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春節的故事篇一
貼窗花,放鞭炮,
全家團圓真熱鬧。
春節是一年中我們最期盼,同時也是最熱鬧的節日。它有很多習俗,比如說貼窗花、貼春聯、放鞭炮、吃團圓飯等等。
“不,你錯了,不應該倒著貼。”爸爸說。
“為什么?”我好奇地問。
“福倒,福倒,你多讀幾遍。”爸爸笑著說。
“福到,福到……”我念著,念著,突然恍然大悟,“哦,福來了。”
團圓飯是春節最重要的活動了。我們一大家子人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飯桌旁,一邊吃著美味佳肴,一邊看著喜慶熱鬧的春節晚會。吃完飯,還有一項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最盼望的禮物——壓歲錢。我和姐姐準備好了一大串吉祥如意的話,向爺爺奶奶拜年,逗得爺爺奶奶“哈哈”大笑。爺爺奶奶送給我們一個大大的壓歲包,我們開心極了。我拿著壓歲包,只見紅包紅紅的,鼓著大大的肚子,像一位懷孕的媽媽。我想爺爺奶奶給的紅包,肚子里一定裝著很多錢,光想著就讓我興奮不已。媽媽告訴我說:“壓歲包是要壓在枕頭下的,保佑你這一年平平安安。”于是我把壓歲包放在枕頭下,美美地進入了夢鄉。
過年真好!這真是一個快樂的、幸福的節日!我期盼著每年春節家人都能快樂的團聚在一起,一個不少!
春節的故事篇二
春節是喜慶的節日,在春節里,你有經歷過怎樣的故事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故事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我的老家在我小的時候是很重視過年的,雖然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不是很富裕,在我的記憶里,年味十足。貼紅對聯,穿新衣服,吃肉,放鞭炮,吃糖果,都是我念念不忘的細節。
那個時候,我們那一幫小孩子最盼望著誰家殺豬,或者辦喜事。秋后經過長時間的準備,有的人家要給自己的兒子娶媳婦,這在莊稼院里是個大事情。在我七歲那年,我們大隊那條街上,外號叫疤瘌眼的人家要給大兒子娶媳婦,在娶媳婦的正日子(就是舉行結婚儀式的那一天)之前幾天要殺家里養了大半年的豬。村里的屠戶王二愣子專門干這活兒。肥豬一般都是前一天就不怎么喂食了,第二天王二愣子用一根繩子做個套子,三四個人把肥豬給套住,王二愣子拿著一個鎬把一棒子下去,肥豬就打昏了,然后就開始拾掇開了。給豬放血,吹氣,在開水里燙毛刮毛,開膛破肚。如果這家人家是個大方的,就會給我們這些小孩子每人幾塊糖吃,或者給一兩塊“餅干”(類似于餅干的面食,油炸過的,好吃得很),小孩子就歡天喜地鬧鬧哄哄撒著歡兒地走了。
那個時候家里給我買鞭炮,但是很少,我記得二踢腳才買了20個,小炮買了5掛(100響的),我每天眼巴巴地看著這些鞭炮,總想找個機會放一個聽聽響,但是不敢,怕挨打。我的哥哥會額外的給我一掛小炮讓我玩。我就拿著一盒火柴找小朋友顯擺去了。我把小炮放到墻縫里放,放到瓦片里放,放到牛糞里放,放到玻璃瓶子里放,放到狗眼前方放,反正就是覺得這樣好玩。好玩的結果是出了小小意外事故。我在扔點燃的鞭炮的時候,沒有掌握好時間,結果小炮在手里炸了,幸虧小炮威力小,只是把指甲炸劈了。把小炮扔到玻璃瓶里那次最危險,因為三個小孩同時往玻璃瓶里扔小炮,結果是玻璃瓶子被炸裂了,幸虧沒有炸碎,否則后果不堪設想,極有可能將眼睛炸瞎了。有人當了“叛徒”,我們幾個小孩子回家后都挨了打,打得很重,鬼哭狼嚎的。就這事記憶猶新,難以忘記的。
