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自考自我鑒定篇一
外貿英語專業大專畢業后,20__年我到北大英語自考部參加自考專升本學習,經過一年多的學習,順利通過了專升本課程以及加考的水平英語(一)、水平英語(二)和綜合英語(二)課程。應該說,對于比較難學的英語專業,我算是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也許和我對考試的正確認識及學習方法有關,在此與大家交流。
有人說,“優秀是一種習慣”,最終的成功是依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達到的,從量變上升到質變,即所謂的平時有好的學習習慣,才會使我們最終取得好的成績。所以在平時的學習當中就要嚴格要求自己,力求扎實的功底,為日后的考試做好準備。
習慣的養成還源自對自考的正確認識。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高等教育中較為嚴格、對考生要求較高的一種自學形式,要想通過考試,就要有較強的自控力和堅持不懈的恒心。其中自控力是堅持不懈的保證,沒有較強的自控能力,基本的學習時間無法保證,知識就無法及時鞏固、吸收。由此,考生首先要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以此來約束自己,嚴格要求自己。
在此我就談談我的學習習慣。
一、盡量做到課前預習,尤其是基礎課,如綜英、高英、閱讀,其他課程如公共課若時間不足,可注意上課筆記。
二、堅聽挺好每一堂課,知識的積累重在平時的點點滴滴,雖然一些需要記憶的課程,臨陣磨槍有一定的作用,但基礎課程仍在于平時的功夫,在于潛移默化,扎扎實實,穩步提高。
三、及時的針對所學內容作總結、聯系。即對所學課程及時做一些針對性聯系,以了解重點,從而為將來總復習打基礎。
四、考前要做的工作。大致讀一遍課文,然后有針對性的增加習題訓練,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最后做一些模擬題型、模式。
五、在不面臨國考壓力時,也不能松懈,而應主動培養自己的英語意識,多聽英語廣播、音樂,以及多看英語方面的書籍與節目等,同時如有充裕時間,可針對自身的弱點有選擇的參加一些輔導班。
除了以上這幾點,我認為還需要時時保持一種緊張狀態,即在規定課程未全部達到要求之前,絕不能有所放松,從而爭取最后的勝利。
這是我的體會。我認為通過考試拿文憑不是我們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獲取真正的知識以及更好的掌握知識,為我們將來的學習和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在努力通過考試的同時,也應注意培養自身的能力,包括運用知識的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等。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磨礪自己的意志,培養積極、向上、樂觀的心理狀態,從而迎接人生中的每一次挑戰和考驗。
最后,我要說的是,既然大家選擇了這條學習道路,就應該有恒心、有耐心并且有信心,要相信:付出的汗水中終將獲得收獲,這段經歷將成為我們人生中特有的寶貴的財富,也將成為教會我們懂得珍惜人生的一次機會。
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最后的勝利而奮斗!
自考自我鑒定篇二
所謂學習策略就是自學者在專業選擇、課程報考、學科學習以及答題應考等過程中所遵循的規律和采取的方式方法。正確地掌握和有效地運用學習策略,對于提高學習效果和考試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實現呢?筆者認為其關鍵是:兩慎重、兩樹立、兩細心。
一是慎重選擇專業。在眾多的自學考試專業中慎重地選擇一個切合主客觀實際的專業是個首要問題。一般來說,考生應依據工作需要和個人興趣選擇專業。只有專業對口、學用一致,才能使所學知識發揮應有作用,否則將出現人才浪費和智力資源閑置等一系列問題;只有濃厚興趣才會使整個學習活動充滿情趣,使考生獲得最巨大、最持久的動力。
二是慎重報考課程。這主要體現在課程報考的先后次序和每次報考的課程門數上,關鍵要做到適量和有序。一般來說,每次以報 1—2門為宜。當然,隨著知識的豐富、經驗的積累以及自學能力的提高,每次也可適當增加門數。每個專業的十幾門課程,雖然各有自己的性質、特點,但它們之間體現出了一種內在規律,符合人類由簡單到復雜的認識特點,因此報考時要據此統籌安排,一般可按“公共課——基礎課——專業課”的順序報考。有實踐考核的專業宜先報考實踐考核所涉及的理論課程,這樣可以增加實踐環節的考核機會,縮短考試進程。
