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西安城墻實用篇一
西安城墻位于西安市中心,呈長方形,現存城墻修于明朝朱元璋時期,已有600年歷史。
西安古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繞城墻走一圈,就等于走了西安市中心一圈。從南門進入,映入眼簾的是巨大的、四面環墻的方形廣場。聽說明朝有敵軍侵入時,就敞開大門,讓敵軍進入(前面跟三國時的空城計一樣),待敵軍進入,就緊鎖城門,將士在箭樓上射箭,結果使敵軍大敗,這一計叫做“甕中捉鱉”。
在南門站有自行車租售處,雖然已近黃昏,我們還是租了一輛自行車,在古城墻上繞城而行。據說城墻是用雞蛋清和米水混合而成,所以異常堅固。有人舔了墻的泥土,竟然說有淡淡的甜味。
皎潔的月光灑在石砌路上,一路顛簸而行,仿佛時光倒流,回到了那金戈鐵馬的年代。路邊的墻角長滿了雜草,不時地冒出朵朵野花。從墻上往下望,如夢方醒,只見霓光閃爍,車水馬龍,高大標直的白楊樹,好似互相訴說著囈語,微風一吹,枝葉搖拽。修剪的整整齊齊的灌木叢,幾何形狀的小徑,干凈、整潔。遠處馬路上綠樹成蔭,近處的護城河兩岸楊柳低垂。
繼續前行,經過一處箭樓,門雖然緊鎖著,但一道幽暗的燈光卻從樓里射出,仿佛在訴說著當年的滄桑。
由于出租的自行車有時間限制,再加上天色已晚,我們沒有繞城墻一周,而是沿原路返回南門,多少有些遺憾。??!壯麗的城墻,我還會再來。
西安城墻實用篇二
西安古城墻又稱西安明城墻,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暑假,我、表妹、小姑和媽媽一行四人來到了西安古城墻游玩,那里古韻十足,又充滿了時尚新潮的商業氣息,讓人流連忘返。
來到城墻下面,我抬起頭來向上望,哇!真高!人在雄偉的城墻下顯得格外渺小。登上古城墻的臺階,雙腳穩穩地踩在上面,似乎能夠感受到城墻的厚實與穩重。城墻宏偉壯觀,石階層層遞進。我和妹妹好不容易登上城墻,腿好酸好酸,差點兒給我們累壞了。
我們站在城墻上,眼中滿是富有歷史韻味的景致。我伸出手輕輕撫摸著城墻,那斑駁的痕跡好像在對我講述著很久以前的故事。在清晨朝陽的照耀下,厚重的石磚似乎帶著些許余溫,那余溫好像古老城墻的微弱脈搏在輕輕跳動,讓人忍不住心生感慨。向遠處眺望,那一排排高掛空中的紅燈籠與青灰色的城墻遙相呼應,更為古老的西安城墻增添了別樣的生趣。
暫時告別古韻十足的老城墻,我們來到了這里的購物街。剛一進入購物街,我就被這街上琳瑯滿目的商品吸引住了制作精良的華美漢服、古色古香的中國傳統樂器、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各類書籍,還有各式新奇好玩的玩具,它們可把我的眼睛塞得滿滿當當。我和表妹每人買了一套漢服,穿上漢服并仔細打扮了一番,此時的我們就好像穿越了一般,與古城風格相輔相成,別有趣味。
走出購物街,我們又撞見了一個大門,上面寫著小吃街。哈哈,這里簡直就是我和表妹的天堂呀!什么焦香螺旋土豆、冰鎮甜美果汁、爽口水果冰沙各類小吃應有盡有,最后把我倆的肚皮都撐得像皮球一樣圓啦!
游西安古城墻,游悠久的歷史,游現代的繁華,游迷人的夜景充滿魅力的西安古城墻啊,期待下次與你再相見!
