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廣東羅浮山的導游詞篇一
今天我們前往的景點是惠州羅浮山。羅浮山位于廣東省中不的東江之畔,面積260多平方公里。作為與西樵山、鼎湖山、丹霞山齊名的嶺南四大名山之一,素有“百粵群山之祖”、“嶺南第一山”和“中國道教圣地”之美稱,被盜道教為第七洞天、地三十四福地。《廣東新語》記載:“太古時,浮山自東海來,與羅山合。”故名羅浮山。它與南海的西樵山是姐妹山,故又有“東樵山”之稱。羅浮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適合植物的生長,據統計,羅浮山現共有植物3000多種,其中1200多種為藥用植物,是個天然的中草藥庫。明末清初廣東著名的四大市場之一的藥市就設在沖虛古觀的左側,稱為洞天藥市,現在,羅浮山百草油、羅浮山涼茶等遠近聞名。另外,土特產酥菜、云霧甜茶和四時佳果亦別具風味。
奇峰怪石、飛瀑名泉、神奇煙云、洞天幽景的旅游特色,吸引了眾多的名流、賢士到此參觀游覽,它也因此聲名遠揚。著名的詩人陸賈、謝靈運、蘇軾、楊萬里等親臨羅浮山并寫下大量吟詠它的篇章。近代的名人孫中山、宋慶齡、蔣介石、蔡廷鍇也來過羅浮山。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陳毅等都來過羅浮山、1986年,廣東省將其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沖虛古觀】
各位游客,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今天參觀的主要景點之一的“千年道觀”---沖虛古觀。道觀坐北向南,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沖虛古觀是葛洪在羅浮山修道煉丹的道壇,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整座道觀建筑面積4400多平方米,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22座重點宮觀之一,現已稱為華南道教全真派十方叢林。
請大家看正門門額上的這塊巨幅石牌匾,“沖虛古觀”這四個為清朝兩廣總督所寫。觀名為北宋哲宗皇帝所賜,取“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氣,沖虛凝遠莫知其極”之意。大家看這幅對聯“典午三清苑,朱明七洞天”,“典午”表明了建觀的年代在晉朝(午屬馬,借指司馬,是晉朝皇帝的姓),“七洞天”表明了道觀是道教的第七洞天。
這座古觀在革命斗爭史上也書寫過光輝的一頁,1945年曾為東江縱隊司令部。1979年,沖虛古觀作為東江縱隊革命舊址,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惠州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惠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進入觀門,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執鞭護法的神像,他叫王靈官,道教奉他為護法監壇神,專職鎮守山門,司天上、人間糾察之職。
轉過正門屏風便是主殿“三清寶殿”。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合稱,統稱三清境界。殿內供奉著道教始祖元始天尊、靈官道君和太上老君的泥塑全身像和張道陵、葛洪、許旌陽、薩守堅四位真人,左右神龕里供奉著軒轅黃帝和太乙真人。三清是道教最高的神。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大殿左側“葛仙祠”,這里供奉著葛洪真人和鮑姑像。葛洪在羅浮山一住36年。傳說81歲吞服自煉的金丹在沖虛古觀煉丹灶旁羽化成仙。葛洪旁邊的這尊是鮑姑像,她是東晉南海太守鮑靚之女,葛洪的夫人。
游客們,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口井即是神奇的長生井。它位于沖虛觀天井內的左偏殿,井中之水當年被奉為葛洪煉丹的“神仙水”。井水水質透明,是地地道道的純天然礦泉水。據說,當地的人們喝了長生井的水,可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經分析化驗,該井井水屬低鈉低礦化度水,水中鋅的含量為0.295-0.310毫克每升,同時還含有14中有益于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來到的是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據傳說,黃大仙的師傅葛洪煉丹煉了三爐七七四十九粒九轉金丹。金丹煉成后,葛洪夫婦服用了自煉的第一爐金丹而升仙。而第二爐金丹留給了黃大仙吃。黃大仙還未把一顆金丹吃完,他就已經能夠騰云駕霧,一步能跨十萬八千里。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來到了供奉八仙之首呂洞賓的祖殿。呂洞賓,全真教奉為北五祖之一,通稱“呂祖”。八仙之中,呂洞賓是道法最高的一位。
【會仙橋】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即將走過這座單拱石橋,即是“會仙橋”。“會仙橋“一名源于東坡揶揄何仙姑的掌故。我們現在看到這座橋即是當地人根據蘇東坡二遇仙人的美麗傳說而捐資修建的。
【朱明洞天】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朱明洞天,它是羅浮山洞天之精華所在。朱明洞是我國道教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整個洞天實際上是高出地面約十米的高臺。昔日,這里曾是幢幢書院精舍,解放后,改建成玲瓏別致的樓房,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俄式建筑,俗稱“元帥樓“。據說從1953年到1985年,這里曾是部隊的療養院,共和國的十大元帥中曾有七位元帥來這里療養過,其中林彪住的時間最長。1978年,朱明洞被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洗藥池】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八角形的池子就是洗藥池。相傳是葛洪和妻子鮑菇當年洗滌所采草藥的地方。據說,葛洪和鮑姑在羅浮山住了36年,經常上山采藥,而這個水池就曾洗滌過100多種藥材。1988年洗藥池被列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稚川丹灶】
