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今天,在我寫作文之前,先出一個謎語給你們猜:“叫它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猜出來了嗎?告訴你們吧,是蝸牛。
上午,我捉了一只小蝸牛,我給他起了一個名字——飛飛。它背著“沉重的房子”,走起路來很慢,有時候肚子旁邊還會冒出白色的泡泡。
下午,我看見飛飛一動不動,它旁邊的黃瓜已經吃了一大半了,我害怕它吃多了,就去問爸爸,爸爸說:“它正在睡覺呢!”過了20分鐘,它又開始爬了,我高興的說:“小蝸牛睡醒了,我又可以和它玩了?!备吲d之余,我忍不住又給了許多食物給它吃,它好像在說:“謝謝你,這些食物真好吃。”過了一會兒,就一動不動了,無論我怎樣碰他,它都一動不動,我又去問爸爸,爸爸走過來看了看,又摸了摸說:“它已經死了?!蔽液蠡谖顾缘臇|西太多,把它撐死了。
想起小蝸牛和我度過的快樂時光,我傷心極了,它死了,就等于我失去了一個朋友。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這節課是我最喜愛的科學課呀。
老師捧著幾個小盒子走進教室,同學們立刻安靜了下來。老師神秘地說:“今天我們來觀察蝸牛吃什么?”同學們高興極了。于是老師把幾個小盒子發給9個小組,我們便一聲不響地觀察起來。
盒子里裝著兩只蝸牛,它們面前放了三種食物:面包屑、豬肉和青菜葉。它倆似乎餓壞了,立刻從盒蓋上爬下來,向食物爬去。
兩只蝸牛看了看豬肉和面包屑,好像不喜歡,于是離開了。這時,它們興沖沖地爬到青菜葉邊上,不一會兒,青菜葉被吃得一干二凈。這小小的蝸牛,怎么吃東西這樣快呢?它有牙齒嗎?帶著一頭腦的疑問,我把它放在顯微鏡下,終于找到了答案:蝸牛雖然小,但嘴里卻有上百顆牙齒,而且每顆都很鋒利。對了,它爬行過后還會留下一條長長的黏液呢!
通過這次觀察,我得出一個結論:蝸牛的食物以菜葉為主,所以它是害蟲??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啊!
生活中,我們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這樣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養蝸牛?你可能沒有聽說過,但是我家就有幾只蝸牛。
說起這幾只蝸牛,其實是我捉來的。有一次,我下樓去玩,那天剛好下過雨,晴朗的陽光灑在大地上,地上爬著幾只蝸牛。我出于好奇,把它們一個個捉了回家。
蝸牛頭部有一對長長的眼睛,如果你細細觀察,眼睛里還有一個很小的眼珠。我一碰它的眼睛,眼睛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縮了回去。哈!真是個膽小鬼!眼睛下面是柔軟的身體,每當爬過一個地方的時候,總會留下一種粘粘的液體,我猜可能是它們的記號,吃東西回來的路沿著記號就不會走錯路了。在身體上面,有一個硬硬的殼,蝸牛把它當作保護自己的“盔甲”,常常把身體縮進殼里,用來保護自己。
蝸牛吃食很慢,有一次,我把幾片葉子放在養蝸牛的盆子里,過了幾天,我才發現上面只有幾個小洞。還有一次,我把蝸牛拿出來看,不料它們都縮在殼里,我開始以為蝸牛害怕,就等它鉆出殼來,可是它們還不出現,我以為它死了,正準備舉行“悼念儀式”。爸爸走過來,望望我,對我說:“在干什么呢?這么認真?”我傷心地說:“我的蝸牛死了!”爸爸看看蝸牛,說:“別亂說,它可能在睡覺呢!”剛巧一只蝸牛從殼里鉆出來,我興奮極了,原來蝸牛睡覺是這樣呀!我還以為是死了呢,白嚇了一場。
通過養蝸牛,我知道了蝸牛的外形特點,還知道了蝸牛的生活習性,當然,我可不是不愛護動物的小朋友,后來,我又將它們放回了草叢,它們本應該屬于大自然!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雨后的天空是灰色的,空氣是潮濕的,地面也是潮濕的。
