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人教版年月日教學設計 沈俊杰年月日教學設計篇一
-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 推薦度:
- 《氓》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翠鳥》教學設計 推薦度:
- 泉城教學設計 推薦度:
- 《觀潮》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月日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文章詩化的語言。
2、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飛蛾撲火”“夸父逐日”“亙娥奔月”在文中的含義。
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味文章詩化的語言。
2課時
一、導入新課
“飛蛾撲火”“夸父逐日”“亙娥奔月”等故事是廣為流傳的民間傳說,是中華民族寶貴文化遺產的一部分,請你用故事的口吻為全班同學講述這幾個故事。
二、預習檢測
1、走進作者
巴金(1904—20xx),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現當代著名文學家。1927年初赴法國留學,寫成了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發表時始用巴金的筆名。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等長篇小說,“xx”后出版了《隨想錄》,引起巨大反響。
2、文題背景
這兩篇文章都寫于抗日戰爭期間,當時的中國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國主義的蹂躪,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殺浸淫。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與生存,千千萬萬不甘做亡國奴的人們,拿起武器,走上戰場,不惜犧牲。作者寫作《日》和《月》,就是為此而發,以飛蛾,夸父追求光和熱,象征志士仁人們為祖國轟轟烈烈的獻身。作者贊美飛蛾,也就是贊美抗日將士。
3、嘗試為下列加點字注音。
皓月()姮娥()侵入()一撮灰()
瞬間()旸谷()憑欄()浸()
4、解釋下列詞語。
旸谷:皓月:
憑欄:瞬間:
轟轟烈烈:倘使:
《日》學習過程
一、整體感知。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第一次先學后教,小組合作。
1、本文可分為三部分,請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
2、課文由飛蛾撲火聯想到了古代的夸父逐日,飛蛾、夸父有什么共同特點?
3、作者寫“日”,卻用主要篇幅來贊美飛蛾撲火,這是為什么?
第二次先學后教、小組合作。
二、品讀研討
1、“飛蛾”為什么值得贊美?
2、如何理解“沒有了光和熱,這人間不是會成為黑暗的寒冷世界嗎”?
3、《日》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月》學習過程
一、整體感知。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第一次先學后教、小組合作。
1、本文可分為三部分,請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
2、月亮在文中帶給人的突出感覺是什么?你是通過哪些描寫體會出來的?
第二次先學后教、小組合作。
二、品讀研討
1、“月的光是死的光”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再地寫月的“冷”“死”有什么含義?
2、《月》文中“嫦娥奔月”的目的是什么?根據文意回答。
三、課堂小結:
《短文兩篇》是巴金建國前創作的散文詩。它散發著作者憂郁而熱情的青春氣息。 《日》表現作者熱情洋溢的一面,在那個“沒有了光和熱”,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間的飛蛾”,“飛向火熱日球”,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表現了作者對真理的追求。《月》則表現作者細膩幽靜的一面,作者贊頌亙娥為了一個不知名的理想而放棄原有的一切,“妄想”改變“月”這個冰冷的星球。亙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
這兩篇短文都表現了作者對人生、對生活的一種希望和信念。
四、課后作業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撒謊(sā)皓月(hào)飛竄(chuàn)污穢(suì)
b、磬口(qìng)睥睨(pì nì)倘使(tǎng)發泄(xia)
c、浸入(jìn)真諦(dì)朔方(shuò)萬壑(ha)
d、天穹(qióng)迸射(bang)旸谷(yáng)奔跑(bēn)
2、填空
a、《日》《月》兩篇短文原載于散文隨筆(),寫于1940年至1941年。作者(),著名文學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分別為()、()、();愛情三部曲,分別為()、()、()。
3、下列成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a、平時,大家抓緊時間學習,陳冬卻玩得痛快。要大考了,他天天開夜車,結果得了大病,連大考都不能參加。真是自作自受。
b、這個人,狼狽為奸,干盡壞事,終于得到了法律的制裁。
c、小明的媽媽一進來,我們寢室的人就不謀而合地站了起來。
d、你的主張和我的主張完全一致,這真是不約而同。
4、閱讀理解。
為著追求光和熱,將身子撲向燈火,終于死在燈下,或者浸在油里,飛蛾是值得贊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間它得到光,也得到熱了。
我懷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趕日影,渴死在旸谷。
為著追求光和熱,人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沒有了光和熱,這人間不是會成為黑暗的寒冷世界嗎?
倘使有一又翅膀,我甘愿做人間的飛蛾。我要飛向火熱的日球,讓我在眼前一陣光、身內一陣熱的當兒,失去知覺,而化做一陣煙,一撮灰。
1、文中的“日”“飛蛾”“夸父”都寄托了。
2、文中哪句話點明了作者對人生理想的追求?
3、文中寫“飛蛾”“夸父”的目的是什么?這是什么寫法?
s("content_relate");【月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年、月、日》教學設計11-29《年、月、日》教學設計6篇01-19《認識年、月、日》教學設計范文08-12《日》教學設計12-182017年日月潭教學設計反思11-04《月跡》教學設計08-12《月跡》的教學設計12-07《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學設計10-05全國消防日教學設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