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我心中的爺爺篇一
時光荏苒,我已很久沒見到爺爺了,但一直都牽掛著他。
我從小和爺爺都不怎么親近,因為我是在外公外婆家長大的,偶爾去爺爺家,毫不夸張地說,我沒有在爺爺家住過。記得上一次去爺爺家時是中秋節,差不多三個月了,那天也只是一起吃了頓晚飯。
前不久,爸爸媽媽有事,晚上不在家,就委托爺爺來接送我上放學。也許是很長時間不見的緣故,他的背似乎又駝了許多,戴著一頂棕色的帽子(這帽子似乎除了睡覺不戴,其他時間都戴著),我坐在電瓶車后面感覺他比我矮了許多,不用側過來就能看到前方。
聽說人到了中老年時期都會發胖,我爺爺也不例外,我以前在他家看過他年輕時的一張照片,跟現在截然不同,除了臉的輪廓有些相似以外,我無法從別的地方分辨出來。他上樓梯時的步伐很沉重,似乎也是太胖的原因。他的臉有點黑,嘴周圍有許多胡子,像很久沒刮過似的,眼睛不大但炯炯有神,他見到我總是笑著的。他一笑,皺紋就全出來了。
爺爺燒的菜也很好吃,我最喜歡吃他燒的紅燒肉了。他炒菜的技藝很是嫻熟,只見他膀子一揮,肉飛到了空中,然后穩穩地用鍋把肉接住。我在房間里寫作業,房門都是關著的,可是他剛燒紅燒肉不久,我就聞到了香味,香味頓時把我的注意力分散,這香味包含了許多東西,有醬油、酒、醋、油、鹽、八角……爺爺燒的紅燒肉不僅聞起來香,外貌也是讓人贊不絕口啊!只見那紅燒肉色澤金黃,小巧玲瓏,有上下兩層,上面一層是肥肉,下面一層是瘦肉,特別的是它的顏色,赤紅赤紅的,讓人看了很有食欲感。紅燒肉最終要的還是口感,爺爺燒的紅燒肉肥而不膩,香嫩酥甜,入口即化,肥肉層很有嚼勁,瘦肉層非常酥嫩。
吃著爺爺燒的紅燒肉,想到他在廚房里忙碌的胖胖的戴著帽子的身影,我很感動。
時間不停地流逝,記憶也不斷地被抹去,但我對爺爺的感情是永遠抹不掉的,以后我要常常來看看爺爺。
我心中的爺爺篇二
記憶在時光里定格,往事不堪回首。每每想起爺爺,腦海里總有種種畫面,像過電影一樣,在持續放映著,使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在我八歲那年,我的爺爺就去了遙遠的天堂,從此,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享年七十八歲。
那是一個春暖花開的陽春三月,家鄉的山坡上,綠草青青、野花遍地,羊羔們都已經搶上“青”了;田地里,禾苗破土而出,一壟一壟的,清晰可見。在大哥完婚后的一個月里,正當全家人還沉浸在喜悅之中的時候,我的爺爺便偷偷的閉上了雙眼,幸福地離我們而去。臨了,爺爺沒有經歷過重大疾病的困擾,沒有經受過病痛的洗禮,就連簡單的西藥也從未吃過一片。他,走得極為平靜,極為安詳。
在我的記憶中,爺爺高高的個子,一頂黑色瓜皮帽,怎么也掩飾不了他那張慈祥的面龐。他總是樂呵呵的,黝黑的皮膚微微顯得紅潤,經年的田間勞作,風吹日曬,歲月早已在他的額頭上留下一大坨黑色的烙印。他常年身著一件黑色條絨夾襖,補丁上又摞了補丁,但他穿得卻十分干凈。只有等到過年的時候,他才肯換上新衣。說新衣,其實就是我的父母提前為爺爺準備的壽衣。在那個物資匱乏、補丁摞補丁的年代,“人生七十古來稀”,家中的老人年過花甲,子女們便會為他們趕個早,做好棺板和壽衣,以防一時不便而讓人作難。在家鄉有這樣一種說法,壽衣只有人在世時經常穿,待到老人作古后,才能夢到他們身著新裝,否則,總會夢見他們衣著襤褸,寒酸不堪的樣子。
在我的記憶中,爺爺是個好勞動。春天里,迎著煦暖的微風,他把理想系在耕牛拉動的犁鏵上,播種下一年的希望;夏日炎炎,他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的汗水灑滿一地,舞動的鋤頭有著三分雨,禾苗向他招手,花兒為他點頭;金秋時分,瓜果飄香,在這豐收的季節,是爺爺最開心的時刻,熟練的鐮刀在他手中揮動,像個麥地將軍,有著不可抗拒的力量,飽滿的麥子,數日便傾倒在他的鋒刃之下;冬天里,本該休養生息、享受生活的年末歲尾,爺爺卻一刻也沒有消停過。“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一個糞簍,一把叉子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他。他每天都要去收集牲畜的糞便,醞釀著來年的生產計劃。一年四季,他披星戴月,起早貪黑,不輟勞作,甚至于天陰下雨、冰天雪地,他都給自己安排上扎扎實實的勞動任務,整理農具、修橋補路、打毛線織口袋,委實是個閑不住的人。
