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改變自己改變世界改變自己改變世界題目篇一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我們就只好改變自己,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這一切。
托爾斯泰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都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人想改變自己。”改變現狀,就得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要改變自己的觀念,一切成就,都是從正確的觀念開始的。一連串的失敗,也都是從錯誤的觀念開始。要適應社會,適應變化,就要改變自己。
柏拉圖告訴弟子自己能夠移山,弟子們于是紛紛請教方法,柏拉圖笑道:“很簡單,山若不過來,我就過去。”弟子們不禁啞然。
世界上根本沒有什么移山之術,惟一能夠移動山的秘訣就是:“山不過來,我便過去。同樣的道理,人不能改變環(huán)境,那么就改變自己。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里,英國圣公會主教的墓碑上寫著這樣一段話:當我年輕自由的時候,我的想像力沒有任何局限,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漸漸成熟明智的時候,我發(fā)現這個世界是不可能改變的,于是我將眼光放得短淺了一些,那就只改變我的國家吧!但是我的國家似乎也是我無法改變的。當我到了遲暮之年,抱著最后一絲努力的希望,我決定只改變我的家庭、我親近的人——但是,唉!他們根本不接受改變。現在在我臨終之際,我才突然意識到:如果起初我只改變自己,接著我就可以改變我的家人。然后,在他們的激發(fā)和鼓勵下,我也許就能改變我的國家。再接下來,誰又知道呢,也許我連整個世界都可以改變。
世界是一個巨大的染缸,什么顏色都有,平凡的我們,只能竭盡全力去融入,去適應。泰戈爾說:“不要因為你的胃口不好,而去責怪你的食物。”那么,不要因為自身素養(yǎng)不好,而去挑剔你所處的環(huán)境。
人生是一條有很多荊棘的小路,要去折斷它們,只會傷了自己的手,唯有改變自己的路線,繞過去,才能更快地看見陽光。
改變自己改變世界改變自己改變世界題目篇二
你不能左右生命得長度,但你能改變生命得寬度;你不能左右惡劣得天氣,但你能改變自己得心情;你不能改變自己得容貌,但你能改變自己得心靈。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改變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超越自己。只有改變自己,才能走向成功。
一只雛鷹起初膽小如鼠,當它改變自己懦弱得習性后才能勇敢地飛向蔚藍得天空。
一棵幼草起初孱弱無力,當它在風雨中改變自己柔軟得身軀后才能變得更加堅強,緊抓泥土不倒。
一條大河起初彎彎曲曲地在山區(qū)奔涌,當它改變自己得運動方向后才能自由地奔向浩瀚得大海。
雛鷹、幼草、大河無法改變藍天、風雨和山地,但它們勇敢地改變了自己,走向輝煌。
人也一樣,只有改變自己得不良習慣才能完善自己,贏得他人得信賴。我國古代有位青年叫周處,被當地人稱作三害之一,“三害”即蛟龍、猛虎和周處。因為他總是欺負別人,人們厭惡他、恨他。周處不想再讓別人把自己當成禍害,他決心戰(zhàn)勝猛虎和蛟龍,為人民除害。后來,經過艱苦得努力,他終于成功地除掉了二患。也因此贏得大家一致得贊揚,成為了一個為百姓謀利益得好人。周處是勇敢得、明智得,他有勇氣改變自己得頑劣之氣,從而改變了自己得人生。
改變自己得思想,可以更加自信、堅強。人生有很多事都是無法選擇得,比如人得容貌和身材。我國中央電視臺得主持人越如今已是家喻戶曉得名人。人們可曾知道她也有一段艱辛得心路歷程?曾經在上大學時,由于體態(tài)發(fā)胖、長相不佳,她很自閉,她緊緊地關上了心靈之窗,面對著身材姣好得女同學,她最怕看見穿在別人身上得那美麗得花裙子。這樣一段時間得封閉后,她蘇醒了。她決心改變自己得學識和德行。多年得努力奮斗以后,她變成了一個氣質非凡得女記者。
改變一下自己得弱點,你會發(fā)現自己得生活更豐富多彩;改變一下自己得想法,你會變得自信和堅強。外界得事物既然無法為自己所左右,何不著手改變一下自己呢?自己掌握自己,不也是一種快樂嗎?請記住:成功從改變自己開始。
改變自己改變世界改變自己改變世界題目篇三
是改變自己以適應環(huán)境,還是改變環(huán)境以適應自己:前者無需費多大努力,只需緊跟別人的步伐,去追隨他人;而要改變環(huán)境以適應自己,卻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承受極大的痛苦,但你也必將得到最大的報償——改變自己以適應環(huán)境的人碌碌無為,而你卻創(chuàng)造了歷史,讓那些適應了適應的人接下來適應你。
愛因斯坦于十九世紀初發(fā)表相對論時,遭受當時科學界的口誅筆伐,甚至還有人編寫了《萬人駁相對論》這樣一本書。在外界輿論的壓力之下,若是愛因斯坦選擇了改變自己以適應環(huán)境,那么相對論會怎樣?人類也必將無緣這一真理,在本應該更好卻沒有做到的層面上,而走向墮落與消沉。令人慶幸的是——愛因斯坦選擇了堅持,盡管這件事直到他晚年的時候都還心有余悸,以至于他發(fā)現了愛的力量之后,在寫給女兒的信中這樣說道:我現在所發(fā)現的超出當時我發(fā)現的相對論太多太多,我要求你將這些信,能保存多久就保存多久,保存得越久越好,直到人們能接受它為止。
身為歐洲四大統(tǒng)帥之一的亞歷山大大帝曾言:“山不走到我這里來,我就走到它那里去。”——作為山,只要你不動,哪怕是亞歷山大也要走上前去。讓我們能夠象山一樣,矗立在這個世界上!要征服,就去征服像亞歷山大大帝這樣的人!