最令人噴飯的事情是吃肉。我記得有一年家里買不少肉,還燉了雞,看著家人弄肉煮肉,我眼巴巴地瞅著,饞得直流口水呢。姐姐偷偷地給了我幾次肉吃,也不管熟了沒有,塞到嘴里就使勁地嚼,就是覺得特別地香。臘月三十那天,正式開始吃年飯,我猛吃雞腿,肥肉塊,吃得滿嘴流油,那吃相要多難看有多難看。家人一再說慢點吃,慢點吃,別噎著,別嗆著,我根本就聽不到這些話。撐得直打嗝,才戀戀不舍地放下碗筷。結果是晚上睡不好覺,翻來覆去睡不著,就是因為吃多了撐著了,還不停地喝白開水,老是覺得口渴。折騰到后半夜,拉了兩趟屎,感覺肚子好受一些了,才哼啊哈呀地勉強地睡覺了。就老是覺得做惡夢,被狗咬住了,被貓抓住了,被人追著打,被人打的滿身是血,都被嚇醒了,結果一晚上沒少受訓斥。結果是從初一到十五看見肉就難受,沒有一點胃口,沒有一點吃肉的欲望,那一次真的吃傷了。直到現在,我還是不能多吃肉,而且只喜歡吃瘦肉,肥肉現在一點也吃不了了。
童年里過年有很多好玩的事情,有很多的可笑的事情,有很多的細節都淡忘了,隨風遠去了,留在記憶里的就是童年往事的花香和暖暖的關愛,能夠被記住的細節就是最美的部分。最美的部分,就是我歲月里的最燦爛的,永遠也不會忘記,是我生命里最寶貴的財富,值得我細細地品味,欣賞,迷醉。
臨近春節,這幾天零星的鞭炮聲已經響起來了,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硝煙的味道,那是孩子們等不及春節的到來提前燃放的,大人們則是忙忙碌碌,籌備年貨,做各種拿手的菜肴,打掃一年積存下來灰塵污垢,有的家庭已經貼出了大紅的對聯,掛起了紅紅的燈籠,忙得不亦樂乎,到處洋溢著一派春節前的喜慶氣氛。
老柳卻與這節日前的氣氛不大合拍,他一覺睡到十點半鐘才起床,慢慢悠悠地刷牙洗臉,約摸到十一點以后才走出單身宿舍,到超市扛了一箱方便面,拎著幾根火腿腸,幾包涪陵榨菜,這就是他打發鼠年春節的全部準備工作。老柳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同事沒有朋友沒有親人,屬于典型的“三無”人員,要不是政府出臺和諧社會的政策,恐怕至今他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他原先在我們單位還是曾經呼風喚雨的人物,多年擔任辦公室主任,只要是單位有應酬總是少不了他,一餐也喝七八兩酒,一天也抽一兩包煙,反正是公款也沒有誰計較他,但是老柳這人素質低下,但凡是a片他必然或者租借或者購買,有空了就騎著一輛摩托滿世界尋花問柳。
老柳極不高興地說:“老李,你這人就這一點不好!喜歡假正經,我把你當朋友才跟你說這話,你問問我跟別人說過這事沒有?是個男人都好這一口,背地里不定在那兒銷魂來著。”我覺得道不同不相為謀,就不往下說了。
我說:“人還是有一點高雅的志趣的,現在性病很多,再說還有艾滋病的風險,別說你請客就是再給我十萬八萬我也不去趟這一淌渾水,謝謝你的好意,改日我請你喝酒?!崩狭軖吲d地離開了,望著他的背影,我生出一些惡心,領導怎么用這樣的人當主任?后來仔細一想,也是對的,領導也是人嘛,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只有他駕輕就熟。
不久,一輛警車開到單位大院里,從車上跳下幾個如狼似虎的警察,一副冰冷的手銬戴到老柳的手腕上,據說是幼女,估計是一個未滿14歲沒有完全行為責任能力的小孩被老柳給弄了,按照法律無論嫖客是否給了嫖資,都應該算是幼女罪。老柳當時顯得十分狼狽,大家都出來看熱鬧,領導卻一個也沒有出來哪怕是問一問緣由,可見關鍵時候領導是指望不上的,警察還是比較人道給他的頭上罩了一個牛皮紙袋塞進警車,嗚嗚喂喂拉走了。
