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可以提供給家長和學生參考,讓他們了解學校的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以便更好地與學校合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瀏覽以下教學計劃范文,你可以獲取一些關于教學計劃編寫的寶貴經驗。
公開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一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體會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表達效果。
2、了解課文圍繞打井主要講了哪幾件事,體會毛主席關心人民群眾的高貴品質。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體會人物情感,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聽老師讀課文,注意聽準字音,認清字形。
2、你又認識了哪些字?把它用筆畫出來。
3、誰能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通讀全文。
四、作業設計。
寫生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認讀詞語。
指名讀課文,說一說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研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
2、毛主席是怎樣發現當地的群眾吃臟水的呢?
他能想些什么呢?怎樣問的?老鄉是怎樣回答的?
聽了老鄉的話毛主席怎么樣呢?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毛主席是個什么樣的人?
毛主席做了幾件事?
3、指名讀第一件事。說一說開始時毛主席是怎樣做的?
4、為什么行不通?
5、毛主席又是怎樣做的?
一共打了幾次井?第一次打井遇到什么困難?
毛主席是怎樣解決的呢?
第二次打井毛主席是怎樣做的?
通過兩次打井你覺得毛主席是一個怎樣的領袖呢?
假如你是沙洲壩的人民你想對毛主席說什么呢?
三、通讀全文,再次理解課題含義。
四、作業設計。
讀課文,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公開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二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為我們講述了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為了讓當地的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親自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解決了鄉親們的吃水難問題,讓我們深刻感悟到毛澤東主席為人民著想、為人民服務的好思想,好品質。感悟鄉親們引水思源的好行為。
本班的學生在以前的語文教學中,一直把識字和朗讀放在第一位,有著較強的識字能力和扎實的朗讀基礎。在這一課教學中,學生能夠運用我們自創的識字方法板很快掌握本課生字,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能夠感悟到毛主席的好品質,初步懂得引水思源的道理。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圍繞“以讀悟情”設計教學,讓學生體會到毛主席的美好品質。上課伊始,創設極能導行入情的教學情境。讓孩子們積極投入本節課的教學,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來找出生字,識記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中感情,從而讓孩子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生字。
2、會寫“忘、想、念”3個生字。
3、初步懂得了“引水思源”的道理。
-、激發學生興趣,歌舞創境。
1、(3名男生、3名女生臺前準備,一女生主持)。
主持人: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六個人想給大家表演一段舞蹈,大家想看嗎?希望你們能喜歡。(6名同學隨著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進行表演,其他學生隨曲調拍手)。
師:你喜歡他們的表演嗎?那么,你都看懂或聽懂什么了?
2、教師相機小結,學生認識生字。
對!這首歌曲是唱給我們偉大的祖國和敬愛的毛主席的(出示主席畫像)。人物簡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領袖,他的一生都在為領導中國的革命事業披肝瀝膽,更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嘔心瀝血。他的光輝事跡數不勝數,人們唱給他的歌更是不絕于耳。(相機出示:主席、領導、革命、解放)。讓我們大家在毛主席偉大品質人格的鼓舞下大聲地讀出它們吧!愿意吧嗎?(生齊讀)。
過渡: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瑞金市沙洲壩的老鄉們是怎樣懷念這位偉人的,好嗎?
二、板書課題、理解認字。
1、齊讀課題。
問:看到課題后,你們有話要說嗎?(自由發展)。
(設想:部分同學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這時,教師可以讓他們請教一下別的同學或者自己先來猜一猜,鼓勵學生想出辦法弄明白)。
2、認識生字“忘、挖、井。”
師:誰來當今天的小悟空,用你的火眼金睛把題目中的三個生字挑出來,并用你喜歡的方式帶領大家讀一讀嗎?(指名)。
設計意圖:孫悟空是小朋友們非常喜愛的一個傳奇人物,本課創設這一小小的情境,目的是想激活學生思維,使他們學得有興趣、樂學。
3、你知道課文中的“挖井人”是誰?“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誰嗎?說說自己的理由。(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前面情境大膽猜,培養思維的創新性)。
三、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生自由讀課文前先說說初讀課文的要求,讀完后找出或檢驗上面問題的答案,體會自主學習的快樂。
2、師講毛主席為鄉親們挖井的故事。認識“戰士、時刻、想念。”
意圖:在故事情境中識字,降低了識字難度。
3、師指字板。聰明的小悟空們,再來施展一下你們的法力,把這些字在課文中做出自己喜歡的標記,好嗎?(學生邊做標記邊認讀,再次識記生字)。
4、同桌互相讀詞,說出對方的優點和不足。
設計意圖:同桌合作學習,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可互相取長補短。
5、出示句條。老師這有幾條句子,看看誰能讀一讀。(如,“我今天忘記帶課本了”;爸爸正在地里挖土……)生:個別讀、齊讀、會讀的一起讀等。
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間,使他們繼續保持朗讀的熱情。
7、游戲:交朋友。
想和這些生字寶寶交上朋友嗎?那就請你拿出自己的識字方法板把卡片貼在你喜歡的方法的后面,心里還要明確為什么貼在那?這樣你就能和他們交上朋友了!
(師放輕音樂,生在動手、動腦的活動中進行識記,教師參與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中,尤其要注意幫助差生識字)。
設計意圖:全員參與,多感官互動,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完成任務。
8、小組成員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
四、再讀課文,感悟文章。
1、生自由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你想請幾名同學來讀課文,為什么?(目的是明確文中的自然段);你希望他們怎么讀?(目的是使朗讀的同學能發揚優點,發現不足)。
三名同學讀課文,教師相機范讀學生們容易讀錯的字、詞、句,起示范、正音的作用。
3、想象、擴展。
出示題目:
a、毛主席初到沙壩時,看到鄉親們吃水難,心里會怎么想?
b、鄉親們得到主席的關懷和幫助之后,又會怎么想?
c、他們在挖井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什么事?
