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干冰實驗篇一
9月15日上午,江寺公園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原來,這是蕭山區各單位在開展“創新引領時代智慧點亮生活”科普宣傳活動。展會上最出色、最吸引人的活動,當然是我們蕭報小記者團的干冰魔法秀啦!
在水晶老師的帶領下,秀場開演啦!大家請看好:
一秀:老師告訴我們,干冰是將二氧化碳氣體降溫至零下78。5度冰凍形成固體冰塊的。當我們把干冰進行解凍處理時,它又從固體變成氣體,在空氣中產生大量霧汽。老師一邊說一邊把干冰塊投入裝滿水的整理箱中,一團團白色的霧汽果然從水里升騰起來。“神仙啊!妖怪啊!”大家大叫起來。“對了!這就是我們經常在電影電視中看到的場景,干冰可以增強舞臺上煙霧繚繞的效果!”水晶老師帶著我們完成了干冰第一秀。
二秀:干冰溶解時,變成了無色無味、沒有形狀的氣體,肉眼是看不見的。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捉”住它?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干冰扔進裝了水的小瓶子里,然后在瓶口上套一個氣球,不一會兒,氣球就充滿了二氧化碳,變得又大又圓。這比我們用嘴只氣球可省力多啦。
三秀:水晶老師拿出一根果凍蠟燭,“如果我把干冰產生的氣體倒在點燃的蠟燭上,會發生什么?”大家七嘴八舌地猜測起來。老師點亮了蠟燭,然后把收集到杯子中的干冰氣體倒在蠟燭上……奇跡發生了,燭火被撲滅了!原來,干冰可以用來滅火!因為這個原理,我們有了干冰滅火器。
四秀:我們用一種特定比例的泡泡水,來玩小孩子都喜歡的肥皂泡泡游戲。只見老師把廢棄的絲襪在泡泡水里浸濕,然后把絲襪輕輕又快速地擦過干冰杯口,杯口上就留下一層薄膜,杯子里的霧氣要往外跑就把膜往上頂,形成一個巨大的肥皂泡泡。這個泡泡又白又大,很光滑,有吃貨同學說它很像一個冰淇淋球!
五秀:老師把紫甘藍葉子打成紫色的汁水,漂亮極了。把2勺洗衣粉倒進汁水攪拌溶解,紫甘藍水慢慢變成了藍色!水晶老師又把干冰放進變了色的紫甘藍水中,一串串泡泡像葡萄一樣嘟嚕嘟嚕從杯口冒出來。我們目不轉睛地盯著杯中的菜汁,就在幾秒鐘內,它又從藍色變成綠色,最后又變回了紫色。太神奇了!比魔法還神奇!原來,紫甘藍汁遇到堿性的洗衣粉就變成了藍色。而二氧化碳干冰則是酸性的,它可以中和洗衣粉的堿性,所以最后又讓紫甘藍恢復了本來的顏色。
五個小實驗做完了,我們對干冰的特性有了全面的了解。這真是一堂好玩又有趣的科學普及課!我們小記者團的活動總是這樣充滿魅力,我太喜歡了!
干冰實驗篇二
韓瑀辰
活動一開始,老師給我們演示了一個小實驗——火山爆發。一聽到這個名稱,大家就開始興奮了。
只見老師拿出一個裝有水的燒杯,往杯中放了一些粉末。剛一放下去,一股白色氣體就直沖上天,過了一會兒,氣體才漸漸散去。燒杯中的水變成了紫紅色,還散發出一股臭味。老師告訴我們,那白色的氣體就是二氧化碳。
接下來,老師讓我們自己體驗實驗的樂趣。她給每人發了一小條干冰,我們迫不及待地將干冰放入水中,馬上產生了白色氣體和許多小水泡。大家都“哇”地叫起來,好神奇啊!白色氣體噴到我的臉上時,感覺眼睛好酸!
