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小吃有哪些篇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闭f起我家鄉的小吃,那可是數不勝數,但說起“最好吃”的食物,我可要推薦我們家鄉的云吞面了。
云吞面是通過加工而制成的,又名“皮包肉”,白色粉皮里包著晶瑩柔嫩的肉餡。熟后的云吞呈黃白色,由面條托著云吞仿佛是“面上明珠”,讓人垂涎欲滴。
今年寒假,爸爸和媽媽帶我們回家鄉嘗小吃,我特地點了云吞面。香菜浮在湯面上,綠瑩瑩的像一片小荷葉浮在湯上面,云吞如“金元寶”一樣誘人。我看著這樣讓人垂涎三尺的面,我再也忍不住了!急忙用筷子趁熱夾起一個,放到鼻孔一聞,香氣撲鼻,這香氣仿佛是一條隱形的線,緊緊的捆住我的心。我把云吞往嘴里送,輕輕咬一口,?。∫环N令人欲欲飄仙的感覺頓時在我口中彌漫。突然,一道聲音把我從享受中拉回了現實?!皟鹤涌春昧?!看爸爸露一手!”說完爸爸從我碗里夾起一個云吞,放入裝有醋的碗里翻攪一下拿在我眼前一晃,說:“可以吃了!”然后,爸爸把它往我嘴里送,我一合上嘴,舌尖就就給醋這個“小壞蛋”占據了,它把我的舌頭攪得酸酸的,甜甜的。
這下面涼了,我不得不把紳士的外表脫了下來,披上狼和虎的皮——狼吞虎咽般的把一大碗面消除了。
我把碗往桌子上一敲,手中筷子一松,筷子便落葉般落在桌子上。我拿起一張紙巾把嘴一擦,想:這么好吃的云吞面是怎么做的呢?我的好奇心迅速占據了我的大腦,于是我的腳像抹了機油一般溜入了廚房。我看見一位廚師正在做呢!只見他把皮攤在手心中,用小棒取出一定的餡飛快的放在皮中心,再飛快的揉一揉翻一翻,然后把它扔進滾開的水中,接著抓起面,拿起香菜,甩入湯中。最后,一碗香噴噴的云吞面就做成了。
怎么樣?聽了我家鄉的云吞面,你的口水是不是“飛流直下三千尺呢”?那就請來我家鄉吧!
家鄉小吃有哪些篇二
家鄉的小吃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市一個非常美麗恬靜的城市,這里的小吃當然也是聞名中外,蓮子藕粉就是其中之一。
閑話不敘,直接說說蓮子藕粉吧。也許,你會覺得藕粉不過最普通不過的東西,有什么稀奇的,又有什么能用文字來詳盡描述的呢?那就大錯特錯了!杭州的藕粉可是色香味一應俱全,別的地方無法比擬的。
小時候,我就對它垂涎三尺。每次出去,聽見景點小攤上的叫賣,我總是扯著媽媽的衣角,讓她帶我去買蓮子藕粉。那碗藕粉晶瑩剔透,里面的蓮子若隱若現,一碗藕粉在面前掠過,一陣撲鼻的香氣就迎面而來,深深地吸一口氣,忍不住贊嘆一句:“好香?。 蹦窍闾鹂煽诘奈兜滥芤恢崩p繞著跟到你的夢里去。
嘗一勺藕粉,那口感涼涼的,柔柔的,只覺得好像要把小嘴黏住似的。緩緩的咽下,就仿佛一道明媚的陽光穿過心房一樣,溫暖了我的身體;想潺潺的流水一般,滋潤了我的心田。嚼一顆蓮子,韌韌的,香香的,嚼著嚼著,一股微伴著泥土的清香直入肺腑,就像一朵美麗的聯華在身體里綻放開來。
蓮子藕粉不光好吃,營養豐富,還能排毒養顏,開胃止血……超市、商場、小店都有賣藕粉的,各種品牌、各種口味,一包包、一盒盒,好看又實惠。常有人在這里駐足停留,有的買回去孝敬老人,有的買回去給自己或孩子吃,還有的是作為禮物送人的。
如果你有幸來到我的家鄉,一定要嘗嘗這道特色小吃,我保證它會讓你一輩子也忘不了。
家鄉小吃有哪些篇三
夕陽西下,我們來到了王府井小吃街。古色古香的牌坊里,行人絡繹不絕。大家一個個都空手而來,滿意而歸。
還未走進小吃街,那一股股食物的鮮香便一股腦兒地鉆入我鼻子里,誘得饞蟲蠢蠢欲動,望著走出來的那一張張已吃得油光發亮的嘴唇,我咽了一口唾沫。
