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演義第49回讀后感100字篇一
在這本書中,有許多家喻戶曉的故事,如:官渡之戰、火燒赤壁、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煮酒論英雄、空城計退敵……這些故事讀起來驚心動魄,震撼人心,深受大家喜愛。在這些三國人物中,我最喜歡關羽了,因為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唇若涂脂,善使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長得十分帥氣,又有英雄氣概,而且在他的戎馬一生中立下了許許多多戰功,如: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戰功。
恰恰相反,我最不喜歡的人物是周瑜。因為他妒忌諸葛亮的才能,就想害死他。像他這樣的心胸狹隘、妒賢嫉能的人,誰都不會喜歡他。
總之,請大家多讀《三國演義》,讓這顆代表中國古代軍事、文化的明珠更明亮吧
三國演義第49回讀后感100字篇二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那本書寫了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時,蜀、魏、吳三國你爭我斗的故事。其中,魏國領主曹操,給人的印象是——奸詐、狡猾、多疑等,總的來說,就是負面印象很多。但是,這只是羅貫中個人的看法,不能說明什么,但因為這本書,人們也有了這樣的看法。其實,曹操是一個杰出的人才。他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三國未鼎立之前,當時是軍閥混戰的局面,在北方,曹操和袁紹是兩個較大的軍閥。袁紹兵多,糧食充足,但他剛愎自用,不聽取謀士的建議。而曹操兵雖少,但他善于用兵,尊重人才,提出“唯才是舉”,不管來人貧富貴賤,都會重用。公元200年,袁紹帶10萬大軍攻打曹操,曹操在官渡抵擋,機智用兵,用三四萬兵力,大敗袁紹,還殺了袁紹的兩名大將——顏良和文丑。袁紹父子只帶800騎兵,狼狽逃回河北,再也不能和曹操抗衡了。之后,曹操掃光了袁紹的余部,基本統一了北方。
曹操還是一位詩人。曹操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表達自己的遠大抱負。比如他寫的《龜雖壽》中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焙汀队^滄?!分械摹叭赵轮?,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都表達了他要一統天下,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
曹操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人在,但因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而“身敗名裂”,給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我們要重新品讀《三國演義》,重新審視我國歷史上這位杰出的人才——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