學生自由組合小組a、可以分角色(即:主席、士兵、鄉親)把題目表演出來;b、也可以用語言表述出來;比一比誰是優秀的小演員。(教師必須參與各小組的表演中去,做一些必要的指導)。
設計意圖:調動全員參與意識,培養創新思維,在情境中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4、再讀課文,把你體會到的通過讀表現出來。
五、練習書寫“忘、想、念”
1、說說這幾個字在字型上有什么特點。
2、寫好每個字最關鍵的地方在哪里?誰還有不同意見?(學生邊說,老師邊范寫“忘”字)。
3、學生獨立寫其余2個字,隨時進行指導。
六、總結、作業?。
小朋友們,毛主席是偉大的,人們世世代代歌頌他、贊美他,因為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光輝事跡。下節課把你們搜集到的有關毛主席的圖片、資料、小故事或小節目等準備好,從多方面認識這位偉人,領略他的風采!
師生一起在《我愛北京天安門》的歌舞中結束。
公開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三
浙江省海鹽縣西塘橋鎮中心小學 周玉妹。
【教學目標】。
1、認識“忘、挖”等12個生字,會寫“井、鄉、面”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
4、初步了解毛主席的偉大。
【教學重點】。
識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2、收集到毛主席的圖片資料及小故事。
3、有關插圖。
4、歌曲《東方紅》、《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學生字。
二、讀題置疑。
讀了故事的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嗎?
三、整體感知,嘗試讀文,解決問題。
1、借助漢語拼音,帶著問題通讀全文。
2、邊讀邊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為自然段打上序號。
四、識字。
1、導入:在生活中,要是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呢?(問老師,問同學……)。
2、由于兒歌,指導學生用兒歌中的方法邊讀邊畫,自主識字。
3、認讀生字,交流識字方法。(指名讀,開火車讀,扮演小老師領讀。說說讀、記這些生字時應注意什么?)。
五、朗讀感語。
1、調皮的生字寶寶跑回課文中去了,你還認識他們嗎?請你練習讀一讀課文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
2、分自然段讀課文。(指名讀,男女賽讀,同桌練讀)。
3、自由朗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間。
六、寫字。
1、出示“井、面、鄉”,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觀察位置,說一說怎么寫好看。
3、書空后,師范寫。
4、學生練寫,評議。
轉載自起點語文網。
公開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四
1、認識“忘、挖”等12個生字,會寫“井、鄉”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朗讀中表達出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4、初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
認識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課時。
生字卡片、歌碟《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課文插圖。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歌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聽一首歌吧。(播放歌曲《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2、說說你聽到了什么?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嗎?(教師簡介毛主席生平與主要貢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毛主席的文章。(揭題,板書課題)。
3、你會讀嗎?有哪些字不認識,想用什么方法解決?
集體認讀:忘、挖、井。
二、識字:
1、借助拼音讀通全文。
2、邊讀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標出自然段。
3、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主動交流識記的方法。
4、小老師領讀正字,并說說讀、記這些字需注意些什么?
5、開火車認讀生字。
三、朗讀:
1、調皮的生字寶寶跑到課文中去了,你們還認識它們嗎?那就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讀吧!
2、分自然段朗讀(男生讀、女生讀,小組讀)。
3、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第二課時。
一、復現生字,加強鞏固:
上節課我們認識的生字寶寶要和大家照照鏡子,比比誰照鏡子的速度最快。(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二、精讀課文:
1、開火車讀句子(一人讀一句,依次讀下去)。
問:這口井與其它的井有什么不同?(出示句子:毛主席就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
2、相機解決;毛主席為什么要給鄉親們挖井?(出示句子:村子里沒有井,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引導學生感悟毛主席的好品質)。
3、在你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有誰關心幫助過你嗎?你有哪些想法?
4、指導學生讀好碑文上的話。(出示句子: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
5、自由地有感情朗讀全文。
三、指導書寫。
1、觀察字寶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范寫“忘、想、念”三個心字底的字,講解要領。
3、學生嘗試寫,師巡回指導。
四、鞏固字詞:
1、出示詞語,開火車讀,理解意思。
2、出示卡片,開火車讀。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延伸:
1、收集更多的關于毛主席的故事。
2、開展講故事比賽。
公開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五
1、認識“忘、挖”等12個生字,會寫“井、鄉”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悟時時處處為人民著想的品質,能在朗讀中表達出對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會感恩。
識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教師準備:紅井圖片,課文插圖,畫像圖片、生詞卡片若干、小黑板。
2、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運用已學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背面生字的星星卡片若干。
(2)搜集有關的圖片資料及小故事。
兩課時。
一、圖片引路,激趣導入。
1、展示“紅井”導入新課。
(1)出示“紅井”圖片,說說“井”的作用。板書“井”,學生識記,交流方法,擴詞。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2、讀題質疑,激發興趣。
(1)齊讀課題,說說課題的意思。認識“忘、挖”,說說識記的方法。
(2)設疑激趣。師:看到課題后,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預設一:挖井人是誰?預設二:吃水人是誰?預設三:為什么要帶領戰士給鄉親們挖井?)。
二、帶疑讀文,識記生字,讀中感悟。
1、自讀課文,要求讀通順,讀正確。
(1)學生自由地讀課文。
(2)教師檢查學生讀文。
2、反復讀文,解決學生質疑,隨文識字。
(1)解決預設一:挖井人是誰?學生回答。教師提問:你是從哪兒知道的?讀讀課文中的有關句子,教師出示的畫像,介紹,隨機解決“領導”、“革命”兩個詞。
(2)解決預設二:吃水人是誰?學生可能答出鄉親們,教師追問:哪里的鄉親們?你是從哪兒知道的?讀讀課文中的有關句子。
(3)解決預設三:為什么要帶領戰士給鄉親們挖井?要求學生勾畫出課文中有關的句子。
a、出示句子:村子里沒有井,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
c、感悟朗讀:現在讓我們來讀一讀這句話,來感受一下鄉親們吃水的艱難。
三、鞏固生字詞。
一、游戲激趣,鞏固生詞。
1、識詞游戲:摘星星。
(1)師示范:摘星——讀字——組詞)(生字星星卡背面)。
(2)學生游戲、面、忘、革、井、席、挖、鄉、志、刻、解、戰、命。
2、指名讀詞,體驗樂趣。
二、總結全文,提升拓展。
1、問題入手,回顧前兩個自然段。
(1)教師出示立有石碑的紅井圖片。