一樹立正確的苦樂觀。自學者和在校學生相比,既缺少“傳道、授業、解惑”之良師的教導,也很少有互幫互學之益友的切磋,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會遇到不少的困難和挫折,然而“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每位自學者都該認識到,自學考試是苦樂相融的活動,參加自學考試這種苦的磨煉將鍛煉人的意志,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是樹立科學的學習方法觀。學無定法,但一定要得法,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則事倍功半,以考生自學為主的自學考試尤其如此。古時賢人哲士的讀書理論對今天的自學者很有裨益,如“學而時習之”、“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以及“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等。另外,現實生活中一些成功自學者總結出的諸如“抓重點、勤對照;帶難點、常推敲;找疑點、弄明白”的一些學習體會對廣大自學者也很有指導作用。應該說,不同的人學習不同專業,其所用的方法會有所不同,但是無論怎樣,還是有其共同規律可循的。將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一方面可以以理論指導實踐,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另外,訂閱有關自學考試雜志,從中了解自考政策、獲悉考試信息、掌握學習方法也是較為可行的'辦法。
一是細心準備,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二是思想心理,即認識到自學考試是國家考試,既是對知識能力的檢驗,也是對品行修養的考查。
第三就是熟悉考試時間、考點考場,備好筆、刀、尺、橡皮等工具,以免延誤考試。
二是細心答題。考試過程中,有些考生常因粗心浮躁而犯看錯題目、誤會題意等錯誤。一般來說,試卷分發下來以后可以先用幾分鐘時間從前至后瀏覽一下,統觀全局,定定心;在審題過程中,要按照從左至右的順序,對試題中出現的每一個符號、數據、圖形、表格等都要進行細致觀察,不遺漏任何一個可能是測量目標之一的細枝末節,準確掌握試題所提供的全部信息。
自學考試作為一種考試制度和教育形式,是有其特點和規律的。自學者只有遵循這些規律原則,并采取一些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才能順利地完成學業。
自考自我鑒定篇三
2006年6月30日上午,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路鎮張千戶村的劉存成夫婦,接到了兒子劉博被清華大學錄取為法律碩士研究生的通知書。消息傳開,村民們沸騰了,都聚集在劉家要好好慶祝,可此時的劉博還遠在西安市的超市里搬運貨物呢!
中專畢業,他同時拿到了自考本科文憑
劉博今年23歲,父母都是農民。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劉博從小就下定決心,要好好讀書,將來躍出農門,讓父母和弟妹都過上好日子。然而,貧困的家庭無法支撐家里3個孩子上學。無奈,初中畢業后,劉博只好放棄了上大學的愿望,于1998年7月考取了陜西省農業學校(現改名為楊凌職業技術學校)蔬菜專業。
到農校后,劉博考慮到所學專業就業面太窄,于是,他決定利用課余時間參加法律自學考試。可是,這樣一來,購買法律方面的書籍、資料就成了一筆巨大的費用。劉博每月的生活費只有50元,有時一本書竟相當于他兩個月的生活費。無奈,他來到學校附近的一家飯店當洗碗工。每天中午和晚上,他都要去那家飯店洗碗,工資是每天5元錢。
剛開始,劉博以為洗碗應該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可他很快就發現這活也很累人。他在水池邊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常常因為腰彎的時間太長而覺得頭昏眼花,更要命的是飯店打烊時間很晚,等他趕回學校時,宿舍樓的大門已經關了。后來,他干脆把書帶在身上,下班以后要是回不了宿舍,就干脆在路燈下看書到天亮。