我想說,你是從農村出來的,難道沒聽說過農民的諺語嗎?色是一把刀,不傷眼睛就傷腰,你大概是傷眼睛了。想想還是說話不揭人短,打人不打人臉,于是改言道:“你吧,一個人饑一餐飽一頓,食物營養搭配不均衡,可能是維生素缺乏癥,有空到街上藥店買一瓶21金維他,興許有些作用?!彼ㄎㄖZ諾地答應著然后走出了我的辦公室。
去年春節前夕,應老家親友的邀請,我們老兩口帶上外孫女一家三口驅車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過了一個年味濃濃的春節,那里的風土人情,開心場景,至今歷歷在目,回味無窮。
那是農歷一年的最后一天,離津后的小車在高速路上疾馳,外面寒風凜冽,車內暖意融融。回鄉過年,對于農村長大的我來說,自然是重溫舊夢,而對從沒去過農村的十幾歲的外孫女飛飛來說,可謂一次充滿新意的旅游。
“姥爺,農村怎么過年?有紅燈籠嗎?放鞭炮嗎?”飛飛一問,讓我不由想起小時候過年的情景:那時雖窮,但鄉村的年還是特別隆重的,殺豬燉肉、掃房清洗、購年貨、貼對聯是大人的事兒,穿新衣、觀花燈、放花炮卻給孩子帶來無限快樂。說到鞭炮,大年前后村子里炮聲不斷,煙霧繚繞。有一高姓人家,每年臘月都要自制好多鞭炮,自家放不完,還拿到集市去賣。每晚都讓幾個孩子幫忙配藥卷炮,有一天火藥突然爆燃,在場人都被燒傷,經過搶救,幾個孩子保住了命,但個個落下滿臉疤。
如今的故鄉,早已舊貌換新顏。往昔破舊的家早已被現今寬闊的院落、敞亮的小樓取而代之。親人們老少十幾口,像接待貴賓,噓寒問暖,把我們迎進一間大客廳,兩張大圓桌早已擺好,還沒說上幾句話,大年三十的團圓宴就開始了。男人們勸酒讓菜,難得喜相逢;女人們邊吃邊喝拉家常,好不熱鬧。小飛飛早被同齡的孩子請到樓上去玩……忽然,外面傳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誰在院里放炮?沒事兒吧?”老伴兒擔心飛飛,想出去看看。“沒事兒,沒事兒!”侄子說,“咱村移風易俗抓得緊,人們再也不放煙花爆竹了,剛才是電子鞭炮,傷不著孩子,不污染環境。這都是孩子們搞的,咱不懂?!闭鏇]想到,科學的腳步,農村比城里還快。
春節的故事篇三
春節即將過去。從總體上來說,節日的氣氛不是太濃,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感受。只要走出去,你就會有這種感覺,門上貼春聯的不多了,對年貨的準備也不是像準備過節那樣豐富,大多是常規的買菜。其實,沒有濃濃的節日氣氛也不奇怪,我也這么想,春節要買的年貨,平時都在吃,什么時候吃都像過年。
記得小時候,那時的節日氣氛真的很濃,我們就盼著過年。平時,基本沒有肉,沒有米,許多好吃的、好玩的都得等到過春節。不像現在,豬、牛、馬、羊、雞、鴨、鵝、魚等等,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那時文化娛樂就更缺乏了,到過年的時候,我們得自己上山砍青崗棒棒制作磨磨秋,用毛騰掛在樹上蕩秋千,自制陀螺,特別是燃放鞭炮興趣最濃,但那時家里沒什么錢,只能買少量的鞭炮,弟兄姊妹每人分一小串,要不時放兩個。過完春節,開始讀書了,心里會有重重的失落感,巴不得天天都過春節。
