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秀的讀后感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幸福感讀后感篇一
于是,我把書買回家,如饑似渴地讀起來。這個故事的魅力非同凡響,讓我讀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是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童年時代的小念因為家里遭遇了重大變故,變成了一個自閉的女孩。后來,一位醫生用微笑溫暖了小念,并送給了她一個泰迪熊,告訴她:“擁抱泰迪熊就是擁抱幸福!"就這樣,盡管經歷了種種磨難,小念始終堅持不懈。最終她擁有了很多很多的小熊,也擁有了很多很多的幸福。
現實是殘酷的,父母離異,親人病故,家境貧寒......種種的磨難讓人覺得幸福遙不可及。那幸福的小熊看來是如此的近,但實際上有那么的遙遠,人好像永遠都追趕不上它的步伐。可是小念做到了。她忍氣吞聲,堅持信念,勇敢地面對挫折,努力地挑戰。她就像野火燒不盡的小草,永遠向著陽光不斷地成長。因為她始終有一顆勇敢而堅強的心。
再看看現在的小學生,那個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那個不是五年實力的花朵,一家人的掌上明珠?如果碰到一點小挫折便一闋不振,又怎能擁抱幸福的小熊呢?
我不禁想到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比如校運動會報名時,很多同學因為缺乏自信而放棄了參加比賽的機會。其實,大多數同學都能選出自己合適的項目,可是他們沒勇氣挑戰自我,從而失去了鍛煉你自身的好機會。
想擁抱幸福的小熊,那就從現在開始,變得更加勇敢,堅強吧!讓我們一起努力,去尋找幸福 。只要心中始終存有希望,幸福其實并不遙遠。
幸福感讀后感篇二
讀過很多關于“幸福”的文章,給我的印象無非是一些浮夸的文字,沒有什么真切打動人的地方。偶然間看了一篇文章,只是一眼;便吸引了我的目光——《幸福儲存罐》。
文章的主人公是一個小男孩。父母離異的他從小跟著父親生活。一次意外,父親永遠離開了他。他從此仇恨母親。一天,祖母給了他一個罐子,讓他每天將幸福的紙條放進罐子。有一天,他破例沒有在儲蓄罐里放紙條。原來他遇見了母親,母親想帶她去買東西,他拒絕了,跑了好遠,一回頭卻發現母親在身后街口。祖母對她說:“你母親能跑到街口追你,就說明她愛你,這就是一種幸福。”
從此,他養成了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天堅持寫自己的幸福故事。一個罐子不夠了,他又買了一個。一直到他60歲那年,他積攢了400個這樣的儲蓄罐。他還在繼續。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文書的小男孩就像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平常人——甚至比許多“平常人”還要不幸些。但他卻能用他“平凡”的眼睛發現生活中“不平凡”的美。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只叫作“幸福”的儲蓄罐,讓我們去收集幸福。只是我們目光殺炬,看到的盡是痛苦和憂傷。我們不善于挖掘幸福,所以只能看到悲傷。因此,我們將一輩子生活在實力的陰影里。
文中的祖母教小男孩用善意的目光看待人生,她是再用另一種方式告訴小男孩,同時也是告訴我們所有人:世界上充滿了愛,只要我們擁有了足夠機敏的眼光,就足以發現它。
生活中不是沒有幸福,只是幸福一點一點地從我們手中溜走了。也許,我們缺乏的正是男孩的那雙手,因為他用雙手抓住了幸福,而讓所有的苦難從指間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