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期間,人們還會進行燃放煙花爆竹的活動,表達對新年的喜悅之情。閱讀一些優秀的春節總結范文,可以幫助您發現自己的不足,并提升寫作水平。
最新高三春節記敘(優質16篇)篇一
盼啊!盼啊!終于迎來了既熱鬧又有趣的春節。
一大早我們全家都早早起了床,唯獨爸爸還賴在床上玩手機,我給妹妹指了指玩手機的爸爸,妹妹皺著眉頭說:“大懶蟲,又在玩手機”。我悄悄的給妹妹密謀了一下,妹妹緊鎖的眉頭瞬間展露出了壞壞的笑顏并飛一般的沖向爸爸奪取手機,我也沒有閑著,沖過去已撓腳底板的方式進行著助攻,爸爸招架不住繳械投降了,妹妹拿著戰利品蹦蹦跳跳的去找媽媽報功去了。
吃過早飯,爸爸帶領我們貼春聯,先把舊的春聯給揭下來,把大門里里外外擦的干干凈凈,以表示辭舊迎新,再把上聯下聯橫批和福字貼上去,這時妹妹提著兩只小牛說:“今天是牛年的第一天,把春聯上添上小牛,才獨一無二”。所以我們便把那兩只小牛貼在了橫批的兩側。
貼完后爸爸去地下室貼春聯了。我自己來到了樓下散步,太陽光照在小草上,小草仿佛披上了一身金色的輕紗,太陽公公真好心,給小草換了一身新衣服。門口陸陸續續進出了好多人他們都是去拜訪家人的。
貼完春聯我們全家一起去給爺爺奶奶拜年,來到了奶奶家,爺爺給我做了最愛吃的糖醋里脊。中午吃飯,我的堂弟王熙涵和我搶著吃,但還是我吃的多。我給爺爺奶奶拜年,他們給我了一個大紅包。我和堂弟互相又給對方父母去拜年,一大家人歡歡喜喜過大年。
牛年行大運,我在這里祝大家牛年快樂!
最新高三春節記敘(優質16篇)篇二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一個闔家團圓、歡樂祥和的日子。可是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少形式簡化了,所以我們的耳邊總能聽到有人在說:“年味淡了。”為了更好的感受年味,我們幾個同學一起策劃了一個以“品年味、賀新春、送祝福”為主題的活動。
農村比城市更能感受到年味,所以我邀請同學們來到我奶奶家,一到奶奶家,同學們就忙活開了,有的寫春聯、寫福字,那架勢頗像一位位小小書法家;有的掛燈籠、貼窗花,猶如專業的場景設計師,有的則化身為“大廚”,跟著媽媽一起做棉花糖、糖葫蘆等傳統美食,讓大家品嘗到了濃濃的年味。
這邊剛忙活完,同學們自導自演的“賀新春”迷你聯歡會又開始了,每個同學都準備了豐富多彩的節目,悅耳的鋼琴曲、優美的舞蹈、歡樂的大合唱……,整個客廳里洋溢著濃濃的節日喜慶。
當然,我們在享受歡樂的同時也不忘送“祝福”,我們來到社區,給社區里的空巢老人、退休的老黨員和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的社區工作人員送上了春聯和福字,看著他們感動的笑容,我們的心里也暖暖的。
品年味、賀新春、送祝福,這個春節我們這樣過!
最新高三春節記敘(優質16篇)篇三
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元宵節、中秋節、七夕節、端午節……但我最喜歡春節。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種兇猛的獸叫“年”,每到春節便出來吃人。村里的人們為了逃難總是躲起來。后來村里來了一位乞丐老公公用鞭炮明火的方式把它嚇跑了。人們得以驅趕年獸的方法。這就是年的來歷。
于是,到哦我們這一代,每年春節,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每家每戶粘貼在大門口的.紅色對聯。準備紙錢、鞭炮等。小朋友迫不及待穿上新衣,高高興興領取壓歲錢。到了晚上,團圓飯開始了,長輩們領頭舉杯表達辭舊迎新的愿望,晚輩們隨后,一家開始了熱鬧又溫馨的年夜飯。最后還會一起觀看春晚。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有個傳統,便是作為晚輩的我們會主動登門,想長輩一家拜年討吉利,這個環節雖然有點無聊,但一圈下來,我和妹妹的紅包就多多啦,有時候還會因為誰的多打鬧,哈哈。
第三天,大年初二,俗稱“女婿日”。我們來到了潮陽外公外婆的家,這是我最期待的一天,這里除了像汕頭一樣拜年討吉利之外,更好玩的是有很多表兄弟姐妹一起玩煙花,各種類型的小手炮。有一種“摔炮”的小炮,往地上用力一摔,“啪啪”聲可響了,一個賽過;一個,好像誰的最響,新年誰最旺一樣。
鞭炮聲、煙花聲、嬉笑聲、祝福聲,串成幸福的音符,奏其快樂的交響樂,帶我們打開新的一年:新年,你好!
