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心得體會,它們可以是對成功的總結,也可以是對失敗的反思,更可以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過記錄心得體會,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借鑒他人的經驗,規劃自己的未來,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家鄉喀什變化心得體會篇一
10月15日下午,我有幸參加了克拉瑪依市余敏名師工作室研討活動,聽了獨山子來的優秀教師的三節課。三位名師分別選了三節不同的課,都是我們平常較為懼怕和上起來困難疑惑比較多的課型。聽了三位優秀教師的高效課堂,我收獲頗豐,同時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
獨六小的劉老師為我們帶來的是一節四年級的習作課——寫童話。劉老師親切而溫柔的姿態,就連每個聽課的老師都覺得心情舒暢。上課之初,學生發言不夠積極,劉老師便自稱擁有魔力,可以將這魔力傳遞給每個學生,可以讓他們變聰明。學生聽后,頓時信心大增,發言逐漸變得踴躍起來。到后來學生在劉老師的引領下,插上想象的翅膀,結合有趣的視頻和學生讀過的印象深刻的童話,使學生一步一步受到啟發,從而大膽發言。后來,學生編童話故事時每人都能做到有話可說。這一切,劉老師可謂是做得水到渠成。
另一位來自獨五小劉老師的古詩詞教學讓我們耳目一新。《泊船瓜洲》是一首耳熟能效的名作,為了上出新意,劉老師另辟蹊徑,從詩句的誦讀入手,遵照“平長仄短入聲粗、韻腳拖長帶曲調”的規則,一步步指導學生聯系詩人王安石的創作背景,讓學生在一遍遍誦讀中從“離鄉遠、家鄉美、月亮圓”三方面來體會是人的思鄉之情。最后,劉老師還帶領學生一起吟誦古詩,給學生和在場聽課的老師一種全新的體驗和感受。
獨一小的張媛老師上的是一節略讀課——《用心靈去傾聽》。張老師的課堂干脆利落,不拖泥帶水,依據略讀課的特點,結合課前的閱讀提示,讓學生自讀自悟。在學生匯報時,再將相應知識點和學習方法穿插其中,并能在課文學習后拓展,讓學生學以致用,真正達到學有所得。
最后,獨六小的劉老師還為我們做了題為《寫字教學,從平時抓起》的講座。劉老師首先從上次的六年級抽考分析開始,為我們詳細分析了寫字教學的重要性,接著提出了一些如何上好寫字課的建議并結合獨六小老師們的一些具體操作實例讓我們借鑒。最后,我們一起欣賞了獨六小學生的一些作品。劉老師毫無保留的經驗傳授,使我們明確了目標,也增強了信心。
這次聽課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我也反思到教學中存在很多的不足。聽課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我會珍惜每一次聽課的機會,向優秀教師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家鄉喀什變化心得體會篇二
喀什,這個美麗的城市是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回望這些年來,喀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和感受。下面我將從交通發展、經濟繁榮、生活水平改善、文化傳承以及環境保護五個方面來談談我的家鄉喀什的變化心得體會。
首先,交通發展是我家鄉喀什變化的重要體現之一。不久前,我還記得通往外地的公路在雨天常常泥濘不堪,交通十分不便。而現在,高速公路修建完善,鐵路網絡連通,大大提高了喀什與外界的聯系和交流。我曾經利用這方便的交通工具去其他城市旅行,感受到了全國各地的風土人情,擴大了自己的視野,也更加地熱愛我自己的家鄉。
其次,經濟的繁榮也是我家鄉喀什變化的重要方面。過去,農田面積狹小,農作物產量低下,農民的收入很低。如今,在政府的扶持下,農業結構調整,農民種植高效經濟作物,農業生產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同時,以喀什為核心的產業園區相繼興建,引進了大量的企業和投資,為城市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經濟繁榮不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也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和發展空間。
第三,生活水平的改善是我家鄉喀什變化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在過去,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較低,缺乏一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然而,如今,喀什的社會事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醫療、教育、居住條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醫院和學校的建設得到了重視,醫療條件提高,教育質量也得到了提升。居民的居住環境也得到了改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
第四,文化傳承是我家鄉喀什變化的又一個重要方面。喀什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的地方,傳統的喀什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融合成為城市獨特的魅力所在。政府和社會各界都非常注重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修復了一些古建筑,舉辦了許多文化活動和節日慶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愛好者。我也深深感受到了這種文化的力量和影響,我對喀什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
