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秋節小學生篇一
盡管離中秋節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但廣州的月餅大戰早已硝煙彌漫。廣州酒家、蓮香樓、陶陶居等紛紛舉辦了月餅訂貨會,各自亮出了最新鮮、最亮麗的牌張。
縱觀今年月餅市場,除了花式品種樣化、包裝更精美外,最令人矚目的莫過于打“文化牌”了。月餅,本來就是中華民族的特色食品,具有很濃的中國文化特點,如何體現月餅這一中國色彩呢?商家可謂想盡辦法:首先是廣州酒家的“西關第月餅”將廣州西關最傳統的民居風情“趟籠門”運用到包裝上,讓消費者在品嘗月餅的同時了解西關文化,提升了月餅的品位;再就是蓮香樓115周年個性化紀念郵票的發行,體現了其悠久歷史和文化特色,增加了月餅的附加值;還有陶陶居則在傳統月餅品種寶庫中挖掘文化內涵加以發展……無不體現了今年月餅最突出的共同點———“文化”。
讓月餅留下文化的烙印
作為廣州西關飲食文化縮影之一的蓮香樓在開鋪115周年來臨之際,國家郵政局特批準發行了蓮香樓115周年個性化紀念郵票。據了解,這是全國第一家飲食行業百年老字號發行的郵票。
蓮香樓舉行了郵票首發式,本次發行的個性化郵票設計精美,一套共有4枚。郵票的主票以“同心結”為主圖,附票的設計和構思則以蓮香樓12017年的悠久歷史和特色文化為主題。
據了解,此次個性化郵票發行1500版,每版4套,共6000套。郵票不單獨公開發售,只會裝入周年紀念的月餅禮盒,日前首發儀式另外加送一枚貼有郵票并蓋上郵戳的首日封,共1150個。
據廣州市郵政局市場部負責人介紹,推出蓮香樓的個性化郵票,主要是因為蓮香樓有悠久的歷史,其在國內甚至海外華僑中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經歷了12017年風雨,蓮香樓依舊飄香,這十分難得。”廣州的百年老店現在已所剩無幾,市郵政局正是因為蓮香樓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才聯合推出個性化郵票。
據蓮香樓的張雪清書記介紹,郵票與月餅搭配并不多見,中秋是親人朋友團聚的節日,但許多家庭可能沒能團聚,朋友難以見面。月餅蘊涵著親情友情,而郵票包含著將這份親情友情郵遞到遠方的意義;另外,月餅是中華民族的特色食品,具有很濃的中國文化特色。此次用主票為“同心結”,附票為百年蓮香樓文化的特色郵票搭配月餅,體現月餅的文化品位和中國色彩。張書記表示,今年蓮香樓月餅的所有組合都會與“文化”兩字分不開。中國烘焙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秘書長周廣軍也說,蓮香樓以這種郵票與月餅相結合的方式推出其產品,不僅在廣東是首次,據知,在全國也是第一次。
此次蓮香樓將個性化郵票放入月餅禮盒受到月餅客商的,月餅禮盒還未推出時已經有各地客戶大量訂購,其中不乏來自西藏與新疆的客戶。而新疆的客戶因為宗教信仰需要,還特別要求蓮香樓制作了清真月餅來與這次的個性化郵票搭配。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
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制作也日趨精致,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這兔兒爺,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已經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等猛獸,有的騎著孔雀,仙鶴等飛禽。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為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
在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大約六十多歲以上老北京都還能記得。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五牌樓、后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擺的極為熱鬧。
中秋節小學生篇二
這是我來上高中所過的第一個中秋節,按照常理來說應該是全家人在一起快快樂樂在一起吃月餅、欣賞月亮的美好時光。
但實事卻不是這樣,對于在外求學的學子來說。父母和我們為了能讓自己來到這時讀書,做出了一些重大犧牲,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能讓我們自己有出版,光耀門楣。如果我們進了高中之后不能好好讀書的話,那諔真的太對不起父母了。那就別說在一起吃月餅,連抬頭看一看月亮的勇氣都沒有。
中秋意味著團圓,團圓就是在一起,當我與父母親坐在同一飯桌上吃飯時,我常常會看見父母親的臉上爬滿了皺紋,鬢角又多了幾根銀絲。當我每次看見父母親很早起來干話的時候,我都很想跟過去。但每次都不敢。如果我跟過去了,父母親總會說我沒出息。其實,我知道父母親的心愿就是希望我把書讀好。其它的都不希望。所以每次過中秋節的時候,不管我在哪里,在干什么我都會回到我自己的家里和父母親一起過中秋節。因為我每次回家的時候我都自己問自己有沒有認真讀書。如果有,我便回家,否則,不回家。
這個中秋節我又不能回家,這次不是因為我耽誤了學習,而是因為高中成績的好差就在這一段時間。我不希望自己為了一個中秋節而放棄了無數個中秋節。
所以,我一定要努力學習,讓自己有臉回家陪父母親過中秋。
中秋節小學生篇三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早上我剛醒,就聽見外面有兩個人講話的聲音,其中一個聲音好像是我們家老袁的。我推開房門一看,爸爸回來了。我開心地撲進他的懷里,拍著他的大肚子。爸爸的肚子還跟上次一樣大,一點也沒有變小。