各位游客,現在展現在您眼前的灶爐就是當年葛洪煉丹的灶爐,稚川丹灶四是由清朝廣東督學吳鴻所書。“稚川“是葛洪的號,所以“稚川丹灶”與“葛洪丹灶”意思完全一樣。傳說葛洪在此煉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汞元素。1985年,稚川丹灶被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坡亭】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來到的這個亭子叫做“東坡亭”是為了紀念蘇東坡而建造的,它建于清朝道光年間,1990年秋曾經重新整修過。亭柱上書有“丹灶藥池留勝跡,鳥聲花影的仙機”的對聯,亭內梁山掛著一塊木牌匾,上寫“花香靜處寒天月”七個行書。這七個為回文單句,有可以轉過來讀為“月天寒處靜花香”。
【桃源洞天】
各位游客,請大家看看這里的石刻,上面刻有“桃源洞天”四個大,真實地反映出那時這里滿山桃李芬芳的景況。傳說晉朝時,有個沙門讓南海太守袁宏的小吏吃了桃源洞天的仙桃。結果該小吏立刻閉幕騰空而起,帶著沙門送給袁宏的禮物一下子就飛回了廣州府中。
【飛來石】
游客們,請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塊石頭,上刻有“飛來”兩個大,這就是羅浮山有名的飛來石,傳說此石是從桂林飛過來的。
【獅子峰】
各位游客,我們剛剛登上的這座山叫做麻姑峰。他位于沖虛古觀的右側,海拔242米。從遠處看。該峰有如威猛的雄獅在此蹲伏,隨時準備伺機撲躍,因此它又叫做獅子峰。這里是飽覽沖虛古觀仙境的理想之處。請大家往那邊看,那就是有名的“麻姑妝鏡”。在我國民間傳說當中,麻姑象征著長壽美麗。據說,女孩子到了十六七歲,如果能有幸到麻姑妝鏡前去照一照,就會變得更加美麗。我們團中有不少女性游客,有空不妨前往寶鏡前去照一照,或許真的可以變得更加美麗。
【黃龍觀】
各位游客,我們接下來將前往參觀羅浮山另一名觀—黃龍觀。
黃龍觀,原名金砂洞,以仙人遺金砂而得名。東晉咸和年間葛洪到羅浮山修道煉丹、著書授徒,并建有東南西北四庵。黃龍觀所在位置即是當年西庵的故址。五代時,南漢國后主劉巖夢見自己得到神人的指點,隨后于大寶二年(959年)在西庵一帶建起一座皇宮,取名天華宮。后來,劉巖又夢見黃龍不斷出現在“天華宮”一帶,因此又把那兒的金砂洞改名為黃龍洞。清代康熙年間,沖虛古觀道士張妙升到黃龍洞開創了黃龍觀。此后,黃龍觀逐漸成為道教全真龍門派的主要道觀之一。
【華首臺】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要去的地方叫華首寺,又叫華首臺。它位于羅浮山西南麓,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據說當年有500華首真人聚集此地而得名華首臺。明萬歷年間,羅浮山佛教興盛,有十八寺,華首寺被稱為“第一禪林”。
好了,現在我們就要進入華首臺景區了,大家看,華首臺下有一圓形巨石,上刻“羅浮”二,筆法雄渾凝重,為清代廣州將軍奕湘手書。華首臺前有一門庭石,刻有“嶺南第一山”,后有一巨石石刻“聞鐘發省”。據史籍記載,這里原有一座鐘樓,有貴客到即鳴鐘歡迎。在華首臺下有兩塊石頭斜立,上合下開,30多米高的瀑布,飛瀉直下,沖擊巖石,雪珠四濺,那就是崖刻有“飛云濺雪”景觀的寫照。瀑布之下,有一深潭,叫“躍雪潭”,潭水流出成溪,溪邊有一黝黑大石,上有“洗衲石”三。據說是當年五百和尚在此洗衲凈身之處。
華首寺建筑面積近萬平方米,主要建有大雄寶殿、玉佛殿、韋馱殿、萬佛殿和四面佛。大雄寶殿兩側分別建有48間太姑房和齋堂、原有大雄寶殿、鐘樓,均毀于1964年,近年來,當地政府和港澳同胞集資重修華首臺,并在鐘樓舊址新塑了“望海觀音”大型石像。近期建成的萬佛塔,內供一萬一千零一尊佛祖的像。于__年6月正式開光接待香客,更為華首園內增添了一個亮麗的景點。
羅浮山的游覽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廣東羅浮山的導游詞篇二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省級風景名勝區羅浮山,面積約3平方公里。常年水汽升騰,云霧繚繞,又名浮山。山勢陡峭,為礫巖構造,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秀美壯麗,姿態萬千。十二峰拔地而起,突兀險峻,石、巖、洞、谷、關,遍布其間,集雄、奇、幽、秀于一身。景觀隨視角而變化,大有“橫看成嶺側成峰”之感,極具有美學觀賞價值。林蔭蔽日,清幽疊翠,氣候宜人,是休閑避暑的勝地,素有“羅浮疊翠”,“安縣八景”的美譽。
前山佛教飛鳴禪院,后山道教玉清、天仙而觀,歷史悠久,香客云集,是朝山拜廟,感受宗教文化的最佳場所。山上有羌族城寨遺址多處,并遺存五百多年前羌族與明王朝交兵的古戰場———“羌王城”。太乙洞及豎洞是全國獨特的景觀。羅浮山集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與一處,是川西旅游的一顆璀璨明珠。
羅浮山地處北回歸線,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適宜多種植物生長。有植物3000多種。其中1200多種為藥用植物,是個天然的中草藥庫。廣東過去四大市場之一的藥市就設在羅浮山沖虛古觀在則,稱洞天藥市。土特產酥醪萊、云霧甜茶和四時佳果則別具風味。蘇東坡的“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是最好的寫照。
羅浮山除去綺麗壯觀的自然風光之外;諸多的神話、傳奇、古跡以及道佛兩教竟相繁衍的盛況;為其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素有“神仙洞府”之稱。從東晉葛洪來此建庵,修道煉丹,著畫立說,開創為嶺南的道教圣地;到唐代道佛(教)共處,道士僧人齊集如云;有“五百花首游羅浮”之盛會。山上寺觀遍立,有九觀十八寺之多。
廣東羅浮山的導游詞篇三
“羅浮仙境”,尋覓仙人的勝跡,接受仙氣的熏陶,探索大自然綠色寶庫的奧秘。下面讓我們一同走進羅浮,暢享羅浮仙路之旅吧!