(2)教師提問:這塊石碑是誰立的?為什么要立這塊碑呢?(生交流作答)。
(3)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重點理解碑文。
2、拓展想象,引導感悟。
(1)師:石碑立好后,可能會有哪些人去看呢?站在碑前,他們會怎么說呢?出示插圖。
(2)啟發學生以鄉親、主席、士兵、參觀的小學生等身份去想象,指導說話。
3、賽讀碑文,體會情感。
4、回顧全文,學會感恩。
(1)開火車讀全文。
(2)小結、拓展。師:這節課告訴我們“吃水不忘挖井人”,對無私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都不應該忘記,這就是“飲水思源”的道理。(板書:飲水思源)想想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忘記哪些人呢?試著用下面的句子說一說。(出示:不忘)生討論作答。(如穿衣不忘做衣人,吃飯不忘種田人,成才不忘父母和老師等)。
三、自主辨字,指導書寫。
1、出示六個生字(田字格)。
2、學生觀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范寫:重點指導“鄉”。
4、擴詞練習。
四、作業超市,自主選擇。
1、請你乘坐擴詞快車。
2、回家后,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家長聽。
五、實踐活動。
你還知道關心群眾、為群眾著想的故事嗎?搜集起來,班級里開個“故事會”。
六、板書設計。
飲水思源。
帶領挖井。
鄉親們立碑、刻字。
公開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六
1、認識“忘、挖”等12個生字。會寫“井、鄉”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朗讀中表達出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1、認識“忘、挖”等12個生字。會寫“井、鄉”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時。
1、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vcd或磁帶。
2、毛主席的畫像。
3、井和人們從井中提水的圖片。
4、生字卡片。
教學案例(一)。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喜歡聽歌嗎?現在我們就來聽一首歌。(播放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vcd或磁帶)說說你看懂了(或聽懂了)什么?你對毛主席了解多少?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瑞金市沙洲壩的老鄉們是怎樣懷念這位偉人的。(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題目識字、分散難點。
課題中的這幾個生字,誰認識?(字卡依次出示:忘、挖、井)。
點撥:忘:形聲字;擴詞;用“忘記”說話;書空。
挖:形聲字。
井:與“開、并”區別;書空;
(出示圖片)說說:井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用?
三、初讀感知、再次識字。
1、范讀課文,想一想:“挖井人”是誰?“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誰?
2、回答問題時,相機出示:席、戰、士。
3、生識記生字。
點撥:席:形聲字;與“度”區別。
戰:翹舌音;形聲字;與“站”區別。
士:翹舌音;與“土”區別;擴詞。
四、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邊自讀課文,邊圈出本課生字,并畫出文中的生詞。
2、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五、自主識字、匯報方法。
1、指讀課文。
2、匯報識字方法。
點撥:導:擴詞。
革:獨體字。
命:你怎么記住它?
解:你在哪見過這個字?
刻:形聲字;它跟誰長得像?
念:書空;擴詞;用:想念”說話。
你還知道哪些心字底的字?
六、鞏固識字、積累詞匯。
1、去掉音節,認讀生字,并組詞。
2、出示“我會讀”中的詞語,并選詞說話。
3、讀句子,要把字音讀準。
(1)我今天忘記帶課本了。
(2)爸爸正在挖土。
(3)導游阿姨的解說太吸引人了!
4、把詞送回家。
想念懷念。
(1)我非常()在南方工作的爸爸。
(2)我很()童年的時光。
七、再現生字、指導書寫。
1、認讀“井、鄉、面、忘、想、念”,并組詞。
2、觀察每個字的結構特點。
3、重點指導:忘、想、念。
4、生描紅、臨摹。
八、課外延伸、拓展視野。
收集更多的關于毛主席的圖片、資料、故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
1、認讀生字:席、導、解、鄉、面。
2、認讀詞語:挖井、戰士、革命、想念、時刻、立刻。
3、用“想念、時刻”練習說話。
二、引入課文。
毛主席是偉大的,人們世世代代歌頌他、贊美他,因為他給后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財富”。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瑞金沙洲壩,去尋找毛主席昔日的身影。(板題)。
三、回顧課文、質疑問難。
瀏覽課文,說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已經讀懂了什么?(同桌互說,再指名說)還有什么問題需要進一步解答的?(預設問題:1、毛主席和戰士們為什么要給鄉親們挖井?2、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
四、品讀課文、感悟情感。
1、帶著問題仔細讀課文,然后跟同小組的同學一起朗讀感悟。
2、接力讀,要注意斷句。(師適時指導)。
3、說一說:
(1)毛主席和戰士們為什么要給鄉親們挖井?鄉親們是怎樣懷念毛主席的?(指讀課文相關段落)。
(2)誰還知道更多的有關“紅井”的故事?(生或師講“紅井”的故事)。
(3)“挖井”是件容易的事嗎?(利用圖片或課件簡介“挖井”的資料)。
談一談:在你的學習和生活中有誰關心幫助過你嗎?你有哪些想法?
議一議: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
讀一讀:讀出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練讀、指讀、評價讀、齊讀)。
五、交流資料、拓展視野。
你還搜集到哪些有關毛主席的圖片、資料、故事?讓我們一起從多方面認識這位偉人,領略他的風采吧!
公開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七
課前透視:
毛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位杰出領袖,他一生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斗,中國人民永遠懷念他。本文講述的是1933年4月,毛主席在江西革命時,看到鄉親們吃水困難,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解放后,鄉親們為了紀念他,在井邊立碑紀念的故事。課文內容不長,通俗易懂,共三個自然段,配有一幅插圖。
教學目標:
1.認識"忘、挖"等12個生字,會寫“井、鄉”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朗讀中表達出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4.初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點:
識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重點。
信息資料:
1.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2.收集到的毛主席的圖片資料及小故事。
3.課件,放大的課文插圖。
4.錄音機、《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歌曲磁帶。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同學們喜歡聽歌嗎?現在我們就來聽一首好嗎?(播放歌曲《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說說你都聽到了什么?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嗎?(教師簡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貢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毛主席的文章。(板書課題)。
(音樂最具感染力,利用已有的課程資源讓學生感受毛主席的豐功偉績,引發探究欲望,激發學習興趣。)。
2.展示:出示毛主席的放大圖片或課件,問:你認識這是誰嗎?你搜集到了哪些他的圖片?展示給同學們看,用一兩句話介紹你的圖片。(課件演示毛主席的革命歷程)(板書課題)。
(初步培養學生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欣賞。)。
對話評臺:
自讀:(整體感知,嘗試讀文,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1.借助漢語拼音帶問題通讀全文:“挖井人”指誰?“立碑”的人又是誰?