現在,吃的,娛樂的都很豐富。到了春節,從遠方回來的親戚朋友,聚在一起要么劃拳打馬喝燒酒,邊喝邊敘舊,談談在外面的感受和村子里的變化,回憶小時候的頑皮,談談長大后的出息;要么在麻將桌子上砌長城,每人嘴里含這一支煙,麻將嘩嘩的聲響,與蒙蒙煙霧交織在一起,讓人覺得像走進了霧海深處的小瀑布;想看春晚的,在電視機前專心致志,不時發出開心的笑聲??傊胱鍪裁炊伎梢裕寄軐崿F你的想法。
春節臨近的時候,家里要我買糯米做米酒,打湯耙面。我模凌兩可的,不想去辦。我說,想吃米酒可以在超市買,湯耙面也可以在超市買,沒別要自己做啊,人家都是做好的,吃現成的多好,還給自己增加麻煩。最后,小姨妹把米酒做好、湯耙面打好,給我提了過來,當時心里真過不去。自己怕麻煩,但還麻煩了別人。
什么魚、肉我也沒買,親戚、朋友送來了臘肉、雞蛋。過年的時候,我只整了碗豆花,豆米酸菜,一碗辣椒水,吃起來很舒心的。從營養的角度來說,適當吃點魚、吃點肉對身體很有好處,但天天吃那就不行了,好多病都是吃出來的,一旦惹上了三高,那就不太好收拾了。所以,不論是節日不是節日,生活上盡量清淡為好,許多長壽老人,他們的生活就很注重清淡。
春節放假總的只有七天,這七天里,不少人是在麻將桌或者酒桌子上度過的。我不喜歡打麻將,不是不能學,是我對麻將根本就沒有興趣,我能喝酒,但喝多了身體吃不消,所以我的年比起什么都會的人要冷清點。然而,我覺得我的年是充實的。
一本關于新聞寫作的書,我逐字逐句細讀,收獲不淺,讓我進一步熟悉了標題制作、導語寫作等知識,還讀了詩歌及小小說等,一首首意境深遠的詩歌讓我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維;一片片結構精巧,完整而又陶怡情操的小故事,在我的心靈蕩起層層漣漪。可以說,我的年很平淡,看起來不像是過年,與平常沒有區別,我覺得是生活上的清淡。然而,我我覺得我的年是有意義的.,不管學到多少汲取多少,總是用知識充實了自己。這就是:我的春節我的年!
春節的故事篇四
我們每年都在過年,但你知道年的來歷和習俗嗎?不知道的話,由我來告訴大家吧!
大家喜歡把大年三十叫做過年,也有人說叫做除夕夜,那有誰知道是應該叫過年呢?還是應該叫除夕?別急,讓我來告訴你們大家。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地上有兩只怪物,一只叫年,一只叫夕。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年就會出去到各個村莊掠奪財物食物,莊家會被踐踏,牛羊會被吃掉,只要過年就民不聊生,慘不忍睹!人們也想過許多防御年的方法,但無一行得通,年不僅個大,力氣也大,而且眼觀六路耳聽聞八方,人們根本沒有辦法防御它。直到有一天,年來到一個村莊,見到村子里掛著紅燈籠貼著大紅的春聯,開著燈,還咚咚敲鼓、放著鞭炮。年一見到這番景象,嚇得拔腿就跑,躲在到深山老林里再不出來了。從此每到這一天人們就掛紅燈籠、貼春聯、開著燈、咚咚敲鼓、放鞭炮,用這種方法來驅趕年。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天就有了過年的習俗。
另一只夕和年一樣個大,力氣大,也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大年三十哪一天會出來。一張嘴可以吃下一頭牛,可他并不怕紅燈籠、燈光、鼓聲,所以人們拿他沒法子。可不管什么時候夕都會捂著脖子,這引起了人們的懷疑,是不是他的脖子特別脆弱?所以幾個膽大的年輕人拿了幾壇美酒,等夕喝醉的時候把他的頭砍下扔進黃河。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天就叫除夕夜。