人間仙境(您現在所游覽的景點是人間仙境)
羅浮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中國道教十大名山之一,大家知道羅浮山名字的由來嗎?據《羅浮山志》記載,羅浮山是羅山、浮山二者的合稱。傳說浮山是蓬萊仙島中的一個小島,隨著風浪從東海飄浮到南海,最后停在羅山旁,兩山合為一山,這山就取名羅浮山。羅浮山在很早以前就被認為是神仙的洞府、南海的“蓬萊”,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神奇的傳說,吸引著歷代文人隱士前來游覽或棲隱。東晉時,道教著名人物葛洪就曾經來這里修煉傳教,并修建了一些道觀,使這里逐漸成為嶺南地區的道教圣地。
此后,歷代朝廷都很重視羅浮山的人文歷史研究,并給予大力支持,這里逐漸成為全真派的中心之一。羅浮山與道教有著不解之緣,道教里的第七大洞天,第三十四福地就在羅浮山,大家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這第七大洞天——朱明洞天,洞天就是能夠通達上天的洞室,羅浮山有大小洞天十八個,朱明洞天最為有名,是十八洞天之首,朱明洞天意為“朱明耀真之天”,洞內大洞套小洞,有桃源洞、蓬萊洞、蝴蝶洞、青霞洞、兩儀洞、泉源洞、梅花洞7個小洞天。石洞形態各異,各自成趣,相信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去探究一番了。大家先別著急,不妨從這里向遠處望一下,大家看遠處的山峰,那里有梅花山、象山、馬山和獅子峰,山上郁郁蔥蔥,其中有高大雄挺的云杉(南洋杉)和香樟樹以及漫山蒼翠的杜鵑林,還有大家可能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珍奇植物呢,這里氣候舒適,植物繁密,按照風水學說法,正是具備了天地安和、物種豐富的特征。也難怪歷來有不少名士仙翁常來這里,使這里成為一個山清水秀,仙緣永在的道教之勝地,人間之仙境。
請大家停下腳步,大家現在所在的這個小園子就叫人間仙境感覺,你們看,這里山環水繞,曲盡通幽,亭廊四立,鐘鼓對偶,樓閣精雕。周圍種植奇花異卉,樹木成蔭。當云煙吞吐,呈現清流奇石,望之如垂練,跳珠濺玉真仙境之勝。元代四大家之一王蒙,曾以葛洪移居羅浮為主題,創作過兩幅畫,其中《稚川移居圖》描繪的就是葛洪帶著家人入羅浮山的情景。這幅畫在20xx年北京保利春季競拍會上最終以4.25億人名幣落槌。文明總是經歷的時間越久越能體現它的價值,人們對《稚川移居圖》的高度重視充分說明葛洪移居羅浮山煉丹的重要影響,也昭示羅浮山是一座天地安和,萬物蘇生,消災納福,宜居宜游的仙山,是一塊養生延壽的風水寶地。
沿著“通天行” 旁邊的石梯往前走就是觀賞羅浮“第七大洞天”、“ 第三十四福地”的最佳位置。“洞天”意山中有洞室通達上天之意。“福地”是指得福之地,多為真人所主宰,是次于洞天一級的仙境。洞天福地是東漢以后確立的,其實是指人跡罕至、景色秀麗的山脈或島嶼,認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眾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煉則可得道成仙。
廣東羅浮山的導游詞篇四
羅浮山,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區位優勢。她,山清水秀,道佛相容;洞天奇觀,涌泉飛瀑隨處可見。山勢雄偉壯麗,自然風光旖旎。古跡繁多,寺觀遍立,歷代名人詠題佳作不勝枚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旅游資源的開發極具潛力。
羅浮山,享有“嶺南第一山”之稱。廣汕公路穿越其境。她方園260多平方公里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它又是我國道教名山,道教稱它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它與南海縣境內的西樵山為姐妹名山,故又有東樵山之稱。
羅浮山地處粵東“旅游休閑走廊”的中心地段;是構成‘廣州一香港一惠州”旅游金三角的支掌型景區和代表景區。整個羅浮山由朱明洞、黃龍觀、酥醪、飛云頂四大景區組成;羅浮凈土園林是黃龍觀景區內新開發的旅游景點。它西連發達的城市群,南接港澳與東南亞,東鄰90年代興起的大惠州,與廣州、深圳、惠州、香港的距離最遠不超過130公里;交通極為便利。羅浮山以廣大、奇峭、峻拔稱雄;以飛瀑.流泉、密林、清秀稱幽。她共有大小山峰432座.飛瀑名泉980多處、洞天奇景18處、石室幽巖72個。主峰飛云頂,海拔1296米,峰頂盤圓平坦,花草并茂,云霧繚繞,日出的瑰麗可與泰山媲美。每年重陽節;登高觀日出者有數十萬之眾;蔚為壯觀。
飛瀑名泉、洞天奇景是羅浮山自然天成之杰作代表。山山有瀑,處處流泉。白石灘飛瀑從87米高的懸崖傾瀉,濃霧遮天,陽光下彩虹耀眼;瑰麗壯觀。身處巖下,’‘夏暑不知逢六月”。白水門瀑布跌宕千尺響如霄,聞之骨寒;水簾洞瀑布“天上珠簾直下垂”;黃龍洞瀑布“飛作滿天風雨聲”。名山多聚泉、古剎具神水。沖虛觀內的“長生井”,寶積寺后的“卓錫泉”、酥醪觀旁的“釀泉”并稱羅浮三大名泉,水豐不竭;甘甜清冽;能與西樵的無葉井齊名,和杭州的虎跑泉并列。羅浮山仙洞密布、大洞十八、小洞數百。這洞,乃道教之謂洞天,每個洞天都是由幾座山環抱而成的小天地。洞中清靜幽秀,其間泉水淙淙,古木森森。
羅浮山地處北線,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適宜多種植物生長。有植物3000多種.其中1200多種為藥用植物,是個天然的中草藥庫。廣東過去四大市場之一的藥市就設在羅浮山沖虛古觀在則,稱洞天藥市。土特產酥醪萊、云霧甜茶和四時佳果則別具風味。蘇東坡的“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是最好的寫照。
羅浮山除去綺麗壯觀的自然風光之外;諸多的神話、傳奇、古跡以及道佛兩教竟相繁衍的盛況;為其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素有“神仙洞府”之稱。從東晉葛洪來此建庵,修道煉丹,著畫立說,開創為嶺南的道教圣地;到唐代道佛(教)共處,道士僧人齊集如云;有“五百花首游羅浮”之盛會。山上寺觀遍立,有九觀十八寺之多。
廣東羅浮山的導游詞篇五
羅浮山又名東樵山,是中國十大道教名山之一,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福地,嶺南第一山.漢朝史學家司馬遷曾把羅浮山比作為“粵岳”。擁有九觀,十八寺,三十二庵.它位于中國廣東省惠州博羅縣的西北部,橫跨博羅縣、龍門縣、增城市三地,總面積260多平方公里,和位于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境內的西樵山是姐妹山。羅浮山的主峰是飛云峰,海拔1296米。其山勢雄渾,風光秀麗,四季氣候宜人,是中國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避暑勝地,被譽為“嶺南第一山”。北宋蘇東坡曾在這里作下“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而使羅浮山聞名于世。葛洪,黃大仙,鮑姑,呂洞賓,何仙姑,鐵拐李等神仙都曾留過勝跡.
