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也叫演講詞,是指在群眾集會上或會議上發表講話的文稿。演講稿是進行宣傳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演講的作用是表達個人的主張與見解,介紹一些學習、工作中的情況、經驗,以便互相交流思想和感情。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園安全的演講稿篇一
大家好!
有的同學說;“生命像火苗,默默地燃燒,可它到了時間就會慢慢熄滅;有的同學說,生命是一課小樹,無論風吹雨大,它總是堅強的挺立在前方,但小樹也會長大,會慢慢枯萎,所以人的生命都是短暫而寶貴的,我們一定要加倍珍惜、加倍熱愛自己的生命!
我們的學校環境優美,老師和藹可親,同學們互幫互助,處處充滿了歡樂的氣氛。小學就好比蓋房子的基礎,基礎好了,才能蓋起萬丈高樓,所以我們努力學習,為了將來更好地為祖國的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樓時一定要遵守秩序,按秩序行走,不能你推我搡。放學時過馬路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一慢二看三通過”,不能和汽車搶道搶時間,不能在馬路上追逐打鬧。放假了同學們可以放松了,開心了,可開心的同時也要把安全時時刻刻牢記時間。不能去水庫游泳,不到危險的地方去,外出一定要告訴家長結伴而行,讓家長放心、老師放心。
我們家長和老師的話,“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做到“安全看我的、危險遠離我。”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家中的寶貝,正要綻放美麗的青春,開出鮮艷的花朵,可如果它提前凋謝了,那我們的家庭將會陷入悲痛的深淵。
我真誠的呼吁大家,一定要牢記安全,吸取教訓,讓安全事故遠離我們的生活。
謝謝大家!
校園安全的演講稿篇二
不是每朵鮮花都能代表愛情,但是玫瑰做到了;不是每棵樹都耐得住干旱,但是白楊做到了;不是每一個人都在守護安全,但是在座的各位——你們做到了。所以,請允許我向重視安全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嘉賓問個好,謝謝你們聽我講。
我叫高峰,來自海港集團洋山公司,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守護生命、天下同責”。
我們需要靜下心來體會這個場面,一個年近半百的中年人,背井離鄉,來到洋山,夏天頂著炎炎烈日,冬天冒著凜冽寒風,在大海邊守著堤壩一天天抬升,凍得通紅的臉上寫著恪守、曬得黝黑的背上烙著執著。海堤在漸漸豐滿,他的身體卻在慢慢脆弱。他像一匹老馬,雖然沒有馳騁千里,但卻一步一步爬向職責的峰頂,在守衛生命的戰場上,他始終保持著沖鋒的姿態。他就是---洋山公司工程部的施衛偉,我們這些新來的大學生都親切地稱他為施工。
施工常年奔波于洋山工程的各個項目場地。無論酷暑高溫、寒冬臘月,在大海邊、在工程現場你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雖然出身技術人員,但是他始終堅守著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理念,用他的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捕捉著現場每一處可能發生的違章。多少年來,施工從來沒有退卻過,他在現場抓技術、抓安全,與隱患不共戴天的“衛士”風范也將在我們身上生生不息的傳承、延續下去。
還記得20__年的3月一天,洋山天氣異常寒冷,遠北寒潮帶來的海浪瘋狂地拍打剛剛填筑好的砂袋,由于長時間的浸泡和沖擊,袋體嚴重破損,安全度汛的巨大壓力迅速降臨至洋山公司,災難就是命令、時間就是效率,單位研究決定,破損部位的修補任務必須在五日內完成。
本可以坐在辦公室里聽施工單位的匯報,但是他沒有;本可以讓監理單位去檢查,有問題再處理,但是他也沒有;本可以到現場四處轉轉簡單抽查,但是他還沒有,這5天內,他每天早出晚歸,蹲守在現場,作為一個老“革命”,他深知,趕工的階段,安全意識最薄弱,違章作業最頻繁。果不其然,在趕工第三天的上午,施工像往常一樣,很早開始了現場巡視,忽然發現遠處涉水作業的區域,幾個工人沒有穿救生衣,這在平常人看來,可能不會覺得有什么異樣,但是搞水利的知道,海堤工程安全禁區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是救生衣。施工大喊了兩聲,因為距離較遠,無人應答,施工二話沒說,毫不猶豫脫去外套,抱起岸邊的幾件救生衣,挽起褲腿,穿上套鞋,一腳便踏進冰冷刺骨的海水中,深一腳、淺一腳,海水和著泥水,迸濺到他的臉上,留下道道劃痕。氣溫降至零下,寒風肆掠,他一手抱著救生衣,一手扶著沙袋,一直走到作業區域。工人看見后都非常難為情,施工把救生衣遞給他們,語重心長的說道,在海邊,救生衣就是救命,萬一一個潮水沒站穩,就可能被沖走,想想家里的老婆孩子,你們一旦出了什么事,怎么向家里交代。工人們紛紛慚愧的點點頭。等他們穿戴規范后,施工才踉踉蹌蹌的走到岸邊。
