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公開課篇一
大班幼兒對撲克牌應該是比較熟悉的,他們會一些比較簡單的撲克牌游戲,但如果讓幼兒把撲克牌與生活中的數字聯系起來,幼兒們對此知識經驗還比較零散,需要我們老師給與指導和提升。同時通過撲克牌的分類、配對、比大小、自編加法應用題等的小游戲,不僅可以增進幼兒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可以拓展幼兒的數學經驗,讓幼兒初步理解和掌握自編加法應用題,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而撲克牌是幼兒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又是容易找到的材料,從中挖掘數學學習的元素,也符合了綱要中提到的,教學內容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經驗和視野的原則。
1、通過玩撲克牌的游戲,復習分類、排序、比大小,5以內的組成和分解。
2、讓幼兒初步理解和掌握編加法應用題的要求,嘗試根據圖中事情發展的順序和相關數量學會口編5以內加法應用題。
3、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發展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1、經驗準備:已學會5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并熟悉撲克牌的花色。
2、物質準備:撲克牌8副、籃子4個、課件、音樂(聰明的一休、歡喜過新年)、禮物16份、16道加法算式。
一、情景導入,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導語:老師歡迎小朋友們來到撲克牌王國。你們會用撲克牌來玩游戲嗎?
幼兒自由用撲克牌來玩游戲。
二、闖關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
導語:“新年快到了,撲克牌的國王想邀請小朋友參加盛大的舞會,不過舞會只邀請勇敢的、自信的小朋友參加,因為要經過4個闖關游戲,才能參加舞會,對自己有信心嗎?”
(1)第一關游戲《分家家》——分類、排序
①按圖形分類(紅桃、黑桃、草花、方塊);
②按數字排列(1到10或10到1)
師:想想讓數字按一定的規律排列可以怎樣排?
(2)第二關游戲《擺一擺》——復習5以內的分解組成
①師:“小朋友我問你:4可以分成1和幾?”
②考考小朋友數字5會有幾條分合式?
③幼兒操作:
師:兩人一組,擺5以內的分解組成,看哪組小朋友擺得又多又準確,闖關游戲開始!
(4)最后一關游戲《我會編》——嘗試自編加法應用題
①學習講述加法應用題,了解應用題的結構:
②引導幼兒看圖嘗試編5以內的加法應用題;
③看加法算式編應用題;
④聽老師口編應用題操作撲克牌,擺出相應的加法算式;
⑤與老師們互動;
師:小朋友剛都在學編加法應用題的本領,學會了嗎?
玩法:每個老師手上都會有一道加法算式,請小朋友根據算式編一道加法應用題,如果成功了就會得到老師們手中的禮物,拿到禮物后我們一起來參加舞會好嗎?闖關開始!
(5)闖關成功,一起參加撲克牌王國的舞會,隨音樂跳起來。
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用撲克牌玩了這么多的游戲,好玩嗎?其實撲克牌還有很多好玩的游戲,可以是兩個人、三個人,或更多的人一起來玩。今晚回家也和爸爸媽媽玩一下撲克牌游戲吧。
大班教案公開課篇二
在活動前,幼兒已了解過自身的左右之分。根據教師的指令做相應動作可以更好地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利用自制的視力表,讓幼兒初步了解圖形表示的方位,并用動作表示方位,加深對方位的理解。幼兒合作面對面站立,聽教師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的差異。幼兒教育網出品
1、學習以自身為中心和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幼兒教育網
2、能聽清楚指令,用動作準確表示左右。
1、自制視力表。
2、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六頁《左手右手》,紅色水彩筆。
能區分左右。
重點:能聽清楚指令,用動作準確表示左右。
難點:學習以自身為中心和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1、啟發幼兒說說自己身體部位的左右。(手、手臂、肩膀、眉、眼、鼻孔、腿、腳等)
2、引導幼兒根據教師指令做相應動作。如:摸耳朵、舉左手、左手摸右肩、左手摸頭、右手叉腰等等。
1、出示視力表,視力表上有很多圖形符號,你能說出來是什么意思嗎?