西安城墻實用篇三
在西安,必去的地方其中就有城墻了。小編收集了西安城墻作文,歡迎閱讀。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上了西安城墻。哇,城墻真寬呀,它幾乎有15米寬。走呀,走呀。我看見了一座座宏偉的城樓,城墻上還放著幾輛大戰車呢。走呀,走呀。突然,烈日當空,火辣辣的太陽可把我和爸爸媽媽熱壞了?!颁夸?,把衣服脫了,鞋子也脫了?!啊笆?。那你也脫了,爸爸?!庇谑?,我和爸爸穿著大褲頭,光著腳丫子,走在燙乎乎的城墻上。幾個非洲黑人阿姨看見了,還沖我們笑了呢。
在西安,必去的地方其中就有城墻了。西安城墻,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城墻,也是我國最著名的古代城墻之一。它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在明朝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就修建起來了,但它依然是那么宏偉。
一進南門,看到的便是一個甕城。大家都聽說過“甕中捉鱉”吧。甕城,就是把敵軍趕進一個只有一個出入口的范圍內,居高臨下地打擊敵人,這使敵人無還手之力。走近甕城,看到的是一塊塊已經老舊的磚頭,但是甕城依然屹立著,我心里暗暗贊嘆著古人的智慧。我站在甕城里,想象著當年數萬大軍進了城,手上拿著各種兵器,但被城上扔下來的弓箭或石頭隨便宰割的時候,我心里一震,這是戰爭的殘酷,也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
接著,我們走上了城墻。城墻上十分寬闊,可以并排走兩輛車那么寬,但地上的磚石因為年代久遠而變得坑坑洼洼。我們突然瞧見了有借自行車的地方,于是騎上了自行車,在城墻上飛馳。此時正值黃昏,我們迎著太陽騎去,看著一輪紅日慢慢地從形態各異的房子中間落下。余暉灑在城墻上,城墻變得閃閃發光,光芒照到了云上,本就美麗的云更是蒙上了一層橙色的薄霧。聽著風從耳邊呼嘯而過,看著夕陽慢慢落下,心情特別的舒暢。
西安城墻,是古代人民智慧的象征,是戰爭的殘酷,更是寶貴的歷史文化。摸著城墻上的磚塊,雖然它們已經老舊,甚至有些殘破不全,但它們身上閃著亮麗的光芒,我仿佛又看見了當年千千萬萬匹馬,千千萬萬個人從中經過的場景。我心里升起一種由衷的自豪,這一切,都是華夏子孫的杰作,都是值得敬佩的。
春節前,我和爸爸媽媽回姥姥家過年的時候路過西安,爸爸媽媽帶我參觀了西安的古城墻。我們買的門票背面介紹說,這座城墻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城墻高12米,基寬16-18米,頂寬12-14米,城周有觀敵臺98座,四周均有登城馬道,有垛口5984個。城外有護城河,四門跨河外設有吊橋。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比較完整的唯一的一座封建古城墻。我們是從南門上城墻參觀的。南門也叫“永寧門”,算是南邊的一個主城門。沒有見到城墻之前,媽媽給我講了一些有關城墻的事,我還以為城墻就是一堵普通的圍墻,心想圍墻有什么好參觀的呢?再說,人又怎么能上到墻上,而且還能打仗呢?我的腦子里出現了一串串的問號??墒堑任襾淼匠菈ο绿ь^一看,才知道這城墻好高啊!足有三四層樓那么高,而且非常厚,這哪是普通的圍墻呀。我們順著城門邊的樓梯,也就是登城馬道上到了城墻的頂上。
一上去,我就更驚奇了,城墻的頂上真寬呀,足可以并排開四五輛汽車!上面還長的有樹呢?靠著城外的那一面墻很高,大概有兩米高,頂部有一個個長方形的垛口,那些垛口都是以前守城的士兵觀察敵人用的。如果敵人進攻了,還可以開弓放箭??砍抢锏哪敲鎵ι缘鸵恍?,只起了防護的作用,以免人掉下去。城墻頂上的地面是斜的,外高里低,這樣雨水很容易流走。我爬上臺階從垛口往下看,看到了城墻外的護城河和河上正對著南門的吊橋,還有遠處馬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和汽車。站在城墻上,我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古代的人能建造出這么雄偉的城墻,他們真是太了不起了,他們一定很聰明,也一定很勤勞。這次我參觀西安古城墻收獲真大呀!