中午,我們到奶奶家吃飯,由爸爸做飯。爸爸不愧是廚師,做出來的飯菜味道可真不賴,有可樂雞翅、啤酒鴨、清蒸鱸魚、蒸大閘蟹、紅燒排骨,還有土豆絲,樣樣都是美味,讓人垂涎三尺。
可樂雞翅雖然看上去黑黑的,但是非常好吃。這黑黑的醬汁,就是可樂的化身。光是可樂雞翅,我就吃了四個。清蒸蟹的肉很嫩,用螃蟹肉粘上生姜末加醋,那味道就更鮮美了。糖醋排骨就別說了,這道菜一直是我的最愛,肉甜甜的,嫩嫩的,有的還有點嚼勁,太好吃了。
晚上九點鐘,我們一家帶著月餅和一些水果,坐在小區的長椅上賞月。漆黑的天空,升起一輪明亮的大月亮。月亮的旁邊,還有幾顆亮晶晶的小星星。因為小星星的點綴,月亮顯得更加明亮,更加美麗。整個夜空讓人覺得美不勝收。
我們一家一邊賞月,一邊吃好吃月餅,好不快活。
中秋節小學生篇四
不知從何時起,人們把最美最真的感情寄托給了月亮。月圓是完美,月缺是凄美,即使不見月,也存一種翹首企盼的堅定之美。因為月早已映在人們眼里,心中。
月啊,你“何時了”啊?“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你是人生的見證,你曉得哪朝哪代“幾家歡樂幾家愁”,你知道哪家哪國“不堪回首明月中”。多情的人啊,還是“明月樓高休獨倚”以免“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雖說“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無關風和月”,可風似乎逃過了,你月卻永遠和人們的悲歡離合相系。
“清風明月本無價”這錯又怎能歸咎于你呢?何況,你給了人們多少美麗的遐思和美好的愿望。
月啊,你圓你缺,你讓多少人垂淚,可你在人們心中永遠是美好事物的化身,“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是的鑒證。
月啊,謝謝你!
中秋節小學生篇五
今天,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去看望爺爺,因為今天是中秋節。
我帶好送給爺爺的禮物,坐上了車,路邊的風景很美,盡管天空還下著雨,也擋不住我去爺爺家的急切心情。
天色已晚,我和爺爺依依不舍的告別了。
我今天度過了一個愉快又特別的中秋節。
中秋節小學生篇六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瑯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勻,那么好看。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臺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著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戶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我愿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中秋節小學生篇七
今天是中秋節開簾見新月,透過窗戶,我看見月亮從樓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樓頂時,似乎膽大了,一下子跳了出來,頓時,月光灑滿了大地。月光照在杜鵑花的葉子上,在地面就能看見影子。我呆呆的瞧著月亮,仿佛看見了正在砍桂花樹的吳剛,美麗動人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我突然想起和爸爸賽詩的事,便請了媽媽做裁判,并給爸爸講了比賽規則:每人只能說帶有‘月’字的詩,誰接不上就算誰輸。
比賽正式開始了。我一馬當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媽媽說:“不行,這首詩太簡單,重背一首。”我只好背起了《拜新月》:“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爸爸說:“你只會背這種短詩,看我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我不甘示弱,背起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背完,我還挑戰的看了爸爸一眼。爸爸沉思了一會,還是一個字也沒吐出,我得意極了,和媽媽一起數:“5、4、3、2、1,時間到。”“天舒贏了。”媽媽宣布。我高興的蹦起來,抬頭看了看月亮,嫦娥姐姐仿佛在沖我笑,祝賀我取得勝利。
下一次中秋節賞月時,一定還要來一次賽詩大會,我也一定要保持冠軍這個稱號!
中秋節小學生篇八
月亮出來了,八月十五的月亮就是與往常不同,她不再羞澀地躲在云后,而是爽爽朗朗地懸在夜空,圓圓亮亮的,透著喜慶。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聽見熟悉的敲門聲,我們就可以開宴啦。
當當當……回來了!我和姐姐搶著去開門,我一箭步蹦到門前,得意洋洋地打開門。噢,是爺爺奶奶回來了,我心里高興極了。
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的,快快樂樂的。
晚風習習,飄送著從千家萬戶傳出的歡聲笑語,月亮懸掛的更高了,但她依舊又圓又亮。
我們坐在院子里亭臺上,望著懸掛在天空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月亮,我們一家人邊賞月邊吃著香香的月餅。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刻,真幸福。是家人給了我童年的.快樂,給了我人生最美好的回憶,給了我深情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