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筑夢路上朗誦稿篇一
關于夢想,人們總是有很多的向往與追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筑夢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我一直走在“追夢之路”上。在這里,有許許多多的夢想伴我成長。
上學前班的時候,我喜歡上了玩具槍,用媽媽的話說就是:“我玩過的槍比我吃過的飯都多。”有一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了《我是特種兵》的電視劇,就立下了第一個夢想――當一名特種兵。當時我還很天真,竟把這個夢想當成了真,便每天穿著迷彩服,臉上畫一條條黑綠相間的道,懷里抱著“湯姆森沖鋒槍”,兜里還踹著一把手槍,包里裝著兩塊磚頭,學著電視里的樣子,負重五公里越野。可是別說五公里了,剛跑幾步就累得倒在地上了,半天起不來。過了很久我才明白當特種兵不是臉上畫幾條道,穿著迷彩服就可以。我感到很慚愧。
上了一年級,我逐漸打消了當特種兵的念頭,而又從書上了解到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為人類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于是我又立下了第二個夢想:當一名科學家。我不在那么天真,告誡自己要腳踏實地。我總是讀科學家的事例,凡事總愛問為什么。我本以為我能夠承受這個夢想的“負擔”,但是,我又錯了:當我理解到愛迪生制作電燈時先后實驗了1000多種實驗時,我又犯傻了――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又這樣的耐心與毅力。就這樣,第二個夢想又被我給慢慢忽略了。
轉眼間到了三、四年級,我在青少年活動中心報了“閱讀與寫作”的二課班,我又發現我喜歡上了作文。我不僅作文寫得越來越好,還取得了小小的成績。于是,我又立下了第三個夢想――當一名作家,像葉圣陶、老舍一樣的作家。
我一定不會后悔了!在這一條“追夢之路”上,我可能會不斷的碰釘子、摔跟頭,但是我不怕,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我一定不會再走上別的“岔路口”了。
我的“追夢之路”不會斷,現在,我只要一個夢想伴我成長。
古至今,成大業者,必有志有理想有夢想!只有夢,才會對生活充滿愛,才會找到快樂,才會有追到夢后的滿足感!
有人說,人生猶如大海上的一葉小舟,那么毫無疑問,夢想就是我們前進路上的路燈。有了這盞燈我們就不會迷路,不會氣餒,堅定果斷地向前,最終才會乘風破浪,直達成功的彼岸。
我們都要勇敢地堅持自己的夢想,即便不是上天的寵兒,也要為自己的夢想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即使沒有實現夢想,我們也可以自豪地說,我已經追逐了自己的夢想!
夢想,它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權利。然而,在一部分人眼中,夢想卻只是一種幻想。
我曾在一本書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農村女孩,她提著一籃雞蛋,她想著,太棒了,如果我將這些雞蛋賣掉了,就可以再買更多的雞蛋。雞蛋會孵出小雞,雞又會生雞蛋,蛋孵雞,雞生蛋,換了很多很多錢之后我就可以買一個農場。在農場里我可以養雞,養牛,做一個農場的主人,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可當她想到一半時,突然被一塊石頭拌倒,她的一切夢想都化為了泡沫幻影!
由此看來,夢想并不只是想,更重要的是去追逐夢想。如果我們只是想,那它永遠都只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永遠都不可能成為現實。
擁有夢想之后,我們為夢想努力、奮斗,拼搏,勇敢地追逐夢想,讓夢想之花縮放出最美麗的芬芳!
也許夢想并不一定能實現,但我們可以堅定地對自己說,我已經追逐了自己的夢想!
有夢就追吧!
