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扶貧工作心得和感悟發言稿 扶貧工作心得體會篇一
要做好脫貧攻堅戰,需要幫扶干部夯實責任把各項精準措施落到實處,確保真扶貧,扶真貧,全心全意來扶貧。在幫扶工作中,我們應從以下幾點牢牢把握。
激活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要加強思想引導、教育培訓、典型感化,組織貧困戶現場參觀學習成功脫貧典型,特別是身邊的成功案例,推動貧困戶轉變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破除“等靠要”的落后思想觀念,積極引導貧困戶想方設法脫貧、千方百計致富,形成“思謀脫貧、主動創收、勤勞致富”的社會正能量。
理清脫貧責任,強化輿論監督宣傳。各級黨委、政府和幫扶干部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好脫貧攻堅各項政策,但政府和干部不應大包大攬,如產業扶貧、農戶入戶道路等,不能政府全包,要讓貧困戶參與其中。對于堅持不配合的,建好臺賬、留足證據。對有好吃懶做、依賴政府等貧困戶,要敢于理清責任,建立結對幫扶干部盡職免責機制,敢于較真勸導、敢于宣教懲戒。要多角度影射扶貧對象存在不良思想帶來的反面典型,使那些好逸惡勞、不愿脫貧、一味“等靠要”依賴政府的群眾覺得臉上無光。
強化鄉村治理,塑造農村文明新風。要充分發揮各級結對幫扶干部的積極作用,完善村規民約,強化鄉村自治。對好逸惡勞、不愿脫貧,漫天要價、威逼要挾,依賴政府、得過且過,互相攀比、一味“拼窮”等問題,進行村民自治和道德約束,情節嚴重的要堅決予以懲戒。要健全完善扶貧對象脫貧攻堅全程參與機制,全面保障扶貧對象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強化扶貧對象的主體地位,讓“脫貧思進、致富思源”成為扶貧對象的自覺行動。
扶貧工作心得和感悟發言稿 扶貧工作心得體會篇二
一、總體目標
通過領導干部遍訪貧困村貧困戶,確保全鄉8個村,48個社,392戶貧困戶,1567名貧困人口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做到每個貧困地區都有領導和部門、單位掛包,每一個貧困村都有領導掛聯,每一個貧困村都有駐村脫貧工作隊,每一戶貧困戶都有干部職工結對幫扶,切實做到精準對接、精準幫扶。
二、參加干部范圍
鄉人民政府全體干部、國有林場、鄉綜合林場干部職工、先念小學、衛生院、信用社、畜牧站黨員機關干部,各村村支部村委成員、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政協人大代表等。
三、結對幫扶對象安排
對20__年識別出的392戶貧困戶、1567名貧困人口,實現全覆蓋。
四、結對幫扶人員安排
(一)領導掛點。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楊勇掛包我鄉鳳凰村,結對幫扶2戶貧困戶。
(二)部門包村。結合領導掛聯點,縣統計局掛包鳳凰村,國有林場掛包五福村,鄉綜合林場掛包青龍村,確保對貧困村的掛包幫全覆蓋。
(三)干部幫戶。鄉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干部職工,要在本部門本單位所分配聯系的村委會內確定幫扶對象,采取“一幫一”“一幫幾”或“支部幫”等形式,結對幫扶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確保對貧困戶的幫扶全覆蓋,具體名單見鄉脫貧攻堅結對幫扶人員花名冊。
(四)組建駐村工作隊。在貧困村整合包村部門、單位及幫戶干部、大學生村官等力量,組建駐村脫貧工作隊,做到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脫貧工作隊,每戶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推動精準脫貧精準脫貧各項措施落實,各部門各單位要根據工作需要,加大駐村人員選派力度,充實工作力量。
五、主要任務
(一)進村入戶開展調查。各級干部要深入掛包點,走訪貧困村貧困戶,認真做好走訪記錄,掌握貧困狀況,制定脫貧規劃。
(二)完善建檔立卡資料。認真核對貧困村貧困戶信息,全面摸清貧困村貧困戶基本情況,準確掌握導致貧困的原因和實際需要,細化完善建檔立卡資料和精準脫貧信息動態管理。
(三)宣傳脫貧相關政策。廣泛宣傳各級支農惠農和脫貧開發政策,引導貧困群眾轉變觀念,擺脫意識貧困和思路貧困,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四)研究制定幫扶措施。根據走訪了解的情況,各單位要協同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制定貧困村、貧困戶脫貧發展規劃。同時,各包村部門、單位要制定本部門本單位到村到戶幫扶方案,落實各項幫扶措施,推動幫扶項目落地。要跟蹤了解掛包點幫扶項目實施情況和貧困村貧困戶發展變化情況,調整完善幫扶措施,研究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確保幫扶工作見實效。
(五)收集村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廣泛開展民情懇談,接待群眾來訪,聽取群眾意見,記錄民情日記,撰寫民情報告,了解所包村發展狀況,發現存在問題,提出工作建議。深入細致地做好群眾工作,加強教育疏導,引導群眾依法合理表達訴求,幫助化解矛盾糾紛,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
