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實用篇一
二、讀課文第二小節,感受威武雄壯的軍陣
交流誰愿意來讀一讀這一小節
自己再讀讀這一小節,你有什么發現?和同學交流一下,看看他們又有什么你沒發現的。
交流:1、結構整體到部分到整體
2、觀察從前往后再兩側和最后
3、感受威武雄壯,臨戰氣息濃厚
讀一讀,能不能讓我們感受的緊張的臨戰氣息。
看了課文,想不想去實地參觀一下?(播放影片)
現在,你有什么感受?(板書陣容威武雄壯)
再來讀讀課文,相信你們能讀得更好。
三、讀第三小節,體會神態栩栩如生
站在巨大的兵馬俑坑前,感受到了緊張的臨戰氣氛,讓我們下到坑內,去看看兵俑和馬俑。
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三小節,你見到了什么?
交流:老戰士留著胡子虎視眈眈神情嚴肅
新兵束著頭發一臉稚氣
戰馬膘肥體壯豎耳瞪眼似乎在傾聽
在這些兵俑和馬俑中選你最喜歡的一句好好讀一讀,讀出你的喜歡之情。
除了課文中介紹的兵俑和馬俑之外,在博物館還陳列著不少其他的兵俑,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出示圖片)
能象課文那樣生動地來介紹你最感興趣的一件兵俑嗎?
準備一下,交流
出示:走近坑內,我看到了更多的兵俑,這些兵俑,這是,你看,他,也許。
四、學最后一小節,感受歷史價值
難怪,它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萬慕名而來的參觀者,甚至有外國朋友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去看秦始皇兵馬俑,就不能說到過中國。”讓我們懷著自豪的心情一起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小節。
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實用篇二
1.學會運用段落大意歸并法給課文歸納主要內容。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18個詞語的意思。
3.了解秦始皇兵馬俑的陣容、神態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價值。
2教時
運用歸并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同教學重點。
教學要點:
一、邊揭題邊審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音,理解義。
音:膘俑鎧栩
形:鐫鎧
義:門楣鎧甲栩栩如生虎視眈眈屢建戰功膘肥體壯箭囊慕名而來包抄
2.默讀全文,思考課文是從明6幾個方面介紹秦始皇兵馬俑的?
(劃出課文的詞語或句子來回答)
兵馬俑威武雄壯的陣容
兵馬俑栩栩如生的神態
3.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都是寫什么? (兵馬俑博物館的地理位置)
結合簡介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時間和地點及其它情況。在陜西省臨潼縣的秦始陵墓,規模宏大,今尚存高76米,底485~515米夯土陵丘。陵園有二城,內城周長2525米,外城周長6294米。1974年后在外城東前后發掘出三個兵馬俑坑,內有大量大小與真人相仿的彩陶兵馬俑,武士俑披甲著袍,持實戰兵器,形態逼真,排列有序,再現了秦代軍隊的陣式、編制。
兵馬俑的出土在我國考古上的地位。
4.本文可分幾段,說說每段段意。
全文分三段:一、1節、二、2—4節,三、5節。
(段意見課后第2題。)
三、連接段意,歸納主要內容。
1.學習、理解單元學習提示,理解。
2.運用單元學習提示中的方法完成課后第2題的填空。
四、課堂練習:練習冊1—4題。
—、復習鞏固。
⒈根據意思寫出有關詞語。(可書面練習,出可抄在小黑板上。)
①豎著耳朵,瞪著眼睛,形容怒視的樣子。( )
②形容生動逼真,同活的一樣。( )
③形容貪婪而兇狠地注視著。( )
④繞到敵人側面或后面進攻。( )
二、課文第—大段
(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極為壯觀,課文哪些詞語表現出來?
(用小圓圈在文中圈出。(閃閃發亮鎦金大字寬敞明亮足足兩個足球場半圓形沒有柱子)
2.為什么這些詞語寫出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壯觀。門楣上鐫刻著大字。
①門楣上鐫刻著幾個閃閃發亮的鎦金大字:“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里面大廳很大。
②里面是—個寬敞明亮的大廳,足足有兩上足球場那么大。
3.有表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4.這段的觀察順序是一從外到內。
5.總結學法:劃出重點詞體會理解義有表情朗讀理觀察順序
(二)運用剛才的學法,自學下面的自然段。
1.兵馬俑威武雄壯的陣容,課文從哪些句子和詞語表達出來?
