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去五臺山日記 夏天的五臺山風景優美是人們出游的好季節篇一
五臺山一帶的山茂茂密密的,有些山的顏色是深綠的,有的是淡青的,有的是淺綠的。遠遠望去就是一座3種顏色相互交錯著的山群。
山上的森林里流著一條條清澈見底的小溪,透過小溪,你會看到一條條顏色不一的魚,這些魚有的追在一起就像在玩老鷹抓小雞;有的魚在一堆青苔底下聚在一起,好像在開大會;有的魚聚在一條很大的魚旁邊,這些小魚好像在上課。溪邊的鵝卵石地上長著一些雜草和野花,真是美極了。
森林里長著各種各樣的大樹,有的就像美味可口的西蘭花;有的就像長滿了芭蕉扇;有的就像長滿了脆脆的包菜……在樹叢中,草地上滿是野花、小草、木耳、蘑菇……一看就讓人垂涎三尺。
五臺山不僅風景優美,還是一個佛教圣地,那里有許許多多的寺廟,里面供奉著各種各樣的文殊菩薩,你可以讓旁邊的僧侶來幫你,讓菩薩保佑你。
美麗、富饒、文化豐富的五臺山有著許多神秘的傳說,動人的故事,等著你去掀開她那神秘的面紗。
去五臺山日記 夏天的五臺山風景優美是人們出游的好季節篇二
在今年的十月四日,我們一家、姐姐一家、舅舅一家還有姥姥、姥爺和奶奶一起去五臺山游玩。
五臺山,又稱清涼山,位于山西省東北部,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在國內首屈一指,名揚天下。五臺山的五座主峰,海拔高度都在3000米上下。五臺山頂氣魄宏大,頂天立地。五座臺頂環圍的腹地臺懷,寺廟林立,殿宇層疊,樓閣崢嶸,佛塔并寺。這里,高山以古寺作幽雅的飾品,古寺憑高山添加了雄渾的氣韻。
經過兩個小時的路程,我們終于到了五臺山腳下,下了車休息一會兒之后,我們便開始向東臺——黛螺頂出發了,別看黛螺頂不高,但是特陡,我爬了四分之一就已經累的氣喘吁吁了。過了一會兒,我終于爬到了半山腰,在半山腰上有一座廟宇,這個廟的名字叫“善財洞”,里面坐落著一個菩薩,叫“善財菩薩”。
看完了善財洞之后,我們又爬了好多層臺階才到頂峰,我站在山頂向遠處望去,四周的山連綿起伏,山連著天,天連著山,云霧迷蒙,簡直就是人間仙境……
姐姐和我是騎馬下的山,在下山的途中,馬夫叔叔給我們講了很多美麗的傳說,其中留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關于觀音洞(廟)的傳說:傳說有一個日本人請菩薩東渡日本,他一路護送觀音至海邊,正欲上船,本來風平浪靜的大海突然波濤翻滾,日本人覺得這是觀音的意旨,于是對著觀音像說:如果你不愿意去日本,我愿在五臺山為您修一座廟宇,并終生侍奉您。這時海面平靜了,并且出現了蓮花的水紋……
下山后我們還游覽了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等歷史悠久的寺院,其中顯通寺最為雄偉壯觀。他被稱之為皇家寺院,其中屋頂的部分全部是用金漆粉刷,更是突出了它尊貴的地位。院內還有乾隆皇帝的御筆真跡尤為珍貴。
這天我既看到了五臺山的美景,又了解到了有關五臺山的佛教文化和傳說,我玩的很開心,有機會我一定還來五臺山游玩!
去五臺山日記 夏天的五臺山風景優美是人們出游的好季節篇三
去年暑假,爸爸媽媽和我去山西游玩,那里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山——因有五個像平臺一樣的山頂而得名的“五臺山”。
進入山中心的臺懷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大白塔。大白塔是五臺山的標志,塔高米,就像一個寶葫蘆聳立在山上。大白塔的塔頂上懸有兩百多個銅鈴,一陣風吹來,銅鈴就丁丁冬冬地響起來,聲音清脆悅耳。
從大白塔過去,就來到了著名的顯通寺。寺廟門口寫著“大顯通寺”四個金色的大字,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顯通寺里有許多珍貴的文物和許多佛像,古色古香。寺內還有一座“無梁殿”,十分奇特,是我國古代建筑中的杰作。
往東走,走到大智路,跨過路上的1080個臺階,就來到了黛螺頂。登頂之后,就看到了石獅子和山門。在山門外的西南角有一座望景亭,向四面遠眺,星羅棋布的寺廟座落
在萬綠從中,若隱若現,好像一幅美麗的圖畫。清風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五臺山還有數不清的美景,真不愧是世界遺產之一!
