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總結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汽車認知實訓總結600字篇一
時間:2011-7-20,2:00~4:00,pm. 地點:汽車實驗室下午的認識實習,主要聽韓老師給我們深入的講了一下車身構造,車用發動機,底盤和車身材料。
上課時,韓老師提了一個問:前驅,后驅的區別,此處我再加上一個中驅。
所謂驅動形式,是指發動機的布置方式以及驅動輪的數量、位置的形式。在兩輪驅動形式中,可根據發動機在車輛的位以及驅動輪的位置進而細分為前置后驅(fr)、前置前驅(ff)、后置后驅(rr)、中置后驅(mr)等形式。前置后驅(fr)的全稱叫做前置發動機后輪驅動,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驅動形式。其中前排車輪負責轉向,由后排車輪來承擔整個車輛的驅動工作。在這種驅動形式中,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全部輸送到后驅動橋上,驅動后輪使汽車前進。也就是說,實際的行進中是后輪“推動”前輪,帶動車輛前進。 后置發動機往往對應于一些后輪驅動的大馬力車型,典型車型為保時捷的911系列跑車。此外,還有一種布局便是中置發動機,即發動機位于汽車的前后輪軸之間,對于一些極端追求性能的車型而言,將發動機中置是一種最理想的方式,因為發動機的位置正好位于車子重心附近,而不是重量過于集中在車頭或車尾,達到最佳的配重比,這將大大提高車子的操控性和行駛穩定性。包括法拉利、蘭博基尼在內的不少經典跑車都采用的是中置發動機布局。
對比了那輛古老而經典的奧迪100和當代產的奇瑞,現代,再加上韓老師對那架白車皮的講解以及在車身材料實驗室的參觀,得出結論:現代的車更加注重安全性(包括車乘人員和行人),舒適性,節能(從車身輕量化)以及高度智能化?,F在中國汽車和其他國家的差距主要在發動機和變速箱的研發上。當然,車身設計其實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汽車認知實訓總結600字篇二
第二天時間:2011-7-19,8:15~12:00 am. 地點:大連一汽客車廠
第一次到真正的車廠,有點失望,有些感觸。
同學們開玩笑說,哇,大客的車可以做個廣告:全手工打造,至尊享受。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自動化程度太低了(其實幾乎沒有),連噴漆這個高度污染高度危險的流程,也是由人工完成,而且,當時有幾個人正好在給一輛車噴漆,我看到他們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而我,在那個車間走一道,都覺得受不了。那些工人整天的呆在那種環境下,對身體是一種多么大的損害,可想而知。
然后我就想到了韓老師在昨天給我們講過的一段話:你看這個老師傅,這么大的年齡還在工作線上工作,咱們中國之所以造不出精品,就是因為缺少這種熟練的老師傅。對比一下,在那些高度工業化的先進工廠里面,那些工人的工作環境以及享受的待遇。咱們大部分工廠里面,就拿大客打個比方:焊接鑄造車間,工作幾年肯定耳聾加上肺病(因為我看到工人們在那么嘈雜的環境,卻沒有耳塞;粉塵大卻不帶口罩),即使有愿意一直留下來的,估計也沒那么大的命,可以活成那么老的技工。
所以,我覺得一個工廠要造出精品,就必須要有忠于工廠的熟練技術師傅。但是,從工廠的角度,工廠方面是不是也該為了提升自己產品的品質,給工人們一個更加舒適的工作環境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以及更加優越的待遇,來給工人們一種為你們工廠工作是我們的榮耀的榮譽感與幸福感,從而從心里留住工人。
汽車認知實訓總結600字篇三
第一天時間:2011-7-18,8:15~9:30 am. 地點:汽車實驗室三樓多媒體教室
今天是認識實習的第一天,早早的我們便來到汽車實驗室。記得上次來還是一個來月前,比起上次,這次的不同之處在于:車多了幾輛,還是新的;門口多了一個由研究生學長們造的大車殼。從這兩點看出來咱們學院的實力正在逐步的增強著。
到了上課時間,我們跟著上了三樓。原來汽車實驗室里面還有一個多媒體教室。在課堂上,我們看了一個有關北京現代工廠的視頻(題外話:視頻拍得其實是不錯的,但是不知道為什么要弄得老外來拍)。
看著這個視頻,我想起了我自己電腦里面的幾個超級工廠的視頻,以及我和同學們看完超級工廠時的討論,當時,我們大家都覺得那些超級工廠的紀錄片里面那些全自動,搞智能化的生產車間好像一定是那些超級工業大國才能有的,比如我們當時看的保時捷的工廠,其中一個同學還說過:人家寶馬20年前的工廠都比咱們中國現在的工廠要先進。以前我一直執著的認為咱們中國現在即使還不是科研大國和技術大國,但畢竟還是制造大國,要形成那么大的產量,怎么可能制造技術會那么落后。但是,當時我說服不了他們,因為沒有力的證據。
在北京現代的拍攝工廠里面,我找到了這個證據,其實,在咱們國家的工廠里面,大多的制造過程也是挺先進的,也達到了一定的自動化水平。
只是可惜啊,北京現代畢竟是一個合資企業,技術并不全部是咱們中國的,所以這個其實說服力還不是很大。不過,我們中國現在在不斷的提倡自主創新,不斷的推崇打造自主品牌。我們沒有權利去說祖國的種種不好,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努力學習,將來肩負起這個重任,將我們中國的自主品牌推向世界,讓中國成為一個制造大國之上的技術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