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教學設計及反思 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并有答案篇一
九年義務教育六學制小學數學第八冊第14頁例3,第17頁練寫四第1--3題。
1.學會正確解答較容易的三步應用題。
2.理解三步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培養分析、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意識。
1.題板出示:
三年級有4個班,每班40人
新鎮小學
四年級有3個班,每班38人
2.提問:請根據這一組條件,提出問題,想提什么就提什么。
3.同位兩人,一人提問,二人口頭解答。
4.當學生提出:三、四年級一共多少人時,將題目板書完整。即:新鎮小學
三年級有4個班,每班40人
四年級有3個班,每班38人
三、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5.學生齊讀題目后,指出這就是這節課要學習的應用題。(板書:應用題)
1.教師啟發:大家提出的這個問題,可比剛才的難多了,剛才提出的問題都可以一步解答,這道題怎么解答呢?該分幾步?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請大家認真討論,同位的互相說一說。
2.放手學生,大膽討論。
3.學生回答討論結果,鼓勵學生回答出不同的想法。
第一種:先根據三年級4個班,每班40人,求出三年級人數。再根據四年級3個班,每班38人,求出四年級人數。最后算出三、四年級共有多少人;結合回答板書:
第二種:要求三、四年級一共多少人,要先算出三年級有多少人,還要算出四年級有多少人,最后才能算出三、四年級共有多少人。結合回答板書:
4.小結:大家真聰明,討論得非常認真,回答的也非常清楚,并且提出了不同的想法,請大家再互相的說一說這兩種想法。
5.看書質疑:學生翻開課本,把例3解答完整。找一名學生口頭回答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1.將問題改成"三年級比四年級多多少人?"該怎樣解答?
2.將"四年級有3個班"改成"四年級4個班"該怎樣解答?
3.將"每班38人"改成"每班40人"該怎樣解答?
學生獨立解答后,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想的,對于2、3兩題啟發學生找出簡便的解法。
1.看圖,口述題意,再解答。
2.根據算式補充問題
一列火車3小時行216千米,一輛汽車5小時行180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
(1)216÷3 (2)180÷5 (3)(216÷3)÷(180÷5)
(4)216÷3-180÷5
3.獨立完成課本17頁練習四1、2兩題。
設計意圖:
《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指出:"應用題選材要注重聯系生活實際,呈現形式多樣化,除文字敘述外,還可以用表格、圖畫、對話等方式,適當安排一些有多余條件或開放性的問題。"本節課的設計力求體現這一要求。一是例題、練習題的出示方式,盡力避也正正規規的文字敘方式,通過表格式的、線段式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二是復習題的設計改變了三步應用題卻兩步應用題引入的常規作法,而是只給學生一組條件,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給學生留下自由提問、自主學習的空間,面向全本,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以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本節課的設計力求體現上述要求的同時,采取合作學習、自主探索的方式,促使每個學生自始自終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優差互補,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獲,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依據教材的前提下,在"改題,拓展新知"部分增加了兩道題,鼓勵學生找出簡便解法,可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利于以后乘法分配律知識的學習。
s("content_relate");【三步計算的應用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時間的計算》教學設計范文
2.連減的簡便計算教學設計
3.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教學設計
4.小升初應用題之容積面積的計算
5.計算機硬件組成-教學設計
6.《計算機操作系統》教學設計
7.《計算機硬件組成》教學設計內容
8.《解決兩步計算問題》教學設計范文
9.《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