點小小的幸福也沒能維持太久,20xx年,母親與父親離婚后,拋下三歲的小夢婷離開了家,20xx年,在廣州當保安的爸爸突然病逝。
從此,小夢婷與祖父祖母相依為命,祖父中風后腿腳不便,祖母家里家外忙不開,夢婷在大部分孩子還只會撒嬌的年齡,便學會了攙著祖父散步,學會了洗衣、做飯、喂豬。
可是,厄運并沒有放過這個千瘡百孔的家庭。去年,祖母在曬谷場上摔了一跤,癱瘓在床,祖父再次中風后無法下床。只有8歲的小夢婷,成了這個風雨之家唯一的支柱。這年冬天,祖父帶著對夢婷和老伴兒無限的留戀離開了人世。命運用1種極度殘忍的方式,把這個家庭變得滿目瘡痍。小夢婷卻沒有在人前掉一滴眼淚. 曾經的五口之家,只剩下夢婷和祖母,但是家都還在,只是祖母似乎在一夜之間蒼老,夢婷則在一夜之間長大、成熟。也曾有好心人愿意收養小夢婷,新家在宜昌城區,那里有非常優越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但是,小夢婷很堅定地拒絕了。
家里家外,夢婷一手當家,村里發的200元低保她一分錢也不敢亂花,精打細算地存起來留給祖母看?。凰亲婺傅拈_心果,給祖母帶來村里村外的趣事;她是祖母的小棉襖,溫暖著祖母蒼老悲苦的心;有時親戚鄰居送來好吃的,她也總是留給祖母。
家務繁重、家境捉襟見肘,夢婷稚嫩的肩膀承擔著持家的艱辛,可所有的磨難都未能磨滅夢婷讀書的渴望。她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還擔任了班長,她獲得的獎狀,貼滿了土坯房的半面墻,成為這個簡陋之家最精美的裝飾。這個九歲的孩子,讓眾多成年人嘆服。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00字篇十二
今天,我們全班觀看了《十佳孝心少年》,在此我深深受到了特別大的打擊。
一位張濤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
說平凡——因為他是縣軸承廠一名普通的職工;
說偉大——正是因為他的平凡。八年來,張濤用自己的孝心和愛心延續著父親的生命。
八年里,照顧父親成了張濤的全部生活內容。為讓老人身體感覺舒服點,張濤每天隔半個小時,就幫父親翻身一次,并且給老人按摩;為能讓老人多吃點東西,一日三餐,張濤都親手調制可口的飯菜;每天的翻身、按摩、擦澡、喂飯、吃藥,張濤從無怨言。每當休息的時候,張濤就陪著父親朗誦詩詞、吟唱詩歌給老人聽,讓老人安然入睡。
在張濤的父親住院期間,病房里的一位病友一見到記者,就說:“我活了六十多年,就沒見過像小張這樣孝順的兒子,有這樣孝順的好兒子真是好”。
“只想讓自己的父親多活一天”,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句話,言輕份量重,卻踐行了一個血性男兒的鏗鏘誓言。
現在我也是一位“孝星敬老”的模范,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記得有一次媽媽不在家,去出差了,我早上,六點起床家里亂糟糟的家里只有我和爸爸和弟弟,我說:“沒媽的日子可真難過啊!”床上還躺著最懶最懶的爸爸和弟弟。我說:“現在就我一個女生我一定要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的。于是,我就帶上了我媽媽打掃衛生的手套,學真媽媽的樣子先洗碗,在掃地,然后又拖地、沒桌,鋪床...一眨眼,一上午就過去了,我該做飯了,于是我就先去買菜再去做飯。我下了樓老下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們在玩撲克牌,我說了一聲:“爺爺奶奶好?!蔽疫B忙又跑到了小區沒口。我買了一元錢面條,又買了幾元的菜,到了家里我連忙開始做飯了。在我做飯的時候叮咚、叮咚我一開門是媽媽來了,媽媽一看家這么干凈,媽媽親了我一口說:“文冰,長大了。”我笑了笑。自從我下了樓走到小區門口外面做的爺爺奶奶們都說:“孝星”之星來了。
孝心不在大小,不在年齡。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00字篇十三
“自3歲半開始,爸爸媽媽已有七年不在我身邊,這七年來,全由爺爺奶奶照顧我,如今,他們已滿頭白發,還要為我操勞?!睆堢娢牡囊黄魑摹陡改覆辉谏磉叺娜兆印犯袆恿吮姸嗑W友。
張鐘文3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為了怕他傷心,家人將真相一直隱瞞,長大后的鐘文,也漸漸懂事,面對善意的謊言,怕爺爺奶奶傷心,他也選擇了將這個秘密一直保留在心里。
父母不在身邊,爺爺奶奶已經年邁,生活的重擔,壓在了小鐘文稚嫩的肩膀上。
每天一早,疊被子,切菜,做家務,鐘文已經輕車熟路,幾年前,為了鐘文能上鎮上的好學校,他們從十幾里外的老家龍鳳村,來到王范鎮,為了省錢,一家三口擠在不足10平米的屋子里。家里還有幾畝田,租給別人換來一年500斤的口糧,加上低保和困難兒童補助,一個月300多元的收入,便是祖孫三口的溫飽依靠,雖然鐘文并不明白這些,但小小年紀的他已懂得了節約。
為了能增加點收入,晚上寫完作業,鐘文就和爺爺出門撿塑料瓶,積少成多,攢在一起可以換書本。
在學校,張鐘文表現很優秀,不僅學習成績好,還在班上擔任學習班長,愛好書法和寫作的鐘文還年年拿獎狀,班主任張少霞說,張鐘文非常懂事,會主動替老師操心,處處時時是別人的榜樣,總是用正能量影響周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