來到小吃街,見到的只有人,排山倒海的人群像潮水般涌上去。我擠到路邊,小吃攤與我想象中的大相徑庭!本以為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些雜亂無章的小吃攤,卻見路邊乃是一家家“正規”的店鋪。店鋪里的'“大廚”們忙得不可開交,但他們都樂呵呵的,滿頭大汗卻笑呵呵地工作著。店鋪的招牌都很特別。大家都掛了一面面小旗,上面寫著xx店、xx小吃。當然,有的糖葫蘆店還別出心裁地掛了一個個超大型糖葫蘆狀招牌。我一路觀賞著這些美味的小吃。不住的纏著媽媽買這買那。
“我要吃這個!我就要吃這個!……”一個任性的聲音隱約傳入我耳膜。我循聲望去,只見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子指著鄰座的一個吃的東西正哭喊著撒嬌呢!我依舊回過頭來,透過人群的間隙,在“燈火闌珊處”見到一個女孩蹲在高處的樓梯上手握一串羊肉串,津津有味地啃食著。她滿臉陶醉,早已被嘴邊的食物深深地吸引住了。
左右兩邊的糖葫蘆店比比皆是,每個店鋪前都人山人海。擠上前的人一群接一群。令我無處“插針”。食物的香味更濃了,它們夾雜在人群中,鉆進人們的鼻子,誘出又一批的饞蟲。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是剛吃飽也不會無動于衷的。三四條叉開的街道里,千奇百怪的食品更是層出不窮。我們選定了一張桌子,開始了“正餐”。
我舔了舔已經沾滿油汁的嘴唇,不甘心的了望著后面又長又大、且價格便宜的羊肉串,又一次擠進了人群。我握著幾乎有半個人長的肉串,一個勁兒的往嘴里塞。我咬住一大片肉,嘶啦一聲扯下一大片肉來,嘴里充滿了肉塊,滿嘴都是肉香,滿心都是舒暢!
夜幕降臨,姐姐和我又一次走近店鋪,買下了一大捧羊肉串。
人群依然擁擠,我把那羊肉串高舉過頭頂,肥油順著桿子流下來,流到了手上、流到了心上。我等一路走一路吃,嘴角都積了厚厚一層油脂,大飽口福而歸,那王府井小吃街也深深留在我心中。
家鄉小吃有哪些篇四
人人對自己的故鄉都懷有一種特別的情愫,無以言表而難以割舍。淡淡的鄉思,最忘不了的便是那家鄉的味道。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它獨自的特產,風味小吃更是占有一席之地。本人家鄉的小吃種類也是類型多樣,數不勝數。有賣燒烤的、有賣煎炸類的、有賣冷飲的、也有賣風味湯的。其中,手抓餅令我情有獨鐘。
手抓餅原本的名字叫蔥抓餅,它的起源來自于我們中國的臺灣。食材也很簡單,可以依據自己的口味,加入自己喜歡吃的。做法如下:首先準備一張面餅,一個雞蛋,兩根火腿,一片培根,兩片生菜和番茄醬;然后在鍋底刷上一層油,分別放入面餅,雞蛋和培根,煎炸十分鐘左右;最后將切好的火腿和煎熟的雞蛋、培根放在面餅上,撒上適量的番茄醬,用面餅卷住。現在就是享受美味的時刻啦!
其次,令我回味無窮的便是烤羊肉串了。
記得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遇見了它,那是在一次逛夜街的時候。當時我聞見了一種令人蕩氣回腸、垂涎不止的氣味,它刺激著我的味蕾,牽引著我的身體,不斷地靠上前去。原來是一位阿姨站在烤車面前,手中不停地翻轉著正在烤著的羊肉串,我毫不猶豫的叫老板給我來5串。只見阿姨拿出已經穿好的羊肉,架在裝有炭火的燒烤爐上,刷上了一層秘制的醬料,開始翻轉羊肉串。炭火拍打著肉串,發出滋滋的響聲,空氣中不一會兒就充滿了香氣撲鼻的味道,20分鐘左右后,羊肉串顯得外黃里嫩,色澤誘人,阿姨也撒上了孜然粉和胡椒粉,完成了對羊肉串裝扮的最后一步。吃著到口的美味,懷著滿足的心情,我一路蹦噠著回了家。
溫柔鄉情意綿綿,家鄉的味道讓我流連忘返,它牽引著我青春的靈魂回到那美食文化的淵源深處。
家鄉小吃有哪些篇五
大家都知道湖北省,但是知道湖北省有個通城縣嗎?是的,湖北省通城縣就是我的家鄉,那里是山美,水美,人更美,是我心中最好的地方!
