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認識春筍教案中班美術春筍教案實用篇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4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
3.了解春筍具有戰勝重重困難、不斷向上生長的頑強生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第二自然段寫了春筍節節向上、茁壯成長的情景,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讀”、“悟”體會春筍頑強生長的品質和蓬勃向上的氣勢。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聽!這是什么聲音?看!什么長出來了?(媒體演示春雷、春雨聲中春筍紛紛破土而出的畫面)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指導讀準平、翹舌音)
3.知道春筍長什么樣嗎?
4.想知道它們怎么鉆出來,怎么長大的嗎?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初讀課文。
(1).同桌識讀生字表內的生字和綠線內的生字。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檢查初讀。
(1).出示詞語。
(2).學生認讀。a.自由讀。b.指名認讀,相機正音。c.小老師領讀。
3.再讀課文,逐句讀通。
(1).再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讀完后標好自然段。
(2).把你喜歡的一段讀給大家聽。(根據實際情況,師生共同評議,隨機糾錯)
(3).請讀得好的學生介紹方法。
(4).學生三讀課文,要求讀得連貫、流利、不漏字、不添字。
(5).齊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入境入情
1.細讀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
(2).學生觀察,教師述說:“轟隆隆“的春雷喚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筍娃娃醒來了!覆蓋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筍把它們沖破了!壓在身上的石塊多重啊,可春筍把它們掀翻了!春筍一個一個,你追我趕,終于冒出了地面,這是多么強大的生命力啊!(媒體演示春筍從地里鉆出來的情景)
(3).小組合作,再讀課文。
(4).春雷公公是怎樣喚醒小春筍的?如果還是叫不醒,可以請誰幫忙?(知道學生用各種擬聲詞演一演)
(5).小春筍是怎樣鉆出來的?指導學生演一演春筍破土而出的動作。小春筍睜開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會說些什么?(指導學生找好朋友互相說一說,演一演)
(6).指導朗讀。a.教師范讀。b.學生表演誦讀。
2.細讀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
(2),筍娃娃多可愛呀!(引導學生感知“裹”、“淺褐色”、嫩生生“)
(4).看著圖,你感受到了什么?(媒體演示春筍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茁壯成長的情景)
(5).指導朗讀第二、三句。a.學生自由讀。b.指名讀,師生從語態、表情、情感等方面進行評價。c.配樂齊讀。
3.回歸整體,指導誦讀。
(1).配樂齊讀。
(2).你能用自己的話來夸夸小春筍嗎?
(3).指導背誦。a.媒體演示,教師范背,學生小聲跟背。b.同桌互相演誦。c.指名試背。d.配樂齊背。
四、?分析字形,指導寫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口頭組詞、擴詞。
3.識記字形,認識新偏旁:
沖、破: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
聲、笑:采用比較的方法識記。
4.按筆順描紅。
5.完成《習字冊》上的作業?。
板書設計?:
1.春筍
認識春筍教案中班美術春筍教案實用篇二
明白小春筍為什么長的高大強壯。
知道要像小春筍一樣聽媽媽的話。
故事《要長大的小春筍》
小雨滴音樂伴奏。
1、寶寶你們最近在家有沒有聽媽媽的話啊?都有哪些事聽媽媽的話了?說一說。
2、寶寶們在家都這么乖嗎?那在平時吃飯的時候有沒有挑食啊?
4、教師扮演想要長大的小春筍講故事,放小雨滴的聲音,演小春筍允吸著雨露搖晃著要長大的感覺,教師要盡量扮演的生動有趣。
7、教師放小雨滴音樂伴奏,讓寶寶們來扮演小春筍允吸著雨露要長大的樣子。
活動結束
認識春筍教案中班美術春筍教案實用篇三
“春筍”是春天特有的,體現了春天的特色。飯桌上,可以品嘗到春筍,菜場里、超市里也可以看到春筍。綱要指出:選擇孩子身邊的事物,是孩子所熟悉的。所以我選擇了這個教材,引發了孩子們探索的興趣和欲望。
1、認識春筍的外形特征以及與竹子的關系。
2、學習用筍殼插物,能發揮想象,大膽地解釋自己的筍殼作品。
每個幼兒一個春筍,春筍掛圖。
一、觀察春筍的外形特征。
1、請幼兒猜謎語:“頭戴尖尖帽,身穿節節衣,年年春天里,出土笑嘻嘻”。(出示掛圖)
2、分給幼兒每人一支筍,讓幼兒摸摸、看看,“筍娃娃”像什么?什么季節長出來的?長在什么地方?長大后變成了什么?再將“筍娃娃”的外殼一層一層剝去,提醒幼兒不要把外殼剝破。
3、教師把春筍切開,讓幼兒觀察筍的內部。
4、請幼兒說說筍的外形象什么?