2、引導幼兒辨別圖形表示的方位。
3、根據教師所指的圖形,幼兒用動作表示方位,如:上、下、左、右。
4、再次觀察視力表,聽指令請說出最下面一排第三個魚骨頭朝哪個方向?
1、三位幼兒排成一排,說說x x x左邊是誰,右邊是誰。幼兒教育網
2、幼兒兩兩相伴,面對面站立,聽教師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的差異。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腳碰一碰等,說說自己的發現。
3、出示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六頁《左手右手》。仔細看一看畫面中小朋友的左手在做什么動作,右手在做什么動作。
4、完成活動材料后,幼兒與同伴說說圖中角色的左右與自身左右的關系。
5、在此基礎上,用紅筆將圖中小朋友的左手圈出來。
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練習。
活動中,多次運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感知左右,體現了數學的趣味性。使幼兒在玩中學、樂中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幼兒的參與意識。通過幼兒的參與,讓幼兒用眼睛觀察、用口表達、用心思考的方式更好的使教學進行下去,幼兒始終在我創設的具體場景中輕松愉快學習。在游戲環節,通過兩個幼兒面對面站立,聽老師指令做相應的動作,進一步讓幼兒分清左右,感知“左右”方向的空間位置關系;通過交流討論、教師梳理、游戲等形式,幫助幼兒理解其相對性、可變性。但認識左右比認識前后上下要困難一些。“左右”的含義及其相對性要具有更強的空間觀念。幼兒教育網通過學習,可以發展幼兒的空間觀念,為以后認識立體圖形建立空間立體感打好基礎,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幼兒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不足之處:
因為和幼兒是做反動作,所以我在示范時,有些失誤。老師在示范時,應該規范。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幼兒。活動設計還要游戲性一些,更大限度地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感知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關系,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大班教案公開課篇三
讓幼兒了解各種情感,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大班幼兒的《豬小弟》的表演,讓孩子體會到小動物們不喜歡小豬的原因是小豬不講衛生,不洗澡,后來小豬知錯能改,把自己洗干凈,小動物們又接受了它,從而體會講衛生的重要。音樂的高潮和幼兒情緒的高潮有機整合,讓幼兒在表現音樂形象的同時,在心理上獲得極大的宣泄和滿足。
1、學習用快且跳躍和慢且連貫的兩種不同的方式歌唱,以表現歌曲的形象、內容、情感。進一步感受和表現歌曲的前奏、間奏和尾奏。
2、在老師的啟發幫助下,學習為歌曲創編第4段歌詞,并努力創造出與他人不同的表示親熱的動作。
3、學習體驗在歌唱活動中進行創造、合作表演、游戲的快樂。
請大班小朋友學會分角色有表情地進行歌表演。
1、猜謎語。
教師請幼兒猜謎:“肥頭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飽睡大覺,走路搖著小尾巴,嘴里唱著哼哼調。”猜一動物名稱。
2、欣賞歌表演。
(1)教師請大班小朋友分角色(小豬、小羊、兔子、豬媽媽)有表情地進行歌表演1"3段,并組織本班幼兒欣賞,知道歌曲中的人物、事件。
(2)請幼兒再次欣賞歌表演,并要求幼兒一起隨節奏念中間對白處臟死啦,走開!念時應表現出厭惡的.情感。
3、學唱新歌。
(1)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新歌1"3段,并提醒幼兒在間奏和尾奏部分的等待。
(2)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教師提問:
1)豬小弟去找朋友玩的時候,他的心里怎樣?(高興)應該怎么唱(稍快且稍跳躍)
2)豬小弟哭著回家時,他的心里又是怎樣?(傷心)應該怎么唱(慢且較連貫)
4、創編第4段歌詞及尾奏部分的親密動作。
(1)師:“大家都喜歡干凈的孩子,現在小豬洗干凈了,他的朋友會怎樣對待他呢?”請幼兒一起討論
(2)教師幫助幼兒創編第4段歌詞并填入歌曲中。
(3)教師鼓勵幼兒在尾奏部分創造出與他人不同的親密動作(如擁抱、觸摸等),并請幼兒中做得比較好的面單獨表演。
5、分角色進行歌表演
(1)教師請幼兒再次欣賞大班小朋友分角色歌表演(1"4段),引導幼兒觀摩時,注意觀察大班小朋友的表情。
(2)教師請幼兒自由結伴,自己分配角色模仿大班小朋友進行歌表演,并在尾奏部分盡量想出與他人不同的親密動作,并有感情的表演出來。
大班教案公開課篇四
1、 嘗試用鉆和跨的動作玩游戲,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2、在游戲中體驗合作運動的樂趣。
1、大泡沫板(兩人一塊)
2、標記線
3、游戲示意圖卡
4、音樂
5、禁令標志圖示
老師:孩子們!我們背上小書包去郊游了!出發!
