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是指向上級機關匯報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工作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問題的報告,優秀的報告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編輯部實踐報告 編輯實踐篇一
從第二天起,我就跟著戴姐和蒿哥開始了緊張而忙碌的采訪。一旦接到新聞線索,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立刻奔赴現場。我們一般的工作流程是接到領導電話,立馬出去采訪,然后回來寫稿。任務多時,稿子往往不止一個。這也讓我深深體會到記者的生活并非像想象中那么浪漫。
新聞需要注重一些事實細節,比如人物、時間、地點等必須要精確。剛開始采訪時,自己總不注意,人名地名沒有留心去反復核實。在戴姐和蒿哥的囑咐下,我知道了這些看似細枝末節的小事其實是新聞中最重要的。一個錯誤的人名甚至會影響整個新聞的真實性。另外,新聞中每一個字,每一個稱謂都要準確具體。
作為記者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但是相比之下社會知識和經驗也同樣很重要。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記者就必須有全面的知識結構。記者是綜合性人才,對每一領域雖然不能都像本專業那樣投入,但至少都應有一定的涉獵。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勤看書,多學習,擴充自己的.知識面。
實習期間,我翻閱了大量的報紙雜志,了解了很多報業知識。在采訪過程中,接觸到了各個階層的人群,在與他們打交道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欠缺的東西——人際交流。作為新聞記者,這個能力意味著你能否使采訪對象信任你,把積壓在心底的話向你透露,把新聞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來。特別是在人物專訪時,這往往也是一條新聞取勝的關鍵。除了不斷練習與人交往的能力,我的體會還有采訪前務必對你的采訪對象做一個全方位的背景了解。這樣做可以使你的采訪對象感到自己不是和一個陌生人交談,不僅會很快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像老朋友一樣聊天,也會獲得對方的尊重。
在實習期間里,我感到最辛苦還是趕稿子,但辛苦歸辛苦,我的寫作水平卻大大提高。最初寫稿,我總是抓不住新聞點,偏離采訪主題,寫的稿子常常被改得面目全非。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我漸漸找到那么點兒感覺。休息時,我會仔細對比我和老師的稿子,揣摩老師的思路,分析自己的不足。另外,我常留心報社內部的評報欄,看編輯們的精彩點評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雖然還不能像老師一樣,將一些生硬的數據轉變為一篇順暢生動的文章,但是經過努力,我的稿子被老師改正的地方越來越少,得到的肯定越來越多。
在實習期間,戴姐和蒿哥讓我發表了許多篇文章,這對我來說既是鼓勵也是鞭策。這次實習讓我增長了業務知識,體會到了新聞采寫的艱辛,提升了自己的新聞素養,而且增長了見聞,鍛煉了自我,為我接觸社會搭建了平臺。在新聞采寫方面,我獲得了長足的進步,自己的新聞敏感性和社會責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實習不過短短一瞬間,回頭看看,它幾乎等同于我大學三年的寬度。我真心地感謝報社的每一位前輩,這段難得的經歷,讓我看到了今后的奮斗目標,必將充實我今后的人生。
編輯部實踐報告 編輯實踐篇二
在這幾天里,有所得也有所失,我逐漸習慣了上班,逐漸習慣了把上班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按點早起,吃早飯,習慣了穿正裝,像這里所有上班的人一樣,習慣了在小汽車和公交車、腳踏車和摩托車,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小孩之間穿梭,并保證不碰到他們的衣襟一角,不和任何人有發生口角、爭斗和說笑的機會。
有人向我抱怨實習工作的無聊和枯燥,有人向我抱怨實習沒有工資,有人因為沒有找到實習單位而怨天尤人,甚至有人半途而退......我不過是他們中的一個,很平凡的一個,我也曾抱怨過,也曾因為找不上實習單位而怨恨過,也曾為雪片般發出去的簡歷得不到回復而暗暗心焦過。現在是平靜的七月的下旬,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我平靜如同這里道路兩旁隨處可見的樹木,在學校和實習單位之間奔波,像所有剛走出校門的人一樣,在定量的工作面前學會了平靜地看待這一切。我會默默地完成自己該做的工作,在電腦這個最忠實的伙伴面前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的時間,在定向的壓力和窗外喧囂的吵雜聲中,我一件接著一件地、按部就班地做著自己的份內之事,感到與從前真的是告別過了,起碼在心態上,我覺得自己每一天都在成熟。因為有所向往,在掙扎和內心的抗拒中,我服從著冥冥中命運的安排,在一件事情上饒有興味地堅持著、痛苦并快樂著。
有人告訴我說,實習就是給人做無償服務的義工,就是為他們做著他們早已做過而現在早已經做膩味了的事情。我不敢說自己是否就是那樣的人,甚至這實習的本身,是否也在向我們暗示一些什么東西:無論自己做過的還是未曾做過的,你都要慢慢地平靜地適應這一切。在這種半饑半飽的精神狀態中,我想起了生活。是否就是因為我離生活太近,所以我才離自己太遠;或者生活欺騙了我而我尚不自知,依然在自欺欺人地為他人作嫁衣裳?我不知道,我想起了普希金的詩歌,想起了他的鼓勵和溫情脈脈的關懷,雖然他已經遠去。
在流放的日子里,普希金遍嘗了下層--生活的.苦難和艱辛,在這樣一種沙皇監視的囧境之下,他為窮人而歌,為自己不曾泯滅的詩心而歌,在冰天雪地的行走中獨自面對太陽每天升起的拷問而歌。在這樣簡練而樸實的詩歌語言背后,有他對生活的熱愛和贊美,有他對苦難認識的深刻和對心靈家園的堅守,也許他一輩子都是黨派斗爭和婚姻不幸的犧牲品,可即使在這樣一種艱難的生活中,他依然散發著自己對理想對朋友的關懷。是啊,我的朋友們啊,相信吧:“面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面對人生,面對生活,我們往往會在這種直接和殘酷的現實面前,在太陽底下像蒼白的遠方湖面上的水鳥一樣不知所措。而今天,我所要說的,是我自己的故事,是我在實習過程中所感受的點點滴滴,我愿意把它寫下來,和各位一起去分享這人生中應該或者必然所經歷的,愿在這種成長中,讓你們也能感受到現實生活的平淡,或者生活會欺騙了你,或者是你欺騙了生活。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助人為樂,自己快樂。是的,我感受到了。原來一個平凡的人也可以以如此平凡的方式去幫助他人,并在這種互助中感受到人世生活簡簡單單的快樂和幸福。
我之所以能去--網實習,是得益于我的一位同學的推薦。這位同學現在和我一樣,也是每天挎著包上班、下班,也和我基本做一樣的枯燥無味的、甚至是單調重復的事情,但他卻能像我一樣樂此不疲,并在下了班之后和我一起分享實習的感受和體驗,進而感到英雄所見略同,于是形成了親密的朋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