相傳古時只有羅山,浮山從東海浮來,倚于羅山東北,由鐵橋峰相連,故名。據《云笈七簽》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記載,羅浮山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福地”;山中有七十二石室、十八洞天、四百三十二峰巒、九百八十瀑布與飛泉,原有九觀十八寺二十二庵等道教與佛教宮觀寺院點綴其間,歷來許多文人墨客、方士道人紛紛前往山中游覽、隱居和-,為其作賦吟詩,歌頌贊美,如陸賈、謝靈運、李白、杜甫、李賀、劉禹錫、蘇東坡、朱熹、葛洪、陸修靜、楊萬里、屈大均等人。東晉年間,著名道教理論家、煉丹家、醫學家葛洪入于山中修道煉丹,采藥濟世,著書立說,創建九天觀、黃龍觀、沖虛觀、酥醪觀、白鶴觀。葛洪居山積年,優游閑養,筆耕不輟,著述極豐,他繼承并發展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論,整理了當時流行的各種煉丹術,總結了自己在研制金丹過程中所積累的豐富經驗,撰寫而成《抱樸子·內篇》一書,既確定了我國的神仙理論體系,又豐富了道教的思想內容,從而使羅浮山逐漸成為嶺南道教名山。據《羅浮山志》所載,秦漢時神仙家安期生曾至山-,宋代著名道士白玉蟾亦曾在此修道傳教。羅浮山中至今名勝古跡眾多,自然風景秀麗,其中道教的主要有:沖虛觀、黃龍觀、九天觀、酥醪觀、葛洪煉丹灶、仙人洗藥池、飛來石、遺履軒、會仙橋、蝴蝶洞、朱明洞、飛云頂、華守巖、升仙巖、劉仙巖等等,尤以沖虛觀最為著名,現為全國道教重點開放宮觀,屬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朝為南海郡傅羅(或作博羅)縣
隋朝隋朝地方政區分州、縣兩級,后改為郡、縣兩級制廣東同設廣州、循州兩個總管府,大業年間改為南海郡、龍川郡(轄歸善--郡治,現在的惠州府城、河源、博羅、興寧(包括今興寧和五華)、海豐五縣)
縣級)1970年--惠陽專區改為惠陽地區1975年--11月,惠陽地區的增城縣和龍門縣劃歸廣州市管轄1979年--3月,原屬惠陽地區的寶安縣改設深圳市(地級)1984年--惠陽地區,轄惠州市(縣級)惠陽、紫金、和平、連平、河源、博羅、東莞、惠東、龍川、陸豐、海豐,共1市11縣1988年--經國務院元月7日批準,撤銷惠陽地區,改稱惠州市(地級),原惠州市改稱惠城區。惠州市轄惠城區、惠東縣、惠陽縣、博羅縣、龍門縣,共一區4縣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仲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3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1994年--惠陽撤縣設市(縣級)20xx年--惠陽撤市設區。至此惠州現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設有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
廣東羅浮山的導游詞篇六
今天我們前往的景點是惠州羅浮山。羅浮山位于廣東省中不的東江之畔,面積260多平方公里。作為與西樵山、鼎湖山、丹霞山齊名的嶺南四大名山之一,素有百粵群山之祖、嶺南第一山和中國道教圣地之美稱,被盜道教為第七洞天、地三十四福地。《廣東新語》記載:太古時,浮山自東海來,與羅山合。故名羅浮山。它與南海的西樵山是姐妹山,故又有東樵山之稱。羅浮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適合植物的生長,據統計,羅浮山現共有植物3000多種,其中1200多種為藥用植物,是個天然的中草藥庫。明末清初廣東著名的四大市場之一的藥市就設在沖虛古觀的左側,稱為洞天藥市,現在,羅浮山百草油、羅浮山涼茶等遠近聞名。另外,土特產酥菜、云霧甜茶和四時佳果亦別具風味。
奇峰怪石、飛瀑名泉、神奇煙云、洞天幽景的旅游特色,吸引了眾多的名流、賢士到此參觀游覽,它也因此聲名遠揚。著名的詩人陸賈、謝靈運、蘇軾、楊萬里等親臨羅浮山并寫下大量吟詠它的篇章。近代的名人孫中山、宋慶齡、蔣介石、蔡廷鍇也來過羅浮山。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陳毅等都來過羅浮山、1986年,廣東省將其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沖虛古觀】
各位游客,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今天參觀的主要景點之一的千年道觀---沖虛古觀。道觀坐北向南,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沖虛古觀是葛洪在羅浮山修道煉丹的道壇,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整座道觀建筑面積4400多平方米,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22座重點宮觀之一,現已稱為華南道教全真派十方叢林。
請大家看正門門額上的這塊巨幅石牌匾,沖虛古觀這四個字為清朝兩廣總督所寫。觀名為北宋哲宗皇帝所賜,取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氣,沖虛凝遠莫知其極之意。大家看這幅對聯典午三清苑,朱明七洞天,典午表明了建觀的年代在晉朝(午屬馬,借指司馬,是晉朝皇帝的姓),七洞天表明了道觀是道教的第七洞天。
