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話給我的啟示給我的啟示篇一
數學老師下定義:兩點間的連線叫做距離。
可我仍然無法理解“距離”的真正含義。
大姐終于又要踏上遠去的火車,姨媽整夜沒睡。天一亮,便叮囑大姐該如何,應該注意什么,直到大姐離開,卻仍然凝視著遠方,久久不進屋。
于是,我恍然大悟,母愛因為女兒在遠方,成為一種記掛與擔憂,而當大姐在她身邊時,便成為一種教育與要求。她對大姐嚴厲指責,是希望大姐在外面不要因此犯錯。姨媽的愛,并沒有因為距離而增減,距離只表現了愛的不同的方式。
于是,我相信,愛是沒有計量方法的。
話給我的啟示給我的啟示篇二
放學了,我坐在了藥店外的一個椅子上,等爸爸媽媽來接我。
我拿出了一個洗了的蘋果和一個小面包,先細嚼慢咽地把蘋果給吃完了,然后把蘋果核丟在了地上,又把面包吃了一半,也丟了。閑得無聊,我就坐在椅子上觀察身邊的一切,不知不覺地就看到了有一群螞蟻在搬我剛才丟的蘋果核和半個面包。我心里就覺得很驚訝,螞蟻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力氣,那么弱小的螞蟻怎么會搬得動對于螞蟻來說算很重的蘋果核和半個面包呢?我的心里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知道媽媽他們來了,我猜想出來為什么他們搬得動了,是因為團結就是力量,只要他們都團結起來就一定搬得動。
話給我的啟示給我的啟示篇三
我最喜歡的一篇課文,當然是第22課《滴水穿石的啟示》了。
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兩個自然段:
我們要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當學完這篇課文,我終于明白了:我們要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堅持不懈、鍥而不舍,不要半途而廢、三心二意,只要立下了理想、決心就要堅持下去,千萬不可以半途而廢。
話給我的啟示給我的啟示篇四
那件事使我后悔萬分。
每個人都會做事,但做完事的心情是與眾不同的。有的因自己成功而高興、歡呼;有的因自己失敗而氣餒、傷心;有的因……在我的腦海中,有一些事已經消失了,甚至已經模糊了,但有一件事卻像火烙一樣深深映在我的腦海。
去年的一天,正在做飯的媽媽讓我去買醬油,我蹦蹦跳跳的到了商店,我把錢遞給阿姨,阿姨找了錢數。咦!不對呀,一瓶醬油3元5,我給阿姨5元,阿姨應該找我1元5角,怎么我手里有2元2角。不行,得把這1元還給阿姨,我的腳剛想邁出去,一想:阿姨的生意那么好,區區1元算不了什么,再說阿姨大人有大量,應該不會根我這個小孩子斤斤計較的。就這樣,我回家了。
我把剛才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媽媽,媽媽聽后并沒有像我剛才那么高興,十分嚴厲的批評我:“阿姨的生意是很好,區區1元也算不了什么,但你的做法很不好,你這樣會誤入歧途的?!辈欢碌奈也环?,反而把這1元鎖到抽屜里。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我每看到這1元,心里便感到頓挫不安。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個比我小的妹妹,一會兒,“你多找了我1角,”“哦,真是個懂事的孩子”我心里很慚愧,這個小妹妹都能做到誠實,可我卻……唉,我做人真失敗。我馬上跑回家,找到那1元還給了阿姨,我的頭沉重的抬不起來。
我后悔當初為什么要貪小便宜,我后悔當初為什么沒有把錢還給阿姨,我后悔我為什么……我終于鼓起勇氣向媽媽承認了錯誤。
通過這件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道德只是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這樣的教育,就會一生受用不盡。
初一:朱洪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