記憶中的爺爺,是個有故事的人。聽父輩們說,爺爺年輕時家境貧寒,祖籍為靖遠縣石門鄉的老龍灣,在景泰黃河石林對面的一個村莊。由于黃河水連年漲大河,從而,大量的農田和土地被淹沒和沖走了,人們被迫含淚舉家遷徙。爺爺途經興隆鄉新民村,一路奔波,投親靠友,爺爺跟隨祖爺爺和他的哥哥,曾給地主富人們打過短工,拉過長工,或耕或牧,他一學就會,樣樣精通、無所不能。爺爺憑借自己的辛勤勞動,積攢了一點銅錢,隨后,又來到永新鄉九隊村曼丈灣安家落戶,定居了下來。之后,他與我的大奶奶曹氏結為夫妻,二人戮力同心,一起置辦牲口和農具,在山坡上相對平緩的地方,開荒耕田,發展了上百畝土地,真可算安居樂業了。但美中不足的是,將近不惑之年的爺爺,大奶奶還未給他生得一男半女。迫于“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壓力,爺爺遂續弦王氏為妾,才生下我的父親,那年爺爺已經整整四十歲了。次年,小奶奶因產后風而歿了,尚在襁褓之中的父親,是爺爺和大奶奶一把屎一把尿,拉扯成人的。
在打土豪分田地運動中,爺爺因土地多而惹禍上身,在劃定成分時,差點被定為地主,險些關進了牛棚。那段日子,生產隊里召開群眾大會,爺爺都不允許進入會場。憨厚老實的爺爺,自尊心極強,又生怕被批斗,一度有過輕生的念頭。幸虧蒼天有眼,百姓開恩,才以爺爺同意把自己苦心經營下的土地,平分給群眾而告終,給我家劃定的成分是富余中農。爺爺總算躲過了一劫,他沒有被戴上“四類分子”的高高帽,到處進行游街批斗,沒有被關進牛棚,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實行互助合作社時,全村子的牲口關在一個大圈里,爺爺便是大圈里的飼養員。那個階段,爺爺踏踏實實的侍候牲口,得到群眾的好評和認可,人民公社曾授予他“勞動模范”的光榮稱號。那個時候,我國曾走過一段彎路,受浮夸風、大躍進的影響,到了一九六零年,遇上了“糧食過關”,人們大多流離失所、沿街乞討,老百姓的生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爺爺不例外,也逃荒于寧夏中衛、海原一帶――因為這里有為他生下兒子,卻陪上性命的心上人的家,那里有我父親唯一的娘家人,那里更有爺爺揮灑汗水的地方。不過,爺爺出來不是乞討的,更不是低頭哈腰求人施舍的,而是一滴汗一滴淚,憑著一身苦力活兒來維持生計的。如此的生活,爺爺四處奔波勞累了多年。直到倒社,實行了家族聯產承包責任制,爺爺總算有了自己的土地,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才獨立自主地種他想種的地,務他該務的田,盡情施展著他的才干和苦辛。
記憶中的爺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農民,勤勞儉樸、能吃苦頭的人。他在自己的自留地里,按時令和農俗,播種下適宜土壤生長的作物。“九九再一九,耬鏵尖兒遍地走”、“清明前后,栽瓜種豆”等等,這些農諺,爺爺都耳熟能詳,爛記于心。他種的莊稼,籽勻苗壯,如果天年好,病蟲害不從中作梗的話,都會有個好收成的。爺爺,他老人家窮不忘根,富不忘本,總有我們值得發揚的優良傳統。從我記事起,每個大年初一,爺爺總要腰系皮繩、肩扛鎬頭,去大山深處砍一捆柴禾回來。因此,前來為他拜年賜福的老哥們老弟兄,年年都會撲個空。后來,人們對他的舉動也習以為常了,于是便改變了造訪時間,看到爺爺背著一大捆沉甸甸的柴禾從山梁上下來了,才陸陸續續地過來與他聊天。當有人作樂時,爺爺那雙本來不大的眼睛就會瞇成了一條縫,總是說著他的那句口頭禪:“今天有肉片和長壽面,吃得飽飽的,呆在家里好吃難消化呀!”時隔多年,爺爺的作風和精神,還一直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坎里,成為村民們流傳著的佳話。