這座古觀在革命斗爭史上也書寫過光輝的一頁,1945年曾為東江縱隊司令部。1979年,沖虛古觀作為東江縱隊革命舊址,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惠州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惠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進入觀門,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執鞭護法的神像,他叫王靈官,道教奉他為護法監壇神,專職鎮守山門,司天上、人間糾察之職。
轉過正門屏風便是主殿三清寶殿。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合稱,統稱三清境界。殿內供奉著道教始祖元始天尊、靈官道君和太上老君的泥塑全身像和張道陵、葛洪、許旌陽、薩守堅四位真人,左右神龕里供奉著軒轅黃帝和太乙真人。三清是道教最高的神。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大殿左側葛仙祠,這里供奉著葛洪真人和鮑姑像。葛洪在羅浮山一住36年。傳說81歲吞服自煉的金丹在沖虛古觀煉丹灶旁羽化成仙。葛洪旁邊的這尊是鮑姑像,她是東晉南海太守鮑靚之女,葛洪的夫人。
游客們,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口井即是神奇的長生井。它位于沖虛觀天井內的左偏殿,井中之水當年被奉為葛洪煉丹的神仙水。井水水質透明,是地地道道的純天然礦泉水。據說,當地的人們喝了長生井的水,可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經分析化驗,該井井水屬低鈉低礦化度水,水中鋅的含量為0.295-0.310毫克每升,同時還含有14中有益于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來到的是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據傳說,黃大仙的師傅葛洪煉丹煉了三爐七七四十九粒九轉金丹。金丹煉成后,葛洪夫婦服用了自煉的第一爐金丹而升仙。而第二爐金丹留給了黃大仙吃。黃大仙還未把一顆金丹吃完,他就已經能夠騰云駕霧,一步能跨十萬八千里。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來到了供奉八仙之首呂洞賓的祖殿。呂洞賓,全真教奉為北五祖之一,通稱呂祖。八仙之中,呂洞賓是道法最高的一位。
【會仙橋】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即將走過這座單拱石橋,即是會仙橋。會仙橋一名源于東坡揶揄何仙姑的掌故。我們現在看到這座橋即是當地人根據蘇東坡二遇仙人的美麗傳說而捐資修建的。
【朱明洞天】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朱明洞天,它是羅浮山洞天之精華所在。朱明洞是我國道教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整個洞天實際上是高出地面約十米的高臺。昔日,這里曾是幢幢書院精舍,解放后,改建成玲瓏別致的樓房,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俄式建筑,俗稱元帥樓。據說從1953年到1985年,這里曾是部隊的療養院,共和國的十大元帥中曾有七位元帥來這里療養過,其中林彪住的時間最長。1978年,朱明洞被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洗藥池】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八角形的池子就是洗藥池。相傳是葛洪和妻子鮑菇當年洗滌所采草藥的地方。據說,葛洪和鮑姑在羅浮山住了36年,經常上山采藥,而這個水池就曾洗滌過100多種藥材。1988年洗藥池被列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稚川丹灶】
各位游客,現在展現在您眼前的灶爐就是當年葛洪煉丹的灶爐,稚川丹灶四字是由清朝廣東督學吳鴻所書。稚川是葛洪的號,所以稚川丹灶與葛洪丹灶意思完全一樣。傳說葛洪在此煉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汞元素。1985年,稚川丹灶被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坡亭】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來到的這個亭子叫做東坡亭是為了紀念蘇東坡而建造的,它建于清朝道光年間,1990年秋曾經重新整修過。亭柱上書有丹灶藥池留勝跡,鳥聲花影的仙機的對聯,亭內梁山掛著一塊木牌匾,上寫花香靜處寒天月七個行書字。這七個字為回文單句,有可以轉過來讀為月天寒處靜花香。
【桃源洞天】
各位游客,請大家看看這里的石刻,上面刻有桃源洞天四個大字,真實地反映出那時這里滿山桃李芬芳的景況。傳說晉朝時,有個沙門讓南海太守袁宏的小吏吃了桃源洞天的仙桃。結果該小吏立刻閉幕騰空而起,帶著沙門送給袁宏的禮物一下子就飛回了廣州府中。
