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計劃創建綠色學校工作方案篇一
環保事業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少年兒童環保意識關系人類未來的前途,幫助他們從小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浦江縣實驗小學領導一直都比較重視環境教育工作,認真組織學生搞好各種環保教育活動。學校主要結合勞動教育,在培植花木,綠化校園中做了大量工作。現在記錄在案的花草樹木已涉及80余科240余種,可以說花木品種繁多。校園環境優美,空氣清新。
進入二十一世紀,為了使環保教育有新的起色,在環境教育中做出應有的貢獻,學校決定自加壓力,創建綠色校園。20xx年1月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創建綠色學校領導小組,并制定綠色學校創建計劃,認真組織師生開展了有關環境教育的學習和活動,并認真進行收集、整理、保存資料,20xx年被評為金華市綠色學校,在20xx年2月召開的學校四屆二次教代會上提出了創建浙江省綠色學校的奮斗目標。
培養少年兒童認識自然,珍惜資源,善待地球的環境意識和道德行為,幫助他們從小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是我們創建綠色學校的宗旨,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綠色校園是我們的綠色行為。
本著"處處有教育"的思想,利用春季大好時機,調整花木布局,搞好學校綠化、美化工作,并給每樣花木掛牌,創設文化氛圍,使學生從中了解花木具有消除和抵抗污染的特性,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覺性。制作宣傳標語,規范師生綠色行為。嚴格執行檢查監督制度,搞好環境保護工作,創設美麗清新的校園環境,形成環境教育氛圍。
為了使廣大教師掌握環保知識,提高業務工作能力,更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學校領導組織教師開展有關環境教育學習和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環境教育能力。學校訂閱了4份有關環境的報刊,為師生提供了學習資料。有利于教師搞好環境教育工作。
通過學校宣傳欄、班級板報、紅領巾廣播站、國旗下講話、班隊會、家長會等,面向全體師生、學生家長及社會進行宣傳教育,使綠色教育在家庭、社區扎根、開花、結果。
1、各學科認真進行滲透教育,把環保教育,寓于教學之中。教師能夠著力挖掘教材中的環保素材,結合實際生活,做好環境教育工作。
2、認真上好環境教育課。學校每周安排0.5課時的環保教育課程。教師能夠做到三有:有教材、有計劃、有備課,上好每一節環境教育課,使學生初步掌握環保知識,增強學生環保意識。
3、充分利用環保日,通過國旗下講話對全體師生進行環保教育。要求每班每學期最少進行兩次環境教育專題或滲透教育。
4、認真開展環保教育教學研究。每學期各年級教思品、自然、社會、環境教育、勞動的教師,認真開展"三個一"活動,寫一篇教案,上一堂環境教育研討課,總結經驗,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身的環境教育水平。
5、聘請縣環保局班干部來校上環保教育課,使教師和學生更多地了解一些環保知識。
1、各班都以班為單位成立環保小組,都有相應的活動內容及輔導教師,能夠定期搞好環保活動。
2、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綠化、美化、凈化校園勞動。積極開展“筑起一片綠色天地”活動。定期綠化除草,翻地松土,防澇抗旱,修剪花木等護綠活動。在凈化校園方面,師生開展“身邊無廢物”活動,及時清除衛生死角,做到身邊三無:無紙屑、無果皮、無包裝物。
3、認真組織學生參加社區環保宣傳、調查、監督活動。
(1)、組織學生對附近街道、村莊張貼宣傳標語,宣傳綠色行為。
(2)、組織學生對道路護綠。
(3)、組織學生對浦陽江進行水質調查,尋找污染源,并寫出調查報告。
4、認真組織學生開展專題教育活動。
充分利用重大環保節日開展各種活動對師生進行環境教育,培養師生保護生態環境的光榮感、責任感、使命感。
(1)、3月12日,植樹節。每年都要組織師生進行植樹綠化勞動,調整花木布局。今年共植樹1000余棵,平均每人植樹5棵。并開展"我與小樹同成長,為家鄉添新綠"和"節約零花錢,我為環保作貢獻"等活動。
(2)、4月20日-26日,愛鳥周。每班做5個鳥巢,共做30個鳥巢掛在校園東面的楊樹上,增強了學生愛鳥、護鳥意識。由于校園花木比較繁茂,校園成了各種鳥類棲息之地。今年楊樹上又增加了三個喜鵲窩。
(3)、4月22日,地球日。少先隊開展了"熱愛我們的地球媽媽"的主題隊會活動,并向全體師生宣講"只有一個地球"教育活動,使廣大師生進一步樹立環保意識。
(4)、6月5日,環境日。少先隊開展了"世間萬物,生命之網"大型主題隊會,并向全體師生宣講環境保護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使師生進一步明確環保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5)、9月11日-21日開展了"保護環境,熱愛地球"的系列活動,評環保小衛士共44人,使學生的環保意識更加濃厚。
5、進行垃圾分類處理。
開展回收廢電池,減少污染,變廢為寶,節約資源活動。
6、收集信息,整理資料。
組織師生查閱報刊,收集信息資料,了解環保信息,掌握環保知識,并制作小報,向社會宣傳。