我的家鄉山清水秀。離我家最近的山叫錫山。走進錫山,郁郁蔥蔥的樹木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茂盛。再往上走,就到了爺爺經常用桶接泉水的地方了。喝一口甘甜可口的泉水,身體又感覺精力充沛了呢!
泉水是從哪里來的呢?繼續往上走,就可以看到一片湖,名字叫做木魚湖。泉水就是從那里流下來的,木魚湖特別大,聽爺爺說,里面還有很大一條的魚,把魚豎著比我還要高。聽得我心生向往,可惜來看別人抓過好幾次魚,都沒有見到那么大的。
那里的人安居樂業,熱情好客。你來到通城,本地人馬上給你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熱干面,好像和你很熟似的。
晚上,我和爺爺散步,看到了寧靜的鄉村,看到了幽靜的樹林,看到了還在鋸木頭的木材市場,看到了亮光閃閃的雁塔……正如羅丹所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家鄉小吃有哪些篇六
六(1)班
陳曉旭
我的家鄉位于海峽西岸最北部——福建省,浦城縣。家鄉有很多風味小吃,什么豆腐丸,燈盞糕,桂花茶燈,我都愛吃。不過這么多小吃中,我最喜歡吃的還是麻糍,每到立冬那天,我們一家子都去二姨夫家,因為家鄉有一傳統風俗,立冬這天每家都得吃麻糍,古人有“麻糍補冬”的說法,二姨夫家照例年年立冬都會做麻糍吃,麻糍好吃,做法還挺有趣的呢!
姨夫先把糯米洗好,倒入蒸籠中蒸熟,然后把蒸好的米倒進一個大師臼里,接著,姨夫用木頭的舂槌“啪嗒”地錘糯米飯,爸爸就用占了水的手不停地翻轉著糯米飯,這一打,一翻······便有了節奏,爸爸和姨夫像是在演奏一曲優美的打擊樂呢。他們邊錘邊打地輕輕哼著調子。那有力而又有節奏的“啪嗒,啪嗒”聲不時傳出,與村子里各家各戶不時響起的錘擊聲形成優美的旋律。
經過兩個成年男人汗流浹背的捶打,糯米飯成了粘稠的糯米團,到了做麻糍最后一個步驟了,就是把早已炒熟的芝麻磨成的粉和白糖攪拌均勻,制成芝麻粉把糯米團捏成一個雞蛋大小的小團,在芝麻里滾幾下,就成了香氣撲鼻的麻糍了,剛做好的麻糍透著糯米和芝麻的香氣,聞著就叫人流口水??!趕緊的,快動手吃??!我一下子吃了兩大碗,我明知麻糍吃多了會脹肚,我可顧不了那么多了,我現在只管吃。
家鄉的習俗是:這天不僅人要吃麻糍,耕牛也要吃麻糍,據說也是讓牛補冬,以備來年有力氣下田干活。這就是我家鄉的小吃,我愛吃麻糍!如果你有機會來到浦城,我帶你去吃。
家鄉小吃有哪些篇七
我的家鄉在山東平陰,那是我第二個家鄉,她一年四季都很美,所以我很喜歡她。
春天,樹里姹紫嫣紅。山坡上的小草慢慢地從土地里鉆出來了它的.嫩芽,接著伸了伸懶腰,一陣春風吹來,小草彎了彎腰,好像在像春天問好。村子里的果園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色;梨花開了,桃花也開了……山野里的花不甘落后,滿山遍野,紅彤彤的,煞是好看。整個村子被裝扮得五顏六色,花香也在村里飄蕩著,一場牛毛細雨過后,花草樹木都笑開了懷,貪婪著吸著甘露。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黃鸝在枝頭歡快地歌唱著。
夏天,山上一片蔥綠。知了在樹上歡快地唱歌。小溪里的魚兒在涼爽的水里快活地游來游去,可開心了!你瞧,它們有的跳出了水面,回到水里的時候,水花四濺,有趣極了!