5、小結:春筍長在竹園里,它的媽媽是竹子,他長大以后也會變成竹子。筍肉可以吃,味道很鮮美。
二、玩筍殼。
2、展示幼兒的筍殼作品。
可以挖掘教材中更多的教育價值,可以有很多延伸活動:帶孩子到竹園去進行教學活動,觀察農民挖筍,這樣教學會更直觀。在認識春筍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幼兒比較筍的長、短、粗、細。
認識春筍教案中班美術春筍教案實用篇四
1.了解課文中放牛娃的優秀品質。
2.進一步領會通過具體事例表達中心思想的寫法。
3.初步學會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讀課文,能將人物對話的不同語氣讀出來。
(-)對學生的書面作業進行講評。
(二)導人新課:課文首先簡要交代了“我”家鄉的特點和我對漫山遍野的春筍的喜愛,回憶了往事,接著寫到青竹山上去尋找童年的記憶,遇到一場驟然而至的陣雨,放牛娃熱情招呼“我”避雨,突出放牛娃關心他人的優秀品質。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我”和放牛娃相遇后還發生了哪些事,突出表現了放牛娃的哪些優秀品質。
(三)繼續研討課文第二部分。
1.分析第二層。
①請學生閱讀第二層。
②這一層寫放牛娃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表現了他的什么品質?明確:主要運用了語言(對話)描寫,突出了放牛娃對科學家的崇敬和對科學的熱愛,表現了他長大要當天文學家的遠大理想。
③在這一層中,寫放牛娃除了語言描寫外,還用了什么描寫?找出其中三個動詞,并說說其作用。明確:動作描寫,運用了“瞪、搔、塞’等三個動詞,使描寫更生動、形象、簡潔、貼切。
“山水悄悄爬到土墩上來,把褲權浸濕”,放牛娃想到水滿上來了,得馬上去挖渠排水。體現了放牛娃不怕雨淋的吃苦精神,也為放牛娃為集體做好事作了鋪墊。
⑤分角色或學生自己朗讀該層課文。
2.分析第三層。
①教師范讀課文第三層。
②在課文的第一、二層中,哪幾次寫到放牛娃手中的藍布襯衫,如果說這是一個謎的話,那么這個謎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被揭開的?有什么作用?明確:課文中幾次寫到放牛娃手中的藍布襯衫:“把藍條子襯衫夾在膠窩底下”,“把藍條子襯衫塞到我的手上”,并交代說“別讓雨淋濕喲”等。這個謎是在“我”不經意之中把藍條子襯衫給弄濕后,抖開一看才揭開的。這樣寫不僅能引起讀者對藍條子襯衫的興趣和注意,更能表現出放牛娃對《天象觀測記錄》的珍惜和對天象科學的熱愛。
③“及至陣雨過去,夕陽點燃天底的云彩。”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確:既說明放牛娃離“我”而去時間長,又以雨后天晴的美好環境,來烘托雨后春筍的成長,為放牛娃雨后觀測天象作鋪墊。
④放牛娃突然跑開,干什么去了?把有關句子找出來,并看看主要運用什么描寫,表現了放牛娃的什么品質?明確:放牛娃突然跑開是挖渠排水去了,運用了動作描寫,表現了他熱愛集體的品質。
明確: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放牛娃的活潑、可愛和他挖渠排水的作用。
⑥小結這一層內容。(由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3.分析第四層。
①請學生朗讀該層內容。
③放牛娃的“重要任務”是什么?明確:放牛娃的“重要任務”是指去觀測天象。
③教師出示小黑板,請學生填空,然后討論放牛娃觀測天象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表現了他的什么精神。
明確:主要運用了動作和神態描寫,表現了放牛娃執著專注、腳踏實地的精神。
④教師小結該層內容。
(四)閱讀第三部分。
1.學生齊讀這~部分。
明確:找到了。“莫非果然尋到了童年的記憶?”一句照應了上文,使“去尋找童年的記憶”這一初愿有了著落。
3.追問:“我”跑到青竹山上僅僅找到了“童年的記憶”?明確:“我”找到的不僅是“童年的記憶”,而且還“進入了一個新的天地”。這“新的天地”,就是從放牛娃身上,“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尋找春筍、自比春筍一類的趣事,而是具有優秀品質和美好感情的少年一代,正像雨后春筍般地茁壯成長的動人景象,看到了祖國的希望。
4.這部分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以抒情的筆調,把眼前的放牛娃和破土而出的春筍聯系起來,展開想象,給人以無窮的回味。充分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未來充滿希望的美好思想感情。
(五)歸納中心思想。先讓學生填空,然后討論,教師小結。
課文敘述了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出_______________,表達了________________。
明確:課文敘述了“我”回到久別的家鄉與一位放牛娃相遇并且相識的故事,反映出我國的少年一代正像雨后春筍般地在社會主義祖國的沃土上茁壯成長的動人情景,表達了對祖國未來充滿希望的美好思想感情。
(六)歸納寫作特點。
1.本文主要運用了什么寫法?有什么作用?