小蝸牛們都出來活動了。在草叢中,我和郭炎銘抓來了8只小蝸牛??粗鼈冦紤械纳駪B,我們就開始觀察起來了。一會兒,一只小蝸牛就從殼里鉆出來了,它雪白而柔軟的身體和地面輕輕地摩擦,背著重重的殼一步一步向前蠕動,頭頂上的那對觸角,伸得很直很直。我很好奇,輕輕一摸它的觸角,那觸角就迅速地縮回去了。
小蝸牛很有毅力,一個勁兒地爬,其實它爬得還是蠻快的。于是,我和郭炎銘就拿出爬得最快的兩只進行比賽。小蝸??刹宦犖覀兊闹笓],它倆總不往一個方向前進,因此,幾次的比賽都宣告失敗。我們只好終止這個比賽。我說:“不如我們觀察它們的游泳本領吧!”郭炎銘說:“行。”我們就小心翼翼地把小蝸牛放在了小水洼里,果然,它倆在水里爬開了,剛開始時慢,后來就開始加速前進了。估計它們是感覺在水里能夠脫離我們的“魔掌”,安全地逃跑掉。我看我的那只逃得那么快,就往它的殼上又加了只小一點的蝸牛。沒有想到,它背著小蝸牛居然還是沒有落后。
郭炎銘說:“算了,把它們放了,讓它們自由吧!”
于是,我們把8只蝸牛又放回了草叢中。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在媽媽單位里,有一條僻靜的小路,下雨過后,樹上、地上、草叢中到處都是蝸牛,這兒的蝸牛不是我們平時見到的小如河螺大小的蝸牛,而是大如海螺蝸牛。蝸牛爬行的速度很慢很慢,是因為他的背上背著一個重重的殼,蝸牛的殼就是它的家,也是他的保護傘,它背著它的家到處覓食,它和它的家形影不離,有點同生死、共存亡的味道,我想:可能是它太愛它的家的的緣故吧!
我由此突發奇想:要是人類也能擁有一個像蝸牛一樣的房子多好!這樣我們出門在外時,就不用為衣食住行發愁了;這樣,在去年的5.12四川大地震中,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房屋倒塌;就不會有那么多無家可歸的人流離失所。
我想發明一套房子,房子象蝸牛的房子一樣,可以隨時隨地開著走,房子里有一個小操作室,室內有三個按鈕,分別是自由開車按鈕、自動開車按鈕和太陽能開車按鈕。當你開累時,你可以按一下自動開車按鈕,再在定位導航上輸入你要去的目的地,不一會兒,它就把你安全準確地送到那里,當你要去的地方在定位導航上沒有或找不到,你可你啟動自由按鈕,去你要去的地方,在你的車沒有油時或沒有電時,你可以選擇太陽能按鈕,它會利用太陽能帶你到達目的地。
房子外面有一個黑色按鈕,按一下它,你就可以進去,如果是不懷好意得進去,彈簧拳就會把你到到十萬八千里之外。室內的窗戶旁邊有一控制窗戶的按鈕,有上下左右鍵,你可以根據需要自由操作。
我發明的'新型房子還不錯吧?你也來試試!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六
昨天,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觀察一只蝸牛,我本來想和同學下課去抓蝸牛的,可是我們找哇找哇,一只蝸牛也找不到,我們只好失望地回教室了。
今天傍晚,媽媽下班的時候,把蝸牛拿了回來。我興沖沖地接過裝著蝸牛的盒子,仔細地觀察起來。
蝸牛是一種軟體動物,它長著一對觸角,一只長,一只短。觸角上兩個圓圓的東西就是它的眼睛。這些內容都是我在科學書上看到的,為什么媽媽買來的蝸牛就好像一個螺絲殼,壓根就看不到小腦袋呢?我猜想:它可能換了環境,感到害怕,才和我玩捉迷藏的吧!于是,我耐心地等呀等,還用小棒輕輕地去觸碰它的殼。過了一會兒,小蝸牛慢慢地伸出了觸角,探出了小腦袋,用新奇的目光打量著周圍的一切,就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我終于看清了它的模樣。
小蝸牛挪動著胖乎乎的身體,在菜葉中間一步一步慢悠悠地爬行,背著它特有的“小房子”,開始了自己愉快的旅行。
小蝸牛真可愛,我好喜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