秋天,村里一片金黃。果園里結滿了紅的、黃的、青的……果實,果農們正在忙著采摘,田野里莊稼成熟了,農民伯伯也忙著秋收。
冬天,村里別有一番情趣。很多花草都枯黃了,一些樹木也枯黃了,但是松樹、柏樹還是那么綠。溪面上非常靜、清晰地倒映出樹的倩影,水里一條魚也沒有。天空一只鳥也沒有,都不知道去哪過冬了。
啊,家鄉的四季美極了,我愛我的家鄉!
家鄉小吃有哪些篇八
走進那條熟悉的巷,幾棵桂花樹的枝葉沙沙作響,抬頭,頭上雪白的櫻花正開的一片燦然,空氣中蕩漾著一種沁人心脾的清香,與櫻花香一起在流溢的春光中翩然。
過街,轉角,又踏上這個素雅的小店,清一色的淡藍色桌椅,把小店襯托的更加素凈。幾分鐘后,點的小吃便上桌了,素凈的藍花白瓷碗中是一潭平靜,白靈靈,水嫩嫩的豆腐安靜的仰臥在碗中,似八月十五夜那一輪皎潔的圓月;如雪白圓潤的珍珠;像古樸典雅的白玉盤,讓人看得如癡如醉,豆腐上面均勻的撒著晶瑩透亮的白糖粒,像璀璨的銀河中幾顆最亮的星,閃閃發光,這便是駐馬店的一道特色:家喻戶曉的甜豆腐腦。
既然被稱為特色小吃,就要具備“色、香、味”俱全,有它的風采所在,接下來,就要品它的味兒,聞它的香了。
單從豆腐的外觀來看,就已經讓你心動不已了,清清白白的豆腐,晶瑩剔透的糖粒,似那一潭平靜的秋水,美得讓你不忍心打破這一潭寂靜。氣味的芳香更讓你神清氣爽,為這道驛都名吃錦上添花。
持起勺子,挖上一勺送入口中,圓潤的口感像吃了蜜一般甜滑,一絲清涼的感覺升上心梢,松松軟軟的水豆腐滑入你的口腔,流入你的心田,在你全身涌動著,四溢著,似聽到了鈴鐺叮咚般的歡悅。小店里,熙熙攘攘的顧客,老板娘舉起勺子為顧客盛滿,食客也迫不及待地吃著、狼吞虎咽著,細細品味著。
此刻,空氣中又流動著那一縷縷芳香;心中又涌動著那一絲絲清涼;小店里又來去著一批批慕名而來的顧客。
家鄉小吃有哪些篇九
要說我是個吃貨一點也不過分,因為我一看到好吃的東西就兩眼放光,呵呵,所以長得圓乎乎的,怎么也苗條不起來。人家都說我富態,管它呢,只要健康快樂就好,身材好壞嘛,順其自然吧。
說起特色小吃,就不能不提到我的故鄉,一個湘西的小縣城,地方不大,民風很淳樸,人文氣息很濃厚。離碼頭不遠的市場上熱鬧非凡,經常是人潮洶涌,窄窄的街道兩旁擠滿了小攤販。我最喜歡跟著母親去趕集了,因為這一天比往常都要熱鬧,商品也比往常豐富許多。
我來介紹一下簡要的制作方法吧,本地出產的紅皮蘿卜個大又圓溜,挑選個頭中等的蘿卜洗干凈了,切成片,放進壇子里邊用酸水泡個十天半個月就行了。當然這酸水是特制的,里邊還得擱上冰糖,吃起來酸酸甜甜的,還很脆爽。記得大姐結婚的時候,家里買了很多這種蘿卜招待客人,都被一掃而空。
糯米蓮藕是一道甜食,我們那里的農戶到了夏天喜歡種蓮藕。蓮藕有很多種吃法,大家熟悉的吃法有素炒藕片,蓮藕燉排骨,白糖涼拌。我們這里還有一種吃法,就是把蓮藕切成一段段的,清洗干凈,把里面的空隙處塞上糯米,然后放進油鍋里炸,炸出來的口感很好,又香又甜,十分好吃。
小時候最愛吃的一道早餐小點心就是金黃的糯米糍粑,小販把糯米切成三角形,放進油鍋炸成金黃色澤,整條街都能聞到那濃濃的香氣。五角錢一個,拿在手里還燙手呢,就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燙的齜牙咧嘴的同時又很滿足。你看這糍粑外邊金黃酥脆,里面的糯米香甜綿軟,香味始終在口中回味無窮。哎,不騙你,絕對是人間美味。