鼓勵教師積極撰寫環保教育論文、總結參加評獎。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環保征文比賽和知識競賽活動。在20xx年區環保征文活動中,有16位同學獲獎。在20xx年徐州市"環保杯"征文競賽中,有4位學生獲獎,學校榮獲先進集體獎。近期又組織全體學生參加全國小學生環保知識大賽。夏宏剛老師的論文《筑一片綠色天地》在全國中小學素質教育優秀論文評選中獲得優秀獎。張倩老師的論文《綠色教育呼喚綠色行為》,趙玉雙老師的論文《環境教育中的情感滲透》分別榮獲區環保論文一等獎、三等獎。劉志剛、白家新、田淑芹三位老師的環保教案分別獲一等獎、二等獎、二等獎。
環境保護是一項長遠而意義深刻的大事,是學校環境教育永恒的主題。我們將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搞好環境教育工作?quot;教育每個孩子,影響每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為實現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計劃創建綠色學校工作方案篇二
1、指導思想
以《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為指導,以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主線,以提高環境意識為出發點,以深化環境教育、推動學校素質教育為目標,通過管理和教育的各個環節滲透環境保護內容,綠化班級的生態環境,全面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和素養。
2、基本原則
(1)環境教育、養成教育、素質教育相結合原則,推進素質教育,深化環境教育,增強環境意識,通過創建綠色學校的方式,促進環境保護的實踐,節約能源,節約資源,減少污染,減少浪費,自覺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行為習慣。促使環境教育、養成教育、素質教育同步進行。
(2)建“綠色學校”工作計劃20xx創建“綠色學校”工作計劃20xx(2)常規管理、生態管理、學校文化建設相結合原則。以創建綠色學校為契機,改進班級各項常規管理措施,并不斷地改進,使更有利于環境管理,營造優美環境,有效地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常規管理、生態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統籌規劃,綠化管理理念,提高辦學品位。
(3)繼續開展“綠色家庭”系列評比活動,今年將以創建節約型家庭為主題,根據各個家庭創建的成效評選出“十佳”,參加學校組織的經驗交流會。綜合實踐活動將以班級研究小組為單位,圍繞“人與綠色”為主題,開展小調查、小課題研究活動,每學期進行兩次交流活動,對在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小組頒發榮譽證書,為學生評選“星級少年”積累材料。
1、德育與環境教育相結合。
(1)加強宣傳力度,充分利用櫥窗、黑板報等陣地,宣傳創建綠色班級校園的目的和意義,調動師生的參與積極性,倡議每一個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積極投身于創建活動。
(2)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生的節能意識,教育學生節約用水、用電、用紙,節約糧食。
(3)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減少污染、減少浪費,不隨便亂丟廢棄物,不亂到剩飯剩菜。
(4)增強環保意識,增養環境意識,指導學生分類處理垃圾,回收廢電池,盡可能不使用一次性飯盒、筷。
(5)開展“綠色班級”“綠色家庭”等評優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全體學生的環保素養。
2、以環境教育為主題,推進素質教育。
(1)學科滲透深化環境教育,引導學生關注家庭、社區、國家和全球面臨的環境問題,正確認識個人、社會和自然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幫助學生獲得人與環境和諧相處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養成有益于環境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決策與行動,成為有社會實踐能力和責任感的公民。
(2)與健康教育相結合,教育學生懂得關愛自然、尊重生命。
(3)以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區組織的環境調查,環保宣傳和監督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體驗、內化。
3、結合校園綠化、凈化、完善學校文化建設。
環境保護是一項長遠而意義深刻的大事,是學校環境教育永恒的主題。我們將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搞好環境教育工作,教育每個孩子,影響每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為實現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計劃創建綠色學校工作方案篇三
環境意識如何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提高全民環境意識,應從青少年和兒童抓起,這對于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積極影響。為了將環境教育工作更加有效、廣泛、持久地進行下去,我校于20xx年把環境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一項抓手,圍繞區、市教育局和環保局關于環境教育工作要求,積極、有效、全面的在不同層面展開了環境教育、環境宣傳、環境行動。
