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動物過冬》教案篇一
秋濤路小學 何慧 鄭麗華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小螞蟻、啄木鳥、黃鶯、燕子。青蛙等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2、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認識青字旁,理解:“四周、靜悄悄、忽然、聲音、消滅、青蛙、冬眠、準備、糧食”等詞語的意思。
3、學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招呼、發問、回答的不同語氣。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靜悄悄的”句式寫話。知道小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
難點:說說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能夠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靜悄悄的”句式寫話?!昂?、悄”是字音難點,正確理解“冬眠”的意思。
三、教學準備
投影片,投影儀、課文磁帶、錄音機、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哪些動物的過冬方式。
2、初步學會12個生字,做到能讀能寫,認識青字旁,理解“四周、靜悄悄、害蟲、聲音、消滅”等詞的意思。
3、初步了解冬天的特征,能用“冬天到了,樹林里變了樣( )( )?!眮韺懺挕?/p>
二、教學過程?:
1.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天氣越來越冷,小朋友生活有什么變化?(可以引導學生說衣服增多了,睡覺時間變長等。)
我們人類都穿上了保暖的棉衣,那么森林里的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知識童話故事第33課(動物過冬),它將告訴我們動物是怎么過冬的。(齊讀課文)
2.初讀裸文,自學生字
(1)聽錄音,邊聽邊思考:課文中講了哪些小動物的過冬方式?用“——”劃出來。
指名:先按句式分別說說:課文講到了( )過冬的故事。”再概括他說:“課文主要講( )、( )、( )和( )過冬的故事。
(2)自學課文、生字。
①輕聲讀一讀課文,碰到生字多讀幾遍。
②劃出帶生字的詞語,想一想在課文中的意思。
③記一記生字的字形。
④數一數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檢查自學情況。
(1)抽讀生字卡片。
(2)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加偏旁、換偏旁……)
重點指導識記:“周”是半包圍結構,里面是“土”和“口”。
“靜”認識“青”字旁。
(3)抽讀詞語。
重點理解:“害蟲”指的是對人類、樹木有害的昆蟲,與它相反的詞語是益蟲。
“聲音”:課文中指什么聲音?是怎么樣的?(指啄木鳥發出“篤、篤。篤”的聲音。)
聯系上下文理解“消滅”。課文中消滅什么?“忽然”
(4)分段指名讀課文,及時正音。
4、學習第一節。
(1)從課文題目我們就可以知道文章是寫冬天。自由讀第1段,用“~~”劃出寫冬天氣候特征的句子。
指名讀,思考,從這句話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冬天?理解“四周”“靜悄悄”、“滿地”這三個詞。
(2)學習用“冬天到了,樹林變了樣,……”的說法,說說冬天的其他景物。
(3)冬天到了,四周靜悄悄的,森林為什么會那么安靜,齊讀第3句。朋友們指的是誰?
(4)齊讀全段,學習用課文中的句子說說段落大意:這一節只要寫了小螞蟻看見冬天___。
(5)小節過渡:朋友們到底去哪兒了呢,他們干什么去了,這個問題我們下一堂課再學習。
5.鞏固練習。
(1)開火車認讀生字。
(2)齊讀詞語卡片。
(3)完成書上練習2比一比,再組詞。
6.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周:注意“橫折鉤”的折要寫直,里面“上”和“口”不宜大小。與“同”比較
忽:上下要相差不多。勿取之于“物”
挖:注意最后一筆”橫折彎鉤“橫短,彎長。
7.作業?:生字各寫3個。
第2課時
一、課時目標:
1、了解小螞蟻。啄木鳥、黃鶯。燕子。青蛙等小動物的過冬方式。
2、理解”忽然、冬眠、準備、糧食”等詞語的意思。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完成課堂作業?第2題。
(3)抽讀詞語卡片,完成《課堂作業?》第2題。
(4)指名讀第1自然段。
2.學習第2段。
(1)我們通過第1段的學習知道冬天到了,樹林里變了樣,四周靜悄悄的。那么小動物都到哪兒去了呢?他們又是怎樣過冬的?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2)抽動復合投影片,圖上畫了什么?
(小螞蟻看到一只啄木鳥在捉蟲。)
書上哪一段是寫這部分內容的,指名讀第2段。聯系上下文理解“忽然”。小螞蟻遇見了誰?數一數他們進行了幾次對話?
(兩次)
(3)自由讀第2段,想一想:每次對話都告訴了我們些什么?
(冬天,燕子、黃鶯到南方去過冬,明年春天再回來。啄木鳥不怕冷,留下來消滅害蟲。)
教師解釋“候鳥”留鳥”
板書:黃瑛、燕子 飛到南方過冬
啄木鳥 不怕冷留下來工作
看板書指名連起來說一說
(4)指導朗讀:讀出小螞蟻有禮貌地問的口氣;啄木鳥的話要讀得清楚。明白。
3.學習第3段。
(1)指名讀課文。
(2)引導學生仿照第2段學法來學會第3段。(看圖——找相應的段落一讀課文一想問題。)
(3)看圖說話:(抽拉投影片)小螞蟻來到哪里?碰到誰?通過談話知道了什么?(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連起來說一說)
聯系上下文理解冬眠:睡在洞里不吃不動。你知道還有哪些動物也是冬眠的。
板書:青蛙冬眠
(4)指導朗讀。
4、學習第4段。
(1)自己讀第4段,用一句話說說小螞蟻是怎么過冬的。
(2)比較小螞蟻與青蛙的過冬方法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3)朗讀第4段。
5、總結談話。
今天,我們運用“看圖、讀課文、想問題”的方法學習了課文第1一4段,你學到了些什么知識?
看板書,連起來說說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冬天到了,黃鶯、燕子飛到南方去過冬;啄木鳥留下來工作,青蛙冬眠了,在洞里不吃不動,小螞蟻準備糧食過冬。)
6、齊讀全文。
7、作業?:完成(課堂作業?)第6題:按課文內容填空。
板書: 31.動物過冬
動物 過冬方式
黃鶯、燕子 飛到南方去
啄木鳥 不怕冷,留下來工作
第3課時
一、課時目標:
1、了解其他動物過冬的方式。
2、學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3、能夠仿照“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靜悄悄”的例句說話,并能把句子補充完整。
二、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
(1)認讀并聽寫詞語:四周、靜悄悄。忽然。聲音、抬頭、害蟲。樹木、消滅、挖洞、冬眠、準備、糧食。
(2)指名讀第一節。
①想一想第一節講了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怎么樣?(冬天樹林里靜悄悄的。)
②指名說。
③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怎么樣”句式自由說話。
④完成《課堂作業?》第5題。
⑤完成課后第3題。
2、分角色朗讀課文。
(1)小螞蟻和啄木鳥的對話:要讀出小螞蟻有禮貌、詢問的語氣;要讀出啄木鳥講道理的語氣。
(2)小螞蟻和青蛙的對話:要讀出小螞蟻疑問的語氣,讀出青蛙有禮貌的語氣。
(3)練習指名讀~自由讀。
(4)同桌分角色讀一指名分角色讀一男女生分角色讀。
3.復習課文內容,進行課外延伸。
(1)完成課后第4題。說說課文寫了哪些動物?他們是怎樣過冬?
(2)你還能說說其他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嗎?(蛇是冬眠,大雁是飛到南方過冬的。)
《動物過冬》教案篇二
之三
安廣小學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課文中講的幾種動物是怎樣過冬的,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
2.學會漢字“晨、池、岸、春、糧”。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具準備: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今天我們學習11課《動物過冬》。(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從課題大家一定知道這篇課文主要是寫動物過冬的事,那么課文介紹了哪幾種小動物,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呢?你們想知道嗎?那就讀讀課文吧!請同學們把書翻到46頁。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要求學生看漢字小聲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看拼音。
2.再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動筆畫出后面生字表中的6個生字,多讀幾遍。
3.指名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課文中講了哪幾種小動物過冬的事?有幾個自然段?
三、逐段學習課文,指導朗讀
1.學習第1自然段。(指名讀第1自然段)
(1)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共有幾句話?
(2)指名說說每句話都寫的什么。
(3)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教師問:最后一句話應該用什么語氣讀?為什么?(指名試讀)
(4)小結第1自然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1) 自由讀課文:想想這段主要誰和誰的對話?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邊讀邊用筆畫出答案。(指名回答上述問題)
①小螞蟻看見了誰?說了什么?(板書:燕子、杜鵑、黃鸝)
②喜鵲是怎么回答的?從喜鵲的話里你知道了什么?(板書:到南方去)為什么要到南方去呢?(教師提示:燕子、杜鵑、黃鸝這們是一種候鳥,天冷了,它們到南方過冬,等到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又飛回來了)
③小螞蟻又說了什么?喜鵲又是怎么回答的?(板書:留在當地)
④教師指導朗讀,分角色讀。(小螞蟻的話要讀得天真,好奇。喜鵲的話可以讀得平靜、和氣)
(2) 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第2自然段,這段主要寫小螞蟻和小喜鵲的對話,我們從中知道了燕子、杜鵑、黃鸝去南方過冬。喜鵲留在北方過冬。下面我們用學習第2自然段的方法來自學第3自然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1)看圖說說圖上有誰?在干什么?(板書:青蛙 冬眠)
(2)指名讀出課文中的語句,說說什么是“冬眠”。
(3)指名說說“冬眠”和“睡覺”有什么不同?
(4)分角色朗讀第3自然段,注意對話的語氣。
(5)小結第3自然段內容。
4.學習第4自然段。(齊讀第4自然段)
(1)想想小螞蟻是怎樣過冬的?(板書:螞蟻準備食物)
(2)小結第4自然段。
四、看板書總結全文
1.課文中講了哪些動物過冬的事?
2.教師小結。(略)
第2課時
一、導言
同學齊讀課文,思考:
1.這篇課文講了哪些動物過冬的事?
2.你還知道別的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嗎?請講給同學們聽。
二、學習生字
1.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晨、池、春、食”要讀準字音。
2.指導學生識記字形。
“食”字最后一筆是點不能寫成捺。
3.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晨”上小下大,下部應寬。
“春”撇捺要伸放,中橫稍寬,其余緊束。
“糧”左右靠緊,右捺伸展。
“食”上部撇捺寬,下部窄長。
4.完成課文后的第3題。
三、指導學生完成課后習題
四、指導學生閱讀《課外閱讀》中《小花狗找朋友》一文
五、總結
附:板書設計?
燕子、杜鵑、黃鸝(到南方去)
動物過冬 喜鵲 (留在當地)
青蛙 (冬眠)
螞蟻 (準備食物)
《動物過冬》教案篇三
之五
佚名
教學要求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田字格中的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動物過冬的有關知識,懂得朋友之間應該相互關心。
教學重難點
1、本課教學重點是通過分角色朗讀,體會遣詞造句的準確,了解小動物們過冬的不同方式。
2、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不同動物的過冬方式不同。
教學準備
1、指導學生制作動物頭飾。
2、查閱、搜集動物過冬的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猜一猜:
白色花,無人栽,一夜北風遍地開,
無根無枝又無葉,此花原從天上來。
(打一自然界的事物)
小朋友們猜猜看這是什么?(生:是雪花。)
教師加以肯定,并隨手在黑板上畫上一個雪人。
冬天快到了,小動物們怎么度過寒冷的冬天呢?這節課我們就一道來學習第19課。
板書課題:19、小動物過冬
2、自己讀讀課題,你能想知道些到些什么?
(可能會有如下問題:課文中講了哪些小動物?小動物們是怎么過冬的?)