2.邊讀邊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為自然段做出標記。
(組織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在讀書方式和習慣上要給學生正確引導,不必強求統一,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識字(鼓勵自主識字,領悟識字方法,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
1.在生活中遇到不認識的字要怎么辦?(互相交流認字方法:可以問老師,問同學,問家人,查字典……)。
2.出示兒歌,(見教參142頁)指導學生用兒歌中的方法邊讀邊畫,自主識字。
3.利用生字卡片小組內交流,讓學生主動介紹識記的方法,合作檢測。
4.扮演小老師領讀生字,并說說讀、記這些字時應該注意什么。
5.出示"我會讀"中的生詞,開火車認讀。
(新課標要求“識寫分開”,“多認少寫”,要想多認,就得有一定的識字方法,因此在認字的時候交流方法至關重要。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識字的有心人,使學生漸漸學會用喜歡的方法或適合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朗讀(多種方式朗讀,提高朗讀水平)。
1.調皮的生字寶寶跑回課文中去了,你還認識他們嗎?請你練習讀一讀課文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可以大聲讀,輕聲讀,同座讀,小組讀……)。
2.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指名讀,男女生賽讀,同座練讀)。
3.自由朗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音。
(把課文讀準、讀流利是感情朗讀的基礎,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舍得花時間讓學生練讀,要耐心地糾正學生讀得不準的字音,盡量關注到每一位學生。)。
寫字(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1.出示要寫的字“井、面、鄉”,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導觀察這三個字寫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說一說怎么寫好看。
(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會看會說,為寫好字做鋪墊。)。
3.范寫,指導寫好“鄉”注意第二個“橫撇”的位置。
4.學生練寫,組內評議,寫得好的獎勵一朵小紅花。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復習(復現生字詞,加強鞏固。)。
上節課我們學習的生字寶寶要和大家照鏡子,比比誰照鏡子的速度最快。
1.教師拿出生字卡片和全體學生照鏡子。
2.同桌同學互相照鏡子。
(《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在課堂上再現生字,增強了學生識字的興趣。)。
精讀(讀中感悟毛主席的偉大,讀出崇敬之情。)。
1.朗讀接力賽:開火車一人讀一句,做到四不:不錯字,不漏字,不加字,不重復字。讀對了,下一位接著下一句讀;讀錯了,下一位重復讀前一句。(及時糾正讀錯的字音,引導學生正確評價他人)。
2.指導朗讀:學生有讀得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時指導,加以范讀。
3.出示文中插圖,指導讀好碑上的話。
4.配樂朗讀全文,要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討論(創設情境,加深理解,升華感情,突破難點。)。
1.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感悟毛主席的好品質,感悟鄉親們飲水思源的好行為)。
2.在你的學習和生活中有誰關心幫助過你嗎?你有哪些想法?
(把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帶進課堂,實現情感的遷移,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的基調,訓練表達,培養語感,滲透情感和價值觀教育。)。
拓展(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1.根據課文內容,分組合作,試著給課文配上插圖。
2.了解有關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會進行故事比賽,評出故事大王。
(這樣的設計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由吸納走向表現,由狹窄走向廣闊,體現語文綜合性的特點。)。
寫字(指導寫字方法和寫字姿勢)。
1.“忘、想、念”這三姐妹哪里長得像?
2.回憶"心"字底的寫法,不要把"臥鉤"寫成“豎彎鉤”;第一點是左點,不要寫成撇。
3.學生描紅,臨寫,養成邊寫邊記的好習慣。
4.展示學生作品。
(要注重對學生寫字的評價,鼓勵學生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沙洲壩:地名,江西省瑞金城外的一個小村子。
瑞?金:地名,位于江西省東南邊陲,地處武夷山南段西麓,贛江東源貢水上游,因“掘地得金,金為瑞”所以得了這個名字。
相關鏈接 。
1.毛澤東:(1893---1976)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沖一個農民家庭。他是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36----1976),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員會主席(1945----197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54----1959)。他把一生都獻給了中國革命事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公開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八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講課文的故事,初步體會“感恩”的態度和情感。
3.正確認讀本課十八個生字,會寫八個生字。
學習本課內容,是要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一顆“感恩”的種子,進而在他們的人生中培養出一種“感恩”的生活態度,使他們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好事物的眼睛,擁有善于感受幸福的能力。
1.以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引出本課的中心人物毛主席。
2.簡單介紹毛主席,并出示毛主席像。
1.板書課題。理解“吃水”含義。
2.看幻燈片,聽錄音,了解故事大概內容。提出問題:簡單復述故事。
3.借助拼音認讀課文。將認讀生字在課文中圈出,并將拼音標在課文下面的生字表里。
4.出示幻燈片,讀句子,學習朗讀生詞。
5.出示幻燈片,注意句子中的生字、生詞。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討論:從這一自然段里了解什么信息。(故事的時間、地點及人物)
2、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討論:
(1)想象一下,毛主席在看到鄉親們吃水難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幫助鄉親們吃上水)
(2)鄉親們每當來井邊打水時,心里會怎么想?(讓學生體驗“感恩”的心情)
3、自由讀第三自然段。討論:
(1)鄉親們每當來井邊打水時,心里會怎么想?(感謝挖井的人)
(2)鄉親們為什么在井邊立這樣一塊石碑。(感恩、紀念)
4、再讀課文,指名讀,評一評誰讀得好。
1.出示問題:“吃水的時候,我們要不忘‘挖井人’。那么,我們在享受其他東西的時候,又應該不忘哪些人呢?”
(穿衣不忘做衣人、吃飯不忘種田人等)
1.出示視頻《感恩父親》的故事,以此豐富孩子的情感體驗,加深孩子對“感恩”這種生活態度的認同。
2.再讀課文,體驗文中“感恩”情懷。
公開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九
1、認識忘、挖等12個生字,會寫“井、鄉”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毛主席關心愛護人民群眾為人民解決吃水困難的事跡。能在朗讀中表達出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4、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
1、識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重點。
2、了解毛主席關心愛護人民群眾為人民解決吃水困難的事跡。
1、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2、收集到的毛主席的圖片資料及小故事。
3、課件,放大的課文插圖。
4、多媒體課件、《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歌曲mp3。
2課時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新課:
這節課的開始,我們先來聽一首歌。(播放歌曲《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交流:(1)都聽到了什么?(2)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嗎?(3)教師簡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貢獻(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毛主席的文章。(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并認識“井、挖、忘”三個生字。質疑問難。
預設:誰挖井?誰吃水?水是怎樣的?怎么挖井的?為什么不忘挖井人?