在每個人的心中,也許都蘊藏著自己玫瑰般的心愿,而充滿幻想的我,夢都是綠色的,節日是紅色的,心愿是我變的顏色。推開夢的花園,草綠花紅。在一處又一處,追尋著你,彩蝶般的身影。
花季的歲月,藍藍的夢塞滿了我藍藍的心,我常常問自己:我未來的虹是什么樣的呢這時夢飄然而來,夢幻中自己未來的彩虹有太陽的紅,有雛菊的黃,有小草的青綠,它是世界最美的橋。我明白,夢是虛幻的但夢不牽強。記憶中夢的花瓣落在心湖里,不住打著圈兒,層層漣漪蕩出了無數夜的落淚。望著窗外,細雨煙似的裝飾著還未消散的晨霧,獨坐窗前出神望著這朦朧的一切。
生活在這片上,無數的耕耘者播下五彩的花種,精心地澆灌著,盡情地抒寫人生的酸甜苦辣,于是成千上萬生活之花集合起來,組成一個人生的大花園。我雖然還站在社會的邊緣,人生的起點,但也想用自己的手育一朵鮮艷的花,因此夢更加美妙,夢成為我心中的牽掛,我更加努力的去追夢。我明白夢需要醞釀,在花季的生活中因為有了夢,因此生活便不再乏味,正如歌詞配上旋律,圖畫繪上色彩,更加豐富多彩。
夜,寧靜的好夜,天上那彎新月朦朦朧朧,像溫和的慈母,一顆明亮的小星星快活地偎依在她身旁。望著星空,我知道自己會擁有美好的夢。夢雖虛幻,但我愿意追夢,我喜歡和清風同醉,與明月共語,喜歡以夢為馬,以花季的生活為原地鞭策馬不斷向前。
我,一個花季少女不愿讓自己的心靈被世俗所腐蝕,我喜歡單純地追夢,追尋屬于自己的夢。讓夢的花園百花齊放,讓花季的美妙歌聲唱響。
窗外,鳥兒在吹奏著朝陽曲,藍天下的白云在安詳地踱著步子……在這樣的美景下,在這片的天空里,我堅信只要我追夢,夢會餐可成真。
在夢幻的彩虹下,我沐浴在最絢麗的陽光下,我執著追夢。
1.筑夢路上小學作文
2.筑夢路上作文
4.筑夢路上作文800字
6.筑夢路上700字作文
7.筑夢路上初中作文600字
8.2016年筑夢路上征文精選
筑夢路上朗誦稿篇二
毛主席講過,“槍桿子里出政權”“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筑夢路上征文的內容,歡迎大家查看。
一個偉大民族,必有卓越夢想;一個宏偉國度,需要鋼鐵脊梁。32集大型文獻紀錄片《筑夢路上》,以縝密的思維,精準的敘事,宏大的視野,翔實的史料,縱攬中國近代百年風云變幻,傾力刻畫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華民族的覺醒與抗爭,傾情展示人民群眾建設新中國的投入與激情,傾心繪制全國各族人民走上筑夢大道的自信與憧憬。對一個人,95年很長;對一個走在時代前列的政黨,正值青春年華。正是這個生機勃勃的政黨,在波瀾壯闊的歷史潮流中,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以無畏堅挺的脊梁,背負中華民族的希望,百折不撓、前赴后繼,滿腔赤誠、一身肝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尋夢、筑夢、圓夢。
一、革命年代每場較量,都事關生死存亡,崇高信仰的力量,引領先輩血沃中華、追尋夢想。
思想偉力讓精神站立。為了靈魂深處最純粹、最純潔的信仰之火,一大批優秀的中華兒女,匯聚在黨的火紅旗幟下,為了顛撲不破理想,披荊斬棘、浴血奮戰。唯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就要流血犧牲,他們面對寒光閃耀的刀鋒,面對撼天動地的炮火,“引頸成一快,不惜少年頭”,劍履俱奮、為國效命。信真理、求真知、做真人,革命先驅對共產主義的信仰,硬過鋼鐵、勝過刀槍,化為無敵的力量。張學良曾經總結,國民黨為什么打不過共產黨?是因為紅軍有信仰,為了信仰,不惜命、不畏死。我們黨只所以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就是因為具有堅如磐石的信仰,有一個永遠不倒的信念,有一批批永遠不怕倒的人。因為信仰永恒,所以勝利時能越戰越勇,遇挫時不離不棄。革命前輩對信仰的堅守,不是掛在嘴上,而是深入到骨子里、落實到行動上。和平時期,能不能堅守信仰,面臨更加復雜的考驗,有時面臨生死抉擇,有時面對利益誘惑,一旦信仰缺失,必然精神萎靡、走上邪路。捍衛信仰就是守護生命,信仰之爭就是你死我活的根本性斗爭。正如習主席指出的“只有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定了,對黨忠誠才能有牢靠的基礎”,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堅定,把信仰深植內心,把忠誠舉過頭頂,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黨的形象和威望,維護黨的尊嚴和威信,愛黨、憂黨、興黨、護黨,讓信仰之火熊熊燃燒,讓紅色基因永久傳承。
二、歷史關口每次抉擇,都決定事業興衰,敢于擔當的勇氣,彰顯領袖非凡智慧、英明決斷。
偉大的政黨孕育偉大的領袖,偉大的領袖領導偉大的政黨。從建黨偉業到建國大業,再到復興宏業,95載歲月春秋,前進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每一次重大轉折,都是歷史的拐點,勝與敗只在一瞬;每一個緊要關頭,都是命運的抉擇,進與退全在一念。歷史從來跌宕,革命難免低潮,在黨的事業迷茫徘徊、躊躇不前時,總有領袖勇立潮頭、振臂高呼,用一人之肩,擔起萬民之盼;為萬民之心,獻出一生之力,在黑暗中引導光明,在失敗中引向新生,在轉折中引領方向,他們的功績燦若星辰、彪炳史冊。江山代有偉人出,革命自有后來人。從三灣改編、井岡星火、萬里長征,到浴血抗戰、解放全中國,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是毛主席高瞻遠矚、力挽狂瀾,救萬民于水火,開天辟地讓中國 “站起來”。一場浩劫,元氣大傷,國家民族命運、革命建設事業何去何從,考驗全黨,更考驗領袖智慧。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華夏大地演繹著一幕幕春天的故事,是小平同志深謀遠慮、撥亂反正,還民族以希望,改天換地讓中國“富起來”。十八大以來,正風肅紀、鐵腕治黨,四個全面、一帶一路,我們從未如此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是習主席心懷魄力、胸有乾坤,給國家以夢想,經天緯地讓中國“強起來”。回顧我黨帶領人民筑夢中華的偉大征程,正是有一代代心憂家國、兼濟天下的領袖,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事開太平,才使我們從苦難深重的昨天走向燦爛輝煌的明天。歷史選擇了他們,他們創造了歷史;人民選擇了他們,他們造福于人民。偉人也是凡人,只因成就了不凡;領袖不是天生,只因扛起了千鈞。他們是民族的脊梁,更是我們追隨的方向,每名共產黨人都應像領袖那樣,在風雨中磨練、在困難中摔打、在挫折中成長,成為勇于擔當的鐵骨脊梁。