【飛來石】
游客們,請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塊石頭,上刻有飛來兩個大字,這就是羅浮山有名的飛來石,傳說此石是從桂林飛過來的。
【獅子峰】
各位游客,我們剛剛登上的這座山叫做麻姑峰。他位于沖虛古觀的右側,海拔242米。從遠處看。該峰有如威猛的雄獅在此蹲伏,隨時準備伺機撲躍,因此它又叫做獅子峰。這里是飽覽沖虛古觀仙境的理想之處。請大家往那邊看,那就是有名的麻姑妝鏡。在我國民間傳說當中,麻姑象征著長壽美麗。據說,女孩子到了十六七歲,如果能有幸到麻姑妝鏡前去照一照,就會變得更加美麗。我們團中有不少女性游客,有空不妨前往寶鏡前去照一照,或許真的可以變得更加美麗。
【黃龍觀】
各位游客,我們接下來將前往參觀羅浮山另一名觀—黃龍觀。
黃龍觀,原名金砂洞,以仙人遺金砂而得名。東晉咸和年間葛洪到羅浮山修道煉丹、著書授徒,并建有東南西北四庵。黃龍觀所在位置即是當年西庵的故址。五代時,南漢國后主劉巖夢見自己得到神人的指點,隨后于大寶二年(959年)在西庵一帶建起一座皇宮,取名天華宮。后來,劉巖又夢見黃龍不斷出現在天華宮一帶,因此又把那兒的金砂洞改名為黃龍洞。清代康熙年間,沖虛古觀道士張妙升到黃龍洞開創了黃龍觀。此后,黃龍觀逐漸成為道教全真龍門派的主要道觀之一。
黃龍觀于文化大革命中完全被毀。博羅縣人民政府于1993年重建黃龍古觀。據說1997年10月黃龍觀重新建成的開光之日,天空中曾有兩天云朵組成逼真的白龍形象在遙遠的天際向新觀飛舞朝賀,前后共持續了約10分鐘。
好了,黃龍觀到了,請大家帶好貴重物品隨我下車參觀。
黃龍觀與羅浮山的其他道觀一脈相承,其供奉的對象當然也就相差無幾。接下來給大家xx分鐘自由活動的時間,請大家進去自由朝拜與參觀,xx點xx分在這里集合。
【華首臺】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要去的地方叫華首寺,又叫華首臺。它位于羅浮山西南麓,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據說當年有500華首真人聚集此地而得名華首臺。明萬歷年間,羅浮山佛教興盛,有十八寺,華首寺被稱為第一禪林。
好了,現在我們就要進入華首臺景區了,大家看,華首臺下有一圓形巨石,上刻羅浮二字,筆法雄渾凝重,為清代廣州將軍奕湘手書。華首臺前有一門庭石,刻有嶺南第一山,后有一巨石石刻聞鐘發省。據史籍記載,這里原有一座鐘樓,有貴客到即鳴鐘歡迎。在華首臺下有兩塊石頭斜立,上合下開,30多米高的瀑布,飛瀉直下,沖擊巖石,雪珠四濺,那就是崖刻有飛云濺雪景觀的寫照。瀑布之下,有一深潭,叫躍雪潭,潭水流出成溪,溪邊有一黝黑大石,上有洗衲石三字。據說是當年五百和尚在此洗衲凈身之處。
華首寺建筑面積近萬平方米,主要建有大雄寶殿、玉佛殿、韋馱殿、萬佛殿和四面佛。大雄寶殿兩側分別建有48間太姑房和齋堂、原有大雄寶殿、鐘樓,均毀于1964年,近年來,當地政府和港澳同胞集資重修華首臺,并在鐘樓舊址新塑了望海觀音大型石像。近期建成的萬佛塔,內供一萬一千零一尊佛祖的像。于2002年6月正式開光接待香客,更為華首園內增添了一個亮麗的景點。
廣東羅浮山的導游詞篇七
汽車在通向羅浮山的公路上行駛。窗外的山漸漸多起來了。身子微微的朝前一傾,我才知道,羅浮山已經到了!
我們幾個孩子蹦蹦跳跳地進了大門,迫不及待地想揭開羅浮山的面貌。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玉蘭花香,不遠處,一個平靜的荷花池流露著夏的氣息,一朵朵荷花爭奇斗艷。池邊有幾棵高大的玉蘭樹,玉蘭花瓣零零星星地落在地上,像一只只小船,妙極了!池邊的柳樹也不甘敗下風,無數的柳條在風中倘佯,似乎在向我們展現自己一身的嫵媚。讓人看了感到親切、舒服。
離開荷花池,我們繼續向最高峰----飛云頂前進。在去飛云頂的途中,嫵媚一路上盡情欣賞山間的美景和路旁充滿韻味的精美雕塑。使我印象最深要數一號將軍樓前的“圣龜”了!一只大烏龜帶領著一幫小烏龜,小烏龜們乖乖地跟在大烏龜后面。烏龜們頭高高地抬起,眺望著遠方,一臉嚴肅,像是“將軍樓”的英勇守護者呢!
很快,我們已經來到了所謂“圣地”的地方----蝴蝶洞。蝴蝶洞是一個天然形成的巖洞。洞前有一眼泉水,人們把泉水引到了羅浮山的各個地方,供人們飲用和降暑。毒辣的太陽把我們的衣衫都逼出了汗,我們一行人,爭先恐后地在泉水前洗手。感覺涼涼的,好舒服啊,甚至有點要結冰的感覺。可是襯上這炎熱的夏天,顯得很得意!洗完手,我們準備進洞去了。洞口上有兩只碩大的蝴蝶雕塑,顏色有些暗淡,一定是有好一段歷史的了。走進了洞里,開始了我們長達20分鐘的“蝴蝶一游”了!剛進時,感覺雨霧迷蒙,加上洞內的光線并不充足,自己似乎成了仙子,騰云駕霧的!
這里還很潮濕,時不時聽到有水滴的聲音,好像是在給我們的前進伴奏!走前了一點,我們隱約看到了八個高大的雕像,走近了,是八仙!看吶,這巖洞內還有怎么大的雕像呢!前面的燭光多了,一個千手觀音的神像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一個緊接一個地參拜了觀音。我們還注意到,前面有些貪玩的游客在千手觀音手上放了很多水果和零食,弟弟笑著説:“幸虧觀音有千手,不然零食就沒那么多了!”
告別了蝴蝶洞,我們繼續前進,在大家的笑聲和談話中,我們來的了飛云頂的腳下。抬眼望去,已高得望不見頭了。花了兩個多小時,我們終于到達了山頂。萬里晴空下,是一片秀氣的山頂,黃昏時的太陽給它們鍍上了一層金黃。連綿起伏的山坡像一個個溫柔的小船,向著幸福啟航!