簡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貢獻(可以先讓學生說)并相機出示生字卡片“席、導、革命、解”
二、整體感知,嘗試讀文,
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指導學生學習生字。
1、借助漢語拼音帶問題通讀全文:在生活中遇到不認識的字要怎么辦?(互相交流認字方法:可以問老師,問同學,問家人,查字典……)
2、利用生字卡片小組內交流,讓學生主動介紹識記的方法,合作檢測。
3、出示我會讀中的生詞,扮演小老師領讀生字,開火車認讀。并說說讀、記這些字時應該注意什么。
挖:提手旁,右上邊是穴寶蓋,下面是“乙”。用手拿工具挖,所以是提手旁。挖井,挖洞,挖坑。
井:筆順:二井,兩橫一豎撇一豎。井:人工挖成能取出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磚石。農村的吃水都是井里打來的。一口井,水井,井水。
外:左右結構,左邊半個多,右邊熟字“卜”,可與“處”區別記憶。外和里是反義詞。外邊,外村,外單位。
主:利用熟字“王”上邊加一點來記憶。主席,主人。
席:半包圍結構。廣字頭,里邊上是“甘”下面是“巾”。
鄉:三筆寫成,撇折,撇折,撇。鄉親,鄉村,家鄉。立:獨體字,筆順:
刻:熟字換偏旁。孩去掉女旁換上立刀旁。立刻:表示趕快,馬上。
念:熟字“今”加心字底。想念,懷念,都是心里在想,所以用心字底。
指導朗讀課文
1、調皮的生字寶寶跑回課文中去了,你還認識他們嗎?請你練習讀一讀課文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可以大聲讀,輕聲讀,同座讀,……)
2、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指名讀,男女生賽讀,同座練讀)
3、自由朗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音。
整體把握全文
朗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
(1)寫誰吃水不忘挖井人?這個挖井人是誰?
(2)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文章寫的是誰干什么?)
三、想象、擴展
出示題目:
a、毛主席初到沙壩時,看到鄉親們吃水難,心里會怎么想?
b、鄉親們得到主席的關懷和幫助之后,又會怎么想?
c、他們在挖井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什么事?
學生自由組合小組a、可以分角色(即:主席、士兵、鄉親)把題目表演出來;b、也可以用語言表述出來;比一比誰是優秀的小演員。(教師必須參與各小組的表演中去,做一些必要的指導)
四、指導寫字(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1、出示要寫的字“井、面、鄉”,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導觀察這三個字寫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說一說怎么寫好看。哪一筆是最重要的?
3、范寫,指導寫好“鄉”注意第二個“橫撇”的位置。
4、學生練寫,組內評議,寫得好的獎勵一朵小紅花。
五、課外作業:
課后搜集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六、板書設計:
吃水不忘挖井人
時刻想念毛主席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復現生字詞,加強鞏固。)
上節課我們學習的生字寶寶要和大家照鏡子,比比誰照鏡子的速度最快
1、教師拿出生字卡片和全體學生照鏡子。
2、同桌同學互相照鏡子。
回顧課文,復習文章的大體內容。
1、指名讀課文,做到四個不:不漏字、不錯字、不添字、不重復字。
2、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二、精讀課文,體驗感情(讀中感悟毛主席的偉大,讀出崇敬之情。)
1、教學第一段。
師:你們愿意我給大家提出一個問題嗎?
學生將自己的問題提出來,教師積累。
指一名學生讀第一段。
2、教學第二段。
(1)以自己喜歡方的方式讀第二自然段。
(2)從讀這一段你了解到什么?誰來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a、體會“幾公里以外”這個詞說明什么?
b、想象一下鄉親要走那么遠的路去挑水,會有什么感覺?
c、毛主席決定如何去做?從而體會毛主席對人民如何?引導學生感受毛主席善良(勇敢,有愛心,偉大……)。
讀出毛主席的偉大。
學生讀句子。(指導學生有感情進行朗讀,體會沙洲壩人民吃水的困難。)
3、教學第三段。
(1)(教師在水井圖上用藍色粉筆在水井里涂色)。這井水多么的清澈,多么的甘甜啊!喝著這井水,沙洲壩人民會怎樣想,怎樣做呢?指生讀第三段。
自己在書上劃出石碑上的話。提問:鄉親們在石碑上刻著什么?為什么要立這塊石碑?
(2)大家快動動你的手、開動你得腦機器畫出毛主席挖井過程的有關詞句?朗讀句子。
(3)學生間進行交流學習
(4)練習說話:用毛主席先干什么?再干什么?結果如何?連起來說一說。
(6)可以看出毛主席對人民如何?感情朗讀,讀出對毛主席的敬佩之情。
(7)、引導說話:如果你在場,你會怎么想,又會怎么說呢?
學生說話。
抓住句子: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體會人們對毛主席的想念。
五、寫字(指導寫字方法和寫字姿勢)
1、說說這幾個字在字型上有什么特點。“忘、想、念”這三姐妹哪里長得像?
2、寫好每個字最關鍵的地方在哪里?誰還有不同意見?(學生邊說,老師邊范寫“忘”字)回憶心字底的寫法,不要把臥鉤寫成“豎彎鉤”;第一點是左點,不要寫成撇。
3、學生描紅,臨寫,養成邊寫邊記的好習慣。
4、展示學生作品。
六、回顧課題,感恩他情
課文學到這里,我們就要結束了。在下課之前,我們再來讀一讀碑文上的字,它時刻提醒我們吃水的時候,我們要不忘“挖井人”。那么,我們在享受其他東西的時候,又應該不忘哪些人呢?比如,我們穿衣服的時候,“穿衣不忘……”
課外作業: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請爸爸媽媽給你們講一講毛主席的故事。
下節課我們再來交流。
板書設計:
吃水不忘挖井人
時刻想念毛主席
公開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十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體會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表達效果。
2、了解課文圍繞打井主要講了哪幾件事,體會毛主席關心人民群眾的高貴品質。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二版塊的內容—偉人的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聽老師讀課文,注意聽準字音,認清字形。
2、你又認識了哪些字?把它用筆畫出來。
三、通讀全文
四、作業設計
寫生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認讀詞語
指名讀課文,說一說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研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
2、毛主席是怎樣發現當地的群眾吃臟水的呢?