小孩子就是嘴饞,到了市場上光想著吃了,呵呵。也怪不得俺么,那么多美食讓人眼花繚亂,肚里的饞蟲四處亂躥,不安分么。上躥下跳了半天,肚子餓了吧,來上一碗米豆腐好了。軟軟的米豆腐加上特制的辣椒醬,強烈的辛辣味刺激了味蕾,胃口大開,常常一碗都不過癮呢。
要知道我們這里的辣椒醬也是特色食品,我老媽是制作辣醬的能手。她會挑選上好的`干紅辣椒,洗凈曬干水分,油燒熱,把辣椒放到鍋里去炸香脆,火候要把握好,不然辣椒就燒糊了。炸好的辣椒撈出來放到陶制的擂缽里用木錘使勁搗碎,還得加上蒜子和生姜,這樣搗出來的辣醬才特別香。搗碎的辣椒末裝在玻璃瓶里邊,上面淋上一些香油,這樣保存的久,要吃的時候勺一點出來做調理,是很好的調味品額,涼拌菜味道好不好,就靠這辣椒醬調味了。
到了清明時節,我們這里去掃墓的人們還會制作一道特色美食用來祭祀。是什么呢?當然是蒿菜糯米飯了。說起這糯米飯,因為工序麻煩,而且需要一道特殊食材,所以平時是吃不到的,算一道時令小吃吧。四五月的時候,田邊地頭的蒿菜四處可見,綠油油的一片,散發出特殊的艾蒿氣息。拎上籃子,半個小時就能采滿一籃子?;丶乙院?,把蒿菜洗干凈,用鹽水把苦水揉搓掉,加點兒鹽,和上糯米,拌上切碎的臘肉一起煮熟。哇塞,煮出來的米飯是亮晶晶的綠色,可謂是色香味俱全,很養眼。而且會散發出獨特的香味,因為里邊的食材有蒿菜,糯米,臘肉。你想想,這三種香味混合起來,相信全世界也沒有幾個人不喜歡這道美食的。
過年北方人喜歡煮臘八粥,而我們這個南方小鎮喜歡做糯米糍粑。我姨媽住在大山里,他們家住的是木制的吊腳樓,冬暖夏涼,十分舒適。過年,地里的糯米豐收了,為了慶祝這一年風調雨順,大家會把上好的糯米煮熟,放到自制的石臼里,派上十幾個壯勞力輪流把糯米搗成糍粑。這可是個苦力活,大伙兒要把上百斤的糯米搗成糍粑要從大清早忙到天黑才能完成任務。
我有幸見過搗糍粑的過程,場面十分壯觀。男子漢脫掉上衣,背上流淌著汗水,胳膊上的肌肉有節奏的一鼓一鼓的,在冬天的白色霧氣中升騰著熱氣,仿佛一尊尊大力神,比那些健美教練更具有原始奔放的美感,可惜那時候沒有照相機,不然能拍到幾張好照片。
糯米搗好了,還需要人用手工做成一個個圓形的糍粑。我試著稱量過,一般的糍粑四個一斤。當然還有最大的,這種糍粑比一般的糍粑個頭要大,有臉盆大小,中間留一個孔,曬干后用繩子穿起來掛在墻上,想吃的時候切上一塊煮熟就行了。除了白米糍粑,還可以添加綠豆,做成綠豆糍粑。或者加上曬干的蒿菜,做成蒿菜糍粑,都十分美味。吃的時候,可以加上豬油白菜煮熟,加點鹽;喜歡吃甜食的可以放白糖。也可以用油煎炸,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放在炭火上烤熟了,包上咸菜或者白糖就可以了。烤的過程十分有趣,用火鉗放在炭火上烤,等到糍粑中間鼓起來,變成一個圓鼓鼓的大胖子,就熟了,這個時候就可以取下來,中間填上各種食材,很美味。
圓圓的糍粑象征著這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寓意吉祥,吃起來美味可口,烹調又簡單,所以這個風俗一直流傳了下來。用糯米制作是因為口感好,每年姨媽都要送我們家幾十斤糍粑,平時不吃的時候用冷水泡在盆里就行了,可以保存很久。
離開熟悉的故土,離開熟悉的人,也遠離了從小吃到大的家鄉風味美食,才幡然醒悟家鄉的一切都是如此親切美好,那么耐人尋味。偶爾在夢里與我的故鄉邂逅了,這份感覺竟然也甜蜜如往昔,仿佛又變成了那個貪吃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