下山后,我們拖著疲倦的身軀奔向旅館,帶著羅浮山的美,進入了夢鄉……
廣東羅浮山的導游詞篇八
省級風景名勝區羅浮山,面積約3平方公里。常年水汽升騰,云霧繚繞,又名浮山。山勢陡峭,為礫巖構造,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秀美壯麗,姿態萬千。十二峰拔地而起,突兀險峻,石、巖、洞、谷、關,遍布其間,集雄、奇、幽、秀于一身。景觀隨視角而變化,大有“橫看成嶺側成峰”之感,極具有美學觀賞價值。林蔭蔽日,清幽疊翠,氣候宜人,是休閑避暑的勝地,素有“羅浮疊翠”,“安縣八景”的美譽。
前山佛教飛鳴禪院,后山道教玉清、天仙而觀,歷史悠久,香客云集,是朝山拜廟,感受宗教文化的最佳場所。山上有羌族城寨遺址多處,并遺存五百多年前羌族與明王朝交兵的古戰場---“羌王城”。太乙洞及豎洞是全國獨特的景觀。羅浮山集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與一處,是川西旅游的一顆璀璨明珠。
神奇的醫療礦水一一羅浮山溫泉
羅浮山溫泉位于綿陽市安縣桑棗鎮羅浮山東麓,溫泉水產于1500--20__米井下,儲量豐富,品質優良,出口水溫45.5度。20__年7月通過省級鑒定,被命名為含碘、偏硅酸的鐳、理、氟、鍶、偏硼酸、硫化氫高溫醫療熱礦水。由于熱礦水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化合物和微量元素,因此具有極高的洗浴、保健、醫療等綜合開發利用價值。經臨床實踐,羅浮山溫泉已顯示出她所具有的醫療保健功效:舒筋活血、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促進交感神經興奮、滅菌、殺蟲、軟化溶解角質、護膚養顏。驚動京、蜀兩地的“樹皮娃娃”浴療七天,出現“脫皮”奇跡的真實故事更增加了她的神秘色彩。自6月24日出水至今,溫泉沐浴者已達數萬人次,香港亞洲小姐婁茜妮、著名影星岳紅、笑星沈伐也曾先后蒞臨此地。羅浮山溫泉神奇的醫療保健功效早已廣為流傳,被譽為“浮山圣水,人間一絕”!
廣東羅浮山的導游詞篇九
羅浮山,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區位優勢。她,山清水秀,道佛相容;洞天奇觀,涌泉飛瀑隨處可見。山勢雄偉壯麗,自然風光旖旎。古跡繁多,寺觀遍立,歷代名人詠題佳作不勝枚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旅游資源的開發極具潛力。
羅浮山,享有“嶺南第一山”之稱。廣汕公路穿越其境。她方園260多平方公里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它又是我國道教名山,道教稱它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它與南海縣境內的西樵山為姐妹名山,故又有東樵山之稱。
羅浮山地處粵東“旅游休閑走廊”的中心地段;是構成‘廣州一香港一惠州”旅游金三角的支掌型景區和代表景區。整個羅浮山由朱明洞、黃龍觀、酥醪、飛云頂四大景區組成;羅浮凈土園林是黃龍觀景區內新開發的旅游景點。它西連發達的城市群,南接港澳與東南亞,東鄰90年代興起的大惠州,與廣州、深圳、惠州、香港的距離最遠不超過130公里;交通極為便利。羅浮山以廣大、奇峭、峻拔稱雄;以飛瀑.流泉、密林、清秀稱幽。她共有大小山峰432座.飛瀑名泉980多處、洞天奇景18處、石室幽巖72個。主峰飛云頂,海拔1296米,峰頂盤圓平坦,花草并茂,云霧繚繞,日出的瑰麗可與泰山媲美。每年重陽節;登高觀日出者有數十萬之眾;蔚為壯觀。
飛瀑名泉、洞天奇景是羅浮山自然天成之杰作代表。山山有瀑,處處流泉。白石灘飛瀑從87米高的懸崖傾瀉,濃霧遮天,陽光下彩虹耀眼;瑰麗壯觀。身處巖下,’‘夏暑不知逢六月”。白水門瀑布跌宕千尺響如霄,聞之骨寒;水簾洞瀑布“天上珠簾直下垂”;黃龍洞瀑布“飛作滿天風雨聲”。名山多聚泉、古剎具神水。沖虛觀內的“長生井”,寶積寺后的“卓錫泉”、酥醪觀旁的“釀泉”并稱羅浮三大名泉,水豐不竭;甘甜清冽;能與西樵的無葉井齊名,和杭州的虎跑泉并列。羅浮山仙洞密布、大洞十八、小洞數百。這洞,乃道教之謂洞天,每個洞天都是由幾座山環抱而成的小天地。洞中清靜幽秀,其間泉水淙淙,古木森森。
羅浮山地處北回歸線,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適宜多種植物生長。有植物3000多種.其中1200多種為藥用植物,是個天然的中草藥庫。廣東過去四大市場之一的藥市就設在羅浮山沖虛古觀在則,稱洞天藥市。土特產酥醪萊、云霧甜茶和四時佳果則別具風味。蘇東坡的“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是最好的寫照。
羅浮山除去綺麗壯觀的自然風光之外;諸多的神話、傳奇、古跡以及道佛兩教竟相繁衍的盛況;為其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素有“神仙洞府”之稱。從東晉葛洪來此建庵,修道煉丹,著畫立說,開創為嶺南的道教圣地;到唐代道佛(教)共處,道士僧人齊集如云;有“五百花首游羅浮”之盛會。山上寺觀遍立,有九觀十八寺之多。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唐佳慧,你們可以叫我“唐導游”,今天我們來到羅浮山這名勝風景區。
我們再來到元帥樓,這個地方曾是元帥:陳毅、朱德等住過的地方,據說:陳毅、朱德等元帥在戰爭中身受重傷,人們為元帥們建起了一座小房子,家具一應俱全,專供元帥們休息養傷,供他們這些英勇的元帥吃喝。
乘坐空中纜車,在空中鳥瞰,景色大半收盡眼底:遠處豪華的別墅區,下方一棵又一棵的百歲古樹,還有那陡峭的美麗山峰……這些都是大自然的贈品。(除別墅區和各別建筑)
以上就是我們這次導游的全部內容,我們下一次再見!拜拜!