最后,環境保護是我家鄉喀什變化的最后一個方面。過去,在喀什市場和一些農村地區,垃圾堆積成山,環境臟亂差,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然而,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喀什政府大力推進環境整治工作,城市垃圾分類得到普及,且修建了垃圾處理場所。農村地區也實施了農田環境保護措施,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改善了環境質量。如今,喀什的環境干凈整潔,居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總之,喀什的發展變化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交通發達、經濟繁榮、生活水平改善、文化傳承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變化讓我對我的家鄉充滿了自豪和自信。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喀什將會以更加嶄新的面貌吸引更多的目光,繼續為我和我的家鄉帶來更多的機遇和發展。
家鄉喀什變化心得體會篇三
我的老家是湖北省浠水縣巴河鎮。爸爸說,以前老家特別窮,只有一條房屋歪歪斜斜、路上滿是泥巴的小街,街上只有幾家很小的商店,人們的穿著破爛不堪,過著節衣縮食的日子,生活特別的貧困。
改革開放以后,勤勞的家鄉人民逐漸走向富裕。家鄉的巴水河蘊藏著豐富的優質黃沙資源,這些年家鄉大力發展黃沙經濟,形成了采、運一條龍的發展模式,黃沙遠銷上海、江蘇等地,很多農民搖身一變,成了腰纏萬貫的“沙老板”。還有的人自己購置船只,在長江上跑運輸,很多人都擁有了自己的船隊。我還聽老家的叔叔說,以前這里湖多地少,湖面都進行圍湖造田,如今大家響應黨的號召,退田還湖,發展特色養殖,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連滅絕多年的鄂東一絕“巴河貢藕”也終于重見天日。
這幾年,每次跟爸爸回去,都感覺家鄉在不斷變化。以前破爛的平房大多變成了高樓大廈,窄小的泥巴路變成了寬闊的水泥大道,大道兩邊還修建了漂亮的花壇,街上的商場、超市一家挨著一家,非常的熱鬧。
回想30年前,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大多數人家一年吃不了兩回肉,一日三頓吃咸菜蘿卜干,如今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肉;過去家鄉人穿衣服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而現在舊的沒爛,新的又買了,年輕人還緊跟時尚,穿著非常時髦呢。
富裕了的家鄉人民,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吃飽穿暖,有了更高的精神上的追求,鎮上建起了圖書館、文化館,忙碌一天的農民,可以看書、參加一些有益的文化活動。家家都安裝了閉路電視、有的家庭還買了電腦,足不出戶就知道天下大事,開闊了視野。
我的家鄉在變化,我的祖國也在變化。祝愿家鄉更加富裕文明,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家鄉喀什變化心得體會篇四
今年,是我進入工作崗位的第六個年頭。我從小到大的一個夢想就是當一名中鄉的變化家鄉發展的排頭兵,我很高興能夠進入這個光榮的家鄉。
__年__月__日,懷著一顆無比激動的心和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我走進了一個充滿神奇、美麗的家鄉。當我看到家鄉的變化時心底的喜悅不已于是滿載而歸,因為我已經成功地走進了我的家鄉。
首先,我被分配到了鄉,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家鄉里面工作我感到非常的榮幸。這里的環境很好,我很快就熟悉了工作環境,我在領導和各位同事的關心幫忙下不斷提高自身的各項潛力,迅速適應了家鄉的環境。我在這里不僅僅學會了很多做事方法,還學會了如何處理問題。這都是在領導和各位同事的幫忙下才得以完成的。在工作之余,我還參加各種活動,在這里,我認識了很多的朋友,他們對待工作的認真和嚴謹,不管哪個階層,他們都給我很好的印象,我們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使我們的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其次,在鄉村工作的這__年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好鄉村工作。這是一個基本的要求,我們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良好的工作習慣。在這__年中我們學習了農業技術,農民的飲水知識和小麥、玉米、油茶的種植,還有農業科技方面的知識。這些都是農業工作人員所必須學習到的東西。作為村長,我們的工作職責是管理好村民和農戶,管理好村民和農戶之間的矛盾,管理好這個組織,把農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樣不僅僅能夠保證工作順利進行,還能夠帶動村民到田間地頭幫忙做農活,如果不能及時的幫助和引領群眾去農戶家里幫忙,農戶就會失去收入,這個時候的我們更應當在學習中提高自我各方面的潛力,盡力幫忙村民增加收入。
在這__年的鄉村生活工作中,我也學到了很多的東西,這是在學校學不到的。鄉村生活不比在家里和在學校,在這里,沒有了中學時候的拘束和不安寧,這是在家里的感覺,是在外的感覺;同時,這里是個小社會,在這里,沒有家人的疼愛,這里更是一個小社會,這里的人都是我的爺爺奶奶,大家庭的溫暖,這里的工作都是由我來負責,大家庭的和睦,這里的人際交往等等都是我的工作所得。
總之在這__年的工作生活中收獲了很多,不僅僅是工作上的技能上的提高,還有在思想上的成熟,這都歸功于領導和同事們對我的幫忙。我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家鄉喀什變化心得體會篇五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伴著迎奧運的腳步,一學期的工作又即將結束,回顧一學期的工作,有許多的收獲,也留下了許多的思考。為此,對本課題工作特做總結如下:
《家鄉》課是吉林省地方課程,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家鄉的豐富的資源,以及秀美的風光。了解家鄉的交通、城建的巨大變化,用心靈去感受家鄉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在教學中,努力創造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但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并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收集資料,上網查詢,多渠道、多方位的去了解鳥的種類、生活習性、特點,以及鳥與人類的密切關系……鳥是人類生活環境中的重要成員,了解到我國鳥類,占世界前四位。鳥是人類的朋友,它捕捉害蟲,是農林生產的保護者,鳥對人類的貢獻非常大。教育學生要保護鳥類,就是愛護自己的家園。
游戲是小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學習的一種新途徑。家鄉的游戲種類很多,教學中,不但教給游戲的方法,還要學會游戲規則,懂得做人的道理。在游戲中學習成長,體會到游戲的快樂。
在教學中,開展故事會,講故事,評選故事大王,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讓學生充分得到個性的的張揚。通過收集民間故事,讓學生增添了許多學習樂趣,還學會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我省河流眾多,河流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好處,認識到河流在工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學生愛護河流,不污染河流,不浪費水資源,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我省野生資源豐富,盛產各種各樣的山珍。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山珍,品嘗山珍美味,理解山珍的廣泛用途。鼓勵學生制作山珍標本,體驗成功的喜悅。家鄉的山水養育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熱愛家鄉,建設家鄉,讓家鄉的山珍進入國際市場,創造感更多的經濟價值。
學習是人的一生的財富。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參與者,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讓學生有成就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給學生一個題目,讓他們自己去創造;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給學生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充分地去展示自我的空間。
家鄉喀什變化心得體會篇六
我們生于中華民族之林,生于中國古代,中國人民生活在一個幸福、、安定的中。我深信,我們的在未來,她的明天,將會更加燦爛輝煌!
中國人民的偉大,是我們的母親。她給了我們無法回避的世事,她給了我們無法回避的未來。她,給了我們前進的方向,她給了我們無限的勇氣,她給我們的是一片美麗的天空。她是人們生平第一次見到她那美麗的面孔——我的母親——她的兒子。她是我生命里的一個偶然,她的兒子從小就是我的好姐姐,在一次次的失聲痛苦之中,她漸漸地長大。她從小就是我心中的偶然。她的爸爸是一個十分堅強,十分勇敢的人,他們給予了她很多的愛,但是我的母親卻不能和她做最后。她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堅強。她對我的愛有些偏狹,但是我的母親卻是一個十分堅強,十分勇敢的人。我想,這就是我們的母親,也是我的母親!我們不僅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也要讓父母知道,他們為了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孝敬他們?我們不僅要孝敬父母,也要讓父母知道,他們為了我們是多么辛苦!
在這樣一個幸福的生活里,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學習她永遠不要被社會上的物欲所迷住,要讓自己的生活過得開心而充實!要向她的父母致敬!向他們學習!她的母親是個好媽媽,她的兒子從小就是我的好姐妹!我要向她學習她永遠不要被社會上的物欲所迷住,要讓自己的生活過得開心而充實!我要向她的父母致敬!我要向她的父母致敬!我要向她的父母致敬!
家鄉喀什變化心得體會篇七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靈溪一小五年級的,今天我要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 愛祖國愛家鄉 。
在這花果飄香、秋風送爽的日子里,13億中國人民迎來了新中國母親66周歲的華誕!在這載歌載舞、普天同慶的日子里,13億中國人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祖國母親的愛戴與祝福!
我,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更是熱愛祖國、熱愛自己的家鄉! 祖國,我愛您江南的和風細雨、小橋流水,我愛您北國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我愛您幅員遼闊的大草原、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我愛您威震世界的萬里長城、名揚海外的壯麗河山!我愛您這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我愛您五千年文明智慧、博大精深的文化燦爛,我更愛您久經風霜、不屈不撓的中國魂!