最新高三春節記敘(優質16篇)篇四
今年春節,我家異常熱鬧,因為我的許多親戚都來我家過年,我十分開心,但最開心的還要數大年初三。
大年初三那天我們到太湖海洋館去游玩,一路上,歡聲笑語,一小時后,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一下車,我就看見許多車,我想,今天一定有很多人到這里游玩吧!
進入海洋館,我立刻被里面的一切所吸引了,里面有許多魚,是我沒有聽說過的魚,比如說:寶蓮燈魚、妞妞魚等等。
寶蓮燈魚是一種會發光的魚,它的眼睛和尾巴會發光,十分神奇。
妞妞魚是一種有毒的魚,背上有刺,刺中含著毒液。
過了一會兒,我們聽到廣播里說,再過十分鐘“美人礁”就要開始“美人魚”表演,我們趕緊到“美人礁”去。
十分鐘過去了,“美人魚”來了,她正展示著那婀娜多姿的身體,美麗極了······。
“美人魚”表演完了之后,我們繼續參觀,在參觀過程中,我看到了龍蝦、寶貝、小丑魚等海底生物。
參觀好了,我們便去了“海洋劇場”,看到了海獅、海豚表演、小丑表演等許多表演。
你說我的春節過得快活不快活?
最新高三春節記敘(優質16篇)篇五
春節是喜慶的日子,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日盼夜盼,我終于在四年級有機會在北方看鵝毛大雪,感受雪花紛飛的浪漫場景,還把北方的獨特美食吃個遍,更重要的是享受了北方春節的喜慶。
清早,我就被鞭炮聲吵醒,推開窗戶,哇,滿眼的白色,白得那么純凈,那么耀眼,好一副冰雪世界。這是我這個土生土長在南方的孩子第一次見到雪,心里有說不出的興奮與激動。我與小伙伴們一起堆雪人,打雪仗,開心極了,處處洋溢著我們的歡聲笑語,此時,沒煩惱,沒憂愁,唯有快樂。
北方人喜歡吃餃子,開飯時飯桌上白的餃子、紅的乳豬、綠的青菜、金色的魚、黃的雞還有冒著熱氣的湯,都是北方的特色美食,讓我饞涎欲滴。我夾了個餃子,用醋蘸蘸,可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熱氣騰騰的肉汁燙紅了我的嘴,不過這并不能阻擋我吃美食的心情,我輕輕地吹著餃子,一口咬下去別提有多香了。大家圍著桌子吃飯,其樂融融,洋溢著幸福的味道。
突然,一個震耳欲聾的聲音響起,五、四、三、二、一,新年的鐘聲敲響了,人人都沸騰起來,笑聲,說話聲,歡呼聲,祝福聲,與煙花升起時的“歌聲”,還有鞭炮那雄壯的“男高音”,奏成了“新年歡慶交響曲”。
就這樣,我過了個不一樣的春節,但卻一樣的溫暖,一樣的喜慶。
最新高三春節記敘(優質16篇)篇六
春節,是團圓的日子。春節,也是我撒歡玩的日子!春節的美好時光就是在吃喝玩樂時,像江水一樣流逝而去。
在我外婆家,過春節非常有意思,因為外婆一直堅持過她年輕時過的春節!除夕晚上大家一起吃麥餅筒喝酒水飲料。麥餅筒就是特大號的春卷皮,里面裹一堆不同的菜,如粉絲、芹菜炒肉絲、土豆絲、雞蛋絲、紅燒肉片等等,然后把裹好的麥餅筒放平底鍋里兩面煎成金黃色,非常美味,就是費時!