最有趣的是老師將冒著白色氣體的燒杯慢慢接近正在燃燒的蠟燭,當氣體接觸到蠟燭那一刻,奇跡發生了——蠟燭瞬間熄滅了!大家一陣驚嘆,原來二氧化碳是可以滅火的。
時間過得真快,短短一個小時,我們從有趣的科學實驗中,了解了干冰,懂得了二氧化碳的用途。這真是一次難忘而又有意義的活動。
黃雨諾
今天,檸檬老師帶領我們開啟“干冰之旅”。
她先賣了個關子:“研究干冰之前,我們先做一個火山爆發的小實驗。”話音剛落,同學們就議論紛紛,有人擔心會爆炸,有人說水溫會升高,還有人說水會變色……但誰也說不出真正的原因。
“接下來你們來做一次‘火山爆發’。”同學們一聽,都歡呼雀躍起來。老師說,干冰的溫度是零下79°,大家都焦急地等待老師發手套。當我們親手將干冰放入燒杯中時,霎時,水面上冒起陣陣白氣,涼涼的,但底下的水卻是冰的。
緊接著,我們又利用干冰做了好幾個小實驗,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干冰實驗篇三
朗姆酒葡萄干冰淇淋是一款制作簡單,口味豐富的冰激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朗姆酒葡萄干冰淇淋制作方法,歡迎閱讀。
1、奶油:100 ml
2、純牛奶:120 ml
3、糖:80g
4、朗母酒:15ml
5、葡萄干適量
1、奶油:180 ml
2、純牛奶:220 ml
3、糖:120g
4、朗母酒:15ml
5、葡萄干適量
1. 準備工作·將冰淇淋機的保溫桶事先置于冷凍室中充分冷卻。·多準備一些冰塊備用。關于朗姆酒葡萄干:親手制作朗姆酒葡萄干時,先要選用一個干凈的玻璃瓶,將葡萄干裝入瓶子里,倒入朗姆酒,直至沒過葡萄干。讓葡萄干在朗姆酒中浸泡3周以上即可。攪拌過程中要不斷上下翻動。關于朗姆酒:這是一種用甘蔗制作的蒸餾酒。酒精度數較高,甘甜的香味是其主要特征。
2. 將浸泡的朗姆酒葡萄干用紙巾吸干水分備用。
3. 將蛋黃和細砂糖加入碗里,用打蛋器攪拌至食材變白。
4. 將牛奶、鮮奶油放入鍋里,用中火煮一下。煮沸之前(約90℃,煮至鍋邊出現氣泡即可)從火上移開,將鍋中食材的一半倒入上一步的碗里,迅速攪拌至砂糖化開。然后將食材倒回鍋里,將全部食材攪拌均勻。
5. 轉為文火,用木鏟不斷攪拌,防止食材煳鍋。※給蛋黃加熱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靠近鍋底的部位容易煳鍋,擔心溫度過高時,可以將鍋從火上移開,混合均勻后,再將鍋放到火上即可。
6. 加熱至食材呈黏稠狀,用手指抹一下,能留下一道清晰的'痕跡即可關火。這樣就完成了冰淇淋漿料的制作。※漿料是指制作冰淇淋所需的基礎食材。
7. 用篩子過濾之后,將漿料移至碗里。
8. 將碗底放入冰水里,用橡膠鏟攪拌使食材冷卻。待食材冷卻之后,蓋上保鮮膜,將容器放入冷藏室中冷藏3小時以上。※如果食材沒有完全涼透,即使倒入冰淇淋機中,食材也不容易凝固。因此該步驟中一定要將食材涼透。
9. 將食材倒入冰淇淋機中,攪拌約20分鐘。攪拌完成后,加入1中的朗姆酒葡萄干攪拌一下,將冰淇淋移到密閉容器中,加蓋后,放入冰箱冷凍室里即可。※此時可以將做好的冰淇淋置于加熱后的華夫餅上。
干冰實驗篇四
實驗一項目名稱:常用電工儀表的使用 一、實驗目的 1、學習學生實驗守則及實驗室規章制度。
2、熟悉新型電工實驗裝置上電源及各類測量儀表的布局及使用方法。
3、掌握線性電阻、非線性電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測試方法。
二、實驗原理 在電路中,一個電路元件的特性可用該元件兩端的電壓 u 與通過該元件的電流 i 之間的函數關系 i=f(u)來表示,這種函數關系稱為該元件的伏安特性,即可用 i-u平面上的一條曲線來表征,這條曲線就稱為該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
圖 1-1 元件伏安特性曲線 1.線性電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線是一條通過坐標原點的直線,如圖 1-1 中的 a 曲線所示,該直線的斜率等于該電阻器的電阻值。
2.一般的白熾燈泡在工作時燈絲處于高溫狀態,其燈絲電阻值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即通過白熾燈的電流越大,其溫度越高,阻值也越大。一般燈泡的“冷電阻”與“熱電阻”的阻值可相差幾倍至十幾倍,所以它的伏安特性如圖 1-1中的 b 曲線所示。
3.一般的半導體二極管也是一個非線性電阻元件,其特性如圖 1-1 中的 c 曲線。由圖可見,當正向壓降很小(一般的鍺管約為 0.2~0.3v,硅管約為 0.5~0.7v)時,正向電流隨正向壓降的升高而急驟上升,而反向電壓從零一直增加到十多至幾十伏時,其反向電流增加很小,粗略地可視為零。可見,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但反向電壓加得過高,超過管子的極限值,則會導致管子擊穿損壞。
