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期試后的反思篇一
今天下午老師發語文期中考試卷,我的心情好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恐怕自己考不好,十分不安。當老師說:“這次我們班同學考試的成績比我的預料的還好,語文成績九十九分的同學有三位,董春江、孟心怡和陳延玉。”當聽到有我時,我的心里暗暗高興。
我接過自己的試卷仔細一看,哦!原來我就錯了一個題:《望洞庭》中總寫洞庭湖秋色的詩句是?應是前兩句,而我卻寫成了后兩句。課本里的知識錯了這一個,閱讀短文和作文還沒減分,錯的這一個題都是粗心大意造成的,真虧呀!要不就考100分了,咳!這個壞毛病我下決心一定要改掉。
我以后做到:
1、要多讀書,課外知識也一定要掌握好。
2、做題時要先把題讀三遍后,再認真仔細的做題。
3、寫作文時要看清作文要求之后再寫文章,字數只能多不能少,把平時摘抄的好詞好句用上。
4、檢查作業時要一字一句,認認真真的檢察,不能馬虎大意!
5、要做到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好習慣……沖刺100分!
爸爸告訴我過這樣一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意思就是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也沒有順風船可駛,如果你想要在廣博的書山、學海中汲取這次考試那么簡單我一定能考95以上,但出乎意料的是我才考了91分,離95分還有一段距離呢!
有一道題,我本來會的,但是考試時我卻瞎蒙了一個,不然的話我就可以考93分了。許多題目我原以為能對的,但是不是漏了一個地方,就是理解錯誤。我看到作文時,發現作文扣了3分,屬于b類型的作文,因為我只寫了游戲怎么玩,而沒有寫出這個游戲為什么好玩。
我從這次考試中懂得了:不能臨時抱佛腳,得下功夫,才能考出好成績來,下一次期末考試我一定好好復習。
期試后的反思篇二
昨天,我們進行了一場即興奮又緊張的期中考試。今天,我們班的語文試卷改好了,上課時,老師抱著一大疊試卷走進了教室。當我看見老師抱著試卷時我即緊張又興奮。我緊張是因為怕自己考得不好;興奮是因為我非常期待能知道自己的分數。
過了一會兒,老師把我們的試卷發了下來。
最后,我總結出了我只考了94分的原因:1是不夠細心,粗心大意。2是在家里和學校里的學習不夠用心。
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按自己的計劃來做。每次考試都要進步一點,我相信只要我認真學習,就會有收獲,一定會“功夫不負有心人”的!
x月xx日,這是美好而快樂的一天。
當老師一個個念著我們的分數時,我的心仿佛提到了嗓子眼上——xxx97分,xx91分,xxx94分。當我聽到這里時,我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地了,我不再害怕、擔心,而是放心地聽著老師念我們的分數。
期試后的反思篇三
這次的成績在我意料之外,想起疫情過后剛開學的第三天,我們就進行了摸底測試,我考了史上最差勁兒的一次——68分。當看到老師發下來的卷子時,我臉紅得像塊大紅布,不敢抬頭看老師的眼睛,心里不斷地想起在家里網課學習時情景。
網課是一個新型的學習模式,剛開始我好奇各種app小程序,感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積極體驗作業打卡,隨著一兩個月的參與,我的熱情好像一把要熄滅的火,聽課不那么積極了,偶爾還會瀏覽直播課以外的東西,要記的筆記也拋到腦后,書本上干凈的像我早起時洗過的臉……唉,成績不好,是有原因的,真是悔不當初!