還有更高興的事情就是發紅包!在有些地方是吃晚年夜飯后誰也不離座,等全吃完后長輩給小輩發紅包;還有些地方是晚上大人坐在客廳,小孩高呼長輩的稱謂拜年后再磕頭,親人們再拿出紅包;有些爺爺奶奶還故作小氣,把孩子引到房間討價還價后再發紅包。
為什么大人要給我們發紅包呢?這里面還有一個典故:原來很久以前有一個偷孩子的妖怪,專在大年三十晚出來捉小孩,所以每到這一天大人就要整夜守著孩子,這就叫守歲。有一天一戶人家晚上拿出了八枚銅錢與孩子玩,孩子玩累了,這對夫婦就用紅紙把八枚銅錢包了起來,放到孩子的枕頭下面。妖怪來到這家偷孩子,孩子枕頭下閃出一道紅光把妖怪嚇跑了。這對夫婦把這個方法告訴了大家,大家都用這個方法保護孩子。發紅包這個習俗就一直流傳至今。
過年時,我們都要去廟里拜神仙。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別的神仙面前都沒供麻糖,只有灶神面前供了麻糖。我很好奇,問媽媽為什么要給灶神供麻糖?媽媽告訴我:灶神很愛亂說話,供麻糖是為了粘住灶神的嘴。每到三十晚上各路神仙都要去向玉帝稟報人間大事小事,供了麻糖粘住了灶神的嘴灶神說了要在眾神仙面前出丑,他就不敢亂說話了。還有一個傳說是供麻糖吃甜了灶神的嘴,灶神就在玉帝面前說好話。
你有沒有拜過財神呢?傳說在每位財神身邊都有一位美麗端莊的財神娘娘陪伴,可現在為什么沒有娘娘了呢?這里就有一個財神爺休妻的故事:據說財神爺都是有錢人家供奉的,沒錢人家拜了也不會顯靈。有一次一個叫花窮得無路可走,討飯經過一座古廟,進廟后見到財神倒頭就拜,可財神見他沒拿貢品便不理睬。財神娘娘叫財神爺發發善心,財神還是不理睬,財神娘娘只好把自己的金耳環偷偷給了叫花。財神后來發現耳環北財神娘娘給了叫花,財神氣的把財神娘娘趕下佛龕。從此只剩下財神爺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佛龕上。
這些就是過年、除夕以及這些風俗習慣大概來歷。
這些好聽的故事你聽過嗎?沒聽過就過來找我吧!
春節的故事篇五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都貼起了春聯。當然啦,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清早,爸爸就起床了。他拿來梯子、春聯,開始忙起來,我早早地就被吵醒了“?。蔽疑炝藗€懶腰,穿好衣服到門外去看爸爸貼春聯。見著了他,我對他擺擺手,道了一聲:“早??!”“早!”爸爸回答。
爸爸先把梯子靠在墻上,然后再撕開包裝春聯的塑料袋,拿出來后攤開,摁到墻上,最后用透明膠貼好。看看好像很簡單哎!我躍躍欲試,對爸爸喊:“我也要玩!”爸爸聽了,下了梯子,給我一張橫批和一張對聯。
我手腳并用地爬上梯子。咦,梯子怎么忽然就不穩了呢?哎呀,我是不是要掉下去了?“啊--”我嚇地尖叫起來。爸爸在旁邊聽到了,趕緊像箭似的跑過來,穩住梯子,對我說:“不要慌,站穩了。”穩住梯子后,爸爸把橫批遞給我,然后把一段透明膠也給我,我正要貼上去,手一松,橫批竟然飛走了!“爸爸爸爸??烊プ钒∪プ钒?!”他一開始愣在那兒,聽到了我的喊聲,立馬回過神來,撒開腿就追上去,終于追回來了,“呼---”我松了口氣,扭頭笑嘻嘻地對著爸爸調皮吐了個舌頭。第二次就容易多了,雖然有點兒小差錯,但不像第一次那樣狼狽。
雖然我做的還不是很好,但是我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嘛”!