(六)推動基層組織建設。指導貧困村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加大脫貧開發與基層黨建“雙推進”力度,選優配強村黨支部書記和第一書記,培養壯大黨員致富帶頭人隊伍,幫助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加大鄉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把貧困地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
六、時間安排
從20_年開始全面組織開展結對幫扶工作,直到2020年完成貧困戶脫貧任務,各幫扶人員每月不少于一次走訪貧困戶,駐村人員每月駐村不得少于15天,并形成制度。
七、檢查考評
1.召開專題會議。掛包幫單位和駐村工作隊每月至少召開一次專題會議,認真總結結對幫扶的進展情況,研究部署下步階段工作安排。
2.開展督促檢查活動。采取不定期檢查的方式,通過查閱資料、實地查看等,督促檢查幫扶工作落實情況,主要是責任落實、計劃制定、項目實施和幫扶效果等方面。鄉紀委辦公室組織開展督查,并將督查情況予以通報。
3.年度考核。結對幫扶工作情況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內容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我鄉干部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扶貧工作心得和感悟發言稿 扶貧工作心得體會篇三
“民亦勞止,訖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小康,緣于1979年12月6號,鄧小平會見來華訪問的日本首相_時,就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問題回答了_的提問,提出了在中國實現“小康”的發展目標。鄧小平同志創性地用“小康”這個詞來表述“中國式的現代化”,提出了連普通百姓也能聽得懂的奮斗目標。“小康”是“四個現代化的最低目標”,就是還不富裕,但日子好過,社會存在的問題能比較順利地解決。”鄧小平說:“目標放低一點好,可以超過它。”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一直以‘兩個一百年’為奮斗目標,苦干實干。習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13億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小康由人民上升到全民,由生活發展為社會,小康社會的高質量的如期完成被賦予了神圣的結局和不容失敗的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礎,關鍵一步。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領域全面和區域全面,對應的新目標是發展協調性和經濟發展的高質量。“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以“五位一體”為主導,同步增長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民民主、文化軟實力。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堅持任何一個方面也不能滯后。另外城鄉區域共同發展是長久以來的重點。“沒有農村的全面小康和發達地區的全面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全面小康。”我們要統籌兼顧城鄉發展,縮小差距,優化平衡。
2.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覆蓋的人口要全面,照應了新目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一切依靠人民群眾,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是第一生產力,沒有全民建成小康社會就沒有全面小康。因為小康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我們要加大力度,保障基本民生。
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全面小康是針對全國講的,不是每一個地區、每一個民族、每一個人都達到同一水平。”所以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好高騖遠,我們要本著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總體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創新驅動成效和定型各方面制度等新目標。
總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到了關鍵決勝時期,我們要一鼓作氣,堅決打好攻堅戰,立下愚公志,勇于擔當,以畢生的決心,昂揚的信心,踏實的專心,投身新的歷史進軍,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
扶貧工作心得和感悟發言稿 扶貧工作心得體會篇四