俗話說:“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媽媽沒有過多的職責,她耐心地給我講道理,希望我能夠專注,努力。看到媽媽鼓勵的眼神,我下決心奮起直追,5月20號的期中考試可不能再這樣。這以后的早上,我利用好早晨時間進行背單詞,記概念,誦古詩;中午,把完成的作業仔細檢查,搜集錯題進行整理;晚上,做家庭作業細心,認真,寫規范,不會的及時請教媽媽。能夠攻克一道難題,我就對自己多一份信心,多記一些單詞,我慢慢總結記它們的獨家訣竅,在學習上找到進步,我更快樂。
“李仲騏,這次是真的努力了,大家再鼓勵一下。”我的思緒回到課堂,看到老師贊許的目光,我也止不住露出了笑容。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次雖然考得不錯,可我要吸取上次的教訓,不能驕傲自滿,腳踏實地,登上更高的臺階。
期試后的反思篇四
一、從命題的角度來看,能按照新的課程理念、語文學科考試說明來命題,試卷結構合理,覆蓋面廣,突出主干知識考查,考點明確,有較強的導向性。試卷分積累與應用、現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和寫作四個板塊。試題以學生發展為本,在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以能力測試為主導,注重體現科學態度和人文精神,注重對學生思維方式、科學素養的考查,注重課內知識鞏固,注重綜合應用,能激勵學生進行探究創新。
二、從成績方面來看,總體成績不太理想,參考人數54,優秀16人,90分以上31人,不及格的學生竟有11人,最高分邵帥琪108分,最低分李博32分,班平成績83.67分。
三、從試題各版塊的答題情況看,積累運用部分相對還可以,文言文和現代文閱讀部分不盡人意,學生答題不規范,扣分點很多。作文還可以,學生沒有范文可以抄襲,能真正踏實的寫篇作文,感情真摯自然,得分較高。
四、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學生課本知識復習得不扎實,很多學生復習知識點有“走馬觀花”的感覺。
2、老師的檢查力度不夠,單憑學生自覺很難將復習進行扎實;
3、按照上級要求,期中考試考試內容為一二三單元和第六單元,任務重,時間緊,剛進入班級時,學生和老師需要一個相互適應的過程,所以,開學初,課程進度比較慢,導致后來復習時間很緊張,復習的倉促,復習效果不理想。
1、做好查漏補缺工作。摸清本班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以利于今后能順利開展工作,也能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尤其要在學生暴露出來的薄弱環節上多下功夫。
2、加強基礎知識的落實。語文常規知識的教學應自始至終,如詞語(成語)運用、標點、病句、修辭等要能變換形式滲透在語文教學中。同時,也要學會在背誦默寫中積累,減少錯別字。
3、講求方法,攻下“現代文與古詩文閱讀”兩座高山。閱讀如同攀援,要有一定的體力和方法。既要蓄積足夠的閱讀量,又要具有思考習慣及答題技巧。提高閱讀能力在平時,一方面是課外多讀美文,拓寬閱讀面,另一方面是選擇一些經典文章或時文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教師給予實質性的指導。
4、作文的輔導要側重于以下幾個方面:
①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小人物,多寫隨筆,表達對生活的點滴感悟,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
②訓練時注意切入點的把握,作具體生動描繪,突出用詞、修辭、描寫的指導。
③作文教學應有效地培養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多作立意訓練,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5、加強養成教育。平時教學中不要放松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督促學生養成認真閱讀、認真答題、認真寫字的好習慣。
以上是我的考后反思,我會在今后的工作中,力爭把各個環節落在實處,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有優異成績。
期試后的反思篇五
現在是下午的第三節課了,離昨天的期中考試已經過了一天了。早上,由老師發了語文試卷,我考得不好,但我并不灰心,反而有愈考愈勇的決心。
中午在寢室,我問了同學的成績,他們都說考得不好,才考了九十幾。我聽后什么也沒說,只是“哦”了一聲便走了。我坐到床上,仔細想:為什么別人可以考好,而我只能考八十幾,在考試之前,我就對自己說,一定要考到九十五以上,而我這次離目標少了6.5分。
翻開卷子,我仔細看了一下,有七點五分都不應該錯。如果加上這幾分,我就96分了。我出錯的題大多數都是應為馬虎,沒有檢查造成的。但是現在后悔也沒用,重要的是吸取教訓,避免不再發生。
因此我總結如下:
1、課外積累不夠。如:手不釋卷。
2、答題不全面。如閱讀題。
3、讀題不認真,忘做題。
4、不愛檢查。
雖然課外積累不可能很快提高,但我一定會多讀老師推薦的書,做到多讀多背多記。下次月考我的目標是95以上,我相信我能行,加油!