他能想些什么呢?怎樣問的?老鄉是怎樣回答的?
聽了老鄉的話毛主席怎么樣呢?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毛主席是個什么樣的人?
毛主席做了幾件事?
3、指名讀第一件事。說一說開始時毛主席是怎樣做的?
4、為什么行不通?
5、毛主席又是怎樣做的?
一共打了幾次井?第一次打井遇到什么困難?
毛主席是怎樣解決的呢?
第二次打井毛主席是怎樣做的?
通過兩次打井你覺得毛主席是一個怎樣的領袖呢?
假如你是沙洲壩的人民你想對毛主席說什么呢?
三、通讀全文,再次理解課題含義。
四、作業設計
讀課文,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公開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十一
1、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大致了解科文寫了什么事,理解鄉親們為什么在井旁立了這塊石碑。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正確書寫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通過學習課文,理解鄉親們為什么在井旁立了這塊石碑。
掌握生字新詞。
1、大致了解課文寫了什么,理解鄉親們為什么在井旁立這塊石碑。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兩課時。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掌握生字新詞。
正確書寫生字。
兒歌導入:沙洲壩,沙洲壩,三天不下雨,無水洗手帕。揭示課題。
1、出示教學掛圖。
(1)看了這幅畫,大家想問什么?
(2)這口井在哪?
(3)這口井為什么要圍起來?
(4)這口井有什么作用?
1、自由朗讀,讀通順。
認讀生字。
2、自由組成四人小組,說說讀懂了什么?
3、師生予以串講故事。
4、理解題目。
1、毛爺爺為什么決定帶領紅軍戰士為村里人挖一口井?
2、毛爺爺怎樣找到水源?
1、出示生字卡片。
師范寫,生書寫。
學習課文。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理解鄉親們為什么在井旁立這塊石碑。
1、看教學掛圖。
2、議論鄉親們為什么在井旁立了一塊石碑?
1、朗讀第一段。
(1)指名讀。
(2)師引導。
2、朗讀第二段。
(1)個別朗讀。
(2)請學生回答對自己朗讀的滿意表現在哪里?為什么滿意?講一講。
3、朗讀第三段。
(1)學生朗讀課文。
(2)學生評價。
(3)讀得好的地方。
4、讀第四段。
(1)從“解放”一詞,大家想到了什么?
(2)指導朗讀。
1、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想說的?
2、教育學生對革命領袖的熱愛之情。
干旱————吃水困難。
吃水————時刻想念。
本節課我采用多種手段讓每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是閱讀教學成功的關鍵。《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傳統革命題材的文章,加上抽象的文字符號,很難引起學生視覺的快感,上課伊始我以童謠導入:沙洲壩,沙洲壩,三天不下雨,無水洗手帕。讓學生想象沒有水的苦惱,聯系自己的生活談談:“沙洲壩人民沒有水”學生帶著缺水少雨的苦悶走進文本切切實實的生活場景中。
公開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十二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忘、挖”等12個生字,會寫“井、鄉”等6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利用媒體資源、反復誦讀理解課文,在自主合作中識字。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朗讀中表達出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教學重點】。
1、通過多種方式,力求當堂掌握幾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領悟毛主席為人民著想,為人民服務的好思想、好品質,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朗讀感悟。
【教學過程】。
一、激發學生興趣,歌舞創境。
1、聽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
2、教師講解,導入新課。
這首歌曲是唱給我們偉大的祖國和敬愛的毛主席的(出示主席畫像)。
人物簡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領袖,他的一生都在為領導中國的革命事業披肝瀝膽,更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嘔心瀝血。他的光輝事跡數不勝數,人們唱給他的歌更是不絕于耳。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瑞金市沙洲壩的老鄉們是怎樣懷念這位偉人的,好嗎?
二、板書課題、理解認字。
1、齊讀課題。
問:看到課題后,你們有話要說嗎?(自由發展)。
(設想:部分同學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這時,教師可以讓他們請教一下別的同學或者自己先來猜一猜,鼓勵學生想出辦法弄明白)。
2、認識生字“忘、挖、井。”
3、你知道課文中的“挖井人”是誰?“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誰嗎?說說自己的理由。(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前面情境大膽猜,培養思維的創新性)。
三、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之前先說說初讀課文的要求,讀完后找出或檢驗上面問題的答案,體會自主學習的快樂。
2、師講毛主席為鄉親們挖井的故事。認識“戰士、時刻、想念。”
意圖:在故事情境中識字,降低了識字難度。
3、同桌互相讀詞,說出對方的優點和不足。
設計意圖:同桌合作學習,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可互相取長補短。
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間,使他們繼續保持朗讀的熱情。
5、小組成員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
四、再讀課文,感悟文章。
1、生自由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你想請幾名同學來讀課文,為什么?(目的是明確文中的自然段);你希望他們怎么讀?(目的是使朗讀的同學能發揚優點,發現不足)。
三名同學讀課文,教師相繼范讀學生們容易讀錯的字、詞、句,起示范、正音的作用。
3、想象、擴展。
為什么要挖這口井?
他們在挖井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什么事?
鄉親們為什么在井旁立一塊石碑?
學生自由組合小組a、可以分角色(即:主席、士兵、鄉親)把題目表演出來;b、也可以用語言表述出來;比一比誰是優秀的小演員。(教師必須參與各小組的表演中去,做一些必要的指導)。
設計意圖:調動全員參與意識,培養創新思維,在情境中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4、再讀課文,把你體會到的通過讀表現出來。
五、練習書寫“忘、想、念”
1、說說這幾個字在字型上有什么特點。
2、寫好每個字最關鍵的地方在哪里?誰還有不同意見?(學生邊說,老師邊范寫“忘”字)。
3、學生獨立寫其余2個字,隨時進行指導。
六、總結、作業。
小朋友們,毛主席是偉大的,人們世世代代歌頌他、贊美他,因為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光輝事跡。把你們搜集到的有關毛主席的圖片、資料、小故事或小節目等準備好,從多方面認識這位偉人,領略他的風采!
