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范和提示,它體現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演講稿模板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演講稿100字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演講稿400字篇一
大家早上好!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九月初九,重陽節。隨著人口壽命的延長,我國老年人口迅速增多。現在,我國已正式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中國老人節”,目的是這一天開展敬老愛老活動,發動全社會為老年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生活環境,使老人們能夠度過幸福的晚年。
喜逢又一個重陽老人節,我謹代表全體同學向全社會老年人表示最衷心的節日祝賀以及最崇高的敬意,并衷心祝福他們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
在過去的日子里,老人們為這個社會的建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無私的奉獻,我們為有這樣的老人而感到自豪。
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尊老愛老,我們責無旁貸。新世紀的我們一定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盡力為老人做好事。在這樣的日子里,你想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自己身邊的老人一份什么樣的祝福呢?也許會說上一句祝福的話,也許會給他們倒一杯水,也許會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等等……無論為他們做什么,我真的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做尊敬長輩、關心長輩的好學生。
人都是要老的,老年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讓我們大家從今天做起,從尊敬、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說一句敬老話,讀一本敬老書,做一件敬老事,爭取做一名尊老敬老的文明禮貌學生。
最后,再次祝福我們可愛的前輩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陽紅!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演講稿100字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演講稿400字篇二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重陽——老年節”。它為何叫重陽節呢?因為我國古代對數字的稱謂頗有講究:一、三、五、七、九等奇數稱陽數;二、四、六、八、十等偶數叫陰數。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稱為“重九”。日月并陽,兩陽相重,故名重陽。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登高、賞菊、餐菊、插茱萸、食重陽糕,是普遍的傳統節俗。在20xx年6月26日這一日,重陽節正式被我國定為老年節。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詩人王維的筆下,“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場景,已定格成對親人無盡思念的濃濃愁緒。即使真的分離,那份殷殷的牽掛和深深的思念還是可以隔著遙遠的距離傳到親人的身邊。
說到重陽節,我們自然要說“孝”。“孝”字,上面半個“老”,下面一個“子”。意思就很明顯了:老人已是身子入了半截土的人了,在生活上失去了許多能力和本事,就需要他的子女來為他打好基礎,提供各種生活資料,才能把他頂起來,立起來。
同學們,寫給“孝”字很容易,但做給孝子卻需要我們用實際行動去證明。百善孝為先,在我國,我們把孝看得很重,不孝順的人,是最為我們看不起的,反映了我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念。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這一天將會作為中國少年先鋒隊的我們一個青春煥發的日子。所以,趁著今天的我們還年輕,還青春依舊,那就認認真真地寫一個“孝”字送給爹娘吧!重陽節,在與親人的團聚中得以熏染和升華,放射出最真實、最樸素的幸福和光芒。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演講稿100字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演講稿400字篇三
尊敬的各位老領導,同志們:大家好!
金秋十月,碩果飄香。在這豐收喜慶的日子里,我們歡聚一堂,共度尊老敬老的傳統佳節——“九九”重陽節。在此,我代表縣四大班子,向各位老領導和全縣所有老年朋友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祝大家身體健康,合家歡樂,萬事如意!