期試后的反思篇六
期末考試結束已經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心里仍有說不出的難受。當我們接過這個年級時全縣倒數第一的成績就讓我們壓力重重,但我們也信心十足,雖然與倒數第二的差距縮小了,但我們也沒有擺脫倒數第一的命運。
既然事實已經是這樣,現在不能只是“怨天尤人”,而是要針對這次考試中存在的問題,尋癥結,找方法,以切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
本次期末考試,我校生物優秀率為10.7,全縣平均28.9. 及格率43.6,全縣平均60 以及平均分與全縣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
1. 我沒能班學生的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復習及學困
生輔導計劃,以至于在輔導與復習的過程中對許多學生兼顧不到。
2. 學困生的“困難點”抓得不夠準,也不夠全面,導致他們在
考試的過程中對有些做過的題仍束手無策。
1. 抓準每一個學困生的“困難點”,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輔導計劃。用足夠的“愛心和耐心”樹立學困生學習的自信和興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經過認真分析錯誤的原因,我覺得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總希望學生不要出錯或少出錯,教師總是考慮將學生易出錯的地方講細講透學生就應該把知識掌握住了,結果適得其反,到考試時,認為學生不該出錯的反而都出現了。因此教師總抱怨學生不認真,腦笨,經過認真反思后,我覺得我們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不應抑制學生出錯,而應把幫助學生發現錯誤。改正錯誤作為教師的重要職責。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應不怕學生出錯,而讓學生該出的錯都暴露出來,并通過學生互評,和師生互評,找出錯誤的原因,這才是關鍵所在。 我們常說“錯題是個寶,提高成績少不了”就是這個道理。
3.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心里變化,從精神上給予鼓勵,使其時時都有“向前沖”的動力。生物是和生活實際聯系比較密切的一門學科,對于五谷不分的學生確實有些難度,作為老師,不要對學科的難學找理由,應該多從學生學習接受的角度去思考,讓學生在體會、理解中練,在練中體會、總結,想辦法讓生物知識變得不再抽象,讓學生喜歡上生物。力爭在會考中考出好成績!
其實,我們應經在谷底了,我們還怕什么呢?無論我們想那個方向走,我們都是在前進。
期試后的反思篇七
令人緊張的期中考試結束了,考試的失敗與成功還是一個未解之謎,可是,當考完最后一門功課時,老師簡短的幾句話卻成了我們心情的晴天霹靂,使一下子松弛下來的我們像打了霜的茄子——蔫兒了!
今年的期中考試題非常簡單,但老師說過:“考試題越簡單越是會錯題連篇。”因此,我們都不敢輕視這次考試。但是,最終簡單的考試題把我們征服了,使快速答完題的我們閑下來,并且認為:“這么簡單的考試題,一定不會錯誤百出”有了這個念頭,我們便不去仔細檢查,而是飛快的游覽著卷面,任憑讓錯題在那里擺著,即使特別顯眼,我們也無法發現它,更不會去將它們改一下,就這樣我們交了卷兒,考后家長問:“考得怎么樣?”我們一律回答說:“可以的。”可是,老師給我們判卷,告訴我們卷子的一、二、三、四題丟分兒丟得很多,這下我心里也沒底了,因為我平時老也寫錯字,而且還有一個給“高”字加部首組成新字的題不會,平時還不注意留心這種類型題,使這次考試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失誤!
唉!
考試已經過去,考試的過失也無法彌補了,只能今后注意、并改正。以后,我會多積累形近字、給字加部首組成新字等類型題。我要多積累錯題,分析錯題原因,對比正確答案,使我更好掌握豐富的語文基礎知識,活學活用。考試題是多變的,我們不但要積累,還要靈活運用,這樣我們才能對考試題應對自如。
現如今,上學、就業都需要考試,那位什么要考試呢?單單像父母所說的“為檢驗你們”嗎?不,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
一人參加了某公司的三次考試,第一次是99分,排名第一。第二的名叫小米,是95分。第二次考試,題目竟和第一次一樣!這人懶得去想,自信的把筆一揮,不到考試時間的一半,她就交了卷。這次她還是99分,第二的還是那個小米,98分。第三次的試題仍是一樣的,她連試題都沒看,揮筆把答案都寫上了,這次她又是99分,但沒有獨占鰲頭,那個小米也是99分,第一。這個人并沒緊張,認為她不可能擠下自己。但第四天公布的名單上竟沒有自己!
考試另一方面的意義,就是讓我們在考試后進行反思。這一次次考試猶如一面面鏡子,它是用來照出你的不足,并進行反思的,不是讓你佇足欣賞自己的美貌的。考試并不是白考的,要把反思后的經驗、教訓作為幫你進取的一根拐杖,充分發揮反思的力量,考試也算是物有所值。考試,便要清除我們那清高心,不經過考試,我們會自命不凡,不再反思,停滯不前。但考試會毫不留情的把我們的缺點抖出來,讓我們進行深刻反思增加進取的熱情,努力奔向成功。不要最好,只要更好。反思會推動我們不斷向前沖的!
不要畏懼那些花樣多變的考試,它們的共同理由只有一個??在考試后反思!