二、整體感知。
過渡: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剛才提出了不少問題。有些問題只要讀讀課文就能解決。你們愿意自己讀懂課文嗎?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漏字改字。
2、讀好的小朋友可以再讀一遍,然后自己想一想、說一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你能解決多少。
三、檢查自讀。
1、讀準生字。
(1)剛才小朋友們已經讀了幾遍課文了,生字詞一定都能讀準了。
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或短句:
wù shāngliang nuǎn jiē gē yuē dì zuān
小動物 商 量 暖和 接著 哥哥 約定 第二年 鉆到泥土里去
wǔ jù chèn mèi cáng cháo gòu jiàn guā
跳舞 聚到一起 趁 妹妹 藏在 蜂巢里 夠吃 相見 秋風刮起來了。
(2)自由讀字詞一遍。
(3)開火車展示,隨時正音。
2、讀通課文。
(1)請8個小朋友開火車朗讀課文,注意讀通句子,隨時糾正錯處。
(2)同學評議:主要是表揚讀得好的同學,并簡要說出好在什么地方。
四、學習第一節。
1、剛才提出的問題,你解決了嗎?
課文寫了哪些小動物?從哪兒知道的?
板書:青蛙
小燕子
小蜜蜂
請一位小朋友讀第一節。
2、比較:
它們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
它們天天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
它們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
(1)讀一讀,這三句話一樣嗎?不同在哪里?
(2)用“常?!闭f一句話。
3、讀了第一節,你有什么感覺?
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自由讀第一節,讀出那種快樂的感覺。
4、誰能通過朗讀,把這種快樂帶給我們大家?
5、齊讀第一節。
五、學習生字。
1、鞏固字音:
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商量(liáng liàng) 暖(luǎn nuǎn)和(hé huó huo) 哥哥(ge gē)
鉆(zuān zhuān)到泥(lí ní)土里
2、理解生字字意。
你知道這些字的意思嗎?由這些字,你想到了哪些詞或成語?哪些名言警句?哪些詩文?說出來大家交流交流。(例如由“約”想到了“不約而同”“人約黃昏后”;由“刮”想到了“敵”、“亂”以及“刮目相看”等。)
3、學寫生字。
(1)看課后第二題中的筆順,按筆順描紅。
(2)描一描田字格中的字,想一想,哪些字比較難寫,待會兒全班交流。
(3)學生提出難寫的字,教師范寫,學生書空。著重指出:“商”的里面不是“古”,“第”與“弟弟”的“弟”區分開來。“哥”的上面不是“可”。
(4)描寫習字帖,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坐姿。
六、課堂練習。
1、讀生詞,抄寫生詞。
動物接著哥哥約定暖和刮起來第二年春暖花開一起商量
2、猜一猜,連一連。
(1)百花村里有人家,鮮花瓣上種莊稼,招待客人用蜜酒,辛勤勞動人人夸。
(2)小小姑娘滿身黑,秋去江南春來歸,從小立志除害蟲,身帶剪刀滿天飛。
(3)身披綠袍,眼睛眉毛,先像逗點,后像小貓,跳上綠椅,呱呱喧鬧。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情境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新詞,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寫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的故事。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秋風刮起來了,天氣漸漸地涼了,寒冷的冬天就要來了。(課件展示:秋風掃落葉的畫面,秋風刮起的“呼呼”聲。)
小動物們怎么過冬呢?(課件展示3個小動物。)
二、小組合作學習。
1、分角色讀課文2-8節。教師指導角色分配:一生讀燕子的話、一生讀蜜蜂的話、一生讀青蛙的話、一生讀敘述和提示語。
2、組內交流:三個小動物分別怎樣過冬?為什么要這樣過冬呢?
三、理解感悟。
1、小組派代表將討論的結果在全班交流,聽者隨時糾正補充。
生:燕子到南方過冬。因為南方暖和,蟲子多。
師:是呀,冬天,北方太冷了,蟲子都躲起來了。小燕子到南方過冬才有蟲子吃。你真聰明!你從哪兒知道的?讀一讀相關的句子,好嗎?
生讀第二節。
師:你們知道秋天飛到南方,春天飛回北方的這種鳥叫什么鳥嗎?(如果不知道,老師可以直接告訴——叫候鳥。)
師:還有哪些小動物與小燕子的過冬方式一樣呢?
生1:大雁也到南方過冬。
生2:我知道布谷鳥也是候鳥。還有……
2、師生配合讀4-5節。
師:老師做小燕子,誰來讀青蛙的話,和老師配合一下?
師生合作朗讀。
師:青蛙哥哥,你睡一個冬天不餓嗎?可別把身體餓壞了!
生:不會的,我先吃得飽飽的,在泥土里睡覺,一點兒也不會餓。
師:哦,這我就放心了。對了,這好像就叫做——冬眠。
生:對,對!
師(面對大家):還有那個小伙伴和青蛙哥哥過冬的方式一樣呢?
生1:我,大狗熊。
生2:我,小烏龜。
生3:還有我,大蟒蛇。
3、誰能像老師一樣,做一只小燕子,去問問小蜜蜂?請兩個學生讀6-7節,理解冬天沒有鮮花,蜜蜂是怎樣戰勝困難的。
板書:青蛙 冬眠
小燕子 候鳥
小蜜蜂 巢穴里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1、小組中朗讀,準備參加全班競賽。引導:與好朋友說話怎么說?他們是用什么口吻說的?“商量”是什么樣的口氣呢?
2、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比賽,及時評議。
五、戴頭飾表演。
1、引導:燕子說話時會做什么動作?蜜蜂說話時會怎么樣?青蛙有怎樣?蜜蜂和燕子扇動翅膀樣子一樣嗎?小伙伴們告別時會說些什么?(無需回答,可以師生同做。)
2、戴頭飾分角色表演。
3、你們喜歡這三個小動物嗎?為什么?(有禮貌,如稱呼“哥哥”、“姐姐”;相互關心。)
六、鞏固練習。
1、聽寫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閱讀童話故事。
《動物過冬》教案篇四
之七
哈爾濱市江沿小學校 姬奎華
一、知識教學目標?: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動物們都是怎樣過冬的。
二、能力訓練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以課文對話為藍本,進行口語對話能力的訓練,要求說的明白、通順。
三、情感方法目標:教育學生和人交流要有禮貌。
四、教學手段:計算機、圖片、頭飾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一同到大森林里的動物王國去玩,好嗎?
播放cai(教師邊介紹:涼爽的秋天就要過去了,陣陣秋風把寒冷的冬天給我們送來,動物王國里的小螞蟻、喜鵲、青蛙、蛇、刺猬在這里談論著怎樣過冬呢。松鼠姐姐把它記錄在我們的書中第21課,我們快去看看吧。)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的讀一讀,讀不通順的句子多讀幾遍,直到把課文讀明白為止。(學生讀書)
2、同學們都讀明白了嗎?誰來告訴大家,你從松鼠姐姐記錄的文字中知道了哪些小動物的過冬方法?
(學生邊匯報,教師邊貼圖、板書)
(三)、朗讀訓練
1、看來同學們對你喜歡的動物朋友的過冬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你想跟哪個小動物交朋友,就請你讀讀那個小動物說的話。只有讀出動物說話時的神態、語氣,小動物才能答應和你做朋友。現在你就練習練習吧。(學生自由練習讀)
2、誰愿意給大家讀讀你的動物朋友的話。(指名讀,并評價)
3、通過你們的努力,你們都成為了小動物的朋友,我的動物朋友螞蟻告訴我一條消息,你們想知道嗎?(出示招聘廣告),咱們一起報名應聘呀?那咱們先準備第一關,請你們在小組內練讀,注意同學要合作、要分工明確。
4、指兩組同學配音(即分角色朗讀)
(四)、拓展知識,口語訓練
1、看來同學們都達到了第一點的要求了,闖過了第一關,祝賀你們,現在咱們再闖第二關,你還知道其他小動物的過冬方法嗎?看誰的知識豐富。(學生匯報搜集到的資料)
2、看來前兩關對于同學們來說太簡單了,第三關可有點難度,你們有信心嗎?那好,給老師個機會,先嘗試一下。我們倆表演的怎么樣?(生評價)
3、老師相信你們也能闖過這一關。一天,小螞蟻又遇到了蛇、黑熊、烏龜、蝙蝠等小動物,他們又會怎么說呢?同桌間練習,要做到像課文中的小動物一樣,有禮貌,說的清楚明白。
4、指兩組同桌進行表演。(評價)
(五)小結:今天,同學們經過自己的努力,一連闖了三關,我想每個同學都能獲得一張《動物過冬》劇組的錄取通知書,你們高興嗎?今天我們在動物王國里游玩太有趣了,讓我們帶上動物頭飾到前面來一起照張像,留作紀念吧。
板書: 21、動物過冬
螞蟻、喜鵲(圖):在本地過冬
燕子、杜鵑、黃鸝(圖):到南方過冬
青蛙(圖):冬眠
《動物過冬》教案篇五
之六
冉俊
【教學要求】
1.能借助拼音讀好課文。
2.能借助字典自學字詞,懂得有關詞語的意思。
3.讀懂課文內容。能夠說出課文寫了幾種動物,它們是怎樣過冬的。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難點:比較青蛙、螞蟻過冬方式的相同與不同。
【教具準備】小黑板一塊,與課文中有關的動物的圖片或幻燈片或標本。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1.誰知道“過冬”是什么意思?
2.出示圖片或燈片或標本。問:你們認識這些動物嗎?誰能說說它們的名稱?
3.教師講述:今天學習的課文,為我們介紹了燕子、杜鵑、黃鸝、喜鵲、青蛙、螞蟻過冬的一些知識。它們到底是怎樣過冬的,學了課文就知道了。請大家翻開課文。
板書30.動物過冬
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利用拼音和字典,初讀感知,自學課文
1.練習朗讀全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多讀幾遍,讀準記牢。還要注意輕聲和兒化韻的朗讀。
2.再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課文讀流利。讀后劃出不懂的詞,查查字典,在小組內和同學們交流。(這步活動應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讓其動腦、動手、動口,不流于形式。教師巡視,有重點地指導。)
3.指名學生朗讀全文。思考:本文是寫這些動物在過冬,還是準備過冬?分幾個自然段寫的?(因有圖畫穿插,分段易混,要適當指導。)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看看課文中有幾幅圖,哪幾種動物?想一想,為什么沒畫出燕子、杜鵑和黃鸝?)
5.用一句話說說,課文寫了什么事。(課文寫了燕子、杜鵑、黃鸝、喜鵲、青蛙、螞蟻準備過冬的事。)板書燕子杜鵑黃鸝喜鵲青蛙螞蟻
三、分段讀、想、批劃,再自學
1.自由輕聲分段讀課文,邊讀邊批劃:
①表明天氣變化的詞句。(或是季節變化)
②表明燕子、杜鵑、黃鸝、喜鵲各在哪兒準備過冬的詞句。
③表明青蛙在哪兒準備過冬的詞句。
④表明螞蟻在哪兒準備過冬的詞句。
2.把找出的詞句讀幾遍。
四、小結過渡,鞏固復習
1.教師講述:我們初讀了課文,大致了解了本文的主要內容,但要弄清楚這些動物到底怎樣過冬,還需要再逐段學習。下面認讀一下今天學到的詞句。
2.認讀詞句
詞:周圍樹梢暖暖和和告別冬眠舒服刨土
句:我要冬眠了。整個冬天,我們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動,到明年春天再出來。
第二課時
一、學生自由朗讀全文,加深課文印象
二、分段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
①指名朗讀本段。
②理解:早晨,小螞蟻來到樹林里,它發現樹林里有什么變化?(滿地是落葉,感到有點兒冷,周圍靜極了。)從這些變化中你感覺到了什么?(秋天過去了,冬天來到了,朋友不見了。)
③誰能說說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冬天來到時,樹林里的變化)
④指導讀本段。(注意引導學生從“有點兒冷、靜極了”等詞和后一問句中體會語氣)
2.學習第二段。
①指名朗讀本段。
②理解:這一段告訴了我們哪些動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從哪里知道的?(燕子、杜鵑、黃鸝、喜鵲準備過冬的情景,從螞蟻和喜鵲的對話中知道的。)
③讀議小螞蟻和喜鵲的對話。(從它們的對話中,大家知道了這幾種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嗎?”)
