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優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植樹心得50字 植樹心得體會篇一
植樹節后的第二天——星期六,我們歡樂谷快易作文培訓班學員乘車來到了溪東黃土坡,路上,我幻想著那肯定是個綠樹成蔭的好地方,但結果不是的——一座黃土小山坡地。由我、周家正、何序崢、何鑫組成的“江家崢鑫隊”我們一人領了一棵小樹苗上山去。
在山腳,我望著那布滿黃泥的小山,心想:這爬得上去嗎?在爬到半山腰時,已經有幾個同學“就地扎營”了。但是男生們“得隴望蜀”繼續爬上去,哇!到了山頂,偶爾幾陣涼風吹過,“好涼快啊!”我勁喊。這時,底下的景色盡收眼,遠處蒙蒙朧朧的山。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選了一塊斜坡,我站在下面,憋足了勁兒,使勁掄起鋤頭,往那塊地上打下去,只見一些表層的松土被我挖開了,然后我順藤摸瓜一連把兩邊都打掉了一些土,大約30公分的時候,我用鋤頭在中間打了一個小坑,然后小心翼翼地和另一位同學把小樹苗插入黃土,我們又用鋤頭把剛才挖上來的泥土推向小樹苗,埋了它的根,再用腳踩實,一棵小樹苗漸漸在山上的“新家”成形了。接著,又是一棵棵的小樹苗……
我們快歸隊了,我向小樹們揮揮手,“再見!明年我再來看你!”說完,我放下鋤頭向山下跑去,突然我的鞋子“叭嗒”踩到了黃泥,這一來,加上我滿頭大汗,衣袖卷起很像一位“野人”啦!
不過,“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讓我懂得了種棵小樹,美化家園,讓大自然永遠年輕!大家都來種棵樹吧!
植樹心得50字 植樹心得體會篇二
冬去春來,又是一個植樹節,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曲江公園。
曲江公園讓我耳目一新,小橋流水,綠樹成蔭,鮮花遍地,老人們伴著悠揚的琴聲在練功。這么美麗的公園,我們要在哪兒栽樹呢?就在這時,一位技術指導人員笑每們瞇瞇地向我們走來。他帶我們走過了一座小橋,來到了一片未開墾的農田。
這片農田邊上有一條小河,河水清澈明亮,河邊上有一叢水草。技術指導人員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用圈給我們規化位置。心急的我迫不及待地用力把鐵鍬插進土里,握著鍬柄用力一翹,地上出現了一個圓坑,我再次把鐵鍬往土里一插,這次可沒上回那么幸運,不知碰到了什么硬東西,鍬面一震,我倒像泄了氣的皮球,無精打采。這時,“智多星”居偉順手拿起一把小鏟,把四周的土鏟去,露出一個紅石塊,居偉又輕輕一搖,終于被挖出來。
挖坑是體力活,放樹可是個技術活。居偉把樹苗放在坑里,我退后了幾步,有點兒歪,“往左,往左,往右。”終于把樹放直了。到了培土的時候,培土可是關鍵,細心的沈保民用手把土塊握碎,埋在樹根處,不一會兒,便填完了坑。我們又用小鏟拍實,形成了碗口狀。
該到最后一步澆水了,吳浩拿起水桶就往樹上澆,“智多星”居偉連忙攔住了他,“著水得慢慢澆”。說著拿過水桶,給樹澆起水來,中間慢慢下沉,水也沒有流失,讓小樹慢慢吸收。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象著:那棵小樹,十年之后,茁壯成長,綠化家園,說不定還會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植樹心得50字 植樹心得體會篇三
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早晨,我來到森林公園,和太原晚報小記者們一起參加植樹活動。
植樹活動開始了,我和其他幾位小記者一起種水蠟樹。