明確:本文的寫法主要是以春筍比喻少年,以雨后春筍蓬勃向上的盎然生機比喻少年一代茁壯成長的美好景象。這種“以物喻人”的寫法,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就不只是一個跳跳蹦蹦的放牛娃,而是憑借雨后春筍所聯想到的成千上萬個放牛娃,以至具有放牛娃那樣優秀品質的一代少年。這樣寫,不僅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當今少年成長的畫面,而且容易引起人們想象,對光輝燦爛的未來充滿希望。
2.課文的線索是什么,這樣安排結構有什么好處?
明確:課文以“我”的所憶、所見(所聞)、所感為線索,把過去和現在編織起來,并展現未來。作者這樣安排結構,顯得自然、精巧。
(七)布置作業。
1.完成作業本上的練習。
2.課外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讀課文兩遍,要求能將人物語氣讀出來。
春筍
喜愛春筍的緣由(數量之多、生命力強。
所憶(外形美觀、富有朝氣)
招呼“我”去避雨(關心別人)
長大想當天文學家(有遠大理想)
所見冒雨挖渠排水(熱愛集體)
雨后觀測天象(執著、踏實)
尋到童年的記憶
所感(看到祖國未來的希望)
跨進了新的天地
[結構精巧以物喻人]
教學后記:
1.根據初一學生的實際情況,要由淺入深,逐步引導,來突破難點。可分三步進行教學:第一步,理清課文脈絡;第二步,弄清放牛娃的優秀品質和美好感情;第三步,理解以物喻人的獨特構思。
2.本文故事性比較強,所描寫的人和事也貼近學生生活,理解起來難度不是很大,教學重點可以放在閱讀指導上,著重啟發學生思考問題,掌握閱讀分析的方法。
認識春筍教案中班美術春筍教案實用篇五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8
字串3
一、解讀春筍,激發異想 字串1
字串3
認識春筍教案中班美術春筍教案實用篇六
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識字、書寫本課的3個生字。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知道春筍的一些小知識嗎?教師作適當些補充。
3、(播放竹子的圖片)這是春筍的爸爸媽媽,春筍是它們的娃娃。春筍慢慢地就會一節一節地往上長,長成竹子。(邊講邊播放課件:春筍一齊爭著向上長的情景。)
4、喜歡春筍娃娃嗎?打開書,去讀一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標上小節號。(3)根據課后生字表畫出生字詞。
2、學生按要求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3、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后提醒以下幾個生字的讀音。
(2)出示詞語。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再讀一讀。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聽:是否讀得正確、流利。評議、正音。
6、指導讀長句子。
(1)它們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
(2)春筍/裹著淺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7、用教師教給的方法再讀讀課文。
8、老師看同學們讀得那么好也想讀一讀,可以嗎?師范讀課文。
9、師生比賽讀課文。
1、出示生字卡片,鞏固讀音。
2、這些生字中哪些是上下結構的字:(聲、笑、節)
4、看課后筆順表,記憶這3個字的筆順。
5、師查、反饋。
6、給這3個生字找朋友。
2、生自由說,師作適當補充。聲:上面的“士”字頭約占田字格的1/3,下半部分要比上半部分略寬些。笑、節:同樣的,偏旁部首都是約占田字格的1/3。
3、師范寫生字,生描紅。
4、生臨寫,師巡視指導。
5、展出寫得好的學生作業。
認真書寫生字,讀熟課文
春筍
認識春筍教案中班美術春筍教案實用篇七
1. 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新詞。