【教材分析】《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這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毛主席時刻為人民著想,在繁忙工作這余,克服困難為當地老百姓挖了一口井,當地百姓為感謝毛主席,刻下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的碑文。學習本文,想讓孩子們感悟毛主席的崇高品質,并懂得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公開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十三
教學目標:1.認識14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體會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表達效果。
2.了解課文圍繞打井主要講了那幾件事,體會毛主席關心人民群眾的高貴品質。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1.體會人物感情,讓學生在朗讀的實踐中學會朗讀。
2.學習毛主席關心人民的品質。
教學難點: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讀出不同的語氣。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方法:語言引導。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二版塊的內容——偉人的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板書課題。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2.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吃水的人是誰?挖井的人又是誰?他為什么要挖井?)下面就讓我們重新回到沙洲壩去了解當年毛主席是怎樣關心人民群眾的。請同學們打開書。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呢?當年沙洲壩的人民吃水是怎樣的狀況呢?聽老師讀課文,注意聽準讀音,認清字形。
2.老師的課文讀完了,你又認識了那些字?把它用筆畫出來,結合課文內容給大家講一講。
3.幾個學生一邊逐段讀課文,老師一邊講生字:“挖”“遷”“席”“擔”“渾”“坑”“滲”“慮”“濾”“鹽”。
4.誰能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1933年毛主席在瑞金的沙洲壩,看到人民群眾吃水困難,為人民群眾打井的事。)。
三、請同學通讀全文。
四、作業設計:????1、寫生字。
2、讀課文。
公開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十四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一課,這篇課文為我們講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在沙洲壩時,看到鄉親們吃水非常困難,就帶領戰士為鄉親們挖了一口井。解決了鄉親們的吃水難問題,讓我們深刻感悟到毛主席為人民著想、為人民服務的好思想、好品質。感悟鄉親們飲水思源的故事。故事不長,卻包含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意義。
學情分析:
學習這篇課文因為學生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和朗讀基礎。因此學生對課文內容表面意思的理解難度并不大,學生要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來感悟到毛主席的好品質,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設計理念: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圍繞“以讀悟情”設計教學。()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把讀書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讀書活動中相互交流、表達,積極思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獲得思想的啟迪。從而讓學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目標。
1、能準確認讀生字、生詞。
2、能準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鄉親們為什么在井邊立石碑。
3、通過學習,了解毛主席關心人們,為人民排憂解難的作風。激發學生對領袖的敬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難點:感悟到毛主席的好品質,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教具準備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從學生生活入手,激趣引入)。
1、復習生字、生詞。
(1)出示幻燈片生字、生詞(不忘、挖井人、瑞金、沙洲壩、毛主席、住過、很遠、帶領、關心、戰士、鄉親們、以后、想念)。
(2)學生分組、個人認讀,適當進行點評。
2、打開課本9課(54頁)。
3、朗讀課文,整體把握。
4、說說課文中的“挖井人”是誰,“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誰。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都第一自然段。
師:這一段有幾句話。
(2)分句讀。
(3)這一自然段第一句話有三個表示地點的詞,你能找出來嗎?(瑞金城外、小村子、沙洲壩)。
(4)第二句讀給大家聽?在那兒住過“那兒”指的是什么地方?
過渡:那你想知道毛主席在沙洲壩住的時候看到什么?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方的方式讀第二自然段。
(1)從讀這一段你了解到什么?誰來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a、提問:你們覺得鄉親們吃水方便嗎?是從哪個詞讀出來的?(很遠的)。
b、理解“挑”,如果讓你從很遠很遠的地方挑兩桶滿滿的水,會遇到哪些困難?
c、毛主席決定如何去做?(挖井)。
2、指導學生有感情進行朗讀,體會沙洲壩人民吃水的困難。
(1)、齊讀課文第一句話。(用沉重、緩慢的語氣讀好)。
3、提問:初到沙洲壩的毛主席,看到鄉親們吃水這么難,心里是怎么想的?(指名讀第二句)。
4、從這里可以看出毛主席是個怎樣的人?
5、師補充材料:1933年4月,毛主席為解決沙洲壩人民的吃水、用水問題,親自找水源,帶頭挖了一口井,使沙洲壩人民吃上了干凈衛生的井水。紅軍長征后,國民黨反動派幾次要把井填掉,群眾幾次把井挖開,幾填幾挖,激怒了反動派,反動派便下了一道挖井禁令:“誰挖井,誰殺頭。”1950年,沙洲壩人民為了迎接毛主席派來的南方老革命根據地慰問團,將這口井進行了全面維修,并尊稱為“紅井”在井旁立了一塊木牌,上面寫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14個大字,后來又把木牌改為石碑,把“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14個大字涂上赤金使它永遠在人們心中閃爍。(附上圖片)。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出示圖片,學生看圖回答。
2、鄉親們為什么給毛主席立石碑?
3、讀讀石碑上刻的字,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4、有感情的朗讀這一自然段。把鄉親們對領袖懷念、敬重、愛戴、表達出來。
總結全文、課后延伸。
吃水的時候不要忘記挖井人。我們每天吃飯不要忘記誰?(種田的農民伯伯)我們走的'每條路不要忘記誰?(修路的工人叔叔)、我們過橋時不要忘記造橋的工程師。我們穿衣不要忘記誰?(做衣服的阿姨)。
鄉親們立碑刻字------愛領袖。
公開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十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這節課的開始,我們先來聽一首歌。(播放歌曲《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交流:(1)都聽到了什么?(2)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嗎?(3)教師簡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貢獻(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毛主席的文章。(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并認識“井、挖、忘”三個生字。質疑問難。
預設:誰挖井?誰吃水?水是怎樣的?怎么挖井的?為什么不忘挖井人?