全縣的老同志、老干部,特別是在座的各位老領導,都是我們行唐的功臣,都曾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為行唐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揮灑了辛勤的汗水,在行唐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行唐科學、快速、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在,你們繼續保持了健康向上的心態、樂觀積極的精神,對行唐的發展十分關注,在各個方面傾力支持全縣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表現出了極高的政治素質和大局意識,表現出了老共產黨員的優秀品格,確實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和尊重。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傳承你們的優良傳統,接過你們的接力棒,我們四大班子面對今年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以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動力,緊緊圍繞“實干發展、富民強縣”這個中心,強力推進“工業立縣、項目強縣、產業富民、和諧發展”四大戰略,唱響“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集中精力上項目”主旋律,秉持“高標準、嚴要求、一切工作規范化”的工作理念,在挑戰中搶抓機遇,在創新中_難題,在落實中求發展,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了平穩發展的良好態勢。
下一步,我們將以開展“保增長、調結構、抓項目、強園區,全力打好工業發展攻堅戰”活動為契機,圍繞工業化、城鎮化“兩化”驅動,構建產業體系,培育支柱產業,打造主導產業,發展特色產業,搭建發展平臺,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推動縣域經濟又好又開發展。
一是加快項目和園區建設。進一步解放思想,唱響“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集中精力上項目”主旋律,既引進頂天立地的大項目、大集團、大品牌,又引進鋪天蓋地的小項目,增加和充實財政稅收。對跑辦項目、簽約項目、續建新開工項目和在建重點項目,嚴格落實領導分包責任制,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確保項目早簽約、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同時,加大“兩園一區”建設力度,年底前完成“兩園一區”詳規,成立園區管理委員會,統籌做好項目落地后的服務工作。積極探索規模以上招商項目入駐園區的體制機制,逐步形成小項目向鄉鎮集中,規模以上項目向園區集中的發展模式。二是促進工業快速發展。制定全縣“保增長、調結構、抓項目、強園區”實施意見。進一步強化服務,改善企業發展環境,培育壯大骨干企業,幫助虧停企業盡快恢復生產,扭虧為盈,全力支持民營企業和特色產業集群上規模、上水平、上檔次,確保工業企業提質增速。三是加快結構調整步伐。立足縣情,加快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著力打造符合行唐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深入開展創名牌、創名企、創名企業家創造活動,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培育名牌產品,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四是抓好三年大變樣。全力以赴,集中攻堅,按時、按質、按量建設一批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完成三年大變樣省市考核目標。建立健全城區管理長效機制,著力提高縣城承載能力和品位形象。結合新民居建設,做好小城鎮規劃建設。五是抓好財稅金融。強化稅收征管,抓好稅源監控,大力清繳欠稅,做到應收盡收;在保工資、保穩定的基礎上,嚴格財政支出,集中財力辦大事;優化金融環境,加強政銀企合作,調動更多資金投入經濟發展。六是保民生保穩定。堅持以人為本,最大限度讓改革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重點解決一批事關百姓生產生活的熱點、難點問題,在高度關注民生中,使行唐更加和諧穩定。
“最美莫過夕陽紅”。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需要并渴望能夠繼續得到各位老領導的熱情關懷和悉心指導,我們四大班子堅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有各位老領導、老干部、老同志們一如既往的關心和支持,我們一定能夠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共同創造美好燦爛明天。
最后,衷心祝福各位老領導,并通過你們祝賀全縣的老干部、老同志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演講稿100字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演講稿400字篇四
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是重陽節,學校邀請我們這些老同志重返校園,歡度重陽,親身感受與體驗學校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心情正如這秋高氣爽的天氣一樣,通體艷陽高照,身心和悅,非常感謝學校領導的周密考慮,精心安排。
在這里,我代表老同志們著重談談自己的感受。
城南小教,城南中心小學是我們的習慣稱呼,現在更名為清江浦實驗小學。我們在這塊土地上,干了一輩子小學教育工作,對這片土地,對這片土地上生長的孩子,有著深厚的感情,有著割舍不下的牽掛。無論學校的名稱怎么改變,這種感情,這種牽掛是改變不了的。
非常欣慰的是,當我們跨進學校的大門,看到孩子們活潑靈動的身影,禮貌謙恭的神情,儒雅高貴的氣質,尤其是我們看了宣傳片《生長》,聆聽了許校長的介紹,我們相信,這里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沃土,是孩子們蓄勢待飛的溫床。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城南的孩子似乎受到上帝的眷顧,能夠在這么好的學校里,接受這么好的啟蒙教育!
孩子們成長教育離不開教師,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當我們在學校里走馬觀花一番,同樣感到非常的欣慰。看到老師們青春的活力,感受到老師們陽光的心態,進而可以推斷出我們的老師,有著全新的教育理念,高效的教育方法與手段,輔之以深厚的學養,健全的人格。更為重要的是這個教師群體是在黃校長這位對現代教育理念有著獨到理解,對教育至高至善至美境界有著不懈追求的掌門人掌握方向,我們的學校一定會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城南的孩子有這樣一個教師群體陪伴成長,是孩子之幸,城南之幸,乃至是教育之幸!