除夕那天早上,外婆一起床就趕緊拿出一個大缽倒入很多面粉,放水順時針開始攪拌,面粉活好后再在面粉上面留一點點水養著。等吃好早飯,外婆就開始在沒有鍋沿的平底鍋上一張紙弄麥餅筒的皮子(就是我們平常看見的春卷皮放大5—6倍)。我仔細觀察后發現外婆好厲害!只見她以手為勺舀起一團奶粉,在平底鍋上劃拉一圈,一個大圓皮子就形成了,等面粉皮子變干后輕輕一揭,就能把皮子從鍋里拿起來!我覺得好玩,再三請求后外婆同意我嘗試。我學著外婆的樣子,用右手去拿了一團面粉,手還沒放到平底鍋上就覺得熱烘烘的,等手碰到平底鍋時感覺到燙。我咬牙堅持著,手在平底鍋里劃拉了下就燙的受不了了,趕緊抬起手,看鍋里,一小坨不成型的面粉黏在鍋上。外婆在邊上哈哈大笑說我方法不對,我嘗試了幾次,仍然因燙手而半途放棄!追問外婆,她偷偷告訴我,有點熱但能堅持,訣竅就是一個字:快,而快就是熟能生巧的結果啦!皮子弄好后,外婆就開始忙著炒各種菜,等祭祖后再把麥餅筒一個個裹起來再放到平底鍋上用油煎!我問外婆為啥不直接吃飯,每年弄這個這么麻煩。
聽到這我哭了,為了外婆簡樸的情意(外公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這么多年外婆一直能堅持著,真不容易啊!
再說農村的春節,永遠離不開鞭炮,這也是我最喜歡的節目。在任何一家小超市,你都能看見各式各樣的鞭炮,大人放的小孩子放的,種類繁多,雙響炮、小水雷、大紅鷹、摔炮等等,這都是給小朋友玩的。
外婆家的春節,就是這么有特色。十分感謝外婆的堅持,讓我能體驗不一樣的春節!
最新高三春節記敘(優質16篇)篇七
又是一年。清脆的聲響和新的希冀從大山深處蠕動,孤寂了的殘雪從殘垣的墻隅處打著旋風狂舞。沉睡了的孤寂在孩子燃放的爆竹聲中蕩然無存。盡管幸福幾何,辛酸幾何,待春節將至,一年的辛酸,一年的幸福,都隨著煙花綻放。一切迷茫,在當我踏入其中時都云開霧散。
今年的春節與往年不盡相同。可能是因為年歲稍長的關系,沒有過多的激動與歡喜,只有淡淡的欣慰。大概每日埋在功課與知識中的我,早已失去了那份純真吧。如今我正坐在書海中,微微舒展筋骨,眼睛便自然地望向了窗外。燈火通明,人群熙攘,就連清冷得不涉人間塵埃的明月,仿佛也添了幾分煙火氣。霎時我想到那句“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便嘆了一口氣。不知道什么時候出來的父親面帶著笑意緩緩推開門,端上了一杯熱水。他看到我嘆氣,并沒有過多地詢問我,只是拍拍我的肩,又慢慢關上門出去了。
為什么我總覺得一切越來越枯燥,越來越無趣了呢?我一點學習的心思都沒有了,只是靜靜地坐著,腦子里思緒萬千。以前總覺得過了一年又是一個新的開始,現在在許多瑣事的壓迫下邁不開步。記得曾經在一篇初中作文中寫過,“我要踏遍山峰谷壑,看英雄留下的豪情萬種;我要倚立在水天的盡頭,笑看蕓蕓眾生的起起落落……”當年的豪情壯志,像遠古吹來的風,一陣一陣,不切實際,卻讓人感動。壓力排山倒海般襲來,就像在一條小徑上行走,而我忘了為什么出發。
時鐘滴滴答答地響著,時間一如往常地流逝。我靜靜地看著時間流逝,心里開始有了幾分慰藉。是啊!縱然時光飛逝,那些足跡不會消失,那些往事值得珍惜。知道了長江后浪推前浪的彌足珍貴,也知道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變遷,對于舊去新來的時光,我反而有了迎接它的勇氣。時間即使無情流逝,也會帶給我們一絲清涼,留在我身后的腳印,也會讓我珍惜,是它把這段路踩成了前進的音符。這串腳印依然變化著,而我要學會笑著擁抱它,以一個嶄新的面目迎接它。