春節的故事篇六
春節代表著新的一年的到來,春節在老家一般是從除夕開始。
在年三十過除夕,在除夕的前一個星期,家家戶戶都會開始辦年貨,除此之外這天還要做酒糟肉與臘腸。酒糟肉是由酒糟和米酒攪拌而成,接著把肉放入拌好的酒糟中,密封起來,為了春節的年夜飯用,到了大年三十,肉將會被泡得發紅,還有一股酒香味,使人會忍不住多吃幾塊。臘腸也是必備的,它由粉腸和肉組成,人們把肉弄得零七八碎,在參上胡椒粉,最后塞入粉腸里,為了不讓它那么快壞掉,所以需要常把它拿出來曬陽光,等到吃時候,將會有一股香噴噴的氣息吸引這你多吃幾條。
到了除夕,家家都會起得很早趕著做年菜,那時到處都是菜香味,不管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而貼對聯與年畫是必不可少的。除夕那天,我們不像別處要守歲,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關燈睡覺除了個別的。在外邊做事的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吃年夜飯,那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飯,飯桌上十分豐富。晚飯過后全家一起都會坐在一起看聯歡晚會。到了十二點鞭炮聲接二連三,綿綿不斷,一直會持續好幾十分鐘!接著就是拿紅包了。
正月初一也將會很熱鬧,上午人們將會到親朋好友家拜年。下午寺廟里將會有廟會,廟會一般都在廣場上,只要鑼鼓聲一響大家都會紛紛涌來看熱鬧,廟會上有雜技。有舞龍。也有舞獅……十分熱鬧。廟會上能買到許多玩意……傍晚,廣場上將會有許多老人和小孩,以為這將會有幾次電影和戲劇,因此廣場成了人們的娛樂場所。
元宵也是春節的一個亮點,家家戶戶又開始忙活起來,而且大家都會包湯圓。天一黑,大家有聚會在廣場上猜燈謎,玩燈籠等等。
家鄉的春節包含了熱鬧,喜慶,團圓。
春節的故事篇七
說起春節,要從臘八開始。因為只要過了臘八這一天就算是進入春節的門了。喝過臘八粥,就不能講不吉利的話。比如說,什么東西碎了破了都不能直接說。餃子煮破了要說掙了,盤子打碎了要說歲歲平安。在我小時候碗盤破了可是件大事情,絕不是現在孩子們打破碗盤家長會說,有沒有傷到?那時候,打破碗盤可是要挨揍或者挨罵的,畢竟那時的物質生活比較匱乏,生活用品都是剛剛夠用,沒有誰家像現在那么寬裕,所以那會兒,打孩子也是經常發生的事兒。放在現在,這算什么事兒啊。
除夕前一天要貼春聯。這是家里的長子要干的活兒,那些沒有兒子的在這一天就顯得分外凄慘。家家戶戶貼大紅的春聯,有喪事的會有不同,剛剛有人去世就貼白的春聯,去世不足三年的貼紫色的春聯,當然內容都是吉利的,和睦幸福之類的。
除夕的夜晚是最重要的,這一年無論你在哪里,這一天的晚上你必須回家,守歲,一家人團圓吃餃子。當然也少不了放爆竹,迎接財神等各路神仙和老祖宗們回家過年,當然老祖宗們也成為神仙了。吃飯之前先祭祖先,我記得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掛祖譜,村里的祠堂要掛族譜。供上水果,饅頭做的豬頭、雞鴨魚之類的。吃餃子之前,先盛出一碗供上,給祖宗們先吃。
初一一大早,要相互拜年,給本家長輩們拜年。小孩子們穿新衣,一年里也就這一天從頭到腳的新,四處磕頭拜年,收到壓歲錢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嘴巴乖巧的會有不少的收獲呢,那可是一年的零花錢,那時候孩子們沒有多少零花錢的。
初二這一天的規矩是,給姑姑拜年。
初三這天要回娘家,女婿給丈人拜年。
總之,初三之前的這三天是天天吃吃喝喝。卻又是按規矩不能亂來的吃吃喝喝,該去誰家去誰家,不知道為什么總是要吃到天黑才回來,大概這也是規矩。另外,還有很多講究,不能掃地,不能動刀剪,不能做縫縫補補的事情。不吉利的話當然是更不能講的了。不能打孩子,這一條非常的好,小孩子們可以放肆的玩耍不用擔心挨打挨罵。
初四之后就隨便了,可以尋親朋好友聚會,自然還是少不了吃吃喝喝。一直到正月十五之前,統統稱為春節。
十五這天也叫元宵節,要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在古代應該還有作詩的吧,我小時候已經沒有這一項了。
過完十五,春節結束了,該干嘛干嘛了?;貞浾麄€春節,真的是民以食為天,除了吃還是吃。吃喝玩樂,就是幸福人生的標準嘛。怪不得小時候那么喜歡過春節。我能記得的也就這么多了,長大之后,沒有那么愛過春節了,貌似沒有那種熱鬧了,也沒有那么愛吃了。以前那么吃也不見長肉,現在不吃也長??峙逻@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大概是角色變了,不再是除了吃喝玩樂啥也不管的小孩子了。
還是懷念小時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