結合課文理解“暖暖和和”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就用“暖和”?“這兒”指哪兒?(當地,現在生活的地方)。
④指導讀本段。(聯系插圖,邊看邊體會,注意小螞蟻仔細訪問的樣子和語氣,喜鵲熱心并高聲回答的樣子與語氣。)
3.學生自學第三段,教師引導歸納整理。
①出示小黑板,交代學習方法與要求。
a 自由輕聲朗讀課文。
b 看看這段寫誰準備過冬,用一個詞說一說。
②學生自學。
③討論。
你知道青蛙是怎樣過冬的?冬眠是什么意思?
從青蛙的話中,你知道它是怎樣冬眠的?(整個冬天,睡在洞里,不吃不動)
哪些詞句寫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處?
④回讀本段。(注意文中的問號、感嘆號,體會對話的語氣,先試讀,再指名讀。)
4.自讀第四段,看小螞蟻怎樣準備過冬。
①自學思考:小螞蟻準備怎樣過冬?
②聯系比較:螞蟻、青蛙在洞里過冬有什么不同?(螞蟻在洞里過冬,但不是冬眠,要活動還要吃的,所以要準備過冬的糧食。)
三、回讀全文,總結課文內容
1.自由朗讀全文。
2.說說課文中6種小動物,共有幾種過冬的方法。
3.教師總結。本文告訴我們,冬天到了,各種動物都用不同的方法準備過冬。如燕子、杜鵑、黃鸝飛到南方過冬。喜鵲就在當地把窩墊得暖暖和和地過冬。青蛙和螞蟻都在洞里過冬,但青蛙是冬眠,螞蟻在洞里不冬眠,還要準備蟲子當糧食,好在洞中生活。
四、完成練習
1.分角色朗讀課文。(小螞蟻:天真好奇;青蛙:自信且答問耐心;喜鵲:平靜和氣)
2.說說還知道哪些動物是怎樣過冬的。教師也可簡略介紹幾種動物過冬的知識。
3.介紹有關課外讀物,要求課外閱讀,以擴大視野,豐富知識。
《動物過冬》教案篇六
一、情境導入??
1、噓,小朋友,現在教室里一點聲音都沒有,你能用一句話來描述一下現在教室里的氣氛嗎?
(生:教室里非常安靜; 教室里安靜極了; 教室里靜悄悄的,一點聲音也沒有……)(師評:你表達得恰當極了; 你比喻得真生動。)
2、現在,請小朋友打開語文書33課《動物過冬》,快速找找,課文里說什么地方靜悄悄的?(樹林里)
二、學習第一段
1、是呀,有一天,一只小螞蟻肚子餓了,來到樹林里找吃的,樹林里變了樣,滿地是落葉,四周靜悄悄的。(出示圖片)
2、請你讀讀這句話。(出示第二句話)
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生:滿地是落葉說明現在已經進入初冬了;動物們都不見了……)
(師評:你真會思考; 你的理解能力真強)
3、可是,“我”兩個月前來這里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呀。
(出示夏天圖)我們看,誰來說說那時侯樹林里怎么樣呢?
(師評:哦,多么生機勃勃呀; 多熱鬧的樹林呀)
4、(返回冬天圖)如今,樹林里卻靜悄悄的,你有疑問嗎?(生:朋友們都到哪兒去了呢?)
你和小螞蟻想到一塊兒去了。(出示第三句話)
5、讓我們帶著疑問一起讀這句話好嗎?(齊讀)
三、學習第二段
1、小螞蟻帶著奇怪的心情,繼續向前走,走著走著,咦?剛才還是靜悄悄的一片,現在一下子不知從哪兒發出的聲音(課件演示)課文用了哪個詞連接?(忽然)
2、小螞蟻抬頭一看,原來是——?(是啄木鳥正在給一棵大樹治?。?/p>
3、小螞蟻正納悶著呢,正想找個人問問,解開剛才心中的疑團。我們來聽聽他們之間的對話,邊聽邊想,他們進行了幾次對話?
(課件演示)
他們進行了幾次對話?(2次)
請同桌小朋友合作,分角色來讀讀小螞蟻和啄木鳥之間的對話,邊讀邊體會你讀懂了什么?
a、哪一組來讀讀他們的第一次對話(出示句子)
你們讀懂了什么?(生:小螞蟻很有禮貌; 小螞蟻很奇怪; 從啄木鳥的話中讀懂了黃鶯、燕子到南方去過冬……)
(師評:你真行; 老師真欣賞你; 你真聰明)
再請幾組來讀讀。
師小結:是呀,像黃鶯、燕子那樣到南方去過冬,明年春天再回來,這樣的鳥,我們稱它們為“候鳥”。
(板書:黃鶯、燕子 到南方過冬 候鳥)
b、誰愿意來讀讀第2次對話(出示句子)
你們讀懂了什么?(生:啄木鳥不怕冷,不到南方過冬,它繼續留在樹林里給大樹治?。?/p>
再請幾組讀讀。(師評:多勇敢的啄木鳥呀; 你是一只多么富有責任心的大樹呀)
師小結:像啄木鳥那樣不怕冷,不到南方去過冬,留下來繼續在樹林里消滅害蟲,我們把它稱為“留鳥”。
(板書:不怕冷 留在樹林里消滅害蟲 留鳥)
5、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小螞蟻和啄木鳥之間的對話,老師讀旁白,女同學扮演小螞蟻,男同學扮演啄木鳥。
四、學習第三段
1、小螞蟻的疑團總算解開了,他不知不覺來到了池塘邊,看見一只青蛙正在挖洞。(出示圖片)
2、哎呀,真奇怪,這么冷的天,青蛙忙著挖什么洞呀?于是,小螞蟻問:
師;青蛙,你為什么挖洞呀?(師指著某一個學生問,多問幾個)
生:我要冬眠了。整個冬天……
師:青蛙,什么叫冬眠呀?
生:冬眠就是整個冬天,我們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不動,要到明年春天再出來。(出示這句話)
師:對呀,在漫長的嚴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節里,冬眠是動物不吃不動,減少精力消耗的一種生理現象。(看錄象)
(板書:青蛙 冬眠 睡在洞里 不吃不動)
師:青蛙哥哥,你慢慢挖吧,我們明年春天再見!
3、好,讓我們再來分角色朗讀這一段,老師讀旁白,女同學繼續扮演小螞蟻,男同學扮演小青蛙。
五、學習第四段
1、哎,朋友們有的到南方去過冬了,有的不怕冷,繼續留在樹林里消滅害蟲,還有的要冬眠了,而我怎么辦呢?(出示圖片)
2、你們說,小螞蟻該怎么辦呢?(準備過冬的糧食)
(板書:小螞蟻 準備糧食)
那小螞蟻的家在哪兒?
它的糧食是什么?
它在洞里過冬,那他與青蛙一樣嗎?
(師評:你的課外知識真豐富,看來你平時很愛看課外書是嗎?)
六、總結
小朋友,動物過冬的方式真是各不相同,有的到溫暖的南方去過冬,有的不怕冷,留下來繼續工作,有的要冬眠,還有的準備些糧食,在洞里過冬。
(板書:連線 動物過冬)
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念念:
出示:
冬天到,雪花飄, 小青蛙,要冬眠,
黃鶯、燕子南方住。 睡在洞里香又甜。
啄木鳥,不怕冷, 小螞蟻,急匆匆,
消滅害蟲保樹林。 準備糧食過寒冬。
七、拓展知識
1、小朋友,課前,老師要小朋友去搜集資料,找找還有其他動物是怎么過冬的,你能來說說嗎?
2、學課文講:(出示句式)
小螞蟻來到( ),看見( )。小螞蟻問:“( )?”( )說:“( )?!?/p>
3、小朋友,大自然有許多的奧秘等著我們去發現,像課文中這樣的小故事,我們說也說不完,你還想知道其他有關動物知識的話,老師可以推薦你幾本好書,你們可以從那里獲得更多的知識:《動腦筋爺爺》、《少年科學》、《有趣的動物》、《中國動物故事集》、《十萬個為什么》,如果家里有電腦,你還可以登入這些網站:
中國科普博覽
野生動物之家
科普
自然之謎
動物百科
動物世界
課外百科知識庫
中國公眾科技網:
《動物過冬》教案篇七
《小動物過冬》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的課文,它是一篇自然常識故事,敘寫了小燕子、青蛙、蜜蜂商量過冬的故事,告訴我們小燕子要避開嚴寒到溫暖的南方過冬,青蛙準備吃飽了之后鉆進泥土里冬眠,蜜蜂則儲藏了很多蜜在蜂巢里過冬,表明了不同的小動物具有不同的過冬方式,也體現出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我帶這個班時間還不到一學期,這一學期來,我對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正確美觀地書寫漢字的自學的引導做了有益的嘗試,對同桌合作和哦小組合作學習也做了探索。由于受年齡和試驗時間的限制,目前我班學生的自學狀況還屬于形成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教師能明顯感到學生的自學意識正逐步濃厚自學與合作的能力正逐步提高。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體會課文內容,了解燕子、青蛙和小蜜蜂等小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培養學生自己查閱、收集資料的能力、制作頭飾的動手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了解小動物們過冬的不同方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地自讀;通過分角色朗讀,體會遣詞造句的準確,讓學生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兩課時。 明確自學重點明確自學重點:1、??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體會課文內容,了解燕子、青蛙和小蜜蜂等小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3讓學生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4、仔細觀察課后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由題目導入,質疑后明確自學重點????課件?呈現 圍繞重點自學1個人自學(方法:讀—圈-標-劃)2小組交流(方法:交流—補充—質疑—評價)3全班交流:三個小動物分別怎樣過冬?為什么要這樣過冬呢??教師巡視,幫助正音,指導長句子的朗讀。巡視中適時提醒學生按方法來,關注學困生。全班交流時注意引導學生對三種小動物過冬不同方式的比較。???課件?呈現 討論自學未解全班交流1匯報自學成果并集體研究個人未能解決的問題。適機處理? 點撥自學得失?內容:三種小動物的不同過冬方式情意:讓學生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 鞏固自學成果1、??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課文2、?? 說說這三個小動物的各自過冬方式3、?? 在生字本上練寫本課生字。巡視中適機點撥指導。? ??板書設計19???小動物????過冬
小燕子????飛到南方(侯鳥)
青蛙??????鉆到土里(冬眠)
蜜蜂???????巢穴里? (備糧)
《動物過冬》教案篇八
《小動物過冬》教學設計
實驗小學???? 王璟
教材分析:
《小動物過冬》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童話。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過冬的事。課文生動地介紹了它們不同的過冬方式,小燕子是飛到溫暖的南方去,小青蛙是冬眠,而小蜜蜂則藏在蜂巢里吃蜂蜜。課文還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
設計理念:
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我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密切關注學生,本著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感悟”的教學思想,積極創設各種情境,重視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
2、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動物過冬的有關知識,懂得對朋友要關心。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練讀音中體會詞句的意思。
2、了解小動物過冬的知識,懂得對朋友要關心。
教學難點:
1、讀懂課文,了解小動物過冬的知識,懂得對朋友要關心。
2、能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頭飾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 談話導入新課
1、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19《小動物過冬》,上節課咱們初讀了課文,認識了那些小動物。
2、板畫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
3、這三個好朋友聚在一起干什么?
二、??????????? 學習3—7自然段
1、? 過渡:小動物究竟是怎樣商量,怎樣過冬的呢?答案就藏在你們的書中,請朋友小心地把書打開,自由輕聲讀3—7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這個問題。
2、? 畫出相關的句子
3、? 學生反饋,感受小燕子過冬的方式
(1)??? 請一個小朋友說說你先找到哪個小動物過冬的句子?
