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初中小學端午節隨筆篇一
鄉下的端午節 周二是端午了,母親需要給我們編一些五棉線,還要包三角粽呢!母親拎了五個顏色的棉線,分別是紅、黃、綠、藍、白。她先后將這五個線捋好平拿桌上,接著再編成繩,還非常巧妙的弄了一個結。四根五繩子做好了。
母親教我這叫“長命縷”,她又仔細的分別給我們戴在手和腳踝上。還特地囑咐我們說:“要愛惜,等戴上后下第一次雨的那時,取下擲進雨水里。這樣長命縷就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
”通過端午節風俗的小事,我體會到了母親的良苦用心。緊接著要做三角粽了,我看母親拎了荷葉,包著糯米,中間還放著四顆大棗。接著又熟練地折疊荷葉包裹糯米。
還拿五棉線捆扎著,母親接連包了十幾個。母親拿包好的三角粽放進蒸鍋,蒸上了大概十五分。
蒸好的三角粽拿到盤子里,還沒等吃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
我圍著盤子聞了又聞,著急的等待著三角粽變涼。過去了一會,終于能夠下口了。我打開荷葉,白里透紅的餡兒玲瓏剔透,我咬了一下,粘甜滑爽,非常好吃!
大家邊吃邊笑,只因我們都看見了對方臉上的糯米。母親說:“除去吃粽子,戴長命縷外,還有插艾草、撒細糖、賽龍舟……等風俗。”看來,這個傳統節日還有不少的學問哩!
這次端午不單單吃到三角粽,還增長了不少見識。我過了一個歡樂的端午。
端午節初中小學端午節隨筆篇二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首兒歌時,端午節就到咯!
如果你問我端午這天最期待的是什么,那一定是包粽子了!
這天媽媽像往年一樣把新鮮的葦葉放在清水里,一片一片地洗干凈,掛著水珠的葦葉,青翠欲滴,從老遠就能聞到葦葉清新的香氣。糯米、蜜棗、豆沙各裝一大海碗放在邊上備用。開始包粽子了,媽媽一只手拿兩三片葦葉并排放在一起,另一只向內輕輕地一折,一個小錐形的粽子葉殼就做好了。然后撈起一把糯米墊在底下,媽媽總還會用手指黏點水點進去,再用力壓實,之后塞上一個大蜜棗,再鋪上一層白色的糯米,你看,紅紅的蜜棗藏在厚實的“糯米被”中偷偷地笑呢。葦葉在媽媽手中上下左右快速翻轉,最后用絲線緊緊地纏繞,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不多一會兒,媽媽就包了一大盆。粽子下鍋煮上幾分鐘,嘿!這香甜的味兒別提多好聞了!
邊吃粽子邊打開電視機,你會發現各地賽龍舟的節目。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尤其在江南水鄉,都要舉行隆重的龍舟競渡盛會,屆時群“龍”下水,整裝待命,一聲炮響,比賽開始,條條長“龍”奮勇齊發,岸邊的人們歡呼吶喊,一片龍騰人歡的節日氣氛。
除此之外,端午節人們還有畫門符,帶香包等很多習俗。這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端午節初中小學端午節隨筆篇三
今天是端午節,所以我很興奮。
吃過早飯,我們就開始做“花花繩”。因為沒有線,媽媽就用縫衣服的線給我做。
首先,媽媽取了一種顏色的線,弄到一定長度后對折了三四下,然后又取了幾種線仍舊這樣做,弄夠五種顏色后,媽媽讓我拿著線的一頭,她拿著另一頭搓起來。搓好以后按照我手腕的粗細打了個結,“花花繩”便做好了。
準備好以后,我們就向“目的地”——姑姑家出發。
我們到了姑姑家,先玩電腦,等待粽子“出爐”。
“吃粽子啦!”,不知聽誰一聲喊,我們爭先恐后的沖出房間,直奔餐桌,搶著自己喜歡吃的粽子。要知道粽子可是我們最愛吃的。
我一口氣拿了四個,可哥哥竟然拿了五個。
打開粽子,撒上點糖,一頓“粽子大餐”就開始了,瞧,我們吃的多開心啊,吃的滿臉都是糖。
吃飽喝足后,我們就戀戀不舍的回家了。
端午節初中小學端午節隨筆篇四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制品和絲線繡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初中小學端午節隨筆篇五
轉眼又到了端午節,它除了讓人想起龍舟盛會以外,粽子的美味更令人神往,也是我夢寐以求的日子。我長這么大還沒吃過我家自己做的香噴噴的粽子,據我奶奶說味道好極了。自己做的粽子可以隨心所欲地加上自己喜歡的食物和配料。因此,今年我死纏爛打,軟磨硬泡,爸爸老媽被我弄得沒辦法,只好同意了。