在當前這場必須打贏的脫貧攻堅戰中,如果說上級政策是牽引力,外部幫扶是推動力,那么,貧困群眾自身的脫貧志向,正是不可或缺的內生動力。
改革開放37年來的努力,讓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首先就是靠著堅定的脫貧意志、滴水穿石的韌勁。無數地區的脫貧經驗證明:擺脫貧困,首要的意義不是擺脫物質上的貧困,而在于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解決好頭腦中的貧困,才可能實現弱鳥先飛至窮致富。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對貧困群眾來說,扶貧當先扶志。有了志氣,輸血才有作用,造血才有可能。幸福不是毛毛雨,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鼓勵貧困地區的群眾通過雙手苦干、巧干致富,樹立寧愿苦干,不愿苦熬觀念,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看見身邊的榜樣。山東沂源縣張家泉村原村支書朱彥夫,在戰場上失去了雙手雙腳,仍然帶領群眾治山、治水、造田。他可以跪著走、爬著走,甚至滾著走,但他的精神世界從來沒有被貧窮擊垮。這樣的人,正是大長貧困群眾志氣的精神資源。
作為闊勒吐克村的扶貧專干,通過近期對上級脫貧政策的學習思考,我收獲頗多,感觸頗深,對扶貧攻堅有了全新的認識,
一,如何認識精準扶貧:
第一,精準扶貧的基礎是摸清底數。就是要做到對貧困村、貧困戶的情況明、底數清。第二,精準扶貧的前提是制定好幫扶規劃。就是要結合貧困村、貧困戶實際,準確分析致貧原因,有的放矢,做到老百姓點菜、政府下廚,做到長遠規劃與短期規劃相結合。第三,精準扶貧的支撐是要培育富民產業。就是要在摸清實情的基礎上,引導和幫助貧困村挖掘培育適合自身發展的富民產業,真正做到產業領跑,龍頭帶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路子。第四,精準扶貧的效果是村容村貌整潔。村容村貌體現的是群眾的一種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而道路通暢、飲水安全、鄉村整潔、環境衛生,本身就是群眾富裕之后生產生活狀態的一種集中體現。第五,精準扶貧的核心是幫助老百姓增產增收。只有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口袋里有錢了,才有了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條件。第六,精準扶貧的根本是自我提高。思想扶貧非常關鍵,要注重引導貧困戶轉變觀念、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發揮自身潛力,依靠自己走向富裕。
二,如何借助特色優勢產業助推精準扶貧:
一是認真摸底,制定計劃。對每戶群眾需要幫扶的各類問題進行詳細分類摸底并登記造冊,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按照發展需求,制定適合當地發展的幫扶計劃。二是強化領導,靠實責任。鄉、村兩級要把推進扶貧攻堅行動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始終把駐村幫扶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三是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整合各類項目,結合雙聯行動,重點解決路、水、電、房和群眾關心關注的就醫、上學等問題,創新幫扶工作方式,大力引導非政府組織、企業和個人廣泛參與扶貧工作,積極倡導扶貧志愿者行動,不斷提高社會扶貧成效,形成扶貧攻堅合力。四是推進雙聯,加快扶貧。堅持把雙聯行動同扶貧攻堅行動同步部署、同步推進,堅持把雙聯行動作為扶貧攻堅的有效抓手。
三,如何從自身出發,帶頭扶貧攻堅:
一是要有為民服務的政治情懷。加快扶貧攻堅是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和最突出的民生問題,精準扶貧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的進程和步伐,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今后的扶貧工作中,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開展幫扶工作。二是要有扶貧攻堅的務實之策。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民治所求、幫扶所指。幫扶對象就是農村最為貧困的群體,面對他們的訴求和愿望,要深入調查研究,仔細研讀政策文件,科學制定幫扶措施,攻堅克難,真抓實干,敢于擔當,務求實效,堅決按照規定期限實現整體脫貧。三是要有敬畏規矩的律己之心。要帶頭嚴明政治紀律,帶頭執行各項規定,帶頭擔起幫扶責任,當好模范,作出表率,不負組織的重托,不負人民的期望,向組織和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落后的面貌需要改變,改變來源于實際行動。通過此次扶貧培訓,帶著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帶著國家最新的的反貧困戰略,眼下我需要積極做好國家政策方針的傳導者、執行者竭誠為老百姓服務,為扶貧攻堅貢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