期末考試結束了,成績有些慘不忍睹,心情一下降到最低點。
其實剛開始時,我還有那么一些信心,因為試卷還算可以,比較細,難稱不上,估計班級的平均分應該在80分以上吧,可誰知道結果竟然是76·6分。不及格的有2個(1個為隨班跟讀),及格為10人,良好為26人,優秀為2人。
這樣的成績有些丟人,心中的怒火也抑制不住了,以至晚飯都吃不下(現在有點餓了,后悔啊),躺在床上半天后,整理了下心情,好多了,也終于想通了。
期試后的反思篇八
期中考試已結束,整體上用一個字就能夠簡單評述:差,真的很差,也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本想著能考好,但不知怎的,一上考場就頭腦一片空白,會做的做錯,不會的不會,原本記得很熟的東西,上了考場也會忘記,多方面原因的綜合,導致了如今慘象的發生。
2、講過的題懂了,會做了但不熟所以就導致了做題速度變慢,正確率不高,以后多翻筆記本、多練,已達到熟能生巧。
物理化學也很不理想,在我看來是基礎知識沒有完全弄懂,弄透徹,所以題雖不難,但稍微變一下就不會了,并且我承認,相比其他科目而言,我用在物理化學上的時間少了一點,故理解感悟的時間就少了。
最差的是地理這一段時間的地理課沒怎么聽懂,再加上在課下給地理的時間可能僅限于作業,所以復習的時間太少了,就導致地理成績差,下一步,我要及時間不自己薄弱的環節。
在下一個階段的學習中,我仍應加強鞏固自己的基礎知識,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稍微改變一下自己的學習方法,把提高效率提高專注度放在首要位置來改善,把功夫用在平時,來克服考試緊張。
期試后的反思篇九
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一樣重要,有時還意義非凡。考好了,心里甜滋滋的,隨之而來的是教師的贊揚、同學們的羨慕和父母的喜悅;考得不好,教師會失望,父母會生氣,還可能會應對同學輕視得眼光和譏諷的話語。以我微薄之見,考好則已,考不好也別灰心,如果上要研究長輩的夸獎,下要研究同學的冷嘲熱諷,則必敗無疑。考好不驕,考不好不氣餒,以平平和和的心態應考,反而能考好。可是,說到容易,做到卻難。
就拿這次期中考試來說吧。我是抱著考雙百分的信心來應考的。從早到晚,考試以后,都十分疲憊和擔心,時間仿佛靜止了,度日如年,考好和考不好這兩個詞在心里打架,晚上一覺酣睡才覺得好些。
又一場考試結束了。每次考試都會得到一個教訓或一些經驗,本次考試我得到的啟示是:疏忽總是存在的。
考完數學,感覺挺不錯,卷子很簡單,題題順利,之后又認認真真地檢查了一遍,確定全對之后,心中一向有一個期望:數學考滿分。
離開考場之后,考滿分的期望離我越來越近。我大膽地和同學對答案,題題正確。看到一些同學因為對答案發現錯題而垂頭喪氣、懊惱不已,我心中暗暗的想:全部做對的感覺就是好,真慶幸我考試時認真做完題目之后,又認真地檢查了一遍,那天那時,我是前所未有的高興。但過了不久,這特殊的高興,卻轉變成了我前所未有的悲哀與失望。
“那張圖我畫的很大。”我略帶高興的說。
“不,還好,不大。
我嚇了一跳,難道是我畫錯了不可能,這張圖我畫了兩遍呢,應當是對方弄錯了,或者是個人感覺的差異吧,我這么慰自我。可是心中依然很忐忑。
我已不敢再去自信地對答案了,可是在無意中卻又聽到了另一群人異口同聲地報了那個使我不安的答案。我傻眼了,真的是我錯了,果然是我錯了!我竟然會把圖與文字看叉了!我竟然沒有檢查出來!千算萬算,還是疏忽了一處!滿分的期望像一個個泡沫頓時在心中破滅了3分就這么悄悄地從我的試卷上溜走了3分,對于這么容易的試卷來說是多么大的損失啊!就這樣,我后悔了一個午時。
這就是疏忽,怎樣躲也躲可是。可是由于排行按四門課的總分計算,其他科目的成績總算沒有辜負我的努力。于是啟示之二由此可得:學習需要全面發展。也許因為其他方面的優秀而提高了總成績。當然,倘若將疏忽減少到最小,同時又盡力提高其他科目的優秀程度,那總成績就會大大提高。所以,全面發展很重要。
一般來說,疏忽不能避免,但能夠盡力減少,而全面發展又是能彌補疏忽的一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