1、成立學校環境教育領導小組
為加強對環境教育工作的領導,成立環境教育領導小組,由校長溫共存擔任組長,政教、團委、班主任以及各處室主要負責人等任組員,負責對環境教育的安排、落實工作。要求他們工作認真,措施到位,有效地開展了環境教育。
2、環境教育列入學校工作計劃
我校把創建“綠色學校”工作列入工作目標,環境教育領導小組專項制訂工作計劃,有要求、指導思想、奮斗目標、主要措施,期末有專題總結,總結收獲、尋找不足,逐步完善,以求創建工作實效。
3、環境教育作為課程列入課表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保護和改善環境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奮斗和不懈努力。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也是未來環境的主人,從小樹立熱愛環境、善待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環境教育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措施,行政商定,把環境教育列入課程,利用勞技教育課上環境教育。
4、教學軟件得到保證
為使各學科進行環境教育,滲透教學,生動、易接受,配備和使用好電教
光盤,如《探索——環境保護篇》、《自然科學之謎》系列,《自然界奇特現象》系列等。閱覽室訂了《環境教育》、《綠化與生活》等報刊供師生閱讀,增強環保意識。
我校在把《環境教育》列為課程的同時,要求相關學科加強教材中環保內容的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學生切實掌握內容。在考試的試題中要有一個定比例是有關環境教育的內容,同時組織好環境保護活動。
1、語文、科學、社會、思品滲透環境教育
四門學科結合教材、要求完成環境教育內容,列入教研組工作計劃,有單獨
教案,使學生認識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樹立良好的環境意識。
2、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滲透環境教育
認真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語文學科開展《人與環境》實踐活動,把收集的資料通過小報形式反映出來。
思品學科結合課本,開展宣傳環保、環保法律法規活動。活動內容和過程是觀察本地的環境狀況,課外查找,收集環境問題的有關材料,歸納出危害性,查閱相關資料分析其成因,針對本地區存在的環境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出合理建議和可行性治理措施。
3、開展研究性學習,滲透環境教育
科學學科開展研究學習,學生收集“我喜愛的動物”從中使學生感覺愛護動物,熱愛生命、培養能力。
1、結合環境保護的有關活動日,利用全校升旗儀式進行宣傳活動,重大活動日開展專題活動。例“6·5世界環境日”,開展《家庭裝璜與環境保護》宣傳活動,經過社會調查,舉辦專題小報《家庭環境污染的調查》;開展創建綠色環保學校專題活動,舉辦《創建綠色環保學校》小報等活動,增強了學生環保意識,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2、開展興趣小組活動,圍繞環境教育,積極組織興趣小組,開展了“環保征文活動”。
1、加強學生行為習慣的教育與培養。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制訂學生一日常規、學校的用電安全、勞動安全等制度。通過督查每天開展的“三項”常規檢查,把保潔、室內衛生工作作為重要內容,檢查評比作為班主任考核內容之一。
2、繼續開展垃圾回收工作。
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計劃創建綠色學校工作方案篇四
通過創建“綠色學校”活動,將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思想滲透到學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學管理、后勤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中,讓校園成為自然環境優美、人文環境和諧、師生環保意識強烈、行為習慣文明的綠色校園。通過創建過程,提升個人素質,提升環境質量,提升學校品位。
1、“綠色學校”強調將環境意識和行動貫穿于學校的管理、教育、教學和建設的整體性活動中,引導教師、學生關注環境問題,讓青少年在受教育、學知識、長身體的同時,樹立熱愛大自然,保護地球家園的高尚情操和培養對環境負責任的精神。
2、通過各學科教學滲透,掌握基本的環境科學知識,懂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理念。
3、學會如何從自己開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動,在頭腦中孕育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萌芽。
4、全校師生人人從關心學校環境到關心周圍,關心社會,關心國家,并在教育和學習中學會創新和積極實踐。
5、通過學校創建“綠色學校”活動的開展,不僅使師生的環境素養得以提高,學校環境得到改善,而且還要通過學生帶動家庭,通過家庭帶動社區,通過社區帶動公民更廣泛的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動。
6、以創建“綠色學校”活動為載體,不斷探索新形勢下環境教育的有效途徑,對學生進行懂環保、愛環境,塑良好形象的養成教育,讓綠色的“種子”在更多的孩子們心理扎根發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