(動作:蹺蹺板、劃船、小火車、過河……)
提示:幼兒隨著音樂節奏,在老師引領下利用泡沫板,嘗試同伴合作進行熱身運動
過渡:孩子們,我們先坐下來休息一會,(隊形:半圓)
【【精華】大班教案模板8篇】相關文章:
1.【精華】大班教案三篇
2.【精華】小班教案模板五篇
3.【實用】大班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4.大班教案:逛街
5.大班教案:微笑
6.大班教案:禮物
7.《種子》大班教案
8.《遠足》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公開課篇五
1、繼續學習用連貫、優美、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2、嘗試根據圖片、動作的提示理解歌詞,并填詞進行演唱。
3、體會恬靜、優美的合唱效果給人帶來的享受。
相應的圖片6張
一、練聲《山谷回音真好聽》
二、復習歌曲《柳樹姑娘》
1、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分角色合唱襯詞。
三、學習歌曲
1、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1)出示小娃娃:小娃娃玩累了,想睡覺了,怎么辦呢?
(2)怎樣來哄娃娃睡覺?
(3)你們聽,老師是怎樣來哄娃娃睡覺的?(老師深情的哄娃娃睡覺,范唱歌曲一遍)
2、根據圖片、動作,理解歌詞。
(1)歌曲哪些是搖籃?(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2)搖著哪些寶寶呢?(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3)還有誰呢?
(4)白云、浪花、風兒在干什么?(引導幼兒分別做飄、翻、吹的動作)
3、完整地演唱歌曲。
(1)欣賞旋律一遍,感受旋律恬靜、優美的意境。
(2)用動作、圖片提示,嘗試把詞填入,完整地演唱這首歌曲。
(3)第二遍引導幼兒用連貫、優美、輕柔的聲音演唱。
(4)第四遍合作演唱,兩位幼兒結伴,用手搭成搖籃,深情地演唱歌曲。
4、分角色合唱襯詞。
(1)老師唱歌詞,幼兒哼唱襯詞。
(2)男女分角色合唱2遍。
延伸活動:
還有哪些是搖籃,搖著誰呢,讓我們一起來畫一畫,編一編,唱一唱好嗎?
大班教案公開課篇六
1.初步學會歌曲,會用提問的語氣歌唱,并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2.對探究科學、自然現象有濃厚的興趣。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1、重點:初步學會歌曲,記住歌詞。
2、難點: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小魚、小鳥、星星、河水的圖片;"?"標志的圖片。
一、活動導入
1.師:溫暖的春天來到了,讓我們來活動活動一下身體吧!(幼兒隨《為什么》樂曲做不同的身體動作,感受旋律、節奏。)
2.師:剛才我們一起動了動,現在我們一起唱一唱吧!(幼兒隨《為什么》的樂曲用"啦"字哼唱。)
二、學習歌曲
1.師出示圖片:"?"。
提問:這是什么?表示什么?
