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雷雨教案反思篇一
本文以簡煉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夏日雷雨圖。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順序,清晰地展開陳述,三部分特征鮮明,寫景細致逼真,引人入勝。激起了學生對大自然的深刻體驗,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熱愛自然的熱情。
1、會認5個生字,會寫8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現象的變化順序以及雷雨的特征。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及雷聲錄音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整體感知課文,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現象的變化順序。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揭示課題
夏天的午后,常常會出現雷雨的現象,你能說說雷雨時的景象嗎?
老師肯定學生的體驗后,揭示課題,看課文是怎樣寫雷雨的。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默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老師巡視,有重點地對讀書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認讀詞語卡片(黑沉沉、亂擺、迎面撲來、彩虹、蜘蛛、蟬、越來越響、垂、壓)
3、生字,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到帶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
壓——壓下來;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亂——亂擺;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垂——垂下來;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虹——彩虹;一條彩虹掛在天空。
4、同桌相互聽讀課文,一人讀一段,在讀中鞏固識字,學習新詞。
三、朗讀感悟,理清文脈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老師引讀(雷雨前:滿天的烏云……樹上的葉子……忽然一陣大風……嘩,嘩,嘩,雨下起來了……)。
3、讓學生找一找,課文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前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時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后的景象,分別在書上做記號。
4、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調分別讀好這三個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分組朗讀,老師隨機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教學過程:
一、默讀課文
一邊讀一邊想像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讀議
1、雷雨前:指名朗讀,讀后說說,雷雨前,我們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師小結歸納:烏云——大風——閃電——雷聲。
2、雷雨中:指名朗讀,讀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雷雨時的景象。
老師小結歸納:雨聲和雷聲從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氣清新。
3、雷雨后:齊聲朗讀,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詞比較詞句
1、雷雨前: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____下來。一只蜘蛛從網上____下來,逃走了。蟬一聲也不叫。
2、雷雨后:一條彩虹____在天空。蟬叫了。蜘蛛又____在網上。
比較“壓”“掛”“垂”“坐”四個字的用法,體會這四個字用得確切之處。
四、鞏固識字
1、出示本課生字和要求會寫的字,指名、集體認讀。
2、同桌交流記字方法,學生向同學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五、課堂練習
1、指導寫生字。
2、完成課后習題“讀讀抄抄”。
六、課外延伸
1、留心觀察天氣變化,寫一篇觀察日記。
2、拓展閱讀《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陽像一個大火球。
柳葉打著卷兒,花兒低著頭,湖水也烤熱了。小魚該不會煮熟吧!啊,別急別急蜓飛來了,飛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轉圈,著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風來了,云黑了,打閃了,雷公公跑來啦!嘩!嘩!嘩大雨快活地下了起來。
下了一陣雨,風去了,云散了,閃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陽又出來了,天邊掛起了一道彩虹。
柳葉、花兒滴著水珠,像剛洗完澡,多干凈,多精神。湖里,小魚擺著尾巴游得多高興。
湖邊,有人乘涼,有人散步。石拱橋上走著一隊小學生。湖水像一面鏡子,照著天,照著橋,照著那隊過橋的小學生。啊!他們多像一群小鳥飛過雨后的彩虹。
板書設計:
前:烏云 大風 閃電 雷聲
雷雨 中:下雨 雨大 雨小 (葉子、蟬)(樹、蜘蛛)
后:天亮了 太陽出來了
雷雨教案反思篇二
【教學目標 及訓練重點】
1、識記理解“涔涔”“郁熱”“昧心”等詞語及文學常識。
2、了解作品豐富多彩而又富有個性化的語言特點。
3、 體會戲劇通過尖銳的戲劇沖突、曲折的情節()刻畫人物、表現主題。
【教學過程 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作者作品簡介
2、分角色朗讀
3、理解課文節選部分的矛盾沖突
4、課堂討論:周樸園愛魯侍萍嗎?