我們首先挖坑,我拿著鐵鍬,開始有模有樣地鏟土。一開始還覺得鏟土很容易,但鐵鍬就是不聽話,無論我怎么用力,它就是不往土里鉆。這時一位叔叔告訴我,使用鐵鍬,得手腳同時用力,手掌使勁往下壓,腳向下用力,我使出渾身力氣,終于有了“戰果”。
種樹的坑終于挖好了,下一步我們便開始栽樹。我們幾個人小心翼翼地將樹苗抬起,輕輕地放入坑中,由兩個人扶著樹苗,另外兩個人往坑里慢慢填土,當樹苗不再左右移動時,我們開始給樹苗澆水。澆完一桶水之后,我們整理了一下土壤,這樣一棵小樹苗就種好了。
為了讓我們更加親近樹木,老師帶領我們參觀了森林公園的植物園林,這里有彩色的白皮松、樹枝彎曲的龍桑、扇形葉片的銀杏、爭先開花的櫻花樹等形態各異的樹木。
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同時也認識到我們要從小愛護樹木,與樹為伴,保護地球優美的環境。
植樹心得50字 植樹心得體會篇四
說到植樹,眼中浮現的是綠色、是希望、是春意盎然、是生氣勃勃。種一棵樹,撒播一片綠色,這是我參加的第一個最有意義的活動——植樹活動。時間分分秒秒過去,我的心情也越來越激動。
到達學校,我們乘著校車來到了一片平原,老師囑咐大家植樹時要注意安全,不要跑遠了,并按組分配工具和樹苗。這里一眼望去光禿禿的沒有一絲綠色,這更加堅定了我們為自然增添一抹綠色的信念。
我們組快速開始植樹,我挽起袖子,揮鍬鏟土,心里想的容易,動起手來才發覺并不簡單。由于這里常年氣候惡劣,土壤嚴重缺水,底下全是硬結的石塊,鐵鍬在土壤中簡直寸步難行。不一會兒,大家都是汗如雨下,氣喘吁吁。十分鐘過去了,樹坑才碗口大小,大家不禁產生了一絲挫敗感。這時一位工作人員出現,看見我們有困難,便拿起鋤頭,朝我們走來。他在烈日下熟練的掄起鋤頭,猛的揮下,用力刨起,頓時顯得威風凜凜。眨眼間,樹坑便初具雛形,隨后我們也沒有閑著,紛紛上前繼續勞作,發現他鋤過之后的土壤較之前松了很多,我們鏟起來也更輕松了。一會兒后,我抬頭一看,他便不知去向,人群中掃視一眼,才看到他又掄起鋤頭幫其他小組,他在我心中的形象一下變的高大起來。這位職工的勤勞,無私的精神打動了我們。
終于,在我們不懈努力之下,一個個樹坑出現在眼前,心理難免有些小激動,畢竟是通過自己辛勤勞作得來的。大家興奮地拿起樹苗投入坑中,一人扶正,一人小心翼翼往坑里填土,將土壤填滿結實后,在土壤上澆水。一顆顆小樹苗種好了,四處都洋溢著歡樂的氣氛。看著刨出來的土又一點點被填回去,但坑中多了一株嫩綠的生命,放眼望去,大家鋤的鋤,鏟的鏟,干得熱火朝天,大家的內心一點是心潮澎湃的。
眼前這棵幼苗,是我們共同勞動的成果,盼它早日茁壯成長,愿過兩年后我買再踏上這片土地,眼前看到的是一片郁郁蔥蔥,生機盎然的樹。
在植樹過程中有累也有樂,有苦也有甜,我會繼續努力,為我們共同的家園增添一片綠意,為美化環境添一份力量,讓地球更生機盎然。
植樹心得50字 植樹心得體會篇五
今天是植樹節,我們五年級有一個任務——澆樹。你可能會想:這是植樹節,為什么要澆樹呢?我們這的樹太多了,很多地方都有干旱現象,所以我們要澆樹。我發現,這次澆樹有“三高”。
澆樹熱情高
這次是我們五年級一起去澆樹,剛開始的時候,人很稀少。突然,像一陣風刮來似的,遠處教學樓那出現了一群人,各個拿著水桶,一陣風似的向我們飛過來。我愣住了,哪來的這么些人?轉眼間,水池便被圍的水泄不通。打水的打水,還有看熱鬧的……
澆樹歡樂高
這次澆樹太“happy”(快樂)了,雖然水很少,但我們毫不在意,依舊玩的不亦樂乎。我們盡量取得更多,讓大樹們多喝些水,滿足他們的“生理”問題。等到有了充足的水源,我們就打了滿滿的一盆水,竭盡全力朝天上揮去。“嘩”的一聲,一大排石榴樹收到了我的“恩典”。
澆樹“事故”高
這次澆樹老師再三叮囑:不要弄濕衣服。但是,我們的“陣亡率”太高了。不時沒把持住,便澆到別人身上。張益碩就是例子,每次他一澆水,就有人潑他一身,都不是故意的。我覺得這更像“潑水節”。
植樹節就是那么快樂,雖然是澆樹,但我們依舊快樂!
