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500字篇一
《論語》開辟了我學習的道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的話開啟了我學習與思考的道路,使我開始探索世界的奧秘。“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的勸告教會了我復習與感悟的道理,使我開始溫習而深深感悟。《論語》的可貴之處還在于,它教會了我修養自身,從而,也能夠使我提高自己的知識能力,“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輕巧的一句話,教會了我要寬容,需要培養寬闊的心胸。“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簡單的一句話,告訴了我做人要誠實,面對自己不懂的東西,不要不懂裝懂,而是要不懂就是不懂,要不恥下問,否則只會貽笑大方。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也曾拜過師,而他的經歷也正好印證了這句話,我從中學到了要向身邊的人學習他們的優點和改變自身的缺點。
我們身為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梁,肩負著中華民族發展的重任。雖然前方的路荊棘遍布,但是我們要學會披荊斬棘;雖然前方雷電交加,但是我們要勇往直前,中國的未來由我們創新!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歷史在吟唱:讀《論語》吧!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500字篇二
翻開這本蘊含中國傳統道德思想的《論語》,便有陣陣淡雅古香迎面撲來,令人心生向往,甘愿遨游在這幾千年前的文字話語中,去感悟演奏生命哲理的樂章,洗滌去我們內心的浮躁和雜念,回歸本真。不同的人讀《論語》會有不同的感悟和收獲,而我從中獲得了學習之道和為人處世。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鉆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身為學生的我們需要將思考與學習同時進行,我們要把我們從書本上所學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思考變成我們自己的知識和思想,而通過思考我們不僅能知到自己還有那方面是缺失的,并進一步學習來完善自己的不足。而且思考也是對我們所學的東西是否正確的思考,學習過程中難免不會有錯誤的知識,因此我們需要自我的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接受錯誤知識。在學習方面還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為知道就是知到,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學習最忌諱的是不懂裝懂,學習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你知不知道也只有你自己清楚,所以我們不能欺騙自己,不懂也不會有人笑話你,人們只會笑話那些裝懂的人。
在為人處世方面,我覺得《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最好概括與總結。人際交往時我們就應注意當某些事我們自己都做不到時,便不能要求別人去做到。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不能心胸狹窄,而要寬宏大量,推己及人。如果是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系,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和平等待人的體現。
《論語》是儒家文學的經典之一,它還有很多價值等著我們去發掘,還有許多內容等著我們去學習和解讀。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我們不需學《論語》去治理天下,但我們可以學習君子修身之道和孝敬父母之道,這對我們的道德還是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品中華傳統文學,學中華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