當我們回顧歷史時會發(fā)現——每一個王朝的開始都是因其統(tǒng)治者不能忍受上一個王朝的腐朽,堅持自己的想法,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改變世界的——推翻前朝,開辟一個新的紀元,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如果我們要追隨這個時代,在這個時代中生活的更好,那么我們必須面對這個時代做出改變;但是要改變這個時代讓他人追隨,你則必須保持執(zhí)著與不變,因為只有這樣,你的工作才能擁有最終改變世界的可能。
改變自己改變世界改變自己改變世界題目篇四
聰明的人應該懂得改變自己以適應環(huán)境,只有那些不怎么聰明的人才會去改變環(huán)境以適應自己,但歷史往往是后一種人創(chuàng)造的。蕭伯納如是說道。
當你臨來時,你可曾想過你會帶來多少痛苦?
當你來臨時,你又可曾想過你將帶來多少悔恨?
當你悄無聲息地來到每個人的面前時,你可否知道你使多少人痛哭流涕?你獰笑著,揮舞著手中的利刃,改變了一個又一個曾經有過冒險和夢想精神的人,使他們由躊躇滿志至萬念俱灰,讓他們面對所謂的現實。
我亦沒能從你的手掌中逃脫。
你的劍也許會刺穿我的靈魂,讓我在失敗的陰影中無法自拔;你的到來也許會讓我的朋友紛紛離去,使我獨自咽下痛哭的淚水。你,如同最泥濘的沼澤,讓我深陷失敗之中;你,如同最黑暗的深淵,讓我獨處寂寞之境;你,如同無底之深海,把我牢牢地禁錮其中。但我不懼你,我不會因你而改變我自己。
親友的支持將成為我最堅固的鎧甲,使我不受你的劍所傷;擁有頑強毅力的朋友不會為你所動,他們將一直陪伴著我走下去;我的柱杖將幫我渡過最泥濘的沼澤,使我不被玷污;我內心的太陽將驅散黑暗,使我不被其吞噬;我的翅膀將飛過最寬廣的海洋,使我不至被其淹沒。
我不擔心在你面前展現我的劣勢,因為只有如此,我才有機會看到我的不足,擁有自我完善的機會。我不害怕在你面前痛哭流涕,因為只有如此,我才能夠勇敢地咽下自己的淚水,面向未來。
我不會輕易地去改變自己,因為只有如此,我才有機會改變這個世界,做一個不怎么聰明的人,就像蕭伯納說的那樣。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堅信:攀登和跋涉終能立足于山巔。是改變自己以適應環(huán)境,還是改變世界以適應自己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遠帆濟滄海我選擇改變世界!
改變自己改變世界改變自己改變世界題目篇五
是改變自己以適應環(huán)境,還是改變環(huán)境以適應自己:前者無需費多大努力,只需緊跟別人的步伐,去追隨他人;而要改變環(huán)境以適應自己,卻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承受極大的'痛苦,但你也必將得到最大的報償——改變自己以適應環(huán)境的人碌碌無為,而你卻創(chuàng)造了歷史,讓那些適應了適應的人接下來適應你。
愛因斯坦于十九世紀初發(fā)表相對論時,遭受當時科學界的口誅筆伐,甚至還有人編寫了《萬人駁相對論》這樣一本書。在外界輿論的壓力之下,若是愛因斯坦選擇了改變自己以適應環(huán)境,那么相對論會怎樣?人類也必將無緣這一真理,在本應該更好卻沒有做到的層面上,而走向墮落與消沉。令人慶幸的是——愛因斯坦選擇了堅持,盡管這件事直到他晚年的時候都還心有余悸,以至于他發(fā)現了愛的力量之后,在寫給女兒的信中這樣說道:我現在所發(fā)現的超出當時我發(fā)現的相對論太多太多,我要求你將這些信,能保存多久就保存多久,保存得越久越好,直到人們能接受它為止。
身為歐洲四大統(tǒng)帥之一的亞歷山大大帝曾言:“山不走到我這里來,我就走到它那里去。”——作為山,只要你不動,哪怕是亞歷山大也要走上前去。讓我們能夠象山一樣,矗立在這個世界上!要征服,就去征服像亞歷山大大帝這樣的人!