最新高三春節記敘(優質16篇)篇八
我家的春節差不多就是從臘月三十開始的,這一天家家都是最忙的時候,非常少有人閑著無事。姐姐忙著洗衣服,換床單,我幫媽媽一起忙著擦玻璃,拖地板打掃衛生,以便在新的一年中顯示出新的氣象。當然了,對聯、窗花、日歷是必不可少的,打掃完衛生,家里一下子變的干凈整潔還漂亮。
三十這天,重要性僅次于洗衣服的應該算是做年夜飯了,大人在一邊忙活著洗菜切菜,包餃子,給我們做一桌豐盛的年夜飯而忙碌著,而我們卻蹦蹦跳跳,想盡辦法幫個忙,卻總插不上手,只有干著急罷了。我們的年夜飯與往年一樣依舊是雞鴨魚肉之類,但我白天中無事時吃盡了甜品,往往吃不了多少這些珍奇,只好隨便選幾樣來一品好壞,往往留下一大堆剩菜,讓勞動一番的爸爸媽媽目瞪口呆。可爸爸媽媽是不會說我的,因為剩菜剩飯此時此刻便成了年年有余的象征。
從四面八方趕回家來的一家人合合美美地吃完年夜飯,隨后便是我們的自由時間了,桌上擺好糖果、水果與各類糕點,想吃就吃。全家人喜氣洋洋,其中當屬我最歡喜,因為可以靠幾句甜言蜜語換得鼓鼓囊囊一大包壓歲錢。如果你問我們明天的愿望,應該就是多來點拜年的了。
除夕對于我來說應該是快樂的,但是守歲卻不是我能接受的,看完春節晚會,聽完倒計時的鐘聲,剛想閉上眼睛睡個好覺,窗外就“劈里啪啦”地響起了禮花聲,弄得人睡意全無,卻又筋疲力盡。
正月初一我睡到太陽升的老高才起床,匆匆吃完了早飯,找出我們新年的衣服,打扮整齊,與一家人一起去拜年。
湯圓一上市春節便接盡了尾聲。春節迎著人們的忙碌緩緩來臨,卻在無聲無息中遠去,留給人們的是深深的眷戀。無論春節那些日子是怎么度過的,每當想起它,我仍不禁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而感到驚嘆,驕傲與自豪,祝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祝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最新高三春節記敘(優質16篇)篇九
除夕,大街早已穿上了紅色的盛裝,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滿了燈籠和中國結,門上、墻壁上都貼上了金光閃閃的福字、對聯!窗花把房子打扮成了一個個美麗的姑娘,祖國各地都沉浸在一片歡慶之中!
我家也不例外。家里所有的家具都抹得油光發亮,像新的一樣。地也被我們掃得干干凈凈,沒有一點灰塵,祈福明年有個好運氣。
要準備年夜飯了,媽媽說:“年夜飯一定要吃湯圓,寓意著團團圓圓。”爺爺做湯圓餡,爸爸揉粉,奶奶、媽媽和我搓團子。媽媽提議,我們來個比賽,看誰搓得又圓又快又好。最后,奶奶的手藝最佳,看著奶奶的作品,我只好甘拜下風。奶奶說:“湯圓里包個棗子吧,誰吃到就是今年最幸運的人。”我暗暗地想,希望吃到棗子的那個人是我!
到了晚上吃年夜飯了,爺爺這個頂級大廚師早已做好了豐盛的菜肴,每個菜肴都帶著吉祥,“年年有余”“健康快樂”等,可以說是山珍美味!吃湯圓了,突然,我嘴里嘗到了一股甜棗味兒,我驚喜地叫了起來:“我吃到棗了!”親人們都拍手了,媽媽說:“祝福我們的甜寶,希望幸運之神眷顧你。”我開心地抱住了媽媽。
窗內,我們其樂融融,盡享天倫之樂;窗外,燈火通明,煙花爆竹聲此起彼伏,絢麗多彩的火光沖天,形成一幅美艷的畫卷!春節真的很熱鬧,很美好,我希望每天都這么幸福!