(2)??? 指名讀出句子。
(3)??? 這些句子你讀懂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飛到南方。
(4)??? 再讀這段話,試著用上因為……所以……說一說,引導學生用不同方式說。
(5)??? 教師小結:同樣一句話可以這樣說也可以那樣說。
(6)??? 過渡:是呀,南方暖和,小燕子要到南方過冬。
出示詞卡“暖和”,學詞指導讀好輕聲、識記字形、換詞、說句。
(7)??? 過渡:南方不僅暖和而且可美啦。(課件出示春暖花開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
①找出課文中描寫這個畫面的詞。
②這么美的畫面你還會想到哪些詞?
③指導朗讀(朗讀詞、句子和段落)
4、感受小青蛙過冬的方式
(1)過渡:我注意到了,你就是這只可愛的小燕子,就請你接著和青蛙哥哥商量商量。(出示第4自然段,學生讀)
(2)小燕子商量了幾句話自己再讀讀,找找,做上記號。(簡單感受反問句和疑問句,并指導朗讀)
(3)過渡:是呀,小青蛙到底怎么過冬,誰能把你剛才畫的句子再讀一讀。(指名學生朗讀)從這些句子中可以告訴我們青蛙的過冬方式其實是——冬眠。
(4)復習識字5中的冬眠動物。
(5)播放青蛙冬眠錄像。
(6)針對這部分學生質疑問難:
預設學生問題:青蛙為什么要吃的飽飽的?
青蛙為什么要鉆到土里?
(7)引導學生解疑,伺機學習生字“鉆”,理解來年春天是什么時候。
4、感受小蜜蜂過冬的方式
(1)??? 過渡:看到大家商量得這么有意思,老師和小動物們商量商量。(出示6、7自然段)師生分角色商量.
(2)了解小蜜蜂的過冬方式。
(3)課件認識蜂巢。
(4)教師小結:這個蜂巢太神奇了,它可以儲存很多蜂蜜,讓小蜜蜂無憂無慮地過一個冬天,難怪小蜜蜂那么自信地說——(學生朗讀小蜜蜂的話)
5、分角色朗讀。
三、??????????? 總結全文
過渡:三個好朋友商量以后知道了各自的過冬方式,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他們還商量好了,有一個美麗的約定呢,這在課文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了?
全體齊讀第8自然段
四、??????????? 拓展延伸
(1)想象三個好朋友是怎么約定的,小燕子說——小青蛙說——小蜜蜂說——
(2)第二年春天很快就到了,小青蛙首先從——(泥土里鉆出來)早早來到約定的地方,等它的好朋友;接著小蜜蜂從——(蜂巢里飛出來)和青蛙見面了:不久一,小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三個好朋友又見面了,它們會說什么呢?(學生想象說話)
五、??????????? 作業
收集介紹有關其他動物過冬方式的知識,準備下一節課開一個信息交流會。
反思
本課內容非常淺顯,動物過冬的方法都是通過小動物間對話交談的方式交待的,學生只要通過讀書就能獲得這方面的知識??墒钦n文不像講述一個道理故事類的童話,這類科普知識的小文章,很容易上成自然常識課。在設計教案時,,既要讓學生了解三個動物的不同過冬方式,又要把訓練語言作為重點,教學中真的很難做到兩全其美。不管怎樣《小動物過冬》一課的教學中,我認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以讀代講,自悟自得
在教學中,我注重以讀為本,以讀代講,讓學生用各種方式朗讀,通過充分地讀自主獲得情感體驗。如新課伊始以“燕子、青蛙和蜜蜂是怎樣商量的又是怎樣過冬的?”這個問題為主線,讓學生去讀,去想,去討論。這樣學生有了自由朗讀的空間,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廣闊的平臺。又如通過美讀第三自然段中的“春暖花開”和燕子說的話,不僅理解了詞語的意思還讓學生體會到燕子準備到南方過冬,到明年春天再飛回來;通過指導學生讀好第4自然段的問句,讓學生體會到燕子對青蛙的關心。
設置情境,訓練說話
憑借情境,可以強化學生已有的感知,充分利用情緒加深內心體驗,促使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還能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的翅膀,豐富課文的內涵。利用拓展指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直觀演示,加深體會
演示既直觀又有趣,十分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板書我主要以圖文的形式來呈現。為幫助學生理解“青蛙是怎么鉆進泥土里睡大覺的”,通過播放錄像,讓學生獲得正確的感性認識。
指導寫字,培養習慣。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自主識字的能力,把識字的主動權教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觀察、分析來識記生字,并當堂指導學生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這樣既激發了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習效率。
每次備課之前都會問自己:這堂課我要教給學生什么?上完這堂課學生會學到什么?但每每都覺得這兩個問題回答起來簡單,實施起來真難。到底一堂扎實的語文課要怎么才能讓學生得到更大的發展?
《動物過冬》教案篇九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了解燕子、青蛙和蜜蜂等小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提問導入
1.當冬天天氣越來越冷的時候,人們是怎么防寒的?(穿棉衣、開暖氣等)
2.大家一定很想知道,燕子、青蛙、蜜蜂這些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吧?我們學習了《小動物過冬》以后就會明白了。
3.師板書課題:19小動物過冬(學生書空)
4.師講:物,讀wu,第四聲。小動物指燕子、蜜蜂、青蛙、蚯蚓等比較小的動物。
二、初讀指導
1.提出自學要求,學生自讀課文。
(1)根據拼音試讀課文,給各自然段標上序號。
(2)畫出生字詞,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3)根據下面的意思把課文分為三部分:
①天氣漸漸涼了,小動物聚到一起商量過冬的事。
②小燕子、青蛙、蜜蜂各自談過冬的方式。
③它們相約第二年春天相見。
2.檢查自學情況。
(1)這篇文章一共有幾個自然段?(8個)
(2)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開火車讀。
(3)理解部分生字詞的意思。
商量、聚、約定等。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并集體糾正。
三、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讓學生先讀字(提醒學生注意生字的筆順、布局等)
2.指名說每個字書寫時的注意點。
3.師范寫生字,生書空,并在書上描寫。
4.試著給生字組詞。
四、課堂作業
1.習題3、讀讀,抄抄,再聽寫。
2.朗讀課文。
3.收集動物過冬方式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
1.聽寫詞語:
商量暖和哥哥第一動物
2.《小動物過冬》介紹了哪幾種小動物的過冬方式?(燕子、青蛙、蜜蜂)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部分
(1)默讀第一部分,觀察課文插圖,思考:圖上畫了哪些小動物?(青蛙、燕子、蜜蜂)畫的是哪一個自然段的事?(第二自然段)什么事?(商量過冬)
(2)指名復述插圖意思。
(3)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4)師:青蛙、小燕子、蜜蜂平時是好朋友,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冬天快要到了,它們聚到一起商量過冬的事。
過渡: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呢?讓我們來-----
2.學習第二部分
(1)(默讀第二部分,想一想:寫小燕子、青蛙和蜜蜂過冬方式,各是哪幾個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小燕子;第四、五自然段:青蛙;第六、七自然段:蜜蜂)
(2)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
①小燕子怎么過冬?(飛到南方去)
為什么?(冬天快要來了,蟲子也快沒啦。那兒暖和,還有很多蟲子)
②“……也……”、“……還……”表示說的是幾個方面?(兩個)
③練習用“……也……”、“……還有……”說話。
(3)默讀第四、五自然段。畫出小青蛙過冬方式的語句,想一想:怎么反“你不是也吃蟲子嗎?”換個說法,意思也一樣?
(吃得飽飽的——鉆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覺)
(“你不是也吃蟲子嗎?”改為“你也吃蟲子?!币馑家粯樱?/p>
指名兩個分角色朗讀燕子和小青蛙的話。
(4)蜜蜂怎么過冬呢?
指名朗讀第六、七自然段,說說蜜蜂過冬的方式。(吃儲藏在蜂巢里的蜜)
(5)填空。
冬天來了,小燕子,因為那兒。青蛙。小蜜蜂吃藏在里的。
(5)指名口述幾種小動物過冬的方式。
(6)交流其他動物過冬的方式。
3.學習第三部分。
(1)它們作出了什么決定?(第二年春天還在這里相見)
(2)默讀全文,想一想:在介紹三種小動物怎樣過冬的時候,上下文是怎么聯系起來的?
(第三、四自然段之間用“接著”聯系,第五、六自然段之間用“又”聯系)
(3)試著說說:第二年春天,燕子、青蛙、蜜蜂相見時的情形。
三、作業
1.喜歡朗讀的小朋友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喜歡表演的小朋友可以試著將課文表演出來。
3.喜歡畫畫的小朋友可以將課文畫出來。
《動物過冬》教案篇十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十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八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動物過冬的有關知識,懂得對好朋友要關心.
教學重難點:重點學習課文三至七自然段,了解小動物的不同過冬方式,體會小動物之間的互相關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老師常??洫勀銈兪菒蹌幽X筋的好孩子,又聰明,又愛學習,所以今天我要和你們一同來學習一篇童話。學童話之前,請猜個謎語吧?!靶⌒“谆ㄌ焐显裕灰贡憋L花盛開,千變萬化六個瓣,飄呀飄呀落下來。”“這是什么呢?”“雪花!”“雪花來臨時,什么季節到了呢?”“冬天!”“對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9課《小動物過冬》?!?/p>
(從學生感興趣或較熟悉的生活場景入手,課堂導入不露痕跡,引導學生暢談感受,又為后面的課文閱讀埋下伏筆。)
板書課題。齊讀。
師: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課文寫了哪幾種小動物?
生: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呢?
這也正是老師心中的疑問,咱們一起在課文里找找答案吧。
二、初讀
初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字詞,標出自然段序號。
師: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怎么讀都行,然后把你的收獲講給組內的小朋友聽,好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應該把選擇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感悟、比較、體驗。)
生:讀完課文,我知道這篇課文有10個自然段,我想找幾個好朋友給大家讀一讀。
(指名誰讀哪幾個自然段。)
生1:我想對××說:你的課文讀得真熟練,聲音也響亮,如果速度慢一點就更好了。
生2:我想對××說:你的聲音真美,字音讀得也很準,我要向你學習。
生3:××,我想和你比一比。(生3讀課文)
師:同學們不但課文讀得好,而且聽得也認真,點評得更恰當。
(反復的朗讀與評議,學生不僅可以感悟到文章內容,而且相互交流,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使學生逐漸由評他轉為評己。)
三、精讀課文
1 精讀一、二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誰找到了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小動物們都是誰?
生:小燕子、青蛙、小蜜蜂
(在黑板上出示小燕子、青蛙、小蜜蜂的圖片。)
師:它們是什么關系呢?
生: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師:你從那段能看出來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師:你還從那些地方能看出來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生:從“常常,快樂”這幾個詞能看出來。
師:誰能仿照第一段說說你和你好朋友的生活。
生:我和翟鶴是好朋友,我們常常在一起唱歌做游戲,日子過的很快樂。
生:我和魏老師是好朋友,我們常常在一起唱歌學習,日子過的很快樂。
2)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誰還想談談你的收獲?
生:我想讀讀第二段。
師:你的“漸漸”讀得特別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生:這樣讀是因為秋天是慢慢變涼的。
出示插圖
師:圖上畫了什么?
生:秋天到了,小動物們在商量過冬的事情。
指名試讀。指導。齊讀。
2 精讀第二部分三至七段
過渡:它們是怎么商量的,請小朋友們自讀3-7自然段。
他們是怎樣過冬的?大家討論討論。
師:誰想談談你的收獲?
1 )生:我知道了燕子到南方去過冬。
板書:飛到南方過冬
師:那么,它們為什么要到南方過冬呢?