責任是船,安全作帆,揚帆遠航。海之浪漫,風之溫柔,浪之熱烈,正是因為海港集團有著無數的“安全”衛士,讓滄海變桑田,讓平安留人間。山無言、但愛厚重;海無語、但情深切,守護生命,天下同責,讓我們向生命致敬!向所有如施工一樣奮斗在一線,死死堅守著生命紅線,換取千家萬戶幸福安寧的安全衛士們, 致敬!
校園安全的演講稿篇三
大家上午好!
安全是一個古老而又永恒不變的話題;安全是指沒有危險、不受威脅、不出事故的客觀保障條件;安全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基礎和保證。如果說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那么安全工作就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高壓線。因為沒有了安全就沒有一切;沒有了安全,再健康的軀體也在劫難逃,再豐厚的物質也會變得一文不值,再豐沛的精神源泉也如無本之木。校園安全與我們每個師生密切相關。它關系到同學們能否健康地成長,能否順利地完成學業;它關系到老師們能否在一個寧靜、安全的環境中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和造就各種人才。因此,校園安全是我們做好學校各項工做的基礎和前提。
一、增強安全意識。安全高于一切,生命高于一切。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在安全的問題上,來不得半點麻痹和僥幸,老師、同學們必須防范在先、警惕在前,營造人人講安全、處處講安全、時時講安全、事事講安全的氛圍。在我們的身邊,在日常生活中,隱藏著許多已知或未知的危險。大家平時要經常提醒自己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要學會預判,要預料到可能出現的危險或者可能造成的后果,讓自己多一份機智和警惕,增加自己的生活經驗,時刻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二、規范行為舉止。除了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有些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之所以發生了,是由于人們的不當言行造成的。因此,請大家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比如不私用電器、不亂停車輛、不帶危險品進入校園等;要自覺遵守有關規則,比如上下樓梯靠右走、打飯菜自覺排隊、體育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等;要文明語言、禮貌有加,講話要留有余地,不把話說滿、說死,不諷刺挖苦,不搞語言暴力;要養成愛護公物的習慣,比如不私自動用消防設施、要輕按洗手間的水龍頭、要輕拿輕放課桌椅等。
三、履行崗位職責。每名教職工都要充分履行好“一崗雙責”的職能,在努力做好自身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還要搞好自身的安全工作,并教育、監督、提醒學生安全行為。要定期對自己負責的崗位進行安全隱患的排查及反思,有些崗位、場所還要實行“日查周報”或“周查月報”制度。所有教職工和同學們還需要有一雙善于發現問題的眼睛,大家要多關注校園,多關注校園內的拋灑滴漏、缺損腐蝕等現象,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報告相關部門,并由相關部門妥善處置,從而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四、提高防范能力。盡管生活中可能會有不可避免的突發災難,未知遭遇常讓人們膽戰心驚,手足無措,但研究表明,通過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若能在災難和傷害降臨的初期,及時采取正確的措施,80%的傷害是可以避免的。因此請所有教職工和同學們要能通過安全演練活動、安全知識學習等渠道掌握事故應急處理的辦法,遇到危急情況時,不慌不亂,能根據危急情況的特點采取正確的措施沉著應對,維護好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老師們、同學們,百善文明為先,萬思安全最重。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只有擁有生命才能擁有生活。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努力提高安全意識、增強自我防范能力,多一份自律、多一份警醒,珍視自己的安全,對自己負責、為他人著想,共同營造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