為什么這些詞語寫出了兵馬俑的威武雄壯?結合看圖理解。(精銳的前鋒,從隊列數量、穿著、動作、佩戴寫出兵馬俑的威武雄壯。步兵、騎兵、戰士,也從穿著,隊列、數量寫出兵馬俑的威武雄壯。側翼和后衛的作用,隊列、朝向寫出兵馬俑的威武雄壯。)
2.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3.這一段構段用的是什么方法?作者觀察兵馬俑又是按什么順序的?
(構段:整體一部分一整體) (觀察順序:從前往后再兩側和最后。)
(三)學生自學第.四自然段,完成表格。
┌─────┬──────┬────┬────┐
│ │ 老戰士 │ 新戰士│ 戰馬 │
├─────┼──────┼────┼────┤
│外貌(外形)│ 留著胡子 │束著頭發│膘肥體壯│
├─────┼──────┼────┼────┤
│ 神態 │ 虎視眈眈 │一臉稚氣│豎耳瞪眼│
│ │神情十分嚴肅│ │嚴陣以待│
└─────┴──────┴────┴────┘
(四)讀最后一段話,思考這段告訴我們什么?
1.“沉睡兩千多年”一說明兵馬俑從殉葬在秦始皇陵墓里到1974年被發掘,講明埋藏的時間長。
2.“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是我國考古史上最為重大的發現之一。”“重大發現”已經說明這個發現的意義,所在,前面再加上“最為”說明這個發現對考察古代歷史的價值之大。
三.總結課文。
1.有表情地朗讀全文。
2.結合板書總結全文。
這篇文章寫兵馬俑博物館,從外寫到內。寫威武雄壯的陣容,從前鋒到步兵,騎兵、戰車到側翼和后衛,整個兵馬俑充滿臨戰氣氛。寫兵馬俑神態,分類描述。老戰士、新戰士、戰馬的神態栩栩如生。
門楣 餾金大字
秦博物館:
始 大廳 寬敞明亮 兩個足球場大
皇 前鋒 3列 210個 穿 持 負
兵陣容 步兵 騎兵 戰車 穿 路 臨戰氣氛
馬 (威武雄壯) 側翼 后衛 防止
俑老戰士 虎視眈眈十分嚴肅
神態新戰士—臉稚氣
(栩栩如生) 戰馬豎耳瞪眼嚴陣以待
四、課堂練習。
完成課后第3題和練習冊第5題的填空題。
三、關于課后習題
1.第1題:是從兵馬俑坑的面積,威武雄壯的軍陣和兵馬俑的神態各異、栩栩如生三個方面來介紹的。
2.第2題:課文介紹了兵馬俑博物館的地理位置、壯觀的建筑物和兵馬俑的威武雄壯的陣容與栩栩如生的神態,指出它的出土在我國考古史上是最重大的發現之一。
第3題:(1)③(2)③。
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實用篇三
一、整體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20個詞語的意思。能用“壯觀”、“栩栩如生”造句。
2、理解課文內容,學會運用段落大意歸并法給課文歸納主要內容。
3、了解秦始皇兵馬俑的陣容、神態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價值。
二、教學重點難點:
⑴了解秦始皇兵馬俑的陣容、神態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價值。
⑵運用段落大意歸并法歸納主要內容。
三、教學時間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釋題,課件導入??,初步感受秦始皇兵馬俑的壯觀;初讀課文,加深印象;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切實感悟秦傭的特點。(重點為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復習回顧,加深印象;學習余下的課文,了解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價值;整體理解課文,運用段落大意歸并法歸納主要內容;讀寫結合,課外延伸。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能審清題意,初步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新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能說出第3自然段的寫作順序和作者觀察兵馬俑陣容的順序。
2、情感目標:
通過情境的創設,朗讀的體驗,切實感悟秦始皇兵馬俑栩栩如生的神態、威武雄壯的陣容。
3、過程與方法:
采用“情景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營造氛圍,放手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去體驗文本、自主學習,從而能切實感受秦始皇兵馬俑的特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能切實感悟秦始皇兵馬俑栩栩如生的神態、威武雄壯的陣容。
教學過程?:
一、揭題、審題。
1、導入??:中國有一個奇觀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你知道嗎?
板書:世界第八大奇跡提問:秦始皇是誰?兵馬俑又指什么?