最新高三春節記敘(優質16篇)篇十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舉國上下,都在等待著這一刻,都在期待著這一刻的到來。
“看晚會嘍!快來呀,要開始了!”沖進客廳,看著手機上的數字,我興奮地跳起來:哈,要迎接新的一年嘍!今年的春節晚會會有哪些精彩的節目呢?真令人期待呀……想著,春節聯歡晚會的腳步已越來越近,我的心也跳起了“迪斯科”。
八時整,電視中傳出悅耳的音樂聲,伴舞們在舞臺上翩翩起舞,主持人們齊齊亮相,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在歡聲雷動的掌聲中拉開序幕。
一曲又一曲動聽的歌兒,一支又一支優美的舞蹈,一個又一個風趣的小品,看著這些精彩非凡的節目,我們有時捧腹大笑,有時沉醉在歌舞中,有時又感動地熱淚盈眶,還為那神奇的魔術而驚奇…這么多節目,而我印象最深的無非就是“農民工舞團”的舞蹈表演了。
這支舞團是由從各地來深圳打工的“打工仔”組成的,他們有的是刷墻的工人,有的是在汽車維修廠打雜,有的在餐廳送外賣……這些自發組織的農民工們每天晚上都在廣場上練習,他們為了跳街舞,頭發被磨掉了,成了禿頂,韌帶拉傷了,手、腿摔青了、紫了,破皮了,還遭人斥責,挨了不少白眼。但這一切都沒有成為舞團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堅持不懈讓他們登上春晚的大舞臺,向全國人民展現了他們!
窗外陸陸續續響起煙花“開放”的響聲,我、小沫都有些迫不及待,拿起煙花,硬拽著哥去了頂樓。
此時已臨近十二點了,巫山縣原本寂靜的夜空綻放著五彩繽紛的煙花,“嘭嘭”聲、歡呼聲、笑聲溢滿了小縣城,仰望,大的、小的、紅的、綠的煙花展現在眼前,我們也舞起了小煙花,慶賀著新的一年的到來。
最后,以一首《難忘今宵》結束了這次的春晚,我也跟著唱著,啊,今天真是難忘,此時此刻,我還是非常興奮,因為新年到了,我又長了一歲。
最新高三春節記敘(優質16篇)篇十一
這是個特困家庭。兒子剛上小學時,父親去世了。娘兒倆相互攙扶著,用一堆黃土輕輕送走了父親。
母親沒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著兒子。那時村里沒通電,兒子每晚在油燈下書聲朗朗、寫寫畫畫,母親拿著針線,輕輕、細細地將母愛密密縫進兒子的衣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一張張獎狀覆蓋了兩面斑駁陸離的土墻時,兒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長。望著高出自己半個頭的兒子,母親眼角的皺紋張滿了笑意。
當滿山的樹木泛出秋意時,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一中,母親卻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病,干不了農活,有時連飯都吃不飽。那時的一中,學生每月都得帶30斤米交給食堂。兒子知道母親拿不出,便說:“娘,我要退學,幫你干農活。”母親摸著兒子的頭,疼愛地說:“你有這份心,娘打心眼兒里高興,但書是非讀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養你。你先到學校報名,我隨后就送米去。”兒子固執地說不,母親說快去,兒子還是說不,母親揮起粗糙的巴掌,結實地甩在兒子臉上,這是16年來的兒子第一次挨打。
兒子終于上學去了,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母親在默默沉思。
沒多久,縣一中的大食堂迎來了姍姍來遲的母親,她一瘸一拐地挪進門,氣喘吁吁地從肩上卸下一袋米。負責掌秤登記的熊師傅打開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頭就鎖緊了:“你們這些做家長的,總喜歡占點小便宜。你看看,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還有細米,簡直把我們食堂當雜米桶了。”這位母親臊紅了臉,連說對不起。熊師傅見狀,沒再說什么,收了。母親又掏出一個小布包,說:“大師傅,這是5元錢,我兒子這個月的生活費,麻煩您轉給他。”熊師傅接過去,搖了搖,里面的硬幣叮叮當當地響。他開玩笑說:“怎么,你在街上賣茶葉蛋?”母親的臉又紅了,支吾著道個謝,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個月初,這位母親背著一袋米走進食堂。熊師傅照例開袋看米,眉頭又鎖緊,還是雜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沒給這位母親交代清楚,便一字一頓地對她說:“不管什么米,我們都收,但品種要分開,千萬不能混在一起,否則沒法煮,煮出的飯也是夾生的。下次還這樣,我就不收了。”母親有些惶恐地請求道:“大師傅,我家的米都是這樣的,怎么辦?”熊師傅哭笑不得,反問道:“你家一畝田能種出百樣米?真好笑。”遭此搶白,母親不敢吱聲,熊師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個月初,母親又來了,熊師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幾乎失去理智的語氣,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說你這個做媽的,怎么頑固不化呀?咋還是雜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來的,還是原樣背回去!”