校園安全的演講稿篇四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校園安全從我做起》
校園是我們每天生活、學習的地方,每天大約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學校里度過的,所以說校園的安全直接關系到每個人的生命安全。
咱們學校十分重視同學們在校的安全,從“開學第一課”到安全疏散演練,從把交警、消防戰士請進課堂到每天的值周總結中老師反復強調吃三無食品的害處,可謂用心良苦。我還發現學校在鋪設塑膠操場時連進入教學樓的臺階都包上了草皮,為的就是最大可能地減少意外傷害事故。
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對任何事情都充滿興趣,行為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有時候玩得高興早把老師的聲聲叮嚀拋到了九霄云外。有些同學課間活動時樓上樓下追逐瘋打嬉鬧,不寬敞的樓道變得更加擁擠。有些同學下課在操場上跑得滿頭大汗,上課鈴聲響起才全速沖上樓去。幾個人坐在體育器械上聊天,高年級的同學偷偷騎車來上學,放學后在校內外逗留,同學之間發生矛盾糾紛后通過打架來解決。這些現象都是對自己的安全不負責任的行為。
成的?
在此我代表六年一班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一、要時時想安全,事事講安全。
二、來校、回家做到文明行路,不騎車子不打鬧。三、不在小賣部逗留,不購買、不食用三無食品。
四、上下樓道要相互禮讓,靠右行走。集會、做操排隊時,人與人之間保持安全距離,不在樓道里、隊伍中推擠打鬧。
五、在老師指導下使用正確使用體育器械。六、認真學習,珍惜時光。遠離網吧,遠離游戲廳。七、善于化解同學之間的矛盾,不因小事爭吵打架。
校園安全的演講稿篇五
現在全國上下均對校園安全及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工作非常重視,因為我們仍然屬于未成年人,還不具備很強的分析、辨別、抵御以及遇事處理能力。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年有近16000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名學生死傷于交通事故、校園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校園暴力更是屢見不鮮。在這些事故中,排除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約有80%的非正常死亡是可以通過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理得到避免的。對于同學們來說,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因此,為了保證學校能有一個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確保學校師生的安全,創建和諧平安校園,根據上級的要求,我講六個方面的問題。
每節課,各任課教師都對全體同學起著監護作用。因此,學生有事要請假的時候,必須向任課教師說清理由,任課教師再視其具體情況,讓家長接或同學送,并及時向班主任說明情況。體育課、活動課,教師要組織好學生進行無危險性活動,不得在樓內樓外隨意進行無組織活動,班主任老師如果有事找學生需向任課教師講清原因,并負責該生本節課的一切情況。上學和放學時嚴禁在校園內騎自行車。
在課間活動或午間休息時,教室里、走廊上、樓梯間到處都是走動或者站著的同學,如果追趕打鬧,一是可能由于跑的速度過快而使自己扭傷手、腳、腰或跌得頭破血流;二是可能撞倒其他同學,造成意外事故。因此學校的樓內“八要、八不要”明確要求課間和中午要輕聲慢步,不要跑跳打鬧;要文明守紀,不要大聲喊叫;要注意安全,不要爬窗攀高。樓梯是我們的重點安全防范部位,很多學校都發生過樓梯擁擠造成的倒塌和踩蹋事件。特別是課間操、在樓前廣場上開校會、放學下樓的時間,同學們都要集中下樓。在這里,我要特別強調,學生下樓梯一定不可以追逐、打鬧,不可擁擠,堅持靠右走。
