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禮貌篇一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
3、初步認識說理文章的結構方式,寫作方法。
1、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的品讀,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更加美好。
2、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
一、導入
1.一個故事: 《三拐杖》
2.導入課題:談禮貌(談:議論文體;貌的書寫)
3.簡介議論文的要素:論點+論據+論證方法
二、整體感知――概括
1.自由讀,要求:課文可以分為幾個段落(理由)
(1)結構上:總分總
(2)議論文特點:提出論點+證明論點+總結
2.再讀,思考:用一個詞語概括三個小故事(問路+踩裙+刮臉。要點:結構相同,體現結構的嚴謹,動賓結構)
(1)概括
(2)比較:
第一個例子和第二、三個的不同點(古代、現代)
第二個和第三個例子的不同點(普通人和偉人)
思考:作者為什么要這樣選擇事例?(典型性)
3.對照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
(1)開頭和結尾提出了什么觀點?有什么共同點?
(2)用四字詞語概括開頭和結尾的作用。
(3)第一段用古訓的目的何在?(讀古訓+理解古訓(原話)+明白意圖)
(4)對比思考: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都提出了論點,哪個是中心論點?理由呢?(禮貌的.意義更重要,為中心論點)
一、 聚焦重點段
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用朗讀表現人物特點(說特點+朗讀表現特點+評價)
(2)表演讀,一個牛皋,一個岳飛,一個表演老者,一個做導演(導演說戲,要點是語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和特點,可以加上動作、語言和表情)其他同學當觀眾參與評價。(分兩輪進行)
(3)合作讀。
(4)默讀,思考:如果要給這段分層,你分幾層,理由是什么?(敘述+議論;正反事例+結論。也許有牛皋反面的例子一層,岳飛正面的例子一層,引導同學比較哪種更合理。)
(5)合作讀:男同學讀第一層,女同學讀第二層。(體會敘述+議論的構段方式)
遷移學習第三、第四自然段
(1)思考:三、四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點(敘述+議論),嘗試給這兩點分層。
(2)朗讀三、四自然段。
歸納寫法
(1)課文中間三個自然段舉了三個例子,說明什么道理呢?(證明論點的道理或者事例叫論據)
(2) 三個事例的詳略處理。
二、 寫法遷移
1. 把第二個例子換掉,換成一個身邊的事情。(內部遷移)
2. 把談禮貌換成談勤奮,思考怎么寫。(外部遷移)
三、布置作業:談勤奮(400字)
禮貌篇二
《談禮貌》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說理性的文章。文章告訴我們: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人交往的時候,以禮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3、教學重、難點:
懂得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這一重點的確定是根據教材編寫特點決定的,目的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質疑問難,展示探究,在讀中體會感情,明白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從而養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作為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在幾年的語文學習中,已習慣懂得按一定的預習方法預習課文。學生預習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樣,課堂上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輕松。
本課主要采用學案導學的教學方法。學習本文的三個小故事要從以下三點入手:a、劃出描寫人物態度和語言的詞句,能有感情地朗讀;b、在表演中體會禮貌的好處;c、能講出每個故事重點要說明的道理,并能聯系實際,對比自己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收獲。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一)導入。
我采取談話導入,讓學生感受到文明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并提出問題,文明禮貌有什么好處?接著板書課題,走進文本。通過復述回顧,讓學生明確本課作者的觀點以及作者所舉的三個事例:問路、踩裙、理發。
(二)設問導讀。
在本課,我圍繞三個故事設計了三個問題:讀故事,學知識,明道理。
引導學生抓住故事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等去感悟人物特點。在這個環節中,我認為既鍛煉了小組之間成員的默契度,也增加了全班同學的凝聚力,也讓他們在分角色朗讀、表演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禮貌待人的好處。
(三)展示交流。
1、故事交流。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把學習的主權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能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讀文本,在交流展示的環節中,教師只需要予以指導、點撥。對于學生的表演,通過生生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知識源于不斷的積累。
打開你的知識庫,展示一下自己吧!請你想一想,說一說生活中禮貌待人的事例,并寫出有關禮貌的名言、俗語或成語。
學生暢所欲言,在班上向其他同學展示自己課下搜集的小故事,聯系生活實際,真正感受到禮貌待人的好處。語文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每天不斷的學習和積累,正所謂“厚積而薄發”。因此,在這里,我讓學生交流古今中外一些有關禮貌的名言、俗語和成語,讓他們養成積累名言警句、俗語、成語的好習慣,這樣的學習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四)達標檢測 拓展延伸。
語文來源于生活,更要運用到生活中去。通過讀寫練習來鍛煉學生的靈活應用能力,也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了鞏固。
禮貌篇三
文明有禮貌才是現在社會看重人才的要點,你會找一些禮貌禮儀名言給自己勉勵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關于禮貌禮儀的名言給大家閱讀。
禮儀周全能息事寧人(儒貝爾)
●頭銜愈大,禮儀愈繁(丁尼生)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有時間講究禮儀(愛獻生)
●如果把禮儀看得比月亮還高,結果就會失去人與人真誠的信任(培根)
●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洛克)
●舉行盛大的葬禮,與其說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說是為了滿足生者的虛榮(拉羅什富科)
●人間的面孔從未像在葬禮中看上去那么世俗(喬·艾琪渥斯)
●一個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觀察的活動,我相信,他一定會在靈車上發現最愉快的表情(喬·斯威夫特)
●人們最看重的是特權,哪怕是主持葬禮的特權(詹·拉·洛威爾)
●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安上治民,莫善于禮(孝經)