簡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貢獻(可以先讓學生說)并相機出示生字卡片“席、導、革命、解”
二、整體感知,嘗試讀文,
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指導學生學習生字。
1.借助漢語拼音帶問題通讀全文:在生活中遇到不認識的字要怎么辦?(互相交流認字方法:可以問老師,問同學,問家人,查字典……)。
2.利用生字卡片小組內交流,讓學生主動介紹識記的方法,合作檢測。
3.出示我會讀中的生詞,扮演小老師領讀生字,開火車認讀。并說說讀、記這些字時應該注意什么。
挖:提手旁,右上邊是穴寶蓋,下面是“乙”。用手拿工具挖,所以是提手旁。挖井,挖洞,挖坑。
井:筆順:二井,兩橫一豎撇一豎。井:人工挖成能取出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磚石。農村的吃水都是井里打來的。一口井,水井,井水。
外:左右結構,左邊半個多,右邊熟字“卜”,可與“處”區別記憶。外和里是反義詞。外邊,外村,外單位。
主:利用熟字“王”上邊加一點來記憶。主席,主人。
席:半包圍結構。廣字頭,里邊上是“甘”下面是“巾”。
鄉:三筆寫成,撇折,撇折,撇。鄉親,鄉村,家鄉。立:獨體字,筆順:
刻:熟字換偏旁。孩去掉女旁換上立刀旁。立刻:表示趕快,馬上。
念:熟字“今”加心字底。想念,懷念,都是心里在想,所以用心字底。
指導朗讀課文。
2.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指名讀,男女生賽讀,同座練讀) 。
3.自由朗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音。
整體把握全文。
朗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
(2)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文章寫的是誰干什么?)。
三、想象、擴展。
出示題目:
a、毛主席初到沙壩時,看到鄉親們吃水難,心里會怎么想?
b、鄉親們得到主席的關懷和幫助之后,又會怎么想?
c、他們在挖井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什么事?
學生自由組合小組a、可以分角色(即:主席、士兵、鄉親)把題目表演出來;b、也可以用語言表述出來;比一比誰是優秀的小演員。(教師必須參與各小組的表演中去,做一些必要的指導)。
四、指導寫字(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1.出示要寫的字“井、面、鄉”,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3.范寫,指導寫好“鄉”注意第二個“橫撇”的位置。
4.學生練寫,組內評議,寫得好的獎勵一朵小紅花。??????。
五、課外作業:課后搜集毛澤東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六、板書設計:
時刻想念毛主席。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復現生字詞,加強鞏固。)。
上節課我們學習的生字寶寶要和大家照鏡子,比比誰照鏡子的速度最快。
1.教師拿出生字卡片和全體學生照鏡子。
2.同桌同學互相照鏡子。
回顧課文,復習文章的大體內容。
1、指名讀課文,做到四個不:不漏字、不錯字、不添字、不重復字。
2、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公開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十六
1、認識“吃、忘、井”等13個生字和心字底、廣字頭2個偏旁;會寫“吃、叫、主”等7個生字和橫折彎1個筆畫。
2、正確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找出文中相關信息,體會鄉親們的情感。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識記詞語。
難點: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感受毛主席關心人民群眾的高貴品質。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毛主席畫像,簡單介紹人物。
2、揭題:毛主席一生做過許多感人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個故事。(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簡單解釋題目意思,并出示“井”的圖片,幫助學生了解“井”對農村生活的重要性,為理解下文作鋪墊。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利用生字卡片認讀生字,多種方式認讀。
3、朗讀課文,標自然段。
4、指名分段朗讀,檢查朗讀情況。注意“井”是后鼻音,“親”是前鼻音。
(正音:“吃水”“村子”“主席”“鄉親”等)。
5、齊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三、品讀課文,理解第1自然段。
1、自由讀這一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表示地點的詞語。(“瑞金”“沙洲壩”“江西”)。
2、指名讀,全班齊讀。說一說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城外的沙洲壩住過。)。
3、教師介紹背景,學生細聽,提示學生帶著問題繼續學習第2自然段。(問題:沙洲壩是個什么地方?那里的人民遇到了什么困難?)。
4、對比學寫生字“吃、叫”。(口字旁,左右結構,“吃”的右邊是“乞”不是“氣”)。
四、讀想結合,理解第2自然段。
1、指名讀第2自然段,數數有幾句話。
2、毛主席在沙洲壩住的時候,那兒的人民遇到了什么困難?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可參考達標檢測第4題)。
(1)從“很遠”這個詞可以看出什么?
(2)想象一下,沒有水吃,鄉親們會有哪些困難?
(3)毛主席會怎么想呢?
3、那么毛主席是怎樣做的?讀第二句講一講。(毛主席就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
4、學生自由回答:為什么毛主席要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井?說明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處處為人民著想,為人民群眾解除疾苦。)。
(1)(出示圖片)師:看圖,這就是水井挖好之后,人們終于能喝上清涼、甘甜的水時激動的場面。
(2)毛主席和鄉親們在干什么?
(3)想象他們之間說了什么?(練習對話)。
第二課時。
一、童謠導入。
師:在當時的沙洲壩,流傳著這樣的歌謠:“沙洲壩,沙洲壩,三天不下雨,無水洗手帕。”請大家讀一遍,說說你的理解。
二、學習第3自然段。
師:村里有了井,給鄉親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他們念念不忘毛主席的恩情,就在井旁邊立了一塊石碑。(出示課文插圖)。
大家看看石碑上刻了些什么?有哪些我們會認的漢字?教師范讀石碑上的字。
1、學生自由輕聲讀,指名讀。
(1)鄉親們什么時候會想念毛主席?
(2)是啊,雖然毛主席已經離開了這里,可是,沙洲壩的鄉親們卻不曾忘記他,經常想著他,希望再見到他。課文中哪兩個詞寫出了鄉親們的心情?(“不忘”“想念”)。
小結:我們要心懷感恩,永遠記住那些為了我們的幸福而無私奉獻的人,也不要忘記我們身邊那些關心、幫助過自己的人。
3、指導朗讀。
重點指導學生讀出對毛主席的崇敬、懷念之情。
三、整體感知,朗讀回顧。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鼓勵學生完整表達)。
4、開展朗讀挑戰賽。(可以同桌進行,也可以小組進行)。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指名讀生字,復習讀音,教師正音。(課件出示生字及注音)。
2、分類學習生字:
“江”和“沒”都是三點水,左右結構,學習橫折彎“”這一筆畫。
“主”和“住”都有相同的部件“主”。
3、指導學生用加偏旁、組詞的方法識記生字。
4、重點教寫“以”,左右結構、豎要直、提要稍長,保持字的平衡。
5、教師指導讀背“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語。試著用這些詞語說句子。
五、課堂小結。
學生說一說學習課文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