同學們,道路是為了方便人們的出行而建造的。公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交通十分繁忙,如果我們隨意地在道路上玩耍、追逐,把它當成"游戲場",不僅影響交通,而且非常危險。同學們,我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超過10萬人,其中,中小學生占3萬人左右。步行交通事故危險人群為5至9歲兒童,15歲至18歲男生車禍的人數是女生的三倍,其中80﹪是因缺少交通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所致。車禍已成為緊隨溺水之后的危及學生生命的最大殺手。同學們在上學或放學時要互相提醒,相互監督,相互照應,自覺主動當一名交通安全“宣傳員”,注意交通安全。橫過公路時要做到“一看,二慢,三通過。”切不可亂跑亂橫過公路,要走近路,不要斜穿。乘坐機動車上下學的學生,一定不能乘坐無營運證件、有危險隱患的車輛,并建議學生家長與車主簽定協議(班主任做好通知)。
另外,根據國家交通法規及有關條例規定,未滿12周歲的兒童不得在公路上騎自行車。由于我校有部分學生離家較遠,就做以適當放寬:允許四年級以上的學生,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騎自行車上下學,前提是必須經過家長同意,請各班主任對本班同學做好了解和調查,并與家長取得溝通。
校園安全的演講稿篇六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在國旗下發言的題目是《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構筑生命安全防線》。
__年5月12日14時28分,我國__省汶川縣發生了7.8級特大地震,共造成7萬人死亡,37萬人受傷, 1.7萬多人失蹤,5335名__學生在地震中遇難,直接經濟損失8437.7億人民幣,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國務院決定每年的5月12日確定為“防災減災日”。
我們的身邊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災害的侵犯的隱患,如臺風、暴雨、火災、地震、雷電、交通事故等等,因此,對我們全體師生而言,提高“防災減災”意識顯得至關重要。災害確實可怕,但比災害更可怕的是無知,我們相信只要認真學習“防災減災”的基本常識,提高逃生的自救互救常識,我們完全可以把災害的損害降低到最低,甚至完全可以避免災害的發生。
第一,要從課堂內外多種渠道了解災害的起源以及怎樣自救。
記得印度洋海嘯時,一個年僅10歲英國小姑娘用課堂上的地理知識救了海灘上幾百人的生命。據英國媒體1月1日報道,在幾十米高的海嘯襲向泰國普吉島的一個海灘之前,英國一位年僅10歲的聰明女孩憑借自己在學校里所學的地理知識,預測出威力強大的海嘯將吞沒整個海灘,她立即讓父母提前發出警報疏散了海灘上的游客,從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演繹了一段傳奇故事。那么,同學們,我們平時學習關注一些防災減災的知識嗎?比如,你們知道地震是怎么產生的?地震了怎么辦?首先千萬要冷靜,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或跳樓,待地震過后再有序地撤離。第二,除了了解這些知識之外,我們要認真參加學校安排的應急演練活動。據媒體透露5.12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向娥鄉地震死亡439人,其中學生327人,北川中學2900余名師生中1600多人死亡,幾千個年輕人,花朵一樣年輕的生命,在含苞待放的時候就這樣凋謝了,令人痛心,但是,讓我們驚奇的是,也有一些學校的幾千名師生都安然無恙,毫發無損。安縣桑棗中學2300名師生,都江堰安龍鎮大樂九年制學校920名師生創造了大地震中無一人傷亡的奇跡。汶川地震來臨之時,綿陽安縣桑棗中學的師生,在1分36秒內全部從教室安全撤離到操場,毫發無損,2200多個學生,98位老師,沒有一個傷亡。原來該校每學期都要組織一次緊急疏散演習,師生認真參與其中。我們學校每學期都會安排應急演練,希望同學加以重視,而不單單是覺得好玩,應付了事。防災減災,主要是要增強風險防范意識,保證生命安全。讓我們在第十一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審視我們的生活學習行為,在每一個行為細節中都靠近安全遠離危險。
我的發言結束,謝謝大家!