廣東羅浮山的導游詞篇十
這座絳紅色的建筑就是鎮海樓,它是廣州文化史跡引人注目的一顆明珠,被譽為嶺南第一勝景。鎮海樓因其樓高五層而稱其為五層樓。此樓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永嘉侯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樓,后又題名為鎮海樓,有雄鎮海疆之意。1956年改為廣州博物館。
關于鎮海樓的興建,有一段有趣的傳說。朱元璋得了天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之后。一天,他和鐵冠道人同游南京鐘山,游興正濃之時,鐵冠忽然指著東南方對朱元璋說,廣東海面籠罩著青蒼蒼的一股王氣,似有天子要出世了,必須立刻在廣州建造一座樓鎮壓住龍脈,否則日后必成大明的禍患。朱元璋聽后,游興頓失,急忙派人到廣東查詢,發現廣州的越秀山上現王者之氣。朱元璋立即下詔,命令鎮守廣州的永嘉候朱亮祖在山上建一座樓將王氣鎮住。圣旨下來,朱亮祖自然不敢怠慢,于是,在越秀山上興建了這座樓成塔狀,塔似樓形的鎮海樓。該樓呈絳紅色,據說亦有辟邪鎮王之意。
鎮海樓是廣州現存最完好、最具氣勢和最富民族特色的古建筑,樓高28米,闊31米,共五層。第一、二層用紅砂巖條石砌成,三層以上為磚墻,外墻逐層收減,似樓似塔,紅墻綠瓦,造型古樸獨特。樓前對峙一對高達二米的紅砂巖石獅,為明代雕刻。鎮海樓坐北向南,翹檐飛脊,巍峨挺拔,雄鎮山巔,氣度非凡,獨具特色。清初著名詩人屈大均盛贊鎮海樓山海形勝、瑋麗雄特,雖黃鶴、岳陽不能超過它,實可以壯三成之觀瞻,而奠五嶺之堂奧。在清朝時期,鎮海樓一直是廣州最高的建筑物。登上樓頂,遠眺珠江水波蕩漾,波瀾壯闊,蔚為壯觀;近撫云山層巒疊翠,羊城錦繡,盡收眼底,氣象萬千。
鎮海樓的西側,是剛介紹過的古城墻,東側是博物館的專題陳列室,西面建有碑廊,陳列著歷代碑刻24塊,是研究歷史文化名城的寶貴資料。在林林總總的碑刻中,值得一提的是貪泉碑刻,上面刻有晉代廣州刺史吳隱之的《貪泉詩》,這里有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東晉時期,廣州由于地處南海之濱,比較富庶,而當地官吏貪污成風。有所謂經城一過,便得三千兩之說。廣州北石門,是中原往來廣州必經之地。石門有一泉水,名為貪泉,來廣州上任的官員喝了貪泉水就會變為貪官。東晉元興初期(402404年),吳隱之為廣州刺吏。他到廣州赴任經石門時,聽了這個貪泉水會改變人原來廉潔之性的傳說,特地酌泉水飲并寫詩一首,云: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吳隱之以詩銘志,在廣州為官期間,果然清廉自持,留下一個清官形象。后人因而在貪泉建碑,以警示貪官污吏。此碑原豎于石門,1963年移于此。
在碑廊旁邊,有一批古炮,是明清時期廣州城防大炮,其中四門由佛山所造。當年,林則徐到廣州禁煙,為加強廣州城的防務,命佛山炮工鑄造一批大炮,這些xx便是當年所鑄的。大鐵炮原安放在越秀山炮臺,曾在1841年和1856年的第一、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廣州人民抗擊外國侵略者的武器。鴉片戰爭失敗后,這些鐵炮和炮臺一同遭遇侵略者的嚴重破壞,炮身兩側的炮耳被打斷,點火的炮眼用鐵釘釘死,使大炮失去了作用,這也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猙獰面目與色厲內荏的本質。
五層樓頂層高懸著一個鎮海樓金色巨匾,兩邊有一副木刻的楹聯:
萬千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星,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
楹聯是清光緒年以兵部上書銜赴粵籌辦海防的彭玉麟授意其幕僚李棣華所作。聯中的故侯即鎮海樓建筑者朱亮祖,而今樓存人故,可證歷史滄桑。目空今古和淚灑英雄則是有感而發。當年彭玉麟因中法戰爭率軍入粵,駐節鎮海樓上。他反對李鴻章議和不成,也只有淚灑英雄了。李棣華深知上司胸懷和遭遇,故由詠樓而意境磅礴,是聞名海內外的名聯。轉瞬六百載,鎮海樓下,物換星移,人世全非。只有這絳紅的古樓,經歷無數劫難,多少風霜寒暑,兵荒馬亂,碧瓦朱墻依然如故,它仿佛歷史長者的身份,不知疲倦地向人們訴說著逝去的歲月。
五層樓現在是廣州博物館,陳列著廣州從新石器時代至近現代共四千余年的歷史文物。一樓容千載,兩眼通古今。那一片片先人留下的粗糙石器,那一件件斑駁陸離的銅器和古陶瓷,還有發黃的歷史文獻和照片,讓人們了解20xx多年來廣州城市的發展歷史。
五層樓每年接待中外游客數十萬人次,1996年月10月和五羊石像一起以穗石祥樓之名被評為廣州旅游十大美景之一。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原有的陳列已不能滿足需求,廣州市政府拔專款在樓的東側興建了一座二層的古建筑。這座新陳列室小巧玲瓏,古色古香,和五層樓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登上鎮海樓,極目江天萬里,只見山上綠樹婆娑,十里翠屏,姹紫嫣紅,景色秀美,珠江兩岸彩虹飛架,瓊樓玉宇鱗次櫛比,珠水如帶。那藍天、那白云、那紅花、那綠樹,構成了一幅幅無比秀麗的廣州圖畫,怎不令人豁然開朗,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