2、師:圍繞這個課題,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師引入:兩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兵馬俑到底是怎么樣的呢,它為何會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呢?這節課,就讓我們撥開歷史的塵埃,去領略秦始皇兵馬俑的神奇與壯觀。一起看一段錄象吧。
2、播放課件(有關秦始皇兵馬俑的短片介紹),形成兵馬俑的表象后,說說“秦始皇兵馬俑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3、學生自學課文,要求:
(1)自學生字詞,通讀課文。
4、檢查自學情況(略)。
三、細讀課文,學習第四自然段。
1、過渡:有的同學急于想知道、急于想看看秦始皇兵馬俑到底是怎么樣的呢,就讓我們先下到坑內,去目睹一下這個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俑的風采吧!齊讀第一句。師:什么叫“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呢?你會說嗎?(指名交流回答)
2、師:古代的雕塑家們把兵馬俑雕得像活的一樣,那么我們能不能通過朗讀,把它們讀活呢?自由練一練,重點練讀你最喜歡的那個兵俑或馬俑的語句。
交流朗讀感受:(略)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請大家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根據大家不同的興趣和對課文的理解,選擇一至二項學習任務進行研究。有共同愛好的同學可坐在一起,好好合作研究研究。
(課件出示)重點研究:
(1)畫、擺軍陣圖。(喜歡畫畫的)
(2)研究作者觀察順序、寫作順序,結合完成課后“習題4”。(愛好寫作的)
(3)讀出軍陣的威武雄壯。(長大想當播音員的)
(4)
2、指名交流匯報:(略)
五、拓展文本,課堂小結:
1、拓展文本,深入體驗。
2、師:小結(略)
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實用篇四
1、學會運用段落大意歸并法給課文歸納主要內容。
2、學會本課8個繩子,理解19個詞語的意思。
3、能用“也許”、“似乎”造句。
4、了解秦始皇兵馬俑的陣容、神態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價值。
教學重點:⑴了解秦始皇兵馬俑的陣容、神態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價值。⑵繼續運用段落大意歸并法歸納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⑴準確說出第3自然段的寫作順序和作者觀察兵馬俑陣容的順序。⑵用“似乎”、“也許”造句。
2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審清題意,讀通課文,給課文分段。
2、初步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學習第1、2、3自然段,完成作業?本上的第1、2題。
教學過程?
一、揭題審題
2、簡介秦始皇兵馬俑的概況。
二、一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的字音;
2、劃出生字新詞;
3、思考問題: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秦始皇兵馬俑的。
三、檢查一讀課文的情況
1、指名認讀生字;
2、了解劃出的詞語;
3、指名回答問題(一讀的思考題)并板書(陣容、神態);
4、完成作業?本上第1、2兩題。
四、二讀課文
1、自由讀,讀通句子。
2、指名讀課文。
五、三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六、學習第一段
1、齊讀。
2、課文一開頭就介紹了什么?(博物館的地理位置)
3、讓學生知道:西安是陜西省的省會;兵馬俑博物館是陳列1974年從秦始皇陵墓的兵馬俑坑中發掘的兵馬俑的地方。
4、讓學生試著概括段意后,再對照課后的段意,讓學生明白課后的段意概括的即簡潔又確切。
七、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有外到內分別寫了什么?(鎦金大字、大廳)為什么說大廳極為壯觀。
3、按由外到內的的順序,用自己的話說說大廳的壯觀。
4、這一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
八、學習第3自然段
1、邊默讀邊思考:課文是怎樣寫兵馬俑的軍陣的。(用“總分總”的段式,指導學生進行復述。)
2、完成作業?本上第6題。
3、結合講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4、概括這一自然段的段意。(兵馬俑軍陣威武雄壯)
九、總結學法,齊讀1、2、3自然段。
課后小結:
教學目標?
1、了解兵馬俑的神態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價值。
2、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3、能用“也許”、“似乎”造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和新詞。
二、指名說說第二、三自然段的段意。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邊默讀邊思考,完成填空,課文是怎樣寫兵馬俑神態的?