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燕子的話念起來。
有的學生答,因為它們的毛薄,有的答因為北方太冷了。學生說春天飛回北方,冬天飛到南方的就是候鳥。我補充說,它們都是候鳥,是隨著氣侯變化而遷徙的鳥。
(讓學生從燕子的話中體會冬天天氣嚴寒,它們尋找食物很困難,會影響它們的生存。)
生:因為南方暖和,還有許多蟲子。
理解“暖和”“很多蟲子”
說的好,讀的更好,你現在就是小燕子,誰能把你獨特的過冬方式介紹給大家。
指名試讀。齊讀。
2)小青蛙是怎么過冬的呢?
請同學們先讀一讀,再說一說。讀一讀小燕子怎樣問的,小青蛙又是怎樣回答的。請讀4,5自然段。
出示句子。
燕子接著問小青蛙:“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蟲子嗎?可你不會飛,怎么到南方去了?”
指名讀。指導體會小動物之間的互相關心。
燕子怎么稱呼小青蛙的?說明什么?
指名讀。同桌讀。
青蛙怎么回答的?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板書:鉆到泥土里
出示句子:小青蛙說:“我不到南方去,就在這里過冬。我準備吃得飽飽的,過兩天鉆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覺。等到來年春天,再出來找蟲子吃?!?/p>
指名讀。
師:青蛙為什么要冬眠?
生:因為青蛙是兩棲動物,它的身體表面很光滑,(學生爭著說沒有毛和羽毛),它是變溫動物,身體體溫調節能力很差,隨著氣溫變化而變化,如果它不冬眠,它就會凍死的。冬眠時,它就降低新陳代謝,盡量用已有的養分來生活,不吃也不喝。到了春天再醒過來。
(真的為這些小小的孩子驚奇,思維這么活躍,知識也非常全面,令人驚嘆。)
指導?!俺缘蔑栵柕摹笔鞘裁礃幼??誰能再讀一讀。
“來年冬天”,相機理解“來年”
師:青蛙要睡多長時間?
齊讀第五段。
師生合作讀。
男女生合作讀。
3 )說一說,小蜜蜂是怎樣過冬的?板書:躲到蜂巢里
指名讀第七段。
小蜜蜂為什么這樣過冬呢?
生:我想到了一年級學的《螞蟻和蟈蟈》這一課。螞蟻也是儲備食物過冬,我們還學過一個成語“有備無患,防范未然”,就是說這種情況的。
分角色朗讀。
[這個環節重在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反復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并把自己的理解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來。]
3 精讀第三部分
他們商量好之后,還有了一個什么約定?
齊讀第八段。
師:不要這一段行不行?為什么?
生:這樣才說明它們是真正的好朋友。
四針對課文特點,入情激趣。
1 練習分角色朗讀。
2 這么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把它演出來?要想演好,就要用你的身體把動作演出來,用你的小臉蛋把表情帶出來,用你的小嘴巴把他們的話說出來。
1.小組先討論討論,在分角色演一演。
2.試演,表演后對“演員”的表演一分為二地提出意見。(對照課文中的詞語推敲)
3.默讀課文,思考:那些地方該怎樣演?
小組上臺演,臺下觀眾共同評議,老師發“最佳表演獎”。
[這一環節的設計,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動口動腦,讓他們自己看一看,說一說,讀一讀,演一演,評一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滲透思想教育。]
五拓展練習
師:你現在就是小燕子、青蛙、小蜜蜂,你想對人類說什么?
生:有一首歌就是唱我們小燕子的,“小燕子,穿花衣……”(拍手齊唱),我們小燕子多么可愛,希望小朋友們都來愛護我們。
生:我們青蛙是保護莊稼的益蟲,請人類不要再吃我們了!
生:人人都說小蜜蜂很勤勞,其實我們是在為過冬準備糧食呢!
六交流匯報
動物過冬有各種方式,你們還知道哪些?給大家說一說。
生:松鼠和野兔都要把窩墊暖了,找到松塔啊、榛子啊、橡子什么的儲備食物,它們冬天都不冬眠。還有,它們還要換毛,冬天要換上與夏天不一樣的毛。
生:蛇是集體冬眠的,它們互相摟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來那樣可以取暖,提高溫度。如果單獨過冬會凍死的,它和青蛙一樣也是變溫動物,聚在一起可以減少死亡率。熊冬眠是因為冬天不容易找到食物,到了秋天它們就大吃特吃,使自己長胖,冬天就*脂肪來提供養料。但是,冬眠時,它們還會醒過來的?!?/p>
生:你們愿意聽故事嗎?1782年的一天法國巴黎郊外采石場的一位工人敲開一塊大石頭,竟發現有四只活著的蟾蜍。蟾蜍是怎么鉆進石頭的呢?原來當時那里都是泥啊,水啊,草啊,蟾蜍冬天就挖了洞在那兒過冬,可是氣溫一直很低,它們就沒有醒過來。過了一百萬年,它們泥都變成石頭了,等到工人把它們救出來,它們才醒過來。你們看,蟾蜍這一覺睡了多久啊!足足有一百萬年!
七、升華總結
師:同學們,自然界還有很多秘密等著我們去探索,只要我們努力學習,一定會成為小小科學家。
板書:
19 小動物過冬
小燕子飛到南方去(遷徙)
小青蛙鉆到泥土里(冬眠)
小蜜蜂躲到蜂巢里(備糧)
教材分析
《小動物過冬》這篇課文極富童趣,貼近兒童的生活。這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學生喜歡學,愛讀書。這課的重點在于了解小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
學生分析
我們班的小學生對朗讀都非常有興趣,并能在朗讀中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感受。喜歡模仿各種語氣、神態、動作進行朗讀和表演。低年級的學生對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歡小動物,所以本課的內容很適合學生。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彼员菊n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演”中悟。
2、設計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表現欲,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充分肯定每一個學生的進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動物過冬》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鞏固認識本課10個生字,熟識二會生字,并能用“商量”和“約定”說話。
3.能轉換角色,內化文本語言,結合動物的過冬方式作生動地自我介紹。
4.能借助“第二年春天”的情境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重、難點:了解小動物們過冬的不同方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分角色朗讀,讓學生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
教學準備:詞語卡片、課件
課?? 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昨天,我們初步學習了19課《小動物過冬》,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個小動物過冬的故事呢?(學生回答后,板書。)
2、你們想不想跟這三個動物成為好朋友呢?
2、如果你能把這些詞語讀好,就能和他們成為好朋友了。
3、出示詞語卡片。
二、講讀第1-2自然段。
師:小燕子、小蜜蜂和小青蛙怎么會聚在一起討論過冬的呢?
1、請同學們自由讀。學生邊聽邊思考上述問題。
2、交流小結。
(因為三個小動物是好朋友,它們經常在一起游戲玩耍;又因為天漸漸冷了,所以它們就聚在一起商量過冬的事。)
3、什么是商量呢?你能用商量來說一句話嗎?
三、講讀3-7自然段。
師:三個小動物正在商量過冬的事,老師覺得它們既然是好朋友,那老師建議他們就住在一起過冬吧?你們看行嗎?(不行)
1、聽課文錄音朗讀。
(邊讀邊想:三個小動物分別是怎樣過冬的?他們為什么要這樣過冬?)
2、第一部分:燕子。
師:(1)他們都準備怎樣過冬啊?(生自由回答)
(2)燕子怎樣過冬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小燕子準備飛到南方去過冬。(多媒體出示第三自然段)???
師:小燕子為什么偏要飛到南方去過冬呢?
生:因為南方暖和,所以我要飛到南方去。
生:因為南方的蟲子多,所以我要飛到南方去。
師:那可愛得小燕子們,你們什么時候再飛回來啊?(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
師:多有打算的小燕子啊,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齊讀)
3、第二部分:青蛙
師:小燕子將要遠行,但他還不忘關心好朋友呢?接下來我們來聽聽它是怎么問青蛙哥哥的。(指名讀)
師:對??!小青蛙也要吃小蟲子,可它沒有翅膀不可能到南方去啊,那它是怎么打算的??? (多媒體出示第五自然段,全班齊讀)
師:小青蛙,你鉆到泥土里過一個冬天,真不會餓壞嗎?
生:引導學生讀好“我準備吃得飽飽的,過兩天鉆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覺。等到來年春天,再出來找蟲子吃。”
師:吃提飽飽的是什么樣子?做做動作。
師:他打算睡到什么時候才醒?
生:來年春天。?? 師:是哪一年的春天?
生:第二年。? 師:哦,要睡整整一個冬天。
生:一大覺(美美的一大覺)。? 師:我們平時晚上只睡8、9個小時,它可是要睡2000多個小時。讀好“一大覺”
師:你知道這方式叫什么?? 冬眠。(在冬天睡覺就是冬眠)
生:再齊讀第五自然短。
4、第三部分:小蜜蜂
師:小青蛙吃的飽飽的,肯定能安全過冬了,那小蜜蜂會怎樣呢?小燕子姐姐還放心不下呢,他們又是怎樣的商量的呢?接下來我們來聽聽它是怎么問蜜蜂妹妹的。(指名讀)
師:那蜜蜂妹妹是怎樣過冬?(課件出示第七自然段)
師:原來蜜蜂妹妹早早的就作好了準備,真是一只勤勞的小蜜蜂。
5、小結。
小燕子先向小青蛙和小蜜蜂講了自己過冬的方法,接著詢問青蛙哥哥和蜜蜂妹妹準備怎么過冬。我們閱讀了課文,知道了它們過冬的方式。(出示填空)
6、分角色練讀。
(1)下面就請你去找你的學習伙伴,各自選一種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分角色練讀課文。希望大家和學習伙伴也能合作成功。
(2)自由練讀。分角色朗讀。
四、學習第八自然段。
1、分別的時候他們做出什么決定呢?
2、齊讀第八自然段。
3、理解“約定”一詞。
五、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班的學生學得很認真,那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怎么過冬的嗎?
板書:
小動物過冬
燕子?????? 飛到南方去
青蛙?????? 冬眠
蜜蜂?????? 備糧
《動物過冬》教案篇十二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了解燕子、青蛙和小蜜蜂等小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3.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
※課前準備:◎教師:1.生字卡片
2. 詞語卡片
◎學生:? 1.讀熟課文
2.搜集各種動物的過冬方式
3.預習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師:(揭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8課小動物過冬。(學生齊讀課題)
2.師:上節課我們認識的小動物,他們是誰?(學生回答)
3.師:現在,他們又來到我們班,一起和我們學習。不過,首先他們想看看上節課我們學得怎么樣!
4.師:(出示詞語卡片)先在心里和詞語朋友打招呼,然后我們開小火車朗讀。(學生開火車朗讀詞語)
青蛙?? 小燕子?? 小蜜蜂?? 好朋友
常常?? 唱歌跳舞??? 商量?? 暖和
明年?? 春暖花開?? 鉆進泥土
蜂巢??? 約定
5.師:(聽句練習)讀得真不錯,下面來看看小朋友的耳朵靈不靈。
(1)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它們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
(2)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它們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
二.精讀課文
學習第3小節
1.師:三個好朋友在一起過著快樂的生活??墒乔镲L刮起來,天氣漸漸涼了,于是他們聚到一起商量過冬的事。請小朋友自己讀讀3-7小節,邊讀邊思考:三個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學生朗讀思考)
2.師:聰明的你們有答案了嗎?
生:我知道了燕子是飛到南方過冬的。
3.師:(板書:? 飛到南方)你從哪里知道的?能讀給大家聽聽嗎?(學生讀第3小節)
4.師:你很會讀書,聽了小燕子的話,你們還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燕子明年還會回來。
5.師:出示“春暖花開”,讀好。你能用它來說句話嗎? (學生試說)
6.師:有哪個聰明的小朋友知道這種秋天飛到南方,春天又飛回來的鳥叫什么鳥嗎?