去五臺山日記 夏天的五臺山風景優美是人們出游的好季節篇四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和哥哥姐姐去五臺山游玩。
五臺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
據說,五臺山的五座主峰海拔高度都在三千米上下,放眼一望,果然五臺山山清水秀,天高云淡。我們首先來到的是黛螺頂。媽媽說這里有一千零八臺階,我們開始登山了,哇!臺階很陡,上山下山的人很多。我和姐姐高興地跑在前面,懷著一顆好奇心,想看看山頂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我的心情就像出籠的鳥兒一樣興奮極了!爬到半山腰的時候,遠遠望去,山下寺院林立,香煙彌漫,爬山的游人變成了小螞蟻,抬頭仰望山上白云繚繞,仿佛置身于童話仙境一般。
終于到了山頂,這里有文殊殿,許多香客燒香跪下磕頭許愿,我也悄悄的許了一個小小的愿望:希望我聰明伶俐,平安健康!
今年暑假我十分高興!五臺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期待明年的暑假再次來到美麗的五臺山!
去五臺山日記 夏天的五臺山風景優美是人們出游的好季節篇五
從前,我對五臺山僅僅有所耳聞,卻從未去過;只聽說過放生,卻從未做過;只知道會有人從千里之外朝拜而來,卻從未親眼見過。
那是去五臺山的第二天,我和媽媽去登黛螺頂。我們乘纜車上山,走路下山。沿途,我們看到了許多。五臺山絢麗的風景盡收眼底,但讓我感觸頗深的,卻是沿途的人和事。
下山的路上,我們看到一只穿著像齊天大圣的猴子,只是“大”圣的脖子上,拴著一條手指粗的鐵鏈,鐵鏈的另一端,抓在一只黝黑的手中。每當有游客過來,手就拽動鐵鏈,示意猴子開始表演,猴子的眼睛如同一潭死水,全無靈氣。我的心中一陣刺痛——它曾經是一只自由自在的生靈,如今卻只能靠嘩眾取寵換取生存。更令我吃驚的,是路兩旁囚禁在籠子里的鳥獸,攤主等待著游客買下動物放生。媽媽買下兩只蜷縮在籠子里的松鼠,它們在籠門打開后就立即竄出,只留下兩道黑色的影子,我沉重的心情終于輕松下來。
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沿途遇到的朝拜者。他們三步一磕頭,發黑的白色護膝上破了一個又一個洞,汗水一滴滴地從臉頰上滑落下來,落在脖子上早已看不出顏色的毛巾上。額頭上也有一塊塊血痂。盡管滿面疲倦,步伐沉重,但他們眼神堅毅如磐石,神情剛毅如鋼鐵,仿佛在訴說著自己的信念。
不知他們是從幾千里外跋涉而來的,只知道路途遙遠,來往困難。他們脖子上的毛巾怕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他們不知跪下了多少次,才使護膝磨損出洞,額頭不知與這石階碰撞了多少次,才出現了血痂。在這炎熱的夏天,是什么使他們不畏酷暑,不畏艱難?是信念,是信念的力量。
朝拜者們因信念而能堅持從遠在千里之外的家鄉來到五臺山,來到黛螺頂。許許多多的普通正因信念堅定,而被人欽佩,《老人與海》中的“圣地亞歌”就是一個例子。
五臺山歸來,沿途風光已變得模糊,而朝圣者們堅定的眼神卻刻在了我的腦海中,他們因信念而堅持從遠在千里之外的家鄉來到五臺山,來到黛螺頂,朝圣者平凡的人生,正因信念而變得不平凡!
去五臺山日記 夏天的五臺山風景優美是人們出游的好季節篇六
五臺山,是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因為爸爸總帶我們去。那里春夏秋冬都很美。
今年初春,爸爸又帶我們來到了五臺山,山上還滿是厚厚的白雪,一進南山口沒多遠,就是白云寺,那里有我最想去的佛母洞,那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它是一個天然形成的石灰巖洞,洞口很小,聽說只有好人才能鉆進去,所以大家都去試試自己是不是好人。
從白云寺再往前開,就進入了臺懷鎮,鎮里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寺廟,左邊有五臺山的標志大白塔,每天都會有很多人來這里轉塔。
再往前就是五爺廟。聽爸爸說,這里香火最旺,做生意的人都會來這里燒香。
五爺廟的馬路對面是黛螺頂,我和爸爸是坐索道上去的。聽說爸爸以前是沿著大智路的一千多級石臺階磕頭上去的。
沿著臺懷鎮一直往前開,出了北門進山口,就通往每次必去的東臺望海峰,那里供奉著聰明文殊。每次開車上峰頂時,我都心驚膽戰。但是站在東臺頂俯視群山時,心情豁然開朗。只見彩色的經帆在空中飛舞,湛藍的天空中幾朵白云從我腳下飄過,在滿是積雪的山坡上,已經有一群群的牛在尋找春天的嫩芽了,好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畫卷呀!
神奇的五臺山每次都在我眼前展現出她不同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