母親似乎早有預料,雙膝一彎,跪在熊師傅面前,兩行熱淚順著凹陷無神的眼眶涌出:“大師傅,我跟您實說了吧,這米是我討……討飯得來的啊!”熊師傅大吃一驚,眼睛瞪得溜圓,半晌說不出話。
母親坐在地上,挽起褲腿,露出一雙僵硬變形的腿,腫大成梭形……母親抹了一把淚,說:“我得了晚期風濕病,連走路都困難,更甭說種田了。兒子懂事,要退學幫我,被我一巴掌打回了學校……”
她又向熊師傅解釋,她一直瞞著鄉親,更怕兒子知道傷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著空米袋,拄著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討飯。她將討來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學校……母親絮絮叨叨地說著,熊師傅早已潸然淚下。他扶起母親,說:“好媽媽啊,我馬上去告訴校長,要學校給你家捐款。”母親慌不迭地搖著手,說:“別……別,如果兒子知道娘討飯供他上學,就毀了他的自尊心,影響他讀書可不好。大師傅的好意我心領了,求您為我保密,切記切記!”
母親走了,一瘸一拐。
校長最終知道了這件事,他并沒有將事情公開,而是不動聲色,以特困生的名義減免了兒子三年的學費和生活費。三年后,兒子以627分的成績考進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那天,縣一中鑼鼓喧天,校長特意將母親的兒子請上主席臺。兒子很納悶:考了高分的同學有好幾個,為什么單單請我上臺呢?更令人奇怪的是,臺上還堆著三只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時,熊師傅上臺講了母親討米供兒子上學的故事,臺下鴉雀無聲。校長指著三只蛇皮袋,情緒激昂地說:“這就是故事中的母親討得的三袋米,這是世上用金錢買不到的糧食。下面,有請這位偉大的母親上臺。”
兒子疑惑地往后看,只見熊師傅扶著母親正一步一步往臺上挪。我們不知兒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給他的那份震撼絕不亞于驚濤駭浪。于是,人間最溫暖的一幕親情上演了,母子倆對視著,母親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綹兒有些花白白的頭發散亂地搭在額前,兒子猛撲上前,摟住她,號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最新高三春節記敘(優質16篇)篇十二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今天是最熱鬧的春節,今天一家人一定要在一起吃團圓飯,我們家也是,所有親人都來我們家過年。
我們全家人都各忙各的,為春節做準備著。媽媽和爸爸打掃家,他們很早就忙上了。爺爺和奶奶包餃子,我也很想幫忙,我就說:“爺爺、奶奶我也想包餃子,可以嗎?”“當然可以!”爺爺說道。我和妹妹洗了洗手,奶奶搟餃皮、妹妹運餃皮,我和爺爺包餃子。我看著爺爺包餃子的樣子學了起來,一會兒就學會了。我先拿一張餃子皮放在手心,用勺子挖了半勺餡兒放在餃皮中間,然后我把餃皮折回來,用另一只手把餃皮從中間向兩邊捏,捏好后兩只手把餃子用力向中間一擠,一個元寶形的餃子就捏好了,我們還在餃子里包入了硬幣。爺爺說:“誰今天吃到硬幣,就是全家最有福氣的!”我加快了包餃子的.速度,很快我和爺爺就包完了。