記憶中的爺爺,是一位和藹可親的人。他待人接物,深受大家的尊重,特別對他的孫子們疼愛有加,尤其對我,更是百般嬌慣。那些年,外地來的貨郎客、收羊羔馬匹和換籮筐簸箕的商販,開始在農村流動活躍。如若遇上雨雪天或者傍晚,爺爺都會招呼他們到我家來,為他們準備飯菜、安排住宿。爺爺的好客,打動著過往的客人,他們實在過意不去,總要給家里留些小物件,以表答謝。除貨郎發給我們的擔擔糖之外,其他的物品,爺爺一樣都不會要的。爺爺常說,好出門不如歹在家,出門在外都相當不容易,該周濟的還是要力所能及地去做。數年過去了,與爺爺接觸過的外地客人,還有特意來看望爺爺的。小時候,我是爺爺的跟屁蟲。他在哪里干活,我就跟到哪里。媽媽看著成天忙碌的爺爺,實在太辛苦了,便為他開個小灶,在飯菜里加些肉臊子或者打上兩個荷包蛋,爺爺常常夾上一些,悄悄地放在我的小碗里,最大限度地滿足了我的口福。有時,被媽媽發現了,會背著爺爺來訓斥我。那時的我真是不懂事,挨媽媽的批評后,常常就會哭著鬧著去找爺爺,向他訴說心中的委屈。因此,媽媽也多次被爺爺批評過。回想起過往的事,我實在是太自私了,現在越想越后悔,自己真是個“現世寶”。
爺爺,真是“黃忠八十不嫌老”,在去世的前幾天,他仍帶著我下地去干活。我們挖了一小背簍雞爪子草(一種根狀植物,到了春季,發出淡綠的小葉,人們把它挖來撕開鍘碎喂牲口,是特別好飼料),在起身回家的途中,一口鮮血噴了出來,他暈倒了。我嚇哭了,抱著他使勁地搖,在他的耳邊大聲喊爺爺。過了一會兒,他緩了緩又站了起來,強打著精神回了家。自此,爺爺倒下再也沒有能夠起來,直到最后。他沒有受傷,也沒有染病,的確是累的。
我的爺爺去世已經三十六、七年了。如今的我,每當想起爺爺,我的心都在滴血。那是血濃于水的祖孫情呀!想起他生前的一個個故事,一幕幕勞動的場面,我就會情不自禁的暗自流淚,朦朧中,總有一張樂呵呵的笑臉向我走來。每當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了挫折,灰心喪氣準備放棄時,想起爺爺那種對待生活的態度,樂觀向上的精神,我又增加了信心和勇氣,重新振作了起來。
爺爺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他給了我靈魂的養分,指明了我做人的方向,教會了我處事的態度,鼓舞我不斷成熟,不斷前進。爺爺在他的人生經歷中,就是一本活教材,只有讀著他的偉岸,我才一步一步的從成功走向新的成功。
我心中的爺爺篇三
爺爺有著高高的個子,一張國字臉上長得不大不小的眼睛,頭上長滿了皺紋,給人一種嚴厲的感覺。
嚴肅是的爺爺,。記得小時候的我是一個電視迷。每天放學回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電視!而爺爺每次見到我在看電視的時候,他說的第一句話總是:“作業寫完沒?”我滿臉驚恐的說:“沒有呢!”“現在我給你三秒鐘時間關掉電視去寫作業!”也要十分嚴肅的說著。嚇得我馬上屁顛屁顛地跑去寫作業。
吝嗇時的爺爺。看著同齡的伙伴,一只手拿著薯片,一只手拿著雪糕,我不禁心中十分羨慕,于是就跑去問爺爺要錢。“爺爺,爺爺,給我一塊錢吧!”我用乖巧的眼神看著爺爺說。爺爺看著我問:“買什么?是學習用品嗎?”“不是。”我回答說。于是爺爺就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問“那你買什么?”“我想買雪糕”我笑著說。爺爺嚴肅的說“買啥買,吃飽喝足就夠了,不給!”哎,算了,為了不挨罵,我就只能去找朋友玩了,哼!爺爺真吝嗇,一塊錢都不舍得給!
這就是我記憶中的爺爺,嚴肅、吝嗇、活力十足……當然我知道,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爺爺愛我。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爺爺對我的好。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最美好的回憶!