西安城墻實用篇四
我們在西安的最后一站是參觀著名的西安古城墻。
從景點的介紹中,我了解到這座城墻呈長方形,墻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東墻、西墻、南墻、北墻總長11.9公里。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城周有觀敵臺98座,四周均有登城馬道,有垛口5984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比較完整的唯一的一座古城墻。
對于這些數字我是沒有什么感覺的,我也不太明白什么叫城墻。等我來到城墻下抬頭一看,馬上明白了所謂城墻就是保護一座城的墻。可不是嗎?你看它多高??!足有三四層樓那么高。你看它多厚啊!而且不是普通的厚,它的厚度有15米,竟然大于它的高度,足可以并排開四五輛汽車!在沒有飛機、坦克、大炮的古代,這座城墻真的可以說是穩如泰山了。順著城門邊的樓梯上到城墻的頂上,這種寬闊的感覺就更明顯了。
在城墻頂上,我仿佛覺得自己是站在長城上!可不是嗎?這座古城墻和長城有蠻多相似之處呢!都是那么的巍峨雄偉,都是用于抵御外敵的入侵,而且古城墻頂的兩邊也像長城一樣有圍墻,靠著城外的那一面墻很高,比大人的身高還要高出許多,圍墻上有一個個長方形的垛口,這些垛口都是以前守城的士兵觀察敵人或射殺敵人用的。城墻上還有一些和長城上一樣的瞭望臺。
我在城墻頂上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想象:靠城外的圍墻比靠城內的'圍墻要高出許多。真奇怪,為什么不修得一樣高呢?后來回來看資料才了解到,靠城內的墻只是為了免得士兵掉下去而修建的,只是起基本的安全防護作用,所以不必修那么高。而外墻是為了抵御外敵,是打仗用的,所以要修建得高于士兵的身高,這樣才能保護士兵。而且我還看到古城墻頂上的地面是斜的,外高里低,原來這是為了讓雨水快速流走,城墻頂上不會積水。
我站在古城墻的頂上往下看,城墻內外都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西安這座古城所體現出的古樸美與現代美的完美結合。
西安,匆匆一游,就帶給我極大的震撼。我一定還會再來的!
西安城墻實用篇五
來到西安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無論你站在哪里,都能看到古城墻的身影。西安古城墻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之一。
站在城墻腳下抬頭仰望,只見它巍然挺立,恰似大地的脊梁。這時,你會體會到一種執著、樸實的性格,一種宏大的巨人氣概。
西安古城墻始建于隋朝。唐朝初年,對只是雛形的城墻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和擴充。唐末以后,長安失去了國都地位,城大人少的現實使得防守和管理的難度加大,于是,廢棄了原建的外廓城和宮城,修建了皇城。由于這是為了軍事上的需要,因而建得非常堅固,奠定了城墻的基礎。明初增修城垣時,在皇城的基礎上,將北、東兩面向外擴展了四分之一;明隆慶二年,又給城墻砌了一層青磚。戰爭年代,城墻擋過槍箭;困難時期,城墻忍受著人們挖洞避難;數百年的滄桑歲月,城墻又經受了自然界的風風雨雨。雖然雄姿依然,但身上免不了有些孔洞。如今,西安古城墻成了人們參觀游覽的勝地。
西安古城墻內部用黃土分層夯打,每個夯土層約9厘米;最底層用石灰、土和糯米汁夯打,外面砌有巨大的城磚,怪不得城墻這么堅固。城墻高12米,頂寬13米左右,底寬16米左右。城墻頂的外沿有5894個垛口;城墻上有射口和潦望口;城墻外有寬6米多、深近4米的護城河;城墻內部有可供守衛者上下的斜坡,以便隨時攻擊和撤退。這一切構成了嚴密的城防工程設施。