一、導入
簡介作者及《雷雨》的大致情節
二、速讀
理清人物關系及矛盾沖突
填圖練習
三、討論
課后練習二:主要矛盾沖突是什么?為什么?
四、課堂活動:辯論
正方:一二組——周樸園愛魯侍萍
反方:三四組——周樸園不愛魯侍萍
[通過辯論,疏通“重逢”一節的情節脈胳,賞析人物語言,分析人物形象]
總結要點:
1、 周樸園曾經喜歡過,甚至愛過
2、 他始亂終棄的原因(性格特點、階級特性)
3、 周樸園的人物性格
五、布置作業
課后練習三
六、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 閱讀賞析“斗爭”一場
2、 歸納人物性格及主題
3、 課堂練習
一、閱讀賞析“斗爭”一場
討論
1、周樸園有沒有顧父子之情,為什么不顧?
2、劇中通過魯大海的話交代了什么?
3、侍萍為什么不認兒子周萍?
二、討論總結人物性格
1、周樸園:殘忍、冷酷、自私、貪婪、虛偽的反動資本家。
2、魯侍萍:
3、學生自己歸納魯大海的人物性格。
三、討論
劇本為什么以“雷雨”為題?
四、歸納主題
通過一個封建資產階級的家庭內錯綜復雜的矛盾,提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惡和工人與資本
家之間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醞釀著一場大變動的20年代中國的社會現實。
五、課堂練習
品味個性化的人物語言。(讓學生自己找印象深刻的句子,加以分析討論。教師可點拔
周樸園和魯侍萍的臺詞中能表現人物心理的句子。)
【板書設計 】
(第二課時)
戲劇語言的特點
——《雷雨》人物語言及性格分析
羅桂根
一、本課時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戲劇語言(主要指人物語言)的一般特點:
1、普遍了解個性化語言 (cba)
2、進一步了解潛臺詞(ba)
3、再進一步掌握動作語言和前兩種語言的運用(a)
(c-b-a為能力要求層次)
二、戲劇語言的種類
1、舞臺語言:
除人物語言之外的所有語言,包括舞臺說明,背景介紹,人物動作、神態描寫,旁白、畫外音以及其他敘述語言等。
2、人物語言---
三、戲劇人物語言的主要特點
1、高度個性化---
2、豐富的潛臺詞---
3、富于動作性---
四、什么是個性化語言?
個性化語言是指人物的語言符合并表現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說什么話;聽其聲則知其人。個性化語言,是刻畫人物達到合理性、真實性的重要手段。
例:
葛朗臺---
魯大海---
守財奴的語言
“得啦,孩子,你給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過這是你把欠我的還了我:咱們兩訖了。這才叫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 … ”
“啊,是真金!金子!這么多的金子!有兩斤重。啊!啊! … … ”
(什么性格?)
魯大海的語言
1、p102
魯大海 可是你們完全錯了。 …
2、p103
魯大海 (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他們三個人簽了字? ……
3、p104
魯大海 (如夢初醒)這三個沒有骨頭的東西!……
(什么性格?)
周樸園、魯侍萍性格分析
個性化語言舉例(一)
周樸園 (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
魯侍萍 不是我要來的。
周樸園 誰指使你來的?
魯侍萍 (悲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
個性化語言舉例(二)
周樸園 那么,我們就這樣解決了。我叫他下來,你看一看他,以后魯家的人永遠不許再到周家來。
魯侍萍 我希望這一生不要再見你。
周樸園 (由內衣取出支票,簽好)很好,這是一張五千塊錢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彌補我一點罪過。
侍萍接過支票;把它撕了。
周樸園 侍萍。
魯侍萍 我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錢算得清的。
五、什么是潛臺詞?
潛臺詞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實際上是語言的多意現象。“潛”,是隱藏的意思。即語言的表層意思之內還含有別的不愿說或不便說意思。潛臺詞不僅充分體現了語言的魅力,而且通過它還可以窺見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例:
水生嫂:“你總是很積極的。”
日常生活中:
潛臺詞分析(一)
周樸園 (汗涔涔地)哦。
魯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無錫周公館梅媽的女兒,她叫侍萍。
周樸園 (抬起頭來)你姓什么?