我心中的爺爺篇四
在家整理房間時,我無意中發現床頭有一袋相片,我向前走去,仔細一看才發現是一張張以前我與爺爺的合照。
還記得以前小時候,一大早趕上班的媽媽將我帶到爺爺家,一到爺爺家就看見爺爺在門口等著我,爺爺一看到我就把我牽去一起吃早餐,雖然我已經吃飽了,但是看到爺爺這么的熱情,我也坐下來一起吃,現在回憶以前大手牽小手的祖孫情,但是現在卻已變成再也無法握到的雙手……心中的痛楚油然而生!
還記得小時候在爺爺家下午時,我在院子玩耍,看到爺爺正要去買東西時,我就興高采烈的跟上去,因為每次爺爺跟著爺爺買東西,爺爺一定會順便買糖果給我。現在回憶以前,我好像只是興奮的看著手中的糖果,但現在再也無法看見爺爺開心的用雙手把糖果放到我手中,那雙溫暖的手只能成為心中鼓勵我的`雙手。
還記得以前小時候爺爺生日時,表姐、阿姨……,每一個人都會參加大聚會。吃飯時大家一起談天、哄堂大笑、一起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每次吃完飯時,舅舅就會拿一個如桌子般大小的蛋糕給爺爺許愿,當切好蛋糕時,爺爺就會抱起我在他的大腿上,一邊抱著我,一邊吃著蛋糕。看著他眉開眼笑的表情,我也顧不得別人對我的“羞羞羞”,就是不離開他。以前一點也不覺得特別,但是現在已經無法在回到他緊緊的懷抱中,只能在心中想念爺爺,想念爺爺變成我生活中重要的推手。
我心中的爺爺篇五
在家整理房間時,我無意中發現床頭有一袋相片,我向前走去,仔細一看才發現是一張張以前我與爺爺的合照。
還記得以前小時候,一大早趕上班的媽媽將我帶到爺爺家,一到爺爺家就看見爺爺在門口等著我,爺爺一看到我就把我牽去一起吃早餐,雖然我已經吃飽了,但是看到爺爺這么的熱情,我也坐下來一起吃,現在回憶以前大手牽小手的祖孫情,但是現在卻已變成再也無法握到的雙手……心中的痛楚油然而生!
還記得小時候在爺爺家下午時,我在院子玩耍,看到爺爺正要去買東西時,我就興高采烈的跟上去,因為每次爺爺跟著爺爺買東西,爺爺一定會順便買糖果給我。現在回憶以前,我好像只是興奮的看著手中的糖果,但現在再也無法看見爺爺開心的用雙手把糖果放到我手中,那雙溫暖的手只能成為心中鼓勵我的雙手。
還記得以前小時候爺爺生日時,表姐、阿姨……,每一個人都會參加大聚會。吃飯時大家一起談天、哄堂大笑、一起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每次吃完飯時,舅舅就會拿一個如桌子般大小的蛋糕給爺爺許愿,當切好蛋糕時,爺爺就會抱起我在他的大腿上,一邊抱著我,一邊吃著蛋糕。看著他眉開眼笑的表情,我也顧不得別人對我的“羞羞羞”,就是不離開他。以前一點也不覺得特別,但是現在已經無法在回到他緊緊的懷抱中,只能在心中想念爺爺,想念爺爺變成我生活中重要的推手。
我心中的爺爺篇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戲,而我的拿手好戲就是跳舞。
小時候每當看到有人跳舞時,我就格外羨慕。他們穿著美麗的服裝,伴隨著音樂跳著優美的舞蹈,身輕如燕,舞姿婀娜,像一群高貴的白天鵝。在那時我有一個愿望那就是——學舞蹈。在我四歲的時候,我實現了這個愿望。
一開始我在班里并不出色,后來老師為了加強我們的基本功,讓我們在家每天練習課上所學的動作,每一百天就有一個獎勵。我每天都堅持在家練習老師教的動作,搬腿、下腰、叉跳等。慢慢地我的腿能搬起來了,也能站穩了,腰也比原來軟了不少,成了同學們的榜樣。
有一次,參加區電視臺春晚海選,我們班順利地殺進決賽。其中一個環節是讓同學們展示自己的基本功,那次老師讓我站在舞臺的最中間來展示搬腿的功夫。我站在舞臺中間面帶微笑,左腳站得穩穩的,右腳先放在左腳的膝蓋旁邊,深吸了一口氣,右手一下子就把腿搬起來,緊緊地貼住了耳朵。左腳像黏在了地上一樣,那是我站的最穩的一次了。臺下,評委給我們豎起了大拇指,觀眾給我們拍照、鼓掌,老師為我們驕傲。這次比賽就這樣完美的結束了,我們不負老師期望獲得了一等獎。
后來我憑借跳舞這個拿手好戲,獲得了很多獎項,我很開心也很自豪。學習舞蹈的過程讓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都充滿了艱辛和汗水,但是堅持就是勝利,只要你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