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我們該怎么擬定計劃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計劃書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公司智能制造工作計劃篇一
6、
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產業鏈、物流系統進行數字化、云端化改造,促進云鏈結合,打造高效、敏捷、智慧的數字化供應鏈和智能物流系統,降低供應鏈管理成本、縮短市場投放時間,減少庫存持有成本。
通過學習標準,掌握和理解開展智能制造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步驟,避免在推進過程中走彎路。包括《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8版)、《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方法》(gb/t 39117-2020)、《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 要求》(gb/t 23001-2017)、《數字化車間 通用技術要求》(gb/t 37393-2019)等標準。
根據診斷情況,識別出智能制造關鍵系統支撐點,確定企業智能制造業務模式,明確各項業務需求,提出管理改進建議與目標,為企業制定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提供依據。
各單位要高度重視規劃編制,并根據實際需求、診斷結果,結合公司打造先進制造業要求,構建完整的智能制造規劃藍圖,包括信息化藍圖設計、自動化藍圖設計等,明確智能制造戰略目標、各階段任務、智能制造運行基礎的技術架構與保障體系。
確定改造項目,明確詳細的實施計劃,并按照《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 要求》(gb/t 23001-2017),建立和完善智能制造管理制度和辦法,保障項目實施落地。
根據《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 要求》(gb/t 23001-2017),對規劃落地和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并適時進行調整,保證規劃成功實施和相關的經濟目標順利達成。
公司智能制造工作計劃篇二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_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思想再解放、開放再出發、目標再攀高”的工作要求,以推動制造業創新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按照“以診斷促改造、以改造促示范、以示范促提升”的思路推進智能制造發展,為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統籌規劃,分類推進。加強頂層設計,總體謀劃部署,構建以企業為主體、政府為引導、服務平臺為支撐的智能制造創新發展機制,統籌推進。根據行業特點,結合企業發展基礎,分類引導、并行推進,加快智能制造發展。
????????協同創新,夯實基礎。支持智能制造基礎理論與共性技術研究,參與制定和貫徹落實國家技術規范與標準。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推進聯合攻關、協同創新,圍繞智能制造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領域,重點突破一批關鍵智能制造共性技術、核心智能部件。
????????(三)主要目標
????????到2022年末,全市智能制造發展關鍵技術裝備進一步突破,兩化融合水平進一步提高,系統集成能力進一步增強,創新應用能級進一步提升,智能制造生態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進一步完善和豐富“智能制造蘇州方案”。具體目標是:
????????1.關鍵技術裝備進一步突破。深入實施高端裝備研制趕超工程,研發突破一批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技術和裝備自給率大幅提升。到2022年末,全市規模以上裝備產業總產值達到1萬億元左右,高端裝備占裝備產值比重保持在40%以上。新增省首臺(套)重大裝備60個。大力實施工業強基工程,累計創建工信部工業強基項目15個。
????????3.系統集成能力進一步增強。引導企業從產品供應商向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為客戶提供總集成總承包服務和專業化集成方案。培育一批綜合比較優勢顯著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提升系統集成能力,滿足我市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需求的同時,實現服務能力外溢。到2022年末,培育形成30家以上具有國內影響力的本土化、品牌化省級智能制造領軍服務機構,扶持3-5家服務機構主營業務收入超10個億。
????????4.創新應用能級進一步提升。牢牢抓住智能制造這一主攻方向,堅持需求側、供給側、服務側同步發力,堅持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齊頭并進,加強智能制造生態體系建設。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十百千萬”工程,持續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扎實開展智能車間(工廠)診斷服務,到2022年末,累計建成省、市級示范智能工廠50個、示范智能車間1000個,為1500家企業提供智能化診斷服務,形成10個左右智能制造行業標準。