( )
魯侍萍 我姓魯,老爺。
潛臺詞分析(二)
周樸園 那個小孩呢?
魯侍萍 也活著。
周樸園 (忽然立起)你是誰?
( )
魯侍萍 我是這兒四風的媽,老爺。
周樸園 哦。
潛臺詞分析(三)
魯大海 (掙扎) 放開我,你們這一群強盜!
周 萍 (向外人們)把他拉下去!
魯侍萍 (大哭)這真是一群強盜!(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憑什么打我的兒子?
( )
周 萍 你是誰?
魯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這個人的媽。
( )
一、潛臺詞練習
(p93標明序號)
魯侍萍 老爺問這些閑事干什么?(1)
周樸園 這個人跟我們有點親戚。
魯侍萍 親戚?②
周樸園 嗯,——我們想把她的墳墓修一修。
魯侍萍 哦,——那用不著了。③
周樸園 怎么?
魯侍萍 這個人現在還活著。④
a、①你這樣狠毒,哪管我母子死活。 ②哪是什么親戚,別騙人了。 ③她還活著,就在你面前。 ④看你現在怎樣對待她。
b、①她現在與你已經沒有什么關系了。 ②根本就無所謂什么親戚。 ③她沒有死,現在就立在你面前。 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c 、①你只管剝削人的大事吧。 ②你真的是她的親戚嗎? ③誰需要你給她修墳墓? ④你現在打算怎樣對待她?
d 、①你哪有心思管我們的事! ②你哪配做她的親戚! ③人活著,就在你面前! ④你怎么不認識我?( )
六、什么是動作語言?
動作語言也叫情節語言,是指人物的語言流向(人物語言間的`交流和交鋒)起著推動或暗示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它不是靜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節發展中內在力的體現。
例:
繁漪在第二幕結尾與周萍的對話---
動作語言示例
繁漪 (冷笑)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個女人逼得太狠心了,她是什么事都做的出來的。( )
周萍 我已經準備好了。( )
繁漪 好,你去吧!小心,現在(望窗外,自語,暗示著惡兆地)風暴就要來了! ( )
動作語言分析(一)
1、p90
魯侍萍 哦,——老爺沒有事了?( )
周樸園 (指窗)窗戶誰叫打開的?( )
2、p91
周樸園 哦,很遠了,提起來大家都忘了。
魯侍萍 說不定,也許記得的。( )
3、p92
周樸園 哦。
魯侍萍 我到認識一個姑娘姓梅的。( )
周樸園 哦?你說說看。 …
二、動作語言練習
1、p94
魯侍萍 我前幾天還見著她!( )
2、p94
魯侍萍 老爺,您想見一見她么? ( )
3、p95
魯侍萍 老爺,沒有事了?(望著樸園,淚要涌出。)( )
周樸園 啊,你順便去告訴四鳳,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舊雨衣拿出來,順便把那箱子里的幾件舊襯衫也撿出來。( )
小結
什么是個性化語言?
什么是潛臺詞?
什么是動作語言?
通過分析使我們一方面加深對作品人物、主題的認識,另一方面體會到戲劇語言的特點和魅力,希望能夠自覺的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
三、寫作練習(3選1)
1、先確定一個人的性格或身份,然后寫他的語言,要求個性化;
2、寫出下列兩組人物不同的語言:
(1)、做教師的父親和沒有文化的媽媽希望你認真讀書,他們分別對你說---
(2)、高考落榜,悲觀者和樂觀者的神情和語言:
3、設定一個場景,寫一句包含多重意思的話(潛臺詞):
課后作業
(周記)
編一個小劇本:
1、以巴爾扎克得《守財奴》為腳本,自選一個片斷(如搶奪梳妝匣、誘騙繼承權),以劇本的形式改編。
2、把《一碗陽春面》改成話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