7.師:你還知道有什么鳥是這種鳥嗎?(大雁、布谷、白鷺、黃鶯、杜鵑)
8.齊讀第三段
學習4-5小節,師生分角色配合朗讀4-5自然段。
1.師:小朋友讀得真好?。±蠋熣嫦矚g這只小燕子,我很想知道我的好朋友青蛙哥哥是怎么過冬的,你們來做我的好朋友,好嗎?
(師生合作朗讀)
2.教師創設對話,幫助學生了解“冬眠”現象。
師:青蛙哥哥,你睡一個冬天不吃東西不餓嗎?你可千萬別把身體餓壞了!
生:不會的,我先吃得飽飽的,在泥土里睡覺,一點兒也不會餓,等到來年春天就可以出來找蟲子吃了。
師:哦,這下我就放心了。對了,青蛙哥哥,你的這種過冬方式好象是叫冬眠吧?
生:對,對!? 師(面對大家):還有哪些小伙伴和青蛙哥哥的過冬方式一樣呢?(板書:青蛙??? 鉆進泥土)
[生1:我,大狗熊。
生2:我,小烏龜。
生3:還有我,大蟒蛇……]
1.小燕子還非常關心她的另一個好朋友——小蜜蜂是怎樣過冬的。
4.請兩個學生分角色朗讀6-7自然段。理解冬天沒有鮮花,蜜蜂是怎樣戰勝困難的。蜜蜂妹妹是怎樣過冬的呢?
從春天百花盛開時就開始忙著采蜜,蜜蜂妹妹,你可真勤勞!
板書:小蜜蜂??? 藏在蜂巢
三、課文拓展,說話訓練。
1.男女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2.小朋友讀的很棒!每個小動物都很可愛,過冬方式都很特別。現在你就是這三個好朋友中的一個,你能介紹一下自己是怎么過冬的嗎?
先自己練說,然后上臺介紹
2.除了書上講到的小動物,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過冬方式?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嗎?小朋友真不簡單,不僅說對了,而且有些小朋友還用到了自己了解的課外知識,真棒!
3.兒歌朗讀,續編。
6.師:(導讀第8小節)分別之前,三個好朋友依依不舍,它們約定……(學生朗讀)
五.作業設計
1.續編這首《小動物過冬》的兒歌。
2.閱讀有關動物過冬的課外書。
板書:? 18 小動物過冬
燕子??????? 飛到南方??
青蛙??????? 鉆進泥土
小蜜蜂?????? 藏在蜂巢???
《動物過冬》教案篇十三
教學背景:???本課是一篇童話,以故事的形式介紹自然知識,讓孩子們在閱讀故事的同時獲取知識,樂此不疲。
教學課題:蘇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小動物過冬》
教材分析:本文敘寫了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商量過冬的故事,告訴我們小燕子要避開嚴寒到溫暖的南方過冬,青蛙準備吃飽之后鉆進泥土里冬眠,蜜蜂則儲存了很多蜂蜜在蜂巢里過冬,表明了不同的小動物具有不同的過冬方式。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
2、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動物過冬的有關知識,懂得對朋友要關心。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練讀音中體會詞句的意思。
2、了解小動物過冬的知識,懂得對朋友要關心。
教學難點:
1、讀懂課文,了解小動物過冬的知識,懂得對朋友要關心。
2、能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頭飾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19《小動物過冬》,上節課咱們初讀了課文,認識了哪些小動物?
2、生匯報師板畫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
3、師問:這三個好朋友聚在一起干什么呢,和老師一起去看看好嗎?
二?、?學習3—7自然段
1、?過渡:小動物究竟是怎樣商量,怎樣過冬的呢?答案就藏在你們的書中,請小朋友小心地把書打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輕聲讀3—7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這個問題。
2、?用筆畫出相關的句子。
3、?學生反饋,感受小燕子過冬的方式。
(1)???請一個小朋友說說你找到的燕子過冬方式的句子?
(2)???指名讀出句子。
(3)???這些句子你讀懂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飛到南方。
(4)???再讀這段話,試著用上因為……所以……引導學生用不同方式說燕子的過冬方式。
(5)???教師小結:同樣一句話可以這樣說也可以那樣說。
(6)???過渡:是呀,南方暖和,小燕子要到南方過冬。
出示詞卡“暖和”,學習詞語指導讀好輕聲、識記字形、換詞、造句。
(7)???過渡:南方不僅暖和景色也很美。(課件出示春暖花開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
①找出課文中描寫這個畫面的詞語。
②這么美的畫面你還會想到哪些詞?
③指導朗讀(朗讀詞、句子和段落注意停頓和語氣)
4、感受小青蛙過冬的方式。
(1)過渡:我注意到了,你就是這只可愛的小燕子,就請你接著和青蛙哥哥商量商量怎么過冬吧。(出示第4自然段,學生讀)
(2)小燕子商量了幾句話自己再讀讀,找找,做上記號。(簡單感受反問句和疑問句,并指導朗讀)
(3)過渡:是呀,小青蛙到底怎么過冬,誰能把你剛才畫的句子再讀一讀。(指名學生朗讀)從這些句子中可以告訴我們青蛙的過冬方式其實是——冬眠。
(4)復習識字5中的冬眠動物。
(5)播放青蛙冬眠錄像。
(6)針對這部分學生質疑問難:
預設學生問題:青蛙為什么要吃的飽飽的?
青蛙為什么要鉆到土里?
(7)引導學生解疑,學習生字“鉆”,理解來年春天是什么時候。
4、感受小蜜蜂過冬的方式
(1)過渡:看到大家商量得這么有意思,老師和小動物們商量商量小蜜蜂怎么辦吧?(出示6、7自然段)師生分角色朗讀并商量.
(2)了解小蜜蜂的過冬方式。
(3)課件認識蜂巢。
(4)教師小結:這個蜂巢太神奇了,它可以儲存很多蜂蜜,讓小蜜蜂無憂無慮地度過寒冷的冬天,難怪小蜜蜂那么自信地說——(學生朗讀小蜜蜂的話)師板書:采藏
5、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總結全文
過渡:三個好朋友商量以后知道了各自的過冬方式,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他們還商量好了,有一個美麗的約定呢,這在課文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了?
全班齊讀第8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1)想象三個好朋友是怎么約定的,小燕子說——小青蛙說——小蜜蜂說——
(2)第二年春天很快就到了,小青蛙首先從——(泥土里鉆出來)早早來到約定的地方,等它的好朋友;接著小蜜蜂從——(蜂巢里飛出來)和青蛙見面了:小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三個好朋友又見面了,它們會說什么呢?(學生想象說話)
五、師生配戴頭飾分角色表演。
六、???作業
收集介紹有關其他動物過冬方式的知識,準備下一節課開一個信息交流會。
教學反思:
<<小動物過冬>>是一個關于動物過冬的童話故事。本節課我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場景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學生的閱讀代替教師的課堂分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審美樂趣。
我對這堂課進行了總結反思,覺得有以下幾點做的比較成功。
一、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空間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式。
二、在表演中體驗、感悟
喜歡表演是孩子們的天性,表演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與創造力。教師實實在在地把課堂還給學生。比如在教學“冬眠”時,我請小朋友上來扮演青蛙,表演青蛙是怎樣冬眠的。通過小朋友的表演、評價,知道了表演冬眠時應該是不動的,因為青蛙冬眠是不吃不動的。
三、發揮即時評價在課堂生成過程中的促進作用
以往在課堂上,我們對學生的評價往往是“好、很好、你真棒”。究竟好在哪里呢?學生不明白。課堂的即時評價應當具有針對性和導向性,學生能夠從教師的評價中受到啟發,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比如在指導學生讀小燕子的話時,我這樣評價小朋友的朗讀“你真是一只輕快靈活的小燕子,你再加把勁,就成為我們學校的小明星了!”
《動物過冬》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
2、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動物過冬的有關知識,懂得對朋友要關心。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練讀音中體會詞句的意思。
2、了解小動物過冬的知識,懂得對朋友要關心。
教學難點:
1、讀懂課文,了解小動物過冬的知識,懂得對朋友要關心。
2、能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字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漏字改字。
2、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要求課文讀正確、流利。
三、檢查自讀。
四、學習課文1自然段。理解“為什么說三個小動物是好朋友呢?”重點理解“常?!?“很快樂”等詞語。
五、指導“物、暖、哥、第”等生字的書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9課,齊讀課題。
2、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三個好朋友,你們還記得是誰嗎?(隨機貼畫:青蛙、燕子、小蜜蜂。)
3、三個好朋友聽到你們的召喚,給你們帶來了幾組詞語,你們會讀嗎?出示詞語,開火車讀。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青蛙、燕子、小蜜蜂是好朋友。他們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可是,快樂的時光總是走得那么快,轉眼秋天到了。
二、學習新課。
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圖)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那你能把這句話讀好嗎?(出示:秋風刮起來了,天氣漸漸的變涼了。)指名讀。
3、這時候三個小動物在干什么呢?那什么是商量???理解“商量”的意思。
4、出示字卡“商量”,你有好辦法記住這兩個字嗎?指導書寫“商量”。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過渡:讓我們跟隨這三個小動物一起去商量過冬的事吧!
學習課文3---8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3---8自然段。想一想:三個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畫出有關的句子,然后同桌交流。
2、現在你就是這三個小動物中的一個,能不能介紹一下你是怎么過冬的?指名交流,相機學習課文。
3、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第3自然段。
(2)小燕子是怎么過冬的?(板書:飛南方)小燕子為什么要飛到南方去啊?你能讀出來嗎?知道讀書。
(3)那小燕子什么時候回來?。坷斫狻按号ㄩ_”。讀到這個詞,你的腦海里仿佛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
(4)誰再來加上動作讀一讀小燕子?
4、學習課文4、5自然段。
(1)指名讀。
(2)小青蛙是怎么過冬的?(板書:鉆泥土)你能讀一讀嗎?
(3)吃的飽飽的是什么樣???加上動作讀一讀。
(4)青蛙是怎么鉆到泥土里睡大覺的?理解“鉆”。誰來做做動作?
(5)出示字卡“鉆”。你怎樣記住這個字呢?指導書寫。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6)誰再來做做這只可愛的小青蛙呢?指名讀。分角色讀。
5、學習課文6、7自然段。
(1)指名讀。
(2)小蜜蜂是怎么過冬的?(板書:藏蜂巢)你見過蜂巢嗎?(出示圖片)。
(3)你覺得小蜜蜂怎么樣?
(4)誰再來做做這只小蜜蜂呢?指導讀書。
(5)分角色朗讀。
6、分角色表演讀課文。
7、學習第8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師:小動物們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度過了一個溫暖又幸福的冬天。第二年春天到了,三個小動物遵守約定再一次相聚到一起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3)指導說話。
師小結:他們互相關心,互相惦念。雖然相隔了一個冬天,但是友情依然把他們的心緊緊相連。
三、拓展:你還知道其它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嗎?
師生交流,師出示資料。
四、作業設計:
1、 抄寫生字。
2、分角色表演讀課文。
板書設計:???
19? 小動物過冬
燕子?????? 飛南方????
青蛙?????? 鉆泥土?
蜜蜂?????? 藏蜂巢???
