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有關家訪的心得體會篇一
1、家長工作繁忙,常常需要加夜班,沒有時間管孩子,更別說是關心孩子的學習,有的孩子別說和父母交談學習的狀況,平時就連見到父母都很困難。我們在家訪過程中,也碰到幾位家長不在家,一般都要加班到九點多,等到父母加班回來,孩子已經睡了,有空時也只是隨口問一聲“作業有沒有做好了”。這樣長時間下來,孩子在心靈上與家長構成了一道隔膜,產生了距離。到了最后,當家長想多關心他一些時,他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反而會說家長煩,不愿多開口說話。
2、家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有所欠缺。由于我校的特殊地理位置,部分家長還是有“不打不成才”的思想,這一點也使部分學生害怕老師進行家訪。有一次,我對班中的一位學生說要去他家家訪,他竟然和我商量,請求我以后再去。我追問原因,原先是這次期中考試考得不夠理想,怕我和他家長說,怕挨家長的責罵,甚至是打罵。我告訴他家訪是為了和他父母進行交流,而且老師會推薦他的父母好好說話的,這時他才放下心來。
3、家長與孩子交流有所欠缺。有幾位家長在我們家訪時向我們抱怨說孩子什么都不肯和家長說,學校里發生的事從來不和家長談起。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與家長的溝通問題已經成為家庭教育中的大問題,而家長往往缺乏這方面的相關知識經驗,家訪無疑是解決這一難題的良方之一。
4、家長的心態未放正。此次家訪中,有一位學生家長表現出對孩子已經是放下的樣貌,從與我們談話的口氣來看,似乎對兒子已不抱任何期望了,這讓我們很難受也很意外。其實,孩子本身并不錯,據了解,主要是家長從小就對他放松要求,致他對自我也放松要求,才會變成這種狀況。其實,只要家長放正心態,擔起職責,給孩子期望和勇氣,那么,孩子必須能有所進步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要給孩子一點時間,親近孩子,關心孩子,理曉情動,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家中無小事,處處是教育。父母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把握正確的家庭教育觀,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用“心”培養好孩子;如何看待獨生子女?他們也更需要理解,需要寬容。要堅持以鼓勵為主的正面教育,加強家校的溝通和聯系,那么教育這朵奇葩必須能結出碩果。
有關家訪的心得體會篇二
家訪,對我們每個教師來說,一點兒都不陌生。它是聯系家庭與學校的一條紐帶,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梁。家訪可以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和生活的情況,還可以及時的傾聽到家長對教師及學校的建議。而作為家長,也可以真實的了解到孩子在校的情況。這樣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的支持與理解,同時也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可以說是一舉數得。通過多次的家訪,我感觸頗深:
有些學生在校表現很好,學習成績好,尊敬老師,與同學和睦相處,紀律好,講衛生等等,總之一切都很完美,可是在家里,卻一點都不懂事,一點也不體諒父母。父母稍有點不順著他,他就會在家大發脾氣,跟父母吵架頂嘴,甚至有個別學生還跟自己的父母動手。而有些學生,雖然成績平平,在校表現也不怎么好,但在家卻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不僅體諒父母,還主動地幫父母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這次家訪大部分家長對這個活動很支持。每到一家,家長們得知我的目的很是熱情,又是主動問好,又是端茶倒水,讓我很感動。在訪問的過程中,家長們不僅主動地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現以及學習情況,而且還主動向我介紹孩子在家的表現情況。對于我們的問題他們總是笑容滿面、耐心的回答。我們在他們家里高興地交談著,就像朋友一樣。
每訪問一戶人家,我們都會詢問家長對我們老師或學校有什么建議和要求。家長們總是微笑地說:“把孩子交給你們我們放心,希望你們可以對我的孩子嚴加管教,該批評時要批評。”在家長的建議中,我感受到了家長對學校教育的關心。。還有些家長希望學校可以多舉行一些有益的活動,讓孩子們多多參加活動,一來是為了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二來是為了培養他們與人合作的精神,做一個與他人和睦相處的好孩子……
這次家訪我感觸很多,我感覺到了家長對我的信任和對我的工作的肯定,他們已把我當成了他們真正的朋友。有的還會和我說說心里話,聊聊家里的事。我也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只有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我們的教育才會獲得更大的成功。家長的肯定與信任使我會感到無比的開心和幸福,也感受到了作為一名人名教師的自豪。
有關家訪的心得體會篇三
對幼兒園小朋友們的成長來說,老師與家長是最具有影響力的兩大群體。想要把老師與家長對幼兒的這種影響力發揮到最大,就需要兩者之間默契的配合與及時的溝通。因此,我對我們班上的小朋友們進行了家訪,在這個過程中,我受益匪淺。
當家長們接到家訪的通知時,都表示出了積極與熱情,因此,家訪進行得非常順利。在與家長的溝通交流當中,我驚訝地發現,孩子們在幼兒園與家中呈現出兩種活動狀態,而這兩種狀態往往相差甚遠。
我們班上有一個非常文靜、內向的小女孩夏靜姝,她常常在父母送她進幼兒園并離開之后一個人躲在角落里哭泣,有需要也不敢舉手說明,但是她的父母告訴我,這個孩子在家中是長輩們的開心果,是個樂觀積極的孩子。類似夏靜姝的情況我在其他幾個孩子的父母口中也發現了。這使我很驚訝也非常焦慮,孩子在幼兒園隱藏了自己陽光積極的一面,而變得膽小內向,我就這個問題及時地與他們的父母進行了溝通,細致地了解了孩子在家的生活狀態,并且與家長共同分析了孩子這種行為的心理狀態。
我發現,導致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孩子對家庭環境強烈地依賴與信任,從而加強了他們對幼兒園環境的陌生感。在家中父母對孩子全方位的關愛與照顧,讓孩子在面對較為陌生的環境時無法找到那種熟悉的依賴感,因此封閉了自己。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與家長們達成共識,家庭與幼兒園兩個方面相互配合,家長要逐漸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讓孩子學會面對陌生的環境,接觸陌生的同伴。