晚上,天空中綻放著五顏六色的煙花。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剛剛出鍋熱氣騰騰的餃子,說著新年的祝福。這個春節因為有我的參與而更加有意義。
最新高三春節記敘(優質16篇)篇十三
“當……當……”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響,大地就立刻變成鞭炮聲和煙花的世界。辭舊迎新,我們迎來了20xx喜氣洋洋的新年。
電視機里,主持人個個滿面春風,慷慨激昂地祝福全國人民新年快樂,我似乎看見了無數張洋溢著幸福的臉。之前,還因對舅媽家來過一次大清除后,腰酸背痛、滿臉郁悶的我,消極心情立刻煙消云散了。那天,我們家拎著各種行囊加背包住宿到大舅家,打算陪外婆一塊過春節。誰知,當天大舅媽果斷決定來個全家大掃除。當時正與怪獸大戰的堂哥抗議,怎么也不愿意扔下電腦,最后還是無奈屈服。那邊,大舅媽已經開始了。她拿起抹布,在樓梯口那塊烏黑的玻璃上奮力摩擦,幾個來回,玻璃已經煥然一新,到處閃著光。有了大舅媽好的開頭,大家都努力起來。大掃除結束,大家已經汗流浹背了,但是看著亮堂堂的家,個個臉上都樂開了花,心里暖烘烘的。
除夕這天,我們已經準備妥帖,外婆就在一邊包起明早的餃子。我們幫不上忙,就在一旁擺弄嘀咕,一天就在愉快地談話聲中度過了。傍晚,一家人圍在床頭,觀看著《春節聯歡晚會》,聽著屋外鞭炮鳴響,不知幾時我伴隨它們進入夢鄉。
第二天,我們接到了新年第一份壓歲錢,也看到長待在外市的.堂姐,以及一年見不到一次的二爺爺、三爺爺。不到中午,大堂、中廳已經站滿了人,外婆激動地眼眶微紅,眼角閃爍著淚花。傍晚,我上了床,臨睡前,我想今晚大家都能做個好夢。
年味,莫過于全家其樂融融的味道,簡單的相伴,竟然是最為幸福快樂的。
最新高三春節記敘(優質16篇)篇十四
今天,是大年初二,我和外公、外婆等好多家人一起去康村的大姨家作客,我們那里的人稱為走親戚。
外婆家離大姨家比較近,天氣又好,我想到:外公、外婆年紀大了,坐車太擠不方便,我提議走靠山的小路,大家都欣然同意了,道路雖然崎嶇、但隨著過年喜慶的氣氛,在陽光下走路,我的心情好極了,大家一路上有說有笑的,很熱鬧,我在一開始走山路倒也不累,看著周圍一座座綠色的、巍然環繞的大山,步子邁得挺大的,不一會兒就把大家甩在了后面。我正在暗自得意時,沒想到,因為我在城市里住得時間長了,已不習慣走山路,頂著大太陽,很快我就堅持不住了,口也渴了,腳上似乎綁著重重的沙袋,走起來特別艱難,這時,眼看后面的人要趕上來了,我想,我一定要堅持,不能讓大家小瞧了我,說我在城里呆長了一身的嬌氣,于是,一咬牙,我又加快了腳步。
好在路并是很遠,我終于和大家一起走到了大姨家,時間已是正午,大姨早就準備好了一桌子豐盛的午餐,一下子,我的食欲漲到了高潮,迫不及待地與大家上桌用餐了,大家邊吃邊笑,我還大家以飲料代酒,共祝新年快樂!
下午,我們幾個表兄妹一起聊天、接成語、說對聯,很是開心,直到夕陽西下,我們才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大姨一家,動身回家。
今天真快樂!過年真好!
