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一起讀書篇一
有好多次在讀《孟母三遷》的故事,有好多次在跟學生講《孟母三遷》的故事,有好多次在和家長同志們說《孟母三遷》的故事,直到很多事情真的發生在自己的身上的時候,才能真正體會孟母的智慧與偉大。
第一:讓電腦被“沒收”,從此不能用。我將我們辦公室的電腦全部用密碼鎖上 ,并告訴冰冰:學校檢查電腦的時候,發現我的電腦上玩游戲的記錄最多,校長爺爺已經將我的電腦沒收了,現在這個電腦不屬于我了。(善意的謊言,還讓校長成了壞人,呵呵。同時自己也要做到孩子在身邊的時候,堅決不用電腦)
第二:想辦法將家里的電視關掉。有一個機會:那天,冰冰和他爸爸在家玩游戲,他爸爸要買他的槍,問他多少錢賣?后來玩到盡興的時候,他爸爸說:我想買你的遙控器,你多少錢賣?冰冰說:多少錢也不賣。為防止爸爸搶遙控器,他還特意去把遙控器給藏起來,后來遙控器就“永遠”消失了。冰冰回家也就沒有電視看了。
第三:借助益友的力量。我們辦公室旁邊有一個喜歡讀課外書的男孩-----蔣東方,這小孩機靈,淘氣,好動,正直、熱情、愛看書。我讓冰冰天天和東方一起玩,有意避免他和以前愛玩電腦的那幾個小孩接觸。朋友的力量還真是大,孩子一旦有了益友,他也會學著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每天放學學完作業,就在操場上玩耍鍛煉身體,還經常聽他們相互之間探討一些孩子世界里的問題。
第四:帶著孩子讀書。每天回家,不管多忙,多累,都要陪孩子把書拿出來,讀一讀,剛開始是我讀,冰冰聽,后來變成,他看圖說話,我再帶他讀,書里面有很多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有時候讀得我們一起開懷大笑,有時讀得我們疑惑重重。
現在孩子已經走進閱讀,并喜歡上閱讀了,我們一起用四天的時間讀完了《三毛的故事》,現在正在讀第二本《小王子》,我正打算再買一套適合孩子口味的讀物。 作為暑假作業的一部分和孩子一起完成。
跟孩子一起讀書心得篇9
一起讀書篇二
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就好像和孩子們手牽手到故事國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即使經過幾十年,孩子們一定會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和美好的回憶珍藏在內心深處。這些經驗和回憶將會伴隨著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心中永遠充滿了愛,永遠有戰勝困難的力量。
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我的親子閱讀感言
校園,是啟迪智慧,錘煉思想的書香園。家庭,是書香卷氣,陶冶情操的墨香園。為孩子創造充滿人文氣息的學習樂園和精神家園,孩子才會有深厚的底蘊,才會有高尚的情操。秉承傳統,追求卓越,書香園期待著家長的支持和參與。
?讓閱讀為人生奠基
讀書的首要功能在于塑造健全的人格、錘煉頑強的意志。古往今來,有所建樹的人無一不是以深厚的文化作為底蘊的。讀書,是人生有益的積累。給孩子創造讀書的環境和氛圍,讓孩子多讀書、勤思考,讓閱讀與思考成為習慣,創造文化的氛圍,只有學識的積累才會厚積薄發。
一個人在青少年時代讀過的書會內化為他的生命本身,甚至影響他的一生,特別是獨立思考和閱讀的習慣的養成更是越早越好。有的孩子在同年時期聰明伶俐、理解力強、勤學好問,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智力下降,對知識的態度冷淡,頭腦不靈活了,就是因為他們不會閱讀。孩子的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一個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的孩子,對于不具備這種閱讀能力的孩子來說,就能夠更迅速、更順利的應對任何作業。因為在他的腦力勞動中沒有死記硬背。
真正的閱讀能夠吸引孩子的理智和心靈,激起他對世界的對自己的深思。沒有占據孩子心靈的真正的閱讀,孩子就沒有學習的愿望,孩子的精神世界就會變得狹窄和貧乏。
?讓閱讀成為習慣
需要有明確的目的,需要制定計劃,需要靜的下心。總體而言,現在孩子的課外閱讀基本上處于隨意、無序、低效的狀態。因此,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至關重要。
一、親子共讀。孩子年齡小,不能獨立閱讀時或沒有形成閱讀興趣時,家長要和孩子同讀一本書,在讀書的過程中通過設疑、復述等方式啟發孩子思考,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每天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相互交流讀書心得。讓孩子有機會活用書籍和課本上的知識。家長盡量熟悉孩子現在的閱讀內容,讓孩子在不同場合能發表意見,這樣他們會覺得讀書受益無窮。
二、創設閱讀環境。茶余飯后,家人手捧自己自愛的書遨游書海,日久天長,孩子自然會受感染。不斷豐富家庭藏書,給孩子提供更大的閱讀空間。在孩子的房間里設專用書櫥,隨時放上孩子正在閱讀的書或家長希望他們讀的書。節假日經常帶孩子逛書店,作為禮物送給孩子等都是營造讀書氛圍的有益做法。
三、制定讀書計劃。結合學校推薦閱讀書目,鼓勵孩子多讀一些“大書”,整本的書。讓孩子讀寫高質量、高水平的精品之作。引導孩子既不能跟“潮流”,又不能作為消遣,要注重充實自己、豐富自己。鼓勵孩子一讀再讀,同樣一本書,不同時期閱讀,感受會不一樣。幫助孩子建立“閱讀記錄卡”,激勵孩子享受閱讀的快樂!