幼兒園作為孩子知識啟蒙的沃土,要為孩子今后的深入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啟發孩子學習求知的意識。這次家訪我就孩子的學習與家長進行了交流。家長們反映孩子學習知識的態度主要是依據知識本身的趣味性而確定的。有趣的知識或者以游戲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知識,孩子比較樂于接受,相反,死板的、硬性的問題則遭到了孩子們的排斥。同時,我發現,孩子們對知識本身并沒有過多的渴求意識,而是對于該知識相關聯的附帶價值表示關注,例如,學習知識之后所獲得的獎勵或者來自于父母的表揚等等。
孩子們在家庭中所表現出來的對于學習知識的意識與他們在幼兒園所表現出來的具有較高的一致性。
在幼兒園中,孩子們依然關注老師手中的獎勵或者伴隨而來的玩樂的時間,只有極少數孩子表現出對于知識本身的好奇與渴望。特別是針對學習過的知識,大多數孩子不再表現出關心與重視。
從這個體會中我發現,提高孩子的求知意識是較為重要的。只有培養孩子的學習意識,才能更好地為他們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就需要家長與老師的配合,從課堂上與生活上全方位地提高孩子的學習意識,更好地促進孩子的思維發展。
通過這次家訪,大大加深了老師與家長的默契與信任。在與家長的交流當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作為家長的用心良苦。他們對孩子有多么愛護,對我們的信任就有多么大,給予我們的責任就有多么重。在老師理解家長并且感謝家長給予的這份信任的同時,家訪工作也讓家長們充分地認識了教師工作的難度,需要家長們給予全力的支持。可以說家訪讓老師和家長彼此走近了,讓老師和孩子們走近了,讓這樣三個獨立的個體緊密地聯系起來,把每個人的力量都發揮到最大,一切為了孩子。
經過與家長們的交流,我意識到家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可替代的,只有彼此信任,彼此交流,才能讓孩子們的明天更加燦爛。
有關家訪的心得體會篇四
為實現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機配合,更好的促進孩子的發展,我校這學期開學初開展了學生家訪活動。我們利用下班時間對班上學生進行了一次家訪,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也圓滿的完成了這次任務。對于這次家訪,我受益非淺,從中明白了許多,也學到了許多。
首先,在跟家長的交談中,我深深體會到家長對孩子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后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深入到家庭細致了解,與家長學生面對面的交流,了解了學生的家庭情況、學習環境、在家的表現;了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及教育方法;也了解了學生家庭的困境等,為今后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加強了師生感情,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也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這對以后的工作將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其次,家長和老師之間互相信任。去家訪之前,都事先通過“校訊通”給學生家長說明家訪時間等事宜,家訪時,許多家長都在言語中表達了對老師家訪的支持和感激。我耐心地向學生家長講述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思想品德等基本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這就增強了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更有信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多年的經驗,讓我認識到,教育引導學生一定要與家長聯系,雙方只有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達到教育目的。在獲得家長的高度贊揚和信任的基礎上,給學生以鼓勵和力量。
當然由于各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再加上一些家庭背景、經濟條件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家訪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由于父母是出來打工的,大部分家庭都租房子住,家里狹窄,外面吵雜,不能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父母忙于工作,對孩子疏于管教,有些家長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較低,在孩子的學習上無能為力等,忽視了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家訪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訪,深入到每一個家庭細致了解,與家長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加強了社會,家庭,學生的聯系,了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了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加強了師生感情,對以后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在家訪時的交談中,老師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肩上的擔子重大。
第二、全面的家訪,了解了家長對子女的關切與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學生家庭的困境,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也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第三、家訪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總而言之,此次家訪讓我較真實、較全面地認識了學生。走進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們的一些生活經歷及家庭實際情況,有助于開展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