三、人民群眾每個期盼,都考驗執政根基,無私為民的本色,昭示全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一個政黨的前途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一支軍隊的勝敗榮辱,最終取決于為誰而戰。老百姓的心,共產黨的根。我黨自登上歷史舞臺那天起,就把為民族謀解放、為人民謀幸福作為唯一宗旨和最高追求。從“打土豪,分田地”到“搞開放,奔小康”,從“人民萬歲”到“人民必勝”,從打江山到坐江山,黨始終與人民水乳相融、肝膽相照、生死相依。正如美國記者斯諾所盛贊的,共產黨是“興國之光”;也如華僑領袖陳嘉庚所判斷的,“中國的希望在延安”。歷史反復印證一條鐵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淮海戰役如海的民工、如林的擔架、如流的推車,西柏坡百姓“最后一口飯,做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的犧牲精神,彰顯民心指向,更蘊藏無敵力量。從根本上講,共產黨奪取政權,國民黨喪失政權,是“延安作風”打敗了“西安作風”。共產黨因執政為民,最終被人民選擇;國民黨因背棄人民,最終被人民拋棄。歷史不容忘記,歷史昭示未來。習主席強調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的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以堅定決心,懲治腐敗、革故鼎新,先后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一個根本目的,就是防止昨天的優勢淪為劣勢、昨天的立足點變成失足地。作為軍隊黨員干部,要時刻銘記“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我是誰”“為了誰”,以感恩組織、感恩戰友、感恩父老鄉親的心態,保持本色、恪守本真、不忘本心,想群眾之所憂,幫群眾之所困,解群眾之所盼,確保軍民一家親、將士一條心,讓生命線永葆生命力。
四、復興路上每回挑戰,都左右前途命運,家國天下的情懷,呼喚軍人以身許國、不畏強敵。
毛主席講過,“槍桿子里出政權”“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實現民族的獨立、大國崛起,是國人追逐的美夢,卻是敵人心頭的噩夢。思想的交鋒、制度的碰撞、力量的對決,勢必會殘酷激烈、你死我活。沒有談出來的天下,只有打出來的江山。越是筑夢路上、崛起之刻,越離不開軍隊保駕護航。光輝戰史足以證明,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堪當重任、值得托付的民之重寶、國之利器。面對日軍入侵、美軍壓境、越軍挑釁,我們敢于刺刀見紅、血戰到底,把敵人打到談判桌前,趕出了國門;面對帝國主義的核訛詐、核壟斷,我們以“東風一定要壓倒西風”的志氣,咬緊牙關沖刺,勒緊腰帶鉆研,最終造出兩彈一星。一次次血與火的較量證明: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只要我們比他硬氣,練實底氣,就能打敗他的霸氣。國家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軍隊作為國家的銅墻鐵壁,越是和平時期,越需厲兵秣馬、枕戈待旦,隨時準備痛擊來犯之敵。狹路相逢勇者勝,作為公民,人人渴望和平,但作為軍人,我們絕不畏懼戰爭。只有不怕死,才能遠離死亡;視死如歸,往往能凱旋而歸。改革強軍戰鼓催征,改出精氣神、改出戰斗力,必須眼中有強敵、胸中有戰場,喚醒血性、培育虎氣,以“打敗一切敵人、而不被一切敵人打敗”的志氣、“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的勇氣,敢于亮劍、敢打必勝,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狀態,時刻繃緊打仗這根弦、扛起打贏這座山、等待出征這道令,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培養鍛造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主戰尖兵。
筑夢路上朗誦稿篇三
一部片子的特色,不只是由宏大敘事主題決定,還取決于它的敘事內容和方式。
《筑夢路上》選取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的32個重大事件,各構成一集,通過一個又一個故事,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風雨兼程的筑夢路上做了些什么、是怎樣做的。
這樣的敘事內容和方式,使跨度將近一個世紀的敘事空間被集中的主線串接起來,這就是一個夢想、一條道路、一組精神。
正是這三條主線,揭示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什么能夠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一個夢想就是中國夢。
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前,各種各樣的政治力量都為此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過探索和努力,結果都失敗了。