公司智能制造工作計劃篇三
xxxx年以來,xx新城圍繞推進城市建設快速成型、產業發展集群成勢,突出抓好規劃研究、功能建設和產業培育三項重點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效。預計截至xx月底,全年共實施總投資xxx億元各類重大項目xx個,完成投資億元;簽約引進總投資xxx億元產業化項目xx個,其中百億級重大項目x個。
(一)深化規劃研究,智造新城發展藍圖初步繪就。圍繞打造東部新區先進制造業核心承載地,以產業規模、能級倒推確定產業用地比例達xx%。依托“藍綠交織、九湖鏈城”公園城市形態格局,突出“三生融合”導向,規劃布局“雙軸、雙核、五片”產城融合功能組團,聯動發展智能制造產業和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著力打造“綠園嵌城、兩業互動、宜業宜居”的綠色生態智造新城。
(四)創新營城模式,片區開發邏輯基礎初步建立。堅持規劃先行,科學劃定x大片區首開區范圍,完成智能制造生態城、龍馬湖caz、沱江活力灣區和智慧科創城x個片區設計方案公示,正加快深化各片區起步區城市設計。遵循商業化營城邏輯,由片區公司承擔公基建、征地拆遷、產業扶持、城市運維等一級開發全部投入,片區產生的土地出讓、政府稅收、城市運維等全部收入進入共享資金池,片區公司按照投資內部收益率x%進行分享,剩余部分歸新區管委會,目前已完成智能制造生態城、龍馬湖caz、沱江活力灣區資金平衡測算及公開招商方案編制。強化重點項目示范引領,智造c立方等高品質科創空間加快建設,龍馬大道南段、鴻永路等x個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建設,各片區吸引力、承載力穩步提升。
(五)強化綜合保障,新城投資環境持續優化提升。強化項目用地保障,分批次啟動xx余個重大項目供地工作,預計截至xx月底,xxxx年完成總面積約xxx畝共xx宗項目用地出讓。建立園區企業困難問題清單管理制度,積極幫助匯宇生物、航天模具等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困難問題xx余個,企業滿意度、歸屬感不斷提升。全面推行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包保”責任制,全覆蓋開展xxx家管理企業和xx個在建工地排險除患、污染防止集中整治,建立“一企一冊”風險防范檔案,有效確保企業、工地生產安全、環保達標。
xxxx年,xx新城將認真貫徹落實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關于推動重大項目盡快呈現的部署要求,聚焦項目攻堅奮進工作主題,主動作為、奮力攻堅智能制造項目招引和城市公建配套建設,扎實抓好興產業、強基礎、優管理三項重點工作任務,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和城市建設品質,努力推動新城建設再上新臺階。力爭全年實施重大項目xx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xxx億元,其中完成工業投資xx億元。
公司智能制造工作計劃篇四
????????(一)加強全面統籌
????????蘇州市工信局全面統籌推進行動計劃的實施,建立健全溝通協調機制,會同相關部門協調解決智能制造推進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制定年度工作計劃,落實行動計劃的各項任務,研究制定相關支持政策。
????????(二)加大政策扶持
????????(三)加快人才培育
????????依托本市各項人才引進培育計劃,加強國內外智能制造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實施產業專業人才培育行動,圍繞我市十大先進制造業集群,突出落實好“英才名匠”等培訓項目,辦好“標桿企業培優”、“智能制造”等專題系列培訓班,力爭培育高端專業人才2000名以上。支持在蘇高校、技工院校引進國內外先進的職教理念、職教模式、培訓項目,優化專業設置,開展智能制造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鼓勵企業與學校開展智能制造實訓平臺建設,開發相關培養項目,提升智能制造一線人才的能力水平和綜合素質,培養造就一支跨學科、復合型、具有實際操作技能的智能制造人才隊伍。
????????(四)推動產融對接
????????鼓勵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對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與核心部件突破、智能裝備與系統開發、公共平臺建設、智能化改造、示范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項目提供信貸支持。鼓勵地方法人銀行設計支持智能制造專項貸款的金融產品。鼓勵融資擔保公司為智能制造相關企業貸款提供擔保,緩解融資難題。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智能裝備租賃和融資租賃業務,建立智能裝備租賃和融資租賃擔保機制。
????????(五)營造發展環境
????????積極發揮智能制造產業聯盟作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的作用,促進海內外資源整合,推進技術交流與合作,打造并推廣蘇州智能制造行業整體解決方案。通過資助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產業聯盟開展政策宣講、產需對接、技術交流、業務培訓、項目管理等公共服務項目。探索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組織形態和“智能制造+知識創造”的實踐之路。廣泛開展典型案例宣傳,提高全社會對智能制造的認識,調動社會各方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