城墻周長11.9公里,東墻長2590米,西墻長2631.2米,南墻長3441.6米,北墻長3644米。整個城墻有四道主門,東曰長樂門,西曰安定門,南曰永寧門,北曰安遠門。每道城門上都有城樓。這些城樓,形體壯麗,建筑精美,巍峨壯觀,頂鋪青灰色玻璃瓦,梁仿間彩繪絢麗,鮮艷悅目。東城樓高大雄偉,像一名站崗的戰士。南城樓則像一個小姑娘,悄然靜立,小巧玲瓏。西城樓有兩座,靠城外的稍大些。它們真像一對孿生兄弟,穩重的哥哥嚴肅地站著,調皮的弟弟伸著腦袋從哥哥肩膀上往外窺探。北城樓較長,位置也凹進城內。
這就是西安的古城墻,它熔鑄著力,浸潤著善,也蘊蓄著天然的美。春日融融,春風拂面,朋友,你不妨登上古城墻游覽一番。這里清新的空氣,樸素的色彩會讓你心曠神怡。走在城墻上,你一定會產生海闊天空的聯想,為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而感到驕傲。
西安城墻實用篇六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真正的景色要親眼看見才能體會其中的壯美秀麗。
————題記
這個國慶,我們全家決定去兵馬俑之城西安游玩。去之前,聽姐姐們說西安是座古城,四四方方,整座城區被古城墻所環繞。我不禁心中對這座古城產生了好奇,因為成都就不是方的,指路也不會指東南西北,所以這引起了我莫大的興趣。
從成都去西安的路上,我們走的秦嶺這條線。一路上,我就被那連綿不斷的群山吸引了眼球,聽媽媽說,秦嶺一半屬于四川一般屬于陜西,這得是多么壯麗的一條山脈啊,不但一山接著一山,起伏不斷,那滿山的參天大樹也是色彩斑斕的,我想,要是從天上看,秦嶺應該就是一條盤旋在中國大陸的一條巨龍吧。
到了西安,我就被這古城的美所震撼,迎面就是一座巨大的城墻,千百年來屹立在那里,仿佛一個忠誠的侍衛,始終守護著這古老的城池,守護著里面被掩埋千年但終究大放光彩的秦朝士兵們。我心中暗暗決定我一定要登上這古城墻,重走一遍先人的路。果不其然,第二天我們就去了古城墻,看著眼前巨大的石梯及城墻上那一塊塊巨大地石塊,我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這是我的祖先一點一點建起來的,用努力和堅持使這宏偉的城墻拔地而起。一步步登上石梯,終于來到了城墻上,環顧四周,果然正正方方,池城中南北貫穿,東西橫跨,一個“田”字就這樣展現在我眼前。我們沿著城墻走,還租了自行車騎,想完全領略城墻的風采,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不過此時的城墻又是另一種美,石塊被大雨沖刷的分外干凈,遠遠望去,更顯巍峨!
后來的幾天,我們還去看了木頭做的宮殿,兵馬俑等,但還是城墻的美最為讓我震撼,它的古樸它的雄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這種美是不能從別人的描述中感到的,一定要親眼所見才能體會其中的壯麗。這次西安之行真是不枉此行。
西安城墻實用篇七
我的家鄉在西安,西安有許多舉世聞名的古建筑:大雁塔、小雁塔、鐘樓、鼓樓……可我最喜歡的就是城墻了。
聽媽媽說,現存西安城墻是明朝的時候在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城墻呈長方形,城墻的厚度大于高度,穩固如山。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等。明朝時僅設四個城門: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為了交通便利,現又開通了建國門,含光門,朱雀門等城門。
古老的城墻是那么雄偉壯觀,像一條巨龍環繞著古城西安,走過了悠悠的歷史歲月。
登上城墻,西安的美景盡收眼底。朝遠處看,高樓林立,鱗次櫛比,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古城西安一片繁華的景象;朝近處看,環城公園綠樹成陰,郁郁蔥蔥,群芳吐艷,姹紫嫣紅,護城河像明亮的腰帶鑲嵌其中,真是美不勝收。
啊!美麗的城墻,你是西安的象征,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寶,我為你感到驕傲和自豪!