中國共產黨脫穎而出,被歷史和人民選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核心領導力量,是因為她既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筑夢路上》講的就是先鋒隊的故事,講的就是這個先鋒隊為了實現民族復興是怎樣走在前列、探索奮斗的。
全片敘述的是中國共產黨奮斗中的重大事件、作出的重大選擇、創造的重大成就,每一集都與實現民族復興息息相關。
在不少集里,創作者還對中國共產黨的奮斗與中國夢的關系有意識地作了勾連。
比如,第三集把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艱難歲月對革命未來如“看得見桅桿尖頭的一只航船”的暢想,與同時期知識界關于未來中國夢想的征文一事對照起來敘述,即是一例。
這樣的敘述,使觀眾很容易體會到全片的主題。
一條道路就是中國道路。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的奮斗歷程,經歷了革命、建設和改革三個重要歷史時期。
無論搞革命、搞建設,還是搞改革,道路問題都是最根本的問題。
道路決定命運。
走什么樣的道路決定著中國夢的前進方向和實現途徑,決定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能否迎來光明前景。
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時期做的最主要事情就是尋路,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探索開拓并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筑夢路上》前15集,主要敘述中國共產黨為開創和拓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所做的奮斗犧牲,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做的艱辛努力,為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所做的艱苦奮斗。
沒有革命和建設時期對道路的探索、創造和積累,就不可能最終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筑夢路上》后17集,集中筆墨描繪中國道路的開創和展開,以大量事實告訴觀眾,擔當領導完成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歷史使命的中國共產黨人,是怎樣在這條道路上帶領人民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的。
特別是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豐富實踐的各集,展示了許多重大戰略的部署和落實,以筑夢路上的新故事,彰顯了當代中國的道路自信。
一組精神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和中國精神。
實現中國夢必須有信仰的牽引。
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是共產黨人的信仰之“旗”、精神之“鈣”。
中國共產黨在筑夢路上不僅帶領人民創造了各種各樣的傳奇故事,還創造和積累了一系列彰顯政黨性質、反映民族精神、體現時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偉大精神。
《筑夢路上》反映了從黨的領袖到普通黨員百余人次的事跡片斷,涉及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經濟特區拓荒牛精神、奧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勞模精神等。
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精彩體現。
《筑夢路上》告訴人們,中國共產黨是靠自己的精神作風把人民凝聚在一起共同奮斗的,而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全體人民來實現,必須通過不斷為人民造福來體現。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講好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故事,就是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前提和題中應有之義。
筑夢路上朗誦稿篇四
曾經駐足在操場邊上,癡迷地看著籃球在那群玩伴手里跳躍飛舞,活力四射,我卻不能走近;曾經在月朗星稀的晚上,聽著室友鼾甜的夢語,伴著他們幸福的睡相,我輾轉反側,難以入夢。
我的夢在哪里?我很迷惘。
父母寄予我太高的期望,他們希望兒子出類拔萃、卓然不群。我也曾有這樣的心志,刻苦學習、心無旁騖;修煉品行,處處用心。可是當我有一天突然發現,我的微小失誤連父母都不寬容,我的身邊沒有一個可以傾訴苦悶的對象時,生活的色彩便在我面前一點一點地消失了。每天一樣的飯菜,每天一樣的課堂,每天走同一條路,每天都是灰色的心情。一切的一切都是這樣平淡無味,我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是個孤獨的行者!
辦完借閱手續,帶著那本書走出圖書館,走在校園的小路上,仿佛身旁伴著無數智者。我微笑著與迎面而過的認識和不認識的老師或同學招呼致意,走到操場的一角,在一塊草地上坐下來。夕陽將余暉慷慨地拋灑在整個校園,在這緋紅的天幕下,眼前是一幕又一幕朝氣蓬勃的畫面。
許多的煩悶在那個傍晚煙消云散,我理解了父母對我的期盼,也明白了我的夢想和父母的期望不是矛盾沖突的,斗志又重新在心里點燃。我不是個孤獨者,我是個追夢人,在追夢的路上,我重新把樂觀裝進行囊,將晚霞織成信心披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