最新高三春節記敘(優質16篇)篇十五
算是住得偏僻吧,屋前桃李,房后榆陰。默默淌過的小河從不曾與人相語,也還有灘頭沖出的鵝卵石殷勤地亮著臉面,恐怕只有日月才能欣賞它了。
如果再隱蔽些,恐怕就沒有故事了。
我蹲在屋后,望著水中招搖的水草,天馬行空地放縱著我的思想。爸來了,我看到他的影子了。我沒有站起來。因為我知道爸是來舀水洗臉的。這個時候,水還有些寒意。爸又是灰頭土臉的罷。我只敢猜,不敢看,我怕看到滿目的蒼老和憔悴,我怕我承受不了。
泥瓦匠的生活很簡單,類似于原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討厭原始卻渴望爸擁有那份純粹的“原始”。我擔心有一天,灘頭夕照處看不到他疲憊卻真實的身影。危機四伏的工作,我卻只能蹲在屋后天馬行空地亂想。
爸好聰明。他自己設計圖紙自己造房子。他會在下工之后,坐在屋后他自己用木樁搭成的桌椅上,在那種以一毫米為邊長的正方體密密麻麻排成的圖紙上,用一支粗粗的木工筆,畫出樓房的構造,用漂亮的字體標上數據。他彎著身子,滿頭黃碎的發被夕陽染得有了生命的色彩。我蹲在一邊,靜靜地看,滿足。
可是,那夕陽卻慢慢退去。我不再是那個蹲著的小孩。我讓爸給我的房間安上了門栓,又裝上了銅鎖,都關在門外去,包括我仰賴的爸。
我一個人靜靜地寫作業。爸走進來,端著洗臉盆,他掛著一絲苦笑,丫頭,你看你爸臟的,洗臉水跟泥水似的。我聽了,一轉頭瞧見爸站在窗邊門口中,窗外有紅紅的暈淡淡地透進來,爸身上的塵土幻成一幅心酸的景。我扭過頭,聽到爸出去了。我望向河邊,爸還在小船塢頭,他拍打著肩膀和膝前。塵土飛揚,折過澀澀的光照到我眼里,溫暖地,有兩行清淚爬過。
我癡癡望著夕陽的來路。
那么多個畫面交疊,為何只有這灘頭不絕的夕照晃得我心疼?若干年前,爸是不是也曾這樣癡想過自己的生活呢。我是爸中年才有的女兒。我可以想象爸在我出生的傍晚是如何欣喜若狂,又是如何笑呵呵地迎接夕陽里誕生的他的第一個孩子。為了那滿地的光華,已經付出太多。但我心里千百遍地呼喊,只要這樣彼此牽掛著也好。爸,千萬別出事啊!
我已久未踏上屋后的河灘了。學習沖淡了那一片寧謐的夕陽,淡漠了我的牽掛。
那個晚自習。我迎著美妙的余暉安然地進行我的日程。媽來了,說爸工傷,住進了醫院。
現在爸還是依然過著他泥瓦匠的生活。那片印過我坐的痕跡沙地,依然印證爸的辛酸。我好想回到那片夕照里,再久坐于爸的身旁。
如果陽光任選,最好還是夕陽吧。
最新高三春節記敘(優質16篇)篇十六
春節到了,我和媽媽準備回老家,過春節。
我的親戚成員跟以往有些不一樣——二姨一家也來過節了,還帶了個名叫豆豆小弟弟來呢。說到這個小弟弟,他雖然才一歲,但他還真是調皮得在天下數一數二的,比如,一輛小火車就被他摔了好多次;吃飯的時候,他拿著一根筷子把菜挑起來,想要給別人吃,結果弄得滿桌子都是菜……不過,當看到他那天真無邪笑容的時候,還是不忍心去說他。
最熱鬧的時候在大年初二,所有人都在阿太家齊聚一堂,那里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有很多塊田,有些人家還養了雞哩!我和媽媽一起去了那里的祠堂,那是吳氏祠堂,里面所有吳氏家族都在里面聚餐呢!然后,我們看到一塊石板,上面刻著人名和捐錢的數字,媽媽在我面前就立馬變身“講解員”,在那兒講了起來:“造祠堂的時候,每家每戶出一點錢,但還是不夠,這時候來了個有錢人,一個人出了一百多萬,把剩下的錢都付齊了,于是就有了這個祠堂……”。
跟親戚們重逢,并過一個熱熱鬧鬧的年,這讓我非常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