①這些兵馬俑神態,。有的兵俑,,,,這是久經沙場,屢建戰功的;有的兵俑,,,這是剛入伍的。
②一匹匹戰馬,,,似乎在傾聽雄壯的號角聲。
2、引讀理解。
這一段作者先總寫兵馬俑的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再分別寫老戰士的外貌是(留著胡子),神態是(虎視眈眈,神情十分嚴肅);寫新戰士的外貌(束著頭發),神態是(一臉稚氣);戰馬的外貌是(膘肥體壯),神態是(豎耳瞪眼)。
①句中“也許”可換成什么詞?(或許可能)在句子中表示推測和估計的意思。
②句中“似乎”可換成什么詞?(好像)在句子中表示推測,不肯定的意思。
3、齊讀第4自然段。
4、概括第4自然段的段意。
5、小結:作者用精煉的語言,豐富的詞語描寫了兵馬俑的外貌、神態,使我們身臨其境,仿佛回到遠古時代,目睹士兵和戰馬的風姿,同時由衷地贊嘆起塑造兵馬俑的古代藝術家那高超的技藝。
6、用歸并法概括第2段段意。
四、學習第3段。
1、齊讀第3段。
2、討論。
①“沉睡”是什么意思?“沉睡了兩千多年”是指什么?
3、概括段意。
五、總結全文,獨立運用段落大意歸并法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1、指名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講評。
2、同桌互說課文主要內容。
3、做作業?本上的第5題。
4、講評作業?,揭示歸納的方法。
六、作業?練習
1、完成作業?本上第3題后的講評。
2、做作業?本上第4題。
①指名讀。
②比較句子,寫出帶點詞語的近義詞。
3、指導造句
①“也許”是什么意思?
②造句舉例:在這個問題上,他們的想法也許是對的。
③試著造句,講評。
④“似乎”是什么意思?
⑤造句舉例:前段時間,爺爺病了。經過醫生的診治。爺爺的病似乎好起來了。
⑥試著照句,講評。
課后小結:
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實用篇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的陣容、神態。
2、理解“神態各異”、“栩栩如生”、“也許”、“似乎”詞語的意思。
3、能學習第四自然段對兵馬俑神態的寫法,進行仿寫。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的陣容、神態。
難點:能學習第四自然段對兵馬俑神態的寫法,進行仿寫。
教學準備:
有關兵馬俑的資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21世紀的人類社會是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社會,然而在沉沉的地底下,卻沖出了一支古代帝國的雄兵,這就是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出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深入研究3、4自然段,領略一下的風采。
二、學習3、4自然段
1、自由讀3、4自然段,想一想這兩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2、指名簡要概括(板書:陣容?? 神態)
3、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就讓我們先下到坑內,先近距離觀察一下這些秦俑的風采吧!
(2)齊讀第一句話,理解“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4)自由練讀,重點讀喜歡的兵馬俑的句子。
(5)匯報:
a、有的兵俑,留著胡子,虎視眈眈,神情十分嚴肅,這也許是久經沙場、屢建戰功的老戰士。
這個老戰士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勇猛)哪個詞可以看出來?(虎視眈眈)
b、有的兵俑,束著頭發,一臉稚氣,這可能是剛入伍的新兵。
大家喜歡這樣的小戰士么?喜歡他的什么?讀出小戰士的活潑、稚氣。
c、一匹匹戰馬,膘肥體壯,豎耳瞪眼,似乎在傾聽雄壯的號角聲。
要讀出戰馬的什么?理解“膘肥體壯”“豎耳瞪眼”。
(6)我們連起來讀一讀第四自然段,再來感受一下這些栩栩如生的兵馬俑。齊讀。
(7)師:聽你們讀得這么有滋有味,老師也想讀,可以么?
(8)師讀,故意少讀“似乎、也許、可能”。
(9)老師這樣讀可以么?為什么?(有這些詞說明是猜測)
(10)出示幾幅兵馬俑的圖片,問:你能不能學著作者的樣,通過仔細觀察這些兵馬俑的外貌、神態來猜測呢?注意要用上“似乎、也許、可能”。
(11)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12)交流匯報。
4、學習第三自然段
(1)師:這些兵馬俑不僅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當你看到軍陣精妙的布局時,更會為之驚嘆!
(2)齊讀第四自然段。
(4)學生準備介紹,要求用不同方法,如畫圖介紹、朗讀、復述、也可以小組合作表演等。
(5)匯報。
三、總結
師:這一列列、一行行的金戈鐵馬,再現了秦皇朝當年兵強馬壯、橫掃六國、一統天下、威震四海的壯觀場面,真不愧為——世界八大奇跡(師板書,生齊說)