當我們回顧歷史時會發(fā)現——每一個王朝的開始都是因其統(tǒng)治者不能忍受上一個王朝的腐朽,堅持自己的想法,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改變世界的——推翻前朝,開辟一個新的紀元,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如果我們要追隨這個時代,在這個時代中生活的更好,那么我們必須面對這個時代做出改變;但是要改變這個時代讓他人追隨,你則必須保持執(zhí)著與不變,因為只有這樣,你的工作才能擁有最終改變世界的可能。
改變自己改變世界改變自己改變世界題目篇六
在聞名世界得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得墓碑林中,有一塊名揚世界得墓碑。其實這只是一塊很普通得墓碑,粗糙得花崗石質地,造型也很一般,同周圍那些質地上乘、做工優(yōu)良得亨利三世到喬治二世等二十多位英國前國王墓碑,以及牛頓、達爾文、狄更斯等名人得墓碑比較起來,它顯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并且它沒有姓名,沒有生卒年月,甚至上面連墓主得介紹文字也沒有。
當我年輕得時候,我得想象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
當我成熟以后,我發(fā)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得國家。
當我進入暮年后,我發(fā)現我不能改變我得國家,我得最后愿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得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
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后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得家庭;在家人得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
據說,許多世界政要和名人看到這塊碑文時都感慨不已。有人說這是一篇人生得教義,有人說這是靈魂得一種自省。當年輕得曼德拉看到這篇碑文時,頓然有醒醐灌頂之感,聲稱自己從中找到了改變南非甚至整個世界得金鑰匙。回到南非后,這個志向遠大、原本贊同以爆治爆墊平種族歧視鴻溝得黑人青年,一下子改變得自己得思想和處世風格,他從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得家庭和親朋好友著手,經歷了幾十年,終于改變了他得國家。
真得,要想撬起世界,它得最佳支點不是地球,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不是別人,而只能是自己得心靈。
要想改變世界,你必須從改變你自己開始;要想撬起世界,你必須把支點選在自己得心靈上。
改變自己改變世界改變自己改變世界題目篇七
以前,我總是認為已經沒有東西可以真正打動我,然而我錯了。
當看到接二連三的地震海嘯泥石流,每一個都可以帶走幾百到幾萬人的生命,當看到接二連三珍稀動物失去家園以至于滅亡,當看到語文書里接二連三的關于環(huán)保的文章時,我總會情不自禁地飛到課文中去,與作者一起批判那些破壞環(huán)境的人們。
在學完消逝的仙湖————羅布泊回到家后,我向媽媽訴說了對這些破壞環(huán)境的人類的強烈不滿:“媽,你看這些破壞環(huán)境的人類真是不知好歹,怎么能這樣破壞環(huán)境呢?”而媽媽卻說:“你有時候不是也在破壞環(huán)境嗎?浪費就是一種破壞環(huán)境。”她的話讓我想了我的種種浪費,真是慚愧不已。
看來想改變世界的環(huán)境,先得從改變自己周圍的事做起啊,從那天以后“綠色”這一環(huán)保色深深地刻入了我的心,我是多么希望地球上的沙漠都變成一片片的綠樹啊!在那以后我用什么都節(jié)約了許多,不像從前浪費資源了。在改變自己的同時,我也在盡力改變自己周圍的人。
有一天,我去超市買東西,快到超市門口時,看見有幾個散發(fā)宣傳單的,見人就給,見車就放,可是有些人卻不要,隨手就扔地上,我想:這多浪費紙啊,這么多傳單,抵得上好幾棵樹了!心疼不已的我過去將紙扔進垃圾箱里,這樣至少還能回收。
還有一次,我在小區(qū)里和幾個朋友打籃球,發(fā)現遠處草地上冒出了縷縷白煙,走近一看,原來,是我們小區(qū)里的一群小孩在草坪上放了幾張點燃的紙燒草坪,草黑了一大片,我的`心那個疼啊,我們走過去連忙制止,并講了火災的危險性和環(huán)保的重要性。他們羞愧難當,趕忙從附近端來水把火熄滅,結束了燒草行動,幸好沒有殃及到旁邊幾棵剛種的小樹,可是被燒死的草卻回不來了。
改變自己改變世界改變自己改變世界題目篇八
聰明的人應該懂得改變自己以適應環(huán)境,只有那些不怎么聰明的人才會去改變環(huán)境以適應自己,但歷史往往是后一種人創(chuàng)造的。蕭伯納如是說道。
當你臨來時,你可曾想過你會帶來多少痛苦?
