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吃粽子作文篇一
一到端午節時候,每家都要廚房包粽子,門楣掛艾草。知道的那樣做,營造節日氛圍,乞求平安。不知道的也那樣做,營造節日氛圍,乞求平安。
那個端午節,我“粘”住媽媽,要求她教我包粽子。最終她還是答應了。她先是給我示范一遍,問我,“學會了嗎?”“會了。”我很高興地說。我就像媽媽那樣,先把三片粽葉疊在一起,接著卷成漏斗形,然后裝入糯米??墒抢щy來了,我把糯米放進去,那些淘氣的.糯米娃娃,就從另一端跑出去了。我左看看右看看,也沒看出個所以然。連個蛛絲馬跡都沒有?!奥┝?,漏了就是孔隙大了嘛!”媽媽一邊說,一邊拿了粽葉卷給我看?!芭丁瓦@一點小技術!”我心里想,“早知道,那還不好辦?”
我終于包成了第一個粽子!
“對了,往里面藏一個硬幣,過年媽媽包餃子不是常那樣?就那樣。誰吃到了,也會財源滾滾,好運連連?!蔽彝话l奇想。
一枚硬幣就被藏了進去。我還在粽葉上做了標記。
開始蒸粽子了,我還偷偷看了看那個外貌奇特的粽子。不一會兒,屋子里就彌漫了粽子的濃香。清香、濃香,還是醇香都不足以表達了。
吃飯了,我特意端出一盤粽子,放在飯桌中間。全家人圍著桌子,吃了飯。最后媽媽說:“今天端午呢,都吃個粽子,紀念一下那個詩人。”她還轉臉看著我,問:“知道咋回事嗎?”
“知道,就是紀念那個愛國詩人屈原的。好像老師說過,吃粽子是一種形式,紀念詩人愛國才是主要?!蔽易龀鰝€大人物的樣子,慢慢地說,慢慢地吃——其實,我是想看到誰吃著了那個特別的粽子。
“這是你倆誰的杰作?”爸爸突然問到。
“不是我?!蔽姨痤^說,“慢點,別磕著牙了?!?/p>
“我還想著這個形狀特別,不讓你倆受累?!卑职中α诵φf,“你知道,你的做法可以用一個俗語說,那個俗語是啥嘛?”
看來,還是露餡了。很干脆地說:“不知道?!?/p>
“不知道?‘此地無銀三百兩’嘛?!卑职挚粗艺f。
那個端午節過得真有意義呀!
端午吃粽子作文篇二
今天是端午節,早晨自然吃粽子。
爸爸走向廚房,關掉煤氣灶,掀開了鍋蓋,端出放在盤子里的粽子。盤子里有兩種口味的粽子,一種是奶奶包好送給我們的花生甜棗粽,還有一種是昨天我吃剩下的肉粽。因為爸爸想讓我和媽媽吃新鮮的粽子,所以,他挑了昨天剩下的肉粽。
我嘴里放進一口粽子,含含糊糊地問媽媽:媽媽,你更喜歡吃什么味道的粽子呀?媽媽用手端著頭,想了想:我不太喜歡吃甜食,可能更喜歡吃咸一點的。我聽了,假裝一本正經,用手在我和媽媽之間劃了一道:?。课蚁矚g甜粽子,我們不是一伙兒的。劃清界限,劃清界限。正在這個時候,爸爸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疾步走向廚房,端來了我們家的白砂糖。他用勺子用力地挖了一大勺,灑在他的咸粽子上。正和我說話的媽媽皺起了眉頭:天哪,咸粽子還要加糖,忒可怕了!她還裝出很厭惡的樣子。爸爸笑著說:甜的加咸的,味道與眾不同。他轉過頭來問我:兒子,你要不要也試試?我為了嘗嘗鮮,接過爸爸手里的白砂糖,照著爸爸的樣子舀了一大勺放在我自己的粽子上。可爸爸好像還嫌少,便拿來一個小碟子,往里面裝滿了白砂糖,遞給我:兒子,我們小時候,吃粽子都要蘸這么多的糖。爸爸又接著對媽媽說:在我眼里,不撒糖的粽子就不算粽子。我聽了哈哈大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插進粽子,讓整個粽子在小碟子里歡快地打滾兒,粽子上裹上了厚厚的一層白糖。媽媽見狀,用我剛才的方法懟我:不是一伙兒的,劃清界限,劃清界限!說著,她還假裝要跑到爸爸的位置上,企圖把爸爸和我趕到一處??粗鴭寢尭阈Φ臉幼?,我和爸爸大眼瞪小眼,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
粽子的味道著實不錯,加了糖更是好吃。我又舀了一大勺,遞給媽媽:媽媽,你要不試試呀,味道可好了!媽媽搖了搖頭,拒絕了我。此后,媽媽不斷地誘惑我:哎呀,兒子,不放糖的粽子真好吃,有一種花生和甜棗混合的甜香,糯米軟軟的,還有箬葉淡淡的清香,比放糖的不知好吃多少倍。媽媽用各種手段想要我不要再放白砂糖了,但我卻不為所動。
