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山東高考題目篇一
6月7日上午,2021年全國高考正式拉開大幕,1078萬考生邁入考場。剛剛,語文科目的考試正式結束,小編盤點了2021年高考作文的題目。感謝參考。
請結合材料,以“可為與有為”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古人常以比喻說明對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礎、方法、路徑、目標及其關系等。如漢代揚雄就曾以射箭為喻,他說:“修身以為弓,矯思以為矢,立義以為的,奠而后發,發必中矣?!贝笠馐牵灰粩嗉訌娦摒B,端正思想,并將“義”作為確定的目標,再付諸行動,就能實現理想。
上述材料能給追求理想的當代青年以啟示,請結合你對自身發展的'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917年4月,毛澤東在《新青年》發表《體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論及“體育之效”時指出:人的身體會天天變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聰可以聰。生而強者如果濫用其強,即使是至強者,最終也許會轉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鍛煉,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會變而為強。因此,“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誘我以至于強,未可知也”。
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唐光雨漫畫作品,有改動)
[注]描紅:用毛筆蘸墨在紅模子上描著寫字。
請整體把握漫畫的內容和寓意寫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認識與評價、鑒別與取舍,體現新時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請以“論生逢其時”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請以“這,才是成熟的模樣”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有細節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如果說時間是一條單行道,那么紀念日就是道路兩側最醒目的路標,它告訴我們怎樣從昨天走到了今天。時間永不停步,紀念日不會消失。記住它,可以讓日歷上簡單的數字成為歲月厚重的注腳,而它也不斷提醒著我們帶著初心奔向前方。
你對這段話有怎樣的理解和感悟?請結合自身體驗,寫一篇文章。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有人把得與失看成終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起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過程。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山東高考題目篇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書店開啟24小時經營模式。兩年來,每到深夜,當大部分顧客離去,有一些人卻走進書店。他們中有喜歡夜讀的市民,有自習的大學生,有外來務工人員,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書店從來不驅趕任何人,工作人員說:“有些人經??粗粗退?,但她們只要來看書,哪怕只看一頁、只看一行,都是我們的讀者;甚至有的人只是進來休息,我們也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
讀書,是中國人自古以來不容否認的大事。
首先要有空間。最好是在專門的書房,書房不求大,但求有一張寬敞的書桌,一排頂到天花板的書架。然而,苦于房價居高等顯而易見的理由,當今中國家庭少有專門的書房,哪怕中產者有多余的房間,也寧可裝修成影音室。
其次要有儀式感。上香叩拜沐浴更衣,自是延續至今的風俗?!案饍炋伞痹谏嘲l上亂翻書,在很多人眼里是不算讀書的。子曰,敬神如神在,每一個書生都要想象背后有一把先生的鞭子伺候,不正襟危坐、挺直腰桿,就是辱沒先人。
再次要有選擇。高考前翻幾本武俠玄幻小說,會被視為不務正業;大學圖書館里不攤開幾本“考研”“公考”習題,就好像對不住同學們拼搏未來的肅穆。選擇書還要看場合,在咖啡館里撩妹,擺本米蘭·昆德拉或是村上春樹已經過時了,最好請出奈保爾和帕慕克加持。
因為讀書茲事體大,所以生發出各類想象。書不僅用于傳播知識和信息,還有教化人心的絕妙功效。除了一介武夫秦始皇,歷朝皇帝老兒多愛書,有了書才有了統治,有了對異端理直氣壯的驅逐法條。在這里,書染上了濃厚的比喻色彩。要我說,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所思所想,都要端著本厚厚的字典查一查、翻一翻,考證個源源本本,這人生過得未免也太無趣些了!
書崇拜究竟引領文明進步,還是一條封閉、丑惡的裹腳布,是一個不得不考量的問題。書固然可以是文化的載體,也可能是文明的絆腳石。就在天朝上國的冬烘先生們還糾結于古今之辯時,歐美人輕而易舉地用堅船利炮撞開了腐朽的關門。百無一用是書生,恰恰是對書本最大的諷刺。遇事第一反應就是書上怎么說的,也許討個聰明,也可能一頭碰壁。還是偉人說得好,歷史是由人民書寫的。
目不識丁,難免被譏誚為粗俗;凡事只會翻書,則被責罵為書呆子。過度的書崇拜給文明留下了一道傷疤,那就是缺乏開天辟地的蠻性。太多的古人云、賢者說,不過是文明的累贅和堆積。很多人一輩子看了許多書卻寫不出一本書,就因為自我表達和創造的失語。把一切文明都歸結于書,是武斷和淺陋的。除了靜態的閱讀,人還有荷爾蒙,有路邊的野花,有天上劃過的流星,這些未必不比象形文字和羅馬字母更美好。
生而為人,要讀的書雖然不少,卻也沒有那么多。除了基本的倫理綱常、法條政令,把自己專業的書吃透,已經很不容易。尤其要警惕的是,把一切行為準則都比喻為“讀書”的三觀。很多問題不是由“書”來解決的,書也終究自我證實,一次又一次無力地從人與世事的較量中敗下陣來。端起來讀書,固然可愛;拋開書游戲,也不見得可恨與無知。
山東高考題目篇三
2018年高考語文命題立足于時代特征,著力于把黨的理論創新最新成果、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以及團結奮進、不斷創造美好生活的時代精神有機融入命題。試題鮮明地體現出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意義,明確傳達立德樹人的價值導向,增強考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引導考生樹立遠大理想,投身新時代建設偉業,在接力奮斗中追夢、圓夢。
1.1 融會新思想,增強“四個自信”
2018年高考語文試題充分調動學生的文化積淀,同時融會新思想,將“四個自信”貫穿其中,并著力畫龍點睛,在關鍵處破題,形成點面結合、精神深蘊的格局。
如全國i卷作文試題“世紀寶寶中國夢”,既選取新世紀以來中國在科技、民生以及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等方面的成就作為材料,又選取“2020”“2035”這兩個新時代中國發展的關鍵時間節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目標作為材料,充分發揮作文題的積極導向功能。通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這樣飽含啟迪、指明方向的引導語,啟發考生強化自己的代際身份感、集體認同感,引導考生在體會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同時,感受大國風采、民族精神和時代品格;引導考生從歷史的縱深與未來的愿景中,充分認識個人成長與國家、民族、時代的深刻關聯,不斷增強自身與同代人的獲得感、榮譽感、責任感,使考生更切實地感受到“四個自信”,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和激情奮斗中放飛青春夢想。
1.2 講好改革故事,定位歷史坐標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中國,而且深刻地影響了世界。2018年高考語文充分發揮作文的積極導向功能,直觀而策略地反映時代主題,正面而巧妙地傳遞價值觀念。
1.3 喚起青春理想,奮起追夢圓夢
2018年參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于2000年前后,是名副其實的“世紀寶寶”。2018年高考語文從這個特殊機緣切入,精心選材設題,直接喚起考生的身份意識和情感共鳴,激發他們接力奮斗、與祖國一起追夢圓夢的人生理想。
如全國i卷作文試題“世紀寶寶中國夢”直接面向考生發聲,直接點明他們的獨特身份,直接揭示他們與國家、時代之間的緊密關系,直接激發他們的青春夢想與奮斗豪情,引導考生深刻思考他們這一代人所面臨的共同際遇與機緣,把追夢、圓夢的時代主潮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