1.學習學生實驗守則與實驗室規章制度相關內容。
2.觀察新型電工實驗裝置上電源及各類測量儀表的分布情況。按照本實驗指導書《附錄》中的 dgj-3 型電工實驗裝置使用說明書有關“交流電源的啟動”部分,開啟電工實驗裝置,并檢查電工裝置上各類電源、測量儀表及儀器設備的初始狀態是否正常。
圖 1-2 電阻器伏安特性 實驗接線圖 圖 1-3 二極管伏安特性實驗接線圖 3.測定線性電阻器的伏安特性 在斷電情況下,按圖 1-2 接線,選擇直流電壓表量程為“20v”檔,直流毫安表量程為“20ma”檔,將直流穩壓電源“輸出粗調”及“輸出細調”旋鈕調到最小。開啟直流穩壓電源帶燈開關,調節直流穩壓電源的輸出電壓 u,即從 0v 開始緩慢增加至 10v,便可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值,從而記下相應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列入下表。
u(v)0.00 2.00 4.00 6.00 8.00 10.0 i(ma)4.測定非線性白熾燈泡的伏安特性 在斷電情況下,將圖 1-2 中的電阻 r l 換成一只白熾小燈泡,再將直流毫安表量程改選為“200ma”檔,重復上述步驟,即可測得白熾燈泡兩端的電壓及相應的電流輸出列表如下。
u(v)0.00 2.00 4.00 6.00 8.00 10.0 i(ma)5.測定半導體二極管的伏安特性 在斷電情況下,按圖 1-3 接線,其中 r 為限流電阻。當測量二極管 d 的正向特性時,其正向電流不得超過 25 ma,正向壓降可在 0~0.75v之間取值,特別是在 0.5~0.75v之間更應多取幾個測量點。在測量二極管 d 的反向特性時,只需將圖 1-3 中的二極管 d 反接,且其反向電壓可加到 30v左右。
一般二極管的正向特性實驗數據:
25ma。
2.實驗時,電流表應串接在電路中,電壓表應并接在被測元件上,極性切勿接錯。
3.進行不同實驗時,應先估算電壓和電流值,合理選擇儀表的量程,勿使儀表超過量程,儀表的極性亦不可接錯。
4.如遇電源、儀器及儀表不工作或電工實驗裝置報警時,應立刻關閉電工實驗裝置控制屏電源,檢查各熔斷器是否完好。
六、實驗總結及數據分析(留 一 面)1.根據上述實驗測量數據,在坐標紙上 分別繪制出各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
(注意其中二極管 的正、反向特性均要求畫在同一張圖中,正、反向電壓可取為不同的比例尺)。
2.并總結和歸納各被測電路元件的伏安特性如下:線性電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線是一條通過坐標原點的直線;一般的白熾燈泡是一個非線性元件,通過白熾燈的電流越大其阻值也越大,即“冷電阻”與“熱電阻”的阻值相差很大;3.半導體二極管也是一個非線性電阻元件,它具有單向導電性,但反向電壓加得過高,超過管子的極限值,則會導致管子擊穿損壞。
電路,實驗1
電路實驗心得體會
電路創新實驗
(實驗一)
探究電路作圖實驗
干冰實驗篇五
周末上午,我帶著空礦泉水瓶去參加蕭報小記者召開的干冰實驗。
我們到了活動地點,先在空水瓶里灌了些水,灌完水后,有眼尖的同學發現桌上有個大保溫杯,旁邊還有杯子,酒精燈……奇怪,這么大熱天,拿保溫杯干嗎?正當我百思不得其解時,活動開始了,水晶老師打開保溫杯,只見她戴上厚厚的手套,小心翼翼地拿出一顆小小的、半透明的冰塊,原來這就是干冰,緊接著,水晶老師把干冰放進了一個裝著水的杯子里,一陣白氣冒了出來,驚呼聲此起彼伏,這氣體又像煙又像霧但是沒有味道。水晶老師說,這是因為干冰在遇到溫度比他高的水開始溶化,變成另一種形態,也就是二氧化碳氣體。哇,原來二氧化碳也可以變成固體,只是這種固體太冷了,聽水晶老師說,二氧化碳只有在-78。5攝氏度以下才能變為固體的干冰。
接著,水晶老師又以這條知識點為基礎,講了二氧化碳的許多特點,比如:干冰遇到水,因為溫度原因形成二氧化碳后隔絕氧氣,使火源被及時澆滅,所以滅火器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原理。二氧化碳是典型的溫室氣體,會導致北極冰川溶化。在這兩個知識點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二氧化碳能滅火的這一特點。
最后,水晶老師分給我們每人一塊干冰,我們看著干冰在水里“沸騰”,一點點消失在水中,還冒出白氣,干冰真是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