“桐花萬里丹路,雛鳳清于老鳳聲”。作為離崗的老教師,我為城南的教育發展感到由衷的高興,也為能繼續見證城南的教育向更為高超的境界發展深感有緣。借此機會,我也想代表老同志們表達自己的一點心愿。
首先,我愿城南的孩子,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在清江浦實驗小學這片教育的天堂里更為健康的成長。
其次我愿我們的老師在辛苦付出的同時,能夠享受教育。古人云,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一樂也。搞教育,尤其是從事小學教育,是繁瑣的,是辛苦的。在城南從事教育,社會環境與氛圍,經濟條等因素,對教育的制約作用尤其大。我們的老師比較而言,會更為繁瑣,更為辛苦。在這樣的條下,我愿我們的老師能遵循教育的本真,以積極入世的儒家心態做事,以超脫名韁利鎖的道家心態修煉自己,與孩子們一同成長,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得到享受。
最后想說的是我們這些老教師會一往情深地關注城南的小學教育,會不遺余力地宣傳城南小學教育的`發展;如果學校有需要,愿意繼續發揮余熱,為學校的發展,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竭盡綿薄之力。
情之所至,不能自己,以一首絕句結束發言:
故園回返正重陽,宿老賢新聚一堂。
孺子許身甘泣血,城南遍地盡芬芳。
謝謝!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演講稿100字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演講稿400字篇五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經過幾千年的積淀,她博大而精深,她厚重而寬廣,祖國從古至今有著許許多多的文明,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尊老愛幼不僅是文明精神的體現,更是一種愛的體現。同時是我們小學生都應該學習的一種美德。
尊老愛幼,這是中國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恒不變的優良傳統,是一個民族的優秀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跡,如春風一樣,感染著我們,打動著我們的心靈,滋潤著我們的心田,豐富著我們的精神,歷史上有許多尊老愛幼的事例為人稱道。
孟子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教導我們不光要孝敬自己的長輩、愛惜自己的子女,還要孝敬別人的長輩、愛惜別人的子女。
孔子也曾說:“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 古人更有:孝子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
連古人都這樣的有孝心,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到底該怎么做? 我們不是為了千古留名,我們不需要有那樣的壯舉,我們只需要做好生活中的自己:在家聽父母的話,多做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勤奮學習、看見同學鬧矛盾了主動去勸解、公交車上看到老人、孕婦和小孩主動讓座······只要我們能做到這些就已經足夠了。也許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對你來說并不算什么,你也不會太過在意,但是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方便了許多人,也感動了許多人。雖然你們素不相識,但是他們會永遠記得你。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美德,更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去的一天。古往今來,經歷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斷的變化著,但有一點卻是不變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正是這種文化的傳承才使得華夏文明千百年來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而愈加繁茂,間接地我們也為祖國盡了一份綿薄之力。
尊老愛幼,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平凡的事將成就不平凡的你。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演講稿100字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演講稿400字篇六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節日,而在1989年,我國又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在這一天,我們要做到尊老、愛老、敬老、助老。帶老人們去秋游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我們還可以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散散心;我們也可以去敬老院幫助老人做事……
其實我國把這古老的傳統又成為老人節的目的就是想繼續弘揚中華民族固有的“尊老、愛老和養老”這三個優秀文化的傳統美德,也是傳統美德中的“敬老尊賢”的具體比和現代比。每到這個佳節,社會上就洋溢著一種尊老、敬老和愛老的氣氛。
在這個老人節,我們應該為老人做些什么呢?很簡單:孝順。現在,我們家里就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應該尊老敬老,聽長輩的話。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在這樣一個和諧的文明社會,我們更應該孝敬,聽從長輩,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這一點。
下面,我們有幾個重陽節活動的建議:
1、帶著老人一起出游,到郊外活動。
2、我們可以和身體好的老年人秋游賞景,臨水玩樂,登山健體。
3、幫助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4、和父母一起,給爺爺奶奶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最后,我們衷心祝愿每位同學都能與家里的老人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重陽節!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演講稿100字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演講稿400字篇七
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不少同學都知道,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為什么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據說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東漢時期,民間在這一天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年,我國把每年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在這個屬于老年人的節日里,我們祝愿所有的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還有在重陽節祭祖的習俗。老一輩為了我銘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
愿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