植樹心得50字 植樹心得體會篇六
植樹節已經過去幾天2113了,那天確實是不平常的一5261天,越來越感覺要寫一些東西了4102。
一、前一天趙老師1653通知的時候,碰巧我值班(這邊就我們三個人,每個人值一周),這項活動我是很想參加的,但是又趕上我值班,魚與熊掌怎么兼得呢,最后還是領導讓去了,這是一項全室的集體活動,要求每個員工都得去,正中我意,萬分高興。
二、這是一項全民性的活動,各局委都去了,路不算遠,可走的卻很艱辛。我們只知道什么村,大概的方向,單位的車里擠的滿滿的,司老師的車、俊民的車也坐滿了,路上還有一些不知去什么地方的車跟著,可誰也不清楚具體在什么位置,就這樣跑呀跑呀,費了好大勁才到目的地。如果事先各單位派一個人先來看看目的地,也不至于跑那么多冤枉路。到的時候具體任務也不明確,只告訴樹坑的大小是80見方,至于栽在什么位置,株距行距如何卻都不清楚,如果事先在要挖的坑上用石灰畫一個十字不就省事多了嗎。為什么這幾個細節問題都沒考慮到呢,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是細節決定成敗,并舉了上海一號地鐵與二號地鐵,一個是德國人設計的,一個是中國人設計的,但中國人設計的許多細節問題都沒有考慮到,有許多敗筆之處,損失也很大。
三、上面給我們單位分的任務是48個樹坑,而實際上卻僅僅有12個,那多余的幾個去哪里了,不得而知,是不是其他單位也有這樣的情況呢,難道又那些領導們在玩一些數字游戲還是為了自己不可告的利益?樹坑挖完之后,又通知先不讓栽樹,等領導驗收了合格后再栽,為什么不能馬上就驗收一下呢,難道真的有必要再跑來一趟嗎?干嗎要那么多形式?
四、這次植樹節正好趕上星期天,有些老師沒有聯系上,有些老師聯系上了卻因私事而不能前往,而那天天氣也比較冷,領導對這次臨時性出勤不太滿意,說什么有些人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而不考慮集體利益,回來后又給前去挖樹坑的老師每人補助50元。我在想,誰會沒有個私事呢,況且這是星期天,又是個臨時性的活動,至于放到那個高度嗎,沒有去的員工也決不會有什么私心而不愿去植樹,實在是有些事情。
五、植樹是一項全民性的活動,如果我們每個公民都能夠在這個季節栽上一棵樹,過不了多久,我們生活的環境將會有很大的改善,將會變得生機盎然,如果每個人在離開生活的環境時,用一棵樹來代替占去的那片耕地,生命將會畫上更完美的句號。
六、早想親自去栽一些樹了,不是單位組織的,而是自己自發的、自愿的,同時也要領著自己的女兒栽一些樹(如果按陰歷算的話,今年的植樹節正好是女兒的生日),每年去幾次,培育它,讓她感悟生命的意義,去感悟生命是如何在自己精心培育下延續的,去懂得關愛,更要懂得生命的珍貴。
昨天植樹節,我們辦里去了5個人參加市里組織的植樹。雖然這不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了,但心里還是有種在市內呆久了,到郊區吸吸新鮮空氣的激動。一路上,車外的人和事確實給了我們不少的議論話題目。一會兒就到了植樹地,一路排開的大大小小的車子,大概有100來輛,車旁的司機也是一字排開。來到山上,那橫幅,那人群,那工具,真是人山人海、工程浩大。據說,參加勞動的人,回到單位都是有20—50元不等的補助的,有的單位,中午還要在外面吃一頓,可見,這不是種樹,這是在造秀啊!我想,領導要的不是要種多少樹,也不是要去多少人,關鍵是要電視上那幾分鐘的新聞報道,關鍵是要總結報告里那個種樹的數據。植樹節,變了味的植樹節,這是種政治樹哦!把這一天所有單位的開銷加在一起,再去請人種樹,不知道要多種多少樹啊!這樣的植樹節不知道還要到什么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