教材分析:
《小動物過冬》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童話。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過冬的事。課文生動地介紹了它們不同的過冬方式,小燕子是飛到溫暖的南方去,小青蛙是冬眠,而小蜜蜂則藏在蜂巢里吃蜂蜜。課文還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
教學設計說明:
《小動物過冬》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怎么過冬的事。課文生動地介紹了它們不同的過冬方式:小燕子飛到溫暖的南方去過冬;小青蛙冬眠;小蜜蜂則藏在蜂巢里吃蜂蜜。課文還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
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我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密切關注學生,本著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感悟”的教學思想,積極創設各種情境,重視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1、以讀代講,獲得感悟?!墩n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我注重以讀為本,以讀代講,讓學生通過充分地讀,自己獲得情感體驗。如以“燕子、青蛙和蜜蜂是怎樣過冬的?”這個問題為主線,讓學生去讀,去想,去討論。這樣學生有了自由朗讀的空間,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廣闊的平臺。又如通過讀第三自然段燕子說的話,讓學生體會到燕子準備到南方過冬,到明年春天再飛回來;通過指導學生讀好第4自然段的問句,讓學生體會到燕子對青蛙的關心。
2、啟發想象,訓練說話。想象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一種心理過程,想象可以明晰形象,激發情感,加深體驗。在教學第五自然段,讓學生通過朗讀來理解、想象青蛙是怎樣鉆到泥土里睡大覺的,我啟發學生進行想象,并通過課件的輔助教學來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青蛙鉆進泥土里睡大覺的樣子,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以及發現問題的能力。如:在學習第8自然段時,設計“第二年春天到了,三個小動物遵守約定再一次相聚在一起。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的問題,指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3、直觀演示,加深體會。演示既直觀又有趣,十分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根據本課教學內容,板書我主要以圖文的形式來呈現。以圖片的形式直觀的展示各種動物的過冬方式,從課內向課外延伸,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
4、指導寫字,培養習慣。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自主識字的能力,把識字的主動權教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觀察、分析來識記生字,并當堂指導學生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這樣既激發了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習效率。
《動物過冬》教案篇十五
一 、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
2、 能正確、流利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3、會用“一邊……一邊……”說句子、寫句子。
4、通過學習課文,了解一些動物過冬的常識,懂得一些動物過冬的科學道理,
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興趣。
5、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朗讀課文,了解一些動物怎樣過冬的常識。
2、了解動物過冬的科學道理。
四、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
五、教學方法:
分角色朗讀、小組討論交流。
六、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1、同學們,老師今天請來了許多小客人(卡片)看都有誰?(學生讀動物的名稱)
2、知道請它們來干什么嗎? 它們是來告訴我們它們是怎么過冬的(出示課題)。你們高興嗎?(用高興地語氣讀一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或者你最想問什么?(學生提問)(課文中有哪些動物?它們各是怎樣過冬的?為什么它們過冬的方式不一樣呢?┉)
(二)、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1、同學們提了這么多問題,一定想知道答案吧?,還不快快打開書,一邊預習課文,一邊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2、分別解答剛才提出的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小螞蟻、燕子、杜鵑、黃鸝、喜鵲、青蛙)
沒有解決的問題就留在黑板上,等一下咱們小組交流解決。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下面我們就用熱烈的掌聲歡迎這些小動物和大家見面,證明我們的答案是否正確。
1、學習第一段。
(出示i課件)看誰來了?一只又好奇又好問的小螞蟻來了,它來到樹林里發現了什么?(滿地是落葉,感到有點兒冷,周圍靜極了。)
從這些變化中它感覺到了什么?(秋天過去了,冬天到來了)
它心里會想什么呢?(朋友到哪去了呢?)
朗讀指導重點:從“有點兒冷、靜極了”等詞和“朋友們都到哪兒去了呢?”中體會小螞蟻當時的心情和語氣。
2、學習第二段。
(出示課件)當小螞蟻感到奇怪時突然聽到了一陣叫聲,聽!誰又來了?(喜鵲)
讓它告訴我們它是怎么過冬的吧!
邊看圖邊體會,注意小螞蟻仔細訪問的樣子和語氣,喜鵲熱心并高聲回答的樣子與語氣。
(這么冷清的地方,小螞蟻見到喜鵲心里多高興??!它一定會很有禮貌的大聲地向喜鵲詢問)生讀小螞蟻的問話,。
(喜鵲聽到小螞蟻這么有禮貌,于是很樂意地大聲地對小螞蟻說)生讀喜鵲的回答。
喜鵲告訴了螞蟻什么?——在燕子、杜鵑、黃鸝旁邊板書:飛到南方(了解“候鳥”和“遷徙”)
(小螞蟻心里想朋友們都走了,它真舍不得喜鵲走啊,于是又向喜鵲問道)生再讀小螞蟻的問話。
(喜鵲一聽就知道小螞蟻舍不得自己走,心里樂滋滋地,于是高興地大聲地回答道)生讀喜鵲的回答。
男女生分角色比賽讀小螞蟻和喜鵲的對話。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和它們過冬方式是一樣的?(學生自由發言)
3、學生小組學習第三段。
(1)、學習方法及要求提示:
a、同桌分角色朗讀青蛙和小螞蟻的對話。
b、青蛙告訴我們它是怎么過冬的?
c、討論: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也是冬眠?還有什么想問的?
(2)、匯報學習情況。
提示1:從青蛙的話中,你知道它是怎樣過冬的?(整個冬天,睡在洞里,不吃不動)——板書:冬眠
提示2:哪些詞句寫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處?(既不怕風,又不怕雪,暖暖和和的,真舒服。)
(3)、再讀本段。
注意文中的問號、感嘆號,體會對話的語氣。
指名讀——小組競賽讀——齊讀
(四)、讀第四段。
1、小螞蟻又是怎樣準備過冬?
2、思考:螞蟻和青蛙在洞里過冬有什么不同?(螞蟻在洞里過冬,但不是冬眠,要活動還要吃的,所以要準備過冬的糧食。)
3、討論: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和小螞蟻過冬方式是一樣的?
(五)、回讀課文,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今天我們請來的小客人一共有幾個,它們有幾種過冬方式?(遷徙、冬眠等)
教師總結:冬天到了,不同的動物都用不同的方法準備過冬。如:燕子、杜鵑、黃鸝飛到南方過冬。喜鵲在當地把窩墊得暖暖和和地過冬。青蛙和螞蟻告訴我們它們都在洞里過冬,但青蛙是冬眠,螞蟻在洞里不冬眠,還要準備蟲子當糧食,好在洞中生活。
(六)、拓展并聯系生活實際。
現在誰告訴我們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
1、展示課前收集的資料。
孩子們真聰明,掌握的知識真豐富,其實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的動物它們過冬的方式也很有趣,我們再來看看這些動物的又是怎樣過冬的。
2、出示課件及資料(展示動物過冬的課外知識。)
小結:外面的世界非常精彩、我們要從課內走向課外去獲取更多的知識。
3、編童話故事。
小螞蟻又往森林里走去,它又遇見了誰?它們會說些什么,其它小動物又會告訴小螞蟻是怎樣過冬的?請回家編一個簡短的故事的,看誰編得好!
(七)、板書 設計(略)。
《動物過冬》教案篇十六
之一
執教者:浙江省臨海市曉村小學 陳麗芳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2、 初步了解課文講了哪幾種動物,它們是怎樣過冬的。
3、 感受大自然美,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1、 識字教學,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 感受大自然美,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談話揭題
1、 談話導入??。
2、 出示課題。
二、 自由讀課文。
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講了哪幾種小動物?它們得怎樣過冬的?
三、 檢查反饋,匯報學習成果
1、 課文講了哪幾種小動物?
① 小螞蟻來到樹林里發現什么奇怪的事呀?
② 那么小動物都到哪兒去了呢?
③ 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呢?
2、 自由讀生字讀音
① 檢查讀音。
② 齊讀生字新詞。
③ 學習帶讀字。(篤池塘)
3、 教學生字。
① 學生自由學習生字,師巡回指導。
② 檢查自學。
四、 看圖說話,教學第一節。
出示:秋天的樹林圖
1、 小朋友,你看了這幅圖有什么感受呢?
2、 那課文哪一節是寫這幅圖的呢?
3、 學習第二句。
① 看圖說話。
② 感情朗讀。
4、 學習第一句。
5、 學習第三句。
五、書寫指導。
《動物過冬》教案篇十七
【教學要求】
1.能借助拼音讀好課文。
2.能借助字典自學字詞,懂得有關詞語的意思。
3.讀懂課文內容。能夠說出課文寫了幾種動物,它們是怎樣過冬的。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難點:比較青蛙、螞蟻過冬方式的相同與不同。
【教具準備】小黑板一塊,與課文中有關的動物的圖片或幻燈片或標本。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1.誰知道“過冬”是什么意思?
2.出示圖片或燈片或標本。問:你們認識這些動物嗎?誰能說說它們的名稱?
3.教師講述:今天學習的課文,為我們介紹了燕子、杜鵑、黃鸝、喜鵲、青蛙、螞蟻過冬的一些知識。它們到底是怎樣過冬的,學了課文就知道了。請大家翻開課文。
板書30.動物過冬
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利用拼音和字典,初讀感知,自學課文
1.練習朗讀全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多讀幾遍,讀準記牢。還要注意輕聲和兒化韻的朗讀。
2.再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課文讀流利。讀后劃出不懂的詞,查查字典,在小組內和同學們交流。(這步活動應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讓其動腦、動手、動口,不流于形式。教師巡視,有重點地指導。)
3.指名學生朗讀全文。思考:本文是寫這些動物在過冬,還是準備過冬?分幾個自然段寫的?(因有圖畫穿插,分段易混,要適當指導。)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看看課文中有幾幅圖,哪幾種動物?想一想,為什么沒畫出燕子、杜鵑和黃鸝?)
5.用一句話說說,課文寫了什么事。(課文寫了燕子、杜鵑、黃鸝、喜鵲、青蛙、螞蟻準備過冬的事。)板書燕子杜鵑黃鸝喜鵲青蛙螞蟻
三、分段讀、想、批劃,再自學
1.自由輕聲分段讀課文,邊讀邊批劃:
①表明天氣變化的詞句。(或是季節變化)
②表明燕子、杜鵑、黃鸝、喜鵲各在哪兒準備過冬的詞句。
③表明青蛙在哪兒準備過冬的詞句。
④表明螞蟻在哪兒準備過冬的詞句。
2.把找出的詞句讀幾遍。
四、小結過渡,鞏固復習
1.教師講述:我們初讀了課文,大致了解了本文的主要內容,但要弄清楚這些動物到底怎樣過冬,還需要再逐段學習。下面認讀一下今天學到的詞句。
2.認讀詞句
詞:周圍樹梢暖暖和和告別冬眠舒服刨土
句:我要冬眠了。整個冬天,我們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動,到明年春天再出來。
第二課時
一、學生自由朗讀全文,加深課文印象
二、分段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
①指名朗讀本段。
②理解:早晨,小螞蟻來到樹林里,它發現樹林里有什么變化?(滿地是落葉,感到有點兒冷,周圍靜極了。)從這些變化中你感覺到了什么?(秋天過去了,冬天來到了,朋友不見了。)
③誰能說說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冬天來到時,樹林里的變化)
④指導讀本段。(注意引導學生從“有點兒冷、靜極了”等詞和后一問句中體會語氣)
2.學習第二段。
①指名朗讀本段。
②理解:這一段告訴了我們哪些動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從哪里知道的?(燕子、杜鵑、黃鸝、喜鵲準備過冬的情景,從螞蟻和喜鵲的對話中知道的。)
③讀議小螞蟻和喜鵲的對話。(從它們的對話中,大家知道了這幾種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嗎?”)
結合課文理解“暖暖和和”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就用“暖和”?“這兒”指哪兒?(當地,現在生活的地方)。
④指導讀本段。(聯系插圖,邊看邊體會,注意小螞蟻仔細訪問的樣子和語氣,喜鵲熱心并高聲回答的樣子與語氣。)
3.學生自學第三段,教師引導歸納整理。
①出示小黑板,交代學習方法與要求。
a?自由輕聲朗讀課文。
b?看看這段寫誰準備過冬,用一個詞說一說。
②學生自學。
③討論。
你知道青蛙是怎樣過冬的?冬眠是什么意思?
從青蛙的話中,你知道它是怎樣冬眠的?(整個冬天,睡在洞里,不吃不動)
哪些詞句寫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處?