當你來臨時,你又可曾想過你將帶來多少悔恨?
當你悄無聲息地來到每個人的面前時,你可否知道你使多少人痛哭流涕?你獰笑著,揮舞著手中的利刃,改變了一個又一個曾經有過冒險和夢想精神的人,使他們由躊躇滿志至萬念俱灰,讓他們面對所謂的現實。
我亦沒能從你的手掌中逃脫。
你的劍也許會刺穿我的.靈魂,讓我在失敗的陰影中無法自拔;你的到來也許會讓我的朋友紛紛離去,使我獨自咽下痛哭的淚水。你,如同最泥濘的沼澤,讓我深陷失敗之中;你,如同最黑暗的深淵,讓我獨處寂寞之境;你,如同無底之深海,把我牢牢地禁錮其中。但我不懼你,我不會因你而改變我自己。
親友的支持將成為我最堅固的鎧甲,使我不受你的劍所傷;擁有頑強毅力的朋友不會為你所動,他們將一直陪伴著我走下去;我的柱杖將幫我渡過最泥濘的沼澤,使我不被玷污;我內心的太陽將驅散黑暗,使我不被其吞噬;我的翅膀將飛過最寬廣的海洋,使我不至被其淹沒。
我不擔心在你面前展現我的劣勢,因為只有如此,我才有機會看到我的不足,擁有自我完善的機會。我不害怕在你面前痛哭流涕,因為只有如此,我才能夠勇敢地咽下自己的淚水,面向未來。
我不會輕易地去改變自己,因為只有如此,我才有機會改變這個世界,做一個不怎么聰明的人,就像蕭伯納說的那樣。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堅信:攀登和跋涉終能立足于山巔。是改變自己以適應環(huán)境,還是改變世界以適應自己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遠帆濟滄海我選擇改變世界!
改變自己改變世界改變自己改變世界題目篇九
世界蒼茫浩瀚,有時改變世界對渺小的人來說,并非易事。
牧師的話不無道理。古今中外,每一位改變了世界的偉人,無不曾改變過自己。當年運籌帷幄,馳騁天下的毛澤東,懷著改變中國的大志,然而他并沒空言壯志,而是在初渡湘水走向未來時寫下: “ 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 這樣宏壯的詩篇。他積極求學,廣交賢友,博覽群書,對自己作了一番深刻的改變。終于,他從一個稚氣熱血的青年成長為成熟有為的將領,為中國歷史掀開嶄新一頁。
縱觀古人感秋詩賦,無不是對秋景無奈悲嘆,仿佛這秋光,便是命定的凄涼,無奈的離別,是推不開擋不住變不了的一個肅殺世界。然而劉禹錫的一句 “ 晴空一鶴排云去,便引詩情到碧霄 ” 喊熱了無數人的心。劉禹錫并未改變秋天的落葉,阻止他們從樹梢欲言又止地落下,并非改變秋天里南歸飛雁的足跡,掙扎著要留住那春光。他只是改變了自己的心跡,便將綺羅悲秋之度一掃而光。這位在秋光里笑傲的詩人,我猜他必定有秋菊般的傲霜的韌骨和平靜的笑容,而他影響的遠遠超出自己這一孤立的生命體,他影響的是無數人的生命世界。
但終有些時候,人們無力改變世界,又絕不能改變自己的時候,不妨挺直胸脯舉步向前,接受自己選定的結局。
汩羅江畔,一位老者披發(fā)而立,神情悲壯,目光深沉。并非他不想改變楚國黑暗的政治世界,并非他不愿抗爭世道的不公、人心的淪喪。然而他深知,一個人的清醒終不能喚醒時代,一個人的純潔并不能改變世界的污濁。到頭來,他沒有違心改變自己,迎合主意。他縱身躍入冰冷的江水,千年煙波浩渺,留下多少傳奇與后人評說。他沒有改變世界,也堅決不變自我,堅守中,獨標高格。
改變世界與改變自己,實際是矛盾的不同方面。積極改變自己,可以成就自己改變世界。然而矯枉過正,迷失自己卻又妄圖以身改變世界,遺留下來的,恐怕只有一場空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