2.師分別出示圖片,學說歌詞。
⑴出示圖片小魚。提問:這是什么?看到小魚你想問什么問題?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容回答:小魚兒為什么游得歡?(邊有節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
⑵出示圖片小鳥。提問:這是什么?看到小鳥你想問什么問題?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容回答:小鳥兒為什么飛得高?(邊有節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
⑶出示圖片星星。提問:這是什么?看到星星你想問什么問題?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容回答:天上星為什么亮眼睛?(邊有節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
⑷出示圖片結冰的河水。提問:這是什么?看到河水你想問什么問題?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容回答:河里水為什么會結冰?(邊有節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
⑸師:科學知識真不少,怎么樣才會知道?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容回答:好好學習一定會知道。(邊有節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
3.師示范唱歌曲。
師:我們還可以把有趣的問題唱出來。師示范唱歌曲。
4.再聽一次范唱,聽完說出最喜歡哪一句。
幼兒說到哪一句,集體就學唱哪一句。
5.鼓勵幼兒跟隨教師演唱,邊唱邊做動作。
重點指導幼兒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6.引導幼兒用提問的語氣唱歌。
師:你發現這首歌和我們以前學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樣?
7.給歌曲起名。
師:你覺得給這首歌取什么名字比較好?(《為什么》)
三、創編歌曲
師:小朋友的問題一定也很多,你有哪些"為什么"呢?
1.引導幼兒模仿歌詞提出問題,一起創編表演歌曲。
2.幼兒自由組合,隨歌曲伴奏邊演唱邊表演。
四、活動小結
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觀察、思考,好好學習,了解更多的知識。
大班教案公開課篇七
1、根據圖畫建構故事情節,大膽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
2、學習理解動詞:趴、飛、浮、游、爬、探、蹦、跳。
3、明白知道凡事要為自己留有余地以及不盲目模仿他人的寓意,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喜歡并嘗試創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根據活動目標的制定,結合學前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又把本次活動的重點制定為:要讓幼兒根據圖畫建構故事情節,大膽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而讓幼兒理解文中動詞使用與角色特征的關系則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動目標,我準備了以下材料:
知識經驗準備:
1、積累幼兒對動物的相關經驗。
2、幼兒事先對沙灘的接觸。
物質準備:
1、為了引出課題,我為幼兒準備了鱷魚玩具,來激發幼兒閱讀讀本的興趣。
2、我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大書《沙灘上的鱷魚》,這是為了讓幼兒能清楚地觀看和理解故事的情節和內容。
3、我為幼兒準備一些動詞字卡,是幫助幼兒在觀察圖畫中豐富詞匯,進行語素的學習。
(一)說教法:
現代兒童觀認為:幼兒是認識的主體,幼兒的發展是主動活動的結果。因此,只有讓幼兒充分去看、去想、去說、去體驗、去發現、去創造,幼兒才會更快、更好地理解,掌握故事,同時獲得故事以外的能力發展,為其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提問法:
這是分享閱讀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變以往單一性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啟發性、開放式的提問。如:我在活動開始就問:"你覺得它是一只什么樣的鱷魚?鱷魚在這片沙灘會遇到誰?"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啟發幼兒的思維,又能根據畫面內容表達自己的想法,為突破重難點服務的。
2、直觀法:
分享閱讀是以形象、生動的畫面為主,直觀的畫面能引導幼兒的興趣和注意,容易感知閱讀的內容,為突破重難點服務。
3、示范法:
幼兒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為主的,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利于獲得最佳的閱讀效果。本次活動中,針對個別詞匯的理解,教師作語言示范講述,為突破難點服務。
(二)說學法:
學法運用得當幼兒將會更感興趣更主動參與學習,本次活動預計采用自主學習法和體驗法來達到目的。
1、自主學習法:在活動中求取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有效的教學方法為激發幼兒興趣,使其更為主動的學習
根據分享閱讀的教學形式特點和《綱要》提出語言教育指導要點及本班幼兒年齡特點,本次活動設五個環節完成目標。
第一環節:導入部分,激發興趣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的關鍵。活動一開始,我就出示鱷魚玩具,通過視覺效應,再加上適當的提問,如:"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嗎?它有些什么特征呢?"來喚起幼兒的已有經驗,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為閱讀大書作準備。
第二環節:大書閱讀,建構故事情節這個環節是為解決重難點設計的。我遵循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分三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驟是讓幼兒兩頁的進行閱讀的方法,主要是讓幼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