④回讀本段。(注意文中的問號、感嘆號,體會對話的語氣,先試讀,再指名讀。)
4.自讀第四段,看小螞蟻怎樣準備過冬。
①自學思考:小螞蟻準備怎樣過冬?
②聯系比較:螞蟻、青蛙在洞里過冬有什么不同?(螞蟻在洞里過冬,但不是冬眠,要活動還要吃的,所以要準備過冬的糧食。)
三、回讀全文,總結課文內容
1.自由朗讀全文。
2.說說課文中6種小動物,共有幾種過冬的方法。
3.教師總結。本文告訴我們,冬天到了,各種動物都用不同的方法準備過冬。如燕子、杜鵑、黃鸝飛到南方過冬。喜鵲就在當地把窩墊得暖暖和和地過冬。青蛙和螞蟻都在洞里過冬,但青蛙是冬眠,螞蟻在洞里不冬眠,還要準備蟲子當糧食,好在洞中生活。
四、完成練習
1.分角色朗讀課文。(小螞蟻:天真好奇;青蛙:自信且答問耐心;喜鵲:平靜和氣)
2.說說還知道哪些動物是怎樣過冬的。教師也可簡略介紹幾種動物過冬的知識。
3.介紹有關課外讀物,要求課外閱讀,以擴大視野,豐富知識?!?/p>
《動物過冬》教案篇十八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小動物過冬的方式
2、懂得關心小動物,萌發關愛動物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動物怎樣過冬》錄像、動物的六種過冬方式卡片各1張,六種過冬方式的代表動物卡片各2張,《小動物怎樣過冬》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請幼兒欣賞音樂《小動物怎樣過冬》引出課題。
小朋友,你們喜歡聽音樂嗎?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段非常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播放《小動物怎樣過冬》)
提問:剛才歌曲里唱的是哪個季節?冬天冷不冷?在冬天我們都穿上了什么樣的衣服?可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樣來度過寒冷的冬天嗎?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視頻錄像,引導幼兒觀看錄像,了解幾種常見動物的過冬方式。
2、邊引導孩子回憶錄像,邊出示每一種過冬方式的圖片,讓幼兒了解過冬方式的名稱。
剛才,錄像里你都看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分別是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過冬的。
(1)蜜蜂、螞蟻。提前準備過冬的食物,這種方式稱之為“儲存食物”也叫“躲藏”像這種過冬方式的動物還有哪些呢?(引導幼兒討論回答,老師可做小結歸納)
(2)青蛙、蛇。整個冬天都在泥土里睡覺,這種方式稱之為“冬眠”,像這樣的過冬方式最常見的小動物還有哪些?“烏龜、刺猬……”。
(3)老虎、獅子、狗等動物,它們靠換毛的方式過冬,這種方式稱之為“加厚皮毛”,像這樣的過冬方式我們身邊還有哪些動物?
(4)燕子,大雁等候鳥,它們在冬天來臨前就飛往南方去過冬,這種方式稱為“遷徙”或“遷移”
(5)還有一些小動物,它們的過冬方式與前面的那些都不一樣,我們一起看看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出示蝗蟲產卵圖片)這是什么動物?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引導幼兒了解這種方式是“讓卵過冬”,像這樣的過冬方式還有“螳螂”(出示圖片)
(6)(出示蚊子、蒼蠅圖片)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圖片,你們認識嗎?你知道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嗎?它們在冬天里,飛進人們暖和的屋里過冬,這種方式是“躲在安全的地方”。你們喜不喜歡它們?它們是害蟲,所在在家里看到了這些東西,要趕緊消滅它們。
3、請幼兒評選“動物過冬方式之最”
小朋友,在動物的幾種過冬的方式里,你認為,
最懶的過冬方式是————(冬眠)
最勇敢的過冬方式是———(遷徙)
最聰明的過冬方式是———(加厚皮毛)
最勤勞的過冬方式是———(儲存食物)
最有愛心的過冬方式是——(讓卵過冬)
最該挨打的過冬方式是——(躲在安全的地方)
4、引導幼兒根據已了解的過冬方式進行分類,激發幼兒關愛動物的情感。
我這里有很多小動物的圖片,它們都想找到自己的過冬方式去過冬,小朋友愿意幫助它們嗎?
三、結束部分
我們一起到院子里找一找,還有沒有需要我們幫助過冬的小動物。伴隨音樂離開活動室。
《動物過冬》教案篇十九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會用“一邊……一邊……”寫句子。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通過學習課文,了解一些動物過冬的情況,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興趣。
本課是一篇童話,講的是動物怎樣過冬的故事。課文以小螞蟻找朋友為主線,分別講了燕子、杜鵑、黃鸝、喜鵲以及青蛙的過冬方式。最后點到小螞蟻也在準備過冬的糧食。課文語言生動活潑,充滿情趣,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
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配有三幅圖畫,圖畫反映的是第二、三自然段的內容。
本課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了解一些動物過冬的常識。
(一)課前準備
生字、生詞卡片,教學掛圖、投影片或教學課件,課文朗讀錄音帶。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本課生字中,“周、梢、睡、舒、食”是翹舌音,“靜、糧”是后鼻音?!笆场钡谋疽羰嵌暎凇凹Z食”一詞中讀輕聲。重點指導以下字形。
舒:左邊是“舍”,右邊是“予”不是“矛”,不要多寫一撇。
“周、梢、備、靜、眠、糧、食”幾個字,可引導學生用學過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識記字形。
2寫字教學。
睡:右邊的“垂”筆順是垂。注意最后一筆是短橫。
糧:第六畫是“點”,不要寫成“捺”。
食:上半部的“人”要蓋住下面的。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燕:筆畫較多,結構較復雜,要著重指導??梢杂谩柏?niàn)字頭,黑字尾,北字中間夾個口”來幫助記憶。
(三)詞句教學
課文內容比較淺顯,基本上沒有難懂的詞句。有些詞語的意思,課文本身就解釋了。例如“冬眠”,課文里用青蛙的話說“整個冬天,我們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動,到明年春天再出來?!边@就是“冬眠”。只要多讀幾遍課文,學生就能理解。
“天冷了,他們到南方過冬去了,明年才回來呢?!薄疤炖淞恕笔呛蝤B南飛的原因,因為南方暖和,等到第二年春天暖和了,它們再飛回北方。
“青蛙一邊說,一邊用腳刨土,一會兒就刨好了一個洞?!笨勺寣W生一邊讀句子,一邊體會“一邊……一邊……”就是同時做兩個動作,為用“一邊……一邊……”進行造句打基礎。
(四)朗讀指導
根據這篇課文對話較多的特點,要指導學生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小螞蟻的問話較多,要注意讀出疑問的語氣。喜鵲和青蛙的話,要用耐心、親切的語氣讀。讓學生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內容,體會感情。
(五)練習提示
課后第三題是用生字組詞語的擴詞練習,要鼓勵學生口頭多組一些詞語,然后選兩個寫下來。
“睡”可組成“睡覺、睡眠、睡衣、午睡”等;
“周”可組成“周圍、周到、周密、四周”等;
“食”可組成“食物、食品、糧食、月食”等;
“舒”可組成“舒服、舒心、舒展”等;
“備”可組成“準備、備課、備用”等;
“靜”可組成“安靜、平靜、清靜、靜悄悄”等。
第四題是造句練習。先讓學生讀例句,體會“一邊……一邊……”就是表示同時做兩個動作,再讓學生口頭造句,造正確了,再寫下來。
(六)擴展活動
發動學生收集有關動物生活的資料,舉辦一個“可愛的動物”報告會,進行互相交流,擴大知識面,培養學生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思想感情。
(七)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一)初讀課文。
要求: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自學生字的讀音。讀通句子,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講的是哪幾種動物的過冬方法。
(二)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注意正音。
(三)帶著問題細讀課文。
出示問題:這幾種動物各是怎樣過冬的?要求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畫出有關的語句。
(四)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角色對話的神態、表情及語氣。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進行識字、寫字教學。
(六)完成課后練習。
(七)布置擴展活動。
《動物過冬》教案篇二十
【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與季節的關系
2.通過游戲模仿動物的不同過冬方式
3.激發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動物圖片、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興趣。
1、現在是什么季節呀?(冬天)冬天的天氣怎么樣?”(很冷)“冬天我們是怎樣過冬的?”(穿棉衣、生火爐、開空調、取暖器、常在室內活動、加強鍛煉等)
2、小結:我們可以通過穿著棉衣讓自己變得暖和起來,人們有這么多的好辦法過冬,那么小動物在這樣冷的天氣里又是怎樣過冬的呢?我們一起來問問它們吧?
二、讓幼兒了解動物過冬的方式。
1.了解冬眠的動物。
(1)師:(出示青蛙)呱呱呱,誰來了?我們一起問問青蛙是怎樣過冬的?
幼:青蛙,青蛙,你是怎樣過冬的?
師:我在冬天里不吃也不喝,美美地睡上一覺,到了暖和的春天,再醒來找東西吃。我這種過冬方式叫“冬眠”。出示漢字“冬眠”,讓幼兒認讀:冬眠。
(2)還有哪些小動物和青蛙一樣是冬眠過冬的?(蛇、熊)
師:青蛙和蛇是冬眠過冬,除了冬眠,其他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2.了解換毛過冬的動物。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教師出示雞、鴨、鵝、小兔、羊)。
(2)幼:你們是怎樣過冬的?師:(以動物的口氣)我們是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者羽毛來過冬的。像我們這樣換上厚厚的皮毛的過冬方式叫“換毛”。學習詞“換毛”,出示“換毛”漢字,讓幼兒認讀
(3)還有哪些小動物是換毛過冬的?豬、狗、貓、馬、牛等
3.了解儲存糧過冬的動物。
(1)師:(出示螞蟻)這是誰呀?螞蟻在干什么?(搬糧食)螞蟻搬糧食干什么呀?我們聽一聽螞蟻怎么說的?
(2)師:像我們這樣躲在洞里吃秋天搬回的食物的過冬方式叫儲存糧食,并學習詞“儲存糧”,出示漢字儲存糧食。
(3)還有哪些小動物和螞蟻一樣是吃儲存糧過冬的?蜜蜂、田鼠。
4.了解遷徙過冬的動物:
討論:燕子又是怎樣過冬的?
師:介紹遷徙過冬就是遷移住的地方。像燕子、大雁這樣從寒冷的北方飛到溫暖的南方,度過一個舒適的冬天,等到春天的時候,再飛回北方來的過冬,這樣過冬的方式叫遷徙過冬。
5.復習鞏固。師小結:剛才我們知道了一些動物是怎樣過冬的,現在老師提問請個別幼兒回答:
①、老師說動物名字,幼兒回答過冬方式。
②、老師說過冬方式,幼兒回答動物名字。
有哪些動物是遷移過冬的?青蛙、蛇是怎樣過冬的?狗貓雞鴨是怎樣過冬的?有哪些動物是儲存糧過冬的?
三、游戲
1.每個幼兒扮演一種動物角色,躲藏在小椅子背后。教師扮演訪問者“咚咚”敲門:“里面住著誰呀?”幼兒回答:“我是蛇,住在洞里是冬眠過冬。”“我是大雁,飛到南方去,是遷移過冬”
2.請幼兒扮演訪問者進行游戲
四、結束活動。教師總結:我們除了知道這些小動物的過冬方式之外,其實自然界里還有很多的動物,如:蒼蠅、蚊子、螳螂、螞蚱等為了保護自己,適應季節的變化而想到的不同的過冬方法。當然也有一些非常懶惰的、不去動腦筋不會想辦法的動物只好凍死、餓死了。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小動物,愛護大自然,為動物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
【活動延伸】
1.蒼蠅、蚊子、螳螂、螞蚱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呢?請小朋友回家和大人一起找出答案明天來園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好嗎?
2.學燕子飛出教室。
3.在科學區中投放動物過冬的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