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春節的記敘文的作文四篇 春節的記敘文500字篇一
我一直好奇地想,春節還有什么不一樣啊?年年不都那么過的嗎?
大年初一吃過早飯,我就與媽媽一起跟著爸爸來到了福利院。我還是第一次到福利院來呢。便問爸爸:“爸爸,福利院是干什么的啊?是不是有紅包得啊?”爸爸笑了笑說:“你進去看了就知道了。紅包嘛,就要看你的了哦。”我高興極了,看樣子,只要我表現好一點,一定又能得到一個大紅包了,今年過年可得了不少紅包呢!想到這里,我情不自禁高興得笑出了聲。
福利院到處都掛著鮮紅的.燈籠與五顏六色的彩燈,門口張貼著火紅的對聯,呈現出一派節日的喜慶氣氛。轉了幾道彎,我們便跟著爸爸來到了一間掛著“活動室”牌子的大房子里,房子里也布置得五彩繽紛的,一大群小朋友正在跟著老師一起玩游戲呢。看見這情景,我更好奇了,問媽媽:“這些小朋友過年怎么不回家啊?”媽媽把我拉到一邊輕聲說:“這些小朋友都是沒有爸爸媽媽的孤兒,這里就是他們的家啊。”我“哦”了一聲,忽然好象明白了些什么。這時,小朋友們看見我們進來,便一下都圍了過來,嘴里高興地喊著“叔叔阿姨新年好”。爸爸媽媽則趕緊把帶來的兩個大包打開,拿出了許多各種各樣好吃的,還有各式文具與圖書,——分發給了那些小朋友。那些小朋友們可高興了。接下來,我與小朋友們一起唱啊、跳啊、笑啊,玩得可盡興了。
下午回到家里,爸爸一本正經地對我說:“今天給小朋友們送的禮物,可都是用你過年得的紅包的錢買的哦,你愿意嗎?”“當然愿意。”想起福利院的小朋友們拿到禮物時那興奮的表情,我十分得意地答道。
今年的春節,還真的過得有點不一樣呢!
春節的記敘文的作文四篇 春節的記敘文500字篇二
“當、當、當”,十二點的鐘聲已響起,意味著一天又將過去了,不禁令我想起這幾天發生過的種種,令我回味無窮。
除夕,是大掃除,也是大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的日子,一大早起床便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捲起衣袖,拿起抹布,將家中久未清洗的窗戶一一刷洗干凈,而這還是我自出生一來第一次所做的“重大”辛苦工作,頓時,手腳又酸又痛,簡直是快累翻了,雖然五臟廟早已咕咕作響,但因滿心期待晚上團圓飯的大餐,只好默默的忍耐及等待。
等堆積如山的垃圾清除后,我便立刻跑去外公家幫忙外婆煮飯、做菜,就像上了戰場一樣,一下子切菜、一下子洗米、一下子將火爐上的火關起,本來已經累翻的我,也因敵不過身體的疲累,而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躺到舒適的床上好好睡一覺,不僅為了補充體力,也為了年夜飯后的活動儲備戰力,以免體力不支無法參與、而留下悔恨的遺憾。
“啪啦!啪啦!啪啦!”一陣鞭炮聲把我吵醒了,我揉了揉眼睛,看了看窗外,才發現天色已暗了下來,所以我便走出了客房,才發現大家早已圍在桌子前,只缺我一個人,而我便火速趕到桌前,拿起了湯匙,與大家一同吃年夜飯,享受團圓的感覺。
吃完飯后,領了令人期待已久的紅包后,便立刻沖下樓,開始玩起了鞭炮,但調皮的哥哥故意將沖天炮放在我的面前,使我被沖天炮炸傷了,當時的我既生氣又很痛,但因為過年生氣會帶來惡運,所以只好先忍耐著,直到鞭炮全部放完為止。正當我們上樓準備玩牌時,才發現已接近十二點放鞭炮除舊迎新的時候了,表兄弟姐妹們將準備好的長炮吊置好等待十二點的鐘聲響起,各地鞭炮聲此起彼落的互相呼應著聲音,震耳欲聾,響徹云霄,心情激動,像是參加一場盛大的晚會但活動結束后,大家也陸續的離開了。
我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送走他們后,也因玩累了而不知不覺的睡著了。我想今年的過年不但充實也有趣,更是我記憶中難以忘懷的大節日。
春節的記敘文的作文四篇 春節的記敘文500字篇三
近了,近了,我們的節日——春節快來嘍!
與每年一樣,大年夜之前走在大街上的行人們都是行色匆匆。要么是為了前往各大超市籌備過年所需物品。要么是為了趕回家與親人團聚,雖然他們在外工作一年已是疲憊不堪,但想到很快就能與家人團聚,臉上無不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待在家里的,則大都是打掃房屋,張燈結彩,高高興興迎接春節到來。
我則幫著家人貼春聯、掛燈籠!沒想到貼“福”居然也有講究,得把“福”字倒過來貼,許是人人都想在來年沾一點“福到(倒)了”的運氣。掛燈籠可沒那么多講究了,在門兩邊各掛一個,那長長的流蘇被風兒吹動,仿佛扭動了柔美的腰肢,大大的紅紅的燈籠也搖頭晃腦的,別具一番風味。燈籠、春聯雖不多,但大紅色卻早已渲染出過年的氣氛了。
盼望著,大年夜總算來到了。家家戶戶歡聚一堂,有說有笑共享團圓之夜。吃餃子可是年夜飯中一道永恒不變的主食。有些地方吃團子、圓子,代表著一家人團團圓圓;還有些地方吃年糕,則代表著來年生活節節高。每種食物包含著相同的寓意,大家都希望能在來年能有個好兆頭。
年夜飯后,各家各戶都要燃放煙花爆竹。據說鞭炮最早是用于驅趕邪魔鬼祟的,但后來逐漸演變成了七彩斑斕的煙火。因為煙火欣賞度更高。人們多在大年夜晚上守歲時,或在大年初一時,或在大年初五開張接財神時,或在元宵節時燃放各種鞭炮和煙火。如果沒了這“轟轟”的煙花、鞭炮聲,可能就算不上過年了!當然,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也早已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一道“饕餮大餐”。
大年初一到初五是人們走動最頻繁的幾天。人們換上新衣,走親訪友。最歡喜的要數孩子們了,因為他們總有拿不完的壓歲錢。
接著幾天,年味兒就漸漸淡了,直到元宵節看完花燈,吃完元宵,這個年就算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