四、讀寫結合。鼓勵孩子閱讀后寫一些心得,在讀書筆記上采用摘錄、抄錄、點評、欣賞、讀后感等多種形式,提高閱讀質量。幫助孩子創建“我的成長故事”成長博克,幫助孩子把讀過的、想到的、自己創作的記錄下來,給孩子的童年留下最有意義的記錄。
培養孩子高尚的品質,是從良好的閱讀習慣開始的。
一起讀書篇三
書是良師益友,書伴隨著我們成長,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是一起讀書作文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記得孩子出生當天,她奶奶特地從家中拿了一本書帶到醫院,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夜晚,小小腦袋枕著的是書,安然入睡。
希望孩子愛讀書,是家中所有人的愿望。而想讓孩子愛上讀書,最好的做法就是和孩子一起讀書。
剛上一年級時,孩子自控力低,如果她看書時你看電視,孩子肯定坐不住,但父母也拿一本書跟孩子一起讀,至少她還覺得有個伴兒。而且當時孩子識字有限,工具書還未會使用,遇到不認識的字,爸媽就在身邊,問起來也方便得多。從孩子心里就會覺得,她在讀書時,你是以實際行動來支持他的。
記得拼音教完后開始獨立讀《白雪公主》。當時,很多字不認識,絕大部分都是依賴拼音進行閱讀,速度也很慢。在讀的過程中我就發現,因為故事孩子很熟悉,所以讀的時候并不是一字不拉,往往會多讀或少讀。當時我總是發現一個錯誤就立即糾正,后來發現這么做是在不停地打斷孩子的讀書節奏,反而更讀不下去了。于是在她讀的過程中,只要不影響故事原意,就盡量不去幫她糾正。因為低年級的孩子是以培養讀書興趣為主,先讓孩子在讀書過程中找到樂趣,而拼音只是閱讀的輔助工具,會用就行了。
小孩子心中都藏不住事,當她看到好玩的故事情節時,肯定會跟爸媽講。而低年級孩子的表達能力不是很強,她所說的情節大人不一定能聽懂,所以父母要求孩子看的書,最好自己能夠預先瀏覽。
這么做的第一個好處就是,又像回到自己的童年,美麗的童話溫暖又溫馨。第二則是與孩子有了共同話題,你喜歡白雪公主,我愛魚美人;你討厭壞皇后,我也不喜歡海妖。在孩子的心里就覺得,原來爸媽和我一樣呢,我喜歡的他們也喜歡,我討厭的他們也討厭,無形中拉近了與孩子的距離。第三是當孩子在向你講故事中她最喜歡的情節時,何嘗不是在鍛煉她的表達能力呢?父母事先瀏覽了故事,知道故事情節,何不趁此時順帶糾正孩子在表達時所出現的問題呢?總比對著孩子的錯誤試卷進行糾正的效果要好得多吧。
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如果說已知的知識像一粒粒珍珠,父母的引導就是幫孩子將這些珍珠穿引起來的線,讓孩子切身體會到知識在增加,讀書的快樂也在增加。
記得《智力大王》曾介紹音樂之城——維也納,講到電影《茜茜公主》。這部電影孩子看過,我就告訴她,茜茜公主是奧地利的皇后,維也納是奧地利的首都,奧地利地處歐洲。再打開世界地圖,和孩子一起找出它的地理位置。孩子肯定會因為最初的茜茜公主——想到奧地利——想到維也納——想到歐洲,隨著日后知識的積累,對維也納的了解將會更多,對世界的了解也會更多。
同樣,《智力大王》介紹的另一個國家秘魯,首都利馬。古城利馬是印加人的首都。
我問孩子,記得玩的電腦游戲印加古青蛙嗎(又叫祖瑪)?估計大部分人也都玩過。這就是切入點,如果沒記錯,游戲中有個太陽神的圖案,這個圖案就是印加人所信仰的太陽神。很順利地,這里的知識記住大半了,從印加古青蛙游戲中看到太陽神,想到印加人,想到古城利馬,就是如今的秘魯首都利馬,再打開世界地圖看看,地處南美洲。印加人為什么滅亡,因為西班牙的入侵。還有一個世界未解之迷在此地——納卡斯地畫!講到這里,想讓孩子不好奇都難,肯定有很多為什么已經在腦袋里轉了,估計不用爸媽再嘮叨,孩子自己就準備到書中刨答案了。
個人認為,這種灌輸知識的方法,比拿著書死記硬背效果要好上十倍。沒有強記的痛苦,只有如同尋寶一樣,找到了一塊金幣又冒出一顆鉆石似的興奮無比。
說實話,在幫孩子理順這些知識的時候,父母不也同時在溫故知新嗎?
如今,孩子已跨入四年級,讀書早已成為習慣,書給孩子帶來的魅力與影響與日俱增!寫作文時的胸有成竹,遇到問題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些都從書中來。
孩子現正漸漸進入青春期,我買回《青春預備役——女孩成長必讀手冊》、《女生萬歲》等書,不知該如何回答的生理、心理難題,在書中都能找到對策,所有的困惑迎刃而解!
書,成長路上不可缺失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