2.理解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3.了解春筍能沖破重重阻礙,不斷向上生長,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精讀第二自然段,通過朗讀、表演,體會春筍頑強生長的品質。
鮮筍、教學課件。
1. 小朋友們,上一節課我們把《春筍》的課文讀通順了,還學會了幾個生字,下面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學得怎么樣?有信心的小朋友就大膽地舉起小手。
2. 出示詞語:春雷喚醒沖破泥土掀翻石塊冒出來淺褐色
裹著 娃娃 迎著 春風 生長 嫩生生 笑聲 外衣(開火車讀)
3.這節課老師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春筍是怎樣生長的。
1. 精讀第一段。
(1)春筍原本睡在又黑又冷的泥土里,那么是誰把它喚醒的呢?它又是怎樣從泥土里出來的呢?(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3)你覺得這雷聲怎么樣?這么響的雷聲,怪不得能把在泥土里睡覺的春筍給喚醒呢!(點擊:喚醒)
(4)你能把這句話讀好嗎?(指導朗讀第一句)
(5)它們醒過來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點擊:冒出來)它們從地里冒出來時勁兒可大了!看得出來嗎?(點擊:沖破掀翻)
冒出來的春筍多嗎?是一起冒出來的嗎?哪個詞語說明了這些?(點擊:一個一個)
(6)這些春筍冒出地面時氣勢強大,生命力多頑強呀!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句話,好嗎?小朋友們朗讀時尤其要抓住這幾個描寫春筍頑強生長的動詞。(板書:沖破掀翻冒出來)(自由練讀第二句話)
7)指名讀,集體評議。
(8)齊讀第一自然段。
(9)這一自然段把春筍在春雷公公的喚醒下冒出泥土的情景寫得多生動呀!
我們來試著把它背下來吧,好嗎?老師給你們一些幫助。(出示填空,學生借助填空自由試背)
(10)指名背誦,要帶著感情。
(11))現在,我們都來做小春筍,好不好?邊背誦第一段,邊做動作。快,蹲到地上。
2. 精讀第二自然段。
(1)小春筍冒出來了,它們長什么樣兒,是怎樣生長的呢?(出示第二自然段)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2)[出示實物]看,它是什么顏色的?
誰來剝剝它的外衣?[學生體驗剝筍] 哎呀,這衣服穿得可真多,一層一層的,包得多緊啊,課文中用了那個詞?(點擊:裹)請小朋友們看看周圍這些高大的竹子,和它們相比,這些剛從泥土里冒出來的小春筍可真像……(娃娃)它們是多么嬌嫩,多么可愛呀!書上說是怎樣的娃娃呀?(點擊:嫩生生)
(3)你喜歡這嫩生生的娃娃嗎?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指名讀第一句)。
(4)小春筍冒出了地面,是怎樣生長的呢?請大家再好好讀讀第二自然段。
(5)小春筍長了幾節?長長停下來了沒有?向哪兒長?是啊,它們就是這樣一節,……(邊做手勢)真是蓬勃向上,永不滿足!
(6)能讀好這兩句話嗎?(指名讀)
(7)它們怎么會長得這么好,這么有力呀?(指名讀相應的句子)是啊,被春風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長一長,被陽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向上長一長,在春雨里“咕嘟咕嘟”喝了個飽,就又向上長一長。春筍就是這樣一節,一節,又一節。向上,向上,再向上。(板書:向上向上再向上)
(9)我們連起來讀好這一段,好嗎?先自己試一試吧。
(10)指名比賽讀,齊讀。
2.出示生字:笑節再
3.自學生字筆順,指名書空生字。(重點強調“笑”的下面不是“天”,“再”的筆順)
4.教師范寫一遍,強調筆畫的運筆和位置,學生按照正確筆順進行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1.《習字冊》上生字描紅。
2.朗讀下發的短文《筍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