校園安全的演講稿篇七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與春風作伴,與安全同行。
“暖日清風出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四月的陽光溫暖人心,四月的春風彌漫著生機。天空一掃往日的陰霾,令人心曠神怡。樹蔭下,操場邊,教室里都充滿了同學們的歡聲笑語,銀鈴激蕩中讓人感覺生命是如此美好。
然而,我們可以放松情緒,卻不能放松警惕。作為本學期第一次參加“校長牽手你我”的同學之一,在此,我想和大家再次談談“校園安全”這個話題。也許你會覺得外國的校園槍殺案離我們很遠,也許你會覺得沖紅燈過馬路小事一樁,也許你會覺得在走廊上和同學追逐打鬧瀟灑自在,也許你會覺得把班牌從樓上掉下不值一提,但是,我想說得是,這些行為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地存在安全隱患,這其中的任何一個行為都可能造成你的人身傷害,甚至構成生命危險。
可能大家覺得涉及生命的問題總顯得過于沉重,但一再的重復這份沉重卻正是為了決不犯這個沉重的錯誤。“校園安全”不是空洞的四個大字,不安全的行為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早上做操你有推搡擁擠嗎?實驗課上你有不聽老師指揮亂用化學試劑嗎?下雨天你注意到小心路滑了嗎?在寢室你有亂用電器行為嗎?在體育課上你有管好腳下的球手中的拍嗎?如果你從未重視過它,那么我要提醒你:你需要加強自己的安全意識了。
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就是撐起一把安全保護傘,它保護著我們的美好生活,沒有了它我們就可能摔跤、受傷,甚至失去生命,而生命是最為寶貴的,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它不像財富能失而復得,也不像離離原上草能周而復始,誰失去了生命就等于失去了一切。現實生活中,雖然我們一再小心,然而事故卻像魔鬼的血盆大口,時時窺視著人的生命。就其原因,我認為主要還是安全知識缺乏、安全意識的淡薄。
有記者作過調查,當中學生被問到“如果上學快遲到了,在過馬路時正好趕上紅燈,你會怎樣”時,6.2%的中學生選擇了“趕緊過馬路”、9.6%選擇了“旁邊有人過就跟著過”、27.4%選擇了“車輛少,就小心地穿過馬路”,三項累計高達43.2%,即將近一半的學生選擇不遵守交通規則。還有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超過10萬人,其中中小學生占死亡人數的三成左右;步行交通事故中,15歲至18歲男生發生車禍數字是女生的3倍,其中 80%是因缺少交通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所致。由此可見,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勢在必行。安全,容不得一點疏忽和大意,如果你無視它,就會為此付出代價!
作為學生,一年有絕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和學校周圍生活。在這個人口密集,面積狹小的特殊的環境里,安全更是我們的一直關注的重點,國家有關部門為此專門立了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了相關條例。如《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同時國家也提出了“安全工作責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同時,國家又成立了安全總局,負責全國安全工作的管理,這說明國家非常重視安全工作。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生因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溺水、治安事故、暴力犯罪等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當于每天有一個班的學生失去他們如花的生命!樓房擁擠造成學生受傷,課間追逐打鬧造成骨折,課堂上被鉛筆頭扎傷、實驗過程中被燙傷、溺水身亡、學生打架斗毆以及車禍等意外事故令人防不勝防。枯燥冰冷的數字,這些令人心顫的事實背后我們看見了什么呢?逝者以他們的鮮活而短暫的生命向我們提出了哪些警示呢?望老師、同學深思!
盡管生活中有不可避免的突發災難,未知遭遇常讓我們膽戰心驚,手足無措,但研究表明,通過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若能在災難和傷害降臨的初期,及時采取正確的措施,80%的傷害是可以避免的。
我們學校作為一所全寄宿制學校,校園安全顯得尤為重要。追逐打鬧,不注意雨天路滑,亂用水電,攀爬樹木欄桿,上下樓梯推搡擁擠,未請假擅自離校等等任何一個小問題都可能釀成大問題,還有體育課安全,用餐安全,心理健康等等,做好了這些小事就構成了我們的校園安全。
同學們,時光飛逝的物是人非,帶來的是傷感,我們要學會接受;但馬虎行事造成的物是人非,帶來的是悲痛,我們要有意識預防。
安全第一,警鐘長鳴,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