吃完了粽子,媽媽問我:你知道粽子的前身是什么嗎?我搖了搖頭:?。眶兆舆€有前身?我不知道。于是媽媽便開始了她的科普小課堂:以前端午節被古人認為是最不吉利的日子,五月本來就是毒月,五日更是惡日,五月初五是毒上加毒,人們很害怕這一天。那時候糧食也都種下去了,為了去兇化吉,也為了跟祖先打聲招呼,祈求一個豐收年,所以人們決定在夏至這天做祭祀活動。祭祀需要貢品,老用豬牛羊太耗費金錢了。于是,人們就把竹葉包上米,做成牛角的樣子。為什么要用竹葉和米呢?我好奇地問。因為米用的是黍,屬陽,而竹葉用的是箬葉,屬陰,兩者結合,代表陰陽調和,驅邪避毒。媽媽又接著問我,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我聳了聳肩說:肯定也叫粽子嘛。媽媽笑著說:我就知道你肯定會說這個。其實,在古代,它的名字叫角黍。小笨蛋,你可要記住啊。聽了媽媽的話,我若有所思: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底蘊更是深厚。我們都以為端午是祭祀屈原或伍子胥的。其實,是因為古人對于未知的一種恐懼,于是他們便用角黍、雄黃酒、撒石灰、掛菖蒲、熏艾葉等各種手段消除這些恐懼。
吃粽子,不僅吃得開心,而且更新了我舊有的知識,還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
端午吃粽子作文篇三
老人們說,端午節是門前懸掛的艾草,菖蒲,可以驅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們說,端午節是河上的一條條龍舟,可以盡情展示自己;小孩子們說,端午節是腰上掛著的一個個香袋,每一個都裝有一個童趣的心。只要擁有過她的人,哪怕只聽過她的故事,都會有刻骨銘心的感覺,我又豈能例外。
端午節是我們這塊神州大地上的一個傳統節日。到了那時,可熱鬧了!人人門前懸上艾草,掛上鐘馗,有的地方還有賽龍舟,但這些還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歡吃粽子,爸爸對我說,端午節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不愿離開生他養他的故土,為了祖國,為了民族,投江殉國。我想,愛國主義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支柱,屈原精神的偉大,在于他心憂天下,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包粽子首先要有箬葉。媽媽對我說,箬葉要到山上采,山上會有箬葉樹,我和伙伴們,大人們一塊兒去采箬葉,山上有人工栽種的箬葉樹,所以我們不用瞎瞄瞎撞,直接去采就行了。我每次都會與伙伴們競賽,看誰采的多。箬葉采回家后,還得用剪刀剪去箬葉的兩端,放在水里泡個一天半會兒的,才能包!有了箬葉還不行,還得有糯米和餡料,我家是吃葷的,所以當然是去買肉了!
肉買來后,一切都準備好了,只欠這陣東風了!媽媽包粽子前,當然要先把糯米攪勻,再依次放下三勺鹽,兩勺醬油,兩勺味精,一勺辣椒粉,接著,才可以包。媽媽把箬葉折成三角形,流下一個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餡兒,然后又把糯米添滿,再將箬葉包在糯米上,用線一綁,就形成了一個枕頭形。我看著媽媽做了許久,做得糯米沒了,餡料空了,才停下來。停下來后,我望著一個個粽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著媽媽快點煮幾個,可媽媽說,一時半會兒也煮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著都直流口水,又怎么肯出去呢但媽媽一定要我先出去玩會兒,我只得依依不舍地離去。來到街上,我見到許多伙伴也在街上,我一問才知道,他(她)們也和我一樣,出來的。我們各自說著想象中自家的粽子應該是多么多么的好吃!
過了一會兒,我們各自懷著滿腔喜悅回家了。的我飛一般跑回家,一到門前就聞到了一陣陣撲鼻而來的香味,馬上跑到廚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勞拋到九霄云外了。我一看盤中正冒香氣和熱氣的粽子,也不管燙不燙,隨手抓起一個,還真燙,我一下子把粽子扔到這只手,一下子把粽子拋到那只手,一下子又這只手抓抓,一下子又那只手撓撓,可我畢竟是皮肉之軀,太燙了也受不了,就把粽子用衣服包起來,再用小刀將粽子切開,一下子香噴噴的氣味撲鼻而來,我饞的一下子禁不住咬了一口,啊,回味無窮!我馬上跑到街上,一會兒跑到這家,一會兒跑出那家,一會兒又蹦進了另一家,相互品嘗著,各自分享著自己的喜悅!
科技在發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吃粽子習俗不會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