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憲法晨讀的心得體會100字篇一
老師說,法律是明媚的陽光。陽光照耀之處,耕地、河流、森林、草原、濕地、野都生動物等等都有相應的法律保護著,法律的保護使天更藍、草更綠、水更清,大自然更加和諧。
媽媽說,法律是一件安全的外套。人從一生下來開始,法律就對幼兒、小孩受教育、婚姻、生命財產不受侵害、社會醫療保障、老年撫養等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法律的保護讓我們快樂地成長,安全地擁有,幸福地生活。
爸爸說,法律是行動的指針。像我們開口不能罵人,伸手不能打人一樣,我們的言行都要受到法律的約束,同時也受到法律的保護。大人們每做一項工作,每簽訂一個合約,都要涉及到很多法律條款,法律使我的保護們的社會運行有序,和諧相處,健康發展。
哦,原來法律并不遙遠,它就像空氣、水、或面包一樣,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須臾不曾離開。正是它,使人類遠離叢林法則,創造今天燦爛而輝煌的文明。就像河流離開河床就會泛濫,大雁離開雁陣就會墜落,電腦離開防毒網絡就會癱瘓一樣,我們人類如果沒有“紅燈停,綠燈行”,交通就不會通暢,如果沒有“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社會就會混亂,甚至走向消亡。法律就像一張無形的安全網,覆蓋著我們生活的天空。
由此可見,加強法律的教育和培養守法意識同等重要。對于我們青少年來說,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更應從小學習好法律知識,遵守法律和社會規則,將來成為一個文明、誠實、守信的人,成為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法律和道德。對于我們青少年來說,我們不需要做多少大事,我們先要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擁擠的公車上,我們讓一讓座位;在紅燈面前,我們停一停腳步;在道路兩旁,我們彎腰撿起一片廢紙;在家里,我們替父母分擔一些煩惱。這都是遵守法律和道德表現,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做到的話,那么,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生活,就會變的更美好。我國有句古話叫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就是說,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一個規矩否則就什么也做不成。對國家,對社會來說這規矩就是法。作為國家公民和社會成員,人人都要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我們小學生作為國家的小公民,社會的小主人,同樣應該學法、懂法、守法,以保護我們自己的權益,不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只有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長大后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今天我們是青少年,明天我們就是國家的建設者。現在不僅要學好知識,練好身體,養成良好的習慣,也要樹立法律意識和養成良好的道德修養,懂法、知法、守法。法律是我們健康成長的保護神,也是做為一個小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學法,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孩子。
憲法晨讀的心得體會100字篇二
俗話說的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讓社會變得秩序井然,讓我們安居樂業,把國家變成一個和平美好的地方。
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都離不開法律。《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根本法,人人都要養成學法,懂法,守法的好習慣。法律也無處不在,我們要將它作為生活的準則來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
記得有一次科學老師問:“如果有人故意謾罵你,你會怎么做?”竟然有多數同學不約而同地回答:“當然是扁他一頓了,而且還要不留情面地回罵他。”我很慶幸自己沒有那樣無法律的回答。老師聽了,問道:“難道你們只想著報復?其實完全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去懲罰他,這樣也可以避免一些犯法的行為。”
就在上周,我為了買一本小人書,掐指一算,媽媽平時給的零花錢不夠。“這可怎么辦呢?媽媽平時是最反對我看這種書了,問她要,肯定是行不通的。”我自言自語道。我絞盡腦汁,冥思苦想,可還是想不出辦法,后來我靈機一動,上次回老家,奶奶不是給了我一百元錢嗎?于是,我便偷偷地拿了一百元錢。接下來的兩天里,都平安無事,因為媽媽沒有發現,我也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
直到有一天,媽媽跟我聊天時,她跟我講了一個遵紀守法的故事。聽后,我頓時感到心虛,想到自己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就拿了一百元錢,我意識到那是不對的,而且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那也是犯法的行為。我連忙把剩下的八十元錢交給了媽媽,也明白了她給我講講這個故事的良苦用心,媽媽笑著撫摸著我的頭,說:“要切記小錯不改,大錯難改的道理呀!”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只有從小養成好習慣,才會成為一個遵法守法的好孩子,長大以后才會受人尊敬。
同學們,讓我們加強法律知識學習,增強法律意識,擺脫沖動與魯莽,理性對待任何事物。法制社會是和諧的,法制的天空是湛藍的,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學法、知法、守法,在與法律同行的道路上,描繪更加美好的明天,爭取做一個優秀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