曾幾何時,祖國您歷盡磨難,飽受滄桑。侵略者的魔爪,將您瓜分,冒險家的肆虐,將您洗劫。然而英雄的中國人并沒有趴下,一片片忠心,一首首悲歌,一聲聲吶喊,一股股豪情!南湖的紅船吹響了革命的號角,井岡山的紅旗點燃起星星之火。沉睡的雄獅終于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東方巨龍終于抖擻精神揚威立世!1949年10月1日,城樓上那氣壯山河的禮炮,展示了中國人的氣魄和膽量,挺起了一直佝僂著的中國人的背梁!
是的,我們的祖國是多災多難的,但在災難面前卻更能顯示出了各民族勞動人民的團結和堅強;面對雪災、宣揚西藏地區獨立的勢力、大地震一次次天災人禍接踵而來,祖國母親在忍受著巨大痛苦,在為那些離去的兒女們流淚、心痛。但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秉著不拋棄不放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偉大信念,秉著一顆顆緊緊相連的中國心,走出了悲痛,迎接和創造著這嶄新的一天!歷盡風雨。今天,在世界的地平線上,中國已經邁上了國際化的道路。你看,神州飛船一飛沖天;嫦娥一號邀游月空;奧運會圓滿成功。。。。。。科學、文化、經濟的飛速發展這些都在向世界昭示:東方的巨龍正在騰飛!
是的,只有祖國騰飛了,家鄉才能發展!座落在浙閩交界擁有天時地利的就是我的家鄉。汾河兩岸居住著60萬勤勞勇敢的堯都人。不僅擁有東西兩山豐富的礦藏,還有國家級的呂梁森林公園;美麗富饒的堯都不僅風景秀麗,在經濟上更是飛快地發展,城市化建設如火如荼!如今已擁有了十張“國字號”的金名片:中國煤炭之鄉、中國蔬菜之鄉、中國蘋果之鄉、中國的蘆筍之鄉、中國的紅薯之鄉、中國的花果城之一。。。。。。看,一家家忙碌的民企,一畝畝飄著鄉韻的特產、一幢幢漂亮的校舍、一條條寬敞的街道,還有那筆直的高速公路、那蒼勁有力的鐵路更像兩只慈祥的大手,將送得更遠、托得更高!
家鄉喀什變化心得體會篇八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不僅城市在急速變化,家鄉的小鄉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春節回到家鄉,與爸爸爺爺所說的樣子不太一樣,與照片上灰色的一片也不一樣,把改革前的昨天與輝煌的今天相比,家鄉的變化深深烙印在我心里。
家鄉在韶關的一個小村子里。
翻開那已經沒有封面的相冊,里面已經微微發黃,還有點點黑斑的,顏色只有黑白灰三種的照片。相冊的幾頁都不翼而飛了,但細看照片還是被收藏的很好。就是這樣一本老舊發黃的相冊里,記錄的確是著幾十年來所發生的變化。
幾十年前,全村沒有一條平坦、寬闊的水泥路,全是泥濘的泥巴路。每到下雨時,人們總得小心翼翼的過泥濘路,而且泥濘里又小窄,十分不便。現在村里的泥濘路都鋪上了干凈又舒適的水泥路,不再是坑坑洼洼的。
幾十年前,幾個村子連一臺小小的收音機都沒有幾臺,更別說一臺電視機。現在村里每家每戶都有一臺電視機。村里就是一個大家庭,信息傳遞的速度也快。再也不會相以前一樣,信息根本進不來。
幾十年前,全村沒有摩托車,大都是自行車。從村里到縣城要步行1小時左右。現在村里家家都有摩托車,一半的人家都買了汽車,汽車只要5分鐘就能到縣城了。
幾十年前,村民建的房子材料都是土,房頂是瓦片,窗戶只是一層薄薄的塑料,所有的家具材料都是木頭,是名副其實的“土房子”。當冬天來臨時,屋外寒風呼嘯,就算屋里生起柴火,冷的打顫。現在每家每戶都建起了水泥房,在墻壁還貼上了各種各樣的瓷磚,非常寬敞,裝修豪華,就像小別墅一樣。
不僅村里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連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村民懂得了如何種植,懂得科學種植,所以收成自然就高了。
家鄉的變化可真不小!
我相信,幾年后再看看村子,肯定還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