一切準備就緒后,我爸先將豬肉、香菇切成方塊,然后將豬肉放在鍋中炒制,加些事先準備好的調料炒出香味,才將豬肉撈起。接著,將香菇和事先泡制好的食物調好配料后一同炒熟,剩余湯汁炒以預先洗凈的上等糯米,至所有的汁都被上等糯米吸收進去為止,再放入剛才所炒的料一起拌勻。
接下來,該我媽上場了,我靜靜地站在一旁看。只見,老媽取了兩張碧綠的箬竹葉子重疊在一塊,雙手抓住葉子兩端,輕輕向中心一卷,熟練地卷成圓錐形,放于左手掌中,右手用勺子舀了些剛才炒制好的餡料裝進圓錐形里邊,直到將圓錐形填滿了。這時,只見老媽右手拇指和食指將葉子兩頭捏住輕輕向前一壓,再一個小的反剪,交于左手握牢不放松,空出來的右手拿一繩,一頭用牙齒咬住,一頭用右手拽緊,沿粽子腰間繞兩圈扎緊系牢。一個綠瑩瑩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得我目瞪口呆。接著,老媽繼續不厭其煩地包著,包著這有棱有角的小東西。
等待中,我覺得粽子真是個有意思的小東西,只需用那么幾張碧綠的箬竹葉將糯米和餡料包起來,蒸煮一番,糯米和餡料就帶上了箬竹葉味兒,而且家里也彌漫著淡淡的清香。我真喜歡由粽子而帶來的這清香的味兒,也希望明年我家還能繼續飄著這清香的味兒。
端午節初中小學端午節隨筆篇六
快放假了,心開始雀躍!
回眸過去的一年,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換了單位,換了崗位,帶著一個頑皮孩子扎堆的走讀班,所有的老師都為我捏一把汗。見識了孩子瘋狂的群架斗毆,見識了家長拿著刀就上,見識了暴戾的家長把孩子朝死里打,見識了桀驁的孩子把父親朝死里打,見識了孩子父母失和媽媽帶著女兒到處躲避爸爸的毒打,見識了單親孩子動輒情緒失控歇斯底里的大哭,見識了問題女生躺在床上拒絕上學的無奈,見識了和父母吵架就要以跳樓相威脅的孩子,太多了,太多了!
好在,我很喜歡班里這些傻傻的具有真性情的孩子,生平第一次坐著小小的載人三輪車跌跌撞撞去偏僻的小村莊送淘氣的不敢回家的孩子回家,班里許多孩子都是那個村的,跟在我后面趾高氣揚,我們老師來家訪了,順利把家長和孩子說和好,然后帶著幾個孩子在街里吃小火鍋,其實很便宜,孩子們卻很高興。回家的時候暗自發愁,怎么回去呢?結果發現,孩子的媽媽早已把車停在路邊,不是不感動的。
班里的孩子很多家里都很富,但是我要求不要喝飲料,對身體不好,孩子們就乖乖的不喝飲料,只喝礦泉水,我說不許吃麻辣,孩子們就只吃玉米面包,我說要喝牛奶,孩子們的書包里就立即裝進了牛奶,我說要吃水果補充維生素,孩子們上學時就帶了香蕉和蘋果,就是這么單純的信任著我這個經常會生氣厲聲呵斥他們的班主任。
還記得那次,學校的一個班級分編入了其他的'班級,清潔區就多出了一塊,政教主任很為難,這塊很不好掃的車棚就給我們了,孩子們早上提前十分鐘就把清潔全部搞好了,我早上來校很早,校門還沒開,我總是能看見我班值日的孩子們在大門外蹲著對我甜甜的笑著,寧愿自己受累,從不讓老師為難。還有學校最難打掃的走廊,垃圾如山,你們就那樣一塊塊啃硬骨頭一樣,硬是收拾的干干凈凈,清除去的垃圾我數不清運走了幾車,看著平日里嬌生慣養的孩子賣力的干活,我只想掉淚,想起我還經常吵你們,發脾氣,嫌棄你們背書背的不快,默寫老是不能全對,英語課上老是搗亂,你們這些缺點我急得很清,卻總是抹去你們許多的優點!
我們也有好日子,我特別支持班里孩子的體育活動和文娛活動,我們班孩子打籃球、打乒乓球都得到了我的大力支持,甚至親自上場和你們一起揮汗如雨,享受身體的極致愉悅。每天中午的唱歌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刻。
就要放假了,眼前總是閃現著你們一個個鮮活的臉孔和呵呵嘻嘻的笑聲,你們老擔心明年我還是不是你們的班主任,我總是很傲嬌的告訴你們,不教你們了,要去教住宿班,其實,我心里也很舍不得你們,雖然你們在,給我添了太多的麻煩,我陪著你們每天的晨讀一節課,午休一節課,所有的自習課、語文課、歷史課,除了去北京培訓一天,我沒請過一次假,遲到過一次,因為你們,我疏遠了自己的博客。
回首,只有甜蜜,無怨無悔!
親愛的孩子們,明年,你們還得跟著我,我還是你們的班主任,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