一個月后,當劉博用被水泡得腫脹發炎的雙手接過老板遞給他的150元工資時,眼淚不知不覺淌了下來。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劉博咬著牙,將這份工作堅持著干了下來。到了冬天,那刺骨的冰水凍得劉博的手指像紅蘿卜似的。最讓劉博痛苦的是他的手由于長期泡在水里,長了凍瘡,每次把手放進摻有洗滌劑的水里時,那發炎的凍瘡口就像有千萬只螞蟻在咬,疼得他使勁地咬住嘴唇。這時,他就看一眼放在旁邊的自考書,來鼓勵自己一定要堅持!一個冬天下來,劉博的一雙手被凍得慘不忍睹。
一天晚上,劉博又被關在了宿舍門外,第二天他就和老板商量,他免費多干點活,而飯店則提供他的住宿,老板答應了。從此,每天晚上12點下班后,等其他的工友都回去休息了,劉博就趕緊打掃衛生,清理桌子??收拾完后,劉博累得幾乎要癱倒,但是他還得抓緊時間看書。剛開始,為了取暖,他都是坐在火爐旁看書,但是因為實在太累,他經常就在不知不覺中睡著了。后來,為了不讓自己睡著,他干脆站到寒冷的大廳里看書,一直看到實在難以堅持,他才靠著火爐沉沉睡去。
由于沒有足夠多的錢去買書,劉博只好利用有限的休息日到圖書館看書,餓了,就拿隨身帶的饅頭充饑。功夫不負有心人,2001年春季,劉博拿到了自考法律大專文憑。2002年底又拿到了自考法律本科文憑。同年,劉博從陜西省農業學校畢業。
苦難面前,只有咬牙堅持
畢業后,劉博原本準備直接考研,但考慮到妹妹馬上要高考,弟弟已經上了初中,這時,父親也累得生病住院了,需要錢治病,家里的負擔更重了,他決定先找份工作,邊工作掙錢為弟妹交學費,邊自學考研。最終在一家果業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工資是每個月550元。有了工作以后,劉博在離公司很近的一個地方,以每月70元的房租租了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安頓下來。
劉博的工作就是收購水果的時候檢驗水果的質量,工作雖然簡單,但是卻要占據大量時間,令劉博無法學習。再加上他每個月的工資太低,還是無法給予家里更大的幫助,因此,他在半年后又跳槽到一家農產品公司當推銷員。這份工作雖然累點,但是一個月有1000多元,這對于劉博來說是最重要的。而每次領錢后,劉博總是把大部分的錢寄回家,自己只留下生活費和買書的費用。
推銷工作很辛苦,可劉博為了省錢,他給自己制定了計劃,2公里以內的路程不坐車,步行前往。夏天驕陽似火,為了節省買礦泉水的1.5元錢,劉博就自己帶水喝。他甚至給自己定下每天的伙食費不能超過5元錢的硬性規定。長此以往,因為體力透支,很多次他都感到自己快虛脫了。但是當他看到每個月給家里寄的錢越來越多時,他覺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劉博為了多掙一點錢,便挑著化肥下鄉叫賣,這樣他一包化肥就可以多掙兩元錢。劉博每天都挑4包化肥下鄉,由于路途遠,他的肩上被磨出了血泡,而身上流出的汗水又把血泡浸得生疼。可劉博總是堅強地咬咬牙,挺過去。當劉博挑累了休息時,就把書拿出來看、背、記。劉博時刻告誡自己,不能浪費生命中的每一秒。
為了省出錢來買書,劉博把租的房子退掉,搬到單位堆放農產品的倉庫里去住。倉庫里難聞的農藥味,常常熏得劉博惡心,但劉博卻堅持住在里面。他覺得這樣可以讓自己少睡覺,多看書。由于沒有上過高中和大學,劉博的英語基礎特別差,他不得不在英語上多下工夫。他給自己定下每天記30個單詞的任務,只要一有空閑,他就讀單詞。每天晚上下班以后,劉博都會拖著疲憊的身體,一直學習到凌晨。
2005年,劉博報考了上海復旦大學法律碩士研究生,最后以26分之差落榜。落榜以后,劉博雖然覺得遺憾,但更加堅定了他考研的信念。他下定決心,來年再升一個臺階,報考清華大學。
錢也掙得比以前少,但有更充裕的時間學習。
苦盡甘來:打工仔終圓清華碩士夢
有付出就會有回報。2006年6月30日上午,劉博的父母終于從郵遞員手中接到了清華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兩位老人喜極而泣。而此時,劉博正光著上身在超市里搬貨。
晚上,劉博回到家,用顫抖的手把通知書翻來覆去地看個不停,然后忍不住哭了起來:“這不是夢,我真的考上了,我真的考上了!”村里人知道劉博被錄取的消息后,紛紛上門祝賀,一時間,劉博的事情傳遍了山村。當鄉親們得知劉博上研究生3年約需費用6萬多元,而劉家無力承擔后,于是你5元、他10元地給劉博送去心意。劉博看到鄉親們送來的錢,感動得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