西安城墻實用篇八
中國歷史上有無數的名勝古跡,但沒有一處,能像西安城墻這樣,吸引著我。
西安城墻修建于明代,歷經六百年風雨,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行走在西安城里,只能遠望到城墻的一角,或是角臺,或是門樓,又或者古墻。直到漸行漸遠,出了城,到了城墻下,整座明西安城墻終于完全展現在眼前。
說不上究竟是何種感覺,城墻雖不大,但那沉淀百年的氣息,在浮華塵囂中獨樹一幟的老城威嚴,都令人深深嘆服。城墻亦不高,百來級臺階。然,青灰色的石階,每一級都肅穆莊嚴;石階旁的塵灰,似每一顆都帶著故事。
城墻由內向外微微傾斜,排水口在下首。這樣的設計是為排水便利,但著實不易完成,叫人佩服古人的智慧。箭樓勻稱地分布,樓面朱紅的漆有些褪色,竟成了古老神秘的暗紅。而墻面深淺不一的痕跡,記錄了這里所經歷的風雨。
城墻內街道寬闊,由青石板鋪就,淡然中帶著不可侵犯的威儀,街道兩旁的石攔幾有一人高,透過石欄依稀可見城外的街道,明代時騎馬牽騾的人們入城趕集的盛況仿佛就在眼前。
一陣吵鬧聲打斷思緒,起身一看,原來是一大批外國游客隨導游參觀明城墻。在他們臉上驚嘆、敬佩、不可思議等表情不停變換著,還時不時發出贊嘆聲。我笑了,驕傲感油然而生。這樣古老的、承載了百年文化的中國建筑,絕對會讓所有人嘆為觀止。
古老的城墻,卻不過只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冰山一角。從未有一刻,我像現在這般,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無比自豪。
西安城墻實用篇九
寒假,我和爸爸有幸參觀了西安城墻燈會,城墻燈會那壯麗的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一進門,我們就看見兩條巨龍,像是在翻飛騰達,再往墻上看,大大小小的巨龍數不勝數,他們有的在閉目養神,有的在好奇的望著周圍的一切,有的在對旁邊的同伴說悄悄話,有的在……。
登上城墻后,各式各樣的卡通人物燈,歷史人物燈,動物燈,科技動漫燈……跳進了我們的眼睛,那燈火輝煌的樣子,真美!
往前走,哇,好漂亮。原來是秦腔臉譜燈,它是我國最重要的形之一。充分的展示了西北神韻和漢唐雄風。
接下來就是皮影,又稱燈影,以在燈光照射下用獸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戲而得名。這種源于中國的藝術形式,迷戀了多少國外戲迷,人們親切的稱它為‘‘中國影燈’’。
下來就是外國的一些歷史人物的展示,自由女神是那樣的美麗,象征著和平和自由,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相擁而坐。
西安城墻實用篇十
在周末的晚上,我和媽媽,妹妹一起從小南門段上城墻上賞燈,看看美麗的西安夜景。
剛映入眼簾的便是玉兔娶親,由兩個兔子抬花轎,四個兔子吹喇叭。再往前就是兔奶奶和兔爺爺,后面還貼著福字,我都想成為它們快樂家族中的一員呢。
往前走哇,好漂亮。原來是秦腔臉譜燈,它是我國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充分的展示了西北神韻和漢唐雄風。下來是祥獅獻瑞,是以花瓶的形式展現,畫上五彩繽紛的圖案,中間是轉動的蓮花燈,特別有動感和美感。再往前走是志丹刺繡,它是以蝴蝶,小老虎燈為主題。中間是一只特大蝴蝶,第一層和第二層是小老虎。我真佩服她們能把刺繡燈做的這么好。
走了一段,有四個迎春大鼓相對排列迎著2021年的到來。
接下來就是皮影,又稱燈影,以在燈光照射下用獸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戲而得名。這種源于中國的藝術形式,迷戀了多少國外戲迷,人們親切的稱它為“中國影燈”。對面是陜西泥塑很有自己的特色,近幾年在郵票中也添加了新丁,是以我們陜西泥塑的圖像為圖案。
有十三個王朝在西安建都,更讓我們覺的自豪……有十三個帝王燈分別是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秦,前趙,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的十三位帝人,展現出了各個朝代的輝煌。
這一段過后,路兩邊前后有16個燈柱繞著向我陽花。進入福門,門口龍纏柱,頭頂大紅燈籠兩邊有8個花瓶燈。
我相信接下來的燈展只要是陜西人都知道的陜西十大怪,面條像腰帶、鍋盔像鍋蓋、辣子是到菜、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吃飯不坐蹲起來、睡覺枕磚塊、唱戲吼起來。陜西十大怪其實是一種獨特的生活。
陜西剪紙從南到北,特別是黃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處都能見到紅紅綠綠的剪紙。
進入和平門段是四川成都的特色燈展,有熊貓十八羅漢,神態各異。
麒麟獻瑞是成都三絕之一的玻璃燈,它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它四只踏云底下,一只在巨大的圓球上翹首展望,這組燈用十萬余小玻璃瓶扎制而成,通體透亮,生動活波頭彩奪目。
古老城墻上的每一盞燈,都給美麗的西安古城夜色增添了一份奇異絢麗的色彩,每一組燈都仿佛是一顆顆天空中的星星,把我的家鄉——西安的夜空,照耀的更加美麗!
我愛你,美麗的古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