●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論語)
●不學禮,無以立(論語)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傳)
●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左傳)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左傳)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
●衣食以厚民生,禮義以養其心(元·許衡)
4、舉止是映照每個人自身形象的鏡子。--歌德:《親和力》
7、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8、講禮貌不會失去什么,卻能得到一切。
---瑪.沃.蒙塔古:《書信集》
10、禮貌是博愛的花朵。不講禮貌的人談不上有博愛思想。
---茹貝爾:《名言集》
11、使一個人偉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門第,而在于可貴的行為和高尚的品性。
---奧維:《名人名言錄》
12、禮儀不良有兩種:第一種是忸怩羞怯;第二種是行為不檢點和輕慢;要避免這兩種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這條規則,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別人。
---約翰.洛克:《教育漫話》 引用
1、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愛默生
2、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3、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
4、在宴席上最讓人開胃的就是主人的禮節。——莎士比亞
5、無禮是無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6、利益,是聰明人想出來的與愚人保持距離的一種策略。——愛默生
7、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10、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 —— 李白
11、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12、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 周恩來
13、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
15、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爾基
17、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 —— 馬克思
20、知恥近乎勇。 —— 孔丘
21、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 謝覺哉
23、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諸葛亮
24、君子憂道不憂貧。 —— 孔丘
25、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子貢
26、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
27、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 韓非
29、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31、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
33、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 司馬光
35、奢侈總是跟隨著混亂,混亂總是跟隨著奢侈。 —— 孟德斯鳩
36、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37、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蘇軾
39、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 —— 松蘇內吉
40、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薩迪
43、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 —— 梅里美
44、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岡察爾
45、脾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 泰戈爾
46、禮儀周全能息事寧人——儒貝爾
47、頭銜愈大,禮儀愈繁——丁尼生
48、生命是短促的,然而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有時間講究禮儀——愛默生
52、人間的面孔從未像在葬禮中看上去那么世俗——喬艾琪渥斯
——喬斯威夫特
54、人們最看重的是特權,哪怕是主持葬禮的特權——詹拉洛威爾
55、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56、安上治民,莫善于禮——孝經
57、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論語
58、不學禮,無以立——論語
59、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傳
60、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左傳
61、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
62、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63、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民,政之大節也——左傳
64、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
65、衣食以厚民生,禮義以養其心——元許衡
66、禮義生于富足,盜竊起于貧窮——漢王符
67、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70、明德尚美,求真揚善。
71、生命因你而美麗,世界因我而精彩,學校因文明而美好!
72、天空是廣闊的,而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
73、校園從此而美麗,從我做起. 閃光的青春,從文明起步。
74、擁有一顆豁達、開朗、文明之心,能使平凡黯然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
75、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孟子
76、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諸葛亮
77、禮貌是有教養的人的第二個太陽。——赫拉克利特
78、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情感。——梅里美
79、禮貌像只氣墊,里面什么也沒有,卻能奇妙地減少顛簸。——約翰遜
80、沒有禮貌的人,就像沒有窗戶的房屋。——維吾爾族諺語
81、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82、博學于文,約之以禮。——孔子
84、彬彬有禮的風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現。——美.愛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